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扫描版)
- 格式:doc
- 大小:975.52 KB
- 文档页数:9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面塑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面塑的起源最早可追sù到汉代。
面塑制作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出各种A栩栩如生....的形象。
①制作面塑的过程涉及发酵面团、塑形、准备材料、阴干和喷涂丙烯光油漆等步骤。
②济南面塑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有着大约300多年的历史。
旧社会的面塑制作者都是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但他们的艺术作品却被当作一种民间小玩意儿,是难登B大雅..之堂..的。
③中国现代面塑艺术的发源地是起源于山东省菏泽地区,而济南正是菏泽面塑的正宗传承地。
现在全国很多一流的面塑艺人都在济南,济南C不孚众望....地成为“面塑之都”。
面塑在塑造人物时,造型略有夸张,手法简liàn,人物神情姿态个性分明,女性亭亭玉立,儿童D憨态可掬....。
谈到现济南面塑的创作,以创作“蝈蝈白菜”闻名的闻文均先生说,以前的艺人在人物面塑创作时有的不太讲究比例,粗犷.豪放,但现今的面塑创作已经比较讲究了,以后还要向精、快、色彩鲜明等方面发展。
他说,现街上的“面人”不是真正的济南面塑艺术,而是已经走了形。
④这些“捏面人”以赚钱为目的,在题材选择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都没有创新。
1.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载.(zǎi)体追(sù)朔简(liàn)练粗犷.(kuàng)B.载.(zài)体追(sù)溯简(liàn)练粗犷.(guǎng)C.载.(zǎi)体追(sù)溯简(liàn)炼粗犷.(guǎng)D.载.(zài)体追(sù)朔简(liàn)炼粗犷.(kuàng)2.文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栩栩如生B.大雅之堂C.不孚众望D.憨态可掬3.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二、语言表达4.ⅹⅹ中学计划于5月15日下午3点,在教学楼二楼活动室举行“面塑社团”成立仪式,准备邀请济南面塑非遗传承人梁长乐老师到校带领同学们体验面塑制作,请你帮学校完成下面这封邀请函。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初三语文二模试题202405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2.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2分)A.晕眩.(xuàn)瓶颈.(jīng)争执.(zhí)奄.奄一息(yān)B.滑稽.(jī)掺.和(chān)彷.徨(páng)大雨滂.沱(páng)C.荫.蔽(yīn)奢靡.(mí)周济.(jì)随机应.变(yìng)D.遁.形(dùn)濒.临(bīn)瞻.仰(zhān)如火如荼.(tú)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碍缅怀改邪归正茅塞顿开B.精彩锋烟平易近人安营扎赛C.撩拔销蚀与日俱增孤苦伶仃D.箴言驰骋另请高明千钓之力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电视连续剧《繁花》播出以来,大家对它兴致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24年炙手可热....的剧目之一。
B.我和这位萍水相逢....的朋友同窗三年,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C.鳞次栉比....的高楼中间有座被称为“试飞楼”的小楼,它在老一辈“箭院人”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D.我们期盼了三年,2024年的中考终于悄然临近了,同学们喜出望外....,奋力备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第八届中俄贸易博览会于5月16日至21日在哈尔滨举行,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高考期间,一些爱心送考车为考生准备了考试所需的文具、风油精等提神药物。
C.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语文。
D.随着上周大范围降雨过程的结束,气温有了明显回升,此前一直居高不下的感冒人数下降了将近50%。
5.下面语段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美是净化道德情操、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恶劣(liè)拥挤(jǐ)畸形(jī)B. 崇尚(chóng)奔腾(bēn)崇高(chóng)C. 恣意(zì)祈祷(qí)神圣(shèng)D. 沉默(mò)悲怆(chuàng)招待(dài)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出很多过去无法生产的产品。
B. 由于他的工作态度认真,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开设写作辅导课。
D. 在这次比赛中,他跑得快,跳得高,是整个队伍的骄傲。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什么意思?”他问道。
B. “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问。
C. “你有什么爱好?”他问,“我喜欢听音乐。
”D. “你什么时候回家?”他问,“明天晚上。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B. 他的脸色阴沉,像暴风雨前的天空。
C.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生动,让人身临其境。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一举一动都那么优雅,让人肃然起敬。
B. 她的表演精彩纷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他的研究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D. 他的话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我们心中的阴霾。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4分,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暖花开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
柳树吐出嫩绿的新芽,桃花、梨花争相绽放,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小燕子在空中欢快地飞翔。
小明和他的同学们也来到了郊外,他们想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他们沿着小路漫步,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你们看,那边的桃花开得真美!”小明的同学小华指着远处的一棵桃树说。
2024年5月漳州市初三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卷2024.05(全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班级开展“磨砺身心,战胜‘脆皮’”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关注热点,聚焦“脆皮”现象1.下面是小文同学准备的发言稿,请帮助完善。
(9分)最近,“脆皮”一词火出①(quān)了。
“伸个懒腰,脖子断了”“刷视频②(biē)笑,鼻动脉裂了”……学生们受伤经历(),令人哭笑不得。
青春的颜色(),“脆皮”的③(shùn)间也花样百出。
()的健康意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不少学生出现“脆皮”症状。
同时,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使有些学生不能及时排解并正视负面情绪。
长此以往,心理“脆皮”现象也日益突出。
我们不禁要问,青少年到底怎么了?我们该怎样战胜“脆皮”?(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匪夷所思五花八门淡漠B.异想天开五彩斑斓淡漠C.匪夷所思五彩斑斓淡薄D.异想天开五花八门淡薄(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有些学生不能及时排解并正视负面情绪。
B.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有些学生不能正视并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C.沉重的学业压力,使有些学生不能及时排解并正视负面情绪。
D.沉重的学业压力,有些学生不能正视并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活动二】强健身心,治疗“脆皮”症状2.针对“脆皮”症状,体育教师推荐运动疗法。
请补写出其中空缺部分。
(8分)想要治疗“脆皮”症状,不妨积极投身体育活动。
在运动中强健体魄,于锻炼中疗愈心灵。
徒步远行,于拐角处发现希望:“山重水复疑无路,①”;户外探险,在山水间陶冶身心:“②,良多趣味”;策马奔腾,在驰骋中重燃斗志:“③,西北望,射天狼”;扬帆起航,在波涛中坚定信心:“④,⑤”(李白《行路难(其一)》)。
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20 分。
考试用时120 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熬.药(āo)攲.斜(qī)莅临(lì)人迹罕.至(hǎn)B.徘徊..(tìtǎng)着.调(zháo)畏罪潜逃(qiǎn)..(pái huái)倜傥C.粗犷.(guǎng)秕.谷(bǐ)殷.红(yān)浑身解.数(xiè)D.攒.成(zǎn)荫.庇(yìn)取缔.(dì)锐不可当.(dǎ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3.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不凡”的前面加个“在”字)B.《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删去“因为”) C.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1”初步定价大约5万元左右。
(去掉“大约”或“左右”) D.服装的得体与否,能体现人的线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
(去掉“与否”)4.下列句子顺序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任何情绪一入天空便化作一片博大的安寂。
②有时,哲人也累了,沉浸在秋天的松驰里,高远,平和,神秘无限。
③有时风云交汇,会闪出一道智慧的灵光,响起一句警示世人的哲言。
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30分)1.班级开展了“南京人话南京”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玄以“南京当代名人”为专题,搜集了一些资料,进行分享。
请完成后面的练习。
(8分)文学与生活是qì()合的,我们永远不要把它和日常生活隔离开来,文学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生活。
()说我们在阅读文学,()说我们在阅读生活,在阅读自己,包括外部的世界和内部的世界。
阅读的关键在于你的需要和才能,不要拘泥.()于文字,要超越文字。
抓住了刹那,你就获得了刹那;抓住了永恒,你就获得了永恒。
(根据毕飞宇的跨年演讲视频改写)(1)请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的短语抄写。
(3分)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生活(2)看拼音写汉字:qì____合(1分)(3)给加点字注音:拘泥.____(1分)(4)填入上文横线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1分)A.虽然但是B.不是而是C.与其不如D.不仅而且(5)参照示例,结合《简·爱》中人物的经历,说说你对语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2分)示例:从《骆驼祥子》中,我们读到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认识到:面对生活的挑战,唯有坚守希望,才不会迷失自我。
2.用诗文原句填空。
(6分)(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4)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
(《礼记》)(5)经典的古诗词可以为我们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
请你引用两句古诗词,激励自己此时此刻坚定信心,从容答题。
(本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
狗年除夕(2月4日星期一),茗茗和聪聪姐弟俩来到爷爷家一起欢度春节,他们进行了以下活动。
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13分)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运河博物馆,开展以“漕运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你所在的小组负责编写研学手册,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用正楷字书写“览漕运文物,阅千年运河”这几个字,作为手册封面的标题。
(1分)板块(一):同学们借助文史知识整理“漕运概况”,对有些内容不确定,请你完成题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①句中的“在”字应该删掉。
B. ③句中“依赖”可以用“依附”替换。
C. ④句中“壮丽盛景”的字形写法正确。
D. ⑤句中“不可胜计”与“数不胜数”意思接近,都可使用。
3.下面这个句子放在文中的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运河沿线城市的历史发展都与水密切相连。
A.放在②③句之间B. 放在③④句之间C. 放在④⑤句之间D. 放在⑥句前面板块(二):同学们对漕运过程中验粮和称重的文物好奇,作了如下记述,请你完成题目。
检验漕粮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南方的漕粮经过运河来到北京通州石坝码头,再由受坐粮厅委托的“军粮经纪”查验合格后才能交卸入粮仓。
“军粮经纪密符扇”(图a)由此出现,它是清朝为防止军粮经纪人在漕粮验收转运期间作弊牟利而创造的。
密符好像现在的“二维码”,其造型简单、似书似绘,且唯一专用,是经纪身份的标识;图形由担任军粮经纪的人自己创制,保密程度高。
军粮经纪检验完粮食后会将漕粮装袋,然后在袋子上用炭画出自己的密符。
密符扇和军粮经纪人登记册均只有一份,在巡仓御史手中。
巡仓御史在抽查时,若发现有漕粮存在质量问题,会查出军粮经纪人的真实姓名,的粮食放在验粮盘内查看,以粮食②为合格。
4.请你根据文中密符的特点,用“既……又……”的句式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文中用“二维码”类比“密符”,。
5.在①处填写词语和在②处填写节奏匀称的短语,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正面②有干燥的质地,籽粒和色泽饱满、纯正B.①正方②质地干燥、籽粒饱满、色泽纯正C.①正面②质地的干燥、籽粒的饱满、色泽的纯正D.①正方②饱满的籽粒,色泽及质地纯正、干燥石权称重6.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榆次区2024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题(卷)语文【温馨提示】1.试题共8页,计16题;总分值12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古典之美(27分)(一)1.下面是以“我和古诗文有个约会”为主题的名句积累卡,请把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
(10分)我和古诗文有个约会赏春花秋月(1)“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是钱塘湖春花初放的韵致。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②,③ ”是苏轼借秋月发出的美好祝愿。
(苏轼《水调歌头》)沐风霜雨雪(3)“风休住,④ ”是乘风飞向理想世界的远大志向。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4)“ 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边塞夜寒霜重里的思乡之情。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君问归期未有期,⑥ ”是巴山雨水见证下的互相思念。
(李商隐《夜雨寄北》)(6)“ ⑦,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是湖心亭天地上下浑然一体的壮观景象。
(张代《湖心亭看雪》)尝人生况味(7)《春望》中杜甫融情于景,“ ⑧,恨别鸟惊心”以“花”“鸟”表达自己的感时伤事。
(8)《卖炭翁》中“ ⑨,⑩ ”写出卖炭老人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
2.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巧妙用典,使得少年“狂”气贯穿全词。
请你参考示例,从词的下阕中找出一处典故,在下面画横线处批注其中蕴含的意思。
(2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批注示例:“亲射虎”,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喻,表示自己仍然勇武可用。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班级准备举办“随课本旅行寻自然之美”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3—7题。
A.【甲】B.【乙】C.【丙】D.【丁】4. 同学们在整理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时,纷纷为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点赞,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点赞。
班级围绕“科技”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7分)(1)活动中,小鲁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请写出你从材料中探究到的信息。
(3分)【材料一】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刷新世界纪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启动……越来越多“中国足迹”标注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基础研究持续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动能,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激发人才活力……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令人振奋!点赞中国科技,致敬科技工作者!【材料二】①身体可以失重,但心灵永远不能失重,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负时代、不负梦想。
——神舟十七号乘组指令长汤洪波②要做需要非常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并坚持做到极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③我们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努力,为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作出贡献。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张北辰(2)下图是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徽标。
请说明徽标构图和设计意图。
(4分)A.“也”作为语气词,其中一种作用是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就是这种用法。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牝而黄”两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C.乙文中加点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和“令、高、赐、奉上”等都属于敬辞。
D.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和 “穆公不说”两句中都有通假字。
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残羹冷炙(zhì)B. 蹑手蹑脚(niè)C. 起死回生(suí)D. 畏首畏尾(wè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禁止乱砍滥伐、推广垃圾分类等。
B. 这位歌手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C. 我们班同学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每天勤奋学习是分不开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晚犹如璀璨的星空。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如同一座知识的宝库。
D. 他的歌声如同春天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跃跃欲试B. 窃窃私语C. 遮遮掩掩D. 恍若隔世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柳树抽出嫩芽,桃花盛开,春风拂面。
B.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C. 这本书讲述了关于友谊、亲情和爱情的故事。
D. 我喜欢看书、听音乐、运动。
6.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这位科学家研究出了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B.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C. 我希望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D. 小明是一位热爱运动、勤奋好学的学生。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夜晚,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B. 小河唱着歌儿流向远方。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D. 春天的阳光温暖宜人。
8.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鸡飞蛋打(dǎ)B. 雪中送炭(tàn)C. 落花流水(liú)D. 胸有成竹(zhuó)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如同一座知识的宝库。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1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扫描版)
丰南区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24分)
1.(2分)锦上添花弥补缺陷(有一个错字该词不得分)
2.(2分)广袤无垠迎刃而解
3.(2分)B、D 都对
4.(3分)(1)把“不是”中的“不”删掉。
(2)“赋与”应改为“赋予”。
(3)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第一、三小题意思对即可,但修改意见要表达明白)
5.(6分)
(1)(3分)第一,到休闲农业村度假,已成为市民的一种新时尚;第二,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前景美好;第三,休闲农业已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意思对即可)
(2)旅游项目(占1分)。
示例:栽种桃树合适的时节举办“桃花游” / 抓土鸡 / 农产品烧烤野炊 / 开办“自己动手,现吃现做”罐头厂……
广告(占2分),要与项目相符,语言简洁,表达明确,有一定的吸引力(2分)
6.(7分)(每空1分,有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2)风掣红旗冻不翻(3)海日生残夜(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符合题意即可)
7.(2分) B
第二部分(46分)
(一)(6分)
8.(2分)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因理想不能实现而极度悲苦、郁闷和压抑的心情。
9.(2分)这两句诗富于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常常给人带来鼓舞与启迪,使之成为经常被后人引用的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10.(2分)由低沉到高昂(或:由迷茫惆怅到坚定乐观)(意思对即可)
(二)(14分)
11.(2分)孟子儒
12.(2分)(1)通“避”,躲避。
(2)抛弃,舍弃,丢下,扔下。
13.(2分) A
14.(4分)每小题2分。
(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大军到来,一郡的人全都跑光了,你是何等男子,竟敢独自留(在城中)?”
15.(2分)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结论。
16.(2分)同:两文都表达了舍生取义的思想;
异:甲文是从道理上论述舍生取义,乙文是用事例来赞誉舍生取义。
(三)(11分)
17.(3分)幸福是朴实的,要想获得幸福并不难。
18.(4分)朋友聊天时对幸福的谈论 / 幸福真的这么难寻? / 一对老夫妇喂白鹭 / 我们生活中的幸福时刻
19.(2分)很多时候是我们太多地把幸福和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联系起来,并过于夸大幸福的标准。
(直接抄文中的句子不得分)
20.(2分)答案示例:燥热的夏日午后,坐在清凉的房间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听到老师报出了自己满意的分数
(四)(15分)
21.(3分)他在妻子的逼迫下无奈地让父亲住进了老年公寓,后来他被深沉强烈的父爱而感动,又毅然地把父亲接回了家。
22.(3分)这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细腻传神地表达了父亲渴望和儿子住在一起却不能够的无奈和凄凉。
23.(2分)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潮水”是指无私的父爱给他带来的感动很强烈,不可抑制。
24.(2分)为让儿子过得安宁去住老年公寓,要为儿子捐献角膜。
25.(2分)答案只要围绕文中人物的表现进行评价阐述,言之成理语言顺畅即可。
26.(3分)能与前文衔接得上,合情合理,语言顺畅即可。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参见2012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