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矿井运输系统图绘制的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4
矿井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第1条、计算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矿图必须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测量规程》及通、防、机电提运、测量规等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要求制作的基本矿图。
第2条、矿图上的容、标注、符号、图幅及编号要符合规定技术标准,比例尺应符合规定。
图纸中的采、掘巷道、工作面、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等必须是实测资料,并能真实、现时的反映矿井生产及安全状况。
各种注记必须齐全、规。
图纸中必须有图框线、图名、比例、图签、图例;图签栏容应齐全,必须有煤矿法人或矿长及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3条、矿图要根据实际变化及时填绘和标注。
第4条、各种矿图均须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统。
第5条、计算机绘图人员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技术标准,采掘绘图员具有一定的矿井地质、水文、测量、采掘和储量的知识,通防和机电绘图员应有一定的本专业的知识。
第6条、图纸资料来源明确,图号清晰,编制、审核、校对分工明确。
第7条、绘制各类矿图时,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正确使用图例,图纸精度要符合测量要求,保证矿图的质量。
第8条、各种矿图的绘制符合准确、及时、完整、美观的原则。
达到线条均匀、圆滑,接头间无疙瘩,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各种文字、数字注记规,字隔、字向符合要求,颜色标准、着色均匀、容齐全、完整、几何关系正确。
第9条、图纸要按规定定期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由生产科每月3日前根据测量结果、地质情况绘制;矿井充水性图、月度预报图、月度计划图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每月补充、修改、填绘一次;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每月绘制一次;井上下对照图每季填绘一次;其他图纸每半年根据生产情况修正完善一次;应急图纸要随时填绘。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第一章基本要求第 1条.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煤矿图纸绘制规范标准及其要求2、采掘工作面、掘进巷道、回采巷道、通风巷道、排水巷道、运输巷道、斜井、竖井、斜井井口、竖井井口、提升井、矿井大坡度、小坡度、煤层倾角及煤层厚度等符号标注清晰、准确;3、矿井内部设施,如风机、水泵、输送机、照明设备、供电设备、通讯设备、安全设备等符号标注清晰、准确;4、煤层、岩层、断层、煤与岩的交界面等地质标志符号标注清晰、准确;5、其他必要的注记和标志符号。
第4条.绘制精度1、图幅的平差误差不超过0.1倍比例尺;2、图幅内各点的误差不超过0.2倍比例尺;3、符号、字迹、线条的精度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
第5条.绘制方法1、采用计算机辅助绘图,绘图软件应符合国家标准;2、图幅应按《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进行编号,注明图名、比例尺、绘图日期、绘图人员姓名、审核人员姓名、校对人员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等内容;3、绘图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经过审核、校对后,由煤矿法人或矿长及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6条.图纸资料来源明确,图号清晰,编制、审核、校对分工明确。
第7条.绘制各类矿图时,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正确使用图例,图纸精度要符合测量要求,保证矿图的质量。
第8条.各种矿图的绘制符合准确、及时、完整、美观的原则。
要求线条均匀、圆滑,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文字、数字注记规范,颜色标准、着色均匀、内容齐全、完整、几何关系正确。
第9条.图纸要按规定定期填绘,保证矿图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在绘制本煤层和巷道时,应标注主要巷道的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
同时,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的绘制应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
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的绘制应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井下运输系统图、井下通信系统图、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等管理规定六、井下运输系统图(一)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图1、图纸必须采用计算机绘制,原图必须用打印机打印。
2、图纸幅面尽量采用标准图幅,图纸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3、统一在采掘工程布置图的基础上绘制,无关巷道可进行简化,突出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运输系统图。
4、带式输送机运输巷道统一采用粗双实线表示,线条间距根据图幅设1—3mm。
5、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标题栏由名称(包括图纸名称和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图纸编号、签字区(包括制图、审核、设计、机电科长、机电副总、机电副矿长)、签字日期、图纸总张数和第几张、制图日期。
样式详见附件1.6、图纸中应标注井筒、巷道、煤仓及溜煤眼名称,设备名称及编号、煤流方向、巷道倾角等,各种符号按照附件2给出图例绘制。
7、设备、设施参数在明细栏中体现,明细栏一般配置在标题栏的上方,内容包括:带式输送机型号、电机台数和容量、运输能力、带宽、带强、带速、运距等.8、图纸要准确、实用、美观.输送机符号原则上标注在输运机机头处。
9、正常情况下带式输送机系统图至少每季度修改一次,遇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改.(二)轨道运输系统图1、图纸原图必须采用计算机绘制,打印机打印。
2、统一在采掘工程布置图的基础上绘制,突出轨道运输系统,无关巷道可进行简化、删除。
3、轨道运输巷道用粗实线表示,双轨用双线表示,双线条间距根据图幅设1-5mm。
4、图纸尽量采用标准图幅,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5、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样式详见附件1。
6、图纸上需标注井筒、轨道运输巷道、主要斜巷绞车、煤仓及溜煤眼名称及位置,主要斜巷防跑车、跑车防护装置位置及规格型号,主要运输巷道道岔位置及编号、主要行车标志位置等。
各种符号按照附件2给出图例绘制.7、设备、设施参数在明细栏中体现,明细栏可设多个。
明细栏内容应包括:主要轨道巷道名称、长度、坡度、断面尺寸,轨道规格型号,主要道岔规格型号、数量及开闭方式,信号系统(包括信集闭),主要轨道运输巷绞车型号,钢丝绳直径、层数,电机功率、最大提升速度、串车数量等。
第一章总则第1条矿图指煤矿地质、测量图。
(以下简称矿图)第2条矿图是煤矿生产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安全生产必备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为加强管理,严格矿图的标准化工作,根据国家颁发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具体情况制定了本规定。
本规定是各矿绘制矿图的技术依据。
第3条绘图工作的主要任务1、汇集各种地质、测量的基础资料,编绘成各类矿图,为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安全等提供不同比例尽图纸资料.2、将生产、建设的进度和变化情况,及时填绘在图上,反映生产建设的起初面貌。
3、认真学习和研究绘图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绘图技术,以满足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4条矿图工作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绘图人员和绘图工具,设置通风、采光良好的绘图室,在总工程师和地测科长领导下以确保及时绘制,按照交换和妥善保管。
第5条绘图工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操作,绘图员要认真学习业务,掌握有关技术标准,严格按规范作业。
第6条矿图必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绘制.第7条绘制矿图的规定,除本规定外,采用1989年能源部制定的《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以下简称《图例》)对该图例不包括的地形部分,一律按国家测绘总局颁发的现行图式规范执行,地质部分按《煤田地质标准图例》执行。
若以上仍未有明确要求则参照原统配总公司《煤矿地测图例》实施补充规定。
在执行《图例》过程中,确因有特殊内容需要表示,而《图例》中又未作规定者,可自定补充符号,但必须经过省一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并报总公司备案.凡新《图例》上已作规定的符号,任何单位都不得按自己的习惯擅自修改.第8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局技术处.第二章矿图的种类及管理第9条矿图根据其成图的工艺不同分为原图、底图的兰图(复印图)。
1、原图:指利用直接或间接获取的地质测量数据资料,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直接展绘(或加工)在规定的纸基上,符合规定要求的图纸。
2、底图(二底图):指用人工或光学复照等方法,直接利用原图或翻印的透明图纸,它的作用是用来兰晒或复印。
关于全矿井机电系统相关图纸绘制标准及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完善全矿井机电系统图等供配电系统图绘制,做到系统设计及安装符合要求,图纸能与现场实际对应,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特作出以下说明、规定。
一、业务划分中心机电运输科为全矿井各机电系统系统图绘制及审核的主管业务科室,各运行区队、采掘区队绘制各自正常运行机电系统图纸。
二、各机电系统图种类及具体明细(一)、供电系统1、图纸明细种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供配电系统图主要包括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井下电力线路平面铺设示意图。
图纸名称、绘制单位、图纸编号及管理方式如下:注:图纸编号1-24为给责任单位图纸总编号,各单位图纸编号数量多时在根据实际情况分列,例如:机电队井下10kV变电所图纸编号可变为4-1(中央变)、4-2(南一盘2#变)------;综掘一队供电系统图纸编号:24-1-1(44202掘进供电) 、24-1-1(44202掘进设备布置图) 。
2、绘图标准井下主要电气设备布置图及电缆走向图必须以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1:5000比例),供电系统图无具体比例。
3、图纸内容(1)、供电内容含:示意图(含设备型号、整定值、电缆型号长度、负荷大小、接地线控制线)、图例、线路末端最小方式下两相短路电流、图纸说明。
要求:配电点(硐室)接地极需注明具体铺设位置。
(2)、主要电气设备布置图含:设备参数表、设备布置尺寸、图例、说明。
(3)、井下电缆铺设图含:型号、长度、用途、接线盒/热缩头编码及位置、图例。
(4)、综连采、皮带、机电队供电系统图需按机电科安装用供电系统图、结合工作面最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重新绘制审批,并绘制对应电气设备布置图。
(5)、图纸内字体全部为宋体,线性:动力线为实线、控制线及接地线为虚线。
4、图例(二)、矿井原煤运输系统1、图纸明细种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第一编总则第十四条第六项:井工煤矿必须按照规定填绘反映井下运输系统图。
煤矿图纸技术管理规定及制图标准
为规范矿井图纸管理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图纸的种类
(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十二条的要求井工煤矿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
1、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2、井上下对照图
3、巷道布置图
4、采掘工程平面图
5、通风系统图
6、井下运输系统图
7、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
8、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
9、井下通信系统图
10、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11、井下避灾路线图
(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所规定的各类图纸:
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储量计算图
3、工业广场平面图
4、主要巷道平面图
5、断、剖、平面图
6、主要保护煤柱图
二、图纸的绘制单位
生产技术科:
掘进:巷道布置图
地测: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井上下对照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储量计算图
断、剖、平面图
主要保护煤柱图
采掘工程平面图
工业广场平面图
通风科(队):
通风系统图
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
抽放瓦斯管路系统图
井下通信系统图
井下避灾路线图
防尘管路系统图
机电科:
井下运输系统图
供排水、压风管路系统图
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三、主要矿图的内容及比例要求(一)地形地质图。
绘制机运系统图的规定第一条矿(厂)机运系统图是企业最基本的技术基础资料之一,也是矿井抢险救灾不可的第一手资料,为统一要求搞好机运系统图的管理和绘制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责任划分1.矿(厂)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绘制,明确具体分工及要求,并主持审查、汇签、报送。
2.机电部分管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绘制各系统图。
3.设备、设施的使用和保管单位或部门(重点是机电队)负责提供有关资料,并配合进行绘制工作。
第三条系统图分类1.煤矿绘制七大系统图:⑴提升;⑵运输;⑶通风;⑷压风;⑸排水;⑹通讯;⑺供电(含地面、井下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2.选煤厂绘制四大系统图:⑴通讯;⑵供电;⑶供水;⑷工艺流程图。
第四条绘制要求:以指导生产技术管理、实用为目的进行绘制。
1.系统定义及范围:2.图幅:矿井运输和矿厂供电系统图采用0号图纸,其余用1号图纸。
3.图形符号:有国标和行业标准的用国标、部标,无标准的按习惯性图形符号或自订图形符号。
4.主绞车、主扇、空压机、主排水泵、行政及调度总机等分别在系统图上列出技术特征表和实际运行参数。
其余设备、设施在系统图中分别注明型号、容量、容积、数量、长度、路数和重要的关系尺寸等。
5.每类系统图中列出各种设备、设施分类统计表。
第五条报出日期及份数: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前以正式公文上报能源公司四份(机电部一份、技术部一份、安监部一份、档案室一份),无变化的系统图可免重报,但在文中予以说明。
第六条系统图管理1.矿(厂)总工、机电部、生产调度室、档案室各存一套。
使用设备的部门、连队及机电部分管技术人员各持相关系统图一份。
2.系统图发生变异时,分管技术人员要及时在原图上修改,以便每年及时描晒。
第七条未尽事宜,由各矿(厂)总工程师作出规定。
矿井各种图纸的管理及编制要求矿井各种图纸的管理及编制要求、图纸管理1、各矿所绘制的图纸必须由矿地测科集中管理,各专业科室所提交的图纸在审核栏内由各负责人签字、矿上盖章才能生效。
2、各矿所绘制的图纸井上下内容必须与实际一致,能如实反映井下各系统的运行情况3、各矿地测科每月月底把采掘工程平面图与公司测绘技术部进行交换(填图日期统定为每月26号),由测绘部发给各需要部门;通风、机电等各专业图纸交给公司各对口部门。
二、矿图编制内容及要求各专业所绘制的图纸图框内左上角为矿井简介,右上角为井田位置示意图及指北针,图框左下角为各图图例,右下角为图签栏。
具体绘制方法及要求按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图签栏的绘制要求如下图所示:(一)基本矿图< 一>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
主要内容有: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范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范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
&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二> 井上下对照图井上、下对照图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2000或1:5000比例尺。
井上下对照图应绘出以下内容:1、各级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点,注明点号、高程。
2、居民区,包括各类房屋、窑洞和各种公共建筑设施等,单独或总体注记名称。
3、重要的独立地物。
如井口(包括废弃不用的井口和小煤窑井口并注记名称)、钻孔及其编号、烟囱、水塔、电线杆(塔)和坟地等。
4、各种管线和垣栅。
如高、低压输电线、通讯线、煤气管道、围墙、铁丝网和篱笆等。
5、各种道路。
如铁路,轻便铁道、架空索道、公路、大车道和乡村路等。
关于规范矿井运输系统图的规定(试行)各矿井:为进一步提高运输管理水平,规范各矿井运输系统图,特规定如下:一、运输系统图在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图的基础上进行绘制,统一采用1:2000 比例,图上看不清楚部分可拉出放大显示。
二、用计算机绘制(使用AUTOCAD2007 及以下版本)、按照1 ︰1 比例打印。
三、图纸除绘制现有轨道铺设走向示意图外,与轨道运输无关的设备、设施等均不必绘出。
四、巷道用灰色细实线绘制,轨道用粗实线(线宽0.5 mm )绘制,单轨用单线表示,双轨用双线表示,不同轨型用颜色区分。
同类轨型的道岔和道轨用同样颜色表示。
道岔用数字序号进行编号。
道岔型号、分岔方式、转辙方式、数量在图中列表说明。
五、主要斜巷需绘制提升示意图,具体说明巷道长度、提升绞车型号、保险设施、巷道坡度等参数(参照图中“北二采区轨道上山斜巷提升示意图”绘制)。
在主要斜坡道的重要偏口、重要设备位置、车场、变坡点等处标注巷道米数。
六、主要运输巷道需绘制巷道断面图,说明巷道高度、巷道宽度、腰线位置、轨道铺设位置等参数。
七、巷道内的轨道、道岔、充电硐室、架空乘人装置、无极绳绞车、斜巷绞车、跑车防护和防跑车装置等须按图例绘制在系统图相应位置,并用方框加文字说明技术参数特征(如设备名称、型号、配套电机功率、钢丝绳长度、适用范围等)。
八、井底车场保险设施以离副井筒最近处开始按数字序号进行编号。
九、主要斜巷要注明巷道坡度,标注在起坡点和变坡点位置,未注明巷道坡度的为平巷。
主要斜巷保险设施按以下原则进行编号:1. 从靠近提升绞车处开始编号;2. 保险杠编号:斜巷名称— B 数字序号;3. 阻车器编号:斜巷名称—Z 数字序号;4. 各偏口保险设施按照主斜巷保险设施的序号从上到下顺延编号;5. 如斜巷名称用数字命名,则以斜巷名称的数字进行编号,如15 轨道第一组保险杠编号为:15-B01 ;6. 如斜巷名称用汉字命名,则以斜巷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进行编号,如东辅助运输巷第一组保险杠编号为:D-B01 。
矿井轨道运输系统图绘制规范为进一步提高矿井运输管理水平,规范矿井运输系统图的统一绘制,在充分征求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对矿井运输系统图绘制提出如下规定:一、基本要求1、统一采用 2号图纸,比例根据系统图内容的大小进行适当缩放。
2、只画出井下有轨道铺设、走向示意图,与轨道运输无关的设备、设施、巷道等均不画出(注:架空乘人装置及其铺设走向要画出。
3、轨道线路的车场,单、双码道要显示。
4、轨道线路的巷名、铺设长度、轨型及巷道的参数 (含断面、支护型式要在轨道线路旁用方框内加文字说明标示清楚。
5、轨道运输巷内的信号灯、机车充电硐室、斜巷绞车、架空乘人装置、跑车防护和防跑车装置、无极绳绞车等,必须按规范的图例绘制在系统图相应位置。
6、道岔的绘制:在轨道运输线路相应位置绘制,应能分清单开道岔、对称道岔、渡线道岔及司控道岔,不再统一标注。
7、采区及以上轨道运输斜巷绞车、电机车、人车、架空乘人装置、无极绳绞车应在合适位置用方框内加文字说明注明相应技术参数(如巷道名称、长度、倾角、设备型号、钢丝绳型号、运行最大速度等。
8、图纸上的图例必须在图纸右下方总标题栏中列表图文对照加以说明。
9、所有标注的文字、技术参数,字号为小五号字,并附加字框形式加以引注。
10、运输大巷的轨道用宽 2毫米的粗实线绘制,其它轨道用宽 1毫米的细实线绘制,引注线用 0.5毫米的细实线。
11、图纸的边框、标题栏按规定绘制。
12、绘图所用 CAD 软件版本不能高于 2007版。
13、图纸每月更新一次,由矿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矿长签字审校后,将纸质版及时上报机电运输部备案。
14、凡不按本意见绘制图纸的、不及时更新、上传图纸的,将按双基、质量标准化标准化进行扣分。
二、图例规范1、道岔⑴弹簧道岔⑵单开道岔⑶对称道岔⑷渡线道岔⑸司控单开道岔⑹司控对称道岔⑺司控渡线道岔2 架空乘人装置3、无极绳绞车4 主井副井煤仓5 手动联动保险杠6 气动联动保险杠7、全自动跑车防护装置⑴网栏式⑵梯形保险杠式8、井下调车室9、井下充电硐室10、红绿灯信号 H D L D 11、绞车⑴上出绳⑵下出绳12、电机车蓄电池式13、平巷人车14、行人监测装置15、阻车器⑴手动阻车器⑵气动阻车器。
煤矿通用六大系统图纸填绘标准415488661 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和统一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调度通信、束管监测、工业视频和无线通信等六大系统基本图纸绘制,使之更好地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各煤矿必须及时填绘与六大系统相关反映实际情况的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人员定位系统图、井下通信系统图等相关图纸,结合《煤炭生产事业部关于规范煤矿图纸绘制的通知》伊泰煤生发〔2009〕652号文相关规定,绘制煤矿六大系统图纸时必须执行以下标准:一、图纸绘制要求:1、所有图纸必须在当前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进行绘制,绘图比例:1:1000或1:2000:图幅不够时可采用1:5000。
2、每个煤矿的六大系统图纸放置在一个DWG文件中,可分层绘制,也可各系统图纸并列放置。
图纸名为XXX煤矿六大系统图。
3、为了便于图纸修改和维护,应将采掘工程平面图精简后设置为底图图块。
各系统绘制时可设置以下图层绘制:1)、安全监测系统图:安全监测设备层、安全监测管线层;2)、人员定位系统图:人员定位设备层、人员定位管线层;3)、调度通信系统图:调度通信设备层、调度通信管线层;4)、工业视频系统图:工业视频设备层、工业视频管线层;5)、无线通信系统图:无线通信设备层、无线通信管线层;6)、束管监测系统图:束管监测设备层、束管监测管线层,7)、图例及说明性文字置于相关设备层。
4、在采掘工程平面底图外再增加一通风系统图层,在该图层上绘制煤矿简易通风系统(主要标明通风设施及风流方向)。
5、各系统设备、管线绘制时一律执行附件所示图例,管线线宽0.5。
6、各系统制图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安全监测系统图纸必须标明系统型号和监测监控中心站的位置、监测断电装置的规格型号和位置、各类传感器和声光报警器的名称、位置、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以及分站、电源等设备的位置、接线、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等。
矿井图纸规范化管理制度
第1条矿井必须具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应有的基本矿图种类,比例尺应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
第2条矿图上的内容和标注要符合《煤矿测量规程》,图幅及编号要符合规定。
第3条矿图要根据实际变化及时填绘和标注。
第4条各种矿图均须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统。
第5条各种矿图均须按工程类别统一编制,以便使用和保管。
第6条在用微机制图时要有光盘或其他方式备份。
第7条绘图人员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技术标准,具有一定的矿井地质、水文、测量、采掘和储量的知识。
第8条要有专用的图纸和目录,同时要对各种图纸建档管理,便于存放和查找。
关于规范矿井运输系统图的规定(试行)
各矿井:
为进一步提高运输管理水平,规范各矿井运输系统图,特规定如下:
一、运输系统图在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图的基础上进行绘制,统一采用1:2000比例,图上看不清楚部分可拉出放大显示。
二、用计算机绘制(使用AUTOCAD2007及以下版本)、按照1︰1比例打印。
三、图纸除绘制现有轨道铺设走向示意图外,与轨道运输无关的设备、设施等均不必绘出。
四、巷道用灰色细实线绘制,轨道用粗实线(线宽
0.5mm)绘制,单轨用单线表示,双轨用双线表示,不同轨型用颜色区分。
同类轨型的道岔和道轨用同样颜色表示。
道岔用数字序号进行编号。
道岔型号、分岔方式、转辙方式、数量在图中列表说明。
五、主要斜巷需绘制提升示意图,具体说明巷道长度、提升绞车型号、保险设施、巷道坡度等参数(参照图中“北二采区轨道上山斜巷提升示意图”绘制)。
在主要斜坡道的重要偏口、重要设备位置、车场、变坡点等处标注巷道米数。
六、主要运输巷道需绘制巷道断面图,说明巷道高度、
巷道宽度、腰线位置、轨道铺设位置等参数。
七、巷道内的轨道、道岔、充电硐室、架空乘人装置、无极绳绞车、斜巷绞车、跑车防护和防跑车装置等须按图例绘制在系统图相应位置,并用方框加文字说明技术参数特征(如设备名称、型号、配套电机功率、钢丝绳长度、适用范围等)。
八、井底车场保险设施以离副井筒最近处开始按数字序号进行编号。
九、主要斜巷要注明巷道坡度,标注在起坡点和变坡点位置,未注明巷道坡度的为平巷。
主要斜巷保险设施按以下原则进行编号:
1.从靠近提升绞车处开始编号;
2.保险杠编号:斜巷名称—B数字序号;
3.阻车器编号:斜巷名称—Z数字序号;
4.各偏口保险设施按照主斜巷保险设施的序号从上到下顺延编号;
5.如斜巷名称用数字命名,则以斜巷名称的数字进行编号,如15轨道第一组保险杠编号为:15-B01;
6.如斜巷名称用汉字命名,则以斜巷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进行编号,如东辅助运输巷第一组保险杠编号为:D-B01。
十、图例列表必须在图纸左下方。
其余列表放置位置以美观、协调为准。
列表中文字及图中标注文字一般采用宋体、
高度为3mm的文字,根据图幅大小,列表中文字及图中标注文字可适当放大和缩小,但最小文字高度不得小于2mm,最大文字高度不得大于5mm。
十一、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方,所有签名必须手写。
标题栏长度为150mm,宽度为70mm。
标题栏内文字“河南煤化焦煤集团XXX矿”为宋体,高度为6mm;“井下运输系统图”为宋体加黑,高度为6mm;标题栏的签字栏内文字为宋体,高度为4mm。
十二、图纸由矿机电科组织绘制,每季度更新一次(有重大变化时,在图上手绘做出标示)。
每季度以电子版的形式报机电处备案。
十三、矿井运输系统图标准图例及样本见附件。
附件1:矿井运输系统图标准图例
附件2:矿井运输系统图样本
机电处
201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