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不怕丢失的钥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不怕丢失的钥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不怕丢失的钥匙》原文、教案及

教学反思

《不怕丢失的钥匙》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读课文,同学们能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文本中的自然段比较短,便于学生自学。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不怕丢失的钥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二年级语文《不怕丢失的钥匙》原文

糟了,岚岚把钥匙给弄丢了。没了钥匙,可怎么回家呀!

爸爸安慰她:“哎!没关系。爸爸马上给你配一把永远不会丢的钥匙”。

爸爸说着,把岚岚的右手握在手掌心里,像变戏法似的吹了一口气,然后松开,捏着岚岚的一个手指说:“喏,钥匙在这儿呢!”

手指怎么能当钥匙呢?一定是爸爸哄她。岚岚这么想着,没吱声。

爸爸拉着岚岚来到大门前:“看,这是电脑鉴别锁,也叫‘指纹销’。它就是用指纹当钥匙的。

岚岚这才发现大门换了把锁。它,没有插钥匙的小孔。在那个位置有个玻璃球,亮晶晶的,像小花猫的眼睛。

“这锁,怎么开呢?”

“现在你可开不了,里边的电脑还没记住你的指纹呢。”

“那,那我怎么进屋呀?”岚岚急了。

“别急。”爸爸打开“指纹锁”的后盖,拨动了几个小电钮,让岚岚把右手拇指贴在那个玻璃球上。随着“咔”的一声响,爸爸说:“好了,指纹锁已经把你的指纹记住了。你来试试吧。”

岚岚半信半疑地伸出右手拇指,往玻璃球上一按,锁舌不声不响地缩了进去,一放手,锁舌又重新伸了出来,真灵!

哈,岚岚再也不怕丢失钥匙啦!

小学二年级语文《不怕丢失的钥匙》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l―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钥匙”,指名读词。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钥匙?你想要一把什么样的钥匙?

3、板书“不会丢失的钥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默读课文。要求:静下心来读课文,嘴里不出声,在心里读。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5、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并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系、喔、哄、吱”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握”,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4―12自然段,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设置疑问,激发探究兴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不怕丢失的钥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岚岚的钥匙弄丢了。(贴上钥匙的图片,板书:丢了)

二、朗读感悟,交流感受,探寻钥匙的秘密

1、教师过渡:手指怎么能当钥匙呢?这小小的手指真有这样神奇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钥匙的秘密。请同学们默毖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想,将找到的钥匙的秘密用波浪线画出来,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

2、师:同学们,钥匙的秘密找到了吗?请把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适当点拨并指导朗读。学习4―6自然段。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吧!手指能当钥匙吗,它能打开什么样的锁呢?“指纹锁”还叫什么呢?

师(出示“电脑鉴别锁”的词语卡片):来,一起读一读吧!师(贴上词语卡片):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把书上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师:原来指纹锁就是用手指头当钥匙的呢!(教师贴上手指的图片)你是从岚岚爸爸的话语里知道的,你读书非常认真。同学们,这把指纹锁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们在书上找到并自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句子)

4、师:这把锁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说一说呢?(指名答)

这把“指纹锁”和咱们平时见的锁有什么不―样呢?(指名说)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啊!瞧,普通的锁在这儿有个什么呀?(教师边描述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而“指纹锁”在那个插钥匙的位置上没有小孔,有一个什么啊?你们瞧!这个玻璃球像什么啊?(指名答)

师:说得真好,这个圆圆的玻璃球,一闪一闪的,像宝石,像珍珠,像露珠。小花猫的眼睛,就是那样亮晶晶的。(出示“亮晶晶的”的词语卡片)

谁能读好这个词语。这个亮晶晶的玻璃球书上是怎么写的呢?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试读)

5、学习第7―第9自然段。

师:是啊,这个像小花猫眼睛的玻璃球,正看着岚岚呢!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快进来呀!”这下岚岚可着急了,她和爸爸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指名读。

想想岚岚是怎样想的?想想你们平时着急的样子?(同座分角色练习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读得真棒啊!我听出来啦,岚岚十分着急呢!我们也来当当这对父女,男声读爸爸,女声读岚岚。(学生分角色朗读)

6、学习第10自然段。

师:岚岚这样着急,可爸爸却说:“别急!”让我们听听爸爸的介绍,看看怎样用指纹锁呢?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第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爸爸做动作的句子。(并反馈)

爸爸为什么让岚岚把手贴在玻璃球上?师:爸爸是不是这样用指纹锁的呢?我们看一看吧!

师:原来,岚岚的指纹被记录下来,指纹锁就是这样利用电脑识记住人的指纹打开的呢!同学们,再读读书,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刚才的画画,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做做爸爸的动作呢!

7、学习第1l、第12自然段。

①师:指纹锁识记住了指纹,就一定能用手指打开吗,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岚岚相信了吗?(引导学生体会岚岚半信半疑的心情,指导朗读)

②学生读句子,再读词卡“半信半疑”。岚岚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说。

师:你们瞧!岚岚将右手拇指往玻璃球上一按,锁舌不声不响地缩了进去,一放手,锁舌又重新伸了出来。(指导学生读好“不声不响”)师:同学们,这锁真的被打开了,多么轻巧,多么神奇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是不声不响的呢!(出示词语“不声不响”的卡片)谁来

读一读?

师:来,让我们伸出拇指和岚岚一起去感受指纹锁的神奇吧!(学生伸出右手拇指边说边和课件中的动画一齐演示解锁的过程。)想想,我们的指纹能打解锁吗?那能打开岚岚的锁吗?

③师:瞧!“指纹锁”用手指打开了呢!可真灵啊!(出示词语卡片“真灵”)

师:你还想夸奖指纹锁呢!我们一齐来读吧!(学生齐读词语)

④师:同学们,让我们一齐来读书,分享岚岚解锁的快乐吧!(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⑤师:想一想,岚岚打开了锁,还会说什么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师小结:岚岚丢了一把普通的钥匙,回不了家,可着急啦!爸爸换上了一把指纹锁,指纹锁利用电脑鉴别人的指纹,岚岚就可以用手指当钥匙打开指纹锁。有了指纹锁,我们就有了一把不怕丢失的钥匙。(教师板书“不怕丢失”,井伸出右手拇指。)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师:我们的手除了能当钥匙,还很神奇呢!让我们进入汉字王国,用我们的手写出美观的汉字吧!写得好啊,汉字王国还会送你们一份礼物呢!出示“晶、眼、拨、哈”四个字。(学生齐读)

2、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赶快和同座位的同学交流交流吧!(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指名说。)

3、教师范写“拨”字。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展示、评议。

6、师:我刚才看了,许多小朋友都写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四、拓展知识,延伸课外

1、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对此还有兴趣,老师推荐大家到“中国锁网”这个网站去查找更多的资料。

2、师:在锁的世界中走了一趟,你们必定有不少的收获和想法吧!岚岚想请你们做个小小设计师呢!你们想为自己配一把什么样的钥匙呢?请你们发挥想象,开动脑筋,为自己设计出一把既奇妙又实用的钥匙吧!在下次的奇思妙想展览会中展示吧!

3、师:小设计师们,用你们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设计出一把新颖的钥匙吧!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创造发明!

小学二年级语文《不怕丢失的钥匙》教学反思

《不怕丢失的钥匙》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读课文,同学们能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文本中的自然段比较短,便于学生自学。一开课,有同学就提醒我:“江老师,你不是说过每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由我们自己来讲吗?”喔,看来我的同学是越来越喜欢这种自助式的学习方式了。我答应了同学的要求。

开课我们先分任务。本课先学生字,然后理清课文脉络。当两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在白板前讲解完生字后,全班同学进入到第二个环节,一起动笔动脑到书中去寻找课文的脉络,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脉络图,这时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只听到轻微的翻书声,个个同学都主动到文本中去找关键词重点句,然后在草稿纸上画出自己的脉络图。

我看到同学们这样喜欢用图表的形式去理解课文,我很高兴,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是可行的理清文章脉络这是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已经可以自己独立地去完成脉络图的架构。这种主动学习的行动是值得表扬的。

过了几分钟,有同学的部分脉络图就成形了,为了给其他孩子打开思路,我就请先完成的同学先把自己的初稿在展示台前展示讲解自己的思路,这时我发现其他同学都听到很认真,满脸都是思考的神情。接着我请这个孩子回位继续自己的脉络图的完善,其他孩子通过学习同学的脉络图很快懂得了自己的脉络图如何去完成,去完善。

就这样陆陆续续有部分同学完成了,然后我分别请这些同学上台来展示自己画的脉络图。这样先画完的同学去影响去带动其他同学,

然后其他同学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建构修改自己的脉络图。

我们班从最开始的小组合作完成脉络图到现在基本上全班绝大部分同学都可以独立完成文本脉络图的架构,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我想如果学生能围绕主题把课文的脉络理清,那么下一课我们进入到文本的对话中,会把文章理解感悟得更好的。

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树人的教育理念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