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254.00 KB
- 文档页数:11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硝酸与金属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在这个过程中,硝酸会与金属发生反应,产生相应的产物。
一般来说,硝酸是指硝酸水溶液,它的化学式为HNO3。
硝酸水溶液是一种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包括铜、铁、锌等。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描述。
下面以一些常见的金属为例,来说明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硝酸和铜反应:硝酸和铜反应可以产生氧化铜和一氧化氮。
反应方程式如下:2HNO3 + 3Cu → 3CuO + 2NO + H2O2. 硝酸和铁反应:硝酸和铁反应可以产生亚硝酸铁和一氧化氮。
反应方程式如下:4HNO3 + 6Fe → 6Fe(NO2)2 + 2NO + 2H2O3. 硝酸和锌反应:硝酸和锌反应可以产生硝酸锌和一氧化氮。
反应方程式如下:4HNO3 + Zn → Zn(NO3)2 + 2NO2 + 2H2O这些反应方程式描述了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过程。
在反应中,硝酸作为强酸可以提供H+离子,与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被氧化成正离子,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
同时,反应也会产生相应的盐和水。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机理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来解释。
在这些反应中,金属被氧化失去电子,硝酸被还原获得电子。
硝酸的氧化性使其能够将电子从金属上抽取,从而使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这种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硝酸和铜反应可以制备氧化铜,用于制作陶瓷和颜料。
硝酸和铁反应可以制备亚硝酸铁,用于制作染料和催化剂。
硝酸和锌反应可以制备硝酸锌,用于制备炸药和化肥等。
硝酸与金属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在这个反应中,硝酸作为强酸与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相应的产物。
这种反应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描述硝酸与金属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式。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而金属是一种还原剂,当它们接触并发生反应时,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硝酸(HNO3)是由氢离子(H+)和硝酸根离子(NO3-)组成的。
硝酸根离子是一种负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金属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良好延展性的元素,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
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会发生以下几个步骤:1. 硝酸分解硝酸在水中会分解成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如下所示:HNO3 → H+ + NO3-2. 金属氧化金属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形成金属离子:M → M+ + e-3. 氢离子还原硝酸中的氢离子与金属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接受电子,形成氢气:H+ + e- → H2综合上述反应,可以得到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NO3 + 2M → 2M+ + H2 + 2NO3-其中,M代表金属元素。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不同金属与硝酸之间的反应情况。
不同金属与硝酸反应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金属的活性和硝酸的浓度。
一些活泼的金属,如钠(Na)和钾(K),在与浓硝酸反应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放出大量的氢气和产生强烈的火焰。
而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铜(Cu)和银(Ag),在与稀硝酸反应时则会较缓慢,产生的氢气较少。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过程,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硝酸和金属的反应可以用于制备金属盐,或者用于金属的腐蚀测试。
此外,硝酸与金属反应还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编写。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描述了硝酸与金属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高一以及高二化学所有化学计算的公式、技巧、方法。
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差量法的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一. 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1、氧化性:F2+H2===2HF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nF2+2M===2MFn(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F2+Cl2(等体积)===2ClF3F2(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2IF7Cl2+H2===2HCl 3Cl2+2P===2PCl3 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 Cl2+2FeCl2===2FeCl3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2NaI===2NaCl+I25Cl2+I2+6H2O===2HIO3+10HCl Cl2+Na2S===2NaCl+SCl2+H2S===2H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H2O2===2HCl+O2 2O2+3Fe===Fe3O4 O2+K===KO2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3S+2Al===Al2S3 S+Zn===ZnS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N2+6Rb===2Rb3NP4+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2、还原性S+O2===SO2 S+H2SO4(浓)===3SO2+2H2O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HNO(稀)===3SO2+4NO+2H2ON2+O2===2NO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X表示F2,Cl2,Br2)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2C+SiO2===Si+2CO(制得粗硅)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3、(碱中)歧化Cl2+H2O===HCl+HClO(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4P+3KOH(浓)+3H2O===PH3+3KH2PO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3C+CaO===CaC2+CO 3C+SiO2===SiC+2CO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Mg+S===MgS Mg+2H2O===Mg(OH)2+H2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Mg+H2SO4===MgSO4+H2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铝汞齐)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Fe+SnCl4===FeCl2+SnCl2(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还原为单质锡Fe+SnCl2==FeCl2+Sn)三.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1、还原性: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H2S+4Na2O2+2H2O===Na2SO4+6NaOH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CaH2+2H2O===Ca(OH)2+2H22、酸性:4HF+SiO2===SiF4+2H2O(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2HF+CaCl2===CaF2+2HCl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H2S+FeCl2===FeS+2HCl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3、碱性: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NH3+NaCl+H2O+CO2===NaHCO3+NH4Cl(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4、不稳定性: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H2S===H2+S 2NH3===N2+3H2四.非金属氧化物1、低价态的还原性:2SO2+O2+2H2O===2H2SO4(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2SO2+O2===2SO3 SO2+Cl2+2H2O===H2SO4+2HCl SO2+NO2===SO3+NO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2NO+O2===2NO2NO+NO2+2NaOH===2NaNO2(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CO+H2O===CO2+H22、氧化性: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NO2+2KI+H2O===NO+I2+2KOH(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CO2+2Mg===2MgO+C(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P2O5+3H2O===2H3PO4(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P2O5+3H2SO4(浓)===2H3PO4+3SO3 CO2+H2O===H2CO3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再用H2SO4处理: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SO2+Ca(OH)2===CaSO3+H2O(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五.金属氧化物1、低价态的还原性: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2、氧化性:Na2O2+2Na===2Na2O(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BaO2+H2SO4(稀)===BaSO4+H2O2)MgO+H2O===Mg(OH)2(缓慢反应)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Al2O3+2NaOH===2NaAlO2+H2O)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六.含氧酸1、氧化性:4HClO3+3H2S===3H2SO4+4HCl HClO3+HI===HIO3+HCl3HClO+HI===HIO3+3HCl HClO+H2SO3===H2SO4+HClHClO+H2O2===HCl+H2O+O2(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2H2SO4(浓)+C===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H2SO4+Fe(Al)室温下钝化 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2H2SO4(浓)+Cu===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SO2+Br2+2H2OH2SO4(浓)+2HI===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2H2SO3+2H2S===3S+2H2O 4HNO3(浓)+C===CO2+4NO2+2H2O6HNO3(浓)+S===H2SO4+6NO2+2H2O 5HNO3(浓)+P===H3PO4+5NO2+H2O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2、还原性:H2SO3+X2+H2O===H2SO4+2HX (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3、酸性:H2SO4(浓)+CaF2===CaSO4+2HF H2SO4(浓)+NaCl===NaHSO4+HClH2SO4(浓)+2NaCl===Na2SO4+2HCl H2SO4(浓)+NaNO3===NaHSO4+HNO3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 SO2等还原性气体)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H3PO4(浓)+NaBr===NaH2PO4+HBr H3PO4(浓)+NaI===NaH2PO4+HI4、不稳定性:2HClO===2HCl+O2 4HNO3===4NO2+O2+2H2O H2SO3===H2O+SO2H2CO3===H2O+CO2 H4SiO4===H2SiO3+H2O七.碱1、低价态的还原性:4Fe(OH)2+O2+2H2O===4Fe(OH)32、与酸性物质的作用: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2NaOH+SiO2===Na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AlCl3和Al(OH)3哪个酸性强?) 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不溶解3、不稳定性:Mg(OH)2===MgO+H2O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H2O八.盐1、氧化性: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 Fe(NO3)3+Ag不反应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FeCl2+Mg===Fe+MgCl22、还原性: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 5、不稳定性: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2Cu(NO3)3===2CuO+4NO2+O2 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 2NaHCO3===Na2CO3+H2O+CO2Ca(HCO3)2===CaCO3+H2O+CO2 CaCO3===CaO+CO2 MgCO3===MgO+CO2还有技巧和方法呢?补充:1.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外加电解质中的三守恒(物料,电荷,质子守恒))2.差量法解决选择题很有效,一定要灵活运用。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它可以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和氮氧化物。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解释。
1. 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解释:硝酸与铜发生反应时,铜被氧化为二价铜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和水。
生成的铜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铜硝酸盐。
同时,反应过程中放出的一氧化氮气体可以形成棕色烟雾。
2. 硝酸与铁反应:3Fe + 8HNO3 -> 3Fe(NO3)2 + 2NO + 4H2O解释:硝酸与铁发生反应时,铁被氧化为二价铁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和水。
生成的铁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铁硝酸盐。
同时,反应过程中放出的一氧化氮气体可以形成棕色烟雾。
3. 硝酸与锌反应:Zn + 2HNO3 -> Zn(NO3)2 + H2O解释:硝酸与锌发生反应时,锌被氧化为二价锌离子,硝酸被还原为水。
生成的锌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锌硝酸盐。
4. 硝酸与铝反应:2Al + 6HNO3 -> 2Al(NO3)3 + 3H2O解释:硝酸与铝发生反应时,铝被氧化为三价铝离子,硝酸被还原为水。
生成的铝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铝硝酸盐。
这些反应中,硝酸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将金属氧化为相应的离子形式。
同时,硝酸自身被还原为氮氧化物和水。
生成的金属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是产生氮氧化物。
在反应过程中,一氧化氮气体会释放出来,形成棕色烟雾。
这是由于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在空气中会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硝酸,从而形成可见的棕色烟雾。
硝酸与金属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具有重要的实验室和工业应用。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反应来制备金属盐,用于分析和实验。
在工业上,硝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用于生产金属盐和氮氧化物。
高二 年级 化学 科培优班辅导资料(之八)(专题: 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所谓守恒,是指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等。
应用守恒关系进行化学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守恒法解题是化学解题的典型方法之一,是常用的、重要的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中常用到的守恒法有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
应用守恒法解题,可使问题的化学内在关系更简捷地展现出来,简化解题过程,尤其是在解选择题时,可节省做题时间,提高解题速率。
一、质量守恒例1:今有FeSO 4 和Fe 2(SO 4)3的混合物,其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a%B.2a%C.1-2a%D.1-3a%练习1:Na 2S 、Na 2SO 3、Na 2SO 4的混合物中测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其中所含氧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练习2: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100mlO 2,经反应3O 2=2 O 3,最后气体体积变为95ml (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定),则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g ·L-1练习3: 向KI 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直到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原KI 溶液的质量,则原AgNO 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72.3%B 、50%C 、48.3%D 、38%二、原子守恒(即元素守恒)例2.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 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水7.62%,K 2CO 32.88%,KOH90%,若将此样品1g 加入到46.00ml 的1 mol·L -1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07mol·L -1KOH 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练习4: Fe 与32O Fe 的混合物g 72.2,加入到L mol mL /6.150盐酸中恰好完全溶解,经KSCN 检验,溶液不显红色,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 2Fe 物质的量浓度是( )A. L mol /2.0B. L mol /4.0C. L mol /8.0D. L mol /6.1练习5:将0.8molCO 2完全通入1L1mol/L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HCO 3和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1B 、2:1C 、1:1D 、1:3练习6: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50ml 4mol/L 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mol/L 的NaOH 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A 、250mlB 、400mlC 、500mlD 、750ml练习7:现有2NO mol m 和NO mol n 组成的混合气体,欲用NaOH L mol a /溶液,使该混合气体全部转化成盐进入溶液,使混合气体全部转化成盐进入溶液,需用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 L a m B. L a m 32 C. L a n m 3)(2+ D. L a n m +练习8: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 的盐酸140mL 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吸收标况下0.56L 氯气后,使溶液中的Fe 2+恰好全部转化为Fe 3+。
高二化学方程式汇总高二化学方程式汇总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可以揭示化学变化的原理和过程。
在高二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进行汇总。
1. 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中的方程式常用于描述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酸和碱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水和相应的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1)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2O2)硫酸和氢氧化钾的中和反应方程式:H2SO4 + 2KOH → K2SO4 + 2H2O3)硝酸和氢氧化钙的中和反应方程式:2HNO3 + Ca(OH)2 → Ca(NO3)2 + 2H2O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基本过程。
在化学方程式中,常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来描述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铁和硫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Fe + S → FeS2)硫化氢和氧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H2S + O2 → H2O + SO23)铁和氯化亚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Fe + 3Cl2 → 2FeCl33. 金属和非金属反应方程式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通常会生成盐和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反应方程式:1)镁和氯的反应方程式:Mg + Cl2 → MgCl22)铝和氧的反应方程式:4Al + 3O2 → 2Al2O33)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4. 酸和金属反应方程式酸和金属反应是化学实验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操作,也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酸和金属反应中,金属会与酸发生反应并产生相应的盐和氢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酸和金属反应方程式:1)盐酸和铁的反应方程式:2HCl + Fe → FeCl2 + H22)硫酸和锌的反应方程式:H2SO4 + Zn → ZnSO4 + H23)硝酸和铝的反应方程式:2HNO3 + 2Al → Al(NO3)3 + H2总结:以上是高二化学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二化学会考教材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一、卤素(1)Cl 2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2Na + Cl 2 −−→−点燃2NaCl 2Fe +3Cl 2 −−→−点燃2FeCl 3 (产生棕色的烟) Cu + Cl 2 −−→−点燃 CuCl 2 (产生褐色的烟) (2)氯气的制法Cl 2的实验室制法 MnO 2 +4 HCl(浓) −→−∆MnCl 2 +Cl 2↑ + 2H 2O (一部分盐酸作还原剂,另一部分酸性作用)(3)氯化氢的制法HCl 的工业制法 H 2+ Cl 2 −−→−点燃2HCl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会爆炸;工业制盐酸,氯气在氢气中燃烧)HCl 的实验室制法 NaCl(固) + H 2SO 4(浓) −−→−微热NaHSO 4 + HCl ↑ (4)次氯酸的生成及不稳定性 Cl 2 +H 2OHCl +HClO 2HClO −→−光2HCl +O 2 ↑ (氯水中的分子:Cl 2、H 2O 、HClO 氯水中的离子:H +、Cl -、 ClO -、OH - HClO 有:①弱酸性 ②不稳定性 ③强氧化性) (5)Cl 2的吸收 、次氯酸盐的生成Cl 2 + 2NaOH −→−NaCl +NaClO + H 2O ( 多余的氯气可以用碱溶液吸收) 离子方程式:Cl 2 + 2OH -−→− Cl -+ClO -+ H 2O (6)漂白粉的生成、生效2Ca(OH)2 + 2Cl 2 −→−CaCl 2 + Ca(ClO)2 + 2H 2O (①工业上用氯气和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粉精 ② 漂粉精(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 +H 2O +CO 2 −→−CaCO 3↓+ 2HClO (①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②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③ 漂白粉在水中与空气接触产生次氯酸,有漂白作用)(7)F 2 + H 2 −→− 2HF2 F 2 + 2 H 2O −→− 4HF + O 2 (氟气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氧气) (8)卤素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Br -−→−2Cl -+ Br 2 Br 2 +2I -−→− 2Br -+ I 2 (9)卤离子的检验(滴加AgNO 3、稀HNO 3)Ag + + Cl -−→−AgCl ↓ (白色,不溶于酸) Ag + +Br- −→−Ag Br ↓(淡黄色,不溶于酸)Ag + + I -−→−AgI ↓ (黄色,不溶于酸)(10) 2 AgBr −−→−光照2Ag(黑色) + Br 2 (胶卷感光) 二、硫(1)硫与金属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2 Na + S −→−∆Na 2S ( 白色) Fe + S −→−∆FeS (黑色) Cu + 2S −→−∆ Cu 2S (黑色) Hg + S −→− HgS (黑色) 用硫粉处理散落的汞滴(2)S + O 2 −−→−点燃SO 2 (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 +2H 2SO 4 (浓) −→−∆CO 2 ↑ + 2SO 2 ↑ +2H 2O (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Cu 2H 2SO 4 (浓) −→−∆CuSO 4 + SO 2 ↑ +2H 2O (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4)SO 42-检验(滴加BaCl 2 和HCl 或HNO 3)Ba 2+ + SO 42-−→−BaSO 4↓( 白色,不溶于酸)三 、碱金属(1)2Na + 2H 2O −→− 2NaOH +H 2 ↑ (浮、熔、游、响、红)(2) 4Na + O 2 −→− 2Na 2O (白色固体) 2Na +O 2 −→−∆Na 2O 2 (淡黄色固体) (3)2NaCl + 2H 2O −−−→−通直流电2NaOH + H 2 ↑ + Cl 2 ↑ (烧碱和氯气的工业制法) (4)过量CO 2通入NaOHCO 2 + 2NaOH −→− Na 2CO 3 + H 2O Na 2CO 3 + H 2O +CO 2 −→−2NaHCO 3 (5)NaHCO 3不稳定性2NaHCO 3−→−∆Na 2CO 3 + H 2O +CO 2 ↑ (6) NaHCO 3与酸、碱反应NaHCO 3 +HCl −→− NaCl + H 2O +CO 2↑(离子方程式 HCO 3-+H + −→− H 2O + CO 2 ↑ ) NaHCO 3 + NaOH −→−Na 2CO 3 +H 2O (离子方程式HCO 3-+OH -−→−H 2O + CO 32-)四、氮族元素(1)氮气与金属反应 3Mg + N 2 −−→−高温Mg 3N 2 (2)大气固氮 N 2 +O 2−−→−放电 2NO合成氨(人工固氮,工业制氨气) N 2+ 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3)实验室制氨气 NH 4Cl + C a (O H )2 −→−∆CaCl 2 + NH 3 ↑+H 2O (4)氨气溶于水 NH 3 + H 2ONH 3 ·H 2O氨水受热分解NH 3 ·H 2O −→−∆NH 3 ↑ + H 2O (5)铵盐受热分解NH 4Cl −→−∆NH 3 ↑ + HCl ↑ NH 3 +HCl −→−NH 4Cl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向遇有白烟产生)NH 4HCO 3 −→−∆NH 3 ↑+H 2O +CO 2↑(碳铵要阴天深施的原因) (6)NH 4+ + OH-−→−∆NH 3 ↑+ H 2O ( 铵根离子的检验) (7)硝酸的工业制法4NH 3 + 5O 2催化剂△4NO +6 H 2O2NO + O 2 −→− 2NO 23NO 2 + H 2O −→− 2HNO 3 + NO ↑ ( 计算关系: NH 3 ~ HNO 3 ) (8) 2NO 2 (红棕色)N 2O 4 (无色)(10)硝酸的强氧化性Cu + 4HNO 3 (浓) −→− Cu(NO 3)2 + 2NO 2 ↑ + 2H 2O 3Cu + 8HNO 3 (稀) −→− 3Cu(NO 3)2 + 2NO ↑ + 4 H 2O C (灼热) + 4HNO 3 (浓) −→− CO 2 ↑ + 2NO 2 ↑ + 2H 2O (9)硝酸不稳定性4HNO 3 −−−−→−加热或光照2H 2O + 4NO 2 ↑+O 2 ↑五、铁和铝(1)Fe + S −→−∆FeS 3 Fe + 2O 2 −−→−点燃Fe 3O 4 2Fe + 3Cl 2 −−→−点燃2 FeCl3 (2)Fe 2+和 Fe 3+鉴别①Fe 3+ + 3SCN -−→−Fe (SCN)3 ( 溶液为血红色) 用KSCN 溶液检验Fe 3+的存在 ② Fe 3+ + 3OH -−→−Fe(OH)3↓( 红褐色) 用强碱溶液检验Fe 3+的存在. Fe 2+ + 2OH - −→−Fe(OH)2↓( 白色) , 4 Fe(OH)2 + O 2 + 2H 2O −→−4 Fe (OH)3 颜色变化:白→浅绿→灰绿→红褐 (3)Fe 3+盐作净水剂Fe 3+ +3H 2OFe(OH)3 (胶体) +3 H + (铁盐水解溶液呈酸性)Fe 3+ +3H 2O −→−∆Fe(OH)3 (胶体) +3 H + (热水中水解为胶体溶液) (4) 2 Fe(OH)3 −→−∆ Fe 2O 3 + 3H 2O ; 2 Al(OH)3 −→−∆Al 2O 3 + 3H 2O (5)Fe 2O 3 + 2Al −−→−高温2 Fe + Al 2O3 铝粉和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称铝热剂 (6)4Al + 3O 2 −−→−点燃2Al 2O 3 (7)Al + 酸、水、碱 反应2Al + 6H 2O −→− 2 Al (OH)3 +3H 2↑( 一般情况下铝表面有紧密的氧化层保护无此反应) 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 (2Al + 6H + −→− 2Al 3+ + 3H 2↑) 2Al +2H 2O +2NaOH −→− 2NaAlO 2 +3H 2 ↑ (2Al +2H 2O +2OH -−→−2AlO 2-+3H 2 ↑) (8)Al 2O 3的两性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 O (Al 2O 3 + 6H + −→− Al 3+ + 3H 2O ) Al 2O 3 +2NaOH −→− 2 NaAlO 2 + H 2O (Al 2O 3 + 2OH -−→− 2AlO 2-+ H 2O ) (9)A l (O H )3的两性Al(OH)3 + 3HCl −→− AlCl 3 + 3H 2O (Al(OH)3 +3H + −→− Al 3+ + 3H 2O ) Al(OH)3 + NaOH −→− NaAlO 2 +2 H 2O (Al(OH)3 + OH -−→− AlO 2-+2 H 2O ) (10)Al 3+ +3NH 3 ·H 2O −→−3NH 4+ +Al(OH)3↓(不溶于弱碱,制备A l (O H )3方法) (11)Al 3+盐作净水剂 Al 3+ +3H 2OAl(OH)3 +3 H + (铝盐水解溶液呈酸性)六、有机反应(1) 取代反应烷烃的卤代:CH 4 + Cl 2 −−→−光照CH 3Cl + HCl ................ 苯的取代+ Br 2 (液溴) −→−Fe+HBrBr︱NO+ HNO 3浓H 2SO 450~60℃+ H 2O (又可称硝化反应)(2) 加成反应: 烯烃和氢气、溴水、卤化氢、水的加成:CH 2=CH 2 + H 2 −−−→−催化剂CH 3CH 3 CH 2=CH 2 + Br 2 −→− CH 2BrCH 2Br CH 2=CH 2 + HCl −−−→−催化剂CH 3CH 2Cl CH 2=CH 2 +H 2O −−−→−一定条件CH 3CH 2OH 炔烃和氢气、溴水、卤化氢的加成CH ≡CH + 2H 2 (足量) −−−→−催化剂CH 3CH 3 CH ≡CH + 2Br 2 −→− CHBr 2CHBr 2 CH ≡CH+ HCl −−−→−催化剂CH 2=CHCl 苯和氢气的加成+ 3H 2催化剂△(环己烷)(3) 聚合反应(加聚) 乙烯的聚合 n CH 2=CH 2 −−−→−一定条件氯乙烯的聚合n CH 2=CHCl −−−→−一定条件(4) 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 CH 3CH 2OH浓H 2SO 4170℃CH 2=CH 2 ↑+H 2O 分子间脱水 2CH 3CH 2OH浓H 2SO 4140℃CH 3CH 2 O CH 2CH 3 + H 2O(5) 酯化反应 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 + H 2OCH 2-CH 2 n CH 2-CH n Cl。
高二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Fe+bNO3-+cH+═dFe2++fFe3++gNO↑+hNO2↑+kH20,下列有关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2d+3f=3g+hB.c+b=2d+3fC.HNO3的氧化性强于Fe3+D.反应中每消耗5.6gFe,转移0.2mol~0.3mole-【答案】B【解析】A、Fe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和+3,N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到+2和+4,则由电子守恒可得2d+3f=3g+h,故A正确;B、由电荷守恒可知,c-b=2d+3f,故B错误;C、该反应中硝酸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HNO3>Fe3+,故C正确;D、5.6gFe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产物中只有亚铁离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mol,若产物中只有三价铁离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3mol,由离子反应可知产物中有Fe2+、Fe3+都有,则转移0.2mol~0.3mole-,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及氧化性的比较2.把含有FeBr2、FeI2各a mol的稀溶液两份,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l2,第一份溶液中有一半的I―被氧化成I2,第二份溶液中有一半的Br―被氧化成Br2,两份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之比A.1:1B.1:2C.1:3D.1:5【答案】D【解析】由于还原性:I->Fe2+>Br-,所以第一份溶液中有一半的I―被氧化成I2,则根据反应方程式:Cl2+2I-===2Cl-+I2可知:反应的I―的物质的量是amol,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a/2mol;第二份溶液中有一半的Br―被氧化成Br2,则发生了反应:Cl2+2I-===2Cl-+I2消耗氯气amol;2Fe2++Cl2="=" 2Cl-+2Fe3+,n(Fe2+)=2amol,消耗氯气amol;Cl2+2Br-===2Cl-+Br2,反应的n(Br-)=" amol;" 消耗氯气a/2mol;因此一共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5a/2mol。
第3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硝酸的性质1.(2020江苏南京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浓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难挥发B.常温下不能氧化铜C.应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D.常温下能使铝片钝化2.(2020河北石家庄高一开学考试)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稀硝酸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3.(2020黑龙江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制、铁制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4.(2020四川成都棠湖中学高一月考)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过量的稀硝酸和铁反应B.常温下过量的浓硝酸与铝块反应C.加热条件下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D.加热条件下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题组二金属单质与硝酸反应的计算5.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满足反应条件,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6.(2020四川攀枝花高一期中)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92g Cu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A.0.15mol/LB.0.3mol/LC.0.1mol/LD.0.225mol/L7.(2020黑龙江大庆高一月考)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HNO3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无剩余,则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5B.1∶4C.2∶3D.2∶5题组三酸雨及防治8.(2020河北唐山十一中高二期中)酸雨是指()A.酸性的雨B.pH<5.6的降水C.pH=5.6的降水D.pH<7的降水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B.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都含有氮氧化物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可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10.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11.下图所示是酸雨的形成示意图。
高二化学选修一第三章练习题1. 选择题1. 题干: 下列元素中,最容易失去外层电子的元素是()。
A. 钠B. 铝C. 锌D. 氯2. 题干: 下列化合物中,酸化性最强的是()。
A. Na2CO3B. H2SO4C. LiOHD. HCl3. 题干: 氯水被加入先后与溶液I和溶液II反应,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I. 浑浊II. 没有明显变化正确的搭配是()。
A. 溶液I 溶液IIB. 溶液I 没有明显变化C. 浑浊没有明显变化D. 没有明显变化浑浊4. 题干: 想用石灰水检验一个未知气体(X),使用什么装置更合适()。
A. 倾振法B. 长颈漏斗气体逸出法C. 倾振法或长颈漏斗气体逸出法D. 都不合适5. 题干: 下列试剂中,不适用于检验酸酐的是()。
A. 蒽酚溶液1% (酸性试剂)B. 水(中性试剂)C. 溴酸溶液5% (碱性试剂)D. 无水氯化钙2. 简答题1. 题干: 简要说明化学反应计量关系的含义()。
2. 题干: 丙二酸是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3H4O4。
用乙烯醇与激发的三氧化锇进行加氢得到丙二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2H4O + 3O2 → C3H4O4 + H2Oa) 指出此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b)所需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3. 题干: 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可以通过N2和H2的合成反应制备。
假设有30L的氮气和10L的氢气都在常温常压下,循环使用。
那么气体制备的理论最多可能制得多少升的氨气?4. 题干: 水溶液中酸性度的酸碱指标是什么?如何通过改变水的酸度进行实验测试?3. 计算题1. 题干: 用NaOH溶液滴定过1mol HCl后停滴,再加入酚酞指示剂滴定,滴定终点由红色变为粉色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25ml,那么该体积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多少?2. 题干: 当硝酸与金属铁反应时,生成了二氧化氮和水。
如果有5.6mol的硝酸和6.4mol的铁反应,问所能生成的二氧化氮的物质的质量和氮的物质质量各是多少?3. 题干: 一些学生使用化学反应式进行了实验,反应物为Mg+2HCl。
高二必修化学实验与工业流程一、化学实验1.认识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2.常见的防倒吸装置3.常见的试剂保存方法(1)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起反应的药品应______ 保存。
如钾、钠应保存在中(2)易潮解、挥发、吸水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如固体NaOH、浓盐酸、浓硫酸等。
(3)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盛在________瓶中,放置阴凉处。
如、等(4)盛放药品的器皿应不能跟所盛药品反应。
如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________而应用________ 。
如盛浓硫酸的试剂瓶不能用________ 而应用________4.试纸的使用(1)类型及作用石蕊试纸——定性检验________pH试纸——定量(粗测)检测__________强弱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________性的物质淀粉KI试纸——检验Cl2等有__________的物质(2)pH试纸使用方法:取试纸放在________________上,用________蘸取液体,点在试纸________,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等pH试纸变色后,与______________对照。
5.广口瓶的用途(1)A装置可作集气瓶和洗气瓶Ⅰ.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________Ⅱ.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________Ⅲ.若集气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此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
Ⅳ.若集气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可用此装置干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这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
(2)B装置可测量气体的体积6.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1)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________。
实验仪器:适用范围:把不溶性________________ 进行分离。
(2)结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_______的固态溶质,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方法。
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1.纯净的砒霜是一种剧毒物,但在医学中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也可用于下列哪组混合物的分离( )A .酒精和水B .氯化铵和氯化钠C .氯化铵和碘单质D .氯化钾和二氧化锰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气体可以通过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B .只用Na 2CO 3溶液来鉴别CaCl 2溶液、AlCl 3溶液和稀硫酸C .为检验某品牌食盐中是否加碘,将样品溶解后滴加淀粉溶液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SiO 32﹣3.实验室制备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乙酯的沸点小于100℃B .反应前,试管甲中先加入浓硫酸,后加入适量冰酸醋和乙醇C .试管乙中应盛放NaOH 浓溶液D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混合液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乙酸乙酯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分别测定等浓度的KNO 2、KCl 溶液的pHpH 值:KNO 2>KCl非金属性:Cl >N B 打磨后的铝片投入沸水中,加热一段时间,取出铝片,用一束光照射溶液 加热,铝片表面无明显现象;用光照射溶液时,有一条光亮的“通路”铝与热水发生了反应C将某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某溶液中一定含有HCO3﹣或CO32﹣D向Cu(OH)2沉淀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氨水沉淀均能溶解Cu(OH)2为两性氢氧化物A.A B.B C.C D.D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添加酒精C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D .过滤6.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 装置:吸收少量C12B.图2 装置:从KI 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C.图3 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图4 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7.溴化钙可用作阻燃剂、制冷剂,具有易溶于水,易吸潮等性质。
高二化学复习要点:单质与硝酸反应的计算一、计算依据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4HNO3(浓)===CO2↑+4NO2↑+2H201、金属反应中硝酸的作用是:酸性和氧化性。
2、非金属反应中硝酸的作用是:氧化剂。
3、金属和硝酸反应中几种量的关系:加入的硝酸的物质的量n(总HNO3),参加反应的硝酸n(参加HNO3),未参加反应的硝酸n(未参加HNO3),氧化剂作用的硝酸n(氧化剂HNO3),仅起酸性作用的硝酸n(酸HNO3),参加反应的铜n(Cu),硝酸铜n〔Cu(NO3)2〕,n(氧化剂HNO3)=n(NOX)n(参加HNO3)n(总HNO3)n(酸HNO3)=2n(Cu2+)=n(Cu)n(未参加HNO3)=n(H+)4、利用好守衡(1)电子得失守衡,(2)N、Cu原子守衡,(3)电荷守衡,5、注意两点1、2NO2=N2O42、硝酸盐中加入非氧化性酸,溶液有稀硝酸的性质。
二、例题1、某单质与量的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和硝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A、+2,B、+3,C、+4,D+5分析:单质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设单质生成物的化合价为+a,根据电子得失守衡,金属1mol×a=(4-2×a)mol×1a=2。
非金属a×1mol=1×4mola=4∴选AC2、Mg和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比为4:10。
则硝酸的还原产物为()A、NH4NO3,B、N20,C、NO,D、NO2分析: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的NO3-以盐的形式存在于生成物中,若还原产物为NH4NO3时,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的NO3-存在于Mg(NO3)2和NH4NO3中;若还原产物为N2或氧化物,则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的NO3-仅存在于Mg(NO3)2中。
--一、选择题1.最近,科学家冶炼出了纯度高达 99.9999%的铁,根据你的推测,在下列性质中它不可能具有的是( )A .硬度比生铁低B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不易生锈C .在冷的浓硫酸中可以钝化D .与 4 mol ·L -1 的盐酸反应的速率比生铁快2.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A .2H ++2e -=H 2 ↑B .2H 2O+O 2+4e -=4OH -C .Fe -2e -=Fe 2+D .4OH -+4e -=H 2O+O 2 ↑3.为防止船体的腐蚀,通常在船壳吃水线以下位置镶嵌一定数量的( )A .铜块B .铅块C .锌块D .铁块4.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油管道,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慢的是(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 .在含碳粒较多的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5.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列情形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6.如下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 NaCl 溶液的 U 形管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K 1 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2H ++2e - =H 2 ↑B .K 1 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 pH 逐渐升高C .K 2 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K 2 闭合,电路中通过 0.002N A 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 0.001mol 气体7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 2Fe+2H 2O+O 2 =2Fe(OH)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Fe -2e -=Fe 2+B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2H 2O+O 2+2e -=4OH -C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D .钢铁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被腐蚀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把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的物质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9.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B .2NO(g)+2CO(g)═N 2(g)+2CO 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C .加热 0.1molL -1 Na 2CO 3 溶液, CO 32- 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 pH 均增大D .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 <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11.镀锌铁在发生析氢腐蚀时,若有 0.2mol 电子发生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 5.6 g 金属被腐蚀; ②有 6.5 g 金属被腐蚀; ③在标准状况下有 2.24 L 气体放出; ④在标准状况下有 1.12 L 气体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