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经媒体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21
国外著名财经报刊国际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财经杂志是《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
《福布斯》、《商业周刊》、《财富》分别创刊于1917年、1929年和1930年。
它们都有一个母公司,即投资公司。
《财富》属于时代公司,由《时代》的创刊人亨利·卢斯创办;《商业周刊》由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投资出版;只有《福布斯》不是集团投资,而是由苏格兰移民柏蒂·福布斯创办,最后发展成为福布斯集团。
这三大杂志,《财富》已有70年历史,《商业周刊》71年,《福布斯》更是悠久,已经有90年的历史。
它们的风雨历程,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我们这里由简入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把握它们发展的主脉:一是杂志创办人的个性;二是杂志的特点;三是杂志的人才观。
1930年,亨利·卢斯创办了《财富》杂志,不过在此之前的1923年,亨利·卢斯已经和布里顿·哈登共同创办了一份杂志——《时代》周刊。
《时代》周刊用讲故事的手法来写新闻报道,并加进了强烈的人情味,因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卢斯的《财富》杂志延续了《时代》周刊的风格,提出了“商业是文学,是戏剧”的创刊口号。
杂志创刊的那几年,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
在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
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企业破产,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300万。
然而《财富》杂志并没有像美国经济那样陷入萧条,它依靠稳扎稳打的作风,逐步扩展了自己的市场,并在工商企业界赢得了声誉。
事实证明,卢斯在新闻报道写作手法上的创新,为《财富》杂志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创办《福布斯》杂志之前,柏蒂福布斯已经是美国首屈一指的财经记者。
1917年,37岁的福布斯独立创办了美国第一本纯粹报道商业新闻的杂志。
不过,他使用了一种不同于当时潮流的报道方式。
他反对当时盛行的堆砌枯燥商业数字的方法,把报道重点放在企业家身上。
《第一财经周刊》VS美国《商业周刊》作者:黄健源,黄奎来源:《传媒》 2010年第5期文/黄健源黄奎《第一财经周刊》与美国《商业周刊》同为财经类期刊的佼佼者,一个是国内新锐充满朝气,一个是国际知名品牌。
将两者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从中寻找到有利于本土财经刊物发展的启示。
《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于2008年2月25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第一财经倾力推出。
第一财经是中国目前较有影响的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的专业财经资讯供应商,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投资者和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优质的财经新闻和深度评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语财经资讯平台。
作为第一财经全媒体运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财经周刊》借助第一财经的品牌与资源优势,成立两年来就发展成为国内财经杂志中的佼佼者。
与《第一财经周刊》不同,美国《商业周刊》发展历史悠久,它由麦格劳一希尔出版社于1929年创刊发行,目前以每周470万的发行量傲居商业杂志榜首,发行范围超过140个国家,与《财富》、《福布斯》并称世界三大财经期刊。
《商业周刊》作为全球性商业媒体组织,为世界各地的商业精英提供商业报道和解析。
市场环境比较:成长型与成熟型不同的市场环境形成传媒产业不同的运作方式,财经杂志媒体也不例外,其受众定位、内容特色、经营模式无不与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息息相关。
总的看来,在技术革新的背景下,中美财经杂志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相似性。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快速成长,传统杂志媒体的受众正在被分流,杂志媒体都面临着一个数字化生存转型的现实课题,这也是网络时代财经类杂志生存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但是作为国内后起之秀的《第一财经周刊》与美国老牌强势财经杂志《商业周刊》,由于各自的产业发展程度以及竞争者状况的差异,其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又是千差万别的。
就中国财经杂志市场来看,尽管中国市场够大并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很多财经杂志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不少财经杂志更是仅有两三年的“寿命”就退出市场了。
世界3大经典财经传媒分析一、路透公司一)公司定位与目标1、路透的定位:信息提供者,路透是首屈一指的环球新闻及资讯服务集团,以其及时、准确、诚信和公正的报道及引用尖端科技而享誉全球。
对于普通大众,路透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制作和播发机构;对于世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路透则意味着世界领先的实时信息、市场决策信息的一种交易系统提供者。
2、路透的目标:令金融市场真正能在互联网上运作。
点击观看大图二)路透产品构架路透公司专注经营三个业务范围: Reuters Financial(包括Reuters Information及Reuters Trading Solutions)、 Reuterspace 及 Instinet。
Reuters Financial包括:1、路透财经资讯产品(Reuters Information)为全球各地金融市场及新闻媒体提供广泛的资讯和新闻产品,包括实时的财经数据、Lipper集体投资数据、数字、文字、历史性及图表分析资料库、新闻、图表、新闻录影带及新闻图片。
现时,全球53,500个地区共有627,000个用户选用路透的资讯及新闻。
路透还提供逾960,000种股票、债券、金融工具及40,000家公司的数据。
财经资讯来自242个交易所及场外交易市场,以及由5000位使用路透服务的客户所提供。
2、路透交易系统及解决方案(Reuters Trading Solutions)为金融市场提供全球化方案及技术,包括企业全面整合方案、市场资讯及数据发布、股票和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以及交易管理系统。
该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技术和入门网站功能,以便他们向散户供应资讯、数据及交易技术。
这些功能均建基于TIBCO及路透软件。
Instinet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证券经纪公司为路透公司旗下独立管理之附属机构,其业务覆盖股票及固定收入市场。
该公司每天在全球逾40个市场进行交易,为北美洲、欧洲及亚洲18个证券市场的成员。
Instinet致力提高客户的投资表现,不断为他们提供即时的环球流动资产存取服务、强化交易效率及增广商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华尔街日报体范文:华尔街日报体新闻范文从《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看境外媒体本土化品牌建设新体媳资优源势、土本人才吸弓j和独特报道度角,文中提版供了与他国外其财经驻媒体相区华隔的资讯务。
服2.联关表性现费用阅户读。
但是包括中文在内版的((华尔街日报他其语种网却站采注用册户完全用免费的方式提供服。
务华街尔报日))中文建立网初之,曾打算运行在一年采用后付品牌要想在人们头脑落地中根生,必须有。
用华尔阅费读模式但。
结中国合实际情的,况最该终法被想放街报日文中版的用定位非户常确明,是在华投者、政资弃,而在且随后设的开英文和非德文网站上采都取了费免策制定者和司公管者理。
中文版要给些目这标用户提措供施。
在这些网站上,广告相对于本新土闻网站要少,所还足进以决行策信的息。
网站除了发股布、外市汇、大宗商观点鲜、浅明显易懂分析的文章。
以华尔街日》报办开这本些土语网言站偏更重于“ 赚吆。
过建通立本起土牌品,尔华街报输日“ 出华街品和黄尔等一金市般数场据,还外有大量的篇幅配虽短,但”喝” 观点与思维式潜,默移地改化变着国政中治、文、化商业2.打造特色目栏与作者群尔华街日报)网)站的不同语言版本差异间很大,因为都结合在国本所特土点进行了容内定制。
中文版不是简尔华街报日》的风格之~便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讲言英精对问题看的法,最影响终国市场上的决中策。
明专的业财经题问,被默在克多的新闻团集购收,该后这一特报点更加出突,在中文版也上表现明显为。
做了到这一点,中文版除了尽量避使免经用济学术语、缩新压闻长度外,还请财经的界人华专家学用者朴素语的和百言姓视单通地过译将英翻内文照容搬过来,而有大是量的本土角讲解奥的深济经理原。
例如,哈大佛经济学学博士凯郭原创内容。
中版栏文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中国时报实。
”所的写“ 王二”列系,从酱打油讲到通货胀,从膨工讲打该栏最初目出现在英文网上,站一第时间发表分布在界世到货币战,帮助们认人识到财经与人个日生常的活关。
部分国内外电视财经类节目纵览2006―2007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引发了国内民众空前的投资热情,他们对于理财知识与信息的渴求也催生了媒体的财经节目热。
在历经了娱乐选秀类节目的潮涌潮落、“品质提升”成为2008年国内电视媒体的关键词之一后,财经类节目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电视媒体培育的着力点之一。
2008年改版计划书上,不少媒体都亮出了开办“财经类节目”甚至打造“财经节目带”的构想。
为此,策划人和编写者搜索了国内外的财经频道及财经节目,从节目编排、节目形态等方面,对现有的财经类(包括致富类)节目进行研析,以供借鉴。
一、国内财经频道现状由于各家电视台对“财经”的理解和定义不同,我国现有的电视财经频道大多以大财经的形象出现,专业化的财经频道寥寥无几,前者以CCTV-2经济频道为代表,后者以上海文广第一财经为代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频道设置,一方面与电视观众的主要构成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财经节目的专业化要求、投入产出比较高有关。
因此,现阶段的国内电视频道中,以“经济频道”为名的泛财经化频道占据了电视频道的主流。
总体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财经频道,当数上海文广SMG在2003年7月7日开播的“第一财经”频道。
其他省级电视财经频道,由于种种条件限制,难以自制系列财经类节目,而采用购买引进社会制作公司制作的财经节目的方式,丰富自己的节目设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深圳财经生活频道和内蒙古卫视。
1.“第一财经”频道“第一财经”是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跨媒体财经信息平台,仅从名字就显示出了SMG的雄心与口气: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目标是“专注于成为专业、时效、丰富、权威的财经信息传播平台,并积极拓展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因此,无论从节目内容设置、频道整体编排以及受众定位、市场经营的角度,SMG“第一财经”都体现了专业性,把频道定位在一个内容提供商和发行商,而不仅仅是一个播出平台。
从节目形态设置上,大致有访谈对话类、资讯报道类、杂志类、纪录片、专题类等5种,主题内容也相对集中在产经和金融方面,其中金融主要服务于证券投资者和个人理财。
美国电视上的主要财经节目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以某种形式拥有股票或有价证券,股市的任何兴衰波动,都会影响到千家万户的贫富和喜怒哀乐。
对于许多人来说,及时了解股市的动向,就像工作、娱乐、吃饭、睡觉、开车,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互联网愈益普及,网上的信息却过于庞杂无序,了解股市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依然是看电视。
于是,电视台的各种财经节目,也就应运而生,并且长盛不衰。
一个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主持人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美国众多的电视台中,财经节目办得出色,能吸引到大量观众的,也就屈指可数的几家。
在当前依然播放的节目中,历史最悠久的,当数PBS (公共电视台)的《Wall Street Week with Fortun e》,这个每周一次,每次约24分钟的节目在1970年由 LouisRukeys er 开创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Wall Street Week with LouisRukeys er》。
Rukeys er 主持这个节目长达32 年,直到2002年4 月他被PBS 出人意料地解雇,PBS 才将节目改成现在的名字。
在32 年传奇般的主持生涯里,Rukeys er 以他深邃的时政评论,清晰稳健的财经分析,每周吸引了从财经界专业人士到普通民众的数量庞大的观众。
在Rukey ser 与PBS 分道扬镳之前,他有一个从财经界精心挑选出来,由22 人组成的评论班子,每周从中选出 3 人,再加上一位邀请来的嘉宾,和 Rukeys er 本人一道,对当前的财经形势,近期的市场走向等,各抒己见,有问有答,畅所欲言。
Rukeys er 还不定期地介绍一些投资的基本知识,以满足随时加入的新观众。
Rukeys er 除了能很好地确定评论主题,掌握讨论局面,他还多才多艺,凭其个人魅力,吸引着自己的观众群。
美国主要媒体网站介绍-(含部分英国)www. 时代周刊,不需要怎么介绍了吧,里边的文章,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都是一流,时代的编辑和记者是很爱拽文的,文章经常用典,所以,看懂时代上的文章是很需要有点水平的。
另外,时代的年度人物本身就是新闻,欢有其他的评选和榜单无一不是强势,主要是自身的牌子太强了。
/,News Week,新闻周刊网站,长于报道和评论国际时事和美国国内政治动态,现已经归入msnbc 网站,报道非常有长度,有深度,背景与立场与《华盛顿邮报》一致,每篇文章都很不错,有多种海外版(可惜从网上看海外版经常是和国内版一样的)。
Cover Story是我每期都要打印出来细细咀嚼的。
速度也不错,强烈推荐。
另外一个每期必看的是periscope,号称是“concise takes on the week’s news”, 每周一篇,评点一周大事。
全部扫过,也会对一周的时事有一个概括了解。
缺点是没有printable edition,打印及copy都比较麻烦。
/,US News & World Report,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主要时事周刊之一,报道和评论美国与世界的时事、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
同样出名。
美国学院一块做的很有特色。
新闻文笔也很好,文章较短。
记得一篇关于英雄的文章,有一段话,“乔治. 华盛顿在世时曾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不论他的指挥才能还是在任时的经济政策都饱受批评。
但在Parson Weems 出版了一本关于华盛顿的称功颂德的传记后,他就成为了民族英雄,在这个传记中,华盛顿唯一做错的是他砍掉了他父亲的樱桃树。
”这样轻松的评论比比皆是。
另一个特色是关于美国大学的这一部分非常有特色。
/,The Nation, 国家,它的feature story 很好,主要的新闻不是太多,每天一两篇足够阅读。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刊例中经常引用的媒体。
据说是最老的时事周刊。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著名程度就不多说了,是近期重新开放给国人的。
路透社名片路透社(Reuters,LSE:RTR,NASDAQ: RTRSY)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行。
路透提供新闻报导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价和外币汇率,让交易员可以分析金融数据和管理交易风险;同时路透的系统让客户可以经由因特网完成买卖,取代电话或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买卖大厅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电子交易服务串连了金融社群。
路透社是最早的通讯社,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
简介路透社由英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1850年在德国亚琛创办,次年迁往英国伦敦。
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讯社扩展成为一家大公司。
1916年被改组为路透有限公司。
它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
路透社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主所有,实际上受政府控制,是英国的官方喉舌。
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国外,它的国际新闻紧密配合英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它对体育新闻也很重视。
该社的经济新闻主要是商情报告,为英国和西方大企业服务。
路透社是路透集团的一部分,业务占路透集团的5%。
它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
其股权属于代表伦敦出版的全国性报纸的报业主联合会(the newspaper publishers association),代表郡级报纸的报联社(pressassociation)、澳大利亚报联社(australian associatedpress)和新西兰报联社(new zealand press association)。
这四家股东都有代表参加路透社董事会,它们之间有一项确保路透社在新闻报道中所谓“独立性”和“正直性”的“托拉斯协议”。
路透社的消息大致有特急快讯、急电和普通电讯三种。
这三种电讯的时效按顺序递减,篇幅按顺序递增。
3、世界著名杂志《财富》《财富》(英语:Fortune)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Henry Luce)创办于1930年,世界上较有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
现属时代华纳旗下的时代公司。
《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
《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
《财富》全球论坛开始于1995年,其中1999年、2001年和2005年年会分别在中国的上海、香港和北京举办。
《财富》杂志的发展历程1929年3月,《时代》杂志的创始人亨利〃鲁斯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基本上,商业就是我们的文化,因为它就是我们时代的特征。
它控制我们的生活,而同时许可我们去加以控制的就是科学、技术以及环球信用和环境的发展——简而言之就是现代企业,企业就是我们的生命,它是艺术家、牧师、哲学家、医生的生活必要条件,因为企业对艺术家或哲学家的生活情况问题,具有一种决定性的影响,普通人更是随时都必须与企业发生关系。
”他的这番话揭示了商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
大量的经济活动,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刊物与之相适应,然而当时已有的一些经济性报刊仍然停留在一些老观念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亨利〃鲁斯以惊人的洞察力,决定办一份专门为工商企业界服务的月刊,定名为“财富”。
1929年秋,《财富》杂志第一期184页,全部用重磅铜版纸印刷,并配有精美的图片。
它赶在股票市场暴跌的黑色十月之前在芝加哥出版了,售价为1美元。
亨利〃鲁斯经过两年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才决定出版这样一本“外观极尽豪华,插图极其珍贵,文章怀有一种适合其商业在公众心目中获得应有地位的目的”的杂志。
在时代公司的历史文献上有当时对于《财富》杂志的定义:1.这份刊物将是美国现有刊物中最精美的出版物;2.它从头到尾都是权威性的;3.它将以最引人入胜的文字撰写,完全以事实为依据,深入浅出地报道商业界所关心的主题;4.它将以富有技巧的方式探讨商业道德的立场。
从《华尔街日报》看经济报道的专、深、活摘要:《华尔街日报》作为百年大报,强调把抽象的财经事件用形象的故事形式进行报道,用一个个精彩有趣的小“故事”将财经大“主题”烘托出来,极具个性。
在我国,近年财经类报刊涌现出一支新军,如南方报业集团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山东三联集团的《经济观察报》,增强了财经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但是,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报道的手法、编辑方针,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华尔街日报》一般的财经媒体巨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此,有必要借他山之石,攻克自我的不足,相信未来有一天,我国的经济报道能像民生新闻一样,带有“轻松”、“娱乐”的色彩。
关键词:《华尔街日报》经济报道专、深、活一、《华尔街日报》简介美国最富有、最有影响力的五百万人,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华尔街日报》。
据调查,整条华尔街乃至全美企业界、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学界的高层人士和意见领袖,从周一到周五, 每天花在《华尔街日报》上的平均阅读时间是52分钟左右。
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每天有将近200万份的发行量, 它主要面向居住价值92万5千美元的豪宅、驾驶价值8万3千美元名车的富豪阶层,它也以稳健、透辟、生动的风格主宰着国际金融界的喜怒哀乐。
同时,它也是华尔街众多投资人最好的获取每日投资、经济和商业信息的来源, 也是各国经济学家和经济科研机构的必备读物。
二、华尔街日报经济报道的专业性(一)专业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华尔街日报》的百年历史和成就造就了其权威性,其信息来源堪称精准。
该报固定刊出的各类统计数据大概有80多种,有大量的数据、表格与图形,还有大量的专业术语, 这些数字虽学术色彩较浓、略显枯燥,但是正是这些无所不包的统计数据, 刺激并调整着美国企业与财经业的正常运转, 是反映美国经济方方面面的生理解剖图。
这样,《华尔街日报》的读者往往可以通过它刊登的几个简单数据, 就可以迅速准确地把握美国经济的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