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与管道运输设施
- 格式:docx
- 大小:22.49 KB
- 文档页数:10
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物流管理101 包华超201010612002摘要: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在运输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的运输责任,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而作为具有各自技术经济特征的运输子系统,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经济技术特点,通过研究这两种运输方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探寻今后我国运输系统优化和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作用地位一、水路运输1、水路运输的特点(1)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一条密西西比河相当于10条铁路,一条莱茵河抵得上20条铁路。
此外,修筑1千米铁路或公路约占地3公顷多,而水路运输利用海洋或天然河道,占地很少。
在我国的货运总量中,水运所占的比重仅次于铁路和公路。
(2)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
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所以,水运要与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配合,并实行联运。
(3)开发利用涉及面较广。
如天然河流涉及通航、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水产养殖以及生产与生活用水的来源等;海岸带与海湾涉及建港、农业围垦、海产养殖、临海工业和海洋捕捞等。
2、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它通过越洋通海联河的运输,将世界各地联成了一片,从此,各国家和地区摆脱了孤立和封闭而走向世界,于现代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贸易的联系中取得自己的地位。
在人类历史已经走向21世纪的今天,在航空仍不能解决大批量货物运输的现实情况下,量大价廉和较为便捷的水路运输仍将是联系全球性经济贸易的主要方式,承担着全球性、区域间的货物运输,成为为世界经济全球—体化和区域化的主要运输纽带。
(2)水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运输管理】-五种主要交通运输⽅式的⽐较各位亲,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章不再是按时间顺序推送⽂章,⽽是根据权重推送。
如果您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我们的⽂章,建议给制造业物流规划与机巧改善添加⼀个“星标”哦。
作者:来源:01现代社会五种主要交通运输⽅式是铁路、公路、⽔运、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交通运输⽅式的⽐较运输⽅式是从事运输活动所采⽤的某种⼿段或⽅法。
按照运输所使⽤的⼯具不同,运输⽅式分为5种:(1)铁路运输:所使⽤的⼯具是铁路列车。
铁路列车由提供动⼒的动⼒装置铁路机车及装载容器列车车辆两部分构成;(2)⽔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可以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类。
我国90%的出⼝贸易货物都是通过远洋运输完成的;(3)公路运输:汽车是公路运输最基本的运输⼯具,不仅⾏使在公路上的汽车运输是公路运输,凡是使⽤汽车从事的运输都称作为公路运输,所以公路运输⼜称作汽车运输;(4)航空运输:所使⽤的⼯具是飞机,⼜有全货机和客货两⽤机之分。
在⼀些发达国家,空运已成为长途客运的主要运输⽅式;(5)管道运输。
对这五种运输⽅式的衡量可以⽤其技术经济特点来进⾏⽐较分析,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有:运达速度、运输能⼒、运输成本、安全性、运输的灵活性等。
02⼀、运达速度的⽐较运送速度:指旅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时被运送的距离。
⾏程长度除以交通车辆在线路⾸末站之间的⾏程时间所得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
⽤公式表⽰:V=S/T,式中V是送达速度;S是运输距离;T是总运⾏时间。
在各种运输⽅式中,航空运输速度最快,当前飞机速度已达到800~1,000km/h,单次航程可以达到10,000km以上,是速度最快的⼀种运输⽅式,在旅客的出⾏过程中,飞机本⾝的速度优势是⽆以撼动的,但是因为机场⼀般都距离市区偏远,在旅客去往机场的路途中会耽误时间,以及机场所需旅客办理的程序较为复杂繁多,亦影响整体运输速度;其次为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的技术速度较⾼,⼀般在80~250km/h,但是列车在运⾏过程中,⼀⽅⾯需要进⾏会让(单线)、越⾏(复线)及其他技术作业,因⽽营运速度⽐技术速度低。
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分析答:五种常见的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如下:1:铁路运输优点:(1)运输能力大(2)运输成本低(3)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可全年运作(4)运输到发时间的准确性高(5)运输平衡,安全可靠(6)能耗低污染小缺点:(1)初始建设投资大(2)耗损较高(3)占用土地多铁路运输适合在内陆地区运送中长距离,大批量,时间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的一般性货物和特种货物2:公路运输优点:(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实现“门到门运输”(2)短途运输速度快(3)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缺点:(1)运输能力小(2)能耗高,空气污染严重(3)运输成本高(4)占地多(5)安全性差公路运输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也可以和其它运输方式相结合,进行联运3:水上运输优点:(1)运输能力大(2)基础设施投资小,占地少(3)能耗少,污染小。
运输成本低缺点:(1)运输速度慢(2)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连续性差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时间性不强、运费承担能力不强的运输4:航空运输优点:(1)运输速度快(2)机动性能好缺点:(1)飞机造价高,能耗大(2)运输能力小,成本高,技术复杂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及邮件等货物的运输。
5:管道运输优点:(1)运输量大(2)运输工程量小、占地少(3)能能耗小(4)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5)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全天候运输,送达货物的可靠性高(6)管道可以走捷径,运输距离短(7)可以实现封闭、连续运输,能耗少。
缺点:(1)专用性强,只能运输石油,天然气及固体料浆(如煤炭等)(2)管道起输量与最高运输量间的幅度小(3)路线一般是固定的,管道设施的一次性投资也较大管道运输适合胶原距离的运送石油、天然气等物资。
运输设施分类及交通地块区别运输设施分类运输设施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出行与货物运输的需要而建设的各种基础设施。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运输设施分为以下几类:1. 道路运输设施:主要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桥梁等,用于车辆的行驶和交通运输。
2. 铁路运输设施:包括铁路线路、铁路车站和铁路调车设备等,用于火车的行驶和客货运输。
3. 水路运输设施:包括河流、海洋航道和港口码头等,用于船舶的行驶和水上交通。
4. 航空运输设施:主要包括机场、跑道和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等,用于飞机的起降和航空运输。
5. 管道运输设施:包括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水管道等,用于输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运输。
交通地块区别交通地块是指为了满足交通运输需求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根据其使用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交通地块分为以下几类:1. 交通枢纽:主要包括交通枢纽站、车站和港口等,作为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点和货物集散地。
2. 交通干道:指连接不同地区和交通枢纽的道路、铁路或航道,承担主要交通流量。
3. 交通节点:指道路、铁路或航道交汇的地方,通常有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管理设施等。
4. 交通停靠点:包括停车场、车站和码头等,为交通工具提供停车和乘降服务。
5. 交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加油站、修车厂和服务区等,为交通工具提供服务和维修设施。
综上所述,运输设施是为满足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而建设的基础设施,而交通地块则是为了方便交通运输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它们各自在功能和使用对象上有所区别,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2. 让学生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水路运输: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优势和局限性。
2. 航空运输: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优势和局限性。
3. 管道运输: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优势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品需要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2. 讲解:分别讲解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优势和局限性。
3. 案例分析:给出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4. 总结:对比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强调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优势和局限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优势和局限性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种运输方式的真实图片,包括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2. 案例资料: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运输案例,涉及不同运输方式的应用。
3. 教学视频:关于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的介绍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各种运输方式。
4. 纸质教材:提供相关章节的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路运输:船舶、港口、航道、海运、内河运输等。
2. 航空运输:飞机、机场、航线、空运、航空快递等。
3. 管道运输:管道、输油管道、输气管道、输水管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运输方式的概念、特点和优势。
2. 教学难点: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运输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各种运输方式:详细讲解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概念、特点和优势。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运输场景,让学生理解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附:课后作业1. 请列举三种运输方式,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a. 将大量机械设备从上海运往广州。
b. 将急需的药品从北京运往上海。
c. 将石油从新疆运往上海。
六、教学活动1. 观看视频:播放有关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港口、机场或管道运输设施,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运输方式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
3. 模拟运输游戏:设计一款模拟运输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运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路运输:a. 水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水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c. 世界主要水路运输航线和港口2. 航空运输:a. 航空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航空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c. 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和机场3. 管道运输:a. 管道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管道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c. 世界主要管道运输系统和用途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理解和看法。
4. 情景模拟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运输物流领域的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3. 案例:收集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4. 道具:准备一些运输工具的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直观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情景模拟操作: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繁忙的港口、机场和管道运输场景,引发学生对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兴趣。
2. 讲解水路运输:介绍我国水路运输的现状、主要航线和港口,以及水路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
3. 讲解航空运输:介绍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主要航空公司和机场,以及航空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
4. 讲解管道运输:介绍我国管道运输的现状、主要管道运输系统和用途,以及管道运输的优势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