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 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 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 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 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 《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 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说理 深刻透彻。 《孟子》和 《大 学》《中庸》 《论语》编在一 起,称为《四书》.
性善说
解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说:“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 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人生而具有恻 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 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
义理智”。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
• 2.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 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所想要的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同时得到 舍弃ຫໍສະໝຸດ 生命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大义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比……更重要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苟且偷生
厌恶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 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 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掉齐卿回家,齐王托人 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 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 活费,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可见,孟子在本篇中 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 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