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检查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脊柱的检查通常以视、触、叩诊相互结合,其主要内容包括脊柱的弯曲度、有无畸形、脊柱的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叩击痛等。
一、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一)棘突定位胸椎棘突定位腰椎棘突定位1.第7颈椎棘突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
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
第七颈椎棘突2.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
3.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
4.第12胸椎棘突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
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 与髂嵴最高点平齐。
6.第5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的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
7.第2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
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
8.第3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
9.骶尾关节在臀裂的上端。
为菱形窝的下点。
10.尾骨尖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
(二)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颈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
(1)下胸部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
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7)脐平齐腰3~4椎间隙。
二、脊柱弯曲度(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前后方向的弯曲,即颈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后凸、腰椎段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类似“S”形,称为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直立位时脊柱无侧弯。
检查脊柱有无侧弯的方法是: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二)病理性变形患者站立位,仔细查看是否有畸形,通常可见三种基本的畸形:1.脊柱后凸(kyphosis)指脊柱过度后弯,也称为驼背(hunchback)。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脊柱和四肢是人体重要的部位,其功能和结构的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
因此,脊柱四肢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脊柱四肢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一、脊柱检查1.1 姿势评估:医生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包括头部、颈部、背部、臀部和下肢的位置。
正常情况下,头部应保持直立,颈部应与背部保持一致,背部应平直,臀部和下肢应对称。
1.2 脊柱曲度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背部曲度来评估脊柱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脊柱曲度有颈椎 lordosis、胸椎 kyphosis 和腰椎 lordosis。
正常情况下,这些曲度应该处于适当的范围内,且没有明显的侧弯或扭曲。
1.3 椎间隙评估: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脊柱来评估椎间隙的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椎间隙应该均匀,没有明显的压痛或异常感觉。
二、四肢检查2.1 关节活动度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四肢关节活动度来评估其健康状况。
常见的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正常情况下,关节应具有正常的活动度,没有明显的僵硬或疼痛。
2.2 肌力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四肢肌肉力量来评估其健康状况。
医生可以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抬腿、握拳等,来评估肌肉力量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肌肉力量应该对称,没有明显的减弱或痉挛。
2.3 感觉评估: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四肢来评估其感觉功能。
医生可以用棉签或针尖轻轻触摸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感受到刺激,并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感觉。
正常情况下,患者应该能够感受到轻微的刺激,没有明显的感觉异常。
三、脊柱四肢检查的意义3.1 早期疾病诊断:通过脊柱四肢检查,医务人员可以及早发现脊柱和四肢的异常,从而进行早期疾病诊断。
例如,脊柱侧弯可能是脊柱侧弯症的早期症状,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3.2 疾病分型和分级:脊柱四肢检查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疾病进行分型和分级。
临床常用检查试验颈椎病1.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en试验。
此试验之机制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患侧上肢反射性痛。
检查时,让患者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
若在牵拉的同时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称为Eaten加强试验。
2.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
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
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则该试验为阳性。
3.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ting试验。
让患者取坐位,头部微向病侧侧弯,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施加压力,如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原因在于侧弯使椎间孔变小,挤压头部使椎间孔更窄,椎间盘突出暂时加大,故神经根挤压症状更加明显。
4.Jackson压头试验: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和后伸位时,检查者于头顶部依轴方向施加压力,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加重者,称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5.肩部下压试验:患者端坐,让其头部偏向健侧,当有神经根粘连时,为了减轻疼痛,患侧肩部会相应抬高。
此时检查者握住患肢腕部作纵轴牵引,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时,称为肩部下压试验阳性。
6.直臂抬高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其患侧肩,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并向外后上方抬起,以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可根据出现放射痛时的抬高程度来判断颈神经根或臂丛神经受损的轻重。
此试验类似于下肢的直腿抬高试验。
7.颈部拔伸试验:检查者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左、右耳部并夹头部,轻轻向上提起,如患者感觉颈及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本试验可作为颈部牵引治疗的指征之一。
8.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
脊柱体格检查
观察
观察是脊柱体格检查的第一步,通过直接观察脊柱的外观来初步评估脊柱的姿势和曲度是否正常。
医生会注意观察脊柱的曲度、平直度、侧凸和旋转等情况。
触诊
触诊是脊柱体格检查的第二步,通过触摸脊柱的各个部位来检查脊柱的变形、肌肉紧张和疼痛等情况。
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脊柱的不同部位,以寻找异常感觉或局部的不适。
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是脊柱体格检查的第三步,主要通过评估患者的脊柱活动范围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的问题。
医生会引导患者进行不同的运动动作,如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观察其脊柱活动的程度和是否存在疼痛等异常感觉。
特殊试验
特殊试验是脊柱体格检查的最后一步,用于进一步评估脊柱的状况。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项目,如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反射试验等,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脊柱的功能状态。
脊柱体格检查是评估脊柱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脊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触诊、运动试验和特殊试验四个步骤的综合评估,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脊柱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脊柱体格检查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脊柱检查方法脊柱是人体重要的支撑结构,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脊柱问题可能导致疼痛、僵硬、甚至肢体功能障碍。
因此,及早发现脊柱问题,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脊柱检查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脊柱健康。
1.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脊柱检查方法之一。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步态、脊柱的曲度和活动度等来初步判断脊柱的健康状况。
体格检查还包括对脊柱的压痛点、肌肉张力、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脊柱问题可能所在,为后续检查提供重要参考。
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脊柱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
X线检查适用于观察脊柱的骨性结构,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畸形、骨质增生等情况。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脊柱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情况,对于骨折、脱位等情况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MRI检查则能够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椎间盘突出、脊柱肿瘤等病变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脊柱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 神经系统检查。
脊柱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神经系统检查对于了解脊柱问题的全貌至关重要。
医生会通过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感觉、运动、反射等方面的检查,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脊柱问题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4. 功能性检查。
功能性检查是针对脊柱问题的特定功能进行的检查。
例如,对于脊柱曲度异常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测量脊柱的曲度角度来了解其曲度程度。
对于脊柱活动度受限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脊柱活动范围来评估其活动度。
功能性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脊柱问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脊柱检查是了解脊柱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功能性检查等多种方法。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脊柱四肢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份,通过对患者脊柱和四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系统状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脊柱四肢检查的评分标准,匡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一、脊柱检查1.1 脊柱姿式:评估患者站立时的脊柱姿式,包括是否有侧弯、前屈或者后仰等异常姿式。
1.2 脊柱活动度:检查患者的脊柱活动范围,包括向前弯曲、向后仰、向侧弯和旋转等动作。
1.3 脊柱畸形:观察患者脊柱是否存在畸形,如驼背、脊柱侧弯等,同时检查是否有肿块或者压痛点。
二、四肢检查2.1 皮肤:检查患者四肢的皮肤情况,包括有无疤痕、溃疡或者皮疹等异常。
2.2 肌肉力量:通过让患者做一些力量测试,评估四肢肌肉的力量情况,包括握力、屈伸等。
2.3 关节活动度:检查患者四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是否存在僵硬或者活动受限。
三、神经系统检查3.1 感觉:检查患者四肢的感觉情况,包括冷热觉、触觉、疼痛觉等是否正常。
3.2 运动:评估患者四肢的运动功能,包括肌肉协调、步态等是否正常。
3.3 反射:检查患者四肢的腱反射,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等是否存在亢进或者减弱。
四、特殊检查4.1 X线检查:对于脊柱畸形或者四肢骨折等情况,可以进行X线检查来明确诊断。
4.2 MRI检查:对于脊柱肿瘤或者神经根受压等情况,可以进行MRI检查来获取更详细的影像资料。
4.3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或者肌无力等情况,可以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
五、评分标准5.1 脊柱检查得分:根据脊柱姿式、活动度和畸形情况综合评分,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
5.2 四肢检查得分:根据皮肤、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情况综合评分,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
校园脊柱侧弯筛查流程
内容:
一、筛查对象
本流程针对校园内7-18岁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
二、筛查方法
1. 体表观察:让学生脱去上衣,观察背部两侧是否对称,脊柱是否呈“”形或“”形弯曲。
2. 前屈测试:让学生站直双脚,双手放在髋部,然后慢慢前屈身体,从后面观察两侧肋骨是否对称。
3. 脊柱角度测量:使用脊柱角度测量仪,测量角、角和髋关节外展角,判断是否异常。
三、筛查流程
1. 通知学生进行脊柱筛查,说明筛查目的和流程。
2. 学生在指定地点进行脱衣体表观察和前屈测试。
记录观察结果。
3. 对存在异常的学生进行脊柱角度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4. 将所有检查结果汇总统计,列出存在异常的学生名单。
5. 学校医务人员针对存在异常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转诊治疗。
6. 对筛查结果进行归档,并告知家长。
每年定期复查。
四、注意事项
1. 解释筛查目的,取得学生和家长同意。
保证筛查过程隐私和安全。
2. 筛查人员接受培训,熟练掌握筛查方法,确保筛查质量。
3.筛查过程中发现严重脊柱畸形,应及时转诊专科医院治疗。
4.筛查结果应妥善保存,并告知家长。
正确认识和关注存在脊柱疾病的学生。
脊柱检查法
1.望诊于站立位,脊柱有四个生理弧,以保持人体平衡。
髂后上棘和髂前上棘的连线在横切面上,可显示骨盆向前倾斜5°~l0°。
两下肢等长和对称时,脊柱竖直。
自C7棘突下垂一线或一杆,应经臀沟、。
两膝后侧正中,直至两足后跟之间。
脊柱任何节段偏离这垂线,表明有侧偏。
从侧位望诊,四个生理弧的增大或消失,均说明脊柱或相关肌肉有异常。
观察两侧椎旁肌有无痉挛。
向前和向后弯腰时,观察脊柱活动有否受限,是否对称。
2.触诊在棘突和棘突旁自上而下按节触摸和叩击,注意有否痉挛和压痛,是否伴有反射痛。
在腰肌外侧触摸深部横突,有无压痛。
往下触摸骶髂关节,有无压痛和叩击痛;特别在牵伸髋关节,即牵拉髂腰肌时,同侧骶髂关节有否疼痛(Mennell征)。
病人跳起足跟着地时,或用力自头顶向下压,或加压双肩时,脊柱有否疼痛或疼痛加重。
3.动诊C7至尾骨尖呈一直线,头竖直为脊柱的中立位,即0°。
前屈35°~45°;后伸35°~45°;两侧弯曲各45°;两侧旋转各60°~80°。
腰椎活动弧度:前屈90°;后伸30°;侧弯各20°~30°;侧旋各30°。
4.量诊头于竖直位,自颏至胸骨颈静脉切迹,测量颈的长度。
将头向上牵伸,观察胸椎后凸的活动度。
在前屈后伸时,测量C7和T12棘突之间的距离;正常时,前屈距离比后伸增加4~6cm.于站立位,腰椎前屈时,两膝伸直,测量指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可作为整个脊柱关节功能的测试指标,同时也可测量C7与Sl在前屈时脊柱长度增加的程度,一般增加15cm.有时可用此活动测量来查明下背痛的真伪性。
虚假下背痛时,脊柱长度增加仍存在,说明没有减少运动范围的器质性因素。
特殊试验:
1.腰骶关节过伸试验。
2.髋关节过伸试验。
3.拾物试验。
4.斜扳试验。
5.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征)。
6.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