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床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划分标准及方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95 KB
- 文档页数:2
金矿床分类【最新版】目录1.金矿床分类的背景和意义2.金矿床的分类方法3.各类金矿床的特点4.我国金矿床的分布和资源状况5.金矿床分类对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指导意义正文一、金矿床分类的背景和意义金矿床分类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勘探和开发金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通过对金矿床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金矿床的成因、分布规律和资源潜力,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利用。
二、金矿床的分类方法金矿床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按照成因、矿石类型和矿化强度进行分类。
1.按照成因分类:主要包括岩浆型金矿床、沉积型金矿床和变质型金矿床等。
2.按照矿石类型分类:主要包括硫化物矿石金矿床、氧化物矿石金矿床和碳酸盐矿石金矿床等。
3.按照矿化强度分类:主要包括高矿化强度金矿床、中矿化强度金矿床和低矿化强度金矿床等。
三、各类金矿床的特点1.岩浆型金矿床:主要产于岩浆岩体中,矿石成分复杂,金矿物与硫化物矿物共生。
这类金矿床具有较高的矿石品位和金属回收率。
2.沉积型金矿床:主要产于沉积岩中,矿石类型多样,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
这类金矿床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
3.变质型金矿床:主要产于变质岩中,矿石成分复杂,金矿物与硅酸盐矿物共生。
这类金矿床品位波动较大,勘探风险相对较高。
4.硫化物矿石金矿床:主要产于硫化物矿石中,矿石类型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金银矿为主。
这类金矿床品位较高,矿石处理工艺相对简单。
5.氧化物矿石金矿床:主要产于氧化物矿石中,矿石类型以赤铁矿、磁铁矿为主,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
这类金矿床品位较低,但矿石处理工艺成熟。
6.碳酸盐矿石金矿床:主要产于碳酸盐矿石中,矿石类型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金银矿为主。
这类金矿床品位波动较大,勘探风险相对较高。
四、我国金矿床的分布和资源状况我国金矿床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主要产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地区。
不同金矿类型及其选矿方法一、砂金矿常用的选矿方法原生金矿床露出地表以后,由于机械和化学的风化作用,使得含金矿脉或者含金母岩逐渐破碎成为岩屑和金粒等。
然后,在外力的搬运作用和分选作用下,使比重较大的矿物(例如金粒)沉积在山坡、河床、湖海滨岸的地方,形成一定的富集,其具有工业开采价值者,就称为砂金矿床。
砂金矿床通常用采金船开采、水力开采,挖掘机开采以及地下(竖井)开采等。
我国砂金矿床以采金船开采为主,亦有水力开采和挖掘机开采。
砂金选矿工艺主要包括选别前的准备作业和选别作业。
准备作业主要由碎散和筛分两过程组成。
碎散主要是将采出的矿砂中的矿粒和粘土质矿泥解离。
筛分是筛除不含金的粗粒级。
常用的设备有平面筛、圆筒筛、圆筒擦洗机等。
砂金的选别主要采用重力选矿法,这是因为一方面砂金比重大(平均为17.50~18.0),粒度较粗(一般为0.074~2毫米),另一方面是因重力选矿法比较经济和简单。
重选设备一般采用各种类型的溜槽、跳汰机和摇床(常用于精选)。
二、脉金矿常用的选矿方法金矿石的各种类型因性质不同,采用的选矿方法也有不同,但普遍采用重选、浮选、混汞、氰化及近年来的树脂矿浆法、炭浆吸附法、堆浸法提金新工艺。
对某些种类的矿石,往往采用联合提金工艺流程。
用于生产实践的选金流程方案很多,通常采用的有如下几种:1、单一混汞此流程适于处理含粗粒金的石英脉原生矿床和氧化矿石。
混汞法提金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选金方法。
在近代黄金工业生产中,混汞法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由于金在矿石中多呈游离状态出现,因此,在各类矿石中都有一部分金粒可以用混汞法回收。
实践证明,在选金流程中用混汞法提前回收一部分金粒,可以明显地降低粗粒金在尾矿中的损失。
混汞法提金的理论基础为,汞对金粒能选择性地润湿,然后向润湿的金粒中扩散。
在以水为介质的矿浆中,当汞与金粒表面接触时,金与汞形成的接触面代替了原来金与水和汞与水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了表面能,亦破坏了妨碍金与汞接触的水化膜。
108地质勘探Geological prospecting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马 明1,2,刘志雄3,王 高1,2(1.赣中南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3.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为含Au 黄铁矿石、含Au 磁铁矿石、褐铁矿矿石等三类;围岩蚀变特征为绢云母-硅化型,主要由绢云母-硅化石英和共生组成。
通过上面几个方向的分析,表明矿床形成环境为低压、中温等等,成矿有用物质主要来自于岩体之中,并受到了后期的构造叠加作用控制。
总结为,该金矿的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蚀变型。
关键词:金矿;围岩蚀变特征;矿石类型;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108-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马明,生于1986年,江苏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野外地质勘查。
1 区域地质特征1.1 地层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宙迁西群与八道河群。
1.2 构造本区基本有三次大的构造事件发生:1、早期的东西向的构造运动。
2、中期的南北向的构造运动,3、晚期的北东向的构造运动。
1.3 岩浆岩区域内岩浆岩发育一般,主要为吕梁期的和燕山期的岩浆构造活动。
(1)吕梁期形成的岩浆岩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2)燕山期形成的岩浆岩为细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等。
1.4 区域矿产特征本区内矿点、矿化点比较密集。
北东向的构造带控制了矿点的分布情况。
2 矿床地质2.1 地层矿区地层有:①长城系团山子组(Ch t ):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层厚约250m ;②长城系大洪峪组(Ch d ):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层厚约180m ;③长城系高于庄组(Ch g ):分布在大洪峪组西侧,地层总厚约330m ;④侏罗系髫髻山组(J 2t):分布于矿区南部,被第四系覆盖;⑤侏罗系后城组(J 2h):零星出露于东山采区南侧,局部褐铁矿化强烈。
金矿床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划分标准及方法研究金矿是自然界中的稀有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和开发金矿,必须正确地划分金矿床中的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
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及其分类方法也一直被各行业关注。
为了研究金矿床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及方法,本文综合应用各种分类方法,从宏观、微观和实验室方面系统研究金矿床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
从宏观上看,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包括结构、颜色、晶质结构、形态和组织等特征。
结构上,氧化矿石半自然胆聚成大团,而原生矿石是小颗粒,分散状态。
颜色上,氧化矿石多呈淡黄色、红色,而原生矿石多呈金黄色、银白色等浅色。
晶质结构上,氧化矿石的颗粒大,晶质状况模糊,条理欠清楚;而原生矿石的颗粒较小,晶质状况清楚,条理清晰。
形态上,氧化矿石表面有磨砂的痕迹,并具有包裹性;原生矿石则表面平滑,无磨砂痕迹,看上去有发光的油腻感。
组织上,氧化矿石具有比较明显的组织结构,原生矿石则具有不规则的组织结构。
从微观上观察,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基本都可以归结为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粒度分析和电镜分析等技术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可用于测定一种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用来确定一种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进而可以区分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
X射线粒度分析可以确定一个物质组成的颗粒大小,从而可以用来判断它是氧化矿石还是原生矿石。
当然,电镜分析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技术方法,可以用来辨别矿石的晶质结构是否有区别,从而也可以区分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
此外,实验室方面的研究也可以用来研究金矿床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及其分类方法。
通过实验室的研究,可以对金矿床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进行深入的分析。
比如,可以通过抽查不同岩石和矿物样品,通过金相、矿物成分化验及X射线衍射分析比较研究,得出金矿床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
总之,金矿床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是多维度的,从宏观上看,它们的结构、颜色、晶质结构、形态和组织有明显的差异;从微观上看,它们的划分标准可以归结为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粒度分析和电镜分析等技术方法;从实验室方面来看,金相、矿物成分化验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研究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金矿床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
金的矿石类型及选矿方法范本金矿石是指含有金属元素金的矿石。
金属金以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稀缺性而备受关注,被广泛用于珠宝首饰、货币、化工和电子工业等领域。
在矿石资源中,金矿石的开采和选矿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高风险的任务。
金矿石类型:金矿石的形成多受到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及热液运动的影响,它存在于岩石、孔隙、砂石和铁锈等不同的地质背景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矿石类型:1. 硫化金矿石:硫化金矿石是最常见的金矿石类型之一。
它是由金与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辉锑矿和黄铜矿等)组成的。
硫化金矿石多分布于岩石中的脉石矿床、层状矿床和浸染矿床中。
2. 氧化金矿石:氧化金矿石是指含有氧化态金矿石的矿体。
它通常出现在岩浆岩或沉积岩中,由金与氧化物矿物(如赤铁矿、自然金和石英等)组成。
氧化金矿石常存在于堆积矿床、溶蚀矿床和滨海河流矿床中。
3. 粒状金矿石:粒状金矿石是指以粒状结构形式出现的金矿石。
它由金与其他矿物(如石英、黑云母和少量的黄铁矿等)组成。
粒状金矿石多分布在黄河河床、滨海沙地和河流冲洪积砂矿中。
金矿石的选矿方法:金的选矿过程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金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金矿石选矿方法:1. 重选法:重选法是利用矿石中金的比重较大的特点,通过重力分离将金矿石中的金与其他矿物分离。
常用的重选设备包括摇床、螺旋浮选机和震荡台等。
2. 浮选法:浮选法是利用矿石和水之间的密度差异和表面性质的差异,通过气泡吸附或胶体粒子吸附将金从矿石中分离。
浮选法常用的设备包括浮选机、顶流浮选机和离心浮选机等。
3. 间接氰化法:间接氰化法是指将金矿石浸出金的方法。
它通过将金矿石粉碎成细粉,然后与氰化钠溶液反应,金与氰化物形成有机络合物,最后通过电解、水解或化学还原将金分离。
间接氰化法适用于高浓度金矿石的选矿。
4. 直接氰化法:直接氰化法是指将金矿石浸出金的方法。
它通过将金矿石粉碎成细粉,然后与氰化钠溶液反应,金与氰化物形成氰化金络合物,再通过吸附、解吸或水解将金分离出来。
金矿自然类型(氧化矿、混合矿和原生矿)的常见划分方法:1. 通常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矿体的原生带与氧化带的划分,首先利用矿物学方法大致了解矿石各自然类型在宏观上分带的情况,然后按一定的间距采集物相分析样品,最后依据物相分析的结果圈定各带的界线。
在光片中,若绝大部分黄铁矿呈自形粒状结构,磨光性好,表面干净,保持完好的黄铁矿晶形(有应力作用者除外),未有褐铁矿交代现象;此时黄铁矿未有氧化,它所代表的就是原生带。
在光片中,若黄铁矿的结构发生变化,明显被褐铁矿交代,黄铁矿呈骸晶机构或者交代残余结构,此带为混合带。
在光片中,若黄铁矿被褐铁矿交代程度强烈,黄铁矿的结构被完全改造,呈假象结构;褐铁矿完全取代了黄铁矿,并存在于黄铁矿的假象之中,它所代表的则是氧化带。
2. 对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有人用黄铁矿做为参照的指示矿物,研究黄铁矿的氧化程度,解决金矿床的氧化带与原生带的划分问题。
黄铁矿的氧化程度就是依据黄铁矿呈假象结构、骸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环边结构的含量多少来确定。
用公式表示为:氧化程度(%)=褐铁矿(黄铁矿骸晶)颗粒数X 100% 褐铁矿(黄铁矿骸晶)颗粒数 + 黄铁矿颗粒数氧化程度 > 30%,即为氧化带(氧化矿石)10% < 氧化程度 <30%,即为混合带(混合矿石)氧化程度 < 10%,即为原生带(原生矿石)3. 通过岩芯编录结合其它工程来圈定完全氧化基准面和部分氧化基准面的方法:位于完全氧化基准面之上的为氧化带(氧化矿),位于完全氧化基准面和部分氧化基准面之间的为过渡带/混合带(混合矿),位于部分氧化基准面之下的部分为原生带(原生矿)4. Fe元素在典型氧化物和硫化物中的含量比值法:氧化率(%)=Fe(赤铁矿+褐铁矿)X 100% Fe(赤铁矿+褐铁矿) + Fe(黄铁矿)氧化率 < 20%,为原生带(原生矿),20% < 氧化率 < 80%,为混合带(混合矿),氧化率 > 80%,为氧化带(氧化矿)。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发表时间:2019-12-16T14:13:55.29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1期作者:方永财曹达磊[导读] 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摘要: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金矿在成矿的时候,有一些地质的特征和规律。
本篇文章对金矿形成的原因、地质特性和矿石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来对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并且还对金矿成矿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全面的讲述了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的规律,希望可以对以后金矿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探究金矿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岩金矿,一种是砂金矿,这两种类型的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都是不相同的,而且在地质特征方面是非常多样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金矿,在进行开采和调查方面的相关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对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金矿的开采效率。
一、金矿的形成金矿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觉得金矿是由于火山喷发,岩浆从地下带上来的物质所形成的。
在金矿矿脉当中,包含着和一些物质所形成的天然金,金矿矿脉一般都是由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石等物质组合而成的。
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在矿脉当中除了金之外一些物质都会出现氧化的情况,天然的金就会经过水流的影响慢慢变成金块,这样也就变成了金矿。
二、金矿地质特点的探究(一)金矿矿体分布的特征需要很多种因素的影响才可以让金矿形成,在所有的因素当中,地域环境属于主要的一个因素。
在金矿矿脉形成的时候会受到地层岩的影响,而且在方向的方面,是和断裂层相同的,在平面上经常会出现多种形状,如连续分布的形状。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金矿矿脉在形成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地域差别,而且金矿矿脉的结构常常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穿梭在很多地层中,一般情况下,硅化带形成的矿脉是喇叭的样子。
(二)金矿地质的性质金矿地质具备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根据金矿矿石的特性而言,金矿可以分成石英岩、粉砂岩等等类型,针对所有的金矿岩石来说,这些岩石都是随机进行分布的,没有一个相应的恶规律。
金矿床分类摘要:一、金矿床的定义与重要性二、金矿床的分类方法1.按照成因分类2.按照地质特征分类3.按照金矿床的形态分类三、各种金矿床的特点1.岩浆热液型金矿床2.交代型金矿床3.砂矿型金矿床4.生物化学型金矿床四、金矿床的勘探与开发1.勘探方法2.开发技术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我国金矿床的分布与特点1.我国金矿床的分布情况2.我国金矿床的特点与优势3.我国金矿床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正文:金矿床是指在地球表层,含有金元素并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地质体。
金矿床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的有按照成因、地质特征和金矿床的形态进行分类。
首先,按照成因分类,金矿床可分为岩浆热液型、交代型、砂矿型和生物化学型等。
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地壳深处,由于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作用,使得岩浆中的金元素逐渐富集。
交代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地壳表层的变质岩中,通过交代作用使金元素富集。
砂矿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河流、海洋等水体中,由于水流的作用,使得金元素逐渐沉积。
生物化学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沉积岩中,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使金元素富集。
其次,按照地质特征分类,金矿床可分为脉状、浸染状、角砾状等。
脉状金矿床主要表现为金元素呈脉状分布于矿床中。
浸染状金矿床是指金元素呈浸染状分布于矿床中。
角砾状金矿床是指金元素呈角砾状分布于矿床中。
再次,按照金矿床的形态分类,金矿床可分为地表金矿床和地下金矿床。
地表金矿床是指金矿床位于地表,易于开采。
地下金矿床是指金矿床位于地下,需要进行地下开采。
金矿床的勘探与开发是实现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
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等。
开发技术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选矿等。
在金矿床的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生。
我国金矿床的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新疆、黑龙江等地。
我国金矿床的特点是品位较低,但储量丰富。
金的矿石类型及选矿方法金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广泛应用于珠宝、电子等领域。
在金矿的勘探和开采过程中,了解金的矿石类型及相应的选矿方法对实现高效的金矿开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金的矿石类型及常用的选矿方法。
一、金的矿石类型1. 自然金矿石自然金矿石是指未经破碎和提纯处理的金矿石,通常以金的自然形态出现。
自然金矿石主要有金磺矿、金自然合金(如金银合金、铜金合金、铋金合金等)、金硫化物矿物(如黄金辉石、金黄铁矿等)等。
自然金矿石的选矿难度相对较低,主要通过选矿中的重选、重浮等工艺实现金的提取。
2. 硫化金矿石硫化金矿石是指金与硫化物或硫酸盐矿物结合而成的金矿石,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辉磷铁矿等。
硫化金矿石的金成分主要以微细金粒的形式存在,因此选矿难度较大。
常用的选矿方法有重选、浮选、氰化浸出等。
3. 氧化金矿石氧化金矿石是指金与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矿物结合而成的金矿石,主要有金红石、金鸟石、金灰石等。
氧化金矿石中的金成分一般以溶液形式存在,选矿相对容易。
常用的选矿方法有重选、浮选、氰化浸出等。
4. 碱性氧化物金矿石碱性氧化物金矿石是指金与碱性氧化物结合而成的金矿石,主要有金红石、金鸟石、金灰石等。
碱性氧化物金矿石中的金成分以游离态存在,选矿相对容易。
常用的选矿方法有浮选、氰化浸出等。
5. 硅酸盐类金矿石硅酸盐类金矿石是指金与硅酸盐矿物结合而成的金矿石,主要有斑晶石、云母石等。
硅酸盐类金矿石中的金成分分散在矿物的晶簇中,选矿难度较大。
常用的选矿方法有破碎、磨矿、浮选等。
二、金的选矿方法1. 重选法重选法是在物料的助流场中,通过矿石颗粒与液体介质(如水)之间的重力作用,使具有较大比重的矿石下沉,具有较小比重的杂质物质浮起,从而实现对金矿石的分选和提纯。
重选法广泛应用于金矿的选矿过程中,适用于自然金矿石、硫化金矿石等。
2. 浮选法浮选法是通过物料与气泡之间的互相吸附作用,实现对矿石的分选和提纯。
在金矿选矿过程中,可以通过掺加特定的药剂,使金矿石与气泡吸附,然后通过对气泡上升速度和介质密度调控,实现金矿石的浮出。
关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的探讨作者:王志来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2期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金矿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加之金矿矿床地质本身就比较复杂,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金矿开采难度。
因此,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金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让我国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本篇文章主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点和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金矿开采有所启发。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引言我国的金矿开采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金矿开采的能力也有明显提升,可是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矿床地质特征缺乏认识,没有掌握矿床的成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矿开采的速度,也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一)金矿矿石构造在金矿矿石的构造中比较常见的有山脉型、线型、胶型,同时在矿石的内部也会有一些残留沉淀的碎屑。
大部分山脉型结构都是在热液时期形成,岩石因为受到高温作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矿体,石英就是这种比较典型的山脉型矿石。
一般来说,岩石周围的缝隙都属于线形结构的构造。
黄铁矿和石英也具有线性结构的构造。
胶型构造常常会出现在黄铁矿中。
此外氧化矿石的结构构造也有不同的类型。
(二)金矿矿体特征金矿矿体的特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地层特征构造以及岩浆活动。
金矿矿底的分布地区一般会在构造的破碎带里,不同框体之间的划分是不明确的,地层也是比较分散不完整的。
通过探究可以发现金矿矿体在分布范围和形态上都是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分布地区的形状大部分是圆弧形状,切面比较整齐。
也有一些山脉矿体,形状呈现为铜镜状和山脉状。
这些矿体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截面为s型,矿体的材质厚度较大。
(三)金矿矿石特征在金矿开采的过程中,会发现矿石的种类还是比较多样化的。
在矿石种类中的石英、白云母和锡石的颜色都是灰白混合色,这些矿石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颜色会变成褐黄色,一般处于地质内存层的云英岩和花岗岩内部,但是这类矿石都比较稀少,难以开发,比较珍贵。
金的矿石类型及选矿方法模版1. 引言- 介绍金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 引出本文的主要内容:金的矿石类型及选矿方法2. 金的矿石类型2.1 自然金矿- 说明自然金矿是金矿中最纯净的一种- 描述自然金矿的形状、分布和产地- 介绍开采自然金矿的方法2.2 硫化金矿- 说明硫化金矿是金矿中常见的一种- 介绍硫化金矿的类型、化学成分和形成条件- 介绍开采硫化金矿的方法2.3 氧化金矿- 说明氧化金矿是金矿中常见的一种- 介绍氧化金矿的类型、化学成分和形成条件- 介绍开采氧化金矿的方法2.4 硫化-氧化交替金矿- 说明硫化-氧化交替金矿是一种过渡型金矿- 介绍硫化-氧化交替金矿的特点和分布- 介绍开采硫化-氧化交替金矿的方法3. 金的选矿方法3.1 重选法- 介绍重选法作为一种常见的金矿选矿方法- 描述重选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介绍重选法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注意事项3.2 浮选法- 介绍浮选法作为一种常见的金矿选矿方法- 描述浮选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介绍浮选法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注意事项3.3 磁选法- 介绍磁选法作为一种常见的金矿选矿方法- 描述磁选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介绍磁选法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注意事项3.4 化学选矿法- 介绍化学选矿法作为一种特殊的金矿选矿方法- 描述化学选矿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介绍化学选矿法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注意事项4. 结论- 总结金的矿石类型及选矿方法- 强调选矿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矿石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展望未来金矿开采和选矿技术的发展前景5. 参考文献- 列出本文引用的相关研究论文、专业书籍、报告等来源信息。
12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山阳秦金氧化金矿石选矿工艺研究李 红,胡兴旺,王鑫越,李保峰山阳秦金矿业有限公司,陕西 商洛 726000摘 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山阳秦金矿业有限公司氧化金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金的赋存状态以及矿石类型,并依据这些特性探讨了相应的选矿工艺。
通过详细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结合矿石的工业类型,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氧化金矿石的多阶段选矿工艺流程,包括破碎、磨矿、浓缩、浸出、吸附、解吸、电解和冶炼步骤,旨在提高金的回收率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关键词:氧化金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赋存状态;选矿工艺中图分类号:TD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2-0124-3Research on 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hanyang Qin Gold Oxidized Gold OreLI Hong, HU Xing-wang, WANG Xin-yue, LI Bao-fengShanyang Qinjin Mining Co., Ltd,Shangluo 726000,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occurrence state of gold, and ore type of oxidized gold ore from Shanyang Qinjin Mining Co., Ltd., and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benefici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detailed chemical analysis and physical property testing, combined with the industrial type of ore, this study proposes a multi-stage beneficiation process suitable for oxidized gold ore, including crushing, grinding, concentration, leaching, adsorption, desorption, electrolysis, and smelting steps, aiming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gold while balanc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Keywords: oxidized gold ore; Mineral composition;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Existence state; Mineral Processing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李红,男,生于1987年,汉族,陕西商洛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矿物加工工程。
荒沟山金矿床原生带与氧化带的划分
夏长江
【期刊名称】《吉林地质》
【年(卷),期】1999(018)001
【摘要】本文以荒沟山金矿为例,提出了利用黄铁矿氧化程度划分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原生带和氧化带的准则。
在荒沟山金矿研究中,利用这种方法将矿体划分为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眯矿床预测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5页(P63-67)
【作者】夏长江
【作者单位】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0
【相关文献】
1.官地银金矿床氧化带划分的试验研究及物相锰在盆硫化物型银矿床中的应用 [J], 张百胜
2.对老岭群花山组与珍珠门组接触带和荒沟山金矿成因新认识 [J], 刘劲鸿
3.对老岭群花山组与珍珠门组接触带和荒沟山金矿成因新认识 [J], 刘劲鸿
4.南岔与荒沟山金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异常带的远景预测 [J], 罗希文
5.松潘某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矿石特征及氧化原生带的矿物学划分准则 [J], 卢盛明;李仕荣;刘莉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木里县梭罗沟金矿氧化带与原生带的划分标准及其应用探索摘要:目前国内外金矿勘查中,氧化带和原生带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本文以梭罗沟金矿为例,试用了多种方法划分氧化带和原生带,最终确定了S/Au比值作为梭罗沟金矿氧化带与原生带的划分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氧化带原生带划分梭罗沟金矿The oxidation zone and primary Zone division standard of gold mine in MuLi CountyThoreau and itsapplication to exploreZhiming XuFujian ZhouZhixiang LiuDan Zhu(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team in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213)Abstract:Gold ore explo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oxidation zone and primary zone there is no clear division standard. To Thoreau gold min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ested a variety of methods dividing oxidation zone and primary zone,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ratio of S/Au as Thoreau of oxidation zone and primary zone division gold mine is the best way.Keywords: Oxidation zoneprimary zonedividingThoreau gold mine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1引言四川省木里县梭罗沟金矿石是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近年来在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发现的一个大型岩金矿床。
金的矿石类型黄金选冶提取工艺的选择和金的生产与金的矿石类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目前,世界已发现的金矿床赋存于不同地质时代的多种类型岩石中,由于多种成因和蚀变作用,矿床和矿石类型繁多,矿物共生组合复杂,致使矿石类型的合理划分相当困难。
人们从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角度出发,试图对金矿石类型进行划分。
其中,有按矿物共生组合划分的,也有按矿石难处理程度划分的等等。
但是,矿石中影响金选冶的主要因素是矿石矿物组成和金的存在形式与状态,因此以矿石组成及可选冶性对金矿石分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根据麦奎斯顿(F·W·McQuiston)和休梅克(R·S·Shoemaker)等人从选冶工艺角度对矿石的分类,以及综合其他人的分类,根据金与矿石中主要含金矿物和对选冶工艺有影响的矿物的关系,将金矿石划分为以下12种类型。
一、砂金矿石原生金矿床的金微粒经过各种地质作用,被风化、分离、搬运和沉淀而形成各种类型的近代砂金矿床。
该类矿床中的砂金矿石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从中生产金的重要资源。
该类金矿石矿物组成简单,主要成分为石英,金是唯一可回收的金属。
砂矿中金呈浑圆状,粒度一般小于50—100um,偶尔也产大颗粒或达几厘米的块金。
这些矿石结构松散,处理时不需要进行破碎和磨矿,易采、易选、易回收,采用重选和混汞法即可回收95%以上的金。
二、古砂金矿石古砂金矿实际上是石化的砂矿,古砂金矿石由松散沉积物结成块状的岩化砾石组成。
如威特瓦斯兰德的古砂金矿石是由粗粒石英砾岩、炭夹层和黄铁矿石英岩三种主要物质组成的。
金呈粒状与细粒石英、黄铁矿、云母、有时还有沥青铀矿、钛矿物和铂族金属等存在于砾石胶结物中。
金粒度变化较大,平均约80%—75—100um。
矿石金品位较高,约为5—15g/t。
自然金中普遍含银7.5%—14.3%,平均10%。
该类矿石经过破磨,将金解离到一定程度后,可通过重选和氰化有效地提取,金回收率可达95%以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的矿石类型及选矿方法
金的矿石类型及选矿方法
金的矿石类型,其划分方法各不相同.根据矿石氧化程度,可分为原生(硫化矿)矿石,部分氧化(混合)矿石和氧化矿石。
氧化矿的特点是,矿石中含有氧化铁和其他金属氧化矿物以及含有泥质(钻土)成分。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结合选
矿工艺要求,可作如下划分。
(1)贫硫化物金矿石
这种矿石多为石英脉型,也有复石英脉型和细脉浸染型等,硫化物含量少,
多以黄铁矿为主,在有些情况下伴生有钢、铅、锌、钥等矿物。
这类矿石中自然金粒度相对较大,金是唯一回收对象,其他元素或矿物无工业价值或仅能作为副产品加以回收.采用单一浮选或全泥氮化等简单的工艺流程,便可获得较高的选别指标.
(2】多硫化物金矿石
这类矿石中黄铁矿或毒砂含量多,已们与金一样也是回收对象。
金的品位偏低,变化不大,自然金粒度相对较小.并多被包裹在黄铁矿中。
用浮选法将金与硫化物选出来一般比较容易,但要金一硫化物分离则需采用复杂的选冶联合流程,否则金的回收指标不会太高。
(3)含金多金属矿石
这类矿石除金以外,同时还含有铜、钢铅、铅锌银、钨锑等几种金属矿物,
它们均有单独开采的价值。
其特点是:a.硫化物含量高(1O%~ 20%): b.自然金除与黄铁矿密切共生外,还与铜、铅等矿物紧密共生;c.自然金多呈粗细不均匀嵌布,粒度变化区间长;d.供综合回收的种类繁多。
基于上述特点,一般需采用比较复杂的选矿工艺流程。
金矿床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划分标准及方法研究
地空调勘探的持续发展日益加强了对金矿床的研究,探明了诸多金矿床的开发前景。
金矿床一般由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组成,其中氧化矿石包括氧化铁矿、硫铁矿、硫锌矿等,而原生矿石主要为砷锑铋矿、汞铅锌矿、硫锑汞矿等。
有效地划分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对于提升金矿资源利用率和提高金矿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矿石的形态特征、化学性质以及分布现象等来综合判断。
根据矿石的形态特征,氧化矿石表现为块状、片状或微米级的纳米级细小碎屑,原生矿石表现为相对较大的单粒状、片状等。
根据矿石的化学性质,氧化矿石含有较多的无机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化物元素,而原生矿石的化学成分偏向金属元素,如铜、银、铅、锌、碲等,其中体积变化较大的矿物包含的杂质元素几乎为零。
根据矿石的分布现象,氧化矿石的分布较原生矿石均匀,经常出现在地壳表面。
而原生矿石相对较少,多分布在金矿床的核心位置,经常出现在氧化矿石和边脉中。
除了上述基于特征判断的外,金矿床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划分方法还可采用化验方法进行实验检测,以准确地判断矿石的归类。
化验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X射线表征、石英粉末峰位计算、能谱技术、催化条件脱硫等。
X射线衍射和X射线表征可以准确地测定矿石的结晶结构以及元素成分,从而有助于准确区分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
石英粉末峰位计算是基于石英的X射线衍射的一种实验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录取矿物晶体的取向以及晶体反射峰位测定矿物的类型,从而
可以提供精准的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划分结果。
能谱技术采用熔融能谱技术可以通过有效地分析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的元素构成,从而得出正确的划分结果。
催化条件脱硫是以硫化物为对象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采用催化剂分解矿石液体中的硫化物,从而得出正确的矿石分类结果。
本文介绍了金矿床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划分标准及方法的研究,通过结合实践发现,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矿石的形态特征、化学性质以及分布现象等来综合判断,另外化验方法如X射线衍射、X射线表征、石英粉末峰位计算、能谱技术、催化条件
脱硫等也可以准确地判断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的归类。
由此可见,金矿床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划分标准及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际意义,以期为金矿资源的发掘和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本文对金矿床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划分标准及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有效的划分方法,为金矿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