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大全以及它的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2.04 KB
- 文档页数:1
统计图名词解释统计图是通过图形的形式来表示和展示数据的一种方式。
通过统计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数据。
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图形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下面,我将对这些统计图进行详细解释。
柱状图(Bar Chart)是一种用矩形表示数据大小的图形。
它的横坐标表示不同的类别或变量,纵坐标表示数据的数值。
柱状图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类别或变量的数据之间的比较情况,常用于展示定量数据的分布和对比。
折线图(Line Chart)是一种通过连接数据点的直线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的图形。
它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空间或其他连续型变量,纵坐标表示相应的数据数值。
折线图常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空间等变量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数据的趋势和周期性。
饼图(Pie Chart)是一种以圆形为基础的图形,通过将数据分成不同的扇形区域来表示各个部分所占的比例。
饼图常用于表示数据的相对比例,可以直观地展示各个部分所占的比例关系,特别适用于展示分类数据。
散点图(Scatter Plot)是一种以点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的图形。
散点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两个变量,每个数据点的位置表示这两个变量的取值。
散点图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和离群点等。
箱线图(Box Plot)是一种以矩形为基础的图形,通过展示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箱线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中心位置、离散程度和异常值情况,常用于展示数据的统计特征。
以上是常见的统计图形,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不同的应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和解释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统计数据分析常用表格全解表格1:频数表
频数表是统计数据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表格,它用于展示各个类别的频数(某个事物出现的次数)。
表格2:百分比表
百分比表用于展示各个类别的百分比(占比),通常与频数表配合使用。
表格3:累计频数表
累计频数表用于展示某个类别及其之前所有类别的累计频数。
表格4:交叉频数表
交叉频数表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频数分布情况,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表格5:矩阵表
矩阵表用于展示多个变量的相关性,通常使用颜色块来表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统计图表解读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统计图表解读的知识。
统计图表是用来展示数据分布和关系的工具,而对于我们来说,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它们分别是折线图、柱状图和饼图。
折线图用来表示数据随时间或某种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柱状图用来对比不同类别的数据大小,而饼图则用来表示整体中各部分的占比关系。
接下来,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读懂这些统计图表。
在折线图中,我们需要注意趋势的方向和变化幅度;在柱状图中,需要注意不同类别数据的高度差别以及横轴上类别的不同;在饼图中,需要注意每个部分的占比关系。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制作这些图表。
在制作图表时,需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清晰地标明横轴和纵轴、使用恰当的单位和刻度等。
通过学习统计图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
比如,当我们需要了解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时,我们可以使用柱状图来表示不同商品的销售量,再结合折线图来表示销售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当我们需要了解某个国家的人口情况时,我们可以使用饼图来表示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占比关系。
综上所述,学会统计图表解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列举五种常用的统计图方法
以下是五种常用的统计图方法:
1. 条形图: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或组之间的数量或频率。
它由一系列垂直或水平的矩形条组成,每个条形的长度代表相应类别或组的数值。
2. 折线图:折线图用于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
它由一条或多条连接数据点的线组成,数据点表示不同时间点的数值。
3. 饼图:饼图用于显示一个整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
它由一个圆形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形的面积代表相应部分的比例。
4. 散点图:散点图用于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由多个数据点组成,其中每个数据点表示两个变量的数值。
5. 箱线图:箱线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和离散程度。
它由一个矩形箱体和上下两条线组成,矩形箱体代表数据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线表示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高一统计图表知识点总结统计图表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数据,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高一数学学习中,统计图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在数学中有应用,还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领域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对高一统计图表的主要类型和应用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了解常见的统计图表类型。
1. 条形图:条形图是用长方形的长度来表示数据的多少,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例如,我们可以用条形图比较不同班级的成绩分布情况。
2. 折线图:折线图通过连接不同数据点的线段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适用于描述随时间或其他因素变化的数据。
例如,我们可以用折线图表示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
3. 饼图:饼图是用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据的百分比,适用于显示各个部分占总体的比例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用饼图表示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4. 散点图:散点图通过将不同数据点绘制在二维坐标系中,显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用散点图表示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类型,还有其他一些较为特殊的图表类型,如箱线图、雷达图等,它们在特定情境下有特定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统计图表的实际应用。
统计图表的主要应用在于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它们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
首先,统计图表在商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一个销售经理可以用条形图比较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从而确定下一步的销售策略。
一个市场研究员可以用饼图表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好,以便更好地制定广告宣传计划。
其次,统计图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一位社会学家可以用折线图表示不同阶层人群的收入变化趋势,以便研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一个教育专家可以用散点图表示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以便优化学习方法。
此外,统计图表还在自然科学研究、医药领域、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一个生物学家可以用散点图表示物种数量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研究生物多样性变化。
学科:数学教学内容: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新课指南1.知识与技能:(1)理解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及频数、频率的含义,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和预测、判断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和预测的过程,充分理解并掌握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类比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常见四种统计图表的学习与分析,体会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利用不同的统计图获得相关的信息.难点是频率、频数的意义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教材解读精华要义数学与生活如图12-1所示的是某粮店的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观察图形,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这家粮店的老板,你会怎么做?思考讨论这个问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个统计图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的有些信息可以帮助老板了解民众的需求量大小,如:(1)大米的销售量最大,需多进货;(2)小米的销售量最小,需少进货;(3)面粉的需求量仅次于大米的需求量,也应多进货,等等,你还能找到哪些信息?知识详解知识点1 扇形统计图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于数据的统计的表示方法,它们多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主要是反映具体问题中的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扇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如图12-2所示.知识点2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知识点3 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它可以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如图12-3所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探究交流比较图12-2和图12-3所示的扇形图和条形图,看看它们在描述数据方面各有什么优缺点?点拨扇形图的优点是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缺点是在不知道总体数量的条件下,无法知道每组数据的具体数量.而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缺点是无法显示每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多少.知识点4 拆线统计图及其特点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顺次把各点连接起来.它既可以表示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如图12-4所示.知识点5 组数、组距和频数分布表在统计数据时,我们经常把数据按照不同的范围分成几个组,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称这样画出的统计图表为频数分布表.知识点6 频数和频率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分量.知识点7 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其特点在统计数据时,按照频数分布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轴标出每个组的端点,纵轴表示频数,每个矩形的高代表对应的频数,我们称这样的统计图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12-5所示,直方图中各矩形之间没有空隙.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说明】 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首先要列出频数分布表.在分组时要注意:(1)组数适当;(2)组距相等.同时,分组要遵循三个原则:(1)不空,即该组必须有数据;(2)不重,即一个数据只能在一个组中;(3)不漏,即不能漏掉某一个数据.典例剖析 师生互动基本概念题有关基本概念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2)理解频数、频率的含义;(3)能利用频数、频率解决问题.例1 如图12-6所示的是扇形统计图,求扇形B 占总体的百分比.(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1,由图可知,扇形C 部分占总体的41,即25%,用整体1减去扇形A 的百分比,再减去扇形C 的百分比,就得到扇形B 的百分比.解:∵扇形C 的百分比是90°÷360°=25%,扇形A 的百分比是30%,∴扇形B 的百分比是1-30%-25%=45%.答:扇形B 占总体的百分比是45%.例2 在对某地区的一次人口抽样统计分析中,各年龄段(年龄为整数)的人数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抽查 人;(2) 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 岁年龄段的人最少;(3)年龄在60岁以上(含60岁)的频数是 ,频率是 ;(4)如果该地区现有人口80000,为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请估计该地区60岁以上(含60岁)的人口数约为 人.(分析)(1)共抽查9+11+17+18+17+12+8+6+2=100(人).(2)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30~39岁,人数最少的年龄段是80~89岁.(3)年龄在60岁以上(含60岁)的人数是:8+6+2=16(人),即频数是16人,频率为10016×100%=16%. (4)由(3)可知,占人口老龄化的频率为16%,∵共有人口80000人,∴80000×16%=12800(人).答案:(1)100 (2)30~39 80~89 (3)16 16% (4)12800例3(2003·贵阳)对某班50名学生的数学毕业成绩进行统计,90~99分的人数有10名,这一分数段的频率为 .(分析)总人数是50,90~99分的频数是10人.则频数∶总人数×100%=频率.∴10÷50×100%=20%.答案:20%基础知识应用题本节基础知识的应用主要包括:(1)由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得到有用的信息;(2)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得到相关的信息及用频数和频率进行计算.例(1)该班的学生共多少名?(2)全班一共捐了多少册书?(3)若该班所捐图书按图12-7所示的比例分,则送给山区学校的书比送给本市兄弟学校的书多多少册?(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表的能力及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得出相应的捐书人数的和为该班的学生总数.(2)每人捐书的册数乘以相应的捐书人数,从而求出捐书总数.(3)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别利用捐书总数乘以送给山区学校所占的百分比和送给本市兄弟学校所占的百分比,再求积的差,得到了多出的图书册数;另一种是先求出送给山区学校所占的百分比与送给本市兄弟学校所占的百分比的差,再乘以捐书总数,就得到了多捐的图书册数.解:(1)17+22+4+2=45(人),∴该班学生共有45人.(2)5×17+10×22+15×4+20×2=405(册),∴全班一共捐了405册书.(3)方法1:405×60%-405×20%=243-81=162(册).方法2:405×(60%-20%)=405×40%=162(册).∴送给山区学校的书比送给本市兄弟学校的书多162册.例5 如图12-8所示的是某公司员工的年龄分布图.根据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单位员工共有多少人?(2)年龄在27岁到42岁之间的员工占员工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你还能用其他统计图表示吗?(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1)共有员工:14+31+36+38+27+4=150(人).(2)年龄在27岁到42岁之间的员工人数是31+36+38=105(人).105÷15O×100%=70%.(3)还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来表示.解:(1)该单位员工共有14+31+36+38+27+4=150(人).(2)年龄在27岁到42岁之间的员工人数是31+36+38=105(人).这个年龄段人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为105÷150×100%=70%.(3)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如图12-9所示.综合应用题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包括:(1)常见统计图的综合应用;(2)由统计图获得相关信息;(3)综合应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例6 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市城区近几年来,通过拆迁旧房、植草、栽树、修建公园等措施,使城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如图12-10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004年底的绿地面积为多少公顷?比2003年底增加了多少公顷?(2)在2002年、2003年、2004年这三年中,增加绿地面积最多的是哪年?(3)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计划在2005年底使城市绿地面积达到70.2公顷,试求2005年底绿地面积的增长率.(分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其中(1)(2)题的有些信息可直接从统计图中得到,然后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术出结果;(3)题可以设年增长率为x,列方程解应用题,从而求出x的值.解:(1)2004年底的绿地面积为60公顷,比2003年底增加了60-56=4(公顷).(2)51-48=3(公顷),56-51=5(公顷),60-56=4(公顷),∴绿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2003年.(3)设2005年绿地面积的年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60(1+x)=70.2,解得x=17%.∴2005年的绿地面积的年增长率为17%.小结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例7 为了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如图12-11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5,则第四小组的频率是,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能力,由频率的意义可知,从左到右四个小组的频率之和是1,同时每小组的频率=小组的频数∶总人数.所以,第四小组的频率=1-O.1-O.3-O.4-O.2,学生总数=第一小组的频数∶第一小组的频率=5∶0.1=50(人).答案:0.2 50学生做一做某班同学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2-12所示,图中从左到右各小组的长方形的高的比是1∶3∶6∶4∶2,最右边一组的频数是6,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2)成绩落在哪组数据范围内的人数最多?是多少?(3)求成绩在60分以上(不含60分)的学生占全班参赛人数的百分比.老师评一评 本题考查利用频数、频率的含义计算的问题.其中:各小组的频率之和为1,频数∶总人数=这小组的频率.哪个小组的频率高,该小组的频数就大.(1)由题意可知,1+3+6+4+2=16,∴从左到右六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161,163,166=83,41164=,81162=. 又∵第五小组的频数是6,∴6÷81=48(人), ∴该班共有48名同学参赛.(2)∵从左到右的比是1∶3∶6∶4∶2,∴第三小组的频率最高,频数也最多. ∵第三小组的频率是83, ∴第三小组的频数为48×83=18(人). ∴成绩落在70.5~80.5分范围内的人数最多,有18人.(3)有两种方法:方法1:48×(1-161)=48×1615=45(人). 45÷48=93.75%.方法2:1-161=1615=93.75% ∴成绩在60分以上(不含60分)的学生占全班参赛人数的百分比是93.75%. 小结 读图时要全面细致,同时,解题方法要灵活多样,切忌死记硬背,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由统计图形式给出的数学实际问题.探索与创新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常见统计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8 政府为了更好地加强城市建设,就社会热点问题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方式是发调查表,要求每位被调查人员只写一个你最关心的有关城市建设的问题,经统计整理,发现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最多,共700人,同时作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如图12-1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共收回调查表多少张?(2)提道路交通问题的有多少人?(3)请你把这个条形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分析)已知提环境保护问题的人数和百分比.(1)题利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求得;(2)题用(1)题求得的结果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求得;(3)题利用已知条件的各问题的百分比,求出表示各问题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画出扇形统计图.解:(1)700÷35%=2000(张),∴共收回调查表2000张.(2)2000×20%=400(人),∴提道路交通问题的有400人.(3)表示各问题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其他:360°×5%=18°.房屋建设:360°×15%=54°.环境保护:360°×35%=126°.绿化:360°×25%=90°.道路交通:360°×20%=72°.画扇形统计图如图12-14所示.学生做一做贵阳市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多民族城市,总人口为370万人,如图12-15和图12-16所示的是2000年该市各民族人口统计图,2002年参加中考的人数为40000人,请你根据图12-15和图12-16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000年贵阳市少数民族总人口是多少人?(2)2000年贵阳市苗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3)2002年贵阳市参加中考的少数民族学生有多少人?老师评一评(1)题利用扇形统计图中少数民族所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5%和已知条件中的总人口370万相乘求得;(2)题由条形统计图(如图12-16所示)可知,苗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O%,故得到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5%×4O%=6%;(3)已知总体具体数量和一部分的百分比,可求出某一部分的具体数量.(1)∵370×15%=55.5(万人),∴2000年贵阳市少数民族总人数是55.5万人.(2)∵15%×40%=6%,∴2000年贵阳市总人口中苗族所占的百分比是6%.(3)∵40000×15%=6000(人),∴2002年贵阳市参加中考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为6000人. 小结 利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综合解决和探究实际问题,要具体分析统计图的特点.例9 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视力状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图12-17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人数),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 名学生,占该市初中生总数的百分比是 ;(2)从左到右五个小组的频率之比是 ;(3)如果视力在4.9~5.1(含4.9,5.1)均属正常,则全市有 名初中生的视力正常,视力正常的合格率是 .(4)此统计图说明了什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读统计图表的能力和运用频数、频率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频数∶总人数=频率(1)抽测的总人数为:20+40+90+60+30=240(人).占初中生总数的百分比是240÷30000=0.8%.(2)此问有两种解决方法.方法1:从左到右五个小组的频率依次为:2124020=,6124040=,8324090=,4124060=,8124030=. 频率比为121∶61∶83∶41∶81=2∶4∶9∶6∶3. 方法2:直接用各小组频数比即可.20∶40∶90∶60∶30=2∶4∶9∶6∶3.(3)此问中视力正常的有:60人,视力正常的合格率为:60÷240=25%.(4)说明学生的视力合格率低,应关注学生的视力情况.答案:(1)24O O.8% (2)2∶4∶9∶6∶3 (3)6O 25%(4)初中生的视力合格率很低,应关注学生的视力情况.小结读图解决问题时,需仔细研究,同时要注意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如(2)问用两种方法来解决,注意数形结合方法的广泛应用。
十种统计图:
(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2)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百分比(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
(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4)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
(5)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6)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
(7)统计地图:描述某种现象的地域分布。
统计图一般由图形、图号、图目、图注等组成。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常见的有条形统计图、扇型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网状统计图。
统计图是利用点、线、面、体等绘制成几何图形,以表示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工具。
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
其中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象形图等。
在统计学中把利用统计图形表现统计资料的方法叫做统计图示法。
其特点是:形象具体、简明生动、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其主要用途有:表示现象间的对比关系;揭露总体结构;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揭示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反映总体单位的分配情况;说明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用来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
量x,纵坐标常用来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y;或采用角度坐标(如圆形图)、地理坐标(如地形图)等。
按图尺的数字性质分类,有实数图、累积数图、百分数图、对数图、指数图等;其结构包括图名、图目(图中的标题)、图尺(坐标单位)、各种图线(基线、轮廓线、指导线等)、图注(图例说明、资料来源等)等。
简述五种统计图(条形图圆形图环形图直方图折线图)
定
直条图又称“条形图”,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相同宽度长条的不同长短来表示数量资料的多少,还可在同一张图表中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的条形表示研究对象中不同的各组,能直观地进行数量多少的对比。
如果用柱形代替条形就得到柱形图,其原理与直条图相同。
统计数量刻度比例要合适,并在适当位置作必要说明,如图例、单位等。
圆饼图也称馅饼图,用扇形的面积,也就是圆心角的度数来表示数量。
圆饼图主要用来表示组数不多的品质资料或间断性数量资料的内部构成,且各部份百分比之和必须是100%。
圆饼图可以使企业根据圆中各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判断某一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的多少。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
条形图有单式、复式等形式,在表示定类数据的分布时,是用条形图的高度来表示各类别数据的频数或频率。
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它是表示资料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
用直方图可以解析出资料的规则性,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对于资料分布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
折线图和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折线图用于显示随时间或有序类别而变化的趋势,可能显示数据点以表示单个数据值,也可能不显示这些数据点。
在有很多数据点并且它们的显示顺序很重要时,折线图尤其有用。
数学统计图教学设计常见的统计图有三种: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①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总体,用圆内的扇形表示总体中的不同部分,利用图形的大小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②条形统计图:用长方形的长短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度必须相等,把这些长方形排列起来,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③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连接起来,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2)三种统计图的特点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或不同对象的具体数量.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例1-1】既可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均可解析:折线统计图能表示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和数量的增减情况,故应选B.答案:B【例1-2】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解析:条形统计图能表示不同对象的具体数量,要表示不同奶牛的产奶量,条形统计图最为合适.故选D.答案:D点评:①统计图的选择与所调查的问题及所搜集到的数据有关.②在具体问题中,要根据想要突出显示的数据特征合理地选择统计图.如问题中想要清楚地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则选择条形统计图,如想要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则选择折线统计图,如想要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则选择扇形统计图.2.统计图的选择及绘制(1)统计图的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①要描述相互独立项目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的数量.②要反映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前后变化规律,则选择用折线统计图.③要表示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且需要表示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则可选择扇形统计图.(2)各统计图的绘制条形统计图:①画坐标;②确定单位长度;③标出高度,作出条形.折线统计图:①画坐标;②确定单位长度;③描点;④连线(线段).扇形统计图:①计算出总体;②算出各部分百分比;③计算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④画扇形,在各部分标明名称、百分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小明的妈妈准备买一台电视,她同时看上了甲、乙、丙三种品牌的电视,许多人告诉她这三种品牌的质量都不错,一时她无法选择究竟买哪一种好.于是,小明的妈妈调查了这三种品牌近几年来的销售情况,并把它制成下表(单位:台).甲、乙、丙三种品牌的电视2007~2012年销售量年份/年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甲5 500 5 600 4 700 4 000 5 000 4 600乙4 000 4 200 3 800 4 500 4 800 5 500丙5 800 6 000 4 600 3 700 5 000 5 200面对这个数据繁多的统计表,小明的妈妈仍然无法判断该买哪一种好?你能帮助小明的妈妈作决策吗?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大小,更能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因此可以画出折线统计图分析三种品牌电视的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然后作出决策.解:根据统计表我们制作出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通过这个折线统计图可以判断小明的妈妈应该买乙种品牌的电视.理由: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甲品牌电视和丙品牌电视前几年的销售量虽然比较大,但近几年却逐渐不及乙;乙品牌电视前几年的销售量虽然少些,但近几年的销售量大体呈上升趋势,到2012年已超过甲、丙品牌电视的销售量,因此可以推断未来乙品牌电视可能会更受欢迎.3.各种统计图的综合应用统计图主要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如病人体温的变化,公司利润的增长情况,工业产值等情况.实际问题中,一般是两种统计图综合出现:①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提供各个部分的具体数量,而扇形统计图可以提供各部分与总体的百分比,可解决求总体和部分的问题.②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既可以提供具体数量,又可以提供项目的变化规律,条形统计图可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少.一般在需要作出评价的问题中常见.③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和扇形统计图提供的百分比,可设计一些较合理的方案.统计图是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联的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情的发展、变化或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关键是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够从这些数据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依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今年4月,某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机构开展了青少年形体测评.专家组随机抽查了某市若干名初中学生坐姿、站姿、走姿的好坏情况.我们对专家的测评数据作了适当处理(如果一个学生有一种以上不良姿势,我们以他最突出的一种作记载),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2)在这次形体测评中,一共抽查了____ ______名学生,如果全市有10万名初中生,那么全市初中生中,三姿良好的学生约有__________人;(3)根据统计结果,请你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分析:本题是一道与抽样调查以及统计图有关的试题,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得到坐姿不良人数占总抽查人数的百分比,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观察到坐姿不良的人数是100,联合两个统计图中的信息可以求出抽查的总人数.解:(1)扇形图中填:三姿良好12%,根据条形图可知坐姿不良有100人,根据扇形图可知坐姿不良占抽查人数的20%,所以共抽查了100÷20%=500(人),而站姿不良的人数为500×31% =155,走姿不良的人数为500×37%=185,所以三姿良好有500-100-155-185=60(人),补全的统计图如图所示.(2)500 12 000(3)中学生应该坚持锻炼身体,努力纠正坐姿、站姿、走姿中的不良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析五种常见统计图
作者:李正文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1年第01期
善于从图形中捕捉信息不仅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在信息社会激烈竞争中必
备的一种技能,因此,能读懂各种统计图,不但是应考的需要,而且更有实际意义,下面,就
五种常见统计图为例加以说明。
1 扇形图
统计图大全以及它的分析
1、条形图: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种数量的多少。
扇形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4、网状统计图的特点是:母代表的意义,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就可以脱离字母,较简便找出答案。
5、茎叶统计图:是从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
茎叶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而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以上的数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6、直方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纵向条纹或线段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