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秸秆焚烧有以下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此,我就近期在禁烧秸秆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就相关情况进行深刻检讨。
一、检讨原因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秸秆焚烧现象,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作为禁烧秸秆工作的参与者,我在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 对秸秆焚烧的危害认识不足。
我没有充分认识到秸秆焚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对禁烧秸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
2. 工作方法单一。
在宣传和引导工作中,我没有采取多种形式,导致部分村民对禁烧秸秆政策了解不深,执行力度不够。
3. 监督力度不足。
在秸秆焚烧管控过程中,我没有加大巡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
4. 协调配合不够。
在禁烧秸秆工作中,我没有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二、检讨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深入学习秸秆焚烧的危害,提高对禁烧秸秆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禁烧秸秆政策,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3. 加强巡查,严控秸秆焚烧。
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秸秆焚烧现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进禁烧秸秆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5.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业务能力。
不断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业务水平,为禁烧秸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总结禁烧秸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将以此为鉴,认真反思,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在此,我再次向领导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恳请领导给予我改正错误的机会。
最后,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我将不负重托,为禁烧秸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致敬礼!检讨人:(签名)年月日。
公务员面试热点预测:焚烧秸秆与环境问题【新闻背景】2010年10月18日来自河南省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等部门的消息称,今年内,河南省将建立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该系统建成以后,将全方位监控河南秸秆焚烧点,从而明显提高火点监测的次数和时效。
河南省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河南省气象科研所的专家通报了今年10月中旬全省的秸秆燃烧监测情况:自6月4日监测到首个秸秆焚烧点以来,到10月15日,共监测到较为明显的秸秆焚烧火点313个次,较去年同期(609个次)明显减少。
其中10月9日最为严重,除豫西地区的能见度好一些外,大部分地区烟雾笼罩,今年秋收秸秆焚烧火点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周口、漯河、平顶山等地区。
【思路点评】焚烧秸秆危害多多,是我们应绝对制止的行为。
其已经不仅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莫大损失。
为此,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焚烧秸秆的行为再发生。
【答题框架】1. 焚烧秸秆的危害首先,焚烧秸秆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其次,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第四,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第五,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第六,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2. 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原因目前秸秆禁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年年讲,年年抓,但屡禁不止,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1)秸秆无出路;(2)群众环保意识弱;(3)综合利用不普遍;(4)农用机械不到位,机械还田费用高。
;(5)应用上还或多或少存在问题;(6)依法禁烧难度大。
3. 应对措施秸秆禁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增加农民收入,杜绝秸秆随意焚烧,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特此建议:(1)明确责任主体。
关于加强秸秆禁烧管控的调研报告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秸秆禁烧问题备受关注。
秸秆焚烧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秸秆禁烧管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秸秆禁烧管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控的建议。
二、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
问卷调查覆盖了多个农村地区,共收集了XX份有效问卷。
访谈对象包括当地政府官员、环保专家和农民代表。
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相关政府部门、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等。
三、结果1. 秸秆禁烧管控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当前秸秆禁烧管控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农民对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政策要求不了解;二是禁烧监管不到位,有些地区存在监管盲区,导致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秸秆处理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处理途径,使得秸秆禁烧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2. 原因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宣传和监管措施;二是农民对秸秆禁烧的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三是缺乏适合当地的秸秆处理技术和设备,使得秸秆处理成本较高,难以推广。
四、建议:针对当前秸秆禁烧管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秸秆禁烧的认识和法律意识;二是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问责制度;三是推广多元化的秸秆处理方式,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四是加大对秸秆处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力度,降低秸秆处理成本,促进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结论: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是保护环境和维护公共健康的重要措施。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秸秆处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调研报告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和健康风险。
下面是一份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调研报告。
一、背景露天焚烧秸秆是农民常见的处理农作物残渣的方式,但它产生的烟尘、有害气体和灰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政府对露天焚烧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二、现状1. 严重空气污染:露天焚烧秸秆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气体不仅对大气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危害周围地区的居民。
2. 健康风险增加:露天焚烧秸秆释放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并且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3. 生态环境受损:露天焚烧秸秆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烟尘和灰尘的沉降也会对周围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三、政府的措施为了减少露天焚烧秸秆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1. 立法禁止焚烧行为: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并规定了处罚措施。
这为严格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宣传与教育:政府开展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安全和环保的农业处理方法,鼓励他们采用其他的农作物残渣处理方式,如还田、压秧、堆肥等。
3. 资金支持: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民改变农作物残渣处理方式。
农民可以申请资金用于购买秸秆收集和处理设备,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秸秆。
4. 监管和执法:政府加大对焚烧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反禁烧规定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农民合法环保处理方式的支持和指导。
四、效果评估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空气质量改善: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周围地区的空气品质,降低人们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2. 健康风险降低:禁止焚烧可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量,降低农民和周围居民患疾病的风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秸秆焚烧的危害及综合利用探究作者:隋华陈静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20年第03期摘要秸秆焚烧一直是困扰着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不仅会污染大气,造成温室效应,还有可能引发火灾。
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来禁止秸秆焚烧,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此,从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入手,总结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通过秸秆的综合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秸秆焚烧;危害;综合利用秸秆的露天焚烧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大气质量,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焚烧时产生的浓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视线,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焚烧时释放大量的热能,会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带来毁灭性打击,不仅不利于后期作物的生长,还会改变土壤结构[1]。
虽说近些年来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制止秸秆焚烧,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要转变农户根本上的观念,才能有效地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1 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1.1 危害人体健康农作物的秸秆在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特别是没有完全风干的秸秆,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更多。
人们在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后,会产生胸闷、咳嗽、流泪等症状,长期生活在这种气体环境下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1.2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秸秆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及大量碳氢化合物等,在气象条件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臭氧、PM 2.5等二次污染物,这些污染因子均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秸秆焚烧污染面广,焚烧总量大且基本上都是不充分燃烧,再加上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大气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会使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增加,破坏大气结构,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农民的观念问题一直是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农民认为秸秆焚烧后会给土壤增加草木灰类肥料;秸秆除了焚烧没有其他的作用[2-3]。
这些想法是错误的,虽说秸秆焚烧可以给土壤增加一定营养,但却破坏了土壤结构。
秸秆焚烧检讨书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秸秆焚烧检讨书。
秸秆焚烧作为一种既严重又常见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但是,秸秆焚烧问题的根源并不在秸秆本身,而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负责任态度。
本文将从科学角度探讨秸秆焚烧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
一、原因秸秆焚烧是指将农作物废弃物、枝条、草等材料集中堆放后点燃,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的现象。
作为一种毫无价值的燃料,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极为严重的。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1.传统造纸业产生的浪费传统造纸业会用木材作为原料,但是木材纤维原料含浆量只有30%左右。
造纸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水和能源才能提取出30%的有用材料。
这样,大量的木材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浪费。
与此同时,森林砍伐又会导致土壤侵蚀、生态系统破坏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来替代木材作为造纸原料,这样就能有效减少环境损害和资源浪费。
2.农民利益缺乏保障在我国,农民依旧仍是占多数,但是农民的收入并不高。
在大城市里,大家看到的是繁华的景象和美丽的风景,但是在农村,农民们并没有享受到这种生活的乐趣。
据统计,很多农民在旱涝等自然灾害或者生病致贫后,变得更加贫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给予农民更多的保障和帮助,例如建立保险体系或者与企业更加紧密合作,从而让农民们的财产充分得到保障。
二、影响秸秆焚烧不仅制造重大的环境问题,对健康和经济也有严重影响。
1.环境问题当秸秆焚烧时,会排放出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到外界环境,导致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焚烧秸秆也会造成重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减少与这种焚烧相关的环境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案,例如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将秸秆和其他农业废弃物卖给相关企业进行环保处理。
2.健康问题秸秆焚烧还会造成健康问题。
大量燃烧秸秆散发出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刺激呼吸道和眼睛,引起不适感、疾病和烟瘾等问题。
焚烧秸秆的调查报告以往每逢“三秋”季节,人们在感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饱受着焚烧秸秆的狼烟之害。
地面上、天空中充满着浓厚的烟尘,因焚烧秸秆,田地土壤土质受到严重破坏;沟渠道路到处堆放着玉米秸秆,造成灌溉困难和交通不便;特别是黄昏,农民焚烧秸秆更为严重,田地里烽火狼烟四起,烟雾迷漫,让人窒息,人们的身心安康受到极大危害。
为了防止农民焚烧秸秆,乡镇干部是一天24小时严防死守,不分昼夜的巡逻,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收效甚微。
今秋又至,我们看到的只有农民朋友们丰收后的喜笑颜开,而没有了狼烟四起的难堪场面,也没有了人们因烟尘困扰而忧愁的面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喜人的景象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作了调查。
一、清河头乡秸秆禁烧工作的主要做法1、政府积极引导,群众主动配合,实现了干群共同参与的禁烧工作新局面进入“三秋”以来,____省____县清河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制定有效措施,从原来单调的严防死守,转变为教育疏导为主,巡防制止为辅的新的工作方式,打了一场秸秆禁烧的漂亮仗。
一是加大了宣传力度,营造了强大的禁烧舆论氛围。
乡政府印制发放禁烧秸秆《告全乡人民书》10000余份,到达每户一份,同时还利用宣传车、标语、广播会等形式做好禁烧宣传,让秸秆禁烧工作到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村民之间相互监视,使广阔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焚烧秸秆是一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后果严重,增强了秸秆禁烧自觉性。
二是实行禁烧工作责任制。
乡科级干部包管区,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户包地块、路段,层层落实责任。
同时乡政府同每户村民签定了秸秆禁烧保证书,强化了责任,杜绝了盲区。
三是积极引导,搞好秸秆的综合利用。
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青贮等技术,大力向群众宣传这些技术的好处,给农民朋友们算清楚经济账,使农民真正认识到让秸秆白白烧掉,不仅损坏土质、污染环境、危害人的身心安康,而且还是一项不少的经济损失。
秸秆焚烧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秸秆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也是我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实践中,我亲身体验了秸秆焚烧的过程,也了解到了它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明白了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了解到了秸秆焚烧的原因。
在农民们眼中,秸秆是一种农业废弃物,对于他们来说,处理任何废弃物的首要思路都是低成本和高效率。
由于缺乏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手段,很多农民倾向于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处理秸秆,即通过焚烧。
焚烧可以迅速清理农田,并且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焚烧后的秸秆还能为土地提供肥料。
因此,农民们普遍认为焚烧是最合适的废弃物处理方式。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首先,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污染了空气,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这些烟尘会降落到土壤上,污染了农田,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土壤质量。
最后,焚烧秸秆还容易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学界做了大量的努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严格限制和监管秸秆焚烧行为。
同时,也提供了替代的废弃物处理方法,例如农田秸秆还田、秸秆深翻等。
学界也积极开展研究,寻找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废弃物处理技术。
然而,我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这些措施在实践中的推行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
首先,农民对废弃物处理的认识和意识仍然较低。
他们往往只注重当下的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他们很难改变陈旧的观念和习惯,对新的废弃物处理方式接受度较低。
其次,现有的替代废弃物处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
例如,农田秸秆还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而秸秆深翻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平衡。
这些问题导致了替代废弃物处理方式的推行难度较大。
禁烧秸秆从我做起又是一个金秋时节,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沉甸甸的金黄的珍珠,可想而知,今年又是丰收之年。
那金黄的水稻正等待农民伯伯去收割,可收割后田里留下的秸秆怎么办呢?我们可看见一到烧秸秆的时候,一块块田里火光冲天,远远地看,误以为村子失火了,到了近处你不得不把自己的鼻子捂住,因为那浓烟呛得鼻涕眼泪一糊涂。
再向天空看去,彤云密布好像要下暴雨一样。
那么,秸秆焚烧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液化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使用土灶几乎不多。
二、焚烧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好肥料,故而产生的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行为。
这是一个需要政府反思,积极寻找对策去解决的问题。
一味阻止农民伯伯们不烧秸秆,而不考虑实际情况便利播种只是耍官腔是不行的,等到对城市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时候,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就迟了,这涉及生产水平不平衡,农业科技更新不够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那么,焚烧秸秆有哪些危害呢?危害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3倍,相当于平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
当吸入颗粒物欧诺个毒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发炎。
危害二;引起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秸秆焚烧极易随风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再者往往火势顺风把邻居家的稻子或是麦子烧了。
危害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缩小,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危害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危害五:焚烧秸秆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尘埃,对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产生了重大破坏。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秸秆禁烧意识,大春经验值得借鉴。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秸秆禁烧意识——大春经验值得借鉴202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了越来越引人注目的话题。
其中,农村秸秆禁烧问题是一个影响广泛、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秸秆禁烧意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以大春为例,探讨如何从实践中借鉴经验,推广科学的秸秆利用方法,进一步提高农民禁烧秸秆的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与问题农民长期以来都是将秸秆焚烧作为常见的处理方法,这种不科学的处理方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一方面,焚烧秸秆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微粒,会严重污染空气,导致城乡居民的健康风险增加;另一方面,秸秆的焚烧扰乱了生态平衡,造成了荒漠化,降低了土壤质量,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推动农民采用科学的秸秆利用方法。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仍然普遍存在禁烧意识不强、知识缺乏、技术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在秸秆禁烧问题上迟迟没有实质性的改善。
二、大春经验及其启示大春是一个著名的示范区,推广了一系列科学的秸秆利用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禁烧秸秆意识,唤起了大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责任感和意识。
1、政策引导大春将禁烧秸秆作为当地农村饲草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鼓励农民采用科学使用秸秆的方法。
政策引导有效地将农民的秸秆利用行为规范到了法律框架之中。
2、示范带动大春政府通过建立示范点,引导农民通过观看、学习和模仿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地开展宣传活动,带动农民转变观念,认识到禁烧秸秆的重要性。
3、技术支持大春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掌握更科学、更高效、更实用的秸秆利用方法,为农民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降低农民实行科学秸秆利用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信心和秸秆利用的效率。
三、提高农民禁烧秸秆意识的措施鉴于大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禁烧秸秆意识:1、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秸秆处理方法,如对秸秆禁烧政策进行强制性规定、建立奖惩制度等,从法律层面上规范农民的秸秆利用行为。
禁烧宣传内容禁烧宣传内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环保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禁烧也是环保的重要一环。
禁烧不仅能够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还能够防止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禁烧的定义、原因、影响、措施和宣传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禁烧的定义禁烧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或条件下,对某些物品或区域进行限制或禁止燃烧行为。
这些物品可以包括垃圾、秸秆、草木等易燃物品。
而这些区域可以包括城市公共场所、农村田间地头等。
二、禁烧的原因1. 空气污染:当垃圾、秸秆等易燃物被焚烧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等,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污染。
2. 生态环境破坏:禁烧不仅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
当垃圾、秸秆等易燃物被焚烧时,会对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3. 火灾事故:焚烧易燃物品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禁烧的影响1.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中,还可能诱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垃圾、秸秆等易燃物品被焚烧后,会对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些有害物质进入水源,会对鱼类和其他水生动植物造成危害;进入土壤,会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3.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禁烧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防止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些措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禁烧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禁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 建立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烧范围和时间,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3. 推广清洁能源: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空气污染。
4. 加强监管执法:政府应该加强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禁烧规定,并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
燃烧秸秆社会实践报告篇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焚烧秸秆现象**工学院“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题目:***村村民焚烧秸秆现象调查与研究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承诺书我是**工学院------学院--------学生----------------- 我承诺:-----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村村民焚烧秸秆现象调查与研究》,内容属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日期:---------------*****村村民焚烧秸秆现象调查与研究相信每个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看过这样的一个场景:每当秋收冬种时候,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农民在田野里焚烧自己认为不需要的秸秆,那场面,可用浓烟滚滚来形容。
据有关资料介绍,焚烧秸秆产生的废气和大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会产生一种叫做气溶胶的混合型物质,由于这种物质比一般的大气重,便会堆积在接近地面的地方,造成雾蒙蒙样子,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秸秆具体会有哪些危害呢?秸秆真的没用了吗?秸秆应该怎么处理?为此,我们在老师的指导要求下,围绕焚烧秸秆现象开展了考察与研究。
一、调查时间与地点1、调查时间:XX年8月10日2、调查地点:江苏省***************二、考察研究的目的1、了解秸秆的历史作用和当前的处理方式;2、了解秸秆不正当处理的危害,提高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保障安全的意识;3、了解如何科学地利用秸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4、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地调查现在正是秸秆焚烧的季节,我独自一人骑自行车回家的时候就看见路边有几亩的秸秆全都被点着了,浓烟四起,呛得我直咳嗽,而且我的眼睛也被呛得直流眼泪。
人们对秸秆焚烧有以下原因:
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
二、焚烧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肥料,故而产生的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行为。
三、焚烧原因还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科技更新不够的方方面面问题。
四、是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机械收割留茬较高,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播种。
五、是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的经济价值难以发挥。
现实中,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要么实施成本太高,比如用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个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让农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回收价格太低,把秸秆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
六、缺乏正确的引导。
如今,对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虽然提出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具体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奖惩措施为主,无人去做秸秆利用的组织、协调和转化工作,只堵塞不开流,导致禁烧工作收效不大。
七、缺乏处置技术。
首先,多数农户基本不用秸秆当柴烧,只剩下“付之一炬”。
其次,农民找不到秸秆“变废为宝”的途径。
原有的其它小麦秸秆加工行业,如草帽、草苫等,也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基本淘汰。
第三、农作物秸秆还田推广缓慢,第四,秸秆饲料处理成本高,难度大。
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由于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要想将机械收割后的秸秆捆扎搬运离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就地焚烧秸秆。
抢收时为防止损伤机器,留的麦茬太高,如果不把麦茬去除,难以插秧。
如果不烧会误农时,“三夏”大忙,忙就忙在一个“抢”字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秸秆从地里弄出来。
九、机械收割留茬较高。
据调查,我国生产的收割机因功率不够及机械手省油等原因留高茬达20cm左右,造成了下茬种植的困难,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十、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秸秆禁烧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单靠禁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千家万户秸秆处理的问题。
另外,秸秆禁烧监管力度不强,执法手段也比较薄弱。
十一、试点的秸秆气化站,用秸秆很少,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面积吸纳秸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3综合利用
编辑
1、机械化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
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2、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培育食用菌。
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决近几年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与棉籽壳供应不足的矛盾。
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4、制取沼气。
稻草秸秆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材料。
我国的北方、南方都能利用,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高,利用沼气的季节长。
制取沼气可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
此方法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秸秆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此种方式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良好模式,它适应了现代化农村发展的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5、用作工业原料。
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6、用于生物质发电。
将秸秆直接焚烧和将秸秆同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还可以汽化发电。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将具有重要贡献。
7、用于生物降解材料。
将秸秆将超细粉碎后在反应釜中与添加剂一起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秸秆中的纤维具有热塑性。
这种材料可以应用于薄膜、片材和注塑级的产品制造,这类产品可替代石油基产品(塑料),并具有完全生物可降解性(180天后失重率达到90%),是一种健康环保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违反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有人在玉米地焚烧秸秆严重污染环境,应找哪个职能部门处理?
应该拨打12345(市政府热线)
秸秆还田变废为宝
火之时,就是你进去之日
上午烧麦茬,下午就拘留
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
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直接耕翻秸秆时,应施加一些氮素肥料,以促进秸秆在土中腐熟,避免分解细菌与作物对氮的竞争。
2方式
1.秸秆还田的数量。
无论是秸秆覆盖还田或是翻压还田,都要考虑秸秆还田的数量。
2.配合施用氮、磷肥。
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
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肥料,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
3.翻埋时期。
一般在作物收获后立即翻耕入土
4.施入适量石灰。
有病的植物秸秆带有病菌,直接还田时会传染病害,可采取高温堆制,以杀灭病菌。
作物秸秆要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草机切碎,一般长度以1-3厘米为宜,粉碎后的秸秆湿透水,秸秆的含水量在70%左右,然后混入适量的已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
过15天左右,堆沤过程即可结束。
秸秆的腐熟标志为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腐熟堆肥料可直接施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