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影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5《影子》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影子》的基本内容,领悟“影子”的概念。
2.识字认字:学习生字“影子”、“解释”、“动作”、“跟”、“给”、“暗”、“亮”,能正确书写。
3.词语理解:掌握“亮”与“暗”的概念。
4.词句理解:学习掌握句子“坐着的人,它还在那儿坐着;走着的人,它跟在谁后头走。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身边事物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授生字词“影子”、“解释”、“动作”、“跟”、“给”、“暗”、“亮”,加深学生对“亮”与“暗”的理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懂得“亮”与“暗”的差别。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新课: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光线的变化,并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影子是什么?”2.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影子的概念,提出自己对于影子的看法。
3.学习生字词:教授生字词“影子”、“解释”、“动作”、“跟”、“给”、“暗”、“亮”,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并加深理解。
4.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文中情感。
第二课时1.复习前课内容:复习课文内容,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及句子。
2.深入理解:通过情境提问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亮”与“暗”的区别。
3.句子练习:教学句子“坐着的人,它还在那儿坐着;走着的人,它跟在谁后头走。
”,让学生熟练读写。
4.课文解析:讲解课文中难点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5.情感抒发:让学生体会课文情感,表达自己对于影子的感觉。
四、教学方式1.情境教学法:通过与生活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学习、讨论、练习。
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评价1.能力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对于“影子”概念的理解,书写生字的准确性,句子的流畅程度。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一课,内容包括教材第56页至第57页。
详细内容为:通过讲述小兔子在阳光下与自己的影子发生的一系列趣事,引导学生认识影子,了解影子的特点及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影子的特点及成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成因及特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4.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影子的成因、特点等。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学生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影子》2. 生字词:影、子、阳、光、照、立、跳、跑3. 影子的特点及成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影子的特点及成因。
(3)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1)见课本生字词部分。
(2)影子是由于物体挡住光线,在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的暗影。
影子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同,且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影子的成因、特点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5《影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课程设计以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为基础。
该课主要讲述了影子的故事,通过描述影子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影子的存在和作用。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影子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影子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影子存在的原因。
4.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部分:导入,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是影子。
•第二部分:讲解影子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第三部分:展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子的产生。
•第四部分:总结,复习本节课内容。
5.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体验。
6. 教学手段•幻灯片:用图片和文字展示影子的产生过程。
•实验装置:准备透明物体、灯光等实验材料。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价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使学生理解了影子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学生对影子有了直观的认识,初步培养了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亮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亲身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影子的认识。
3.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表现不活跃:部分学生对于实验内容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兴趣。
•时间控制不够精准:有时教学节奏较快,部分学生跟不上。
4. 教学改进•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设计更多趣味性实验,增加互动性。
•加强时间控制:在教学设计中精准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
5. 教学展望未来可以结合影子的故事,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的奥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影子》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影子》。
全文围绕“影子”这个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影子与人如影随形的关系。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朗读与背诵、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影子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朗读、背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影子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影子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引出本课主题“影子”。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3. 课堂讲解:a.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读音、结构、书写方法。
c.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影子的特点,讲解比喻句的运用。
4. 朗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影子与人如影随形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6. 语文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用画笔描绘下来,并配以文字描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影子》2. 生字词:左右前后黑3. 课文结构:影子与人如影随形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庭作业:a.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c. 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用画笔描绘下来,并配以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谜语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朗读感悟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会写“在”“后”两个字;2. 认识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等三个偏旁;2. 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 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2. 识记“影、前”等11个生字,会写“在”“后”两个字;3. 识记“前、后、左、右”,并用这四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猜一猜。
课件出示谜语:像我不是我,常常跟着我。
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
和它说说话,就是不开口。
2. 引出课题:《影子》。
注意:“影”是后鼻音,读的时候嘴巴咧开,舌尖放平,“子”是轻声,要读的又轻又短。
请你们试着读一读吧。
3. 认识“影”。
(1)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2)老师也有识字好方法。
(出示字卡)日头当空照(出示“日”),京京眯眯笑(出示“京”)。
影子跟着跑(出示三撇儿),一起上学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 自读课文。
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指名读: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教师评价。
3.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4. 课文你会读,生字你会认了吗?5.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yǐng qián hòu hēi gǒu影前后黑狗zu yòu tā ho péng yǒu左右它好朋友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把生字读给同桌听,读完用抱臂坐端的姿势告诉老师你读完了。
6. 开火车检查。
7. 拼音去掉,你会读吗?齐读、指名读。
8. PPT单独出示“它”。
谁知道“它”的部首是谁吗?(认识宝盖头)你还知道哪些宝盖头的字?(安、字、宝、买)9. 出示“好”。
“好”的部首是谁呢?你能说出更多“女”字旁的字吗?(妈、妹、奶)你是怎么记住“好”字的?(复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女+子=好)10. 出示“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表演有意义的语言,领会影子的意义。
2.能够感知影子的特点和影子活动的规律。
3.能够认识生活中和影子有关的现象,培养对影子的兴趣。
4.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影子的意义。
2.让学生感知影子的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2.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看法。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利用音乐和游戏帮助学生放松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主题。
3. 学习课文内容•语言输入:朗读课文,让学生听懂故事中的内容。
•词语解释:解释生词、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
•情感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意义,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活动设计•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节和对话。
•制作影子剪影:让学生在光线下用手做影子,体验影子的乐趣。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有关影子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表看法并与他人分享。
6. 作业布置•绘制自己的影子:让学生回家寻找光源,绘制自己的影子,并写下对影子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旨在通过故事、言语和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并培养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应注重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传达抽象概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能力。
此外,结合生活实践和感知,帮助学生建立对影子的直观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六、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影子变化,让他们发现影子的奥秘。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与学生一起讨论影子的学问,促进家校合作。
通过《影子》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影子》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主要人物、事件及情节。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句,能正确朗读和理解上下文。
•能够从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关心他人的情感和责任感。
•通过文学作品,启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情感经历的观察和表达。
教学难点•通过《影子》这篇课文引发学生对于生活中小事物的思考和感悟。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审美情感。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只可爱的动物玩具(可以是小熊、小猫等),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引出关于小动物的话题。
2. 导入主题师生共同探讨:你有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影子?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影子?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小动物?3. 朗读课文教师朗读《影子》,学生跟读。
重点表达一些情感细节和重点词汇。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华在故事中为什么会去追寻自己的影子?他在追踪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我们如何看待小华的行为?5. 表演/角色扮演选择几名学生表演小华追踪影子的情节,其他学生扮演路人或幼儿园的小动物。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围绕“爱护小动物”展开小组讨论,每组汇报结论和体会。
7.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追寻影子是小华内心的一种表达,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感体验,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和理解?四、课堂作业1.思考并写下一件自己做过的类似小华的事情,以10句话描述你的体验和感受。
2.画一幅描绘小华和影子的画面。
五、板书设计•课文标题:《影子》•人物:小华、影子•关键句子:捉迷藏,不见了!•核心词汇:影子、跳舞、跳动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文学作品的综合训练中得到锻炼。
影子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影前”等11 个生字,读准“影子、跟着我、陪着我、好朋友”的轻声;借助编儿歌识记“黑、左、右”;通过回顾学过的字和小练习学习宝盖头、女字旁和月字旁。
2.会写“好、我、在、后”4个生字,重点写正确“好、我”,借助动画演示和小儿歌学习“我”的笔顺,体会“斜钩”的较小弧度。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边做动作边朗读尝试读出韵律和轻快的节奏。
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抓住“小黑狗”和“好朋友”读出对影子的喜爱。
4.借助生活情境,辨别前后左右个方位,尝试按教室座位练习“我的前(后、左、右)是,并用这 4个词来表达方位。
重点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识字,通过观察图片和联系实际来理解“前、后、左、右”四个表示方位的词语。
教学难点斜钩的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出示课题1.课件出示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影子)2、你们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知识?(预设:影子是黑的;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
)师:你们可真能干,都说对了。
孩子们,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其实就是用手的……(生:影子)你们看手还能做出各种影子呢!(出示PPT图片)3、同学们,影子这么有趣,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
(板书课题)4、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影这个字的后鼻韵母yǐnɡ,“子”在这个词中读轻声。
我们一起来读准它。
(齐读课题)5、指导识字:相机识记生字“影”。
有个小朋友编了一首儿歌来记“影”这个字:太阳当空照(板书:日),京京眯眯笑(板书:京),影子跟着跑(板书:三撇儿),一起上学校。
(落实目标1)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落实目标1)1过渡: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喜欢和影子交朋友。
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2.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影子》。
全文围绕“影子”这个主题,通过描绘影子与人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影子的特点及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60页至第61页,详细内容为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及拓展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认识影子这一自然现象。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特点的理解与表达。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激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4. 课文解析:逐句解析课文,让学生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关系。
5. 例题讲解:讲解影子形成的原理,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影子主题的绘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影子》2. 生字词:影子、跟、跑、跳、笑3. 影子特点:形影不离、长短、方向4. 课堂练习:影子绘画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影子主题的画。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对影子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思考影子与生活、自然的关系,进行拓展学习。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影子》。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以及拓展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词句含义。
2. 通过学习,了解影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特点的理解,句子结构的分析。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己发现生字词的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4. 句子解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句子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影子的特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影子,加深对影子特点的理解。
7. 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影子的绘本,拓宽知识视野。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影子2. 生字词:影子、跟着、太阳、朋友等。
3. 句子解析:影子是太阳的朋友,它跟着我们一起玩耍。
4. 影子特点:黑黑的、长长的、会变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影子。
答案要求:画出影子的特点,用彩色笔上色,标注自己的名字。
2. 作业题目:仿写句子“影子是太阳的朋友,它()”。
答案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发挥想象力,完成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影子特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导语】《影⼦》是⼀年级上册的⼀篇课⽂,这篇课⽂通过描写影⼦与⼈形影不离的⼀种状态,表达了⼀种对影⼦的喜爱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影⼦》课⽂原⽂ yǐng zi zài qián 影⼦在前, yǐng zi zài hòu 影⼦在后, yǐng zi cháng cháng gēn zhe wǒ 影⼦常常跟着我, jiù xiàng yì tiáo xiǎo hēi gǒu 就像⼀条⼩⿊狗。
yǐng zi zài zuǒ 影⼦在左, yǐng zi zài yòu 影⼦在右, yǐng zi cháng cháng péi zhe wǒ 影⼦常常陪着我, tā shì wǒ de hǎo péng yǒu 它是我的好朋友。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影⼦》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会写七个⽣字及新词,能认识“影、后、狗、⿊、常、跟、着”等11个字,认识新部⾸“宝盖头”。
2对前后左右各个⽅位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分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
⼆、过程与⽅法 创设⼀个活泼、有趣的识字氛围,让学⽣在积极主动的⾃我发现、⾃我实践中学⽣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孩⼦产⽣热爱科学、探索⽣活中的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并有感情、有韵律地背诵课⽂。
【教学难点】 对各个⽅位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分辨。
【教学⽅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影》。
2.同学们,你们玩过⼿影游戏吗?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地⽅?来跟⼤家交流交流吧 3.是的,我们的影⼦是⿊⾊的;影⼦会紧紧跟着它的主⼈;影⼦的⽅向会变化。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两种笔画“竖折折钩”和“横斜钩”,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了解方位,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
”这句话。
【教学准备】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学生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2、太阳光和影子关系的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11个生字,学习2个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
2、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回忆课前“踩影子”的游戏,说说玩后的感受:(如: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学习生字“影”。
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京京在太阳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学习课文1、师范读课文。
京京不但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他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
⑵ 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⑶ 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⑷ 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影子》的意思,能够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和珍惜周围的一切事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难点:学生能否通过影子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影子》的复印件。
2.影子实物或图片。
3.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看影子的图片,引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是影子)2.引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影子?影子是怎么产生的?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录音,学习课文。
2.同学们朗读课文。
3.教师解释生词,让学生理解全文。
第三步:讨论1.请学生讨论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影子这个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它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第四步:活动1.分组让学生展示影子的游戏。
2.让学生画出影子的形状,然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3.让学生用几句话描述他们的影子,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总结影子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虽然它是无形的,但它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本节教学,希望同学们能更加关注周围的事物,观察力变得更加敏锐,同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练习。
2.自己设计一个关于影子的手工作品,并在下节课展示。
以上就是本节《影子》的教学内容,希朓对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敃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讲述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
2.能够通过绘画、观察自己的影子并描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描绘自己的影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自己影子时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影子》教材。
2.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3.学生绘画用纸、彩色笔。
4.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用来引导学生描述。
5.计时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阳光下自己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为什么?•引入“影子”的概念,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在阳光下放置一个物体,观察其影子。
2. 学习课文《影子》(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分析课文内容,强调“影子是怎么来的?”等问题。
3. 绘画活动(20分钟)•让学生站在灯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
•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绘画纸上勾勒自己的影子。
•学生完成后,可以互相展示并描述自己的影子。
4. 练习描述(1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描述这些实物或图片的影子。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在阳光下,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影子?我们如何利用影子呢?对于动物来说,它们也有影子吗?6.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影子的产生和如何描述影子。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子,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影子。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朳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影子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影子》中的生字和常用字;2.能够理解课文《影子》中的故事情节;3.能够根据课文《影子》中的情景描写,形象生动地画出影子的形状;4.能够发散思维,探究影子原理,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教学重点:1.朗读生字和常用字;2.理解故事情节;3.形象生动地画出影子的形状;4.探究影子原理。
教学难点:1.形象生动地画出影子的形状;2.探究影子的原理,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教学内容:1.情境导入:老师用不同的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同学们观察它们的影子,感受影子的神奇之处,引发学生对影子的探究兴趣。
2.正文阅读:文本:一天早晨,小明出去散步,天空很明亮,阳光很灿烂,他感到心情愉快。
他玩得很开心,一不小心踢着了一块石头,啪地摔到地上。
小明疼得哇哇直叫。
过了一会儿,疼痛渐渐消失了,他去坐在树荫下休息。
小明慢慢地靠着一棵大树睡着了。
这时,小明的影子像一个小精灵一样,站了起来,跑跑跳跳地走到小溪边。
它对着水面,张开了桃木扇似的大手,左手右手都是它。
小溪里、草地上、树干上的影子也像调皮的小伙伴,看着小明的影子,跟着影子一起跳起了舞。
小明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在梦里,他和他的影子变成了好朋友。
他们漫步在花园里,看着花儿开放。
他看到树上的果子很好,就想去摘果子。
但是,他碰到树,却打了个响指。
他想去碰花,却摆了两次手。
他感到有点奇怪,他的影子却对他微笑,一块儿走。
3.呈现画面:老师要求学生们在一张白纸上,在太阳灯光的照射下,利用自己的身体投影画下自己的影子,然后用彩笔画出影子的轮廓,随着深浅舒爽自如笔画出影子的变化,表现出形象。
4.探究影子原理:老师简单介绍了影子的原理,通过比对自己的身体和手指的影子,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
课后作业:1.画一幅图,表现影子的奥妙。
(在纸上画或利用平面摄影仪绘画)2.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里的不同物品对应的影子,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差异。
反思本节课是我第一次教小学语文,虽说是一年级上册,但在授课前我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力求把本文教得深入浅出并且让孩子能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影子》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话说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影子一到下午就开始脱离了他,再也跟不上他了。
小男孩不知道他的影子为什么离开了他,他很着急。
于是,他问影子:“你为什么要脱离我跑到别处去?”影子说:“对不起,我太阳已经下山了,我不能不往前走。
”小男孩听了以后,对影子说:“你不用担心,我可以等到太阳下山了再去赶上你。
”影子听了很高兴,就又回到了小男孩的身边。
二、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影子的概念。
•教育学生要和影子友好相处,了解它们的习性和性格。
•帮助学生学习表达思想,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2. 教学重点•认识影子的概念,了解它的特点。
•理解小男孩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影子,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教学准备•课文原文。
•讲义和习题。
•黑板、粉笔。
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以问题为导入方式:“大家在上学的路上,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可以引导同学谈谈对“影子”的认知和看法。
步骤二:阅读原文并理解1.请同学自己默读整篇课文,然后念一遍。
2.在读课文时,引导同学注意那种让自己很着急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
步骤三:课文分析1.帮助同学梳理和总结小男孩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引导同学了解影子的性格和习性。
步骤四:思考问题并分享1.请同学自己思考:“我们生活中的影子是什么?”2.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对影子的理解和印象。
步骤五:思考练习请同学根据课文,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影子形象地描述出来。
同学可以选择写一篇小短文,或者用画画来呈现。
5. 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作业后,同学需要在家完成以下作业:1.回家后,看看自己的影子,描述它的特点和形态。
2.观察周围环境和人物,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观察的影子情况,以及自己对影子的感受和态度。
6. 小结通过《影子》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认识到了影子的概念和性格,也让他们了解到生活中影子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影、前、后、黑、左、右”等生字。
2.会写“我”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理解人与影子形影不离的特点。
重点:识字和朗读
难点:体会影子为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作业纸一张
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咱们先一起来做影子游戏,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影子现象?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发现影子两个字读音的特点,没关系,我们继续看,你看到什么?(出示太阳照着亭台,留下了影子),你猜出什么字了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太阳是“日”,亭台是“京”,影子,我们用三撇儿表示,这就组成了这个“影”字。
影是合体字,左右结构。
三撇儿是它的偏旁。
而且它是后鼻音。
跟我读影,左右结构三撇儿。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圈出来,借助拼音拼一拼,实在有困难的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2、同学们读完一遍了吗?你有什么字不会读!
都会了,就先请一个孩子来试着读一读这首儿歌。
3、随机正音:影前后黑左右他好狗跟陪
(1)区别前后
在课文中有些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两个字?你怎么区别他们呢?(前面有月亮,后面有张口)点读2-3人
大家都读的不错,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女孩的背影。
谁来贴一贴小女孩的“前后”(2)区别左右
同时出示,拿手上谁来认一认这两个字?你怎么区别他们呢?
(左边是工人,右边是张口)点读2-3人
让学生来黑板上贴一贴“左右”
认识前后左右四个字了吗?我考考你。
打乱次序再读“前后左右”。
同学们发现没有前跟后位置相反,左跟右也相反,他们是反义词。
谁也来说一说其它的反义词呢?
疏通了字词,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三、新授内容
影子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自然段,咱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课文中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1.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你前面,一会儿在你后面,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由于阳光在后面,影子就在前面,阳光在前面,影子就在后面。
)
说得真好,一起跟老师读一读这一句: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2.影子常常跟着我
什么时候影子跟着我?
(早上太阳出来,影子什么样子?中午阳光下,影子短了,傍晚影子又变长了)。
晚上有影子吗?
(月光下,路灯下,都有影子)
影子白天也跟着晚上也跟着,这就是常常的意思。
大家一起跟老师读一遍,影子真的是常常(重读)跟着我。
学生跟读这句话。
3.影子就像小黑狗
这里还把影子比做了什么?
(小黑狗)
大家看,黑狗,这两个字笔画数有点多,大家怎么记住这两个字呢?
(黑字上面两点就像小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她有四只小脚,好像在说小主人,我想永远跟着你。
)我们给黑组个词。
(狗的右边是我们曾经认识过的一个句子的“句“字。
左边是个反犬旁,好多动物的名字都带有这个反犬旁,一起读狗,左右结构反犬旁,右边是个”句“)
那么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呢?
a影子是黑色的b影子不离开我,跟着我
大家想小黑狗会跟主人做什么呢?同学们,黑狗跟主人一起玩耍,一直跟在主人身后的这个画面,就像黑板上的女孩和地上的背影一直不分离,咱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形影不离。
影代表什么,形代表什么?
影子就像小黑狗真可爱,你们喜欢这条小黑狗吗?能带上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就像一条小黑狗。
生跟读。
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这一段话?(两生)评价,再全班读。
a影子是黑色的b影子不离开我,跟着我
大家想小黑狗会跟主人做什么呢?同学们,黑狗跟主人一起玩耍,一直跟在主人身后的这个画面,就像黑板上的女孩和地上的背影一直不分离,咱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形影不离。
影代表什么,形代表什么?
影子就像小黑狗真可爱,你们喜欢这条小黑狗吗?能带上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就像一条小黑狗。
生跟读。
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这一段话?(两生)评价,再全班读。
6,、最后我们来写一个“我”
“我”是一个独体字。
大家看这是甲骨文的“我,像什么?
是一个武器,咱们比较一下,大家想呀,我为什么需要用武器?所以“我”字左边得写的小一点,代表小小的我,右边写得大一点,代表大大的武器。
看老师写一遍。
老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出示写的好看的和不好看的。
四、拓展。
课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影子,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影子》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一种状态,表达了一种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一、从课题入手,谜语、图片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出示谜语,孩子们轻而易举地说出答案,然后又出示一些影子的图片,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巧妙的从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迁移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上,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写字教学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4个生字,首先让学生观摩每个生字。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然后说说那一笔是主笔。
紧接着进行描红,书写。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本课学习的生字。
最后我用投影对优秀作业进行了展示点评,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乐于参与。
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认为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抓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2、在课堂上一定要多放手,敢放手。
这点我做的不好。
3、自己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还需要加强,评价语还需要更丰富,更有特色,更让贴近学生。
今后在语文教学中,我要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