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世界地理综合(B卷)-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区域地理)(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9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高二区域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基础测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四地有几种地形类型()A. 1种B. 2种C.3种D.4种2.关于四个点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B.B点所在大洲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从北向南平原、高原相间分布C.C点所在大洲为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D.D点所在大洲地形分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E处的一批物资要运到F处,走水路依次要经过A.苏伊士运河、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B.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C.红海、曼得海峡、土耳其海峡D.曼得海峡、马六甲海峡、波斯湾4.F地发展种植业的决定性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下图分别为世界上四个地点的地理坐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最接近大洲分界线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当太阳直射0º经线时,四地的物影朝向最可能是A、甲地朝向东南B、乙地朝向西南C、丙地朝向东北D、丁地朝向西北“北京国际中学生地理夏令营”开营了,几位世界各地的学生在一起谈论自己家乡的气候。
尼克:“我们那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齐亚:“我们那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
”汤姆:“我们那里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每月都会下雨。
”依依:“我们那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可能来自图中甲地区的是A.尼克B.齐亚C.汤姆D.依依8.阴影所示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该国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主要是A.交通B.劳动力C.气候D.资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对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大B.降水季节变化大C.多数河流流程较短D.河流有结冰期10.关于英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地势东高西低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地势北高南低读非洲五个国家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综合基础测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列各题。
1.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A. 甲B. 乙C. 丙D. 丁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 ②地水土流失严重C. 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D. ④地风沙危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4.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读我国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5.甲地区成为双最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B.石漠化面积广大,工业化水平高C.水旱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水平高D.气候干旱,城市化水平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成正比B.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致灾指数较高C.乙地为最低值区,生态环境良好D.丙地成灾指数高,不适宜农业发展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读“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A.陕黔鄂 B.滇渝闽C.黔川浙 D.皖赣桂8.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 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C.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主要湿地资源。
高二地理(定)2016-2017期末卷(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资阳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6页。
全卷共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时,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44分)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第1~3题。
1.关于图中规划的公路,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B.走向为东北—西南C.长度约为6千米D.穿越山脊地区2.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右图为中亚某湖泊变迁状况,据此回答4~5题234.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干 B .砍伐森林导致的水土流失 C .过度放牧导致的荒漠化 D .过度引用当地的河水进行灌溉 5.该地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A .油菜 B .茶叶 C .棉花 D .黄麻读我国四个省区2010年能源消费状况,完成下面6~7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B .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C .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比例少,能源结构不均衡D .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7.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A .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B .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障C .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D .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8—9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绝密★启用前世界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概况单元卷1.位于两大洲分界线上的大湖是A.里海B.维多利亚湖C.贝加尔湖D.苏必利尔湖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由图可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有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B.陆地、海洋面积大致相等C.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3.从世界海陆分布可以推断,A.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于北半球B.南半球的自然带比北半球更完整C.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南半球大陆性气候面积大于北半球4.与四大洋相邻的大洲有A.0个B.1个C.2个D.3个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6.世界面积最小的大陆位于A.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7.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所在的大洲是A.①B.②C.④D.⑥8.七大洲中,跨经度范围最广的是A.①B.③C.⑤D.⑦9.⑤⑥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德雷克海峡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11.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A.②B.③C.④D.⑤12.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B。
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C。
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D。
海水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A.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14.四图中河流都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A.甲B.乙C.丙D.丁15.有关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2016-2017高中地理世界区域地理高考试题汇编(2016•天津卷)(2016•天津卷)13。
(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6分)(2)据图8、图9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3)巴西将于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答案】(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
(2)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有利: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不利: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2016•江苏卷)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 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 年3 月15 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
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图14 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15 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15 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4 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这主要是因为 .(3 分)(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 ,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 ,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月份。
(3 分)(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能力提升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关于全球海洋在不同纬度所占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A. 60°N大于60°SB. 赤道地区最大C. 40°N大于40°SD. 各纬度均在50%以上2.全球人口的纬度分布,人口比例最大的地区最有可能在A. 20°S - 20°NB. 20°S - 60°SC. 20°S - 40°ND. 40°N - 60°N如图示意某地理事物的世界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阴影区域最可能是A. 石油主产区B. 高山冰川区C. 人口密集区D. 森林分布区4.给甲地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西南季风C. 东北信风带D. 东南信风带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单位: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P点向左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A. 4条 B. 5条 C. 6条 D. 7条6.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A. 海岭B. 海沟C. 海盆D. 大陆架读“甲、乙两区域图”(见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中M、N湖分别是A. 淡水湖淡水湖B. 咸水湖淡水湖C. 内流湖外流湖D. 外流湖内流湖8.M、N湖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中的大洋有A. 印度洋大西洋B. 印度洋太平洋C. 太平洋北冰洋D. 大西洋北冰洋10.图中海拔最低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海峡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答案】1.B 2.C3.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解析】一般而言,多雨年份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山地丘陵地区如果利用不当会产生石漠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目前对荒漠化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答案】C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示地区最适合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带是( )A.①B.②C.③D.④5.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答案】4.C 5.D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及受海水侵灌的海滨低地区域。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解析】第6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a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引起土壤的盐碱化。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①高加索山;③伏尔加河;⑥阿姆河;⑧里海;A. ①③⑧B. ①③⑥⑧C. ③⑧D. ①⑧2.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B. B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C. 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D. E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答案】1.C2.D【解析】1.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河流分布等重要信息,可以得出④应为额尔齐斯河,⑥为锡尔河;⑧为里海;⑩为巴尔喀什湖,所以C正确。
2.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河流分布等重要信息,可以得出D为乌兹别克斯坦,为世界著名的产棉国,有“白金之国”之称;A国为哈萨克斯坦,地势东高西低;B为吉尔吉斯斯坦。
甲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河,湖中动植物资源丰富,透明度深达40.5m。
湖畔阳光充沛,有300多处温泉,是该国东部地区最大的疗养胜地。
乙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湖泊中,与甲湖成因相同的是()A. 长白山天池B. 死海C. 维多利亚湖D. 鄱阳湖4.甲湖湖畔成为该国东部地区最大疗养胜地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②湖水透明度高③动植物资源丰富④地热资源丰富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5.对乙城工业未来发展作用最大的是()A. 土地面积辽阔B. 淡水资源充足C. 科研实力雄厚D. 煤炭储量大【答案】3.B4.D5.C【解析】【点睛】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能力提升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省区按气候的大陆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C.甲丁乙丙D.丁丙乙甲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3.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最显著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等。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①②③④依次反映我国地理特征的地区顺序是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四川九寨沟B.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广西桂林C.东北平原青藏高原珠江三角洲浙江杭州D.柴达木盆地云贵高原黄河三角洲西双版纳5.与③所反映的地区相比,②所反映的地区A水陆交通便利 B.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大C油气资源丰富 D.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下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6.东部季风区中贫困县空间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有①黑吉辽②渝东鄂西③甘南④云贵⑤青海南部⑥苏皖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7.我国贫困县的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 B.内流区多,外流区少C.主要分布在山区 D.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区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9.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
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C.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②热量带③干湿区④三江平原⑤北京市A.①②③ B.①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答案】1.C 2.C读2014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3-4题。
3.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各地纬度差异大C.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大4.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答案】3.B 4.A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4月27日,中国福建蓝天救援队19名队员赴尼泊尔灾区,并携带着北斗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前往一线救援。
队员携带的“北斗RD”手持机,只需长按“一键救援”按键3秒,监控台立刻就能响起警报声,同时监控台的大屏幕上会显现报警地点的细致定位,并迅速检索出在报警地点周围的应急资源配备状况,以便指导救援。
下图为尼泊尔地形示意图。
根据材料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该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低,各地均温都在0℃以上B.多高山地区,没有平原C.河流短小,水流平缓D.北部高山垂直自然带复杂6.该救援队使用“一键救援”来指导救援的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A.GPS、RSB.GIS、GPSC.GIS、RSD.GPS、GIS、RS【答案】5.D 6.B读我国云南省地形构成和2014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回答7-8题。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分区地理基础测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①运河大大缩短了A. 北美西海岸和南美西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B. 北美东海岸和南美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C. 北美西海岸和北美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D. 北美西海岸和亚洲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2.若尼加拉瓜运河建成通航,则经济收入可能受到较大冲击的国家是A. 墨西哥B. 埃及C. 新加坡D. 巴拿马3.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可能遇到自然障碍有A. 沿线湖泊众多B. 火山、地震活动频繁C. 高寒冻土广布D. 溶洞、暗河众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于2013年3月26日至2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近30%,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4.金砖国家中面积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有几个()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金砖国家中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有几个()A. 1个B.2个C. 3个D. 4个6.“金砖国家”均是新兴市场国家,它们开展合作,优势互补,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加油站B.印度是世界工厂C.俄罗斯是世界办公室D.巴西和南非有世界最大的原材料产地位于亚洲西部的叙利亚是中东主要的石油出口国。
2015年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在土耳其境内的180多万叙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群体。
完成下列问题。
ºN第10、11题图7.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 B.经济 C.战争 D.教育8.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雨是因为A.气压低对流旺盛 B.背风坡多地形雨C.暖流的增湿作用 D.受盛行西风影响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
长白山一高高二地理综合检测试题(二)世界地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3.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报告,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6日凌晨发生里氏7.6级地震,震中位于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以南225千米处,震源在海床以下24.4千米。
结合下图。
回答4~5题。
4.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原因是()A.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5.此次地震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A.火山B.海啸C.风暴潮D.暴雨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6~8题。
6.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7.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8.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B.制冷C.取暖D.烹饪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回答9~10题。
综合测评(B)高二地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16年9月,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
读图,完成1~2题。
1.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 )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A.太阳辐射非常强B.太阳活动干扰小C.天气变化影响小D.电磁环境比较好1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
第2题,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2.D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
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
据此完成3~4题。
3.原始鱼类出现在( )A.元古代B.古生代早期C.古生代后期D.中生代中期4.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D.蕨类植物3题,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期,奥陶纪鱼类出现。
第4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4.C北京时间2020年1月29日3时10分,在古巴南部海域(19.46°N,78.79°W)发生里氏7.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主要发生在④圈层B.火山喷发出现在③圈层C.①圈层表示岩石圈D.②圈层表示地幔6.造成古巴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活动B.人类活动C.火山喷发D.地壳运动5题,据图可知,④圈层表示内核,地震主要发生在岩石圈;图中③圈层表示外核,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图中②圈层表示地幔;根据图中莫霍面可知①圈层表示地壳。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综合
能力提升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约占39%
C.陆地彼此相连成为一块
D.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2.关于世界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最小的大洲是非洲
B.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欧洲
C.地形复杂,地势中高周低的大洲是亚洲
D.有“高原大陆”之称的大洲是南美洲
右图是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稻米
C.玉米
D.天然橡胶
4.红木家具广受中国人们的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从甲国进口。
近年来,甲国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保护森林资源
B.提高原材的附加值
C.增加就业机会
D.红木市场已经过饱和
读下面“经纬简示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在大陆西海岸,XY之间是海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X—Y线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6.下列四项中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
A.富士山
B.大分水岭
C.安第斯山
D.“硅谷”
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7.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Ⅰ
B.Ⅱ
C.Ⅲ
D.Ⅳ
8.有关四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9.对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自南向北流
B.暖流
C.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D.有利于沿海渔场的形成读贝加尔湖位置与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贝加尔湖的成因主要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河流侵蚀作用
C.地壳断裂下陷
D.风力侵蚀作用
11.图中修建铁路的最大限制性条件是
A.冻土广布
B.高寒缺氧
C.森林茂密
D.阴雨天多
读俄罗斯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图中等温线表示的月份及气温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1月,①②③④
B.1月,④③②①
C.7月,①②③④
D.7月,④③②①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A.甲地——大牧场放牧业
B.乙地——乳畜业
C.丙地——水稻种植业
D.丁地——商品谷物农业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读图,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是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孟买
D.班加罗尔
15.给南亚带来充沛降水的季风是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
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A.非洲东部 B.非洲中部 C.非洲西部 D.非洲北部
17.下列属于中国从非洲主要进口农产品是
A.天然橡胶和油棕 B.水稻和小麦
C.咖啡豆和可可 D.蔗糖和柑橘
18.对非洲农业稳定性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地质
读下图,成下列问题。
19.图中阴影所示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该国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 )
A.科学技术 B.人口密度
C.气候特征 D.水文状况
20.图中甲地的年降水多于2000毫米,明显多于同一种气候区的降水。
出现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地形阻挡
C.纬度高低 D.季风活动
下图示意世界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图中()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
22.图中()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 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 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分布的地域范围广,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也大量种植小麦,相对于小麦,玉米对光照的要求更多些。
读世界某国农作物分布图和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产量变化
图。
回答下列各题。
23.图中某国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A、B、C三地对应的农作物分别是()A. 小麦、玉米、葡萄 B. 葡萄、玉米、小麦
C. 玉米、小麦、葡萄
D. 小麦、葡萄、玉米
24.本世纪以来,导致中国小麦年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气候变暖,病虫害增多
B. 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
C. 流水冲刷,土壤肥力下降
D. 国内价格下降,种植面积减少
25.美国小麦年产量一直比加拿大高,其原因不包括()
A. 耕地面积广大
B. 人口数量多
C. 气候温暖湿润
D. 黑土土壤肥沃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下图为拉丁美洲地形图和甲、乙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单位:mm)。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图中虚线范围内山脉的形成原因,并简要说明该山脉的主要地理意义。
(3)丙地形区公路线密度很小,试分析原因。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尔吉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境内河湖广布,其中伊塞克湖是世界上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湖泊东岸积雪时间长。
(1)简述吉尔吉斯坦的地理位置。
(2)简述吉尔吉斯坦的地形地势特征。
(3)简析伊塞克湖东岸积雪量大且时间长的自然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马逊河口有一个世界自然奇观--涌潮,它与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不相上下。
巴西人把亚马逊涌潮称为“波波罗卡”,大涌潮波高4-5米,时速达20多千米,1月份溯河而上最多可达200多千米。
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礴。
材料二里约热内卢当地时间(西三区)8月5日20点,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虽然没有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持,但巴西人以“绿色环保、拯救地球”作为开幕式主题,将亚马逊雨林搬上舞台,依旧为世界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奥运会开幕式。
材料三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但是这片珍贵的雨林由于人类的农耕和放牧活动正变得越来越小。
根据目前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科学家预计未来20年内40%的亚马逊雨林将被彻底毁
坏,20%的雨林将严重退化。
(1)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水热充足,但人口较为稀少,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而此处全年风力较小的原因是。
(2)分析亚马孙涌潮能上溯200多千米的原因。
(3)开幕式开始时,北京天安门的旗杆日影朝向。
此后半年,天安门旗杆的正午日影长短变化是。
(4)结合图示地形和所学知识,说明南美洲热带雨林为什么分布如此之广。
(5)列举保护雨林的有效措施。
29.材料一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小岛,历史上无人问津。
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
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
马岛上空,硝烟未散。
2010年2月,英国、阿根廷两国马岛争端再度升温,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材料二左图为世界区域局部图,右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1)读图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图文资料从地理角度分析英国争夺马岛的原因。
(3)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