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0.00 KB
- 文档页数:7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课件图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时《蚂蚁》。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探究蚂蚁的触角的作用,以及蚂蚁的群居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难点:探究蚂蚁的触角的作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蚂蚁标本、放大镜、触角模型等。
学生准备: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二、探究蚂蚁的触角作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触角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触角,让学生猜想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 教师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蚂蚁在触角被遮挡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三、了解蚂蚁的群居生活方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谈谈对蚂蚁生活方式的认识。
四、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蚂蚁,记录蚂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板书设计:蚂蚁触角:嗅觉、触觉群居生活作业设计:1. 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
2. 家长协助孩子在家进行蚂蚁触角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蚂蚁的标本,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蚂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蚂蚁的其他生活习性,如蚂蚁如何寻找食物,蚂蚁如何繁殖等。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蚂蚁搬家观察,深入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难点是探究蚂蚁的触角的作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优质课件图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围绕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1. 章节:第三章《动物的一生》第4节《蚂蚁》。
2. 内容:蚂蚁的生活环境、社会行为、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认识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动物行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蚂蚁的社会行为和身体结构的认识。
2. 教学重点: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优质课件、蚂蚁模型、放大镜、观察盒等。
2. 学具:记录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优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蚂蚁模型,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
(2)讲解蚂蚁的社会行为,如分工合作、通讯等。
(3)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如食物来源、栖息地等。
3. 实践活动:(1)分组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的行为和特征。
(2)讨论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1)展示蚂蚁觅食的图片,分析蚂蚁的通讯方式。
(2)讨论蚂蚁如何合作搬运食物。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特征。
(2)让学生举例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1. 《蚂蚁》2. 内容:(1)蚂蚁的生活环境(2)蚂蚁的身体结构(3)蚂蚁的社会行为(4)蚂蚁的生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特征。
(2)举例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
(3)简述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触角,六条腿。
(2)蚂蚁通过触角传递信息,分工合作搬运食物。
(3)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维持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