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33)环境保护(选修6,含解析)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44.50 KB
- 文档页数:4
环境保护1.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
杨柳飞絮既为北方增添了浪漫的春日气息,也给市民日常生活带来一些烦恼。
据媒体报道,2018年北京市多措并举,综合治理30万株杨柳雌株。
列举三条杨柳飞絮的危害,并设计两项治理危害的方案.(10分)答案:危害:污染环境,导致过敏,易产生火灾等。
措施:更换树种,从根源上减少飞絮来源;及时清理地表飞絮,减轻危害;减少雌株数量。
2.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为促进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分析与传统汽车相比,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10分)答案:优势:运行过程中不燃烧,零污染,低碳环保;运行过程中噪声小;国家有政策优恵,经济省钱。
问题:国内充电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充电困难;充电耗时长;电动车的电池寿命终结后可能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在农村偏僻的土地上,用砖块水泥搭建的灶台连成一排,每个灶台上架着一张铁丝网,将木材燃料放在铁丝网下面,把煮熟的青果倒在铁丝网上面,然后点火熏烤,这是海南省传统的土灶熏烤槟榔方式.分析土灶熏烤槟榔方式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10分)答案:不利影响:燃烧大量木材,会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释放大量烟尘,污染空气,影响熏烤工人及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环境污染严重时,还会给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等带来不利影响。
改进建议:改变传统家庭作坊式加工方式,实行规模化生产;引进环保熏烤设备和技术,减轻大气污染.4.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
目前,生态浮床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修复技术,并已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工程中。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5选修6 环境保护中的作为一、我们周围的环境 1.什么是环境 (1)概念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人类与环境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1.表现2.原因3.特点特别提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虽属不同形式的环境问题,但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1)都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
(2)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减少(消亡)等;反之,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
(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而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1.一种新的环境观四、认识环境管理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2.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3.环境管理的手段五、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1.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六、公众参与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环保NGO的活动情况及作用。
2.个人环境道德修养七、水污染及其成因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2.水体污染现象(八、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1.城市垃圾的特点:____大、____多、____大。
特别提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城市垃圾应采用回收、分拣、处理加工、焚烧和综合利用等方法,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垃圾尽可能被再生利用,创造财富。
九、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大气污染现象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______生产,并对______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特别提示: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
(2)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
(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
选修6 环境保护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9日,英国石油公司表示,MC252油井现已不再向墨西哥湾泄漏石油,截至目前事故处理费用已达到61亿美元。
这场生态灾难已造成近30万只海鸟和无数鱼类死亡,有些珍稀动物甚至面临灭绝之虞.材料二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
(1)墨西哥湾泄漏石油后,A、B两地首先受到污染的是________,对泄油区的社会经济会造成什么危害?(2)简述材料二图中所示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的分布规律及油污的来源.解析第(1)题,考虑洋流因素,A地首先受到污染,石油污染不仅降低海滨的生态环境,还会使海洋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第(2)题,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为石油污染区域,污染源来自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答案(1)A 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的设施;石油污染还会使海洋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2)分布规律: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油污的来源: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2.读“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解析第(1)题,从降水量的多少分析湿地面积的变化。
第(2)题,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答案(1)20世纪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20世纪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
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增多;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
对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
3.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
“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
环境保护[最新考纲]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考点一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污染过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来源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危害①水体中植物死亡;②鱼类死亡;③湖泊演变为沼泽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①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防治措施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1.(2016·全国文综乙卷)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
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
环境保护(45分钟100分)非选择题(共100分)1.(2018·某某模拟)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以取代传统旱厕。
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改善了农村的环境。
下图为源分离厕所和传统旱厕示意图。
(10分)分析我国中东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对当地环境保护的作用。
【解析】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都有改善作用,同时也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
答案: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沼气作为燃料使用,减少了薪柴、秸秆的使用,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避免了传统旱厕的臭味;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避免了粪便造成的污染。
2.(2018·某某模拟)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
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我国某某省于1979年引入。
互花米草从早期的人为扩散演变为现在的自然扩散,对某某省的海滨湿地造成严重的危害。
(10分)分析互花米草自然扩散对某某省海滨地带的不利影响。
【解析】互花米草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
快速繁殖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威胁海岸生态系统,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滩涂养殖。
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等。
答案:互花米草繁殖能力强,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威胁海岸生态系统,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滩涂养殖(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等)。
1.(2016·唐山二模)下图是2014年中国城市逐月PM2.5污染等级天数比例。
指出2014年中国城市PM2.5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
解析:图示1月、2月重度污染天数比例在20%左右,是各月份中最高的,故冬季最严重。
成因可从污染物排放多、大气对流弱等角度分析。
答案:冬季。
以燃煤为主的发电与北方供暖易产生大量烟尘与灰尘,PM2.5含量加大;气温低,机动车尾气排放物增加;冷空气稳定时,风力弱,多逆温现象,不利于PM2.5扩散。
2.(2016·太原二模)下图中的M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岸四周牧场连片,湖区渔业资源丰富,除盛产鱼虾外,湖岸水产养殖业发达。
为方便湖底石油的开采及出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现可通行远洋油轮。
近年来,这个巨大的“聚宝盆”陷入了水质恶化的困境。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M湖水质恶化的原因。
解析:注意文字材料中提及:湖区水产养殖业发达、湖底石油开采,则会有养殖业和石油开采、运输带来的水质下降;图示湖岸城市众多,则城市生活污水排入会造成污染;同时湖泊北部与海洋相连,会加剧水体盐度。
答案:人工拓宽北部入海水道,加剧海水倒灌,导致湖水含盐量增加;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石油渗漏,导致湖面油污增加;湖区发展养殖业产生的残饵、湖岸畜牧业发展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周围城市生活污水等随河流排入湖泊,使湖水水质恶化。
3.(2016·烟台适应性练习)我国是家用电子电器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报废的家电总量在2 000万台以上。
由于家电拆解具有很大利润,废旧电器拆解行业应运而生。
下图为某南方拆解基地,该基地以家庭作坊为主,拆解方式以手工机械拆解和焚烧为主,主要为了获得金属、塑料、废旧电器原件,废旧电器和拆解后的废弃物大多露天堆放。
试分析废旧电器拆解对当地产生的危害。
解析:旧电器拆解的危害应从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等方面分析。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4课练36选修6环境保护(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1.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确认,2013年葛洲坝附近唯一的自然产卵场中的中华鲟没有繁殖产卵。
葛洲坝建成后的几年里,中华鲟野生种群的数量从70年代的1万余尾减少到目前的57尾。
下图为中华鲟产卵区分布变化示意图。
(15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鲟数量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2.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
新中国成立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
玛纳斯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流域内生态环境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
右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15分)简述玛纳斯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下图中的M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岸四周牧场连片,湖区渔业资源丰富,除盛产鱼虾外,湖岸水产养殖业发达。
为方便湖底石油的开采及出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现可通行远洋油轮。
近年来,这个巨大的“聚宝盆”陷入了水质恶化的困境。
(15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M湖水质恶化的原因。
4.“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温、光照强度等都会对藻类的水华生物生长繁殖产生影响。
据新华社合肥8月10日电,安徽省巢湖市饮用水源地周边连日来出现明显蓝藻集聚。
安徽省环保厅已两次发出蓝藻水华红色预警,这引发了公众对于饮用水安全的担忧。
(15分) 分析7、8月份巢湖“水华”现象严重的原因。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2015年11月8日,辽宁全省14个城市中有11个空气污染严重。
沈阳市遭遇了六级严重雾霾。
简述雾霾天气的形成条件并列举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原因。
6.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阅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5分)简述江苏省酸雨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酸雨发生频率年际变化大致趋势,并简析其变化趋势可能原因。
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监测点PM10月平均值(单位:mg/m3)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林地草地建筑用地裸地水体其他S10.062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2.24 S20.057 4 707 11.81 9.33 5.43 25.73 4.03 S30.061 51.8 10.65 9.86 7.75 19.94 3.55 S40.074 31.7 24.83 16.95 12.37 14.15 1.93 材料三S1点的PM10月平圴浓度图(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点,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因。
(2)上图表示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夏季浓度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该城市进行环境管理的对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2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
(2)春秋高、夏季最低、冬季较低夏季降水丰富;盛行东南季风,风力强,污染物易扩散;植被更为茂盛,滞尘作用大。
(3)个人企业政府2.(2011·枣庄调研)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不同年份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千公顷)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年内减少面积A B农业构调整结灾毁1999 129 205.5 394.6 205.3 134.7 107.12001 127 615.8 590.7 163.7 30.6 108.32003 123 392.2 2 237.3 229.1 50.4 364.12005 122 082.7 390.4 138.7 53.5 12.3材料二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课练33 选修6 环境保护双基达标1.(2018·辽宁本溪月考)2016年11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使用无人机对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铁山港进行了空中拍摄,发现当地矿坑一个挨着一个,每个矿坑的面积都有几个足球场大,有的裸露着岩石,有的则灌满了蓝色的海水,其中一个矿坑靠近海岸,而不远处就是大片的红树林。
请说明海岸线上的矿坑群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15分)答案:环境问题: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海水入侵导致生态破坏。
解决措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加强巡视监督管理,杜绝采石活动;用碎石回填矿坑,植树种草,恢复地表植被;加强当地居民和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解析:海岸线上的矿坑群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从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考虑;措施可以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恢复地表植被、加强居民环保意识等方面考虑。
2.(2018·山东潍坊二模)华北农牧交错带位于冀、内蒙古、晋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面积约1.0×105km2,垦殖率30%~40%,区域人口近800万。
华北农牧交错带贫乏而脆弱的生境(生物生活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资源,在长期的垦草农作、牧场超载之下,土地呈现沙化、碱化与贫瘠化的“三化”演替。
农牧低产不稳,土地起尘扬沙。
区域资源环境的退化,直接威胁着京津及华北农业区的生态与经济安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恢复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
说明我国华北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功能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目的。
(15分) 答案:生态功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江河;防止水土流失等。
主要目的:尽快恢复该地区草地植被自然景观;改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实现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解析:我国华北农牧交错带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江河、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功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恢复该地区草地植被自然景观、改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3.(2018·河南考前预测)桉树是常绿高大乔木,可长至100~11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
桉树原产自澳大利亚,需水肥量大,生长速度快,固碳能力强。
中国引种桉树可追溯至公元1890年。
因为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桉树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大量种植。
中国桉树林的种植面积位列世界第三,广西的速生桉面积则占全国一半,解决了广西80%以上、全国20%以上的木材需求。
评价广西大规模种植桉树对环境的影响。
(15分)答案:有利:桉树属速生林,广西的速生桉解决了广西80%以上、全国20%以上的木材需求,有利于减少对其他树木的过度砍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桉树光合作用强,释放出大量氧气,有利于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不利:由于生长速度快,蒸腾作用强,桉树根系大量吸收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地表干旱,土壤缺水,影响其他植被生存,破坏生态环境。
解析:大规模种植桉树对环境的影响需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桉树生长速度快,所以种植桉树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木材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对其他树种不合理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桉树光合作用强,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等。
不利影响主要从生物多样性及对地下水的影响角度分析:由于桉树需水肥量大,所以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影响其他植被生长,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2018·山东临沂一模)下图示意某段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及风向频率。
概述该段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15分)答案:特点:距离公路越远,含量越低;公路东侧含量高于西侧。
原因: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主要来自汽车尾气;距公路越近,接受的尾气越多;东侧位于盛行西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接受的汽车尾气较西侧多。
解析:图示重金属浓度由高速公路向两侧递减;东西两侧相比,东侧大于西侧。
可推测重金属来自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只能是汽车尾气排放;另外从风向频率图可看出,该地盛行偏西风,则东侧浓度较大可能是尾气中重金属被风吹到公路东侧较多的缘故。
5.(2018·石家庄二模)近年来,湖南省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业快速发展,三市规模以上(年出栏500头)养猪场均有1 500家左右,规模以下的更是数量惊人。
随着生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突出,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下图示意岳阳、益阳和常德三市位置。
简述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15分) 答案:危害: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污水和粪便臭气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粪便和污水进入河流和洞庭湖,导致河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粪便和污水随地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防治措施:加强养殖污染危害与防治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取缔污染严重养殖场(禁止在河流和湖泊附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禽畜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加强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解析:由文字材料和图可知,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有污水和粪便臭气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粪便和污水进入河流和洞庭湖,导致河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粪便和污水随地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等。
法律措施如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取缔污染严重养殖场;宣传教育措施如加强养殖污染危害与防治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技术措施如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加强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6.(2018·合肥二模)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和马斯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河汊交错。
为抵御风暴潮灾害,荷兰人在河汊处建设多道防潮闸坝。
简述这些闸坝对闸内水环境的影响。
(15分)答案:阻挡海水倒灌;可使闸内水体盐度降低;闸坝导致水流速度减缓,水质恶化;阻挡泥沙,导致河道泥沙淤积严重;对鱼群的洄游和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易造成河口排水不畅,形成内涝。
解析:闸坝对闸内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从闸坝对于海水、河流径流及生物的影响角度考虑。
从闸坝对海水的影响来看,修建闸坝可以防止海水倒灌,降低闸内水体盐度。
从闸坝对河流径流的影响来看,建设闸坝会导致水流流速降低,水质恶化,泥沙淤积加重,形成内涝。
从闸坝对生物的影响来看,闸坝影响鱼群的洄游,容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刷题加餐练刷高考真题——找规律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
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
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解析:根据材料,柽柳种子多,繁殖快,侧向枝条多,生存能力强,争夺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容易打破生态平衡。
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
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解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可从植被结构、植被丰富程度、地下根系和植被多样性等方面回答。
3.(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
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
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解析: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湿度低主要与树种本身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树种单一的影响,以及植株的疏密度有关。
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如图)。
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
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
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虾池在陆上,附近有农田和村庄,引海水养虾,海水渗漏会导致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含盐量增加,废水经地表排放还会造成污染。
5.(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
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第一问难度中等,第二问相对简单。
快递外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要说明外包装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还要说明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会造成环境污染。
解决此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应联系清洁生产的原理,从材料的选取,加工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注意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
解析:衰竭原因可从生存环境恶化,以及人为过度捕捞两个方面分析。
保护措施针对原因回答即可;另外,针对生物数量减少,一般都要采取人工孵化、放养幼苗等措施来增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