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设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106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选煤厂的基本生产流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 掌握选煤厂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事故类型。
- 熟悉选煤厂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2. 技能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 能够识别和报告安全隐患。
- 能够进行简单的现场急救。
3. 情感目标:- 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 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二、教学对象选煤厂新入职员工、转岗员工、复岗员工及管理人员。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选煤厂概况- 选煤厂的定义及作用- 选煤厂的生产流程- 选煤厂的主要设备2. 安全管理制度- 国家及地方安全法规- 选煤厂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3. 常见安全隐患及事故类型- 物理性事故: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 化学性事故: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漏等- 生物性事故:生物性感染、病虫害等第二课时:1. 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起重作业安全规程- 电气设备操作规程2. 应急处理措施- 火灾应急处理- 爆炸应急处理- 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应急处理3.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呼吸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听力防护用品:耳塞、耳罩等- 视觉防护用品:安全眼镜、防护镜等- 防护服:防尘服、防酸碱服等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选煤厂概况、安全管理制度、常见安全隐患及事故类型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理演练。
4. 互动式教学:组织学员进行讨论、提问,解答学员疑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 介绍选煤厂概况和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2. 讲解- 讲解选煤厂的生产流程、安全管理制度、常见安全隐患及事故类型等。
3.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4. 角色扮演- 模拟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理演练。
5. 互动式教学- 组织学员进行讨论、提问,解答学员疑问。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150万吨选煤厂主厂房设计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班级:矿物加工工程2008级3班学号:2008300333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11月17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教研室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目录1 煤质资料分析及可选性评定 (5)1.1 煤质资料分析性 (5)1.2 可选性评定 (7)2 工艺流程计算 (11)2.1工艺流程数质量平衡计算 (11)2.2工艺流程水量平衡计算 (18)3 工艺流程评述 (21)4 主要设备选型与计算 (22)4.1不均衡系数的选取 (22)4.2主要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22)5 主厂房工艺布置 (27)6 结束语 (34)参考文献 (35)附件:主厂房平面图2张、纵剖面图1张、横剖面图1张、数质量流程图1张1 煤质资料分析及可选性评定1.1 煤质资料分析年处理能力为180万吨的矿井选煤厂,服务年限为40年以上,工作制度每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16小时(即两班生产、一班检修),原煤牌号为气煤,入厂的原料煤为该矿A、B两层煤,其中A层煤占入厂原煤23%、B煤占入厂原煤77%。
最终产品要求:精煤灰分10.01~10.50%,精煤水分M t<=12%。
原煤牌号为气煤,入厂的原料煤为该矿A、B两层煤,其中A层煤占71%,B层煤占29%。
入厂原煤筛分组成综合结果见表1-1。
(1)>50mm粒级的情况:原煤矸石的含量为2.06%含矸等级为中矸,不需要手选拣矸。
(2)各粒级含量分析:根据表1-1可知该原煤各粒级的重量百分数都很相近,说明原煤的粒度分布均匀。
(3)各粒级质量分析,根据表1-1可以看出各粒级灰分是和原煤总灰分相近,说明媒质均匀,灰分随着粒度减小而减小说明媒质易碎。
原煤破碎级筛分组成综合结果见表1-2,原煤自然级筛分组成综合结果见表1-3,原煤破碎级筛分组成综合结果见表1-2,原煤自然级筛分组成综合结果见表1-3,原煤自然级和破碎级筛分组成综合结果见表1-4。
选煤厂初步设计说明书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一直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保证煤炭的质量和安全生产,煤矿企业需要建立煤矿选煤厂。
本文将从选煤厂设计的初步方案、流程、设备、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选煤厂的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选煤厂初步方案包括选址、厂址规划、总体构想等。
首先,选择适合选址的地区,考虑煤炭资源的储量和质量、交通便利程度、水源等因素。
其次,厂址规划需要根据选煤厂的规模和生产能力确定占地面积,确保设备的布局合理、生产流程的顺畅。
最后,总体构想需要对选煤厂的总体框架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主要分区、设备区、办公区、生活区等。
选煤厂的流程主要包括原煤进厂、煤炭分级、煤炭洗选、尾矸处理等环节。
首先,原煤进厂需要建立原煤堆放区,确保原煤的存储和供应。
其次,煤炭分级是将原煤按煤质的不同进行划分,常用的方法有筛分、气浮和湿法浮选等。
然后,煤炭洗选是将原煤进行洗涤和脱水处理,以提高煤质。
最后,尾矸处理是将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矸石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堆放、填埋和各种综合利用。
选煤厂设备主要包括原煤处理设备、煤炭洗选设备和尾矸处理设备。
原煤处理设备包括原煤露天堆储设备、原煤破碎设备和输送设备等。
煤炭洗选设备包括煤炭筛选设备、煤炭洗涤设备、煤炭脱水设备等。
尾矸处理设备包括尾矸浓缩设备、尾矸过滤设备和尾矸干排设备等。
选煤厂的安全防护主要包括防火、防爆、防尘、防震等方面。
首先,选煤厂需要安装防火设备,如防火墙、灭火器等,以确保安全生产。
其次,选煤厂需要对易燃气体和粉尘进行有效的防爆处理,如安装爆破门、设置通风设备等。
然后,选煤厂需要加强防尘措施,如喷水设备、封闭装置等,以减少粉尘的扬尘。
最后,选煤厂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总之,选煤厂的初步设计是保证选煤厂正常运行的基础,只有从选址、厂址规划、总体构想、流程、设备、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才能确保选煤厂的安全高效运行。
《选煤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教研室二零一二年十月一、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是选煤厂设计课堂讲授与毕业设计之间的系统作业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得到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综合、校正煤质资料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掌握工艺流程的方案确定、计算原理和方法;掌握工艺设备选型和计算方法;初步掌握车间设备的布置要求;培养绘制工艺图纸的能力。
课程设计包括说明书与图纸两部分。
说明书要求书写要简明、清楚,选用的指标与资料数据要注明来源和依据,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和步骤;准备车间的机组剖面布置图1张,平面图1张,数质量流程图和设备流程图各1张。
二、设计任务书:刘桥三矿选煤厂:矿井型选煤厂,年处理原煤300万吨,其中A 层占24%,B层占76%。
原煤为肥焦煤。
年工作330天,每日两班生产16小时,一班检修。
精煤产品满足灰分Ad=(~)%,水分Mt<%。
中煤用作燃料,灰分合理确定。
煤泥经过浮选。
矸石就近利用。
三、选煤厂设计计算书:1、原煤资料的审查:检查筛分浮沉资料在煤样试验前后重量与灰分的误差是否符合国标或部标要求,有无错误的数据,以确认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煤质资料的初步分析(原煤特性)对矸石、硫、磷有害杂质含量有初步的估计,例如,低矸或中矸等矸石含量偏低的原煤,可考虑检查性手选,矸石经过破碎由跳汰机排出。
资料合成时不扣除矸石。
如果矸石含量大,原煤属于高矸,应考虑使用选择性破碎机等选出矸石,资料合成时应扣除矸石。
原煤含硫小于%,可不考虑特殊处理。
3、煤质资料校正与综合:首先校正筛分试验资料,校正原则见书(筛分资料的灰分校正)。
各煤层筛分试验灰分校正后按表1进行综合。
可考虑+50mm的原煤(包括夹矸、矸石)全部破碎,其破碎至-50mm 的筛分试验资料见表2。
破碎级的总灰分与表1中的灰分有差异,以表1的+50mm灰分为准,校正破碎级的灰分,校正后的灰分填入表2的第10栏。
选煤厂设计初步方案[1]选煤厂设计初步方案[1]煤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国内能源需求,设计一个200万吨煤矿的初步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关于选煤厂设计初步方案的详细介绍。
首先,煤矿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煤矿的地点时,需要考虑附近煤矿资源的储量和质量,以及交通运输的便利性。
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避免选择过度开采和造成生态破坏的地区。
在设计炉窑部分时,需要考虑炉窑能耗和环保要求。
选用高效节能的炉窑设备,采用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燃料。
同时,为了实现高效环保,应采用高效脱硫和脱硝技术,使产生的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在煤炭的运输方面,应考虑到煤炭的供应链管理。
选择合适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以确保煤炭能够及时送达目的地。
同时,也要安排好煤炭的储存和装卸设施,以优化运输效率。
在煤炭选矿部分,需要采用合适的煤炭分选技术,以提高煤炭的品质和利用率。
可以选用物理分选、化学分选或浮选等技术,根据煤炭的性质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选和加工。
同时,也应考虑到绿色环保,减少选煤过程中的废水和废渣排放。
在煤炭的储存和配送方面,需要有先进的储煤设备和高效的配送系统。
合理规划储煤场地,选择合适的储煤设备,确保煤炭能够安全储存和及时配送。
同时,也要考虑到环保问题,防止煤尘和废气的泄露,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在煤矿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科学的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确保煤矿能够按时交付。
同时,也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权益。
另外,应落实环境保护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保护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
总而言之,选煤厂设计初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储量、环保要求、供应链管理和煤炭加工技术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高效环保的煤炭生产,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破碎产品一般在:10-2010140020200max max D==d S =10~140 不难看出,破碎段数不会是一段,因为破碎比不会小于10。
通常破碎段数为2~3段。
2)预先筛分和检查筛分的应用条件每段破碎可以设预先筛分或检查筛分或既有预先筛分又有检查筛分,也可以不设任何筛分。
其单元流程的基本形式如图:图中,﹙a)﹑﹙b﹚为开路破碎流程(无返回物料,一般当磨机的给矿粒度较粗如自磨机,以及含泥含水较大的矿石,采用开路流程),﹙c)、(d)﹑(e)为闭路破碎流程。
预先筛分的目的可预先筛出细粒,防止过粉碎,并能相应提高破碎机的生产能力。
当给料中细粒级含量较高时应用预先筛分是有利的。
另外,物料中含泥、含水较多时,应用预先筛分对防止破碎机堵塞起一定作用,但是,安装预先筛分要增加厂房高度和基建投资,并且产生粉尘和噪音,所以当粗碎、中碎机生产能力有富余时,可不设预先筛分。
一般粗碎前不用预选筛分,因为能力大,易增加厂房高度,多加控制筛,控制大块粒度;中碎前预选筛分有两种说法,其一,破碎中硬矿石时,细粒级变多,且泥水多时,适宜加预先筛,可大大提高中碎生产能力;其二,另一方不主张加,泥(>6%)水(>3~5%)多难筛易堵,增加厂房高度和投资。
检查筛分的目的在于控制破碎机产品的粒度和充分发挥破碎机的生产能力。
各种破碎机排矿中存在着大量的大于排矿口的过大颗粒(原因!),为严格控制破碎产品的粒度,就必须设置检查筛分与破碎机构成闭路。
检查筛分一般都采用,以下一般不采用:(1)泥水较多时;(2)配置上有困难,磨机给矿粒度范围大,排矿粗时,可不用加;(3)采用开路加棒磨,但应进行经济比较。
各种破碎机排矿中过大颗粒含量(β)与相应过大粒度系数(Z )(Z=排矿最大颚式破碎机排矿口为50㎜,则对中等可碎性矿石其排矿最大粒度为d max =Z ·b =1.6*50 =80㎜。
粒度/破碎机排矿口宽=dmax/b)的关系见表:如颚式破碎机:1.6=300/b,b=187.5 表5.2-6,各种破碎机排矿中过大颗粒含量(β)与相应过大粒度系数(Z)矿石可碎性等级破碎机类型旋回颚式标准圆锥短头圆锥β(%)Z β(%)Z β(%)Z β(%)Z(开路取大值闭路取小值)难碎性矿石35 1.65 38 1.753 1.6 75 2.9~3.0中等可碎性矿石20 1.45 25 1.6 35 1.9 60 2.2~2.7易碎性矿石12 1.25 13 1.4 22 1.6 38 1.8~2.2注:由此表可根据排矿口求排矿最大粒度,或由排矿最大粒度求排矿口宽。
选煤厂设计毕业设计
题目:选煤厂设计与优化
设计要求:
1. 设计一个能够处理3000吨/天原煤的选煤厂,选煤比率不低
于1.3:1,煤渣含量不高于20%。
2. 设计选煤厂的流程,并选择适当的设备以实现选煤要求。
3. 建立选煤厂的数据模型,通过仿真和优化,得出最佳的选煤流程和设备配置。
4. 深入分析选煤厂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煤炭质量波动、设备故障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提出选煤厂的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方案,以提高选煤效率和降低成本。
6. 根据设计要求,编写选煤厂设计报告,包括选煤原理、流程、设备布置、技术参数、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课程设计—选煤厂设计1.概述1.1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是选煤厂设计课堂讲授与毕业设计之间的系统作业练习。
通过课堂设计使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得到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学会综合、校正煤质资料的方法,并且对煤质资料进行分析;掌握工艺流程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掌握工艺设备选型和计算方法;初步掌握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和培养绘制工艺图纸的能力。
课程设计包括说明书与图纸两部分。
说明书书写要简明、清楚,选用的指标与资料数据要注明来源和依据,要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和步骤;准备车间的机组剖面布置图1?2张平面图1张,工艺设备联系图1张。
对已给定工艺流程通过计算,将数质量指标填到工艺流程图上,在说明书中对工艺流程分析,并给予评价。
1.2 设计任务书某矿井选煤厂年入选120万吨(干矿量)原煤,入选A、B两层原料煤。
原煤牌号为主焦煤,原煤水分为5.00%。
年工作330天,每日两班生产(一天选煤16小时),一班检修。
精煤灰分10%,供炼冶金焦使用。
精煤水分小于13%。
中煤用作燃料,灰分合理确定。
煤泥经过浮选。
矸石灰分要求大于65%,就近利用。
1.3 煤层及煤质条件入选A、B两层煤,按固定比例混合入选,粒度和密度组成见筛分和浮沉试验结果表,要求A、B层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和37%。
2.煤质资料综合计算2.1 筛分资料综合根据入选比例将所有入选煤层大筛分资料综合成一个结果。
当原煤最大粒度大于入选上限,对大于入选上限的煤需要进行破碎后入选时,须对破碎级那部分煤的筛分试验资料进行综合。
对于缺少大于入选上限煤的破碎筛分资料时,则假设破碎后的粒度组成与同煤层原煤自然级粒度组成相同,各粒度级灰分用大于入选上限灰分进行校正。
1)确定各层煤在入厂原煤中所占的比例,并将各层煤占本层的粒度级别都分别换算成占入厂原煤的百分数(如表1中第3、6列)。
2)将占全样各个数值按粒级相加,即得入厂原煤各粒级的含量γ,综合后各粒级的灰分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选煤厂操作规程教案教案:选煤厂操作规程一、教学目标1. 了解选煤厂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掌握选煤厂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3. 学会运用选煤厂操作规程进行实际操作。
二、教学内容1. 选煤厂操作规程的意义和目的。
2. 选煤厂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3. 实际操作案例演练。
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与导入(15分钟)教师介绍选煤厂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其在选煤生产中的作用。
用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让学生对操作规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Step 2:学习操作规程(30分钟)学生阅读选煤厂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和流程,教师解释其中的关键要点和术语。
可以利用图表和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操作规程实际演练(4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选煤厂操作规程的实际操作演练,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使用模拟实验设备或者去实际选煤厂进行实地观摩。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掌握和理解选煤厂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Step 4: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操作演练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对操作规程的理解。
同时,教师对选煤厂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应用进行梳理和强调。
四、教学资源1. 选煤厂操作规程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实际选煤厂观摩的机会(可根据情况而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操作演练时的表现,包括操作的正确性和效率。
2. 针对学生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问答和讨论。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用于教学改进。
六、教学延伸1. 深入了解选煤厂操作规程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了解国内外的相关实践经验和技术进展。
2. 继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应用能力,侧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创新。
3. 推动选煤厂操作规程的更新和持续改进,与行业的发展和需求相适应。
以上是一个关于选煤厂操作规程教案的大致框架,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终)讲课教案章节:第一章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2. 让学生熟悉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
3. 让学生掌握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时长:45分钟教学准备:1. 教材或讲义。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b. 提问学生对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了解程度。
2. 讲解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0分钟)a. 介绍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b. 强调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10分钟)a. 介绍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
b. 讲解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讲解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0分钟)a. 详细讲解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如: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安全生产职责等。
b. 举例说明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b.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教案概述教案名称: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最终)讲课教案章节: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熟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组成部分。
3. 让学生掌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方法。
教学时长:45分钟教学准备:1. 教材或讲义。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生产责任制。
b. 提问学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了解程度。
2. 讲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a. 介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定义和作用。
b. 强调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保障生产安全中的重要性。
“选煤厂设计”课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的同时,全面进行工程素质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
该课程的定位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通过综合应用所有专业课的知识,在本专业人才出口环节,形成专业知识体系的核心框架,成为该专业的统领1、计算工作量大,主要包括:原始资料整理、校正与混合、分选过程的操作参数优化、流程方案比选、介质流程计算、数质量流程计算、水量流程计算、设备选型等八大计算。
这些计算数据多,过程繁琐。
2、进行车间布置、图纸设计与绘制时,应树立空间立体概念,对车间布置原则、图纸设计方法等的学习不要停留在理论上,要实际动手。
课程教学:(1)用48学时进行课堂教学,讲授基本设计方法和原则;(2)课后作业、课程设计是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任务,用一个大作业贯穿始终。
课后大作业是亦步亦趋,紧跟课堂教学,每讲一个内容,就有一个练习内容跟着;课程设计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集中5周时间进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实际动手练习课堂上学习的选煤厂设计计算、设备选型、车间布置原则等内容,初步掌握选煤厂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原则。
课后作业、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一起组成第一个教学循环,使学生完整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工程设计能力达到第一层次。
(3)毕业实习。
(4)毕业设计以系统实践、总结拔高、创新为目的。
资料——流程——计算——选型——主厂房工艺布置(管路)——总平面布置—————————————同时—定员——投资概算第一章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依据第一节全国选煤厂概况最近20年来,我国选煤业发展十分迅速。
表1-1和1-2为我国2003末选煤厂情况。
我国的煤炭多数为偏难选煤,炼焦煤资源稀缺,为尽可能完善地回收有用资源.炼焦煤选煤厂的工艺流程均比较复杂,原煤入选粒度范围一般为50—o mm。
动力煤主要是工业锅炉和发电用煤,用量占我国煤炭产量的80%左右,入选比例在逐步增加。
动力煤选煤厂一般采用相对简单的工艺流程,原煤入选粒度范围一般为loo(300)一25(13或6)mm。
我国选煤厂使用的设备种类很多。
20世纪90年代初做过的一次调查显示,在选煤厂使用的筛分机就有61种型号、184种规格。
最近几年,选煤设备的品种、规格都进一步地增加,选煤设备朝着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例如近年来发展的加压过滤机、隔膜压滤机等,配备了较完善的单机自动控制设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入WT(),国外的选煤设备迅速进入我国市场,选煤厂开始使用进口设备,例如煤泥离心机、动筛跳汰机、加压过滤机、跳汰机、筛分机等在许多选煤厂得到应用。
选煤厂使用的选煤方法、工艺流程干差万别,设备种类、品种、规格繁多,给选煤厂的设计和管理带来许多挑战。
第二节选煤厂设计的基本原则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在今后50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据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科学调查分析,预测全国煤炭需求2010年为18.2亿t.2020年为20.5—22.1亿t。
实际上,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l9.56亿t,2005年达到21.1亿t。
可以预计,到2020年,随着我国经济总旦翻两番,对煤炭这一基础能源的需求也将翻一番。
根据我国能源结构和资源特点,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适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国家煤炭工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煤炭洁净生产和使用,促进洁净煤技术的产业化。
发展洁净煤技术,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力推广煤炭的分选加上,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建设选煤厂,提高煤炭入选比例。
改造和建设选煤厂是大规模的煤炭工业基本建设项目,而选煤厂设计工作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煤炭基本建设计划具体实现的必经途径。
•3条原则(讨论题:)•9条要求,摘要:•资源、条件、市场,原煤和产品运输;•厂与矿井,三同时;•高效工艺、技术、设备;•设计标准化;•共生和伴生矿物;•消防和预防火灾;•环保;•设计范围划分;•留有余地(发展、改扩建)第三节选煤厂的类型和厂型选煤厂的类型(Type of the coal preparation plant)根据原煤( raw coal )的性质和产品用途,分为:1、炼焦煤选煤厂---主要产品为炼焦用煤(coking coal), 入选下限(lower size toseparate)到0;2、动力煤选煤厂---主要产品为动力用煤(steaming coal), 入选下限一般不到0;3、炼焦煤和动力煤兼选厂---两用;第四节用户对煤炭的要求•1、炼焦用煤的质量要求•2、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 3 、高炉喷吹用煤的质量要求•4、气化用煤的质量要求•5、液化用煤的质量要求•6、水泥回转窑烟煤的质量要求7、其他工业用煤质量要求第二章基本建设程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可行性研究与厂址选择第三节工程招标与投标第四节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一、通用资料(P28)看书上共列举13种一般性(通用)资料。
•二、煤质资料•三、环境要求资料•四、规范、法令法规•五、改扩建补充资料•这些资料在实际设计中都要预先收集。
煤质资料是选煤厂设计的依据, 应尽量收集.•资料分三类:• 1 . 煤田地质勘探报告•煤田地质勘探分为普查、详查、精查.•煤田地质报告包括煤层结构, 围岩特征, 煤层的灰分、水分、牌号、可选性、共伴生矿物等.•并有岩心煤样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浮沉资料等。
• 2 . 煤层煤样资料•用于了解各煤层的情况, 也有工分, 元分, 可采性等.• 3 . 生产煤样资料规定要在煤矿正常生产情况下, 按规定采取, 应能代表一个煤层所生产煤的性质. 一般要10 吨.(示例)生产煤样是选煤厂设计的依据.国际国内一直采用生产煤样进行设计.一般设计时, 矿井选煤厂同时进行, 无生产大样, 则用邻近矿井的代替, 代表性差。
设计步骤•1、审查、分析资料•2、讨论分组、分级(画2层煤和3-4个粒级的可选性曲线和δ-λ曲线)•3、选择选煤方法和原则流程•4、综合资料、校正资料(按分组、分级与否和原则流程的需要进行综合)•5、预测不同原则流程的分选结果、方案比较•6、确定完整流程、流程计算、设备选型•7、车间布置草图•8、绘正式图•9、编制说明书(素材平时积累)•10、编制概算书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与后评价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第一节煤质资料分析选煤厂设计的关键是采用既适合原煤实际特性,又满足煤炭用户需求的加工方法。
原煤煤质资料是制定选煤工艺流程、进行流程计算和设备选型的基本依据。
煤质资料的可靠性:煤样采样规程.试验精确性试验误差资料审查遵从以下标准:G B477-87, MT58-81, GB478-87, MT57-89煤质资料的可靠性取决于煤样的来源以及试验的精确性,采样和试验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我国选煤厂设计的技术依据一般为生产煤样的试验资料,生产煤祥的采取方法按国标GB 481—93《生产煤样采取方法》执行。
为了保证煤样的代表性,采样条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采样地点地质条件正常(不能处在断层、格曲构造变动地区、透水区、氧化区和风化作用地区);(2)生产条件正常(采煤方法、机械运转、运输及工作面管理正常)(3)采样方法及其具体操作符合要求。
对于未投产的矿井或煤层尚未开采无法获得生产煤样时,可利用同一煤田邻近矿井的生产煤祥代替,或使用矿井的地质勘探资料作为设计依据,但应当十分谨慎,要考虑由于因素差别对煤质的影响进行对比估计。
煤样的筛分、浮沉、缩分、制样和分析试验必须按照相应的国标进行.实验结果应按国家标准GB/T 477—199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 478—87《煤炭浮沉试验方法》和行业标准MT58—9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MT57—9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进行审查。
试验误差应当在国标规定范围之内,否则试验作废。
煤质资料分析与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煤的内在特性和制定合理的选煤工艺流程。
煤质资料分析的内容包括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筛分和浮沉资料、可选性等。
一、原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煤的工业分析是指用指定的方法测定煤炭分析基下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
按照煤炭分类国家标涟,中国煤炭分类用挥发分结合粘结性指数G值、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等指标。
煤的牌号和用户不同,在选煤厂设计时选择的选煤方法、流程结构、产品结构和用途上都有根本性的区别。
不同用户对于煤中硫分、灰分、水分和发热量的要求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这对设计也有重要的影响。
应用基低位发热量是评价动力煤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动力煤商品计价的依据。
煤中的灰分、硫分是主要的有“害”杂质,硫分不仅对炼焦工业有害,对其他各种工业和民用以及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灰分和硫分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
硫分在煤中的赋存情况:2、煤的物理性质(将书中的相关表和上面结合讲)3、煤的化学分析二、煤的筛分、浮沉资料分析1、煤的筛分特性筛分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煤的粒度组成和各粒级产物的质量特征(灰分、硫分等)。
它是合理利用煤炭以及设计选煤厂的基础材料。
筛分试验试祥来自生产煤祥,试验方法按GB/T 477—199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进行,煤样的制各应严格执行GB 474—1996《煤祥的制备方法》规定。
原煤筛分试验表见表3—4。
(1)、从+50mm级看, 要选出灰分低的精煤, 必须破碎。
(2)、夹矸煤含量和结构特征可以作为选择入选上限的参考因素。
(3)、+50mm级含矸量高,可考虑重介排矸。
(4)、黄铁矿问题(5)、13-0.5mm含量在60%以上, 应注意其处理方式, 如:选用的分选机类型, 脱水问题等.(6)、各粒级含量分析:如果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数相近,说明原煤的粒度分布均匀;如果大粒级含量粒多,且灰分较低,则说明煤质较硬。
对于13mm以下末煤含量大的原煤,特别是3mm以下粉煤含量大的易碎原煤,在确定分选方法时应当谨慎对待。
(7)、各粒级质量分析:如果各粒级的灰分与原煤总灰分相近,说明煤质均匀;如果灰分随着粒度减小而减小,包括一0.5mm粒级灰分也低,表明煤质脆易碎。
表3—4各粒级灰分随粒度减小而减小,说明细粒级中含煤较多,煤质较脆,相反,如果随着粒度减小灰分增高,说明矸石易碎而煤质较硬。
如果一0.5mm粒级灰分比原煤或相邻近粗粒级灰分均高,说明矸石存在泥化现象。
当部分粒级灰分已符合用户质量要求,可以考虑将这部分粒级直接筛分出来作为商品煤出售,这样可以降低分选负荷,减少煤泥量,提高经济效益。
(8)、煤质较好的情况下,动力煤选煤厂小于13mm粒级可以不入选,筛选厂直接使用筛分资料得出各种产品的理论产率和质量指标。
2、煤的浮沉资料分析浮沉资料是评定煤的可选性和分选作业流程计算的依据,而可选性的难易又是选煤厂设计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