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繁殖与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①
- 格式:pdf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
玉簪花常用的繁殖方法介绍玉簪又名玉春棒、白鹤花等,为宿根草本植物。
玉簪花耐寒冷、性喜阴湿的环境,但是不耐强烈的阳光照射。
人工繁殖玉簪花一般选用分株及播种的方法,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玉簪花常用的繁殖方法,喜欢玉簪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玉簪花一、分株玉簪分株时间最好是在早春土壤解冻之后进行,分株方法是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这段时间不要浇肥,注意太阳光过强,最好是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二、播种玉簪花种子秋末成熟,采收后晒干,翌年2-3月间即可播种,一般2-3年后可开花,播种方法和其他植物一样,具体方法大致如下:基质消毒: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当然这个也不是必须的)。
催芽: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
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3公分的间距点播。
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
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玉簪的养护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介绍了玉簪的特征和习性,玉簪的繁殖和养护技术以及玉簪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指导玉簪的生产。
关键词玉簪;特征;养护;病虫害防治玉簪属(Hosta)植物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东亚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包括日本、朝鲜、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1]。
1玉簪的特征和习性玉簪属植物耐荫良好,是一种花、叶具佳的多年生宿根植物。
在叶型、叶色、叶的质地、株形、花色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范围,且栽培和养护的成本也很低,繁殖容易。
目前世界上已命名的玉簪属园艺栽培品种有4 000多种,且每年都有许多新的优良品种推出[2],它们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中,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2玉簪的繁殖和养护技术玉簪可以通过分株、组织培养或种子进行繁殖;但玉簪的繁殖以分株法最为适宜、方便,多在春、秋季节进行。
如进行露地栽培,应先选好背阳地块把土翻耕耙松,掺入腐熟的堆肥与土充分混合,耙平后作高畦。
可在4月或9月份将植株挖起,从根部将母株分成3~5株,然后进行分栽,株行距为30cm×40cm。
栽完后浇水(不要浇太多,雨季还应注意排水);夏季要特别注意进行遮荫。
在生长期中,施腐熟稀薄肥2~3次,可生长健壮,夏末秋初即可开花。
冬季应把上部枯叶剪除,根部覆细土防冻。
盆栽玉簪在冬季休眠期时可放置在室内无阳光处,温度以2~3℃为宜,要保持盆土湿润,水分不能太多,以防腐烂。
翌年4月移至室外后,仍宜选择蔽荫处加以养护。
此时,若不缺肥,每月施1次稀薄液肥即可;若缺肥,可加施1次。
3玉簪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簪的常见病害包括生理性叶片发黄、日灼、炭疽病、叶霉斑点病、黑斑病、白绢病和病毒病等;主要的虫害有蜗牛、蚜虫和白粉虱等。
3.1玉簪叶片枯黄玉簪叶片枯黄主要是由于浇水过量、施肥过多和夏季强光直射造成的。
在栽培过程中,如浇水过量而又排水不良时,根系因缺氧而腐烂,导致叶片变黄;如施肥过多,特别是施浓肥或生肥,也易造成叶片发黄、脱落。
玉簪的栽培技术玉簪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因其花型美丽,色彩艳丽而备受喜爱。
它属于草本植物,生长期较短,但是在其生长期内,需要注意许多栽培技术,才能使它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艳丽的花园中的亮点。
一、土壤选择玉簪喜欢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如果土壤营养不足或排水不畅,将会使玉簪生长缓慢,花朵不易开放。
因此,栽培时应选用泥土松软、排水良好的土壤,并在每年初春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如鸡粪、腐熟堆肥等,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另外,如果土壤过于肥沃或含有较高含盐量,则需适量混入河沙以调整土壤,从而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适宜温度玉簪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8℃- 25℃之间,最适宜在20℃-22℃。
当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将会影响玉簪的生长和开花。
在生长季节中,为了保持温度适宜,可选用遮阳网、排气扇、保温棚等工具调控室内温度,以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水分管理玉簪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但是不耐水湿,过度浇水会导致根部腐烂,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在生长期中,一般每天需浇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
但是,注意控制每次浇水的量,以避免过度浇水。
在干燥的天气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同时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潮湿。
四、施肥注意事项施肥也是玉簪栽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要注意合理施肥,以保证植株生长和花朵开放。
在玉簪生长季节中,一般施肥应根据土壤情况和植株生长状态,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
施肥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防止日照过热而烧伤植株。
此外,在施肥时要避开根部部位,以防止对植株产生不良影响。
五、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使植株长得更加健康,花朵开放更加灿烂。
在散开花期过后,需要对植株进行修剪,这样有利于促进新芽的生长和再次开花。
一般在花结束后,可将花梗修剪至离地3-4厘米的位置,以去除老旧枝叶和长势缓慢的部位,促进植株新生走线。
在其生长的其他时期,定期去除过老枝叶,可以避免枝杈交错错乱,建立清新自然的生长形态。
玉簪是一种生命力较强的观赏植物,但是也需要细心呵护。
玉簪花怎么繁殖
1、播种繁殖
鉴于玉簪花的种子及其细小,所以在保证室温的前提下采取即采即播的方法。
为了使种子播撒得更加均匀,可以将其与三分之二的细沙或者细干土混合均匀后,再播于苗床上。
种子播好后需要用细土覆盖。
如果在九月份种子成熟的季节,可以直接在室内进行盆播,控制外界温度在二十度左右,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种子便能发芽了。
到了春季,将小苗移植到露地,培养两三年便可开花,也可以将种子采收,晾干后贮存于干燥阴凉处,次年三四月份再进行播种。
2、分株繁殖
这种方法是它主要的繁殖方法,栽植一年后就能萌发三四个芽,等到春季三四月份时便能进行分株了。
分株时要把老株从盆中挖出来,晾晒一两天,使水分充分蒸发,此时植株的根系较软,非常适合快刀切分,可分成一株一个芽或是每丛三四个芽的状态,切口处需要涂抹草木灰或是硫磺粉,用来防止病菌侵入,然后再栽植到沙壤土中,之后浇一次透水。
一般来说,三至五年可以分株一次。
科技资讯2016 NO.30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农业与生态环境68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玉簪是重要的荫生地被绿化植物,具有丰富的叶型、株型,且部分种(品种)的花拥有芳香气味,是优秀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植物。
野生玉簪属植物资源,主要存在于东亚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原产于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及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目前分布情况是仅在北半球的亚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连续分布,主要包括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
1 玉簪属植物常规繁殖方式1.1 种子繁殖玉簪属植物种子结实率低,我国东北地区一般不结种子。
种子萌发率在80%~85%之间,幼苗需在无阳光直射处生长。
种子繁殖的植株3~4年才能开花,繁殖速度慢,因此实际生产中基本不以种子进行繁殖。
1.2 分株繁殖在玉簪的生产中最常用分株繁殖。
一般玉簪每年可分蘖3~5个芽,分株时要将植株整体挖起,以一个芽或者2~3个芽为一株切分并栽培,栽培后要浇透水,并保持土壤湿而不涝。
当年即可开花。
但季节影响较大,只能于春秋两季进行。
目前还有罗斯法、割冠法等。
分株法速度慢使其无法短时间提供大量种苗。
2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以植物的组织、器官或者原生质体为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调整适当的培养条件,短时间内生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利用植物组织组培技术进行植物快繁,具有的优势明显:(1)能高度保持遗传性状稳定;(2)繁殖系数高;(3)生产周期很短;(4)生产过程中占地面积小等,该技术在花卉植物生产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3 玉簪组培的影响因素玉簪离体培养时影响因素众多。
根据文献报道,分为外在与内在两种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有培养基成份、激素种类与用量等方面;内在因素主要有外植体取材部位、取材时间等。
3.1 外在因素(1)培养基选择。
培养基种类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成败,不同种类的植物需要使用不同的培养基。
目前常用的基本培养基包括B5、N6、SH、White及MS等。
不同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无机盐含量不同,选择时主要关注其离子的种类以及浓度,特别是硝态氮氨态氮的比例。
植物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是MS培养基,MS的特点是钾、氮、硝酸盐、铵盐含量高。
文献报道玉簪的组织培养多以MS培养基为主。
(2)激素的选择。
植物组培过程中,激素的种类、组合及使用浓度发挥着不同的效应,文献报道,玉簪的组织培养的过程中,激素较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有KT-30、BA、TDZ、ZT、常用的生长素有2,4-D、IBA、NAA、IAA。
玉簪的组培中最常用的是BA与NAA组合。
如郝砚英等以花叶玉簪甜心、王冠以及法兰西等的芽为外植体进行培养使用的BA 与NAA组合。
顾德峰等以白玉簪的茎芽为外植体,使用ZT、BA与NAA三种激素组合进行诱导增殖。
冯慧等利用法兰西和白玉簪的花作为外植体,用了BA与NAA。
王春婷发现对芽、幼花及花葶的诱导诱导和增殖,最佳的激素也是BA与NAA的组合。
张洪娣等以紫萼根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发现BA、NAA及2,4-D是最适当的激素组合。
(3)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主要包括外在的环境因素及内在的继代周期和继代次数,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pH、湿度等。
光的主要作用是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建成,其中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的不同会对外植体材料的培养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献指出应根据培养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光照时间和光强进行培养。
大多数植物材料适宜的培养温度约24℃±2℃。
培养基中琼脂用量,直接影响培养瓶中的湿度大小、并影响苗的生长,外植体材料的大小、光照强度与时间及温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瓶内湿度的重要因素。
培养瓶内湿度太大培养物容易出现玻璃化现象,或者抑制培养材料生长,故应该控制瓶内湿度。
瓶内的空气质量及组成直接影响材料的生长及分化,幼苗在瓶内长时间生长会出现生长缓慢甚至叶片发黄脱落,这是由于瓶内的乙烯累积过多造成的。
还有的材料继代后或者继代培养时间长些会出现褐化死亡,这主要是培养基中累积的醌类物质对材料的毒害作用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继代周期的延长和继代次数的增加会导致变异频率的上升。
①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0204058YY)。
通讯作者:李国华(1960,3—),男,汉,吉林长春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长白山特色植物资源,E-mail:237353663@。
DOI:10.16661/ki.1672-3791.2016.30.068玉簪繁殖与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①隋昌海1,2 王琳1 徐丽萍2 李国华1*(1.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1;2.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摘 要:玉簪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该文概述了玉簪的繁殖方式及影响玉簪植物组织培养的各种因素,主要评述了玉簪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影响,为大量获得同步化玉簪苗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玉簪中图分类号:S682.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68-02科技资讯2016 NO.30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农业与生态环境69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4)污染的影响。
污染主要分为细菌性污染和真菌性污染。
细菌性污染在培养的1~3d即可发现,真菌性污染一般3~15d才有症状出现,主要由霉菌引起。
操作不规范、接种室空气不清洁、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培养基灭菌不完全、接种用具灭菌不彻底、外植体含有内源真菌等均可引发污染。
这类污染可通过规范的操作及调整外直体灭菌时间来避免。
3.2 内在因素(1)基因型的影响。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基因型的培养材料在诱导及增殖过程中所需要的激素浓度不同。
以3个玉簪品种的花蕾建立快繁体系的研究中,杨丹等发现不同品种在增殖过程中最佳激素配比不同,最佳生根配比也不同。
魏进莉等以2个品种大花萱草的花梗、花蕾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发现品种不同在愈伤增殖及芽形成过程中对激素的配比需求也不同。
因此,玉簪的组织培养中花叶嵌合体品种不宜使用叶片和花序为外植体,而应采用茎尖或腋芽作为外植体,对普通绿叶品种来说不存在这种问题。
(2)外植体的选择与取材时期。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好选择生长旺盛、木质化程度低、具有较强分化能力的幼嫩外植体。
文献报道玉簪最早使用的外植体是腋芽,后来发展到以花器官(花蕾、花葶、子房、花梗)、胚、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且都成功获得培养体系。
4 展望近年来随着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玉簪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改善了玉簪繁殖的瓶颈,提高了玉簪繁殖的速度。
目前高速发展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玉簪大量获得同步化苗木的繁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1]余定松.玉簪的观赏与栽培管理[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1(9):18.[2]张金政,施爱萍,孙国峰.玉替属植物和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4,31(4):549-554.[3]李风霞,陈珊.玉替花减数分裂异常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161-162.[4]余树勋.玉簪花的繁殖[J].中国花卉盆景,2004(5):8-9.[5]桂炳中,孟金凤.北方玉簪露地栽培养护技术[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6(12):13-14.[6]Keever G J.Brass T J.Offset inerease in Hosta followingbenzyladenine applieation[J].Joumal of Environmental Horticulture,1998,16(1):l-3.[7]Dunwell W C.Hosta propagation[J].The InternationalPlant Propagator’s Soeiety Combined Proeeedings,1999(49):1-8.[8]宗玉美.玉簪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9]Meye M M J.In vitro propagation of Hosta sieboldiana[J].HortScience,1980,15(6):737-738.[10]程家胜.植物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状态,按下“风机启动”按钮和“溶液泵启动”按钮。
②停机时,按下“风机停止”按钮和“溶液泵启动”按钮。
通常在此装置不能正常自动启动或者检修设备时使用这一功能。
(3)停止状态:当把控制挡打到“停止”状态时,在这一状态下,各项操作都不能进行。
(4)测试:每月进行2次测试。
在测试时,将控制挡打到“自动”档,按下控制箱面板上“测试”按钮,此装置将按正常启动,每次启动10min后会自行停止。
(5)控制箱内部有两个时间继电器:一个是用来设定尾气报警器报警多少秒后(一般设定为 3~5s)启动吸收装置,首先启动溶液泵;另一个用来设定:当泵启动若干秒后(一般为10s)再启动风机。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定。
6 维护及其他注意事项(1)此装置每月应启动两次进行测试,每次10min,以确保装置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2)必须保证磷化氢吸收装置控制箱长期供电。
(3)尾气报警器处于完好状态并且保持工作状态。
(4)泵及风机处于完好状态;平时要进行常规的机电检修,确保其随时可投入运行。
(5)吸收液腐蚀性小,少量粘到皮肤上或溅到眼睛里,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
吸入吸收液挥发出来的气体后,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7 故障及处理(1)过滤时,此吸收装置不能自启动解决方法:检查尾气报警器是否正常、控制挡是否在“自动”、风机和泵是否正常,电气控制回路有无问题。
(2)风机和泵的故障灯亮解决方法:检查风机和泵及其控制回路。
(3)装置运行后,吸收不了尾气解决方法:检查进气口有无堵塞、吸收液液位是否正常。
8 结语此项目通过在三级吸收塔后加入尾气检测报警器和自动控制柜,实现了对尾气处理的自动控制,既保证了尾气的达标排放,又避免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实现了环保生产,实用性较强,具备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宋玮.烟叶防霉保质的探索与实践[C]//上海烟草系统1999年度学术论文选编.1999.[2]张玉,宁平,瞿广飞.磷化氢净化技术进展[J].四川化工,2005(5):16-20.[3]沈淼.磷化氢熏蒸尾气的清除以及安全排放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上接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