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和地形(1)导学案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吴晶审核:东山中学地理备课组时间:2012-09【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地形和地势特征。
2、通过阅图分析掌握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流程】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一) 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教材(P22-23)2、重点: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3、问题:⑴什么是地势?⑵读图2.2 分析我国地势特征。
⑶参看图2.2,在图2.3中标出三阶梯界线名称⑷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⑸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⑹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二)个人默学课本22至23页(8分钟)(三)小组交流(2分钟)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⑹提示:①展示学会的②方式多样③以小组为单位三、点拨与归纳: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一、地势特征:二、三阶梯界线三、西高东低对气候和河流流向的影响:1、对气候影响:有利于东部暖湿气流深入,为我国东部带来丰富降水2、河流流向影响:西高东低使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四、检测与反馈:填充图册西高东低呈三阶梯答案:⑴地势就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⑵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⑶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⑷对气候影响:有利于东部暖湿气流深入,为我国东部带来丰富降水。
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西高东低使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⑸阶梯间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在阶梯交界处可以建设大型水电站,利用其发电。
⑹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地形和地势对农业、交通、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导学内容:一、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1.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丘陵、河流等;2. 地势是指地表的高下、平缓、陡峭等特征,影响地形的升沉和变化;3. 地形和地势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环境。
二、地形和地势的影响1. 地形和地势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高山地区气温低,降雨多;平原地区气候温和,降雨适中;2. 地形和地势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山区植被茂密,动物种类丰富;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动物适应干旱环境;3. 地形和地势对农业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观光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三、地形和地势的分析1. 请结合具体地图,分析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特点;2. 请比较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 请就如何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进行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提出建议。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和地势对当地气候、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2. 地图练习:请学生结合地图,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并做简要总结;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和地势对当地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地形和地势的作文,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选择一个城市或村落,分析其地形和地势特点,提出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进行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的建议;3. 搜集有关地形和地势的资料,准备一次主题报告,展示给全班同砚。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和特点,掌握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进修和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中国地形地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征。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并能在空白图中填出名称;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的“骨架”作用,了解山区开发的优势与不足。
3.能在阶梯分布图中找到各级阶梯分界线,并会描画;能说出地势对交通、气候和水能资源分布的影响。
4.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及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
【预学案】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第一阶梯:为主主要包括:分界:第二阶梯:为主主要包括:分界:第三阶梯:为主主要包括:二、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中列:南列: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中列:东列:3.南北走向的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5.弧形走向的山脉:三、四大高原:________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多大山,相对高度较小多雪山、冰川。
________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________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但本地区有丰富的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________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分布,多喀斯特地貌。
地表崎岖不平,不利于农耕。
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是当地的耕作区。
四、四大盆地:________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大内流河________盆地: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
________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________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最大的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
五、三大平原:________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和地势导学案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⑵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位置和走向.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使学生掌握评价地理物的基本方法.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⑵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⑵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自主梳理】1.五种基本的地形是:、、、、2.我国地势特征是、分布.3.读材料22页图2.2“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表: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和 .我国山脉的走向多样,主要有、、、走向.5.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四条不同走向的山脉.东西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向:东北—西南走向:【课堂探究】⒈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样的影响?⒉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⒊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随堂闯关】1.关于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C. 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2.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一组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天山B.长白山、武夷山、昆仑山C.武夷山、喜马拉雅山、祁连山D.天山、秦岭、南岭3.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B.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C.喜马拉雅山一横断山一阿尔泰山 D.天山一阴山一太行山4.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络状分布5.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 A.祁连山—横断山脉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D.天山—阴山—燕山6.下列不.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是:A.昆仑山——祁连山 B.雪峰山——巫山C.太行山——巫山 D.太行山——大兴安岭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形容那座山岳的诗句?A.泰山 B.黄山 C.庐山 D.华山【自我测评】1.写出数字标注的1—19号山脉的名称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 A.为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B.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C.为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3.构成地形的骨架是:()A.大片的山区 B.广阔的高原 C.绵延的山脉 D.高耸的山峰4.我国大部分人口、耕地、城镇分布在:()A.第一、二级阶梯上的高原 B.第一、二级阶梯上的盆地C.第三级阶梯上的平原 D.第三级阶梯上的丘陵5.我国西部地形以为主,东部则以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呈状分布.6.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是高原,它雄踞我国西南,平均海拔米以上,号称“”7.读下面“省级行政区略图”,回答问题:A B C D(1).填出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A B C D(2).图中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有,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有,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有 .(3).写出图中对应的山脉名称.A ,B ,C ,D1.读我国沿320N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阶梯名称:A ,B ,C(2)图中字母C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是,它和B之间的分界山脉是.(3).读图判断我国地势的特征是 .优:掌握我国地势的特征,知道三级阶梯的位置和分界线上的山脉;能够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分布及其走向.能够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气候和交通的影响.良:掌握我国地势的特征,知道三级阶梯的位置和分界线上的山脉;能够基本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分布.能够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气候和交通的影响.中:掌握我国地势的特征,知道三级阶梯的位置和分界线上的山脉;能够记住部分山脉的名称和分布.基本上能够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下:掌握我国地势的特征,知道三级阶梯的位置和分界线上的山脉;只能够记住少数山脉的名称.【归纳反思】第一节地形地势(第2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⑵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位置和走向.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使学生掌握评价地理物的基本方法.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⑵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⑵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自主梳理】1.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2.观察中国地形网格,将山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下表中.3.根据我国地形分布图,描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4.我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加上高原两者约占 .其中一半是 .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 .山区在发展、、方面优势较大.部分较好的和,可以发展种植业.但是建设难度较大.5.对山区的开发利用,特别要注意建设.预防和避免、、、的发生.【课堂探究】1.我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一级阶梯上,为什么?2.我国贫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一些山区,请分析原因?3.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地形的两个特征,你认为我国的地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之处.4.将下列地形地势特点与其生产的影响用直线连接起来A. 山区多,平原上 a.蕴藏着巨大的谁能B .地势西高东低 b.耕地资源不足C.阶梯状分布 c.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D.地形多种多样 d.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随堂闯关】⒈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盆地有: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⒉我国的大高原中地面崎岖,石灰岩地形广布的是: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⒊我国的地形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4.青藏高原地形的基本特征是:①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②高原上地面平坦,多分布着南北走向的山脉,山势起伏小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面积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四分之一④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世界许多大河的发源地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地表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的高原是: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自我测评】页图文,归纳四大高原特征:1.根据P252.读图是“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形区名称:①,②,③,④ .(2)Ⅰ、Ⅱ、Ⅲ的地形类型都是,Ⅲ的地形区名称是 .(3)写出图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 ,B ,C ,D .3.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山脉A是,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2)山脉B是,它位于我国第、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属于走向的山脉.(3)山脉D的东侧的地形区是 .(4)E是山脉, F 是, G是 .优:能够记住主要的地形区的名称,位置及其一般特点.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能够独立完成自主梳理和随堂闯关部分内容.良:能够记住主要的地形区的名称,位置及其一般特点.能够独立完成自主梳理和随堂闯关部分内容.中:能够记住部分的地形区的名称,位置及其一般特点,能够参照课本独立完成自主梳理和随堂闯关部分内容.下:只能够记住少数的地形区的名称,位置及其一般特点.【归纳反思】。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2、知道并能在图中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3、能够说出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方面的影响。
【知识链接】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22页至23页及地理图册第12页。
1、根据课本P22的图2.1、图2.2以及地理图册P12上的图,概括我国的地势特点?2、根据地理图册P12的中国地形海拔示意图,填写下列表格。
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3、在课本P23的图2.3中,写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及东西部的交通会产生哪些影响?(可小组讨论)(1)对气候的影响:(2)对河流的影响:(3)对东、西部交通的影响:【问题训练】1、我国地势分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地形类型 B.平均海拔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3、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4、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长白山-武夷山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部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D.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6、“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势北高南低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势东高西低。
登特科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年级签名:主任签名:课题:2.1.2地形和地势课型:新课课标要求: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主备人:刘帅时间:9.24学习目标: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重点指导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学习流程教学流程\学生查、缺、补、漏、纠、时间分配一、自主学习:1、我国地势的总体的特征是西部,东部,呈分布。
2、我国陆地地势可以划分为个阶梯。
3、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峰,海拔米。
世界第一高峰。
4、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时吐鲁番盆地底部的湖,低于海平面米。
5、高原构成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米以上。
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地形以、为主。
6、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山脉、山脉、山脉;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岭、山脉、山、山。
整理表格:(如下)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界线第二级阶梯界线第三级阶梯二、合作探究:1、观察中国地形图回答浅色集中在哪里?深色集中在哪里?由此得出我国东西部地形有什么不同?2、我国地势的特点对气候的影响有哪些?5分10分10分3、我国地势的特点对河流的影响有哪些?4、我国地势的特点对交通的影响有哪些?5、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第一级阶梯是,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三、巩固提高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是:()A、山脉高度B、地势起伏及坡度C、平均海拔高度D、地形类型2、我国第二阶梯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和平原B、平原和丘陵C、高原和盆地D、平原和盆地3、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的地形类型主要有()A、平原、丘陵B、高原、山地C、高原、盆地D、山地、丘陵4、我国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A、阶梯内部B、两级阶梯交界处C、南方低山丘陵区D、平原河道上5、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6、我国修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位于:()A、第一、第二级阶梯之间B、第一、第三级阶梯之间C、第二、第三级阶梯之间D、第一阶梯上7、下列省级行政,地跨我国的第一、二级阶梯,且相邻省区最多的是()A、新疆B、青海C、云南D、四川10分10分反思:。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第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导学案第1时主备人:型:问题解决温馨寄语: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学会!只要你参与,你一定就有收获!只要你展示,你就是好样的!【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的名称及分布。
3、通过对壮丽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掌握我国主要地形的名称及分布。
【学法指导】1、预习时,基础知识用蓝笔标记,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堂上认真学习。
2、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知识链接】脉走向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地形类型多样,区面积广大。
(友情提示:注意图结合,让学习事半功倍)1、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形主要有地、、、和丘陵五种。
2、我国纵横交织的,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它们之间镶嵌着大高原、大盆地和大平原。
3、我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通常把、、连同比较崎岖的统称为,我国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读本24页图22和2页图26,找出:1、主要脉(1)东西走向的脉北列:、、。
中列:、、。
南列:。
(2)东北-西南走向的脉:西列:、、、。
中列:、。
东列:。
(3)南北走向的脉:、、。
(4)巨大的弧形脉:,主峰是,位于中尼边境上,海拔是世界第一高峰。
2、四大高原:、、、。
3、四大盆地:、、、。
4、三大平原:、、。
【当堂检测】:(态度决定一切,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1、完成本26页表212、区地面比较,不便,不利于发展,但区在发展旅游、和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好的平原或盆地可以发展。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脉名称:A B D EF G H IL N P【学练感悟】本节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那些疑惑?评定等级:第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导学案第2时主备人:型:问题解决温馨寄语:成功的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做别人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私底下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山脉与走向。
2.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与分布。
3.理解山脉是地形的基本骨架,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名称。
4.了解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学习重点:我国地形基本特征、主要山脉及走向和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学习难点:主要地形区及山脉的位置分布及山区面积广大的利弊分析学习引入: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叫,陆地的地形类型有种。
自主学习:读教材P22-25,回答:1.读P23图2.2完成:A、高原B、高原C、高原D、高原E、盆地F、盆地G、盆地H、盆地I、平原J、平原K、平原山脉:①是,②是,③是,④是,⑤是,⑥是,⑦是,⑧是,⑨是,⑩是,是,是,是,是,是,是。
四大高原中:纬度最高的是高原,海拔最高、夏季气温最低的是高原,冬季气温最高的是高原;(地图册P10)地面平坦、一望无际的是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冰川广布的是高原,地面崎岖的是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的是高原。
四大盆地中: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是盆地,纬度最低、降水最多、冬季气温最高的是盆地,海拔最高是盆地,面积最大的是盆地。
三大平原中:(地图册P10)纬度最高、冬季最寒冷、面积最大的是平原,面积第二位的是平原,纬度最低、冬季最温暖、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是平原。
三大丘陵(地图册P10):位于辽宁省的是丘陵、位于山东省的是丘陵,位于长江以南、面积最大的是丘陵(又叫红壤丘陵)。
山脉①—中:(P25图2.6)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有(数码),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数码),属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数码),属于南北走向的山脉有,世界上最雄伟的弧形山脉是。
2.读图2.3,从图可知,我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通常把、连同比较崎岖的统称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
3.归纳: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合作学习:1.读P25图2.6,在该图中填注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并完成P26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北侧南侧横断山脉天山巫山昆仑山太行山秦岭大兴安岭归纳: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是。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形特点。
2.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和主要地形区。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主要地形区及主要山脉名称、分布。
,难点:主要地形区及主要山脉名称、分布。
【自主学习】一、地形类型齐全1、明晰概念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
地形类型:地形的种类,分为、、、、;和海拔高,和相对高度小。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
(哪高哪低)地形区: 地形类型的具体区域,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
如华北平原。
2、主要山脉的分布3、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在横线上写出名称并编写代号,把相应代号填到图中的对应位置) 四大高原: 。
四大盆地: 。
三大平原: 。
三大丘陵: 。
二、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是一个多 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平原面积仅占 多一点。
2、 + + =山区 (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3、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
山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 不便,不利于发展(农业部门),容易发生、、等山地灾害。
【合作探究】1、地形类型多样对经济发展发益处?【知识构建】【拓展延伸】云南十八怪之“”老太爬山比猴快“”,“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跑的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自幼勤劳无比,翻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同样由于有众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当然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这些都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历史。
【优化训练】当堂达标【学后反思】答案:一、地形类型多样1、形态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山地、平原和丘陵总趋势2、东西向:北 A天山 B阴山中 C昆仑山 D秦岭南 E南岭东北——西南向:西 F大兴安岭 G 太行山 H巫山 I雪峰山中 J长白山 K武夷山东 L台湾山脉西北——东南向: M祁连山 N阿尔泰山南北走向: O横断山脉弧形山脉: P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3、略二、山区面积广大1、山 1\3 1\102、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3、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地形和地势》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地形和地势对地球表面形态和气候的影响。
3. 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学内容:
一、地形和地势的观点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地势则是指地表相对高下升沉的地形特征,通常用高程来表示。
二、地形和地势的影响
1. 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和地势的高下升沉会影响气流的流动和温度的分布,从而影响当地的气候特征。
2. 对水资源的影响:地形和地势决定了水流的走向和形成的水系,影响着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 对土壤的影响:地形和地势直接影响土壤的类型和质量,从而影响植被的分布和农业生产。
4.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和地势的不同会对人类的居住、交通、农业等活动产生影响,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格局。
导学活动:
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和地势对气候、水资源、土壤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总结成报告。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山地、平原、河流等地形地势不同的地方进行考察,感受地形地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地图练习:让学生应用地图测量不同地形地势的高程,理解高程对地形地势的描述和分析。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形和地势的观点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掌握了地形和地势对地球表面形态和气候的影响,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和地势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对我们理解地球的形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深入进修地理知识,探索地球的奥秘。
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吴晶审核:东山中学地理备课组时间:2012-09
【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地形和地势特征。
2、通过阅图分析掌握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流程】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
(一) 自学提示:
1、学生自学教材(P22-23)
2、重点: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3、问题:⑴什么是地势?
⑵读图2.2 分析我国地势特征。
⑶参看图2.2,在图2.3中标出三阶梯界线名称
⑷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影
响?
⑸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
价值?
⑹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
(二)个人默学课本22至23页(8分钟)
(三)小组交流(2分钟)二、展示与质疑:
展示问题⑴至⑹
提示:①展示学会的
②方式多样
③以小组为单位
三、点拨与归纳: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
一、地势特征:
二、三阶梯界线
三、西高东低对气候和河流流向的影响:
1、对气候影响:有利于东部暖湿气流深入,为我国东部带来丰富降水
2、河流流向影响:西高东低使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四、检测与反馈:填充图册
西高东低
呈三阶梯
答案:⑴地势就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⑵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⑶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⑷对气候影响:有利于东部暖湿气流深入,为我国东部带来丰富降水。
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西高东低使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⑸阶梯间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在阶梯交界处可以建设大型水电站,利用
其发电。
⑹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同时,阶梯交
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