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鲜采取综合措施加速尖端技术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94.23 KB
- 文档页数:2
朝鲜南北经济协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黄乐鲜[ 摘要]在二战期间,朝鲜半岛被分裂成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
自分裂以来,南北关系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朝鲜南北关系的历程中,半岛南北关系因三次对话而有所突破,这三次对话分别为:1972年,第一次举行了南北高级会谈,发表了历史性“7.4共同声明”;1984年至1985年,朝鲜半岛再次出现对话热潮;1990年至1991年,南北双方举行了8次总理会谈。
随着朝鲜南北双方和解与交流的扩大,朝鲜对外经济的发展,两国在经济上的往来与协作逐渐加强。
就目前朝鲜南北两国的经济协作来看,朝韩双方的贸易往来采用3种形式,即商业贸易、委托加工贸易和非交易性贸易,在其他方面的经济合作也很活跃。
现在,朝韩双方在对外经贸合作中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韩国已成为朝鲜第3大贸易合作伙伴和吸引外资的主要对象之一;朝鲜也成为韩国拓展对外贸易新市场的目标及对外投资的重点对象。
但南北经济协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历史遗留下来的相互不信任2、朝核问题是朝韩经济协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隐患3、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4、朝鲜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5、朝韩两国的经济实力相差巨大6、两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进口能力差距大虽然朝鲜南北经济协作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但只要通过两国的共同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分别如下:1、解决互不信任问题的对策:两国应该真正从民族利益和大局考虑,消除双方特别是领导人之间的不信任与误解;加强其它领域内的交流;两国的青少年学生应该多进行交流和了解;从已有的经贸合作中,加强两国工作人员的交流2、解决朝核问题的对策: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六方会谈的不可替代作用已为各方所认同,成为解决朝核等问题的最佳手段和有效方式,同时也成为东亚地区稳定的一种机制,对东亚地区和世界局势将来的稳定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3、决因政治体制不同引起的问题的对策:朝韩双方本着“政经分离”的原则,在经济合作和交流上一定会有新成就,朝韩双方一定会实现“双赢”。
当下国际形势中的朝鲜半岛核问题与解决方案朝鲜半岛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解决变得愈发复杂和紧迫。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当下国际形势中的朝鲜半岛核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历史背景朝鲜半岛核问题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开展核武器开发计划。
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
随后,多次核试验和导弹试射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
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安全稳定的主要挑战之一。
二、问题分析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核武器被视为朝鲜拥有保护自身安全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手段。
朝鲜的核武器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美韩的军事压力和制衡他们。
其次,朝鲜的核计划被视为政权合法性和国家声望的象征。
此外,由于制裁和孤立政策的影响,朝鲜政府将核计划视为改善国内经济和政治状况的手段。
三、解决方案1. 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和平对话与谈判一直被视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最佳方式。
通过对话和谈判,各方可以就核问题、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进行坦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同时,各方需要加强外交努力,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搭建有效的对话平台,促进各方通过和解与合作来解决争端。
2. 加强经济合作与援助为了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国际社会应加大对朝鲜的经济合作与援助力度。
通过支持朝鲜的经济发展,改善朝鲜民众的生活状况,可以减轻朝鲜政府的外交压力,增强其对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意愿。
3. 构建地区安全机制构建地区安全机制是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重要一环。
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组建多边合作机制、推进核裁军议程、促进安全互信等多种途径实现。
该机制应以合法性和公正性为基础,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 严格制裁与核查机制严格制裁与核查机制是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重要手段。
国际社会应加强对朝鲜实施的制裁力度,并建立更加严格的核查机制,确保朝鲜不能获取核军备,防止核技术扩散。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是关于1950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方案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 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C. 国民经济基本恢复D. 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答案】B【解析】2.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难下列有利于中东和平进程的是()①1977年萨达特正式访问耶路撒冷②1978年《戴维营协议》的签署③1993年《关于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签署④2003年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提出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亲赴耶路撒冷同以色列当局会晤打开埃以直接对话的渠道 1978年9月6日至17日双方最终达成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戴维营协议》由此也打开了通往中东的和平之门 1993年签署《关于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个中东和平计划此后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在此基础上几经磋商最终形成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有利于中东和平进程故选A3.以下是美军投入某场战争人数的统计判断该场战争是()A. 朝鲜战争B. 越南战争C. 海湾战争D. 阿富汗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65年3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了“滚雷行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 3月8日 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越南岘港登陆越南战争正式爆发 1965年7月29日第101空降师第1旅在越南金兰湾登陆从中可知是越南战争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4.如图为海湾战争前美国在中东地区集结部队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A. 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威胁到了世界和平B. 科威特的积极要求C. 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侵犯D. 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答案】C【解析】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根本原因 A、B、D三项虽然本身表述正确但不是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只有C项涉及了美国参战的本质原因故正确故选C5.越南战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美苏两国均直接派军参战B. 美苏两国均间接支持交战双方C. 美国直接参战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中国为越南人民提供了大量援助D. 美苏两国在战场上交战在意识形态上相互攻击【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越南战争中苏联和中国提供了武器装备等军事援助而美国直接派遣军队参战故C项正确 B项错误苏联没有直接派兵参战故AD项错误故选C6.1950年上半年松下电器的产品销售额为9.8亿日元到下半年则大幅度增至17.2亿日元几乎是原来的两倍松下公司成倍盈利的主要原因是()A. 东京申办奥运成功B. 冷战正式开始C. 日本进行经济侵略D. 朝鲜战争爆发【答案】D【解析】日本1936年申办奥运成功之后是1964年故A项错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故B项错误二战已经结束与日本经济侵略无关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根据题干材料时间关键词”1950年“可以看出这是与朝鲜战争爆发有关故D项正确.故选D.7.1967年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福特在波士顿一次演说中讲道“今天美国在东南亚陷入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作战中伤亡的美国人已经超过9万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伤亡则已超过25万人”材料中的这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A. 实现了美国维持独霸世界的野心B. 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战略优势C. 导致了越南无法实现最终的统一D. 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1967年”、“东南亚”等信息可知为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发动的越南战争 D选项符合题意越南战争以美国失败而告终 A选项排除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战略优势的说法与材料中的美军伤亡大量的人数说法相矛盾 B选项排除越南实现了国家统一 C选项排除故选D8.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漫画《纸老虎》作者创作此漫画意在A. 阐释人民战争的必要性B. 鼓舞军民的必胜斗志C. 呼吁世界人民团结反帝D. 抨击美国的冷战政策【答案】B【解析】通过提取漫画的时间信息“1950年”和空间信息“三十八度线” 可以判断漫画抨击的事件是美国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通过提取和比较左右两幅漫画的信息可以得知杜鲁门形象的变化预示着美国的侵略战争必然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中朝军民“暴风雨”般的打击说明作者创作此漫画的意图在于鼓励军民战胜美国的信心故B项正确漫画没有涉及反抗美国侵略的具体战略方式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提及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故C项错误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属于热战的范畴而非冷战故D项错误故选B9.阅读下列两幅与印巴战争有关的图片两幅图片主要反映了()A. 国际调停B. 联合国的干预C. 战争的激烈程度D. 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可知一个是巴基斯坦使用的美制坦克一个是印度使用的苏制战斗机结合所学可知在印巴冲突中大国插手是造成冲突不断恶化和升级的原因之一美苏分别向交战的印巴双方出售武器这推动力战争的持续和扩大故D项正确图片只是反映两种武器没有反映出关于国际调停联合国干预等信息故AB两项错误不能仅仅从两张武器图片断定战争的激烈程度故C项错误故选D10.如图所示局面的出现()A. 标志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B. 朝鲜半岛政治分裂的开始C. 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D. 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朝鲜战争不是“冷战” 故A项错误朝鲜半岛政治分裂开始的标准应该是建立了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故B 项错误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C项错误1953年的朝韩军事停火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故D项正确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获胜的原因1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对美国及世界的影响【答案】原因美国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强大美国进行科学的战争指导苏东剧变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伊拉克出兵科威特违背国际法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联合国授权组建多国部队(任意四点)【解析】原因通过材料“美国政府和军方进行了科学的战争指导”可以概括得出美国对战争的科学指导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伊拉克行为遭到谴责和联合国的干预等方面分析【答案】影响对美国在军事上摆脱越南战争综合症重新恢复了信心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任意两点)对世界宣告了信息化战争的到来打破原有世界格局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任意两点)【解析】对美国的影响可以从美国国际地位提高和称霸世界的角度来说明对世界的影响可以从战争的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来说明12.(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第四点计划”实施的背景12.(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美国的“第四点计划”【答案】(1)背景二战后美苏冷战争夺势力范围二战后美国借机在全球进行资本扩张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争中增强了实力亚、非、拉美国家经济残破需要得到援助【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背景为二战后美苏冷战争夺势力范围二战后美国借机在全球进行资本扩张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争中增强了实力亚、非、拉美国家经济残破需要得到援助【答案】(2)评述“第四点计划”是美国以技术援助为手段加强全球扩张的策略美国的出发点是在全球争霸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通过该计划的实施美国的经济力量及在亚非拉美地区影响得到增强该计划的实质是美国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与扩张该计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援国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倾销地和投资场所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广泛存在的贫困现象【解析】(2)依据材料“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美国打着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行蚕食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之实”“美国通过政治与军事控制独霸着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以此为契机美国石油垄断资本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1939年美国在中东石油开采额中所占的比例为13.1% 1956年则增加到65% 而英国则由1939年的80%下降到1956年的30%”可得出“第四点计划”是美国以技术援助为手段加强全球扩张的策略美国的出发点是在全球争霸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通过该计划的实施美国的经济力量及在亚非拉美地区影响得到增强该计划的实质是美国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与扩张该计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援国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倾销地和投资场所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广泛存在的贫困现象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的背景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取胜的原因【答案】(1)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印度分而治之实行印巴分立印巴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激化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解析】(1)印巴冲突的祸根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种下的历史上印巴同为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二次大战后随着世界许多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日益高涨英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权但是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 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充分体现这一政策的印度独立方案——“蒙巴顿方案” 在印巴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巴基斯坦内部主要是东巴与西巴之间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巴基斯坦独立后中央政权以及经济、军事大权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资产阶级手中东巴人几乎处于无权地位随着东巴经济发展东巴资产阶级对此种状况日益不满【答案】(2)原因果断动用精锐部队创造性使用坦克利用外交斗争掩护其备战牢牢控制了战争的节奏和主动权【解析】(2)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取胜的原因有果断动用精锐部队创造性使用坦克利用外交斗争掩护其备战牢牢控制了战争的节奏和主动权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巴分治的原因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印巴分治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原因二战使英国国力进一步衰落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不可调和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解析】依据材料“它极力扩大国大党与穆盟之间的分歧以及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结合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相关所学从二战后英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及印度内部教派矛盾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影响结束了英国对印度次大陆的直接殖民统治推动了广大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扩大了国大党与穆盟之间的分歧以及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形成了印巴难民问题、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造成印巴严重对立【解析】依据材料“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次大陆长达19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可知印巴分治结束了英国对印度次大陆的直接殖民统治依据材料“它极力扩大国大党与穆盟之间的分歧以及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可知印巴分治还扩大了国大党与穆盟之间的分歧以及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依据材料“他们背井离乡倾家荡产衣食无着流落街头…这又造成了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可知印巴分治形成了印巴难民问题、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造成印巴严重对立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印巴分治受到了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而它也推动了广大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述《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也简称《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9日联合国通过,是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对付全球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公约。
1988年12月,第四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43/53号决议,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和及时的行动。
1990年12月,第四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5/212号决议,决定成立由联合国全体会员国参加的气候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立即开始起草《公约》的谈判。
从1991年2月到1992年5月,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经过历时15个月的5轮艰苦谈判,起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了这一公约。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公约》正式开放签署,153个国家和欧洲共同体签署了《公约》。
1994年3月21日,《公约》在得到50个国家的批准后正式生效。
截止到2003年2月17日,共有188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成为缔约方。
1992年6月,中国政府签署了《公约》,同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了公约,我国成为该公约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
1.公约的目标。
为当代和后代保护地球气候系统,《公约》第二条将最终目标规定为,公约及其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的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
"2.公约的基本原则。
公约规定了用于指导缔约方采取履约行动的若干原则,主要包括:(1)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它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应当率先采取行动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
第十三章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new)第十三章基础练习题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是()A.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B.一核.双轴.三城.四区.多节点C.一核.两区.三轴.四城.多节点D.一核.双城.三轴.四区.五节点【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是“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
2、下列有关“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20年总体指导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B.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C.使“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更加巩固D.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选项C错误,使“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更加巩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
参见教材P312。
3、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的三个阶段中,增强部分率先发展地区的实力,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的阶段是()。
A.奠定基础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冲刺发展阶段D.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
从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发展地区增强实力,融入国内国际现代化经济体系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
参见教材P301。
4、关于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的阶段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准备阶段,从1991年到2000年B.奠定基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C.加速发展阶段,从2010年到2030年D.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从2031年到2050年【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奠定基础阶段。
从2001年到2010年。
(2)加速发展阶段。
从2010年到2030年。
(3)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
从2031年到2050年。
近代朝鲜半岛的现代化与帝国主义侵略近代朝鲜半岛的现代化进程与帝国主义侵略密不可分。
19世纪末,朝鲜半岛逐渐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干涉给朝鲜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朝鲜半岛的现代化进程和帝国主义侵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朝鲜半岛的现代化进程19世纪末,朝鲜半岛逐渐迎来了现代化的浪潮。
这一进程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政治方面,朝鲜王朝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试图摆脱封建专制体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甲申政变,这一事件标志着朝鲜王朝的改革开端。
朝鲜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试图实行宪政体制,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其次,在经济方面,朝鲜王朝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朝鲜开始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工业,兴办近代工厂和矿山,推动朝鲜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朝鲜还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交流。
最后,在社会文化方面,朝鲜王朝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文化改革,以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朝鲜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推行新式教育制度,并兴办学校和图书馆,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的知识化进程。
二、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然而,朝鲜半岛的现代化进程并没有顺利进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干涉给朝鲜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破坏了朝鲜的独立和主权。
19世纪末,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列强相继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朝鲜半岛成为列强争夺的战场。
最终,朝鲜半岛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成为其殖民地。
其次,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破坏了朝鲜的经济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经济控制,将朝鲜半岛变成了他们的经济附庸。
朝鲜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被掠夺,朝鲜的工业被破坏,朝鲜的经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
最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破坏了朝鲜的社会文化。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宣传和教育控制,试图改变朝鲜人民的思想和文化,使其服从于殖民统治。
朝鲜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朝鲜的社会文化陷入了混乱和危机。
朝核问题的解决方案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担忧。
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国际社会积极寻求解决朝核问题的方案。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潜在影响。
1. 对话与谈判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朝核问题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如六方会谈、双边会谈等。
对话与谈判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协商实现双方的妥协,并减少战争的风险。
然而,对话与谈判需要参与各方的诚意和努力,双方在谈判中的态度以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将是决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2. 经济制裁经济制裁是一种旨在通过限制朝鲜的经济发展来施加压力的手段。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来实施,也可以由各国单方面实施。
经济制裁的目的是削弱朝鲜的资源和资金,迫使其放弃核计划。
然而,经济制裁可能会导致朝鲜领导层更加坚定地追求核计划,而且对朝鲜普通民众的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 多边合作多边合作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另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强调国际社会各国的合作与努力。
例如,各国可以共享情报、加强情报交流,以便更好地监测朝鲜的核活动。
此外,多边合作还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朝鲜实现经济发展,进而减少核计划的吸引力。
然而,多边合作需要各方的共识和努力,而且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也可能使得多边合作难以实现。
4. 建立军事平衡建立军事平衡是一种旨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方式。
通过增强盟友的军事实力和合作,可以形成对朝鲜的威慑和反制。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加强美韩同盟、美日同盟等方式实现。
然而,建立军事平衡可能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增加战争的风险,所以需要谨慎考虑。
5. 人道主义援助人道主义援助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可以改善朝鲜民众的生活条件,减少他们对朝核计划的支持。
人道主义援助可以包括食品、药品、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然而,人道主义援助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挑战,如如何确保援助物资不被朝鲜政权滥用。
韩国的高技术产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提要] 韩国用了30年时间实现了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堪称世界奇迹。
作为邻邦,中国也正面临与韩国当年类似的机遇。
本文结合特定的经济环境,分析韩国的成功经验及其高技术产业政策的内涵,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标签:高技术产业政策启示韩国一、韩国的高技术产业政策韩国政府的高技术产业政策既成功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
本文主要分析其成功一面,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的制定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制定发展战略引导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韩国极为重视制定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计划,从宏观层面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并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做适时调整。
在韩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政策使重化学工业获得高速发展,但整个经济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所以韩国政府制定的第六个五年计划(1987-1991)基本目标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加紧开发新技术,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1989年,韩国制定了《尖端技术开发基本计划》, 该计划要求大力扶持发展10大领域的尖端科学技术, 即信息产业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和海洋工程技术、21 世纪交通系统、尖端医疗和环境保护技术、尖端基础材料技术。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韩国政府90年代初制定“战略部门技术开发计划”;1997年颁布实施《科学技术革新五年计划》;1998年在《重点国家研究开发计划》中将研究领域进一步细分到高技术产业领域;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1999年,再次修改了《科学技术革新五年计划》,把确保国家战略核心领域的独创性技术创新力量和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科学技术创新体制作为后三年发展的重点。
2003年,韩国政府又启动了名为“十大新一代成长动力”的科技发展工程,重点发展数码广播、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
亚洲“四小龙”通信产业发展概况端工作和最后类似于光子控制软件之类的新技术.术发强,各种袖珍尺寸的便携式灵巧的终端将与个人通溶网的无线技术相结合.8终端功能的增长9.未来发展最后,我们来民望一下今后2O年电信和电子,光子,计算_几和软沣均关键滤息信息终湍.大致趵趋势是朝功能日益增加的技尜将极大地推进,将翘过今天的巨大能方向发展,即1919年比较筒唾昀转盘式活力.机剥最近问世;可视电话2o00一-P~-向多媒体终电予技术在大约十年中可能成熟.我们端和个人通信网(PCN)终端发民.甚至可以期望岛现一些全新的技术.简言多功能终端将有许多种,生严i厂商很之,网络应该沿着电信界长期为之奋斗的目多,软件的生产厂商吸4更多砾发展:方便而经济地莅任阿地方任何时闻…绝大多数终端应该提供多媒体通信一通提供任意组合的话音,数据和图象.过使用ISDN标准,在一条线路上综合话?来源:A T&TTechnology 音,数据和图象通信.这些终端应该通过网1992V.7N.1络连接到本地和远地的数据库以实现各种各(温永兴)样的信息业务.随着处于方兴未艾勺无线技.…避广/kc.亚洲”四小龙‟‟通信产业发展概况……1.\一堪称亚洲”四小龙”的南朝鲜,新加1.南朝鲜坡,中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自60年代中期l(1)朝南鲜玫府对电信事业的资投以来,由于采取了对外贸易,吸收外资等发南朝鲜蔗发展其通信业方面具有巨大展外向型经济以及生产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等的潜力,电信主管部门一南朝鲜电信公司政策,措施,使其经济发展进入了”起飞”已路入世界电信发达国家的竞争市场.1987期.特鼬是,进入8O年代后,”四小龙”均年,南朝鲜的电子工业产值约达141TL美元,将电子产业,通信产业置于发展国民经济的可望跻入世界第五位.南朝鲜将以全世界为先导地位‟更使其经济发展为跻入世界先进目标,展开大规模的电信设备输出攻势,这行剜而腾飞,给美,:日等通信发展国家带来很大威胁..--.正因为.‟四小龙”将电子产业,通信产南朝畔电信设备出口能力迅速提高的重业置于发展国民经济附先导地位,并近年来要原因是政府忿电信建设的庞大投资.南朝纷纷加强了对电子产业,?通信产业的投资,鲜用于发展电信基础设施的经费,在远东仅以及先后对各自的电信制度,.管曼体制进行次于I举..+第五个五年计划(1982~1986了改革,.在电信领域内开始引.入了竞争机年)期阆,电信投资达144亿美元,相当于制,因此,.南朝鲜,新加坡,台湾,香港的过去四个五年计划中电信投资总和.在1987通信产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下面仪对共通~199t年:约五年计划riI,仅用于网络建设的信产业发嵌概况作以简行.总投资洗70爻元.17(2)南朝鲜通信产业概况政府巨额的投资,大大促进了南朝鲜电子工业,通信产业的发展.到1990年,南朝鲜的电话主线从1982年的340万条增加到1500万条,电话普及率从7.2%上升到31%,1991年已达到36.8,很多家庭已开始拥有2部电话.在8O年代,南朝鲜电话网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左右,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南朝鲜电话网已被列为世界第九大网.模拟蜂窝状移动电话自1988年开办以来,系统容量已达16万门,用户数近8万.数据通信业务亦发展很决,公用分组交换网在国内育2O余个接入点,并与国外52个分组网连接,分组交换业务用户数已达8990个.随着通信设施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到1990年底,10O%的长途交换和35.7的市话交换机已被数字系统取代,75%的传真设备亦实现了数字化.此外,南朝鲜l内电信技术亦取得了长足的飞跃性发展.8O年代后期,成功地开发了TDX系列数字交换机,继尔是光纤系统的开发l用,到1989年底,第一条国内海底光缆付诸皮用;同年7月,南胡鲜参与敷设的连接南朝鲜,香港和日本的H—J—K海底光缆开始运营.南朝鲜通信部(MOC)早伍1984年就提出了实观综合业务数字网(ISD N)的规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实现国内网的数字化,建成以国产设备为主的全国范围的ISDN.(8)南朝鲜电信管理,本制的改革大凡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先进的电信设施和通信糸平均是冀晨国民经济及加炔工业化速度扣重要因素.但对于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电信是其经济发展的牵引力,故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合适的技术管理政策,把发展电信工业作为提高电子工业技术水平和产业能力的有效措施.这种技术管理政策应符n于为建立先进的通18信系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起到保障作用.在初期阶段,采取促进政策以获得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通信设备;其后阶段,通过开发国产设备及尖端技术以保证技术竞争力.受技术管理政策保护的电信技术一旦有效地转入生产,则必将成为电子工业发展的源动力.南朝鲜的电信技术管理政策正是基于这些观点而制定的.也正是这一政策,为南朝鲜的电信事业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8O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O年代以来,电信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南朝鲜的电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型的微电子,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电信成本持续下降,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新设备和新业务不断涌现等.为了适应于这种新的电信环境,国家的电信系统必须以高的商业效率运营,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结果,电信管理体制的改革亦就必然了.198Z年前,南朝鲜的电信业务一直由南朝鲜通信部(MOC)负责,为提高经营效率,MCO于1982年成立了独立的南朝鲜电信管理局;(KTA),经营所有的话音业务.同时,南朝鲜已成立了一家公私合营的电信公司一南朝鲜数据通信公司(Dacom),经营数据通信业务.为了适应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南朝鲜于1989年底宣布KTA私有化法,进一步改革了电信管理体1991年1月1日,KTA正式私营化,改称为韩国电信公司(KT).根据南朝鲜新电信盗韩国电谯公司和南朝并教锯通信公司均可经营话音和公用数据通信业务.这料国家电信政策环境亦随之发生了变化,诸如由于竞争和电信管理机构的私有化,产生了带有商业目的的新的网络提供者;新技术促进了现有电信设备与系统的更新,建立更加经济,有效的电信设施需求的出现等.勿庸置疑,原有的电信技术管理政策再也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了,因为:带有商业性磺网络提哄者希望芏无限制的情况下获得必要的技术荇晋理其网络,统一经营尽管可以保证政府进厅大规模投资,但这种通过政府投资,把新的先进的技术转给特定的生产南之方式已愈来愈不适应新形势均需要等等.所以,电信技术管理政策必须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电信环境.,.新的电信技术管理政策必须适应电信业务多样f{二,管理高效性,电信业务和设备使用的方便性,以及各类网络的综合性.在新的电信技术管理政策指导下南朝鲜的电子工业,通信产业势必产生一个新的飞跃.据南朝鲜电子工业振兴会推测,到2000年南朝鲜电子工业年产值将达到7201L美元,相当于日本目前的规模.2.新加坡(1)新加坡政府肘电信事业的投资与政策众所周知,新加坡只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弹丸之国,但近二十余年来,以其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而引起举吐瞩目特别是,新加坡的电信事业伴随着共工业和经济方面的大飞跃而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新加坡不仅是亚洲通信中心之一,而且在全球通信中亦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归因于新加坡多年来一直对电信事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不仅扩大了电信市场,而且在国内形成了很多电信设备生产制造厂家及电信业务企业, 从而使其通信产业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加坡在目前实施的五年计划期间,将为通信事业支出21亿新元,比上个五年计划增加23.5%.新加坡国内电信市场量为4.5亿新元,在Il!=界电信市场占第33位.预计剑1995年新7Jfl坡的电If场将增加刊6.25IL新元.除加强投资之外,新加坡一贯采取的电信自由化政策,也为用户选择应用电信终端提供了有幂IJ的条洚,并且,新加坡在发展电信业务中,特别是在国际通信范围内,采取了”低资费,快发展”的方针.诸如,从新加坡打往欧洲,东亚及南亚大多数国家的电话费仅为这些国家来话资费的一半,而从新加坡打往日本的电话资费是从日本打来电话资费的2/5.这种自由化竞争政策及低资费政策不仅大大促进了新加坡电信事业的大发展,而且使其电信企业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其在世界电信市场上的竞争能力.(2)新加坡通信产业发展概况1)电话早在1988年初,新加坡每百人就拥有44.2部电话机,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已达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普及电话的同时,新加坡还力求采用新技术,开放新业务.到1998年,公用电话网拥有100万部电话主机,电话机为140万郜,而人口约为270 万.此外,还有2.57/个现代化公用电话亭汽车电话网从1977年投入使用到1990年,用户数已达2.5万,据用户需求预测计划将该网用户发展到4.5万.2)光纤通信新加坡是世界上光纤线路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光纤网妁总长度达一万公里,jl曩当于每平方公里敷设17公里光纤线路,光纤线路已成为国内通信的主干线.随着大批新光缆的敷设,新加坡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通信中的地位,有六条海缆系统用于国际通信.目前正在建造的一条国际光缆线路到1994年将由马赛横穿近东和南亚到达新加坡.而另一条光缆线路将连接新加坡及其邻1日H,父jI=I车ll澳人利亚.19?8)卫星通信新加坡是应用国际通俗卫星的一个大用户.目前,新加坡的卫星通信业务在Inte卜sat(国际通信卫星)用户中占第十三位,而在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用户中占第六位.新加坡在国内设两座Intelsat卫星地球站(三副天线),自1977年建成第一座卫星地球站后,仅至1988年通信容量就从25 路增加劐1207路话.通过这两座卫星地球站可直接与56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国际通信. 1987年1o月,新加坡电信主管部门,英豳国际电信公司和挪威电信主管部门签订协议,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环球航空卫星通信系统,一~1990年建成后,可供从飞机上对世界任一地点进行电话,用户电报和数据通信.该系统ijjj利用太平洋,火西洋和印度洋上的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实现全球覆盖.这一卫星网络尚可用于不阃断地监测飞机的位置,高度,发动机与燃科的状况.8.台湾(1)迅速发展的台湾电子工业1979年,我国的台湾省制订1.”电子业发展l0年计划”,并于80年代进行了电子一亡业体制的重要改革,电予_『二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进,从而,使台湾的电子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年均增长率高达22,同时,对外竞争能力亦随之大大提高.8O年代,台湾的电子工业是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到1988年,电予工业销售额为160『乙美元,占全制造业销售总额的13.8%. 电子产品出口额为136.4亿美元,占当年出口额的22.5%.电子工业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工业,是台湾省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战略主要工业..因此,台湾电子工业的国际地位亦箍之大大提高,使之跃居世界电子工业的第七位,位美,日,德,英,法及南朝鲜之后20台湾的通信设备市场继续保持8.7%的年平均增长率,居世界第十一位,目前,台湾正面临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敞台湾将其发展重点放在通信服务上.台湾到1990年的市场平均增长率达到25%,可望在此前后五年内占据5的市场,特另lJ是专用小交换机和本地网设备.约至1993年,台湾省准备用50亿美元建立数据网.台湾是世界第二大监视器生产地,仅次子日本‟其终端机的产量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占世界市场产量的30%,台湾计算机的产值居世界第六位,在台湾全产业中居第二位.(2)台湾的多功能卫星通信测为了改善全岛的各种通信业务,台湾正在采用体斯网络公司提供的VSA T(甚小口径终端)和稀路由技术测试试验性网络.台湾及其分布在海上的几个重要岛屿需要干线.数字电视分配,稀路由话音和交换数据等多种通镐业务,休斯网络系统公司向台湾长活局提供了以卫星为基础的试验性数据,话音和数字视频网络.台湾长话局租用InteIsatV A卫星的一个Ku波段转发器构成了一个采用不同传输技术及多址技术,能够支援f线,交1i数据以及稀路由电话的网络.该多功能卫星通信网由三个子网组成,即:休斯碣络系统的1寸分多址(TDMA)系统干线子网络‟休斯冈络系统个人地球站甚小口径终端(VSA T)子网络l休斯网络系统电话地球站稀路由子网络.一由于该卫星网的使用,台湾全岛的各种通信能力均揸获得重大改善.(8)90年代展望预计到9O年代台湾电子工业仍将继续发展,但增长速度将低于8O年代,可望到2000 年能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4r9o年代,台湾信息工业将以16~14%的年均增长率增长,lI2000年信息工业产值将达28GIL美元, 屉世界第三位.预计到1995年,fti息r.I将成为台湾最大的工业,信息产品能可成为台湾第一大出F1产品.~12000年,火小型计算机将共装6万台,个人机和工作站将增至450万台,个人机的酱及率将达每百入2O台. 市场规模将ttt现以的2ooIL新台币扩大ll 203)亿新台币.未柬,台湾人彳丁可能成为“计算机之岛”.过出,台湾主要是美国一个地区进行市场扩张,而现在努力开拓日本和欧?洲一l 场,特别是东欧市场,从而即可实现市场多元化的市场战略.4.香港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勿庸置疑,现代化的电信基础设施和最理想的电信服务是保障这一市场日益繁荣的必要因素.因此,香港亦是电信事业颇为发达的地区.香港电话公司成立于1925年,是香港最大的私营企业之一.根据1951年香港电话法令规定,香港地区内部电话网由香港电话独家经营,香港对外通信由英国电缆无线电公司,即英国大东电报局经营.,1984年,香港香港电话公司成为大东电报局的一部分. 自t.984年起,香港电信网开始向数字化过渡,到1989年,香港电话公司在发展数字网方面投资50亿港元.目前,香港电话交换局已有50%实现了数字化,而到l994年,模拟交换机将全部更换成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系统,所有交换局均需具彳『_丌.共路令功能;】990年局闻全部采用共路令绝路连接.预计90年lift-期,向商蔓提供ISBN基本速率接入业务,Y~igo年代末,:l辱实现ISDN基群速率接入香港传真牝务笠硬苌.油,已有很公务用户在家中安装了传真终端,约f7万个公务用户将电话线If々真,;务;在现有8万左右的用户电撤户:lI,火部分备有一郑传真钆.DatafaxFI:.1988年香港:包话司开办的传真新业务,){:计l将这种计算机与传真机之闻的刈话业务扩火艏j对外逊俯.最近香港还开办了称为Cit;net集r{1交换业务的话音新业务.据称,Citinet是洲第一种数字集中交换业务.此外,香港还开办了HomeDirectCalling话音新业务Videolink业务及Info fax传真业务等等.日前香港当局在电信领域内亦采取了竞争政策,决定在香港建立第二个电信网,并以HutchisonWhampao集团为第二个电信网的经营者.该网主要发展电缆电视特许业务.可以预测,香港在电信领域内引入竞争机榭后,无论是其电信事业,抑或是其通信产业,,势必呈现出一个新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高潮I1992,10(王爱民)1987年6月,香港弓I入了7号共路信令.21。
二战后日本韩国经济发展的措施500字简单来说,韩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核心就是:韩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韩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核心就是:大量成立国有企业→加速工业化朝韩人均GDP对比70、80年代关键词:机遇韩国第三、四个五年计划核心就是:发展钢铁、造船和化工等战略重工业造船、钢铁和化工等战略产业韩国第五、六个五年计划核心就是: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重点发展精密制造业。
政府扶持下三星等一系列500强企业茁壮成长。
日本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
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政府重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课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5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引进电力、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传统成套设备和技术。
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
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
为了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改造,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