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学硕士复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6
考研复试肿瘤学真题答案考研复试是众多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一道门槛,其中肿瘤学是医学研究生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肿瘤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部分1. 下列不属于常见恶性肿瘤的是:A. 胃癌B. 肺癌C. 子宫颈癌D. 前列腺癌答案:D解析:前列腺癌虽然在男性中较为常见,但相较于其他三种肿瘤,它的发病率较低,因此不属于常见恶性肿瘤。
2. 肿瘤的扩散途径主要有以下哪种方式?A. 血行转移B. 淋巴转移C. 直接蔓延D. 种植转移答案:A、B、C、D解析:肿瘤的扩散途径主要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直接蔓延和种植转移四种方式。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肿瘤的主要致死原因?A. 细胞增殖B. 细胞凋亡抑制C. 血管生成D. 转移与浸润答案:A解析:细胞增殖是肿瘤发展的特点之一,但不是肿瘤的主要致死原因。
肿瘤的主要致死原因包括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失衡以及转移与浸润。
二、主观题部分1. 请简述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答案: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的一类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体液(如血液、尿液)等途径被检测出来,用于肿瘤的筛查、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等临床应用。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2. 请简述肿瘤治疗中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基本原理。
答案:手术治疗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以达到治愈或缓解病情的目的。
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磁波或粒子束等放射线照射肿瘤部位,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分子结构,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化学治疗是利用化学药物干扰或杀死肿瘤细胞,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这三种治疗方式常常会结合使用,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三、综合题部分阅读下面案例,回答问题。
某患者,男性,45岁,近期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怀疑其为肺部恶性肿瘤。
1. 请列举肺部恶性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
中山大学肿瘤学硕士复试试题真题一.简答题1.化学致癌物的种类和致癌的共同点:2.鼻咽癌复发的处理3.常见的癌前病变:大肠腺瘤,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黏膜白斑。
4.肿瘤疫苗治疗的种类和机制:以细胞为载体的肿瘤疫苗;病毒疫苗;蛋白/多肽疫苗;DNA/RNA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异种疫苗。
5.肺癌淋巴结转移途径6.简述蒽环类药物的机理7.恶性肿瘤外科治疗原则:⑴明确诊断(病理诊断,分期);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⑶选择合理的术式(必须根据各种肿瘤病理以及生物学特征选择术式;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争取手术治愈;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选择术式。
)⑷避免医源性肿瘤播散。
8.肿瘤性增生和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9.根据目的不同的肿瘤化疗形式有哪些10.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化疗形式有哪些11.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手段12.AFP临床意义以及应用:⑴用AFP诊断原发性肝癌。
目前多数意见认为AFP﹥300ng/ml且持续4到8周者不排除肝癌,低浓度(50~200ng/ml)持续(﹥2月)阳性的患者,应视为肝癌高危者。
结合临床,如果AFP﹥400ng/ml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⑵用于疗效的观察和病情预后的评估。
13.电离辐射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14.简述术前放疗的原则15.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6.刺激细胞增殖的因子种类17.为什么说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疾病18.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的基本原则:⑴单独使用时证明对该种癌症有效;⑵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不同、作用时相各异;⑶药物的毒性类型不同;⑷临床试验证明有实用价值。
19.肿瘤外科选择手术方式时必须遵循的原则:⑴必须依据各种肿瘤病理及生物学特征选择术式;⑵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争取手术治愈;⑶依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选择术式。
20.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列举药物:⑴近期毒性:骨髓抑制—氮芥(HN2)、环磷酰胺(CTX)、马利兰;胃肠道反应—顺铂(DDP)、氮芥、Ara-C;肝功能损害—甲氨喋呤(MTX)、6—巯基嘌呤(6-MP)、5—氟尿嘧啶(5-FU);肾功能损害—CTX、异环磷酰胺(IFO)、DDP;心脏毒性—阿霉素(ADR)、柔红霉素;肺毒性—博莱霉素(BLM)、马利兰、易瑞沙;神经毒性—长春新碱(VCR)、DDP;过敏反应—BLM、门冬酰胺酶;局部毒性—HN2、ADR、丝裂霉素;其他;⑵远期毒性:致癌、不育。
中山大学肿瘤学硕士复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直接致癌物:这类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后能与体内细胞互相作用,不需要经过代谢就能诱导正常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2.间接致癌物:这类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需要经体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化,变成化学性质活泼的形式方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3.转移(metastasis):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沿淋巴管,血管,体腔到达与原发瘤不相连的部位,并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4.信号传导(singal transduction):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所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的转录表达开始的过程。
5.动脉栓塞治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经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通过肿瘤供血动脉注入肿瘤组织中,化疗药物可以以较长时间较高浓度停留于肿瘤组织中,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栓塞肿瘤血管可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并且可降低体循环的药物浓度,减轻全身化疗毒性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6.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synthetic therapy):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7.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recessive oncogene,antioncogene,tumorsusceptibility gene):通过纯和缺失或失活而引起恶性转化的基因。
8.反义核酸技术:一种能够有效调节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手段,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设计出能与靶基因特定区域结合的DNA或RNA,从而影响靶基因的表达,抑制其功能。
9.立体定向技术:通过对病人安装立体定向框架,经CT或MRI准确定位颅内病变,使用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对脑内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手术方式。
癌细胞污染种植的机会请简述放疗中食管穿孔的原因有哪些?答:①肿瘤对放疗很敏感,癌组织死亡脱落过快,正常组织来不及修复;②照射总剂量过大或照射速度过快,癌组织出现大面积坏死脱落;③周围正常组织修复能力差,放疗中肿瘤组织坏死而正常组织不能修补; ④肿瘤部位合并炎症,炎症不仅加速病变区组织坏死,有时它成为穿孔的重要原因。
请简述肺癌行局部放疗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答:①放射性食管炎:出现进食疼痛;②心脏损害:可发生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炎和纤维化等合并症,也可以出现心电图异常,以ST-T 改变最多见,其次为房早、室早、房颤、窦速、窦缓。
③肺损伤: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④放射性脊髓炎:肢体出现触电似的麻木感。
请简述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 线片特点有哪些?答:①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较重,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气促、高热、胸闷、呼吸困难和紫绀. ②X 线片特点:X 线片见照射区内有密度增高的片状或网状阴影,和正常组织边缘有明显的分界,与照射野范围相似。
请简述慢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
答:临床症状比较轻微,依肺纤维化的范围和影响肺功能的程度而定,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后期表现为肺功能不全,即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有时胸闷,合并肺部感染时可发热。
请简述中等量癌性心包积液的治疗原则?答:①对症支持治疗:与一般的心包积液处理相同;②解除心包填塞: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立即心包穿刺抽液;③心包内注入化疗药物;④放射治疗;⑤全身化疗:对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化疗敏感的肿瘤,可全身联合化疗加病变部位放疗; ⑥手术治疗:行剑突下心包开窗术。
请简述食管癌局部外照射时可能出现的合并症有哪些?答:①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甚至大呕血,瞬间死亡;②穿孔:可穿入气管形成气管瘘,引起呛咳,若穿入纵膈会造成纵膈炎症,穿入大血管则造成呕血、便血及柏油样便③放疗对心脏的影响:可发生心包炎、心包积液、纤维化和心肌炎.④放射性肺炎:包括急性放射性肺炎、慢性肺纤维化. ⑤放射性脊髓病。
肿瘤学考研复试真题及答案肿瘤学考研复试是每个肿瘤学专业研究生都必须经历的一道关卡。
考试的难度和复杂性不容小觑,因此备考过程中对于真题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肿瘤学考研复试的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肿瘤发生机制的问题。
肿瘤的发生机制是肿瘤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个问题中,考生需要回答肿瘤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首先,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其次,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失活和基因激活等。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问题。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肿瘤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问题中,考生需要回答肿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以及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这个问题,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首先,肿瘤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
其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肿瘤的预防和控制的问题。
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是肿瘤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问题中,考生需要回答肿瘤的预防方法有哪些,以及肿瘤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对于这个问题,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首先,肿瘤的预防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疫苗接种和早期筛查等。
其次,肿瘤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公共卫生措施、健康教育和药物研发等。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回答问题的内容。
其次,要有条理地陈述答案,不要出现语句混乱或重复的情况。
最后,要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进行回答,不要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
综上所述,肿瘤学考研复试的真题及答案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真题的复习,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肿瘤学的知识点,提高答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对大家的复试备考有所帮助,祝愿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
1、快速切片病理诊断的指征有哪些?⑴确定病变是否为肿瘤,如属肿瘤,应判断肿瘤为良性、恶性或交界性;⑵了解肿瘤的播散情况,特别是邻近器官组织或淋巴结有无浸润转移;(3)在行肿瘤手术时,为判断手术切缘是否残留肿瘤细胞,仍应取材送快速切片,待诊断确定后才能结束手术。
2、细胞分化差的异型性常表现有哪些方面?细胞大小不等,与正常细胞相比,形状各异,染色深,细胞核多增大,核质比例增大,核内染色质为多倍体或非整倍体,并浓集于核膜下,核仁多增大,电镜下显示细胞器趋向简单化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有一定局限性,采用此项检查时应考虑什么?⑵穿刺标本失去组织结构,基于组织学的诊断是不可能的;⑶诊断必须建立在了解临床情况基础上,错误的临床信息可导致误诊;⑷癌的诊断比其分类单纯;⑸只有阳性诊断有实际意义,阴性报告仍未解决问题;4、简述肿瘤的血管形成有哪几步?⑴血管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降解;⑵内皮细胞游走、出芽;⑶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分化;⑷血管腔及基膜形成;5、诱发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有哪些?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⑶白介素6、经动脉栓塞(TAE )对肾癌治疗具有的意义?①术前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手术;②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进行化疗栓塞可控制肿瘤生长,可以使肿瘤变小,易于手术。
7、请简述抗癌药物动脉灌注选择原则有哪些?①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对肿瘤敏感药物。
②灌注器官对药物代谢的能力,即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③抗癌药物的药理特征,局部浓度增加 1 倍,杀灭癌细胞数量可增加10 倍;8、选择性肿瘤动脉栓塞术有哪些作用?①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减少出血,利于手术;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瘤体缩小,减轻肿瘤压迫引起的疼痛;③对某些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栓塞后可减少内分泌素的产生;④栓塞术后使缺血癌组织激发机体免疫力,有可能清除远处转移灶。
9、简述恶性肿瘤对宿主的影响有哪些?1)侵润与转移2)发热3)瘤栓形成4)肿瘤伴随综合征5)恶液质:食欲不振、极度消瘦、严重贫血、全身无力及衰竭。
癌细胞污染种植的机会请简述放疗中食管穿孔的原因有哪些?答:①肿瘤对放疗很敏感,癌组织死亡脱落过快,正常组织来不及修复;②照射总剂量过大或照射速度过快,癌组织出现大面积坏死脱落;③周围正常组织修复能力差,放疗中肿瘤组织坏死而正常组织不能修补;④肿瘤部位合并炎症,炎症不仅加速病变区组织坏死,有时它成为穿孔的重要原因。
请简述肺癌行局部放疗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答:①放射性食管炎:出现进食疼痛;②心脏损害:可发生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炎和纤维化等合并症,也可以出现心电图异常,以ST-T 改变最多见,其次为房早、室早、房颤、窦速、窦缓。
③肺损伤: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④放射性脊髓炎:肢体出现触电似的麻木感。
请简述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 线片特点有哪些?答:①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较重,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气促、高热、胸闷、呼吸困难和紫绀。
②X 线片特点:X 线片见照射区内有密度增高的片状或网状阴影,和正常组织边缘有明显的分界,与照射野范围相似。
请简述慢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
答:临床症状比较轻微,依肺纤维化的范围和影响肺功能的程度而定,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后期表现为肺功能不全,即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有时胸闷,合并肺部感染时可发热。
请简述中等量癌性心包积液的治疗原则?答:①对症支持治疗:与一般的心包积液处理相同;②解除心包填塞: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立即心包穿刺抽液;③心包内注入化疗药物;④放射治疗;⑤全身化疗:对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化疗敏感的肿瘤,可全身联合化疗加病变部位放疗;⑥手术治疗:行剑突下心包开窗术。
请简述食管癌局部外照射时可能出现的合并症有哪些?答:①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甚至大呕血,瞬间死亡;②穿孔:可穿入气管形成气管瘘,引起呛咳,若穿入纵膈会造成纵膈炎症,穿入大血管则造成呕血、便血及柏油样便③放疗对心脏的影响:可发生心包炎、心包积液、纤维化和心肌炎。
肿瘤学(一)名词解释1.浸润癌2.肿瘤标志物3.姑息性放疗4.新辅助化疗5.广泛切除术6.前哨淋巴结7.多药耐药性8.肿瘤转移9.Circulating tumor cancer10.肿瘤伴随综合征11.诱导化疗(二)简答题1.高能电子束的剂量学特点?2.切取活检的注意事项?3.我国男性死亡率前5的癌症4.细胞毒药物的主要毒副反应?5.癌基因激活的方式?6.肿瘤标志物的来源7.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8.患者进入肿瘤晚期时,导致死亡的方式有哪些9.从染色体水平上说,为什么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能力(三)论述题1.试述三级预防?2.肿瘤细胞放射的“4R”反应及其临床意义3.抗肿瘤药的近期不良反应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2018年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2.间接致癌物3.过继免疫治疗es手术5.隐性肺癌(二)简答题1.癌痛药物的使用原则2.三维放疗与传统放疗相比具有什么优势3.鼻咽癌最常用放化疗,什么情况下考虑手术治疗4.AFP有什么临床意义和主要应用5.列举一些已知的与肿瘤相关的致瘤病毒(三)论述题1.早晚反应组织是什么,区分早晚反应组织对放疗有什么意义2.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列举3.乳腺癌的5种皮肤反应2018年中山大学肿瘤学复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Apoptosis2.Circulating tumor cells3.Philadelphia chromosome4.原位癌5.癌症的根治性手术(二)简答题1.请简述肿瘤标记物的来源。
2.写出5种我国女性最常见的肿瘤3.解释何为“肿瘤伴随综合征”?4.从染色体层面看,肿瘤细胞如何获得无限分裂的能力?5.在临床上,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可以以哪些方式杀死患者?(三)论述题1.请问抗肿瘤药物有哪些常见的近期毒性反应?2.试述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3.从细胞学层面概述肿瘤转移的过程,从解剖学层面概述肿瘤转移的途径。
06-10瘤学期末考题合编一、名词解释:(英文出题)1、miRNA1)属于非编码RNA家族;2)单链RNA,大小为19-25个碱基;3)位于内显子基因和外显子基因之间,不具有开放读码框,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4)pre-miRNA经过酶切加工之后,与靶基因mRNA的3’-UTR(UTR(Untranslated Regions)即非翻译区,是信使RNA(mRNA)分子两端的非编码片段)以部分互补的方式结合,从而抑制其翻译或通过完全互补降解mRNA,对蛋白表达具有强大的调控作用,可以调控增殖、分化、凋亡等细胞生命活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治疗密切相关。
2、differentiation(细胞分化)(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在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各具特色的细胞类群,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2)细胞分化具有以下特点:稳定、可遗传;可逆;普遍性;受时空因素制约。
6、tumor metastasis(肿瘤转移)1、恶性肿瘤生物学特征之一,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成熟的肿瘤细胞(经过血管生成)在病人体内突破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限制,从原发部位向远处播散,到达继发组织或器官后得以继续增殖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相同性质的继发肿瘤的全过程。
2、淋巴管、血管和种植等途径是肿瘤转移的常见方式。
3、具有器官选择性,并且影响因素甚多。
7、Oncogene(癌基因)1、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2、癌基因是正常细胞的基因突变形式,参与生长信号通路(原癌基因);3、单个突变可激活癌基因;4、癌基因突变不会在生殖细胞中遗传下去,因为这妨碍到正常的发育发展;6、巨噬细胞是最专业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在实体瘤中(起抗原呈递作用)含量最多。
(错,说反了,个人觉得)二、简答题:1、Ras的激活的分子机制1、细胞外信号(生长因子等)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络氨酸激酶(RTK)结合,SHc磷酸化的酪氨酸与Grb2蛋白结合,之后,Sos(Ras-GEF),蛋白通过SH3结构域结合上来而被激活,激活的Sos蛋白促进Ras蛋白释放GDP,结合GTP,Ras蛋白由非活性状态转换为活性状态;2、Ras蛋白的活性还受两个主要蛋白:GEF和GAP的控制,GEF促使GDP从Ras蛋白上释放出来,取而代之的是GTP,从而激活Ras;而GAP则是激活Ras蛋白的GTPase,促使结合在Ras蛋白上的GTP水解成GDP,从而使Ras失活;3、Ras基因上密码子12、13和61是突变热点,点突变降低Ras蛋白固有的GTPase活性以及其与GAP的结合能力,导致持续处于激活状态。
中山大学肿瘤学硕士复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直接致癌物:这类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后能与体内细胞互相作用,不需要经过代谢就能诱导正常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2.间接致癌物:这类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需要经体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化,变成化学性质活泼的形式方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3.转移(metastasis):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沿淋巴管,血管,体腔到达与原发瘤不相连的部位,并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4.信号传导(singal transduction):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所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的转录表达开始的过程。
5.动脉栓塞治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经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通过肿瘤供血动脉注入肿瘤组织中,化疗药物可以以较长时间较高浓度停留于肿瘤组织中,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栓塞肿瘤血管可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并且可降低体循环的药物浓度,减轻全身化疗毒性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6.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synthetic therapy):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7.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recessive oncogene,antioncogene,tumorsusceptibility gene):通过纯和缺失或失活而引起恶性转化的基因。
8.反义核酸技术:一种能够有效调节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手段,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设计出能与靶基因特定区域结合的DNA或RNA,从而影响靶基因的表达,抑制其功能。
9.立体定向技术:通过对病人安装立体定向框架,经CT或MRI准确定位颅内病变,使用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对脑内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手术方式。
10.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其含有端粒重复序列的模版,复制合成端粒序列,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达到永生化。
11.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某些病变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是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潜在的可能性。
12.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指黏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异型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未发生间质浸润生长者。
13.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其侵袭性增加的现象。
14.恶病质(cachexia):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一种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15.肿瘤的消融治疗(ablation):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经皮穿刺肿瘤组织,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破坏肿瘤,使局部肿瘤部分或完全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16. PET:利用光子符合采集方法,探测11C、13N、15O、18F等正电子核素发生湮灭辐射所产生的一对511keV光子,然后进行计算机再成像,以便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代谢和功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疾病。
17.肿瘤的代谢显像:肿瘤和正常组织在物质代谢上存在着差异,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18F、150、13N、11C等标记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代谢产物或底物,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前体,乏氧标志物,受体配基,特异表达基因的酶底修饰底物等,将这些放射性物质注入体内,进行PET显像,可以准确灵敏地定量分析肿瘤的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DNA复制增殖及受体分布等。
18.DNA芯片技术:又称微阵列技术,在一小片固相载体上储存大量生物信息。
19.介入性超声:在实时超声的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抽吸、插管、注药、或治疗等操作,无须手术,达到与之相媲美的效果。
20.异型性(atypia):由于分化的程度不同,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病理学上将这种差异称之为异型性。
21.肿瘤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22.新辅助治疗23.新辅助化疗(neoadjuvent chemotherapy or primary chemotherapy):指手术或放射治疗前使用的化疗。
有些局限性肿瘤单用手术或者放疗难以完全根除,如果先用化疗2~3个疗程可令肿瘤缩小,血液供应改善,有利于随后的手术和放疗的实施。
24.个体化治疗:所谓个体化治疗就是指要根据病人的预期寿命、治疗的耐受性、期望的生活质量和病人自己的愿望和肿瘤的异质性来设计具体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
25.过继免疫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是通过输注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的方法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26.贺纳综合症(Horner’s syndrome):肺癌或转移淋巴结累及第7颈椎至第1胸椎外侧旁的交感神经所致。
表现为患侧眼球凹陷,上眼睑下垂,眼裂变小,瞳孔缩小,患侧无汗等。
e`s手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适用于肛管癌、直肠下段癌(癌灶下缘距肛门缘6~7cm以下者)。
28.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的腺体中,出现了正常时不应有的肠腺上皮。
可分为小肠型和结肠型。
29.Reeding-Sternberg细胞(Reeding-Sternberg cell)30.腔内照射:治疗时先把不带源的施源器置入病变所在的腔道内或插入肿瘤组织内,经证实施源器位置正确后,使放射源自动输入施源器内进行照射。
31.体外照射/远距离照射:位于体外一定距离(30~100cm),集中照射人体某一部位。
32.食管表浅癌(superficial carcinoma of esophagus):病变只累及上皮,固有膜或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
33.Krukenberg’s瘤:是一种特殊的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肿瘤为双侧性,中等大,多保持卵巢原状或呈肾形。
34.根治术(radical resection):对于上皮癌来说的治愈性手术。
将肿瘤所在器官的大部分或全部连同其区域淋巴结整块切除。
35.广泛切除术(extensional resection):对肉瘤来说的治愈性手术。
包括肉瘤所在的组织的全部及邻近深层软组织整块切除。
36.根治性放射治疗:以达到消灭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又能给予不同肿瘤及靶区相应根治量为目的。
37.中央型肺癌:肿瘤发生在段支气管开口以上的支气管者。
38.亚临床肝癌:没有明显肝癌的症状和体征者,通常是采用甲胎蛋白和影像器材体查所发现。
39.恶性乳腺癌:40.隐性乳癌:仅表现为腋窝淋巴结的肿大而摸不到乳腺肿块。
41.隐性肺癌:痰细胞学检查为阳性,影像学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未发现病变的肺癌。
二.简答题1.化学致癌物的种类和致癌的共同点:2.鼻咽癌复发的处理3.常见的癌前病变:大肠腺瘤,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黏膜白斑。
4.肿瘤疫苗治疗的种类和机制:以细胞为载体的肿瘤疫苗;病毒疫苗;蛋白/多肽疫苗;DNA/RNA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异种疫苗。
5.肺癌淋巴结转移途径6.简述蒽环类药物的机理7.恶性肿瘤外科治疗原则:⑴明确诊断(病理诊断,分期);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⑶选择合理的术式(必须根据各种肿瘤病理以及生物学特征选择术式;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争取手术治愈;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选择术式。
)⑷避免医源性肿瘤播散。
8.肿瘤性增生和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9.根据目的不同的肿瘤化疗形式有哪些10.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化疗形式有哪些11.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手段12.AFP临床意义以及应用:⑴用AFP诊断原发性肝癌。
目前多数意见认为AFP﹥300ng/ml且持续4到8周者不排除肝癌,低浓度(50~200ng/ml)持续(﹥2月)阳性的患者,应视为肝癌高危者。
结合临床,如果AFP﹥400ng/ml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⑵用于疗效的观察和病情预后的评估。
13.电离辐射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14.简述术前放疗的原则15.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6.刺激细胞增殖的因子种类17.为什么说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疾病18.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的基本原则:⑴单独使用时证明对该种癌症有效;⑵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不同、作用时相各异;⑶药物的毒性类型不同;⑷临床试验证明有实用价值。
19.肿瘤外科选择手术方式时必须遵循的原则:⑴必须依据各种肿瘤病理及生物学特征选择术式;⑵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争取手术治愈;⑶依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选择术式。
20.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列举药物:⑴近期毒性:骨髓抑制—氮芥(HN2)、环磷酰胺(CTX)、马利兰;胃肠道反应—顺铂(DDP)、氮芥、Ara-C;肝功能损害—甲氨喋呤(MTX)、6—巯基嘌呤(6-MP)、5—氟尿嘧啶(5-FU);肾功能损害—CTX、异环磷酰胺(IFO)、DDP;心脏毒性—阿霉素(ADR)、柔红霉素;肺毒性—博莱霉素(BLM)、马利兰、易瑞沙;神经毒性—长春新碱(VCR)、DDP;过敏反应—BLM、门冬酰胺酶;局部毒性—HN2、ADR、丝裂霉素;其他;⑵远期毒性:致癌、不育。
21.提高结肠癌治疗疗效的方法22.预防性手术的定义和举例23.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表现及机理24.调亡特点及机制25.肿瘤外科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26.信号传导的组成27.拓扑异构酶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28.根治性化疗的机理及临床应用29.肿瘤外科的新进展30.基因突变的类型及检测方法三.问答题1.肿瘤基因工程疫苗如何实现其抗肿瘤效应2.试述端粒酶和肿瘤发生的关系3.试述PET肿瘤代谢显像的机理和作用4.分子诊断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5.肿瘤发生过程中基因突变6.为什么说DNA甲基化状态的分析可能成为判断肿瘤生物学特征的重要指标7.肿瘤细胞调亡和哪些通路信号传导受阻有关8.试述放疗损伤细胞后产生的结局9.何为肿瘤的基因治疗10.试述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的共同特点11.试述与人类肿瘤发病相关的致瘤性病毒和机制12.试述致癌药物的机理,并举例说明2003年中山大学肿瘤学硕士复试试题1.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如何,有哪些优缺点2.试述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3.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主要目的有哪些4.试述NPC生长,扩散的主要途径以及由此产生的症状和体症5.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特征6.什么是类癌7.化疗药物有7类,试述每类的药理作用,并且对每类药物举例3种药物8.乳腺癌的手术有5种术式以及其切除的内容9.大肠癌的诊断要求,Dukes分类法10.乳腺癌的皮肤改变有5种,请试述11.前哨淋巴结的意义12.肿瘤标记物的概念,检测的临床应用13.临床分期的意义14.试述肿瘤伴随综合症/副癌综合症的概念,以及肿瘤伴随综合症/副癌综合症(paraneoplastic syndrome)的6大类15.一级动力学( first order kinetics )16.子宫原位癌子宫浸润癌17.瘤床:是指肿瘤生长所在的器官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