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综合管理平台技术规范书(水压检测)
- 格式:docx
- 大小:92.72 KB
- 文档页数:16
消防水试压全套范本12.4.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试压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试验、冲洗和严密性试验;2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宜用水进行。
干式消火栓系统应做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3系统试压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及试验用的管道,并应与记录核对无误,且应按本规范表C.0.2的格式填写记录;4管网冲洗应在试压合格后分段进行。
冲洗顺序应先室外,后室内;先地下,后地上;室内部分的冲洗应按供水干管、水平管和立管的顺序进行;5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础、支墩等经复查应符合设计要求;2)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应少于2只;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倍~2倍;3)试压冲洗方案已经批准;4)对不能参与试压的设备、仪表、阀门及附件应加以隔离或拆除;加设的临时盲板应具有突出于法兰的边耳,且应做明显标志,并记录临时盲板的数量。
6系统试压过程中,当出现泄漏时,应停止试压,并应放空管网中的试验介质,消除缺陷后,应重新再试;7管网冲洗宜用水进行。
冲洗前,应对系统的仪表采取保护措施;8冲洗前,应对管道防晃支架、支吊架等进行检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9对不能经受冲洗的设备和冲洗后可能存留脏物、杂物的管段,应进行清理;10冲洗管道直径大于DN100时,应对其死角和底部进行振动,但不应损伤管道;11管网冲洗合格后,应按本规范表C.0.3的要求填写记录;12水压试验和水冲洗宜采用生活用水进行,不应使用海水或含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
12.4.2压力管道水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应符合表12.4.2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直观检查。
压力管道水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12.4.3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
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后,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智慧消防管网检测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消防管网检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管网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传感器设备对消防管网进行监测,实现对消防管网的远程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异常分析等功能。
下面是智慧消防管网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结构设计智慧消防管网检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组成。
1. 传感器模块:通过传感器设备对消防管网的温度、压力、水流量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数据传输模块。
2. 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传感器模块获取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 数据处理模块:接收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故障预警和异常分析,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用户界面模块。
4. 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给用户展示消防管网实时数据、故障预警信息和异常分析报告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模块对系统进行控制和配置。
二、关键技术设计1. 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合消防管网监测的传感器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
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数据传输技术: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技术,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可以选用以太网或RS485总线传输,无线传输可以选用WiFi、蓝牙或LoRa等。
3. 数据处理算法: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设计相应的算法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或规则引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可以实时展示消防管网的数据和故障信息,提供配置和控制功能。
用户界面可以选择PC端或移动端,提供多种图表和报告展示方式。
三、系统实施方案1. 建立传感器节点:将传感器设备布置在消防管网的关键位置,保证对关键指标的监测和采集。
2. 搭建数据传输网络:根据消防管网的布局和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智慧消防系统介绍设计方案智慧消防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和互联网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它通过集成传感器、监控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实现对消防设备、消防安全状况和应急事件的实时监测、分析和管理,能够提供全面的消防安全保障。
下面是智慧消防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案。
1. 系统架构设计智慧消防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系统应该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消防设备和环境的实时数据,包括温度、烟雾、火焰等。
- 数据处理模块: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于判断消防安全状态和发出警报。
- 监控模块:实时监控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消防安全情况,如火灾报警系统、排烟系统、喷水系统等。
- 控制模块:负责对消防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可通过远程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
2. 功能设计- 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消防设备和环境的数据,并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和分析。
- 预警功能: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比如温度升高、烟雾浓度增加等,会自动发出警报,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如消防队伍、物业管理人员等。
-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数据模式识别技术,判断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比如火源烟雾模式、火势蔓延模式等。
- 远程控制:通过网络连接,远程控制消防设备,如关闭喷水系统、打开排烟系统等,以减轻火势和保护人员安全。
- 数据存储和可视化: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提供可视化界面,展示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分析结果,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监测和决策。
3. 技术选型- 传感器:选择专业的消防设备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等,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特点。
- 数据处理和控制: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和通信模块,可以集中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实时数据,并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 数据存储和可视化:选择高可扩展性的数据库和数据可视化工具,用于存储和展示采集到的数据。
智慧消防技术参数及配置标准智慧消防技术参数及配置标准一、传感器精度1.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快速响应和长期稳定的特点。
其测量范围应满足消防场景的温度变化范围,同时应具有较低的温度漂移和较高的重复性。
1.2 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应具备高灵敏度、低误报率和长期稳定的特点。
其应能够准确检测火灾初期产生的烟雾,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1.3 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应能够检测火灾初期产生的有害气体,如CO、CO2等,并具备高灵敏度、低误报率和长期稳定的特点。
二、通信协议2.1 有线通信协议有线通信协议应支持RS485、CAN、Modbus等常见的工业通信协议,以保证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
同时,应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指令控制,以满足远程监控和管理需求。
2.2 无线通信协议无线通信协议应支持WiFi、Zigbee、NB-IoT等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以保证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通信。
同时,应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指令控制,以满足远程监控和管理需求。
三、报警方式3.1 声光报警声光报警应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发出强烈的声光信号,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引导其尽快疏散。
同时,应能够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消防控制中心或相关管理人员。
3.2 短信报警短信报警应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相关人员的手机或电脑上,以便及时获取火灾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应能够设置多个接收人员,以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的需求。
四、远程监控4.1 数据采集与传输智慧消防系统应能够实时采集各类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消防控制中心或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
同时,应支持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
4.2 视频监控智慧消防系统应能够与视频监控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对消防区域内的实时视频监控。
同时,应支持对视频画面进行智能分析,如火源定位、人员追踪等。
智慧消防综合管理平台技术规范书二零一九年六月目录1.前言 (3)2. 技术服务内容 (3)3.系统架构及部署方案 (3)3.1总体架构设计 (3)3.2 架构规划 (4)3.3平台部署方案 (5)3.3.1 设计原则 (5)3.3.2 云平台架构 (6)3.3.3运维管理模块 (6)4.云平台及配套软件业务介绍 (7)4.1平台登录 (7)4.2地图展示 (7)4.3设备信息展示 (7)4.4设备管理 (8)4.5 系统设置 (8)(1)用户设置 (8)(2)信息设置 (8)4.6监控中心 (8)4.7通知功能 (9)4.8操作日志 (9)4.9保单信息 (9)5. APP业务功能介绍 (9)5.1 APP登录 (9)5.2 查看APP设备异常消息 (9)5.3 地图 (9)5.4 查看设备信息 (10)5.5 智能消防设备详情查看 (10)5.6 APP账户管理 (10)5.7 远程升级 (10)6. 微信公众号业务功能介绍 (10)6.1 安装设备 (10)6.2 个人中心 (11)6.3 报警信息 (11)6.4我的设备 (11)6.5推送通知 (11)1.前言此技术框架为智慧消防综合管理项目技术详解及技术范畴内对应的服务,此框架应视为保证智慧消防综合管理项目所需的最低标准。
2. 技术服务要求技术提供方需要负责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布署及相关技术服务,确保以下工作可以顺利开展:1、可提供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外)内的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硬件部署取点,并且做好引导指示技术服务。
2、可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部署,协助并解决平台布署、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系统障碍服务。
3、负责完成系统所需要的软硬件(如服务器等)的调试工作服务。
4、负责项目整体支撑工作服务,全面规划全国范围内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协调内外部资源,保证本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负责进度控制、风险管理,质量控制等管理过程。
智慧消防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使用手册一、概述智慧消防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是依托部署探测器采集数据,通过在线方式满足市级部门、区县级部门、联网单位对消防运营管理分析的基本需求,具备根据所属权限管理数据采集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半动态数据,并结合系统大数据思维模式,将数据最终呈现为用户所需要看到的数据,从而实现物联网智慧消防大数据综合态势可视化。
二、系统组成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作用是管理智慧消防所涉及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数据支撑和工作方向指导,系统角色分为市、区县及联网单位。
2.1市级管理平台:通过系统管理该城市、区县、联网单位具体信息,系统调取基础数据及探测器采集数据,通过系统技术将数据整合实时监测,对联网单位个数、各区县隐患占比统计、各区县实时预警、市报警个数统计、全市报警与处理统计、各区县电能耗、年度报警次数与历年同比数据展示。
图2-1市级管理平台统计及趋势数据大屏展示2.2区县级管理平台:针对区县级内数据信息统计管理及趋势展示,通过系统智能统计各联网单位数据信息,以各单位基础数据及采集数据为基础,呈现联网单位检测终端数量、终端在线率、各单位预警信息统计、周期内各类报警率、周期内能耗统计、用户安全隐患统计月对比信息。
图2-2区县级管理平台统计报警记录针对各联网单位检测终端状态的实时数据,以终端设备运行情况及隐患处理情况,为区县级掌握各联网单位状态提供支持依据。
图2-3区县级管理平台统计趋势记录2.3联网单位管理平台:通过系统实现联网单位对本单位消防环境大数据实时监控,实时处理隐患信息即故障排查处理,基础数据来源于联网单位终端设备采集,为单位安全运营提供数据保障支持。
系统包含单位名称、单位类型、单位地址、隐患统计、终端设备报警统计、设备故障统计。
对实时电流、功率因数主要数据实时监控,周期范围内报警数量统计。
图2-4联网单位管理平台统计趋势记录三、数据采集工作原理市级管理平台所展示数据来源于探测器及部件、基于数据库存储并根据系统数据处理,使设备采集到的数据状态实时更新;3.1探测器:将被测的物理量转成电压信号送至仪器设备。
消防系统水压试验方案目录试压前准备 (1)1、试压交底 (1)2、人员安排 (1)3、水源确定 (1)4、电源确定 (1)5、图纸资料准备 (1)6、设备及工具准备 (1)7、材料准备 (1)8、管网试压前应具备的条件 (1)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压力清洗机的检查及相关操作 (2)系统水压试验1、喷头、阀门试验 (2)2、管网试验 (2)措施 (2)检查 (3)3、室内消火栓试射 (3)措施 (3)检查 (3)4、水箱试验 (3)测试中巡视的要求 (3)遇到测试问题的应对措施 (3)启东欣乐城C区消防工程水压试验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之技术要求,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性试验、严密性试验。
对强度性试验、严密性试验进行质量管理。
依据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QG-CA2505-9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QG/CA0809-95《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标准》、QG/CA1612-9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标准》的相关规定对试压过程进行安全管理。
试压前准备:1、试压交底测试目的、测试目的物、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压力清洗机的检查及相关操作、测试中巡视的要求、测试应遵守的相关规定、试压后管网内介质的排放、遇到测试问题的应对措施。
系统试压应分区域分段进行,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应少于2只。
按国家规范要求对管道进行冲洗。
2、人员安排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负责水压测试协调、处理现场测试泄漏问题;工程师、班组长负责技术指导巡视检查;配备电工1名负责搭接电源;安全员1名负责安全;配备有相关测试经验的操作、巡视人员3-7人。
3、水源确定协调相关单位按测试管网位置就近取水源取水,试压用水为自来水,并保证试压所要求的用量。
4、电源确定协调总包单位搭接电源(220V)保证压力清洗机运转。
消火栓系统的水流量与水压降测试标准规范消防安全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火栓系统作为常见的灭火设施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灭火任务。
为了确保消火栓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发挥最佳效果,需要进行水流量与水压降测试。
本文将介绍消火栓系统水流量与水压降测试的标准规范。
1. 测试目的消防栓系统的水流量与水压降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实际工作性能。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消火栓系统的输水能力,判断系统是否满足灭火需求,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日后的维护和改进提供依据。
2. 测试前准备在进行水流量与水压降测试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清洁消火栓系统:确保管道和喷头无杂质、防止堵塞。
2.2. 检查设备:确保各个部件完好无损,特别是阀门和喷嘴。
2.3. 确定测试地点和条件:常见的测试地点为开放区域,确保没有任何影响测试的障碍物。
3. 水流量测试3.1. 测试方法:将消火栓接头与计量水表相连,打开主阀,记录水表读数,同时记录时间,测量一定时间内流经消火栓的水量。
3.2. 测试要求:根据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适当的测试。
常见的要求有:每分钟流量不得低于X升,最大允许流量不得超过Y升等。
3.3. 测试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消火栓系统的水流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不达标,需要进一步检查,找出并解决问题。
4. 水压降测试4.1. 测试方法:利用专用的水压计,分别在主控制阀和消火栓出口测量水压。
通过打开主控制阀,使水压保持稳定,然后打开消火栓出水口,记录相应的水压值与水流量。
4.2. 测试要求:根据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要求,确定测试时的水压范围。
常见的要求有:水压降不得超过X兆帕,水压不得低于Y兆帕等。
4.3. 测试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消火栓系统的水压降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如不符合要求,需要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5. 结果记录与报告进行完水流量与水压降测试后,需要将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与报告,以备查阅和参考:5.1. 测试记录:记录测试的时间、地点、测试方法、测试时所用的设备以及测试数据等信息。
一、目的为确保消防系统正常运行,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规范消防水压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辖所有物业项目的消防水压管理。
三、消防水压标准1. 消防水泵出口压力:不低于0.7MPa;2. 消防水箱最低水位压力:不低于0.6MPa;3. 消防给水管网压力:不低于0.5MPa。
四、消防水压监测1. 消防水泵房内设置压力表,每日对消防水泵出口压力进行监测,确保压力符合标准;2. 消防水箱内设置水位计,每日对消防水箱最低水位进行监测,确保水位符合标准;3. 消防给水管网压力由消防中控室定期进行巡检,确保管网压力符合标准。
五、消防水压调整1. 如发现消防水泵出口压力低于0.7MPa,应立即启动备用消防水泵,确保消防水压;2. 如发现消防水箱最低水位低于0.6MPa,应立即补充消防水箱水量,确保消防水压;3. 如发现消防给水管网压力低于0.5MPa,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六、消防水压异常处理1. 发现消防水压异常时,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2. 在维修过程中,确保消防系统正常运行,必要时启动备用消防设施;3. 维修完成后,重新进行消防水压监测,确保符合标准。
七、消防水压记录1. 消防水泵房内应设置消防水压记录本,记录每日消防水压监测数据;2. 消防中控室应定期汇总消防水压数据,并形成报告,提交给物业管理部门。
八、消防水压培训1. 对物业管理人员、消防中控室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消防水压知识培训,提高其消防水压管理能力;2. 定期组织消防水压演练,提高应对消防水压异常情况的能力。
九、监督与考核1. 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对消防水压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2. 对违反消防水压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十、附则1. 本制度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制度旨在加强物业消防水压管理,确保消防系统正常运行,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智慧消防综合管理平台技术规范书二零一九年六月目录1.前言 (3)2. 技术服务内容 (3)3.系统架构及部署方案 (3)3.1总体架构设计 (3)3.2 架构规划 (4)3.3平台部署方案 (5)3.3.1 设计原则 (5)3.3.2 云平台架构 (6)3.3.3运维管理模块 (6)4.云平台及配套软件业务介绍 (7)4.1平台登录 (7)4.2地图展示 (7)4.3设备信息展示 (7)4.4设备管理 (8)4.5 系统设置 (8)(1)用户设置 (8)(2)信息设置 (8)4.6监控中心 (8)4.7通知功能 (9)4.8操作日志 (9)4.9保单信息 (9)5. APP业务功能介绍 (9)5.1 APP登录 (9)5.2 查看APP设备异常消息 (9)5.3 地图 (9)5.4 查看设备信息 (10)5.5 智能消防设备详情查看 (10)5.6 APP账户管理 (10)5.7 远程升级 (10)6. 微信公众号业务功能介绍 (10)6.1 安装设备 (10)6.2 个人中心 (11)6.3 报警信息 (11)6.4我的设备 (11)6.5推送通知 (11)1.前言此技术框架为智慧消防综合管理项目技术详解及技术范畴内对应的服务,此框架应视为保证智慧消防综合管理项目所需的最低标准。
2. 技术服务要求技术提供方需要负责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布署及相关技术服务,确保以下工作可以顺利开展:1、可提供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外)内的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硬件部署取点,并且做好引导指示技术服务。
2、可提供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部署,协助并解决平台布署、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系统障碍服务。
3、负责完成系统所需要的软硬件(如服务器等)的调试工作服务。
4、负责项目整体支撑工作服务,全面规划全国范围内智慧消防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协调内外部资源,保证本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负责进度控制、风险管理,质量控制等管理过程。
5、负责牵头协助并促进整个业务对接应用服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与业务经理保持密切沟通并进行项目的定期回顾,包括业务需求调整,项目完成进度报告,紧急事件处理等,确保时间完成进度。
6、负责项目完成后的售后工作保障,确保提供及时、有效的售后保障服务。
3.系统架构及部署方案3.1总体架构设计“智慧消防综合管理项目”的建设,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填补目前智慧消防管理空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其需要支持各种类型,特别是地理信息、用户信息、第三方数据信息等各类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对智能消防设备的管理,系统建设中需要兼顾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数据分析及应用等功能。
因此平台架构的设计需要有良好的兼容性、扩展性和高效性,综合运用卫星定位、物联网、云计算、分布式、实时数据处理分析、数据挖掘以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专业处理技术,构建一个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纵横互通、集中统一的管控和服务平台。
33.2 架构规划根据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应用需求,平台主要按照以下几个层次进行规划:1)智能感知层智能感知层主要是通过卫星导航定位、NB-IOT 芯片和网络等技术,通过运营商NB-IOT 网络对智慧消防监控点火情、烟雾、可燃气体、消防用水、温度、湿度等各类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上传。
以实现对上层应用的服务支撑。
2)IaaS 基础设施层主要通过虚拟化和云平台,以及分布式计算处理的方式对平台所涉及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度。
通过利用虚拟化等动态资源分配和调度能力,快速支撑平台上层应用的横向扩展需求,以应对业务的峰值变化和资源配置需要。
3)通用服务层通用服务层分为“大数据服务”和“GIS 平台”两个部分,其中大数据服务主要是指通过大数据的相关组件,以及数据应用分析软件,数据仓库等技术进行底层采集数据的处理,并依托相关的事件定义和分析模型,为上层数据分析提供数据的共享和服务。
GIS 平台则是作为统一的上层应用地理信息调度和展示服务基础能力,以针对上层不同应用对地理信息调用的需求,通过不同的地图呈现方式,结合智慧消防的位置信息、轨迹等进行可视化的呈现。
4)应用层应用层指根据上层业务应用需要所建设的相应应用子模块,根据当前的需求归纳建设为7 大应用子模块,包括消防设备管理、设备信息展示、地图定位、消防设备接入、物联网管控中心、大数据分析、智慧消防防火预警管理等。
5)展示层通过客户端 APP 方式实现对外的访问服务支撑,面向九小场所公众用户、消防人员提供相应的安装、查询、预警等服务。
6)维护支撑通过运行管理和安全防护子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平台自身资源监控、配置,以及人员访问控制等一系列的运营管控支持。
确保平台的正常平稳运行。
7)增值业务应用基于上述的各子模块和资源的建设,通过适配不同的业务场景开发相应的增值业务应用,不断丰富平台服务能力和应用成果。
43.3平台部署方案3.3.1 设计原则⏹可靠性及可用性系统的可靠性包括整体可靠性、数据可靠性和单一设备可靠性三个方面。
云平台的分布式架构,从整体系统上提高可靠性,降低系统对单一设备可靠性的要求。
系统的可用性是通过冗余、高可用集群、应用与底层设备松耦合等特性来体现,从硬件设备冗余、链路冗余、应用容错等方面充分保证整体系统的可用性。
通过云计算的技术,能够快速恢复故障应用系统,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安全性遵循行业安全规范,设计安全防护保证客户数据中心安全。
重点保障网络安全、主机安全、虚拟化安全、数据保护。
⏹成熟性从架构设计、软硬件选型和IT管理三个方面设计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经过大规模商用实践检验的架构方案和软硬件产品选型,保障方案的成熟性。
⏹先进性合理利用云计算的技术先进性和理念先进性,突出云计算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采用虚拟化、资源动态部署等先进技术与模式,并与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支撑数据中心的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需求进行弹性伸缩,IT基础架构应与业务系统松耦合,这样,在业务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IT硬件设备,即可实现系统的灵活扩展。
⏹开放性采用业界主流的开源云平台框架OpenStack,充分融入行业生态,实现硬件、软件厂商无关性,最大限度的保证资源池建设投资。
⏹标准化通过对IT资源需求、申请、部署和运维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被动响应的状态转为主动服务,方便快捷的为用户信息化构建所需的信息服务;53.3.2 云平台架构云平台架构需要由基础设施层、资源池层、云服务层和管理层组成:基础设施层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物理基础设施,构成数据中心资源池的基础设施。
资源池层资源池层可以接入计算(虚拟机池、裸金属物理机池)、存储(块存储资源池、对象存储资源池、文件存储资源池)、灾备等。
云服务层云服务层作为云服务的管理及运营平台主要包括服务自动化层、服务接入层(服务console层)及服务门户层。
服务自动化层通过对资源池层IaaS、灾备资源的封装,实现云资源服务的发现、路由、编排、计量、接入等功能,显现从资源到服务的转换。
服务接入层是云管理平台的对外呈现,分为用户门户及管理员门户。
管理域可分为运营管理和运维管理两部分。
−运营管理,可提供运营管理门户,运营管理门户除提供云服务申请和自助服务控制台外,支持包括VDC管理、租户管理、服务目录、服务控制台、计量等运营管理功能。
−运维管理,可提供运维管理门户,支持对多数据中心的统一运维管理,包括资源管理、告警管理、拓扑管理、性能管理以及统计报表等。
3.3.3运维管理模块运维管理重点针对平台的硬件资源(包括:主机、存储、网络设备,以及虚拟化资源等)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通过统一的维护界面进行告警的集中管理,配置管理和权限管理。
同时,针对应用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测,采集相关的应用日志信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
64.云平台及配套软件业务介绍4.1 权限管理1)支持基于用户,角色多维度配置,客户端(web页面,app等)可根据角色配置不同的显示方式,并可动态配置,即时生效。
2)支持角色、用户的查看,新增,删除,修改3)数据可根据权限划分,角色只能获取自己角色权限相应的数据,支持对敏感数据的隐藏或者替换4.2平台登录用户可在网页端输入平台网址直接进入智慧消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登陆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平台中,登录密码需加密保存4.3地图展示进入平台以地图的形式展示所有场所,可点击场所显示和查看每个场所当前显示的设备类型、一次设备数量和正常设备数量。
同时提供不同设备类型的设备统计数据,其中包括在线设备数量、离线设备数量、警情异常设备数量、传感器异常设备数量、异常设备数量和设备状态正常的数量。
4.4设备信息展示(1)查看设备信息智慧消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中可查看B端(企业用户)和C端(个人用户)两个类型的智能消防设备的详细信息,并且将两个端的设备信息进行分开展示,分为信息展示(B端)和信息展示(C端),量大模块功能雷同。
其中设备信息的展示包括:设备类型、设备编号、位置编号(C端设备无此信息)、信息采集时间、设备安装位置、警情状态、设备电量、在线状态、传感器状态、安装时间、设备整体状态等。
用户同时可对设备进行设备编号搜索和条件筛选。
(2)查看待处理报警信息智慧消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可为用户罗列还未处理的报警信息,并且可对待处理的报警信息使用设备编号进行搜索和条件筛选。
其中待处理的报警信息展现内容包括:设备类型、位置编号(C端设备无此信息)、设备位置、报警开始时间、报警持续时间、设备状态和报警类型等。
(3)查看已处理报警信息智慧消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可为用户罗列已处理的报警信息,并且可对已处理的报警信息7使用设备编号进行搜索和条件筛选。
其中已处理的报警信息展现内容包括:设备类型、位置编号(C端设备无此信息)、设备位置、报警开始时间、报警结束时间、报警时长、设备状态和报警类型等。
4.5设备管理运营维护平台中可对NB-IoT智能消防设备进行管理,包括仓库管理(设备入库、出库、退库管理)、设备变更(设备查看、设备删除)、二次装箱、箱号查询等。
4.6 系统设置(1)用户设置通过在运营维护平台中可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新增用户、查询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在平台中可对用户角色权限进行管理,支持平台管理员根据不同角色权限设置用户的管辖级别,管辖省份和管辖区域,管理员可集中查询管辖省份、区域内所有场所和设备的情况。
(2)信息设置1、检测设置:可对接入平台的智能消防设备进行阈值设置和上报时间设置,即设备在超过设置阈值的情况下的多少时间内进行数据上报通知的功能。
2、场所设置:运营维护平台中可对NB-IoT智能消防设备所在的场所进行管理,其中包括新增场所、删除场所、查看场所信息和修改场所信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