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工程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2.92 MB
- 文档页数:77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施工测量的必要性轨道交通工程是指为满足城市高效便捷的交通需求,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施工的交通线路,例如地铁、轻轨等。
轨道交通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测量工作,这是因为轨道交通工程需要保证线路的平整、车站的准确位置和通车的安全。
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包括:确保工程施工的精度和质量,为设计提供出具施工图纸成果,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保证工程的安全性等。
二、施工测量的内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线路测量、车站测量、土建测量、安装测量等。
1. 线路测量(1)线路纵断面测量:测量线路的纵断面地形、曲线半径、坡度等,以确定线路的设计参数和平面布置。
(2)线路横断面测量:测量线路的道床、轨面、路基等各部分的横断面,以确定各部分的平面布置。
(3)道岔测量:道岔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设施,需要通过道岔测量确定其准确位置和角度,保证列车的安全通行。
2. 车站测量(1)车站平面布置测量:针对车站区域的道岔、站台、站内设施等进行平面布置测量,以确定车站的尺寸和位置。
(2)站台高程测量:测量车站站台的高程,以确定客车乘降的便利性。
(3)站房测量:测量车站站房、站内设施的位置、尺寸和结构形式,为其施工和安装提供准确数据。
3. 土建测量(1)地形测量:测量轨道交通线路所经过的地形情况,包括地表高程、地貌特征、自然地质、水文地质和交通地理等。
(2)凿岩量测量:凿岩是轨道交通工程中常见的隧道施工方式,需要对凿岩量进行测量,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
4. 安装测量(1)轨道安装测量:测量轨道的轨距、轨面坡度、轨道垂直和水平偏差等,保证轨道的安装精度。
(2)信号设备测量:测量信号设备的位置、高度、角度等参数,确保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施工测量的方法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法、激光法、GPS定位法、测距仪法等。
1. 全站仪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光电仪器,它可以测定地面物体三维坐标及其高程、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等,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以达到一定的工程精度。
地铁测量主要工作1 总则1.0.1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技术要求,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和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和旧线改造及运营期间的工程测量。
1.0.3在同一城市内的轨道交通工程控制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平面和高程系统应与所在城市平面和高程系统一致;2工程建设前应在城市一、二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专用平面、高程施工控制网,其与现有城市控制网重合点的坐标及高程较差,应分别不大于50mm和20mm;3 施工前应对已建成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建设中应对其进行检测。
1.0.4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工程控制测量除应满足本规范1.0.3条中的2、3款外,还应采用统一的坐标、高程系统,当城市间坐标、高程系统不一致时应进行相应的换算。
1.0.5线路工程控制测量应采用附合导线(网)和附合高程路线的形式。
特殊情况下采用支导线、支水准路线时,必须制定检核措施。
1.0.6 在隧道贯通前,联系测量、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随工程进度应至少独立进行三次,满足限差后应以各次测量的平均值指导隧道贯通。
1.0.7暗、明挖隧道和高架结构横向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50mm,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25mm。
1.0.8施工期间内和运营期一定时间内,应对线路结构和临近主要建筑、管线等进行变形监测,并应制定应急变形监测方案。
1.0.9竣工测量应按工程竣工验收要求进行,其工作内容和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测量规范、工程验收规范以及工程资料管理相关要求。
1.0.10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
作业时应避免作业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1.0.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3.1 一般规定3.1.1地面平面控制网应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网中各条线路建设的先后次序,沿线路独立布设。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必须符合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准确、可靠、合理且高效,测量精度和安全性要求也要十分注意。
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要求采用合理的地理位置坐标系统、准确的距离测量和高精度的高程测量,以及其他合理的技术手段。
2. 测量方法2.1 水平测量: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双面测距仪,采用单方向、双方向和平行式等方法,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测量精度,确保轨道设计图中所标明的地标测量精度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2.2 高程测量:首先根据国家标准《公路路面高程测量技术规程》进行单点高程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基准点,然后在基准点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坡度测量。
2.3 路面断面测量:采用街路断面尺量法或机动系统测量法,以确定轨道穿越斜交口以及路沿线等地段的断面尺寸,确保断面符合技术要求。
3.测量数据处理3.1 对于测量出的数据,除了准确,稳定,可靠外,还应采取合理的数据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2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测量数据,应当采用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不同检测仪器测量出来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格式,使其便于软件系统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展示等处理。
4. 测量质量检查4.1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测量质量检查,如果发现测量数据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纠正和校核,以确保最终的测量可靠。
4.2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过程中,应通过质量检查,以检查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图中的测量是否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以及是否满足后期施工的要求。
5结论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质量,测量工作必须精准、准确、可靠,在测量过程中应精确掌握和统计各个测量项目的变化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应科学、准确地进行测量,并及时和专业人员协商解决问题,以确保施工品质。
地铁测量主要工作1 总则1.0.1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技术要求,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和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和旧线改造及运营期间的工程测量。
1.0.3在同一城市内的轨道交通工程控制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平面和高程系统应与所在城市平面和高程系统一致;2工程建设前应在城市一、二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专用平面、高程施工控制网,其与现有城市控制网重合点的坐标及高程较差,应分别不大于50mm和20mm;3 施工前应对已建成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建设中应对其进行检测。
1.0.4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工程控制测量除应满足本规范1.0.3条中的2、3款外,还应采用统一的坐标、高程系统,当城市间坐标、高程系统不一致时应进行相应的换算。
1.0.5线路工程控制测量应采用附合导线(网)和附合高程路线的形式。
特殊情况下采用支导线、支水准路线时,必须制定检核措施。
1.0.6 在隧道贯通前,联系测量、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随工程进度应至少独立进行三次,满足限差后应以各次测量的平均值指导隧道贯通。
1.0.7暗、明挖隧道和高架结构横向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50mm,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25mm。
1.0.8施工期间内和运营期一定时间内,应对线路结构和临近主要建筑、管线等进行变形监测,并应制定应急变形监测方案。
1.0.9竣工测量应按工程竣工验收要求进行,其工作内容和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测量规范、工程验收规范以及工程资料管理相关要求。
1.0.10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
作业时应避免作业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1.0.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3.1 一般规定3.1.1地面平面控制网应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网中各条线路建设的先后次序,沿线路独立布设。
轨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项目概况本工程是铁路施工项目,涉及轨道铺设、路基修建和相关设施建设。
施工测量是铁路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二、施工测量任务1、轨道铺设测量:包括轨道轨面及轨道几何参数的测量,确保轨道的平整度、垂直度和轨面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2、路基测量:包括线路线形、路基高程和路基坡度的测量,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3、相关设施测量:包括信号设备、电气设备及通信设备的安装位置测量,确保设施安装准确无误。
三、施工测量方法1、轨道铺设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轨道轨面的高程测量,测量间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2)采用测距仪进行轨道线形、几何参数的测量,确保轨道的垂直度和轨面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2、路基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路基高程测量,测量间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2)采用测量车进行路基平整度和坡度的测量,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3、相关设施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设施安装位置的测量,确保设施安装准确无误。
四、施工测量控制要点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前需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测量点位和测量范围,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间隔。
2、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校核,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3、测量后的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编制成测量报告,供工程管理部门参考。
五、施工测量安全防护1、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测量区域。
2、测量人员需穿戴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遵守工程现场安全规定。
六、施工测量质量验收1、测量数据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过工程管理部门的审查和认可。
2、经过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综上所述,本施工测量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工程要求进行设计,确保测量工作准确无误,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施工中应按照方案的要求,严格执行,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1.已建成的卫星定位控制网和精密导线网应定期进行复测。
第一次应在开工前进行,工程
建设应1~2年复测一次,并根据控制点稳定的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
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测精度。
2.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量应采用静态测量方法,各等级卫星定位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
合下列规定:
卫星定位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卫星定位控制网基线长度精度可按1式计算。
σ=
σ——基线长度中误差(mm)
a ——固定误差(mm)
b ——比例误差系数(1×106)
d ——相邻点间的距离(km)
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技术;方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只有保障了施工测量的精度,才能实现设计意图,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关构筑物定位准确,否则,一旦测量结果与实际的偏差较大,则可能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面临着严重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承包商需按相关测量规范及业主制定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管理制度,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特征1.1全面解析设计、定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专业性要求高,相关测量人员需全面解析设计并定线。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位置相对特殊,多处于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网纵横交错的区域内,在实际的施工建设时,所选用的地形图比例尺较大,专业人员需结合设计资料与实测数据,保证施工放样符合设计意图。
1.2控制网维护难度大控制测量成果是施工测量的起算数据,控制网的维护是整个施工测量过程的关键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为卫星定位和精密导线,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主要为水准测量。
上述控制网主要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布设,点位一般位于路面、构筑物顶部、拐角处。
1.3分期、分段测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城市的大型工程项目,工程企业往往会开展分期建设,如果要保持各个阶段性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需开展分期测量,对于每条线路,都需要根据实际的标准与要求保障控制点布设的科学性,形成最完整的控制网。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内容施工控制测量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地面控制测量。
在参加业主方、监理方组织的测量交桩后,应根据所辖标段的工程资料、控制点情况编制控制网复测方案。
方案应针对具体情况在盾构始发车站,接收端保证足够的测量控制点;与相邻标段进行搭接测量时,应联测相邻标段的控制点。
对外业观测数据按相关测量规范进行数据处理,对超限数据进行分析,编制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送相关主管部门审核、评估测量成果。
轨道工程测量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其所需要的轨道工程测量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轨道工程测量是为了确保轨道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轨道工程测量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轨道工程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1. 编制测量方案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根据具体的轨道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制定具体的测量方案。
测量方案要包括测量目的、测量要点、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等内容。
同时,需要考虑到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确认测量仪器设备根据测量方案的要求,确认所需要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
要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确认测量人员确定参与测量的人员,包括测量工程师、测量技术员等,他们需要具备相关测量技能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测量仪器设备。
同时,要确保测量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 确认测量时间和地点根据施工计划和测量要求,确定测量的时间和地点。
要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制定安全措施在进行轨道工程测量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安全规范、个人防护措施等,以确保测量人员的安全。
三、测量过程1. 现场勘测在进行轨道工程测量之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测量的要点和路径。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进行评估,确保测量的安全性。
2. 设置基准点在进行轨道工程测量时,需要设置测量的基准点,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基准点应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期使用。
3. 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方案的要求,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轨道工程的测量。
要确保测量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与方法摘要: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只有保障了施工测量的精度,才能实现设计意图,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关构筑物定位准确,否则,一旦测量结果与实际的偏差较大,则可能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面临着严重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承包商需按相关测量规范及业主制定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管理制度,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关键词:轨道交通;施工测量;技术方法1、工程测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工程建设中的工程测量内容是对工程所在地的数据进行综合采集,然后通过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再通过工程测绘等手段得出工程建设所在地的采集数据。
工程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特征,以便对不同工程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效果取得较好的效果。
工程测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工程测量缺乏细致的观测和精确的测量,在工程测绘过程中,将其绘制成图纸,就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测量的价值。
同时,工程项目的效果和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要重视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以保证工程工作的顺利完成。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内容2.1地面控制测量参加业主、监理组织的测量和交付后,根据所辖标段的工程资料和控制点,编制控制网复测计划。
方案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盾构始发站,接收端保证有足够的测量控制点;与相邻区段重叠测量时,相邻区段的控制点进行联测。
对外观测数据按有关测量规范进行处理,对超差数据进行分析,编制控制网测量结果报告,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核评价。
2.2接触测量地面数据向地下的传输通过接触测量完成,包括平面接触测量和高程接触测量。
平面接触测量的方法有导线直接传输法、单井定向法、双井定向法和多点交会法。
接触测量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施工方法和现场情况确定。
2.3地下控制测量控制网与原平面控制网、水准控制网有统一的坐标系和高程系:地下控制网是通过接触测量将地面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引入地面,坐标系和高程系统应与地面控制网一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地面平面控制测量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2.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3.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4.水平角观测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3.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大于1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3.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
3.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3.4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旋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级仪器不应超过1〃,6〃级仪器不超过1.5〃。
3.5光学对中器的视轴与竖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mm。
4.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二、地面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测量测站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mm)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技术要求三、联系测量1.隧道贯通前的联系测量工作不少于3次,宜在隧道掘进到100m、300m以及距贯通面100〜200m时分别进行一次。
当地下起始方位角较差小于12〃时,可取各次测量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后续测量的起算数据指导隧道贯通。
2.隧道内定向边边长应大于60m,视线距隧道边墙的距离应大于0.5m。
3.隧道内控制点间平均边长宜为150m。
曲线隧道控制点间距不应小于60m。
4.水准线路往返较差、附和或闭合差为土8V Lmm o5.水准测量应在隧道贯通前进行三次,并应与传递高程测量同步进行。
重复测量的高程点间的高程较差应小于5mm,满足要求时,应取逐步平均值作为控制点的最终成果指导隧道掘进。
四、暗挖隧道、车站施工测量1.地下施工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水准点宜每50m设置一个。
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述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状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是北京、上海分别以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召开等国际活动为契机,城市轨道建设长足发展。
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天津、大连等城市也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腾飞等为时机,在力发展城市轨道建设,其他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日趋活跃。
1.1.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状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km和236 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km,总投资6000亿元。
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03年—2006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建城轨交通,编制城轨交通线网规划,初步估计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000~1500公里。
总之,无论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数量、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还是已经运营里程、在建里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都非常庞大,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快,同时开工建设的线路多。
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分析,1995年—2008年12年间,中国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从1个城市增加到10个,运营里程从43km增加到790 km。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施工测量方案1.1施工测量1.1.1施工测量技术要求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测设坡度和放样建筑物,测量是施工的导向,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①施工测量按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城市测量规范》(CJJ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有关规定执行;②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检测,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③对整个工程场区按施工需要布设精密导线平面控制网(如采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要先复核检查,符合精度要求后方可能取用);④场区内按施工需要布设高程控制网,并采用城市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高程闭合差在±8L 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之内。
1.1.2地面控制测量1.1.1.1地面平面控制测量XXX地铁全线的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网为GPS控制网,一般沿线路方向布设,导线长度一般为1〜2Km。
以GPS控制网为基础建立二级地面精密导线,平均边长250m,一般埋设在大街两侧的人行道上,尽量在地铁车站的出入口、风道竖井及施工竖井附近布设,并避开变形区。
精密导线每隔L5Km左右与GPS控制网联系。
(1)精密导线控制网的布置原则:①导线网尽量使其延伸方向垂直于贯通面,以减弱边长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最好组成主副导线闭合环;②尽量选择长边,减少导线边数,以减弱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③图形简单并避免局部的弯曲或锯齿形的曲折;④每一进洞口最好可能有三个平面控制网点作为引线入洞的依据并在布网时最好将这些控制点纳入主控网;⑤插网和插点与主网同等精度。
(2)精密导线技术精度要求:①导线全长3〜5km,平均边长为350m,测角中误差W土1.5〃,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W土15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忘±8山山,方位角闭合差W±5n(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1/35000;②导线点位充分利用城市已埋设的永久标志,或按城市导线标志埋设。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工程测量与测绘研究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与测绘是关键的环节。
它们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和自然地物的空间位置信息,为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文将重点探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工程测量与测绘的研究内容和重要性。
工程测量是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其目的是准确测量地物的空间位置和形状,以获得工程设计所需的各种数据。
它包括了测量的测角、测距、测高、测坐标以及测量的调整和计算等内容。
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测量在轨道交通线路选择和线路规划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形地貌的测量,可以确定线路的上下坡度、曲线半径等参数,从而保证线路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
此外,工程测量还能提供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帮助设计人员选择最合适的线路走向,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第二,工程测量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前的设计和准备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在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地形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和现有建筑物测量等工作。
只有通过工程测量,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对现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损坏。
第三,工程测量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工现场的测量需要实时准确地掌握各种数据,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工程测量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坐标、高程和方位角等信息,帮助他们准确定位施工点,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工程测量还能够监测和调整施工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保证工程质量。
此外,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测绘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测绘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测绘仪器和技术手段,绘制出反映地球表面和地下情况的地图和图件。
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测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测绘可以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为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和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对地理要素(如地形、水系、地貌等)的详细测绘,可以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为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概述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对列车安全行驶、乘客旅途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采用混凝土整体道床,轨道工程一次定位,几乎不能再调整;而铺轨基标是高标准轨道混凝土整体道床的轨道铺设控制点,故高精度满足铺轨要求的测量工作,重点是用铺轨基标来保证轨道的设计位置和线路参数,同时也保证行车隧道的限界要求。
这就对铺轨精度提出了更严格要求,因此精确测设铺轨基标是保证地铁轨道高精度施工的重要环节。
何谓铺轨基标?铺轨基标是高标准轨道整体道床的轨道铺设控制点,它是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标志;按精度等级可划分为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铺轨基标埋设位置有两种,即位于线路中线或线路中线的一侧。
图一为:利用直角道尺(精度0.5mm)通过沿线布设的铺轨基标精确确定一股钢轨的位置和标高。
(图一)(图二)轨道工程测量的实质?轨道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是铺轨基标测量。
其实质是按照设计线路和铺轨综合设计图的要求,以一定的间隔,在线路中线或其一侧测设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标志,作为铺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
见图二。
在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建设中,我们总结如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作业流程图》: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作业流程图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作业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轨道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点复测(四等平面控制、二等高程控制)、控制基标测设(三维放样、归化改正满足规范要求精度)、加密基标测设(三维放样、复测满足规范要求精度)、竣工测量、其他测量工作等。
2铺轨基标测量作业程序2.1施工控制点的交接和复测轨道专业施工所需的中线方向、里程、高程等均是由地面精密控制点引入,为保证铺轨精度,要求铺轨前应全面的对其检测,通过贯通测量后,对施工控制点进行统一的调整和平差后再设置基标,以保证基标的精度。
铺轨基标的测设依据为业主测量队提供的施工控制点。
施工单位进场后,在驻地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由施工单位测量队、业主专业测量队、业主代表四方进行交接桩,各方人员持交桩表逐桩核对、交接确认。
轨道工程测量教学设计简介轨道工程测量是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轨道工程测量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实际工程要求,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强调实用性和工程实用性。
教学目标•掌握轨道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熟练掌握轨道工程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轨道工程项目,制定测量实施方案;•具备轨道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轨道工程测量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概述1.轨道工程测量概念2.轨道工程测量的类型和要求3.轨道工程测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二、轨道工程测量设备1.钢轨测量仪2.轨距测量仪3.高缺陷轨道检测仪4.GPS接收机等测量设备三、轨道工程测量实施方案的制定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2.测量方法的确定3.测量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四、轨道工程测量实验1.轨距的测量2.钢轨高低差的测量3.轨道线路曲率的测定4.轨道线路中心线的测量教学方法•讲授•实验•实地考察在轨道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验和实地考察的作用,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测量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其实践技能。
教学评价轨道工程测量教学评价应该注重考察学生的测量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基础掌握情况。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实验报告、测量实施方案编制和测量成果报告等形式进行。
总结轨道工程测量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既要融合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轨道工程测量实践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