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467.50 KB
- 文档页数:6
测量作业指导书摘要:本文档是一份测量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提供一系列指导和步骤,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涵盖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指导书,学生将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1. 引言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的基础,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测量的基本概念2.1 测量的定义2.2 测量的目的和意义2.3 测量的基本要素3. 测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3.1 线量测量仪器3.2 面量测量仪器3.3 角量测量仪器3.4 时间量测量仪器3.5 电量测量仪器3.6 温度量测量仪器3.7 光量测量仪器3.8 声量测量仪器3.9 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 测量误差的处理4.1 测量误差的定义4.2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4.3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4.4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4.5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控制方法5. 实验操作指导5.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5.2 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5.3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5.4 实验后的清理和整理6.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6.1 实验环境的安全要求6.2 测量仪器的安全使用方法6.3 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安全保护措施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1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7.2 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7.3 测量结果的质量保证方法结论:本文档是一份针对测量作业的指导书,通过对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方面的介绍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同时,还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与保证进行了详细解释,确保学生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为学生在测量作业中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摘要: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与设备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2.测量过程3.数据处理与分析五、实验报告要求六、注意事项正文:【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工程测量是研究和应用测量理论与技术,对各种工程项目的几何形状、大小、位置及物理特性进行测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门学科。
实验中将涉及到测量误差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
【实验仪器与设备】1.全站仪2.经纬仪3.水准仪4.测距仪5.测量标尺6.其他辅助工具【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确保仪器状态良好,功能正常。
2.熟悉实验流程,了解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3.确定实验场地,做好安全措施。
【测量过程】1.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
2.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
3.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4.记录测量数据,整理测量成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测量误差,分析误差来源。
2.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3.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1.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包括测量数据、计算过程和分析结果。
2.绘制实验成果图,清晰展示测量结果。
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2.爱护实验仪器,正确使用和存放。
3.注重实际操作,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加强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确保工程施工测量质量和作业安全,指导测量作业,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工程施工测量作业。
3.编制依据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JGJ/T8-99 建筑变形与形变测量规范CJJ8-99 城市测量规范YBJ212-1988 冶金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规范Q/BYJ10-2003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4.过程控制内容4.1人员资格参与本作业过程的人员需持证上岗。
4.2职责4.2.1 宝冶建设一级工程项目宝冶建设测量中心负责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测量中心测量检查控制班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控制网的施测、维护和管理,各工程项目施测班组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施测,测量专检班组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专检。
4.2.2 宝冶建设各二级公司自行承担的工程项目各二级公司测量队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指导和控制,各工程项目施测班组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施测,测量专检班组按本作业指导书进行专检。
4.3机械设备一览表4.4作业条件1 工测量的资料准备:(1)施工区域工程勘测控制资料;(2)施工区域大比尺度(1:500~1:5000)地形图;(3)业主单位提供的高等级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成果;(4)有效的施工图纸;(5)工程技术说明及有关图纸资料;(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作业设计。
2 施工测量的技术准备:(1)按本规程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和具体情况编制各项测量方案;(2)熟悉图纸资料,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指定内业与外业作业流程图表;(3)坐标转换公式、精度评定方法和公式、内业计算所须图表等的准备;(4)对业主提供的首级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5)进行现场踏勘,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网的初步设计。
3 施工测量的资源准备:(1)测量仪器设备的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情况,选配必要的测量仪器设备,并在使用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校;(2)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派具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组成工程项目测量班组,承担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任务,作业前,应对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按施工测量方案作好其他物资准备。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道路工程测量的作业指导,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道路工程测量。
正文内容:1. 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例如确定道路的轴线、横断面、坡度等。
1.2 收集资料:在测量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等,以便进行测量工作。
1.3 确定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2. 道路轴线测量2.1 设置测量基线:在进行道路轴线测量时,首先需要设置测量基线,可以选择道路两侧或中心线作为基线。
2.2 进行交会测量:利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交会测量,确定道路轴线的位置和方向。
2.3 确定控制点: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道路轴线上的控制点,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
3. 道路横断面测量3.1 确定测量断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道路横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3.2 进行剖面测量:利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剖面测量,获取道路横断面的高程和坡度等信息。
3.3 绘制横断面图:根据测量结果,绘制道路横断面图,以便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4. 道路坡度测量4.1 确定测量点:在进行道路坡度测量时,需要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一般选择道路上的高点和低点进行测量。
4.2 进行坡度测量:利用水准仪等设备进行坡度测量,获取道路的坡度信息。
4.3 计算坡度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道路的坡度差,以便进行道路设计和施工。
5. 质量控制5.1 进行验收测量: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验收测量,以确保道路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2 进行变形监测:在道路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的变形问题。
5.3 进行质量评估: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道路的质量评估,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1000字一、选题背景工程测量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得到重视。
通过此次工程测量作业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在工程测量方面的综合能力,加强工程测量作业管理的实际操作性。
二、选题内容1、测量任务计划编制。
2、测量仪器设备及工具的选择和检验。
3、成图与计算方法。
4、测量作业实施及成果验收。
三、工作细则1、测量任务计划编制1.1、确定测量任务的目的、要求和范围,组织编制测量任务计划书。
1.2、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路线、天气、时间、任务复杂性等因素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草拟论证报告。
1.3、测量任务计划经过评审通过后,由测绘部门领导签字批准。
2、测量仪器设备及工具的选择和检验2.1、根据测量任务计划的要求,选用满足精度、测量范围和实际需要的测量仪器。
2.2、新发的测量仪器要经过严密检验和试用,核验其精度和功能是否正常。
2.3、测量过程中保证测量仪器和工具的灵敏度,避免使用损坏、误差大和超过精度使用范围的仪器。
3、成图与计算方法3.1、依据对照点和基准点建立测量坐标系。
3.2、依据测量任务计划的要求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3.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需要的数值,并进行检查和审核。
3.4、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成图,输出测绘成果,审核图件。
4、测量作业实施及成果验收4.1、测量实施过程中遵守测量规范和方法,完善测量记录内容,做到实时记录,实时汇总。
4.2、对于工程锅炉测量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避免影响工作进度和成果质量。
4.3、进行成果验收和评估,将成果与任务计划进行对照,在符合测量任务要求的前提下将成果作为测量任务完成标准。
四、评分办法4、工作质量评价4.1、工作计划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考虑了复杂情况。
4.2、选择的测量仪器是否规范、灵敏度是否可以满足实际需要,是否出现故障或损坏。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做到准确、高效。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任务:在开始测量工作之前,要明确测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
1.2 检查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转,包括测距仪、水准仪等,需要时进行校准和调试。
1.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过程2.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开始前,需设置好基准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事先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性。
2.3 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数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清洗:对测量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结论和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3.3 数据报告:将数据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清晰明了地呈现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测量情况。
四、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
4.2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测量技术和操作水平。
4.3 质量审核: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注意测量环境: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使用防护装备: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5.3 遵守规定:遵守相关的测量规定和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书,匡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准确、高效地进行测量工作。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之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设计道路、施工监测还是其他用途。
1.2 准备测量工具:根据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并确保这些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1.3 制定测量计划:在测量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间等,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实地测量操作2.1 建立控制点:在测量现场建立控制点,用于确定测量基准和校正数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法进行实地测量,注意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误差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和图表,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三、数据记录与保存3.1 记录测量数据:在测量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结果等信息,以便后续查阅和分析。
3.2 数据保存与备份: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3.3 数据归档与管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归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档案系统,方便查阅和利用。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4.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2 验收程序: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与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4.3 整改与改进:对于测量中浮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前言测量是一项基本技能,是建筑、土木工程等各类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也是技术技能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本指导书旨在详细介绍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要求,以便于初学者快速掌握测量技术,顺利完成工程测量操作作业。
一、工程测量的概念工程测量是指为建立建筑、土木工程设计基础和完善设计图纸、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的一项技术工作。
其目的是准确测量出地面或地下物体的位置、形状、尺寸、线路等参数,在建设工程过程中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基本信息。
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量角器的使用方法量角器是用来测量角度的仪器,有手动和电子两种类型。
使用方法如下:(1)手动量角器使用方法:将量角器置于两条线相交的交点上,调整移动杆使其与两线重合,读数并记录下角度。
(2)电子量角器使用方法:按下电源开关,将量角器置于所需测量的角度上,等待显示屏出现数值后记录下角度。
2.测距仪的使用方法测距仪是用来测量距离的仪器,一般分为激光测距仪和电子测距仪两种。
使用方法如下:(1)激光测距仪使用方法:瞄准所需测量的物体,按下按钮,等待激光测距仪显示距离数值,记录下距离。
(2)电子测距仪使用方法:将测距仪置于所需测量的物体位置处,按下按钮,等待电子测距仪显示距离数值,记录下距离。
3.自动水平仪的使用方法自动水平仪是用来测量高低差和水平面的仪器,一般分为光学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两种。
使用方法如下:(1)光学水准仪使用方法:在观测线一侧设置基准点和测点,利用目镜观测两点间的高差,得出高度数值。
(2)电子水准仪使用方法:在观测线一侧设置基准点和测点,按下按钮,等待电子水准仪显示高度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电子水准仪时需要先进行基准校正。
三、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同时,需要检查测量现场是否符合测量要求,如是否存在干扰物、光线是否充足等问题。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道路工程测量作业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处理等内容。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根据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例如确定道路的纵、横断面、坡度、曲线等参数。
2. 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根据测量要求,准备好适当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测量尺、钢尺、测量桩等。
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测量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的起点、终点、测量路线和测量方法等。
三、测量方法1. 道路纵断面测量:a. 设置测量基线:根据测量方案,在道路两侧设置测量基线,用于纵断面测量的参考线。
b. 进行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沿着基线进行高程测量,记录道路各个点的高程数值。
c. 绘制纵断面图:根据测量数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道路的纵断面图。
2. 道路横断面测量:a. 设置测量基线:根据测量方案,在道路两侧设置测量基线,用于横断面测量的参考线。
b. 进行平面测量:使用全站仪或测量尺,沿着基线进行平面测量,记录道路各个点的坐标。
c. 绘制横断面图:根据测量数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道路的横断面图。
3. 道路坡度测量:a. 设置测量基线:根据测量方案,在道路两侧设置测量基线,用于坡度测量的参考线。
b. 进行坡度测量:使用全站仪或测量尺,沿着基线进行坡度测量,记录道路各个点的高程和水平距离。
c. 计算坡度: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道路各个点的坡度值,并绘制坡度图。
四、测量结果的处理1.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包括校正误差、计算坐标、高程和坡度等数值。
2. 绘制测量图: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道路的测量图,包括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坡度图。
3. 撰写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撰写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等内容。
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制造业等领域。
准确的测量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为您提
供测量作业的指导,包括测量方法、常用仪器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您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
测量作业。
二、测量方法
1. 直尺法
直尺法是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之一,适用于测量简单的线段长度。
使用直尺时,需要将其与要测量的线段对齐,然后读取直尺上的刻
度值。
在使用直尺法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垂直握持直尺,以减少误
差的发生。
2. 量程法
量程法是一种适用于测量较长距离的方法。
它利用较长的测量
仪器,如测量尺或测量带。
在使用量程法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测量
尺或测量带的一个端点与待测点对齐,然后利用目测或使用其他工
具进行测量。
3. 光电测距法
光电测距法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通过发射
光束并利用光电传感器接收反射光信号,可以测量出物体与传感器
之间的距离。
光电测距法适用于测量一些特殊形状或难以直接接触
的物体。
三、常用仪器
1. 测量尺
测量尺是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之一,适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测
量尺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刻度,可准确读取被测量线段的
长度。
2. 测量带
测量带是一种长尺,适用于量程较长的测量任务。
测量带通常
由带状的软性材料制成,具有刻度,并且可卷起来方便携带和存放。
3. 光电传感器。
*******有限公司
城市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对市政工程测量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作了规定。
为市政工程测量提供指导。
1.2 适用范围
1.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市政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河道、堤防、下水道等)勘测设计阶段的测绘工作。
1.2.2 本作业指导书重在对规范内容的补充或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中未涉及的技术要求,应按照相关规范的有关条款和项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执行。
2. 作业引用文件
2.1 技术标准
2.1.1 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2.1.2 项目的技术设计书
3. 作业流程图
详见附图。
4. 作业程序
4.1 接收任务
4.1.1 由公司将任务下达到外业室,并签发测绘项目任务单。
4.1.2 测量工程部接收任务后,应按照GLW011《测绘项目负责人制度》的规定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必要时也可由公司确定项目负责人。
4.1.3 技术设计
a) 项目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搞清任务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收集有关的成果资料。
了解测区范围、
测区概况,必要时组织人员到测区现场进行踏勘;
b) 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应按照我司关于《测绘项目技术设计规定》的要求
编写相应的技术设计,并按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审批。
4.2 生产准备
4.2.1 测量工程部主任应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好人员,并进行分工,安排工作实施计划。
作业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质或经培训合格,才能聘任上岗。
4.2.2 项目负责人应就技术设计书中的技术方案和要求及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2.3 准备所需的资料和仪器工具(地形图、控制点成果、经纬仪、测距仪或全站仪、棱镜、钢尺、水准仪、水准尺、手薄、下水道摸尺等)
4.2.4 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已经检定合格,并且在有效期内。
4.3 生产作业
4.3.1 工程测量的主要测绘内容:
a)地形修(实)测,提供数字化带状地形图;
b)规划道路中心线坐标计算及放样,提供道路中心线坐标及放样点点位图及地形蓝图;
c)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及散点标高测量;
d)桥位桩放样及桥位图测量;
e)下水道摸测。
4.3.2 外业施测
4.3.2.1 为了保证道路中心线放样、地形修(实)测和纵横断面测量,需布设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4.3.2.2
a)带状地形图的测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和1:1000,具体要求由设计单位提出;
b)修(实)测的技术要求按照地形测图的相关规定执行;
c)修(实)测的内容除按本院地形测量规范规定的地形修(实)测内容外,应特别注意设计单位或
甲方提出的特殊要求,如:水泥路面分块划出、单位大门和弄口的平侧石,各种拉杆、电杆、红绿灯杆、邮筒、警亭、垃圾箱、设备井、检修井、电话人井、消防栓、电箱等地形、地物;
d)修(实)测的范围一般由设计单位事先提出,当设计单位没有提出此项要求时,一般可按以下原
则控制:主线部分为建筑物控制线(红线或绿带控制线)以外10m,相交横路为60m(自相交
算起)或路头弯道切点外60m。
4.3.2.4 道路纵横断面测量
a)施测的具体技术要求参照JSB301《市政工程测量技术标准》中的有关条款;
b)纵断面里程自工程起点开始,一般按道路走向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编排,市区一般20m一个断面,或按设计要求,在地形起伏处,要加测横断面;
c)横断面应与中心线垂直,中点在中心线上,按前进方向,中点左侧各点距中点的距离为“-”,
右侧为“+”;
d)横断面宽度一般测至红线外5 m,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施测;
e)散点标高有路头散点标高和沿线散点标高两类。
散点标高测设位置一般由设计单位提出,或按照
技术设计书进行;
f)在断面上已经测过的点在测散点时不要重复测量,以免出现两个高程。
4.3.2.5 桥位图测量
a)桥位图测量一般应包括桥位范围地形图修测,纵横断面测设和河床断面测设;
b)桥位图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按照JSB301《市政工程测量技术标准》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4.3.2.6 下水道测量
a)下水道测量可分为新建和改建两类,为新建下水道设计的测量可利用道路纵横断面测量的资料
(设计人员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b)改建下水道测量主要是摸清沿线范围已有雨污水管埋设情况,测出每只雨污水的井盖、井底,管
底等标高,摸清管径大小和流向;
c)对于过深过大,不易摸清的井位提供资料时应说明情况。
4.3.3 内业整理
4.3.3.1 平面、高程控制手簿整理工作,并打印好成果表。
4.3.3.2 道路中心桩调算、放样成果整理,中心桩点位图,水准留点点位图绘制。
4.3.3.3 按数字化内业作业的有关技术要求制作带状地形图,并在数字化带状地形图上标出:
a)坐标线、指北符号、接幅线;
b)道路及相关横向道路中心线和红线;
c)道路中心线上工程起点、迄点、转折点、圆曲线起点、中点、迄点,横向道路交点,横向道路中心线控制点等均应按坐标值逐一展绘并书写点名;
d)标出中心线上各特征点(起、终、交点,圆曲线主点,横断面中点等)的里程号、圆曲线参数(R、I、T、E、L)值。
在图的右下角注明测量时引用的城市水准点点名和高程,在工程范围内供施工用的水准点位置,点号也应在图上标出;
e)带状地形图应注记散点标高及下水道测量数据。
4.3.3.4 纵横断面、散点标高手薄的整理和计算
纵横断面的成果以计算机制作数据文件的形式,具体形式按设计单位提出的要求提供;
b)路头散点标高注记在条状地形图上。
4.3.3.5 桥位图、下水道测量的内业成果整理要求按JSB301《市政工程测量技术标准》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4.4 过程检查与质量评定
4.4.1 过程检查
a)项目组质量检验人员应负责对观测、记录、计算、放样的数据及地形修(实)测内容、内业注记
编绘成果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成果提出修改意见;
b)检查无误后,必须在成果资料的相应栏目内签名。
4.4.2 质量评定
a)项目组质量检验人员应负责对过程检查后的成果进行质量评定。
b)评定结果填写在项目管理流程表上的相应栏目内并签名。
如遇工作量较大,质检情况一项在项目
流程管理表上无法填写完整时,也可将质检情况填写在有关的记录纸上。
并与项目流程管理表一起上交到档案室。
4.5 最终检查与质量评定
4.5.1 最终检查
a)质量检验人员应负责对作业科室过程检查后上交的成果资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时提出处
理意见,并记录在项目管理流程表上,作业项目组应按照修改意见的要求进行修改;
b)测量工程部质量检验人员在确认检查无误后,必须在成果资料的相应栏目内签名;
c)对于重大工程项目,应由测量工程部质量检验人员编写质量验收报告。
4.5.2 质量评定
a)测量工程部质量检验人员应负责对最终检查后的成果进行质量评定。
质量评定依据《数字测绘
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中有关条款。
b)评定结果填写在项目管路流程表上的相应栏目内并签名。
如遇工作量较大质检情况一项在项目流
程管理表上无法填写完整时,也可将质检情况填写在有关的记录纸上,并与项目流程管理表一起保存。
4.6 技术总结
4.6.1 一般工程则编写技术说明书,重大市政工程测量须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4.6.2 技术总结、技术说明书由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汇总编写。
4.6.3 技术总结的编写、审批要求按公司《测绘项目技术总结编写规定》执行。
4.7 资料归档与上交
a) 技术设计书或技术说明书;
b) 所有的外业手薄;
c) 调算、计算资料;
d) 数字带状地形图盘片二份;
e) 图纸形式的带状地形图;
f) 工程测量测绘成果表;
g) 工程测量桩位点之记;
h) 横断面数据盘片;
i) 地下管线图;
j) 桥位图;
k) 河床断面成果资料;
l) 验收报告;
m) 技术总结(根据项目要求提供);
n) ZJL0712测绘项目任务单和ZJL0714项目跟踪单。
5、质量记录清单
q)工程测量测绘成果表;
b) 测绘项目任务单;
c)水准测量记录用纸;
d)项目流程管理表。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