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张衡传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张衡是哪个朝代的科学家?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明朝答案:C2. 张衡的主要贡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动仪的发明B. 浑天仪的制作C. 《九章算术》的编纂D. 指南车的改进答案:C3. 张衡的《灵宪》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A. 地理知识B. 星象学C. 医学理论D. 农业技术答案:B二、填空题1. 张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仪器。
答案:地震2. 张衡的浑天仪是一种用来______的仪器。
答案:演示天体运动3. 张衡的《二京赋》是一篇描写______和______的辞赋。
答案:长安;洛阳三、简答题1. 简述张衡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答案: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他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制作了浑天仪,用来演示天体运动;改进了指南车;撰写了《灵宪》等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2. 张衡的《灵宪》对后世有何影响?答案:《灵宪》是张衡所著的一部星象学著作,详细描述了古代天文学的理论和观测方法,对后世的天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知识,也为后来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四、论述题1. 论述张衡的科学精神及其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意义。
答案:张衡的科学精神体现在他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不断创新的态度上。
他不满足于当时的科学成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发明和改进了许多重要的科学仪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张衡的科学精神对现代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鼓励我们不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以科学的态度面对未知,这对于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张衡传》练习[基础牢固]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能分析课文结构,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重点,进而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答:⑴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①第一部分(第1段)写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②第二部分(第2-4段)写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③第三部分(第5段)写张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
⑵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
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二、翻译下列各句。
设题意图:积累常见重点实词,区别他们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常用义的不同。
⒈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结交。
⒉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
⒊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认为它没有应验这很奇怪。
⒌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译: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
三、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课外搜集资料,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设题意图:旨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所记载的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
《张衡传》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南北朝: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 )文,游于三辅( ),因.( )入京师,观太学..( ),遂.( )通五.经.( ),贯六艺....(句式: ),..( )。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不好..()之情。
常从容淡静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连辟..()不行公府不就..()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
时天下承平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特征拜..()衡善.()术学,公车郎中..()研核阴阳,..(),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句式:)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句式:),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句式:)。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其无征。
后数日驿.()..(),京师学者咸怪至,果地震陇西(句式:),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陈..(),权移于下,衡因.()上疏事。
《张衡传》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标注拼音属( )文辟( )公府逾侈()璇( )机累( )召五载()乞骸( )骨篆( )文辄( )积年不徙( ) 蟾( )蜍()帷( )幄()骄奢()都( )柱邓骘()合契()陇西()肃然()收禽()范晔()卷帙()河间相()(二)解释重要字词1、衡少善属文。
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
游:()于:()3、因入京师,观太学。
因:()3、遂通五经,贯六艺。
遂:()通:()4、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于:()尚:()虽……而……:()5、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从容:()好:()交接:()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举:()不行:()7、连辟公府不就。
连:()辟:()不就:()8、时天下承平日久。
承:()时:()9、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莫:()逾侈:()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乃:()拟:()因:()以:()1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1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累召:()应:()13、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巧:()致:()于:()1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15、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郎中:()16、再迁为太史令。
再迁:()17、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
遂乃:()正:()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以()员径:()隆:()尊:()1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饰:()以:()之:()20、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都:()傍:()。
21、张口承之。
承:()之:()22、覆盖周密无际。
际:()23、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则:()24、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而:()2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方面:()乃:()2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验:()以:()27、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练习及文言补充练习(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属.()文邓骘.()B.逾侈.()璇.()玑C.驿.()站河间相.()D.骸.()骨蟾.()蜍.()1.A.zhǔ;zhìB.chǐ;xuán C.yì;xiàng D.hái ;chán chú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同()(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5)府吏见丁宁()同()2.(1)禽通擒(2)尊通樽(3)衰通缞(4)乡通向(5)丁通叮;宁通咛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3.C.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戆gàng:本意为憨厚而刚直)4.(1)状语后置(2)否定句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5.D.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2题。
张衡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张衡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A.属()文邓骘() B.逾侈()璇()玑C.驿()站河间相() D.骸()骨蟾()蜍()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同()(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5)府吏见丁宁()同()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 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2023年张衡传阅读答案2023年张衡传阅读答案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8.下列加点字词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秦王恐其破.壁C.单于壮.其节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衡因.上疏陈事 B.遂乃.研核阴阳因.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妙尽璇机之.正 D.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空自苦亡人之.地秦强而.赵弱10.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B.因以讽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子卿尚复谁为乎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衡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高二下册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答案)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二下册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①衡少善属文()②不好交接俗人()③累召不应()④五载复还()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a.游于三辅()b.虽才高于世()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c.伺者因此觉知()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以精铜铸成() 4.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 (3)子墨衰绖(di),梁弘御戎()同()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 (5)府吏见丁宁()同() 6.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7.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ng)也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张衡传》 1.①sh4o②h4o③l7i④z3i2.①于,介词。
张衡传同步精品练习及答案一、古今异义淡静1.常从容..古义: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静2.举孝廉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拜郎中3.公车特征..古义: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无际4.覆盖周密..古义:今义:周到而细密5.振声激扬..古义:今义: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来6.寻其方面..古义: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叫一个方面,治威严7.衡下车..古义:今义:从车上下来8.上下肃然..古义: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山龟鸟兽之形9.饰以篆文..古义:今义:汉字的一种字体,分大篆和小篆二、一词多义观太学 (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 )1.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廉颇蔺相如列传》)( ) 公车特征拜郎中 ( ) 2.征咸怪其无征 ( )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并序》) ( )连辟公府不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3.就 (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励则利(《劝学》)( )瞬息可就(《活板》) ( )衡少善属文(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 4.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并序》)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5.奇褒禅山记》)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 )奇货可居( )衡少善属文(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于国也》)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6.少风所破歌》)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 2.名词作状语时.天下承平日久()(二)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妙尽璇机之正.()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传》练习及文言补充练习(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属.()文邓骘.()B.逾侈.()璇.()玑C.驿.()站河间相.()D.骸.()骨蟾.()蜍.()1.A.zhǔ;zhìB.chǐ;xuán C.yì;xiàng D.hái ;chán chú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同()(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5)府吏见丁宁()同()2.(1)禽通擒(2)尊通樽(3)衰通缞(4)乡通向(5)丁通叮;宁通咛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3.C.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戆gàng:本意为憨厚而刚直)4.(1)状语后置(2)否定句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5.D.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2题。
《张衡传》同步练习班级姓名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 )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C.寻其方面.. B.言甚详明4.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5.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7.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译为:从此以后,就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A.妙尽.璇机之正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C.单于壮.其节D.大王必欲急.臣9.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句式一致的一项是()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见犯乃死,重负国D.求人可使报秦者10.下列各句全能表现张衡人品的一组是( )①才高于世②无骄尚之情③善属文④不好交接俗人⑤衡不慕当世⑥衡下车,治威严1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因上疏陈.事陈:陈奏B.帝引.在帷幄引:牵拉C.衡乃诡.对而出诡:虚假D.一时收禽..禽:通“擒”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张衡传》基础练习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西鄂.(è) 属.(zhǔ)文 征辟.(pì) 逾侈.(chǐ) B .研核.(hé) 动辄.(zhé) 篆.(zhuàn)文 算罔.(wǎng)论 C .雅.(yǎ)闻 合契.(xiè) 蟾.(chán)蜍 驿.(yì)站D .帷幄.(wò) 阉.(yān)竖 骄奢.(shē) 骸.(hé)骨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B .遂通五经,贯.六义 贯:贯通,通晓C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拟:打算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 .举孝廉不行..C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 .公车特征..拜郎中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邹忌讽.齐王纳谏C.⎩⎨⎧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 衡少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游.于三辅秦时与臣游.B.⎩⎨⎧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之学者..必有师 C.⎩⎨⎧ 衡善机.巧成败之机.,在于今日D.⎩⎨⎧ 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并称为“四史”。
B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张衡传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张衡是哪个朝代的科学家?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A2. 张衡的主要贡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动仪的发明B. 浑天仪的制作C. 《伤寒杂病论》的撰写D. 天文学的研究答案:C3. 张衡的地动仪能够检测到哪个方向的地震?A. 东B. 南C. 西D. 北答案:D4. 张衡的浑天仪主要用于什么?A. 测量土地面积B. 预测天气变化C. 观测天体运动D. 计算历法答案:C5. 张衡的哪部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A. 《九章算术》B. 《周髀算经》C. 《张衡集》D. 《天工开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张衡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包括以下哪些?A. 地震学B. 机械制造C. 天文学D. 医学答案:ABC2. 张衡的地动仪具有哪些特点?A. 能自动记录地震发生的时间B. 能自动记录地震发生的地点C. 能自动检测地震的方向D. 能自动记录地震的强度答案:CD3. 张衡的浑天仪有哪些功能?A. 模拟天体运动B. 预测日食月食C. 测量天体位置D. 计算历法答案:ABCD4. 张衡的《张衡集》中包含了哪些内容?A. 诗歌B. 散文C. 科学论文D. 哲学论述答案:ABC5. 张衡的科学成就对后世有哪些影响?A. 启发了地震学的发展B. 促进了天文学的进步C. 影响了机械制造技术D. 推动了历法的改革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张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2. 张衡的浑天仪能够模拟天体的运动,为后世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3. 张衡的《张衡集》中包含了他的诗歌、散文和科学论文,是研究他思想和科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4. 张衡的科学成就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科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张衡的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发明,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地震学和天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张衡传阅读答案张衡传阅读答案,仅供同学们在做完练习的时候参考和对照,希望同学们可以更好的把握这篇文章!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接交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籇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馋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属:写,撰写B.遂通五经,贯六义/贯:贯通C.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拟:打算D.安帝雅闻衡善术/雅:平常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C.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D.宦官恐其毁己,皆共目之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举孝廉不行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伺者因此觉知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因入京师,观太学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B.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②衡乃诡对而出因以讽谏C.①因以讽谏②以精铜铸成D.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②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5.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B.饰以籇文山龟鸟兽之形C.验之以事D.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参考答案】1.C2.B3.A4.D5.A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二(附答案)
编者按:xx为广大考生朋友整理了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二(附答案),希望对考生复习有一定的帮助,同学一起来学习吧!
【同步达纲练习】
1.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A.属( )文邓骘( )
B.逾侈( ) 璇( )玑
C.驿( )站河间相( )
D.骸( )骨蟾( )蜍( )
2.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同( )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同( )
(3)子墨衰绖(dieacute;),梁弘御戎( )同( )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 )同( )
(5)府吏见丁宁( )同( )
3.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4.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0)甚矣,汲黯戆(zhuagrave;ng)也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张衡传》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属文(zhǔ) 左冯(píng) 征辟(bì) B.逾侈(yú) 邓骘(zhì ) 不徙(xǐ)
C.都柱(dōu ) 合契(q ì) 陇西(lǒng) D.骸骨(hài) 肃然(sù) 收禽(qín )
2.下列句中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6.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7.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
C.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因.此觉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 ) b.虽才高于.世 (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c.伺者因.此觉知 ( )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 )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 b.以精铜铸成. ( )
10.翻译句子。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1.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也
《张衡传》答案:1-5 CDCBB 6-8CCB
9: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
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10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
“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
后置。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11(1)状语后置(2)否定句 宾语前置(3)省略句
(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0)
主谓倒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