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系统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6.65 MB
- 文档页数:38
第六章10.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 s( B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11.已知f(t)=a+bt,则它的拉氏变换式为( B )A.as +b B.2sbsa+ C. bsas+2D. asbs+311.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 D )A. 顺序控制器B. CPUC. 正反馈D. 前馈控制器13.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 s( B )A. 产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10.一般来说,引入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动态性能指标中的最大超调量( B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定11.在采样—数据系统中,执行实时算法程序所花费的时间总和最好应小于采样周期的( A )A.0.1B.0.2C.0.5D.0.86.步进电机一般用于( A )控制系统中。
A.开环B.闭环C.半闭环D.前馈11.PD称为( B )控制算法。
A.比例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比例积分微分13.如果增加相位裕量φm,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最大超调量σ%为( C )。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能确定10.若考虑系统抑制干扰的能力,选择采样周期的一条法则是:采样速率应选为闭环系统通频带的【D 】A.5倍B.8倍C.10倍D.10倍以上11.在数控系统中,软伺服系统的系统增益K a为【B 】A.(2~5)1/s B.(8~50)1/s C.(50~100)1/s D.(120~150)1/s 10.若考虑对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采样-数据系统中的采样周期应选为系统最小时间常数的【 A 】A.(O.1~1)倍B.2倍C.5倍D.10倍11.在串联校正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中,I的作用是【 C 】A.改善稳定性B.加快系统响应速度C.提高无静差度D.增大相位裕量10.在最佳阻尼比条件下,伺服系统的自然频率w n唯一取决于【 C 】A.速度环开环增益B.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C. 速度环开环增益与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之比D. 速度环开环增益与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之积11在伺服系统中,若要提高系统无静差度,可采用串联【A 】A.PI校正B.P校正C.PD校正D.D校正7.PID控制器中,P的作用是【 A 】A.降低系统稳态误差B.增加系统稳定性C.提高系统无静差度D.减小系统阻尼7.采样一数据系统中,若考虑系统的抑制干扰能力时,采样速率应为闭环系统通频带的【A 】A .10倍以上B.5倍 C .2倍 D.(0.1~1)倍8.PID控制器中,P的含义是【D 】A.前馈 B.微分 C.积分 D.比例(2011 07)9.在软伺服系统中,一般认为速度环的闭环增益最好为系统的 【 】A.0.1倍B.2~4倍C.5倍D.10倍1.PID 控制器中,I 的作用是 【 A 】A .提高系统误差精度B .增加系统通频带C .加快系统调整时间D .减小系统伺服刚度2.要求系统响应应以零稳态误差跟踪输入信号可采用 (C ) A.前馈控制器B.PI 控制器C.复合控制器D.反馈控制器3.一般说来,如果增大自然频率ωn 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 s 将 (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4. 在伺服系统中,若要提高系统无静差度,可采用串联 【 A 】 A.PI 校正 B.P 校正 C.PD 校正 D.D 校正5. 伺服系统的输入可以为(B )A.模拟电流B.模拟电压C.控制信号D.反馈信号 6. 伺服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受控对象、比较器和(D )等部分A.换向结构B.转化电路C.存储电路D.反馈测量装置 7. 下列那一项是反馈控制系统( )A.顺序控制系统B.伺服系统C.数控机床D.工业机器人8. PD 称为( B )控制算法。
习题6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设计阶段主要目的是( D )。
A.设计新系统的目标B.程序设计C.代码设计D.将系统的逻辑方案换成物理方案2、输出设计应由( A )完成。
A.系统分析员根据用户需要B.系统设计员根据用户的需要C.程序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D.系统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3、描述模块层次结构,而不关心模块内部结构的工具是( A )。
A.层次结构图B.HIPO图C.系统流程图D.数据流程图4、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 C )的依据。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实施D.系统评价5、为保证数据输入的正确性,通常在代码设计中加入( B )。
A.十进制编码B.校验位C.专用代码D.组合编码6、代码的功能不包括( D )。
A.唯一识别B.便于存储检索C.提高处理效率和精度D.位数较少7、系统设计时应( C )。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B.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D.按职能划分子系统8、在控制结构图中,应要求模块具有凝聚度和耦合度分别为( A )。
A.最高和最小B.最高和最高C.最低和最高D.最低和最低9、IPO图是( D )。
A.系统结构图B.数据流程图C.组织结构图D.模块展开的输入处理输出图10、系统设计过程中应( B )。
A.先进行输入设计,后进行输出设计B.先进行输出设计,后进行输入设计C.同时进行输入输出设计D.只进行输出设计,不进行输入设计11、系统开发中,系统的物理设计是( B )阶段的工作。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调查12、下面哪项工作不属于系统设计阶段内容?( A )。
A. 程序设计B. 文件设计C. 处理过程设计D. 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二、填空题1、系统设计阶段,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得出的逻辑模型,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2、系统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部分3、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划分子系统、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案设计。
4、耦合类型主要包括五种它们是数据耦合、特征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