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CAD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9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论文(10篇)第一篇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1.1应用1)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无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如何发展变化,其最终都是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过去的工业生产依靠人工劳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工生产这种方式工作效率较慢,很容易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后来出现了机械设备,虽然机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需要人员操作,现在大多数企业是24小时工作制,轮流倒班,工作人员要承担巨大的工作任务,企业不得不为增加员工人数而提高劳动力成本。
机器自行运转的设想应运而生,自动化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最常使用的生产技术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控制领域。
在机器上安装感应器、继电器、电子元器件,工作人员在控制平台上编写软件程序,系统按照步骤执行命令,执行命令的过程就是机器自行生产的过程。
电气工程使用的机器不会受到人员自身素质的约束,能够保证工作效率,达到计划产量,精度准确。
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完全意义上的自动化还没有实现,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机械设备的不完善,经常需要人员看管监督机器运行状况,发生故障的时候,需要维护人员进行维修,维修工作费时费力,影响生产工作效率,维修人员和技术水平不尽相同,都会影响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3)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变电站是催生电力,传输发送电力的设备,电力工程与自动化广泛应用在电力行业,恰如其分能够在变电站中大有作为。
它节约了变电站运营中的资金、劳动力,保证了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利用自动化技术在监控保护上为电力设备保驾护航。
电力系统实现了智能控制,减少了电力系统的操作复杂性,这应归功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二者有机结合。
运用这二者对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控,对现场进行布控监督,保证设备运行当中的安全性。
1.2加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策1)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
电气自动化大专毕业论文(优秀8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论文篇一一、人工智能控制器的好处对于不一样的人工智能控制,必须采用不一样的措施来分析。
然而部分人工智能控制器,比如:遗传算法、神经、模糊与模糊神经全部为一类不是线性的函数近似器。
使用以上区分的方法有益做整体的分析,而且能够有利于为控制方案做整体性的研究。
上面提到的人工智能函数近似器拥有普通的函数近似器而没有的好处。
第一,大部分情形下,准确地知道控制物体的动态方程是相当繁杂的,所以控制器规划现实控制物体的模板的时候,常常能够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原因,比如参数改变和非线性时等,这些往往不能够掌控。
但是人工智能控制器规划时能够无需控制物体的模板。
按照降下的时间与回复的时间不一样,人工智能控制器经过一定的调节能够加强本身的功能。
比如从降下的时间角度分析,模糊逻辑控制器优于PID控制器的四倍;从升起的时间角度分析,模糊逻辑控制器优于PID控制器的两倍。
和传统的控制器比较,人工智能控制器拥有容易调整的特点。
虽然没有专业人员的实时引导,人工智能控制器也可以采用回复数据以实施规划。
还能够经过使用语言和有关信息等形式实施规划。
人工智能控制拥有非常大的同一性,键入以前没有见过的数据便可以出现非常高的数值,能够减少驱动器给其造成的不良反应。
针对一些控制物体,即使现在未使用人工智能控制器也能够有非常好的影响,然而针对别的控制物体,并不确定是否有类似的非常好的影响,所以对于规划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对于模糊化与反模糊化,假如使用适应模糊神经控制器与隶属函数,可以准确地实施定期核实。
对于完成此成果的多种方案里面,唯有经过体系工艺的应用才可以获得固定的数值,加上简便的拓扑组构,可以达到非常快的自学程度。
二、人工智能于电气自动化里的应用三、结语人工智能机理为分析、研制怎样拓展、仿照人的智能的机理。
人工智能技术是兴起的计算机科学其中的一部分,它诠释了智能的本质,且于这个基础之上加工出一类和人类智能具有相似表现的智能机器。
论文题目:电机驱动系统的数字化控制及性能优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电机驱动系统的数字化控制及性能优化。
首先介绍了电机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然后详细探讨了数字化控制的基本概念、电机驱动系统的数字控制器设计以及数字化控制在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分别进行了电机驱动系统的优化研究。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精度和运行效率,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电机驱动系统;数字化控制;性能优化;模型预测控制;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第2章电机驱动系统概述 (2)2.1 电机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2)2.2 电机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2)2.3 电机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2)第3章电机驱动系统的数字化控制技术 (3)3.1 数字化控制的基本概念 (3)3.2 电机驱动系统的数字控制器设计 (3)3.3 数字化控制在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3)第4章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 (4)4.1 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 (4)4.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机驱动系统优化 (4)4.3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机驱动系统优化 (4)4.4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电机驱动系统优化 (4)第5章案例分析与仿真验证 (5)5.1 案例描述 (5)5.2 控制策略的仿真建模 (5)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第6章结论与展望 (6)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6)6.2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 (6)致谢 (7)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机驱动系统作为众多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控制精度和运行效率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引言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有着重要的考核作用。
本文将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结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题1.1 确定研究方向:选择一个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的研究方向,如电力系统优化、智能控制、电子技术应用等。
1.2 研究热点:关注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选择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课题。
1.3 创新性:论文选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2.1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2.2 研究设计:根据选题确定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步骤。
2.3 数据采集:采集实验所需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三、实验设计3.1 实验平台:选择适合的实验平台和设备,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2 参数设置:根据研究设计确定实验参数的设置,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3.3 实验过程: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四、结果分析4.1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规律。
4.2 结果展示:通过图表等方式展示实验结果,直观地呈现研究成果。
4.3 结果解释: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五、结论5.1 总结成果:总结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回顾研究的过程和收获。
5.2 展望未来:对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5.3 提出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总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选题、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结论等方面进行深入思量和细致研究。
通过认真的论文写作,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通用7篇)【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了城市,造成城市用地和住房的紧缺。
为了缓解建筑用地不足的局面,高层、超高层建筑便油然而生,而这种类型在遇到火灾时往往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这就要求对建筑消防电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保障人们的居住安全。
因此,本文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范和要求,对建筑消防电气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消防电气系统;建筑;安装;维护一、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扩张是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而城市面积的短缺造成了住房需求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由于超高层建筑具有多层数、人流密集、短时间不易疏散等特点,一旦高层建筑内部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建筑消防电气的设计和建设,可以有效的避免和消除建筑内部的火灾隐患。
这就需要建筑消防电气系统在安装的过程要有合理的规划、安装和维护,来保证其良好的防御功能。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和维护问题。
二、建筑消防电气的功能建筑消防电气的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早期避难功能(二)控制火势功能建筑消防电气除了能及时发现并输出火灾报警信号从而疏散群众以外,还可以利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消防联动设备进行防火隔烟,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被困人员的安全。
该功能是体现建筑消防电器系统是否合理的一个关键功能。
(三)辅助救援功能当火灾发生时,能否有高效的救援往往是损失程度大小的关键,而建筑消防电气系统可以为救援工作提供辅助,便于消防人员及时了解火情信息,也能一定程度上保护消防人员的安全,从而确保灭火救援的工作的有效进行,能大大降低了火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该功能是一样辅助功能。
三、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建筑消防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两部分。
因此,探讨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也是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目前,出台的规范主要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一:智能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的增加。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电力行业自动化建设速度的提升,使得建设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我国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
对此,本文以智能电网为立足点,通过对我国电力企业建设过程中智能电网基本概念的阐述,从而就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相关技术在建设智能电网过程中具体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电网建设;应用引言就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大规模电厂其在并网建设过程中其使用的一项主要技术就是开发技术。
而从我国电力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电网将会朝着光伏发电等运行较为稳定、范围比较广泛的并网技术发展。
但由于我国自动化和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同外国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相关技术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仍旧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
因此,要想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力建设电气工程,并扩大其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之中的应用程度十分重要。
1智能电网的概念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电网公司开始逐渐将“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系统”融入到了其建设发展方案中,这使得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将推动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同建设结构坚强的电网系统这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并将发电、输变电、通信和自动化调度技术融入到“坚强智能电网”之中,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要以当前我国国情发展建设情况为依据,在了解电网重点建设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电网建设。
因此,我国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大特点:①绿色环保。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气自动化论文精选范文电气自动化论文精选范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范文一: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论文1电气自动化设计理念1.1远程监控式理念远程监控系统是一项高技术、高难度的新技术,是指利用电脑终端对其他各个地方的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技术。
在电气工程中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电缆使用量,节省安装支出和材料使用的成本,还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组态灵活性和可靠性,获取更高效益。
但监控式对传输信号强度依赖性较高,电气工程的通讯量通常较大,加之现场通讯速度较低,在信号较差时远程监控式便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因此,远程监控式设计理念更适合于系统控制范围较小的情况,在全自动化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并不适用。
1.2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所谓集中化即指将所有的系统运行项目控制在一个系统中集中管理、运行,这种设计理念操作简单、对控制站的要求较低、在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较为简洁。
单一分散的监控不管是在处理器安装方面还是在电缆铺设连接方面,都十分繁琐,而且大量的单一电缆搅合在一起,处理器增多就会影响处理速度,使处理速度大为降低,这将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除此以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支出,还可以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快捷,促进电气工程的高效有序运行,满足工作新要求,因此,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1.3现场总线监控式设计理念现场总线监控式技术在当前的电气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究其原因不外乎其高效性的特征。
这项技术具有实践性特点,是在大量应用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不同间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是这项技术能够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主要的工作方式是现场安装,同时不断优化电缆连接技术,以能够有效降低电气工程中设备的投入成本。
在优化电缆连接技术、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设备的隔离和端子柜的使用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运行,还可以增加运营效益。
cad毕业论⽂应⽤化⼯技术1班杜庆志 2011085109计算机能绘制出来,AutoCAD还可以制作三维模型培养学者的空间想象⼒,更有利于学者学好《机械制图》。
⼆﹑绘制三维⽴体图及步骤2.1打开AutoCAD绘图软件,打开绘制三维⽴体图的所以快捷⽅式。
2.2 开始绘图,点击快捷⽅式视图中的,根据CAD信息栏的提⽰,尺⼨画出图,然后点击“修改”中的“对象”,再点击“多线段”合并所有的线段,最后点击视图中的,按实体中的,拉伸图的⾼度就得出图2-1图2-12.3 把图2-1的两个⽴体图组合在⼀起,选择“A”, 单击右键选择“移动”,把a”和b’’重合, 点击快捷⽅式中实体编辑,最后点击视图中的得出图2-2图2-22.4 再选择视图中,根据点﹑线﹑⾯,尺⼨画图,最后点击视图中的,得图2-3图2-32.5 点击选择图2-3“D”,按移动把“d”点和“f”点重合,⽤快捷⽅式中实体编辑的把“D”和“F”组合成⼀体,再把“e”与“d﹑f”的重合点⼜重合在⼀起,⽤实体编辑中的组合。
再选择“D﹑E﹑F”的组合体,移动,⽤“d﹑e﹑f”三点重合点与图2-2中的“c”点重合⽤实体编辑的,最后点击视图中的得图2-4图2-42.6 点击视图中⽤,根据尺⼨画出图2-5图2-52.7 后把图2-5中的“H﹑I﹑J”分别选择,分别移动,⽤实体编辑的﹑,点“I”和“g1”重合,“h”和“g2”重合,“j”和“g3”重合,最后点击视图中的得出组合图后得实体图。
图2-6图2-6三﹑尺⼨标注AutoCAD中尺⼨标注按图形的测量和标注样式进⾏标注。
标注样式是⼀组尺⼨变量设置的有名集合,它⽤于控制标注的外观形式。
AutoCAD没有直接提供符合我国国标的样式,它提供的是⼀种名为ISO-25样式,因⽽需要建⽴符合我国制图标准的标注样式。
AutoCAD可以标注所有图形对象的测量值,即测量对象的距离值、⾓度、直径和半径。
常⽤的标注⽅式包括线性、对齐、连续、基线、半径、直径和⾓度标注,另外,注释可以⽤引线添加到图形中。
浅谈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应用技术之一,是通过各种具有自动控制与检测功能的装置的结合,来实现对于电气系统的实时监测与自动调节、控制以及管理,从而达到电气设备功能自动化的同时尽可能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同时引进先进的电气设备,加上自主研究船闸自动化技术,使得我国船闸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该文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在船闸工程中的应用,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等主要几个部分。
关键词:船闸电气自动化;设备改造;技术创新电气自动化的全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电气工程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如家电电路设计、工业生产,航海事业、航天事业等等。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船闸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1.1船闸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来说,船闸是应用最广的通航建筑物,它可以保证船舶的顺利航行。
我国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同时引进先进的电气设备,加上自主研究船闸自动化技术,使得我国船闸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船闸电气自动化的领域内,我国自主研制出了一些高性能开关、自动跟踪控制装置等等。
我国的同步控制技术也实现了从继电器控制技术到PLC、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的飞跃,尤其是在葛洲坝船闸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极大地提高了葛洲坝船闸的自动化水平。
1.2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虽然我国船闸的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的控制技术水平还是相当有限的,这阻碍了我国船闸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发展我国船闸工程的控制技术。
5000字电气工程论文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渐重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5000字电气工程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5000字电气工程论文篇1浅论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监理摘要: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化、自动化、电气化的普遍发展及其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在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中作用是非常大。
电气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
高质量的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水平,是建筑功能正常发挥和机电设备节能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基础,也是提高建筑住宅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持。
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措施随着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建筑物内各电气系统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使得建筑电气工程质量也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
要控制和提高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重点检查和控制。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特点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和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加上住宅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出,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是一项隐蔽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管、线、盒、孔洞等的预埋预留工作是电气专业与结构、土建等专业相互配合的重点,加上其暗敷设在建筑结构主体内部,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则很难被察觉,加上返工难度非常大,这就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出相当高的要求;电气工程施工工序较多、周期也较长,大致包括:接地—埋管—穿线—变配电设备、箱(柜)安装- 照明灯具安装- 通电试验- 设备调试等多个工序。
电气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基本贯穿于整个建筑主体施工全过程,甚至还超过主体施工全过程;建筑电气工程中各分项子系统较多,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CATV 系统等,各个子系统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间存在一定联系,也就是说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从施工全过程各环节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动态监督控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一、引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涵盖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在现代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浪费、安全隐患等。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首先,通过对现有系统的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然后,采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方法,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验证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经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新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
3. 与传统系统相比,新系统在能源消耗和性能方面有显著的改进。
五、结论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该研究对于改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致谢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实验室的老师们对我的指导和匡助。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对我在研究中的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1] Smith, J. et al. (2022). Optimiza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45(2), 123-135.[2] Johnson, A. (2022).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roceedings, 256-267.。
电气工程专业论文6篇电气工程专业论文6篇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
小编整理的电气工程专业论文,供参考!电气自动化对电气工程的作用分析摘要:当今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的步伐,各领域也在不断的革新当中,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电气自动化以其灵活性和直观性的优势倍受用户青睐。
而发电厂作为电气工程中最重要的发展项目,其发展对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为了让发电厂跟上信息技术化的脚步,必须大力推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文章就电气自动化对电气工程的作用及应用要点进行论述,以提升电气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作用;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升级,人们对电气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电气工程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从而使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事业步入了繁荣发展阶段。
而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既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社会的潮流所趋。
电气自动化是一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即在电气设备控制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从而实现自动化。
1电气自动化及其作用近几年,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任何项目事业都应具备当今社会新的要素资本,即信息化。
如今,是信息化、科技化飞速发展的社会,电气工程也应跟紧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潮流趋势,实现电气自动化。
而电气自动化有其较强的综合性特点,其融合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和网络控制技术等,而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电气自动化将会成为电气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跨越性的一步。
1.1电气自动化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信息化技术也在大力发展过程中,利用其对电气工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客观条件。
自动化技术具有自动化和集成化的特点,也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自动化技术要求能对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所以要求有较高的电子技术作为自动化技术的支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5)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6)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 (8)2.1 电气工程学科概述 (9)2.2 自动控制原理 (10)2.3 电力系统基础 (11)3. 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13)3.1 智能电网技术 (14)3.1.1 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16)3.1.2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17)3.2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18)3.2.1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19)3.2.2 控制策略与优化算法 (20)3.3 电力系统保护与恢复 (22)3.3.1 故障检测与隔离技术 (24)3.3.2 故障恢复策略 (25)4. 电气工程领域中的新能源应用 (26)4.1 可再生能源技术 (28)4.1.1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原理 (29)4.1.2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31)4.2 储能技术 (32)4.2.1 储能系统的种类与工作原理 (34)4.2.2 储能系统的集成与管理 (35)5. 电气工程项目案例分析 (37)5.1 项目背景与概况 (38)5.2 项目设计与实施 (40)5.2.1 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 (42)5.2.2 调试过程与结果 (43)5.3 项目运行成效与经验教训 (44)6. 结论与展望 (45)6.1 研究总结 (47)6.2 未来发展趋势 (48)6.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49)1. 内容综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涉及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电力系统等多学科交叉的工程领域。
本论文旨在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首先,本篇论文回顾了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电机驱动、电子器件等关键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气工程正在向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发展。
论文介绍了最新的电力电子技术、新型材料以及高级控制策略,这些技术在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与可靠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气论文六篇电气论文范文1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工作中检验理论、提升理论,是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
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工作中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是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
曾在电力系统就职,体会比较深刻。
对于变电站而言变压器检修常常要做空载和短路试验,工程上变压器空载试验方法采纳调压器在低压侧加压,空载容量应小于调压器容量的50%,试验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1%,以测量变压器的铁损。
一般电力变压器在额定电压时,空载损耗约为额定容量的0.1%~1%。
变压器短路试验用自耦变压器调整原边电压,原边电流达到额定值时,测量变压器铜损。
通常电力变压器在额定电流下的短路损耗约为额定容量的0.4%~4%。
通过亲自动手做压器空载、短路试验及观看试验现象,联系《电路》、《电机学》中关于变压器的相关学问,加深了对变压器的学习与理解。
发电厂自动化掌握是电力系统的进展趋势与要求,已投产和在建的大型发电厂的自动化掌握水平特别高,已达到“无人值守,少人值班”管理模式。
发电机组的自动开停机、自动同期并网技术验证了《自动掌握理论》、《继电爱护》等相关理论学问。
在电力系统工作的4年中,笔者的理论学问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提升。
二电力系统工作经受对电气工程本科教学起到的乐观作用1教材选用目的更加明确教材是高校实施培育方案的重要介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
高质量、合理化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完成人才培育方案与目标的保证。
在施教时参照自身的工作阅历,选用更具有方向性与实践性的教材,提高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
智能电网、数字化电站是电力系统的进展趋势,其要求电网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更高。
由于这一目的,可编程掌握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中,目前国内应用的PLC有西门子(SIEMENS)公司生产的S7系列、施耐德公司生产的Quantum等系列、三菱公司生产的FX3G系列等。
AutoCAD在电气设计制图中的应用 - 1 - 电气工程CAD课程考查论文 题 目: Auto CAD在电气设计制图中的应用
* 名: *** 学 院: 工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9级2班 学 号: ********** AutoCAD在电气设计制图中的应用
- 2 - AutoCAD在电气设计制图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uto CA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图的通用软件,是一套功能很强的工具。与传统的手工绘图相比,它以操作方便、计算精确、出图迅速、便于存储、方便修改、功能齐全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许多行业的图纸设计。其中Auto CAD作为电气图样设计的优秀工具,在电气设计制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CAD ;电气设计制图;应用 Auto 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1982年推出的一种通用的微机辅助绘图和设计软件包,近2O年来,版本不断更新,功能日益增强,日趋完善,从简易二维绘图发展成目前集三维设计、真实显示及通用数据库于一体的软件。最早使用CAD 的航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气象部门、地图测绘部门都已经成熟地采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如今Auto CAD已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建筑工程、服装工程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当中,实际上已成为一种通用的微机CAD系统,是工程设计技术人员之间交流思想的共同语言。 Auto CAD 在电气领域内的设计主要包括: (1)机械及汽车电气设计。如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KE-Jetronic 电路图、发动机点火装置电路图的绘制。 (2)变电工程图设计。如变电工程图、电气主接线图、变电所断面图、高压开关柜外观图的绘制。 (3)输电工程图设计。如架空线路图、电缆线路工程图的绘制。 (4)电子线路图的设计。如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及电力电子电路的绘制。 (5)工厂电气控制图的设计。如工厂低压系统图、电动机控制图、车间接地线路图、工厂智能系统配线图的绘制。 (6)通信工程图的设计。如移动通信系统图、数字交换机系统结构图、无线寻呼系统图的绘制。 (7)建筑电气平面图设计。如办公楼配电平面图、屋顶防雷接地平面图的绘制等。 虽然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许多制图软件不断涌现,都没有取代Auto CAD普遍使用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该软件使用简单、灵活,让学生在动手绘制的时候有想象的空间。如一套完整的电气系统图它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它们都可以通过Auto CAD一次性完成。 AutoCAD在电气设计制图中的应用 - 3 - 因此,作为电气类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电气工程CAD》时,我们应该将其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去学习,因为它是许多专业课的基础,并且很实用。所以Auto CAD一定要认真学习,不但要学好,还要学精! Auto CAD绘制电气图纸的常用功能有:绘制基本图形元,如直线、圆、圆弧、多线段以及文字等;编辑、修改图形,利用这些指令可以对图形进行拷贝、移动、旋转、缩放、阵列、填充图案等;图形参数的标注及计算,如标注各种图形的尺寸及角度、计算面积、周长距离以及测量点的精确坐标位置等;设置图层和图形的线型、颜色以及不同字型;利用打印机或绘图机绘制出图纸。此外,还可以利用块、层和简化命令减少绘制时间。使用这些方法可以简化绘制图纸的工作量,使Auto CAD在设计任务中变得更具易懂性和易用性。 Auto CAD软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画图工具。学习Auto CAD的关键在于灵活掌握命令的使用,而Auto CAD的命令非常多,每个命令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用法,例如画圆命令就有“圆心半径画圆”、“圆心直径画圆”、“两点画圆”、“三点画圆”、“切线切线半径画圆”、“切线切线切线画圆”等多种使用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绘图时要根据当时的条件来灵活使用这些命令。
下面结合实际绘图进行说明
三相异步电动控制电路图 首先,要从实验指导用书上整体浏览一下这个三相异步电动控制电路图形。一般绘图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然后开始,创建新的图形文件→选择→开始AutoCAD在电气设计制图中的应用 - 4 - →程序→Autodesk→AutoCAD2008中文版→AutoCAD20080进入AutoCAD2008中文版绘图主界面。进入AutoCAD绘图之前,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三相异步电动控制电路图是由两种不同粗细的线组成的。所以我们在绘图之前先定义一下两种线的粗细。细的设为0.15毫米,粗的设为0.30毫米。当然我们最好还要在栅格里绘图。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们要开始动手绘图了。我们第一个就是要用0.15毫米的细线绘一个小圆,然后再绘一条竖直直线其中一端在小圆的里面,然后再用复制命令复制两个一样的图形。下面一步,我们就要换成0.30毫米的粗线绘一条向左上方倾斜30度的直线,不需太长,闭合的时候能接上竖直线段的另一端就行了,然后再用复制命令复制两个相同的图形。这就相当于三个开关已经搞定了。我们还要换成0.15毫米的细线绘指一条水平的直线。然后再照葫芦画瓢一样把下面的六个开关画好,在这我就不细讲了。接着是下面的矩形,可矩形里面的我们怎么画呢?我在前面也有提到过。选择直线命令,在矩形里画出的图形;然后再选择镜像命令,在矩形里面画出的对称的另一半,那么矩形里面的图形就完工了。接着就是绘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圆。然后就是圆里面的M3字符了。画M3字符有许多画法,在这我介绍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首先从AutoCAD程序的左下角选中多行文字将M3字符给打出来,先不放在大圆中(因为M3字符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和大圆匹配)放在AutoCAD界面的不相干处调好适合比例,再运用移动命令将M3字符移到大圆中去,左半部分就算完成了。 而对于右半部分的图形我们可以有粗细线相互交换来完成,当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去做,我们可以只画其中的二分之一就行了,接着就用复制命令复制出另一半,而我画的那一半,也只要一个开关,然后我再用镜像命令,将另一个开关画出来,最后将这个三相异步电动控制电路图做最后修整来保证整个电路图是通路的。然后我们就把这个三相异步电动控制电路图画出来了。
当然,为了提高作图速度,我们需掌握一些提高绘图效率的途径和技法: A、遵循一定的作图原则 1.作图步骤:设置图幅→设置单位及精度→建立若干图层→设置对象样式→开始绘图。 2.绘图始终使用1:1比例。为改变图样的大小,可在打印时于图纸空间内设置不同的打印比例。 3.为不同类型的图元对象设置不同的图层、颜色及线宽,而图元对象的颜色、线型及线宽都应由图层控制(BYLAYER)。 AutoCAD在电气设计制图中的应用 - 5 - 4.需精确绘图时,可使用栅格捕捉功能,并将栅格捕捉间距设为适当的数值。 5.不要将图框和图形绘在同一幅图中,应在布局(LAYOUT)中将图框按块插入,然后打印出图。 6.对于有名对象,如视图、图层、图块、线型、文字样式、打印样式等,命名时不仅要简明,而且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7.将一些常用设置,如图层、标注样式、文字样式、栅格捕捉等内容设置在一图形模板文件中(即另存为*.DWF文件),以后绘制新图时,可在创建新图形向导中单击"使用模板"来打开它,并开始绘图。
B、选用合适的命令 用户能够驾驭Auto CAD,是通过向它发出一系列的命令实现的。Auto CAD接到命令后,会立即执行该命令并完成其相应的功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尽管可有多种途径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但如果命令选用得当,则会明显减少操作步骤,提高绘图效率。下面仅列举了几个较典型的案例。 1.生成直线或线段 (1)在AutoCAD中,使用LINE、XLING、LINE、PLINE命令均可生成直线或线段,但唯有LINE命令使用的频率最高,也最为灵活。 (2)为保证物体三视图之间"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对应关系,应选用XLINE和RAY命令绘出若干条辅助线,然后再用TRIM剪截掉多余的部分。 (3)欲快速生成一条封闭的填充边界,或想构造一个面域,则应选用PLINE命令。用PLINE生成的线段可用PEDIT命令进行编辑。 (4)当一次生成多条彼此平行的线段,且各条线段可能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时,可选择MLINE命令。 2.注释文本 (1)在使用文本注释时,如果注释中的文字具有同样的格式,注释又很短,则选用TEXT(DTEXT)命令。 (2)当需要书写大段文字,且段落中的文字可能具有不同格式,如字体、字高、颜色、专用符号、分子式等,则应使用MTEXT命令。 3.复制图形或特性 (1)在同一图形文件中,若将图形只复制一次,则应选用COPY命令。 (2)在同一图形文件中,将某图形随意复制多次,则应选用COPY命令的MULTIPLE(重复)选项;或者,使用COPYCLIP(普通复制)或COPYBASE(指定AutoCAD在电气设计制图中的应用 - 6 - 基点后复制)命令将需要的图形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再使用PASTECLIP(普通粘贴)或PASTEBLOCK(以块的形式粘帖)命令粘帖到多处指定的位置。 (3)在同一图形文件中,如果复制后的图形按一定规律排列,如形成若干行若干列,或者沿某圆周(圆弧)均匀分布,则应选用ARRAY命令。 (4)在同一图形文件中,欲生成多条彼此平行、间隔相等或不等的线条,或者生成一系列同心椭圆(弧)、圆(弧)等,则应选用OFFSET命令。 (5)在同一图形文件中,如果需要复制的数量相当大,为了减少文件的大小,或便于日后统一修改,则应把指定的图形用BLOCK命令定义为块,再选用INSERT或MINSERT命令将块插入即可。
(6)在多个图形文档之间复制图形,可采用两种办法。其一,使用命令操作。先在打开的源文件中使用COPYCLIP或COPYBASE命令将图形复制到剪贴板中,然后在打开的目的文件中用PASTECLIP、PASTEBLOCK或PASTEORIG三者之一将图形复制到指定位置。这与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相应的选项是等效的。其二,用鼠标直接拖拽被选图形。注意:在同一图形文件中拖拽只能是移动图形,而在两个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