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11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3.03 MB
- 文档页数:111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现将《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TG/GD115-2017)印发给你们,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原铁道部印发的《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运〔2007〕69号)同时停止执行。
本规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
本规则单行本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2月13日前言为规范普速铁路供电安全管理,保证接触网运行检修和施工过程中的人身、行车及设备安全,在充分总结既有电气化铁路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基础上,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共分十章和十一个附件,规定了普速铁路接触网作业基本条件、作业分类、人员职责,工具管理,安全防护等内容,明确了普速铁路接触网高空、停电、倒闸、间接带电等作业工作标准、作业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要求等。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反馈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侯文玉、王祖峰。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刘再民、许红健、肖炜、张韬、张宝奇、韩通新、曹志勇、宋新江、陈德顺、程永胜、邓志军、夏煜基、刘玉辉、张克永、张文轩、刘会平、赵正陆、李红梅、乔凯庆、陈忠革。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侯文玉、王祖峰、李志锋、张润宝、金柏泉、贾明汉、张之明、张金胜、赵朝蓬、白明慧、杨宾汇、吴德昌、张海江。
TG/GD115-2016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在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普速铁路接触网工作各单位(包括普速铁路接触网设备管理、维修和从事普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单位,下同)应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培训和学习本规则,切实贯彻执行本规则的各项规定。
第三条各级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抓好各管理岗位、作业岗位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普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运行管理第一节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二节设备接管第三节技术管理第四节计划与天窗第五节质量管理第六节成本管理第七节新产品试运行第四章检测与分析诊断第一节检测第二节分析诊断第五章修程修制第六章质量评价与鉴定第一节质量评价第二节质量鉴定第七章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第一节接触悬挂第二节定位支撑装臵第三节支柱、拉线和基础第四节附加悬挂第五节单项设备第六节其他第八章附则附件:1.普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装臵表2.接触网供电车间、检测车间、维修车间主要工机具配臵表3.接触网运行工区、检测工区主要工机具配臵表4.接触网运行维修记录5.普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标准6.接触网线索及绝缘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7.受电弓弓头轮廓及动态包络线示意图8.电流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TG/GD116-2017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
为保证普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接触网运行维修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路总公司备案。
第三条接触网运行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维修方式,依靠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运行、检测、维修”分开和集中修组织模式,确保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四条本规则技术标准作为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和质量验收依据。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列车运行速度200km/h以下铁路(仅运行动车组的线路除外)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维修。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六条接触网运行维修是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诊断、质量评价和鉴定,并依据结果实施修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循环管理过程。
主要包括运行、检测、维修等管理工作。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运行管理第一节管理机构第二节设备接管第三节技术管理第四节计划与天窗第五节质量管理第六节成本管理第七节新产品试运行第四章检测与诊断分析第一节检测第二节诊断分析第五章检修第一节维修第二节大修第六章质量评价与鉴定第一节质量评价第二节质量鉴定第七章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第一节接触悬挂:接触线及承力索,吊弦(索),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中心锚结,线岔,电联结器第二节支撑定位装置:软(硬)横跨,定位装置,支撑装置第三节支柱、拉线和基础:支柱及吊柱,基础及拉线,补偿装置第四节附加悬挂:附加导线,27.5kV电缆第五节设备:隔离(负荷)开关,分段、器件式分相绝缘器,避雷器第六节其他:吸上线,保安装置及标志,零件及其它,绝缘、防雷、接地第八章接触网大修技术标准第一节接触悬挂第二节平面布置第三节线材和零部件第四节绝缘、防雷和其他第九章附则附录1接触网线索及绝缘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附录2普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装置表附录3供电车间、接触网检修车间主要机具设备表附录4接触网运行工区、检测工区主要机具设备表附录5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标准附录6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示意图附录7 接触网运行检修记录附录8 接触网大修竣工验收报告附录9电流制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第一章总则第1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行车设备。
为保证普速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程。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程的规定。
本规程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路总公司备案。
第3条接触网的运行与检修应坚持“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依靠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大力推广“运、检、修”分开、集中检修组织模式,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运行管理第一节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二节设备接管第三节技术管理第四节计划与天窗第五节质量管理第六节成本管理第七节新产品试运行第四章检测与分析诊断第一节检测第二节分析诊断第五章修程修制第六章质量评价与鉴定第一节质量评价第二节质量鉴定第七章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第一节接触悬挂第二节定位支撑装置第三节支柱、拉线和基础第四节附加悬挂第五节单项设备第六节其他第八章附则附件:1.普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装置表2.接触网供电车间、检测车间、维修车间主要工机具配置表3.接触网运行工区、检测工区主要工机具配置表4.接触网运行维修记录5.普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标准6.接触网线索及绝缘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7.受电弓弓头轮廓及动态包络线示意图8.电流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
为保证普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接触网运行维修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路总公司备案,或参照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施工规范及电业部门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第三条接触网运行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维修方式,依靠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运行、检测、维修”分开和集中修组织模式,确保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四条本规则技术标准作为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和质量验收依据。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列车运行速度200km/h以下铁路(仅运行动车组的线路除外)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维修。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六条接触网运行维修是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诊断、质量评价和鉴定,并依据结果实施修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循环管理过程。
前言《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作为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工作的基本规章,在规范和推进普速铁路接触网专业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管理,保证供电运行质量和安全,满足普速铁路供电专业发展需求,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组织,在充分吸收我国目前电气化铁路技术、装备发展及运营管理成果,研究借鉴国内外不同专业管理经验基础上,完成了《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的制定。
本规则共分八章和八个附件,明确了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管理、修程修制、机构设臵与职责、技术质量管理等相关要求,规定了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管理、检测与诊断分析、质量评价与鉴定、设备状态界定和维修等应遵循的相关管理和技术标准等。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运行管理第一节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二节设备接管第三节技术管理第四节计划与天窗第五节质量管理第六节成本管理第七节新产品试运行第四章检测与分析诊断第一节检测第二节分析诊断第五章修程修制第六章质量评价与鉴定第一节质量评价第二节质量鉴定第七章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第一节接触悬挂第二节定位支撑装臵第三节支柱、拉线和基础第四节附加悬挂第五节单项设备第六节其他第八章附则附件:1.普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装臵表2.接触网供电车间、检测车间、维修车间主要工机具配臵表3.接触网运行工区、检测工区主要工机具配臵表4.接触网运行维修记录5.普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评价标准6.接触网线索及绝缘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7.受电弓弓头轮廓及动态包络线示意图8.电流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TG/GD116-2017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
为保证普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接触网运行维修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路总公司备案。
第三条接触网运行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维修方式,依靠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 系统)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运行、检测、维修”分开和集中修组织模式,确保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pptx《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九条维修是指在接触网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出现不允许的偏差或发生故障时,对接触网系统进行必要修复,以恢复接触网系统正常功能的过程。
普速接触网维修分为一级修(临时修)、二级修(综合修)两级修程。
第十条达到或超出限界值的一级缺陷纳入一级修(临时修),由运行工区及时组织修理;达到或超出警示值且在限界值以内的二级缺陷纳入二级修(综合修),由维修工区按计划修理;标准状态是设备最佳运行状态,作为新线投运、大修改造质量验收的依据。
第十一条铁路局、供电段应定期组织接触网动态运行质量评价和设备整体技术状态质量鉴定,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管理水平。
;第三章运行管理;第十三条供电段供电车间、检测车间和维修车间及工区的设置原则。
供车间管辖运营里程以120~180km 为宜,枢纽地区宜单独设置。
供电车间下设运行工区。
运行工区管辖运营里程以40~60km 为宜,山区、隧道密集区段可适当缩小,接触网运行工区单方向管辖距离不宜超过30km,枢纽及区段站可单独设置。
检测车间一般设置在供电段所在地。
检测车间可按照 6C 系统的运用、维护和数据分析等职能设置检测工区。
维修车间承担的维修任务以单线区段不超过 500 延展条公里、双线区段不超过 1200 延展条公里为宜。
维修车间下设维修工区,一般设在维修车间所在地,根据管辖范围可在异地增设。
;第十四条供电车间、检测车间和维修车间主要职责:供电车间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组织接触网一级修(临时修),跟踪验收维修质量。
检测车间负责供电段 6C 系统综合数据处理中心工作,以及供电段 6C 系统检测装置的维护、运用、管理和检测数据分析。
普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装置配置标准见附件1。
维修车间负责接触网二级修(综合修)工作,采用集中修方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