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板块划分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城市的地域构造作者:李成亮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0期一、南京的城乡构造特点南京是江苏省省会,辖区总面积 659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4730 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超过75%。
现辖13个区、县。
按照各区、县的城市功能、地理位置和历史称谓,可分为城区、郊区、远郊县三个部分。
城区包括玄武、白下、鼓楼、建邺、秦淮、下关六个区,面积190平方千米;郊区包括雨花台、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五个区,面积4433平方千米;远郊县包括溧水、高淳2个县,面积1798平方千米。
虽然城市和乡村划分的标准有很多种,但是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地方的人口密度高,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就业人口的主要部分,则可以认为是城市,否则就是农村。
我们可以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1),来观察南京市各区、县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的就业构成。
从数据上看,南京的人口分布有很明显的层次感,城区、郊区、远郊县人口密度由高到低,从事二三产业人口的比例也是由高到低下降。
南京市在地图上的表现形状呈环形,由城区6个区和郊区5个区组成。
其中,城区是南京市的核心部分,郊区则是南京市的外围部分。
溧水县和高淳县虽然从行政角度上属于南京市,但是由于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比例非常低,所以不能将其看作南京城市的组成部分。
二、南京城市的中心区、“功能区”和“居住区”正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中心地区,每个群体也都有一个领导中心一样,城市也有自己的中心区,城市的其他组成部分围绕着这个中心呈环形分布。
当然,由于受地形和历史原因的影响,这种分布不一定完全呈同心圆,但是从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符合这个规律的。
我们研究城市的中心方法,是以其昼夜二三产业人口比的最大值来确定一个城市的中心的。
我们将2000年人口普查的二三产业人口数作为夜间人口,把2001年经济普查的二三产业人口作为白天人口(这样做是由于我们无法得到2000年白天的人口数据,但是由于时间间隔比较短,所以2001年的经济普查人口也可以近似作为2000年的白天人口),然后求出各个区的昼夜人口比(表2)。
南京市行政区域划分全市11个区+江北新区,110个街道(镇),1000个左右社区(村)一、玄武区全区7个街道59个社区,其中有党委38个、总支15个、支部6个。
二、秦淮区秦淮区12个街道,112个社区,1个省级开发区—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辖五老村、洪武路、大光路、瑞金路、月牙湖、光华路、朝天宫、红花、夫子庙、双塘、中华门、秦虹三、建邺区建邺区现辖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
四、鼓楼区鼓楼区辖13个街道,120个社区。
(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门街道、挹江门街道、江东街道、凤凰街道、热河南路街道、下关街道、建宁路街道、宝塔桥街道、小市街道、幕府山街道),五、栖霞区栖霞区9个街道,共119个居(村)委会,辖尧化、龙潭、西岗、栖霞、马群、仙林、迈皋桥、燕子矶、八卦洲街道。
区仍延续栖霞行政区、南京开发区和仙林大学城“三区相互依存、互为一体”的建制格局。
六、雨花区雨花区6个街道,开发区、板桥新城2个管委会,59个社区。
下辖雨花、赛虹桥、铁心桥、板桥、西善桥、梅山雨花街道驻地花神大道3号,下辖雨花社区、丁墙社区、花神庙社区、农花社区、康盛花园社区、能仁里社区、翠岛花城社区、普德村社区、翠竹园社区、共青团路社区、雨花台社区、吉山社区、凤凰山社区、云台山社区、青龙山社区。
赛虹桥街道驻地应天大街689号,下辖赛虹桥社区、长虹路社区、玻纤院社区、小行社区、菊花里社区、安德门社区、龙福社区、邓府山社区。
铁心桥街道驻地大周路59号,下辖铁心社区、尹西社区、定坊社区、高家库社区、马家店社区、新河社区、春江社区、景明佳园社区、翠岭银河社区。
板桥街道驻地振兴路59号,下辖板桥社区、绿洲社区、殷富社区、孙家社区、三山社区、永安社区、新建社区。
西善桥街道驻地西善桥北街68号,下辖西善桥社区、油坊社区、古遗井社区、福润社区、西善花苑社区、嘉业社区、齐修社区。
梅山街道驻地梅山生活区42幢旁,下辖中兴路社区、上怡新村社区、梅清苑社区、梅岭社区、梅欣社区。
南京河西板块介绍河西板块发展综述河西,顾名思义即秦淮河以西地区。
习惯上将该地区分为北、中、南三个部分。
北部为龙江板块,中部为以奥体为中心的奥体板块,南部为纬九路以南部分。
以下为以奥体为中心地区即河西新城区的内容综述。
第一部分自然状况概述一、行政区划河西新城区位于南京市的西南面,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总占地约56平方公里,其中:下关区1.5平方公里,鼓楼区约6平方公里,建邺区48.5平方公里。
西临长江,东部北段至外秦淮河,南段至凤台南路,南到秦淮新河,基本上为江河所围。
地势南低北高,地面标高5.5-7.5米,水塘较多,属长江漫滩地貌单元。
河西新城区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部分:1、北部为纬七路以北、外秦淮河以西,长江以东地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2、中部为纬七路以南、马东广场以北地区,占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3、南部为马东广场以南、新秦淮河以北地区,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4、长江南京段第二大岛一一江心洲总面积约15.3平方公里,为河西新城区规划发展储备用地。
二、自然生态环境1、土质环境土层分布(自上而下)大致分为四层:1.杂填土、素填土。
2.淤泥、淤泥质亚粘土、粘土等。
呈软塑-流塑状态,属高压缩图,承载力低。
该土层分布较厚,且不均匀,由北向南逐渐加厚。
3.粉(细)砂等,呈稍密-中密,中密-密实状态,承载力尚可。
4.岩石,从北向南埋深逐渐加深,承载力很好。
2、水环境河西地区西侧的长江江段属于夹江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内有城南水厂、北河口水厂等水厂的取水口和油脂化工厂、二钢等企业水厂取水口,水质可以达到饮用水源地II类要求。
主要湖泊为莫愁湖。
3、大气环境河西地区SO2、TSP、NOX浓度基本上可以达到居住区二级标准要求。
4、噪声河西地区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基本可以满足相应功能区划要求。
三、土地利用现状南部地区土地权属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和部分撤村建居土地。
目前用地仍以农业用地为主,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其中。
附件二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前言规划研究及编制的对象及载体是城市地域。
为实现控制性规划在都市发展区内的全覆盖,须合理的划分城市规划编制单元,作为组织控制性规划编制的基础。
本规定确定了“综合分区-分区-规划编制单元-规划管理单元-地块”五级体系城市规划地域划分,通过合理的编码,确保每一地块的唯一性。
同时,为建立规划成果信息系统,以及与国土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做好基础。
上述五级体系中,规划编制单元是编制控制性规划的基本单元。
在都市发展区内,规划的城镇发展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之间规划基础不一,一般地说,都市发展区内的新市区、新城总体规划已经确定,可以根据规划结构比较容易划分规划编制单元。
为实现都市发展区近期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规划全覆盖,本次原则上划定了新市区、新城城镇建设用地内的规划编制单元;远郊城镇规划编制单元因工作基础的原因,本次原则上暂不划定,而仅划分至“分区”。
未来工作深化以后,可以根据编码规则,逐个确定规划编制单元。
生态用地上的规划编制单元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分。
开展规划单元划分及地块编号工作尚属首次。
因为经验不足,定有许多缺陷及错误。
请局内各处室、分局,各参与南京规划编制的设计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
有关反馈意见请汇总至局规划处。
1.总则1.1地域划分根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布局结构,确定“综合分区-分区-规划编制单元-规划管理单元-地块”五级地域划分体系。
其中,规划编制单元是编制控制性规划的基本单位。
编制控制性规划时,也可根据需要合并若干个规划编制单元一同编制。
1.2地域边界及调整地域边界划分应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结构、用地性质、地理特征以及行政界线确定。
各级地域边界可以根据规划编制时的实际作调整。
边界调整时,相邻地域边界应作相应调整,以确保无缝衔接。
1.3地域划分的原则1.3.1综合分区-分区-规划编制单元三级由市规划局划分、确定编码;规划管理单元~地块两级由规划设计单位划定、确定编码。
江宁的环境优美,不仅有汤山、方山、牛首山三大风景区,还有众多湖泊,空气质量好,污染少;在学区配套方面,目前已有12所高校进驻江宁大学城,除南医大江宁新校区新生已经进驻以外,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宁新校区,也将迎来近万名新生;南京晓庄学院、江苏海事学院和南京交通学院江宁新校区已在建设之中;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河海大学、金陵协和神学院等正在做新校区的总体规划。
还有一些国外著名院校正在洽谈中。
今后3至5年内,江宁大学城将形成15所高校、20万学生的规模;开发区载体优越,江宁开发区、江宁科学园、禄口华科园、滨江开发区四个园区包罗了所有制造业门类。
回顾近三年南京地产的发展,江宁一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江宁物业也曾是投资潜力最大的区域,经过三年的迅速升值及江宁楼市的日益成熟,江宁楼价已进入平稳期。
随着居民量迅猛上升,江宁的居民生活配备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商铺投资已成为开发商重新关注的对象。
中国女人街、同曦假日百货、武夷商城、温州商业街等几个大规模商铺相继面市,商铺热将带动其周围楼盘进一步升值。
同时江宁作为南京房地产业竞争激烈而充满活力的地区,其自身已孕育出五个不同的小板块:岔路口板块、东山镇板块、三山板块、百家湖板块、科学园板块。
其中以岔路口板块、三山板块在今年表现得尤为风生水起。
配套江宁板块的地理位置既是优势又是劣势。
江宁距离南京城区相对较近,交通状况比江北好上很多,但是商业容易受到城区的辐射,消费群体不容易聚集,交通不够发达、各种配套设施跟不上楼盘开发的速度,给江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004年的江宁地产已经进入了大盘时代,相对缓解了配套方面的弱势,例如武夷绿洲占地80多万平方米,同曦鸣城连商业总共100万平方米的规划面积,还有天地新城、明月港湾等大盘的云集。
今年江宁板块又是商业开发兴起的一年,各个小区在开发建设规划阶段就考虑到商业等配套的完善,有意识地弥补配套的不足,倚仗大盘优势,“别人做花园,我们做公园”,满足自身小区的内部配套的同时,又可以辐射周围的环境,为周边配套完善作出贡献。
用数学顺序表示南京的地方-回复南京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下面将用数学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展开描述南京的地方。
1. 南京(江苏省):首先要确定南京的位置,它是江苏省的一部分,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长江,西接安徽省,南连浙江省,北靠苏州和无锡等城市。
2. 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是南京下辖的行政区划单位,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
它的行政辖区范围广大,面积为6,598.8平方公里。
3. 建邺区(南京市建邺区):南京市行政区划下的一个区,位于南京市中心偏南,长江北岸。
建邺区地处江苏的平原地带,拥有南京的发展中心区,占地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
4. 南京国际会展中心(建邺区南京国际会展中心):南京国际会展中心是中国以及亚洲最大的国际展览中心之一,也是南京地标建筑之一。
它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浦珞路888号,占地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
5. 珠江路(建邺区珠江路):珠江路是南京建邺区的一条重要道路,被誉为“南京最美街道”。
它位于珠江路至江东环线路段,全长约7公里,两旁树木繁茂,街道幽静美丽,是南京著名的繁华商业街。
6. 新街口(建邺区新街口):新街口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珠江路与中山路交界处,是南京最繁华的商业购物中心之一。
这里有大型商场、酒店、餐饮娱乐等场所,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是南京市民和游客常去的地方。
7. 珠江路地铁站(建邺区珠江路地铁站):南京地铁是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珠江路地铁站是南京地铁1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位于珠江路地铁站附近的建邺区珠江路与长江路交汇处。
8. 南京大学(鼓楼区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研究型大学之一。
它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占地面积为4097亩,校园环境优美,是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
9. 南京审计大学(鼓楼区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高等学府,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00号,占地面积为1486亩。
南京楼盘板块设计分析报告引言南京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重镇,不断吸引着大量投资者和居民的关注。
楼盘板块设计的合理性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南京的楼盘板块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估,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本次分析报告基于以下方法进行:1. 收集南京市各个板块的规划和开发情况;2.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工具,对各个板块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度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3. 调研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了解当地楼盘市场的情况;4. 研究已经成功开发的楼盘案例,借鉴经验和教训。
分析结果与讨论1. 板块地理位置南京市的楼盘分布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区和周边的发展区域。
核心城区的楼盘板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业资源丰富,更适合高端住宅和商业楼盘的开发。
而发展区域则更适合大规模住宅楼盘和基础设施建设。
2. 交通便利度交通便利度是选择楼盘板块的重要因素之一。
南京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对于交通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
据统计,南京地铁已有近20条线路,连接城市各个主要区域。
此外,南京市还拥有完善的公交系统和高速公路网络,使得楼盘板块与城市各个区域的联系更加紧密,并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3. 市场需求与政策南京作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各类人才和资本都聚集在这里。
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目前,南京市实行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以控制房价上涨和保护购房者的权益。
投资者在选择楼盘板块时,需要结合当地的调控政策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判断。
4. 成功案例经验借鉴南京市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楼盘案例,这些案例为未来楼盘板块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例如,将商业和住宅楼盘相结合,打造集购物、娱乐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
此外,高品质的建筑设计和绿化环境也是吸引购房者的重要因素。
结论根据对南京楼盘板块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核心城区的楼盘板块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便利度高的特点,适合高端住宅和商业楼盘的开发;2. 南京市的交通条件良好,不同楼盘板块之间的联系紧密,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3. 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政策也是楼盘板块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调控政策和市场需求;4. 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可以提高楼盘板块的开发成功率。
一、南京的城乡构造特点南京是江苏省省会,辖区总面积 659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4730 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超过75%。
现辖13个区、县。
按照各区、县的城市功能、地理位置和历史称谓,可分为城区、郊区、远郊县三个部分。
城区包括玄武、白下、鼓楼、建邺、秦淮、下关六个区,面积190平方千米;郊区包括雨花台、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五个区,面积4433平方千米;远郊县包括溧水、高淳2个县,面积1798平方千米。
虽然城市和乡村划分的标准有很多种,但是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地方的人口密度高,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就业人口的主要部分,则可以认为是城市,否则就是农村。
我们可以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1),来观察南京市各区、县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的就业构成。
从数据上看,南京的人口分布有很明显的层次感,城区、郊区、远郊县人口密度由高到低,从事二三产业人口的比例也是由高到低下降。
表1 南京市各区、县人口密度和二三产业人口比ID区县人口密度二三产业人口比320102玄武区7019 0.99 320103白下区14778 0.98 320104秦淮区12707 0.98 320105建邺区19943 0.99 320106鼓楼区26383 1.00 320107下关区12181 1.00 320111浦口区578 0.58 320113栖霞区1309 0.76 320114雨花台区1858 0.83 320115江宁县488 0.54 320116六合区583 0.52 320124溧水县363 0.37 320125高淳县533 0.37南京市在地图上的表现形状呈环形,由城区6个区和郊区5个区组成。
其中,城区是南京市的核心部分,郊区则是南京市的外围部分。
溧水县和高淳县虽然从行政角度上属于南京市,但是由于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比例非常低,所以不能将其看作南京城市的组成部分。
二、南京城市的中心区、“功能区”和“居住区”正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中心地区,每个群体也都有一个领导中心一样,城市也有自己的中心区,城市的其他组成部分围绕着这个中心呈环形分布。
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附件⼆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前⾔规划研究及编制的对象及载体是城市地域。
为实现控制性规划在都市发展区内的全覆盖,须合理的划分城市规划编制单元,作为组织控制性规划编制的基础。
本规定确定了“综合分区-分区-规划编制单元-规划管理单元-地块”五级体系城市规划地域划分,通过合理的编码,确保每⼀地块的唯⼀性。
同时,为建⽴规划成果信息系统,以及与国⼟局⼟地利⽤总体规划衔接做好基础。
上述五级体系中,规划编制单元是编制控制性规划的基本单元。
在都市发展区内,规划的城镇发展⽤地和⽣态保护⽤地之间规划基础不⼀,⼀般地说,都市发展区内的新市区、新城总体规划已经确定,可以根据规划结构⽐较容易划分规划编制单元。
为实现都市发展区近期建设⽤地的控制性规划全覆盖,本次原则上划定了新市区、新城城镇建设⽤地内的规划编制单元;远郊城镇规划编制单元因⼯作基础的原因,本次原则上暂不划定,⽽仅划分⾄“分区”。
未来⼯作深化以后,可以根据编码规则,逐个确定规划编制单元。
⽣态⽤地上的规划编制单元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进⾏划分。
开展规划单元划分及地块编号⼯作尚属⾸次。
因为经验不⾜,定有许多缺陷及错误。
请局内各处室、分局,各参与南京规划编制的设计单位在使⽤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
有关反馈意见请汇总⾄局规划处。
1.总则1.1地域划分根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布局结构,确定“综合分区-分区-规划编制单元-规划管理单元-地块”五级地域划分体系。
其中,规划编制单元是编制控制性规划的基本单位。
编制控制性规划时,也可根据需要合并若⼲个规划编制单元⼀同编制。
1.2地域边界及调整地域边界划分应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结构、⽤地性质、地理特征以及⾏政界线确定。
各级地域边界可以根据规划编制时的实际作调整。
边界调整时,相邻地域边界应作相应调整,以确保⽆缝衔接。
1.3地域划分的原则1.3.1综合分区-分区-规划编制单元三级由市规划局划分、确定编码;规划管理单元~地块两级由规划设计单位划定、确定编码。
详解江宁核心区规划副城功能四片区共同承担南京市规划局相关人士透露,公示半个多月来,草案修编组收到反馈意见3000多份。
其中,作为“三大副城”之一的东山副城,即现在的江宁,其规划的城市中心是在目前的凤凰港而不是此前广受关注的东山老城,这一规划成为市民关注度最高的内容之一。
“凤凰港一带”究竟包括哪些区域?为什么选定这一带作为东山的核心区?将来的副城中心到底是什么样子?本站记者近日走访了南京市规划局江宁分局,为市民详解江宁核心区规划方案。
■未来核心区在哪儿?范围:核心区包括四个片区面积约7.8平方公里“大家所说的江宁核心区‘凤凰港一带’其实包括四个片区:河定桥商业服务中心、凤凰港商务休闲中心、府前行政中心和杨家圩文化中心。
这四个片区共同承担了东山副城的功能,形态上以‘中心集群’的方式构成。
”南京市规划局江宁分局副局长张弨介绍。
据了解,这个“中心集群”的范围北抵秦淮新河、上元大街,东至竹山路,南至天元路,西至挹淮街、金陵饭店路、凤凰港西侧,面积约7.8平方公里。
“7.8平方公里是这四个区域的整体面积,实际上可以利用的面积并没有这么多。
单独任何一个片区都没有足够的可利用面积来承担副城功能。
”张弨坦言,“按照测算及区域中心城市一般用地规模,中心区公共设施用地总量约145公顷,这不包括择机发展的铁路南京南站临近地区——站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定桥等四个节点区域内。
其中河定桥商业服务中心约43公顷,凤凰港商务休闲中心约30公顷,府前行政中心约41公顷,杨家圩文化中心约31公顷,共集聚了约340万平方米的建设总量。
”■核心区为何落子“凤凰港一片”?优势:交通、景观利好并用主城分流作用明显对于舍东山而取凤凰港一带为江宁核心区,很多人不甚明白。
南京市民间规划师盖星石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东山作为副城更多的是一个概念性的说法。
长期以来,东山并没有发挥出足够的功能把主城居民分散到出来。
江宁核心区南移到凤凰港一带有一定必然性。
南京心智板块学校规划心智板块,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提到新港片区或者心智科创新城,估计大家就能清楚地知道是在哪里了。
它在河西、南部新城、江北新区这些同行大佬面前就只是一个纯粹的“小弟”,然而,没有不想成为大佬的小弟,作为小弟的心智板块正快速积累实力,等待“上位”的那一刻。
NO.1丨壹科创“兴”城铸就下一个黑马板块在去年3月栖霞区举办的土地招商推介会上,推出23宗土地共计112.47公顷,其中心智板块一次性出让3幅地块,而且规划性质还是属于纯住宅区,其余板块要么是推出的地块数量没有它多,要么就是偏商业性质,这不难看出政府有多重视心智这个板块。
心智板块西邻燕子矶新城,南接新尧新城和仙林大学城,处于南京开发区西部。
规划范围西起绕城公路,东至南炼西路、仙境北路,南起312国道、栖霞大道,北至长江岸线,总面积约28.54平方公里。
心智板块总体功能定位为:聚焦于产业转型、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打造成为集优良的生态环境、前沿的新兴产业、活跃的创新氛围、完善的生活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城。
以“创享城、邻里居、新工坊”为理念,构建“一轴、三心、两街、三片区”的空间格局,从而让这片产业之地变身南京紫东新的共享之城、宜居之城、创新之城。
既然心智板块定位为“科创新城”,科学技术必然是第一生产力,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产业优势。
NO.2丨贰产业、人才加“数”会聚孵化新一代价值沃土目前,板块已有LG、夏普、AO史密斯、熊猫电子、龙蟠科技等3000多家企业落户,就业人口约10万人,高精尖人群集聚。
不光如此,心智板块还被定义为“智谷”,未来着眼于人工智能产业。
心智科技园拥有人工智能创新大厦、信息技术创新大厦、人工智能孵化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地平线、旷视科技、创新工场、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等120余家企业、15家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
未来3年,预计智谷将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过300家,打造“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新地标。
南京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
自然地图展示自然地理信息,如地形图、气候图;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文地理信息,如人口分布图、交通图;专题地图针对特定主题进行展示,如环境变化图、资源分布图。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三个主要环节:蒸发、降水、径流。
了解河流的流域特征、水文特征。
3. 地貌学: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地震与火山活动。
地貌类型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等。
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土壤形成因素、植被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 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多或过少)、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布局、农业技术革命。
3.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工业与环境的关系。
4. 交通运输: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5.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合作与发展策略、城市与乡村发展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判读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GIS在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GPS在定位与导航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地理实验、地理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