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共48页
- 格式:ppt
- 大小:936.00 KB
- 文档页数:48
1 隔岸观火: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九计,意思是坐观虎斗,此计是指,静观敌方内部矛盾激化,坐收渔利。
2走为上计: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意思是有计划的主动撤退,以退为进,主动寻找战机,消灭敌人,此计在谋略上被推为上策。
3苦肉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三十四计,意思是,用看似“违常理”自我牺牲,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4关门作贼:是三十六计中的二十二计,意思是,对必歼之敌,四面包围,聚而歼之,就像,“关上门捉贼,堵住笼抓鸡“一样。
5顺手牵羊,是三十六计中的十二计,意思是发现敌人微小漏洞,只要不因小失大,便及时利用,即使是小胜也不应放过。
6釜底抽薪: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九计,意思是指,从根本之处解决问题,就如抽去釜底燃烧的柴薪,才可彻底止住釜中之水的沸腾。
7借尸还魂:是三十六计中的十四计,原意是指已经死忙的东西借用另外一种形式浔以复活,。
8:欲擒故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意思是为更有利的消灭敌人,有意暂时放众敌人,使敌人暂时放松警惕,一意孤行,我方将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9调虎离山: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五计,意思是诱敌离开有利之地,然后使其就范。
10远交近攻,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三计,远交就是结交远方国家,近攻,就是攻取近邻国家。
11连环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五计,其意是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
12:指桑骂槐: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六计,通俗的解释就是“杀鸡儆猴,敲山震虎”13:反客为主: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计,该计的意思是有客变主,力争主动。
14美人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一计,此计最早出自古兵法《六韬》,“美人计”的意思是利用美女达到自己的目的。
15暗度陈仓: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此计计名出自后代汉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意思是,正面佯攻,牵制敌人,迂回敌后,出奇制胜。
此计与声东击西,相似,又不同,不同之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击点,而暗度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16混水摸鱼: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计,其意为当敌方混乱无主时,趁起乱中取利。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一、胜战计1、瞒天过海2、围魏救赵3、借刀杀人4、以逸待劳5、趁火打劫6、声东击西二、敌战计1、无中生有2、暗渡陈仓3、隔岸观火4、笑里藏刀5、李代桃僵6、顺手牵羊三、攻战计1、打草惊蛇2、借尸还魂3、调虎离山4、欲擒故纵5、抛砖引玉6、擒贼擒王四、混战计1、釜底抽薪2、混水摸鱼3、金蝉脱壳4、关门捉贼5、远交近攻6、假道代虢五、并战计1、偷梁换柱2、指桑骂槐3、假痴不癫4、上屋抽梯5、树上开花6、反客为主六、败战计1、美人计2、空城计3、反间计4、苦肉计5、连环计6、走为上第一计瞒天过海【计名探源】事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
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
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声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
帝大喜,就便率百官随这豪民老人来至海边。
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
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
室内更是绣幔锦彩,茵褥铺地。
百官进酒,宴饮乐甚。
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
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己,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里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于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老人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设计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
第二计围魏救赵【计名探源】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
公元前 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
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报,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
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即解旧恨又一举双得。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精编收藏!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子兵法三十六计1、瞒天过海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潜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解析:"瞒天过海","胜战计"之第一计。
唐太宗率军平定东辽之乱,途中晕船不能行进,薛仁贵出计,造一"木城船",瞒过太宗,使其安全过海。
2、围救原典: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直接攻打集中的强敌,不如先设计分散它再各个击破;主动出击攻击敌人,不如等待敌人的弱点暴露后再相机歼敌。
解析:"围救","胜战计"第二计。
战国时期,齐国军师膑用此计在桂陵大败军,可谓"围救"的典。
3、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示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在敌方情况已经明确,友军态度尚未稳定时,应引导友军与敌人拼杀,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实力。
这就是根据《易经。
损》卦"损上益下"的原理推演出的,用别人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利益的办法。
解析:"借刀杀人","胜战计"之第三计。
西汉末年,秀率军与驻守的朱鲔、轶对峙,秀巧用计谋,借朱鲔之手杀掉了轶,得到了。
4、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互相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消耗、疲惫敌人,使之由强变弱,我方则由被动变主动。
解析:"以逸待劳","胜战计"之第四计。
隋末唐初,王世民攻打、,世民用"以逸待劳"之计歼灭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取得两地。
5、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刚决柔也。
译文:当敌方出现危难时,应该趁机出击,夺取胜利。
第01计瞒天过海第02计围魏救赵第03计借刀杀人第04计以逸待劳第05计趁火打劫第06计声东击西第07计无中生有第08计暗渡陈仓第09计隔岸观火第10计笑里藏刀第11计李代桃僵第12计顺手牵羊第13计打草惊蛇第14计借尸还魂第15计调虎离山第16计欲擒姑纵第17计抛砖引玉第18计擒贼擒王第19计釜底抽薪第20计混水摸鱼第21计金蝉脱壳第22计关门捉贼第23计远交近攻第24计假道伐虢第25计偷梁换柱第26计指桑骂槐第27计假痴不癫第28计上屋抽梯第29计树上开花第30计反客为主第31计美人计第32计空城计第33计反间计第34计苦肉计第35计连环计第36计走为上孙子兵法36计第一套〖胜战计〗1、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2、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
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3、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4、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5、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6、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第二套〖敌战计〗7、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8、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9、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帝看热闹。
10、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11、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
比喻兄弟相爱相助。
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12、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
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
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第三套〖攻战计〗13、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
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14、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
孙⼦兵法三⼗六计全⽂和解释第⼀套胜战计第⼀计瞒天过海第⼆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杀⼈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套敌战计第七计⽆中⽣有第⼋计暗度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第⼗计笑⾥藏⼑第⼗⼀计李代桃僵第⼗⼆计顺⼿牵⽺第三套攻战计第⼗三计打草惊蛇第⼗四计借⼫还魂第⼗五计调虎离⼭第⼗六计欲擒故纵第⼗七计抛砖引⽟第⼗⼋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九计釜底抽薪第⼆⼗计混⽔摸鱼第⼆⼗⼀计⾦蝉脱壳第⼆⼗⼆计关门捉贼第⼆⼗三计远交近攻第⼆⼗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五计偷梁换柱第⼆⼗六计指桑骂槐第⼆⼗七计假痴不颠第⼆⼗⼋计上屋抽梯第⼆⼗九计树上开花第三⼗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计美⼈计 第三⼗⼆计空城计第三⼗三计反间计第三⼗四计苦⾁计 第三⼗五计连环计第三⼗六计⾛为上 三⼗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们熟记这三⼗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六计中每取⼀字,依序组成⼀⾸诗:⾦⽟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虎桃桑隔,树暗⾛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六计中的⼀计,依序为:⾦蝉脱壳、抛砖引⽟、借⼑杀⼈、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打劫、关门捉贼、浑⽔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藏⼑、顺⼿牵⽺、调虎离⼭、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树上开花、暗渡陈仓、⾛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中⽣有、美⼈计、借⼫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原典】六六三⼗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按语】解语重数不重理。
盖⾥,术语⾃明;⽽数,则在⾔外。
若徒知术之术,原在事理之中,⼈情之内。
倘事出不经,则诡异⽴见,诧事惑俗,⽽机谋泄矣。
第⼀套胜战计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
君御⾂、⼤国御⼩国之术也。
亢龙有悔。
第⼀计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海。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永久收藏,终生研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一计一集,计计相扣,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慧的同时,浓彩重墨描绘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军事与各阶层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历史画卷。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