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考普通逻辑经典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13
2021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普通逻辑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02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D2.C3.D4.C5.C6.B7.C8.C9.B10.A11.B12.B13.A14.D15.A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BE17.CE18.BE19.CD20.BC21.AD22.AB23.BD24.BD25.A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推理的形式27.外延28.有的墙是不透风的29.充分条件否定后件30.◇p31.偷换概念32.O33.多出子项34.类比推理35.诉诸权威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10分。
36.答:37.答:上述真值表如下:由上表可知,(p∨q)∧﹁q→p为有效式。
五、分析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答:I;A39.答:(1)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肯定部分选言支,不能肯定或否定其他选言支。
(2)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否定部分选言支,可以肯定其他选言支。
40.答:(1)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必然肯定前件。
(2)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必然肯定后件。
41.答:剩余法。
剩余法的逻辑结构如下:复合情况A、B、C、D与被研究的复合现象a、b、c、d有因果关系;其中:B与b有因果关系,C与c有因果关系,D与d有因果关系,所以,A与a有因果关系。
42.答:论题:全党同志都要不断增强实干本领。
论据:只有全党同志实干本领不断增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论证方式:演绎论证(或:演绎论证、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论证方法:直接论证。
六、证明题:本题8分。
43.答:在第二格中,中项均为大、小前提的谓项,根据规则二,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
第一章绪言第一节“逻辑”的含义一、逻辑的词源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
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
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逻辑究竟研究什么?二、什么是逻辑?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 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
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
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一、古典逻辑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逻辑学》课堂笔记绪论部分⼀、什么是逻辑学?●它是⼀门⼯具性学科;●“逻辑”≈思想/规律;●它静⽌地研究事物,不研究变化发展的东西【与哲学相区分】;●它具有严谨性、古⽼性、稳定性等特征;●它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符合逻辑的不⼀定正确,但违反逻辑的⼀定错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些简单逻辑⽅法的科学)⼆、逻辑的功能和作⽤?●逻辑学可以提⾼理解能⼒及思维能⼒三、逻辑学的内容?●思维的形式和规律1、“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
2、思维的概念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在脑中借助于语⾔材料、运⽤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与语⾔有密切关系。
4、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5、思维的规律:同⼀律、⽭盾律、排冲律、充⾜理由律5、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第⼀章概念⼀、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况,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思维成熟的标志是概念的形成】【所有的概念都通过实词来表达,或者说实词都⽤来表达概念】【不可能将所有的概念都表达出来,这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同⼀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个概念也可以⽤不同的语词表达】●概念是构成思维的最⼩单位。
⼆、概念的种类?●①实体概念②属性概念:表⽰事物属性③空概念:概念⾥没有任何对象:如⿁神三、定义概念:1、下定义的⽅法:内涵+ 外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⑴、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总和,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怎么样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概念质的规定【即对事物最本质的概括,是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在(如⼈是具有思维能⼒的动物)】;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对象,是关于概念量的规定,指概念的适⽤范围。
2021年7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真题(2)6.两个概念之间的交叉关系是( )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B.非对称且传递的关系C.反对称且传递的关系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7.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是赛场上的“倒霉蛋”。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决赛中,他在领先对手3环的情况下将最后一发子弹打在了别人的靶子上,失去即将到手的奖牌。
然而,他却得到斑斓的捷克姑娘卡特琳娜的安慰并最后博得了爱情。
这真是应了鄙谚:“如果赛场失意,那么情场得意。
”如果这句鄙谚是真的,必然为假的陈述是( )A.赛场和情场皆得意B.赛场和情场皆失意C.只有赛场失意,才会情场得意D.只有情场失意,才会赛场得意8.某经济学家:现在GDP仍是中央政府考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
要提高地方的GDP,需要大量资金。
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只有通过转让土地才能筹集到大量资金。
如果高价拍卖土地,则房价必定高。
但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办法不变房价,如果地方政府仍大力推高房价,则可能受到中央政府的责罚。
可以作为这位经济学家论述的逻辑结论是( ) A.在现行体制下,如果地方政府降低房价,则不会受到中央政府的责罚B.在现行体制下,如果地方政府不追求GDP政绩,则不会大力推高房价C.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必定不会降低房价D.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可能受到中央政府的责罚,或者无法提高其GDP政绩9. 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 )A.简单构成式B.简单破坏式C.复杂构成式D.复杂破坏式10.按照“如果甲是凶手,则他必然具有作案时间和作案动机”和“甲不具有作案动机”这两个前提( )A.不能推出任何结论B.可以推出“甲无作案时间”C.可以推出“如果甲有作案动机,那么他是凶手”D.可以推出“甲不是凶手”。
. 精品 1、联言推理:分解式和组合式。
不但…而且…. 既….又….不仅….还…. 虽然….但是…(分解式)P 并且q P 并且q所以,P 所以,qP ∧q 或者P ∧q∴P ∴q(组合式)P ,q ,所以,P 并且qP ,q ,∴P ∧q2、选言推理:○1不相容的选言推理: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
或…或…二者不可兼得。
第一,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第二,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a 、否定肯定式:要么P ,要么q ,非P ,所以,q 。
b 、肯定否定式:要么P ,要么q ,P ,所以,非q 。
○2相容的选言推理:或者….或者 也许…也许可能…可能…规则:第一,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第二,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P 或者q , P ∨q 非P , ┒p 所以,q 。
∴q 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如果…那么 如果…则 有…..就…. 一旦…就…. 假若….就…… 哪里….哪里就….. 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第二,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1肯定前件式:如果P ,那么q , P 所以,q 。
○2否定后件式:如果P ,那么q , 非q , 所以,非P 。
4、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才 除非…不… 除非…才… 不…不… 没有…没有…. 第一,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第二,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1否定前件式:只有P ,才q , 非P , 所以,非q 。
○2肯定后件式:只有P ,才q , q , 所以,P 。
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当且仅当 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 只有并且仅仅如此,才…… 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第二,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2021年7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真题(7)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8.鄙人列各式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有效的三段论式。
P A M M()PS O M S A MS()P S E P39.以“老张或者明天与会,或者后天与会”为前提,(1)加上另一个前提:“老张并非后天与会”,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2)加上另一个前提:“老张明天与会”,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40.以“如果猫养的多,那么田鼠就减少”为前提,(1)加上另一个前提:“田鼠减少了”,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2)加上另一个前提:“田鼠没有减少”,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41.试指出鄙人述案例中,使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并写出其逻辑结构。
1960年,英国有一个农场的10万只鸡、鸭,由于吃了大量发霉的花生而得了癌症死去。
1963年,有人用发霉的花生喂了大白鼠、鱼、雪貂,这些动物也得了癌症死去。
这些动物的品种、生理特征、生活条件以及发生的时间都不相同,而都吃了大量发霉的花生这一点是相同的,由此初步作出分析:吃了发霉的花生是使这些动物致癌而死的原因。
后对发霉花生进行的化学分析,发现其中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从而得出了最后结论,即黄曲霉素是使这些动物致癌而死的原因。
42.指出下述辩驳的论题、论据以及辩驳的方法。
苏轼有一首诗叫做《琴诗》,诗中这样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暗含着两个辩驳,试指出被辩驳的论题、论据和运用的辩驳方法。
六、证明题(本大题8分)43.三段论第一格的结构是:试运用三段论基本规则证明第一格的小前提必需是必定的。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4.一个数据库中现有A、B、C、D、E、F六个语句,但目前这个数据库是不协调的,必需删除某些语句才能恢复数据库的协调性。
已知:(1)如果保留语句A,那么必需保留语句B和语句C;(2)如果保留语句E,则必需同时删除语句D和语句C;(3)只有保留语句E,才能保留语句F;(4)语句A是重要信息,不能删除。
.作者◆一剑钻神一、判断(一)是指所有的S是P;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SIP是指有的S是P; SOP 是指有的S不是P。
与E是反对关系(不可以同真,能够同假);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可以同假,能够同真);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可以同假,已不可以同真);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逻辑方阵性质判断真值表: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错全异A11000 E00001 I11110 O00111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状况列表'..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一般逻辑是研究思想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
一般逻辑所研究的思想是指抽象思想中的知性思想。
现代形式逻辑主假如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色是直接感觉性。
人们平时提到逻辑学时,往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观点、判断、推理。
观点是反应对象特有属性或实质属性的思想形式,观点有两个逻辑特色,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观点的内涵是指反应到观点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实质属性。
拥有观点所反应的特有属性或实质属性的对象,称为观点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观点,指的就是要明确观点的内涵和外延。
一般逻辑不去研究观点在详细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观点作为思想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观点间的关系。
依据观点的外延大小,观点分为独自观点和一般观点。
'..依据观点反应的对象能否为会合体,观点分为会合观点和非会合观点。
依据观点所反应对象能否拥有某种性质,观点分为正观点和负概念。
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同样的(违犯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违犯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频频”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资料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就是研究推理有效性得学问,就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得方法与原理得学问。
2、推理就是思维得基本形式之一。
一个完整得判断就是由若干概念构成得,其中包括判断得主项、谓项与联项。
3、思维通常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就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得,判断一般就是通过语句来表达得,而概念就是通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得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得有效性,指得就是推理得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得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5、概念就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
概念就是思维得起点,就是组成判断与推理得基本要素6、概念得内涵就就是反映在概念中得对象得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得外延就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得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得对象所组成得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得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得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得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表达单独概念得语词有二种:一种就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就是摹状词。
如世界上最高得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得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13、集合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一个集合体得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得集合体,指得就是由若干个体组成得统一整体。
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得个体之间就是整体与部分得关系。
集合体所具有得性质未必为其中得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类”概念就是非集合概念中得普遍概非集合概念:所反映得对象不就是一个集合体得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14.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得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得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就是集合概念还就是非集合概念,要瞧这个概念所反映得对象就是否集合体。
202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普通逻辑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 00024)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D5.A6.A7.B8.B9.B 10.D11.B 12.B 13.D 14.A 15.C二、双项选择题16.CD 17.BC 18.AB 19.AE 20.AE 21.BC 22.AD 23.AC 24.AD 25.CD三、填空题26.交叉关系 27.限制 28.同语反复 29.连续划分 30.联项31.转移论题 32.排中律 33. 34.前件35.尧慈悲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四、图表题36.答:37.答:((p→q)∧p)├q的真值表如下:由上表可知,((p→q)∧p)├q为永真式,所以是有效式。
五、分析题答:A;A。
39.答:(1)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因为相容选言推理肯定部分选言支,不能肯定或者否定其他选言支。
(2)能必然得出结论。
因为相容选言推理否定部分选言支,可以肯定其他选言支。
40.答:(1)加上另一个前提:“沪宁高速公路没有通车”,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式是无效的。
(2)加上另一个前提:“沪宁之间可当日往返”,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后件式是无效的。
41.答:剩余法。
剩余法的逻辑结构如下:复合情况A、B、C、D与被研究的复合现象a、b、c、d有因果关系;其中:所以,A与a有因果关系。
42.答:论题:这件好事必定是张丽所为。
论据:王静没有对方的账号;李强那几天出差在外地,对此事并不知情。
论证方式:演绎论证。
论证方法:选言证法。
六、证明题43.证明(反证法):假设小前提不是肯定命题。
如果小前提不是肯定命题,那么根据规则五,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定否定,由此可知,结论中谓项周延,即三段论中大项周延。
根据第三格的形式,可知三段论中的大项是大前提的谓项,若大前提中谓项周延,那么大前提必否定。
小前提也是否定命题。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而概念是通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5、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6、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有二种:一种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是摹状词。
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3、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14、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类”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中的普遍概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的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
基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普通逻辑 1﹑概念:a﹑定义: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思维形式。 b﹑概念内涵:反映在概念中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也可以叫做概念含义。 c﹑概念外延:是指具备概念所反映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对象,普通称为概念合用对象。 d﹑概念分类:
分类办法 分类 定义
1﹑依照概念外延大小,即概念所反映对象数量不同作出分类
单独概念 反映独一无二概念
普通概念 反映对象不是单一,而是表达由 许多性质相似事物构成类概念
2﹑依照概念所反映对象与否为集合体而作出来分类
集合概念
反映集合体概念:集合体是由许多 个体构成统一整体,集合体具备 属性,只为该集合体所具备,而不必 为这个集合体中某一种体所具备
非集合概念 反映非集合体概念
3﹑依照概念所反映对象与否具备某属性而作出来分类
正概念 反映对象具备某属性概念, 也叫必定概念
负概念 反映对象不具备某属性概念
2﹑两个概念之间外延关系列表如下:
概念关系 同一关系 真包括关系 真包括于关系 相容关系 3﹑逻辑符号表: 符号 读法 表达意思 表达式 备注 ∧ 合取 并且 p∧q 联言判断 ∨ 析取 或者 p∨q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析取 要么……要么 p∨q 不相容选言判断 → 蕴涵 如果……那么 p→q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逆蕴涵 只有……才 p←q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 等值 当且仅当 p↔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 非 并非 -p 负判断 ◇ 也许 也许 ◇p 或然棋态判断 □ 必然 必然 □p 必然棋态判断 R 对称 对称 aRb 关系推理
4﹑性质判断构造:
5﹑周延性:在一种性质判断中,如果其主项(或谓项)所有外延都得到形式断定,
就称称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否则,就称为不周延。 第一﹑ 全称判断主项都周延; 第二﹑特称判断主项都不周延;
性质判断构成 主项 谓项 联项 量项 表达所断定对象 表达所断定性质 表达性质断定自身,即必定或否定 表达主项被断定数量或范畴 第三﹑必定判断谓项都不周延; 第三﹑否定判断谓项都周延。 5﹑性质判断分类: 分类 原则形式 表达式 主谓项周延性 全称必定判断 所有S都是P SAP 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S都不是P SEP 主項周延,謂項周延 特称必定判断 有S是P SIP 主項不周延,謂項不周延 特称必定判断 有S不是P SOP 主項不周延,謂項周延
6﹑性质判断关系: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之间真假关系,称为对当关系
存在对象 对当关系 规定 逻辑方阵 A和O E和I 矛盾关系 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A和E 反对关系 两个判断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O和I 下反对关系 两个判断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A和I E和O 差等关系 真假不定
7﹑复合判断特点:
复合判断特点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判断构成,即它们基本单位 (变项)是判断;构成复合判断判断称作支判断。 2﹑支判断通过“联结词”联结,不同联结词是示出 不逻辑性质。
3﹑复合判断真假是由其支判断真假来拟定。
下反对关系 差等关系 I 反对关系 差等关系
E A
矛盾关系 OO 8﹑各复合判断定义: 复合判断类型 定义 联言判断 断定几种事物状况同步存在判断。 选言判断 断定几种也许事物状况至少有一种存在判断。 假言判断 断定某一事物状况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种事物情 况存在(或不存在)条件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负判断 否定某个判断判断,又叫判断否定。
9﹑复合判断联结词: 判断类型 联结词 联言判断 不但…并且… 既…又… 不但…并且… 虽然…但是…
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也许…也许… 也许…也许…
不相容选言判断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两者必居其一 虽然…但是… 或…或…两者不可兼得
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 如果…那么… 如果…则… 一旦…就… 如果…就… 必要条件 只有…才… 除非…不… 除非…才… 不…不… 没有…没有… 充分必要条件 当且仅当 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
负判断 并非
10﹑假言判断普遍规律︰a﹑如果p是q充分条件,那么q是p必要条件;
b﹑如果q是p必要条件,那么p是q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p→q和q←p是等值 11﹑复合判断真值表:
a﹑联言判断真值表(全真为真):
p q p∧q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b﹑选言判断真值表(全假为假): p q p∨q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前真后假为假,别的为真): p q p→q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c﹑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前假后真为假,别的全真): p q p←q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真
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全真全假为真,别的为假): p q p↔q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12﹑复合判断负判断等值关系: 复合判断 负判断 负判断等值于 备注 p∧q -( p∧q) -p∨-q p∨q -( p∨q) -p∧-q p q -(p q) p∧q 或-p∧-q
p→q -( p→q) p∧-q p←q -( p←q) -p∧q p↔q -( p↔q) p∧-q或-p∧q -p -( -p) p 13﹑模态逻辑关系:
存在对象 对当关系 规定 逻辑方阵 □p和◇-p □-p和◇p 矛盾关系 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差等关系 反对关系 差等关系
□-p □p
矛盾关系 □p和□-p 反对关系 两个判断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p和◇-p 下反对关系 两个判断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p和◇p □-p和◇-p 差等关系 真假不定
14﹑模态逻辑等值关系: 原判断 等值判断 表达式 备注 -□p ◇-p -□p↔◇-p -◇-p □p -◇-p↔□p -□-p ◇p -□-p↔◇p -□p □-p -□p↔□-p
15﹑逻辑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 表达式 内容 违背所犯逻辑错误
同一律 A是A或p→p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 混淆概念 偷换概念 转移论题 偷换论题
矛盾律 A不是非A或-( p∧-p)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
排中律 A或者非A或p∨-p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 模棱两可 充分理由律 p真,因為q真,并且由q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种思想被拟定为真,总是有充分理由 理由虚假 推不出 能推出p 16﹑推理: a﹑定义:依照已知判断得到新判断思维形式。
b﹑构成:推理分为前提和结论两某些。
前提是推理所根据判断,结论是推理所得判断。 c﹑推理结论有效需满足条件:第一﹑推理有效。 第二﹑前提真实。
17﹑推理分类 18﹑直接推理:是以一种判断为前提推出结论推理。
直接推理前提和结论都是性质判断。 课本涉及两种推理简介:a﹑对当关系推理 b﹑判断变形关系推理。 19﹑对当关系推理有效式
对当关系 推理有效式 矛盾关系 SAP→SOP SEP→SIP SIP→SEP SOP→SAP SAP → SOP SEP →SIP SIP →SEP SOP →SAP 差等关系 SAP→SIP SEP→SOP SIP →SAP SOP →SEP
归纳推理: 模仿推理: 必然性推理 或然性推理 演绎推理: 从普通到个别推理 从个别到普通推理 从个别(或普通)到个别(或普通)推理 反对关系 SAP→SEP SEP→SAP
下反对关系 SIP →SOP SOP →SIP
20﹑判断变形推理:是通过变化前提形式从而推出结论直接推理。所谓
变化前提形式是指: 第一﹑变化前提质,即把前提职项由必定变为否定,或 由否定变为必定。(换质法) 第二﹑变化前提主﹑谓项位置,即把前提主项改为谓 项,把谓项改为主项。(换位法) 21﹑判断变形推理原则︰
判断变形 基本形式 变形推理规则
换质法 1﹑结论和前提不同质,即前提是必定,则结论与否定; 即前提与否定,则结论是必定。
2﹑结论主项和谓项与前提保持不变,结论谓项是前提 谓项矛盾概念。
换位法 1﹑结论和前提质相似,即如果前提是必定,则结论也 是必定;如果前提与否定,则结论也否定。 2﹑结论主项和谓项,分别是前提谓项和主项。 3﹑前提中不周延概念,到结论中不得周延。
22﹑有效变形推理:
变形方式 推理有效式 换质法 SAP→SEP SEP→SAP SIP→SOP SOP→SIP
换位法 SAP→PIS SEP→PES SIP→P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