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定格动画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32 KB
- 文档页数:2
在幼儿园阶段,定格动画制作是一种极具创意和趣味性的艺术教学方式。
通过定格动画制作,幼儿可以学习到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教学方案,以便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创作。
一、认识定格动画1. 什么是定格动画定格动画又被称为“帧动画”或“停格动画”,是一种将静态图片逐帧播放而产生动态效果的动画制作技术。
在幼儿园阶段,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通过不断移动物体并拍摄照片来制作动画的过程。
2. 定格动画的魅力定格动画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动画制作中体会到自己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定格动画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二、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教学方案1. 材料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好合适的材料,包括纸张、颜料、小道具等。
这些材料应该符合幼儿的安全要求,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可塑性,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展现他们的创意。
2. 主题选择在进行定格动画制作时,需要从孩子们喜爱的主题出发,可以是小动物、童话故事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等。
主题的选择要让幼儿感到亲切和有趣,这样他们才能更加投入到制作过程中。
3. 制作过程在定格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故事创作: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创作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角色设计:让幼儿自由发挥,设计自己喜欢的角色形象,并通过简单的造型和素材来制作角色道具。
- 场景搭建: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道具和背景布景来搭建故事场景。
- 拍摄制作:教导幼儿使用简单的拍摄设备,按照故事情节逐帧拍摄照片,制作动画。
4. 展示与共享在定格动画制作完成后,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和共享。
这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教学方案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DIY定格动画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中班DIY定格动画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定格动画的基本原理2.掌握制作DIY定格动画的步骤和技巧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准备:1.幼儿制作定格动画的材料:卡纸、细线、模型玩具、各种小道具、手机或相机等2.教师准备制作示范作品3.适当的音乐和影视素材,以供幼儿制作时参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定格动画,比如《玩具总动员》或《冰河时代》里的片段,引导幼儿感受定格动画的魅力。
2. 了解定格动画的基本原理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定格动画,即将连续拍摄的静态照片按照一定速度连续播放,形成动态的效果。
同时让幼儿观察制作示范作品,感受其中的动态美。
3. 制作定格动画的步骤和技巧3.1. 规划待制作的定格动画场景和内容,原则上要简单易学,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难度。
3.2. 编写简单剧本,并分配角色和任务,比如道具的搜集、背景的布置等,培养幼儿协同合作能力。
3.3. 在拍摄的前期,先要制作好模型玩具和小道具,同时确定好所使用的相机或手机,以便统一铺摆摄影棚、拍照。
3.4. 在开始拍摄前,先要为拍照机器和模型玩具和小道具分配好位置,确定好光线和角度,防止在拍摄中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和麻烦。
3.5. 按顺序进行拍照,可以根据不同角色和情节来设定拍摄间隔时间,一般间隔2-3秒为佳,同时要保证稳定的手持,防止照片引起模糊不清。
3.6. 整理好拍摄好的照片,然后再用软件制作成动画片,加入音效,剪辑好后,就可以欣赏了。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选取部分步骤讲解或者演示,简化难度。
4. 亲身体验制作定格动画教师组织幼儿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流程进行亲身体验,制作简单的定格动画。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建议一边观察,一边予以提示和帮助,同时呼吁幼儿通过讨论和协作来凝练出最佳的定格动画,探究出个性和创新。
5. 分享和展示制作成果教师让大家依次发表看法和分享制作过程,并鼓励幼儿用制作出的动画片来展示个人能力和成果。
小学综合实践《创意定格动画》教案创意定格动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言:在当今数字时代,创意定格动画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表达方式。
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通过动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节针对小学生的《创意定格动画》教案,旨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一部分:背景信息1. 创意定格动画的概念- 创意定格动画是一种通过逐帧拍摄静止物体并连续播放的技术。
它能够呈现出物体在画面上动起来的效果,利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们创作出自己的小短片。
2. 教学目标-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学习基础的拍摄和编辑技术;-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 学习创意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使用合适的拍摄器材和软件进行创作;- 制定剧本以及人物设定;- 拍摄、编辑和渲染创作成果。
2. 教学方法- 利用示范和讲解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创意定格动画的概念;- 分组合作,让学生们自行制定剧本并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 引导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学习使用拍摄器材和编辑软件;- 借助小组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们互相学习和进步。
第三部分: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介绍和讲解创意定格动画的概念- 向学生们简要介绍创意定格动画的定义和运作原理;- 展示一些经典的创意定格动画作品,引导学生们进入创意的世界。
2. 活动二:小组制定剧本和人物设定- 将学生们分为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制定剧本和人物设定;- 引导学生们思考创新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3. 活动三:拍摄和编辑- 向学生们介绍基本的拍摄和编辑技术;- 鼓励他们利用手机或相机进行拍摄,然后使用简单的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处理。
4. 活动四:小组展示和评价- 每个小组呈现他们的创意定格动画作品;- 全班共同评价和讨论,提供鼓励和建议。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 笔试和实践评估- 组织学生们进行小测验,测试他们对创意定格动画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动画王国:定格动画创作教学案例幼儿园动画王国:定格动画创作教学案例一、引言幼儿园动画王国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地方。
在这里,孩子们通过定格动画创作教学可以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学习到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文将围绕着幼儿园动画王国中的定格动画创作教学案例展开讨论,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带您深入了解这一主题。
二、案例分析1. 主题文字背景介绍在幼儿园动画王国中,定格动画创作教学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课程。
通过定格动画,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如何使用摄影机捕捉一帧帧的画面,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动画作品。
2. 初级阶段:认识定格动画在定格动画创作教学的初级阶段,老师会向孩子们介绍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孩子们将学习到如何使用简单的素材和道具,通过摄影机一帧一帧地拍摄,制作出自己的小短片。
这个阶段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耐心,引导他们认识到动画是通过静止的画面一帧一帧地播放而成的。
3. 进阶阶段:创作亲身体验在进阶阶段,孩子们将有机会亲自参与到定格动画的创作过程中。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故事情节,搜集素材,设计角色和场景,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
他们会社会学习到故事情节的编排、镜头的转换和节奏感的把握。
4. 高级阶段:展示与共享在定格动画创作教学的高级阶段,孩子们将学会如何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与共享。
老师会组织展览或者放映会,让孩子们与家长、同学和其它老师一起共享自己的创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会感到自豪并且获得他们的付出得到的认可和肯定。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定格动画创作教学对幼儿园孩子们的积极影响。
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更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很多乐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位定格动画创作教学的支持者,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有价值的。
8、神奇的定格动画学习目标:1、认识定格动画,了解定格动画制作的原理;2、培养学生绘画、拍摄技巧,体验制作定格动画的乐趣;3、定格动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能力、与人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展示与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认识定格动画,了解定格动画制作原理。
学习难点:自己动手,尝试制作定格动画。
课前准备:师:相关动画片,PPT课件等;生:白色圆形卡片,颜料笔,绳子,剪刀。
导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1、请学生读教材单元导语(17页)。
2、观看乐高蝙蝠侠相关视频;说说这些“画”是怎样“动”起来的呢?是用摄像机拍出来的吗?是一张一张画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神奇的定格动画。
板书:神奇的定格动画二、学习探究1、在古代人们就能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一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走马灯”。
人们在灯上绘制成骑马的图画,灯转动时看起来就像几个人在骑马追逐。
动画的历史比电影和电视久远得多。
出示走马灯相关图片视频。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
外形多为宫灯状,内以剪纸粘一轮,将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热气上熏,纸轮辅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
1、根据走马灯的制作原理,你们能想到动画片的制作方法了吗?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2、动画片是怎样骗过我们的眼睛的呢?一起来做实验吧!活动一“幻盘”:笼中鸟互学要求:1、用白纸剪一个圆;2、在圆纸片的正面画一只鸟笼,背面画一只鸟;3、在圆纸片两端系好绳子,不停地转动,直到把绳子拧紧为止;4、用两只手同时用力向外拉,观察看到的现象;5、做好展学准备。
学生展学:活动二“手翻书”:会动的火柴小人互学要求:1、利用笔记本来做“手翻书”;2、在第一页右下角画上一个火柴小人,画好后,在下一页同样的位置再画一个火柴人。
(注意:火柴小人的每个动作要和上一个动作相连)。
3、全部画完之后,用手飞快地翻动书页。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定格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和摄影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定格动画的概念和特点2. 定格动画的制作流程3. 定格动画的拍摄技巧4. 定格动画的后期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定格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拍摄技巧2. 教学难点:定格动画的创意构思和拍摄技巧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定格动画制作的PPT、定格动画案例、拍摄设备2. 学生准备:自选素材、拍摄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介绍定格动画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定格动画的制作流程,让学生了解定格动画的制作步骤。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定格动画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定格动画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后拓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探索定格动画的制作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定格动画的概念和制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对美术和摄影的兴趣是否提高。
4.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否得到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4.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附录:定格动画制作流程1. 创意构思:确定动画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2. 准备素材:根据创意构思,准备相应的素材,如人物、道具等。
3. 制作场景:搭建拍摄场景,布置灯光和背景。
4. 拍摄动画:按照故事情节,逐帧拍摄动画。
5. 后期制作:将拍摄的图片导入电脑,进行剪辑、配音等后期制作。
6. 成品展示:完成后的定格动画可以进行展示和分享。
《定格动画》技法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定格动画课程编码:26134A12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开课学期:9课程类型:专业教育选修课课程学时:总学时 64 学时(理论课 0 学时,技法课 64 学时)课程学分:4分先修课程:《平面动漫形象设计》、《立体动漫形象设计》、《原画设计》、《场景设计》并修课程:无要求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艺术类动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对于学生掌握动画艺术创作的技能具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逐格动画的制作全过程,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掌握偶形制作,道具制作,场景制作,拍摄技巧等定格动画制作全过程。
逐步培养创造力、影视表现的思维,从而使设计构思到艺术实现的途径更加通畅。
二、课程教育目标知识目标:逐格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以及掌握多种多样的逐格动画表现手法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和训练,掌握逐格动画制作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拍摄短片动画。
了解逐格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熟悉逐格动画的创作、制作、拍摄、后期的制作全过程;掌握逐格动画表现方式。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课程单元一绪论(理论讲课)【教学内容】第一节逐格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二节逐格动画摄影的发展历程【教学要求】1.掌握逐格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
2.熟悉逐格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
3.了解逐格动画摄影的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利用PPT教学(图片、影像结合讲解)使学生对逐格动画的基本原理及逐格动画摄影发展史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
【学时】理论课 0 学时,技法课 2 学时。
课程单元二基础知识(理论讲课)【教学内容】第一节偶形基础知识第二节偶形的骨架构造第三节偶形制作工艺【教学要求】1.掌握偶形的骨架结构和制作工艺概况等基本知识。
2.熟悉偶形的骨架结构和制作工艺概况等基本知识。
3.了解逐格动画片偶形的概念。
【教学方法】利用PPT教学(图片、影像结合讲解)使学生对偶形的骨架结构和制作工艺及方法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性的认识。
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教案:小手搭建大梦想一、引言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幼儿园教育的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教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课堂生活,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定格动画的概念和发展1. 定格动画定格动画,又称为“逐格动画”或“帧动画”,是一种使用静态画面连续播放的动画制作方式。
它是一种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可以将看似平凡的事物变得有趣和生动。
2. 定格动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定格动画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热门教学方式。
通过定格动画制作,幼儿能够在创作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教案的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幼儿将能够了解定格动画的制作原理、步骤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我的家”为主题,引导幼儿们设计并制作定格动画,通过绘画、搭建场景、拍摄等环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步骤- 第一步:了解定格动画的概念和原理- 第二步:设计定格动画的场景和故事情节- 第三步:准备材料,包括纸板、彩纸、布料等- 第四步:制作定格动画的场景和人物- 第五步:拍摄和制作定格动画- 第六步:欣赏和共享作品四、定格动画的价值与意义1.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定格动画的制作过程,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定格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提高表达能力定格动画是一种非常生动的艺术形式,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达,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教案及实践案例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创意和艺术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定格动画作为一种富有创造力和启发性的艺术形式,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喜爱。
定格动画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的教案,并共享一些实践案例,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教案一:动手制作角色和布景1. 目标:通过动手制作角色和布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为后续的定格动画制作做准备。
2. 具体步骤:1)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纸盒、纸板、布料等。
2)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使用这些材料制作角色和布景。
3)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合作和共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建议,但尽量不要限制幼儿的创意发挥。
教案二:学习基础的定格动画制作技巧1. 目标:教授幼儿基础的定格动画制作技巧,如角色移动、布景更换等。
2. 具体步骤:1)老师可以先给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示范,介绍定格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
2)让幼儿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纸板、彩色笔等,尝试制作自己的小动画。
3)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技巧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定格动画制作的方法。
实践案例一:《小猪佩奇过大年》在过年前,老师组织幼儿一起制作了一部《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定格动画。
幼儿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小猪佩奇和家人的角色,以及过年的家庭场景。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每一帧中微调角色的位置和表情,以及如何逐帧拍摄并合成动画。
幼儿们共同完成了一部生动有趣的定格动画作品,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和乐趣。
实践案例二:《变形金刚大冒险》一位教师在幼儿园班级中组织了一次关于变形金刚的主题活动,其中包括了定格动画制作环节。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学会了如何制作变形金刚角色和不同场景,以及如何通过微调和拍摄来制作动画。
在活动结束后,幼儿们不仅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实验一、引言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成长,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动画教学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教学方法。
通过动画,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探索更好的动画教学方法,本文进行了幼儿园定格动画制作实验。
二、实验过程1. 确定实验目的为了评估定格动画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效果,我们需要确定实验的目的。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制作定格动画,帮助幼儿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字和形状,并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实验对象选择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一所幼儿园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
在这两个班级中,我们随机选择了50名幼儿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 实验步骤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定格动画制作教学,第二阶段是进行效果评估。
在第一阶段中,我们利用教学课件和实物道具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和形状的认知,以及定格动画的制作方法。
在第二阶段中,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幼儿进行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数字和形状的识别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
4.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了定格动画制作教学对幼儿认知能力和创造力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分析1. 数字和形状的认知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定格动画制作教学,实验组幼儿在数字和形状的识别能力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幼儿。
这表明定格动画制作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字和形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2.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实验结果还显示,经过定格动画制作教学,实验组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定格动画制作过程中,幼儿需要构思故事情节、设计场景和人物形象,这些过程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实验结论综合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定格动画制作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数字和形状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定格动画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2. 掌握定格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搭建、拍摄技巧等;3. 学习运用动画制作软件进行定格动画的创作与编辑。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定格动画的能力,包括编写剧本、设计角色、搭建场景等;2. 提高学生运用动画制作软件进行定格动画制作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定格动画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学会用动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3.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部定格动画作品,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定格动画概述- 了解定格动画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分类;- 掌握定格动画的基本制作流程。
2. 剧本创作与角色设计- 学习剧本编写的基本技巧,创作适合定格动画的剧本;- 进行角色设计,包括人物、动物等角色的形象设计。
3. 场景搭建与拍摄技巧- 学习场景搭建的方法,包括背景、道具的设计与制作;- 掌握拍摄技巧,如镜头运用、光线调整等。
4. 动画制作软件应用- 学习使用动画制作软件,如Stop Motion Studio、iMovie等;- 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拍摄、剪辑、添加音效等。
5. 定格动画创作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定格动画创作,按照剧本、角色、场景等环节进行;- 教师指导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制作水平。
6.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定格动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分析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大班定格动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学生能掌握运用摄影技术进行定格动画拍摄的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动画制作软件进行简单动画合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定格动画角色和场景。
2. 学生能够运用摄影技术完成定格动画的拍摄。
3. 学生能够运用动画制作软件进行动画合成,并添加适当的音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创作定格动画,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欣赏和评价定格动画作品时,培养审美能力和尊重他人成果的品质。
本课程针对大班学生,结合定格动画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在课程中充分展示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定格动画基础知识:包括定格动画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 章节关联:课本第三章“动画的多样性”第二节“定格动画的魅力”。
2. 定格动画制作流程:讲解角色设计、场景搭建、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
- 章节关联:课本第四章“动画制作基础”第三节“定格动画制作流程”。
3. 摄影技术基础:介绍摄影构图、光线运用、拍摄技巧等。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五章“动画摄影基础”第一节“摄影技术基础”。
4. 动画制作软件应用:学习使用动画制作软件进行简单动画合成和编辑。
- 章节关联:课本第六章“动画后期制作”第二节“动画制作软件应用”。
5.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定格动画创作,包括角色设计、场景搭建、拍摄和后期制作。
- 章节关联:课本第七章“动画创作实践”全章。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定格动画基础知识及制作流程介绍。
第二课时:摄影技术基础学习。
第三课时:动画制作软件应用学习。
第四课时:分组进行角色设计和场景搭建。
定格动画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定格动画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流程、以及常用的定格动画制作软件。
具体讲解定格动画的拍摄技巧、动画角色的设计、背景的制作以及后期合成等环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掌握定格动画制作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运用定格动画表达故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一个动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流程和拍摄技巧。
难点:动画角色的设计和背景的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定格动画制作软件、摄像机、道具、材料等。
学具:学生自带电脑、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一个精彩的定格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对定格动画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流程和拍摄技巧。
3. 示范:教师利用教具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定格动画。
4. 练习: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简单的定格动画。
5. 讨论: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定格动画制作流程:1. 创意构思2. 角色设计3. 背景制作4. 拍摄5. 后期合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单的定格动画。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有趣的定格动画,时长1分钟以内。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定格动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流程和拍摄技巧。
难点:动画角色的设计和背景的制作。
二、教学过程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在引入环节,教师播放一个精彩的定格动画短片,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定格动画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定格动画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在播放短片时,可以暂停播放,引导学生关注定格动画的制作技巧和流程,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 讲解:在讲解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定格动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流程和拍摄技巧。
8、神奇的定格动画
学习目标:
1、认识定格动画,了解定格动画制作的原理;
2、培养学生绘画、拍摄技巧,体验制作定格动画的乐趣;
3、定格动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能力、与人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展示与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定格动画,了解定格动画制作原理。
学习难点:自己动手,尝试制作定格动画。
课前准备:
师:相关动画片,PPT课件等;
生:白色圆形卡片,颜料笔,绳子,剪刀。
导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请学生读教材单元导语(17页)。
2、观看乐高蝙蝠侠相关视频;说说这些“画”是怎样“动”起来的呢?是用摄像机拍出来的吗?是一张一张画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神奇的定格动画。
板书:神奇的定格动画
二、学习探究
1、在古代人们就能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一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走马灯”。
人们在灯上绘制成骑马的图画,灯转动时看起来就像几个人在骑马追逐。
动画的历史比电影和电视久远得多。
出示走马灯相关图片视频。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
外形多为宫灯状,内以剪纸粘一轮,将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热气上熏,纸轮辅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
1、根据走马灯的制作原理,你们能想到动画片的制作方法了吗?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2、动画片是怎样骗过我们的眼睛的呢?一起来做实验吧!
活动一“幻盘”:笼中鸟
互学要求:1、用白纸剪一个圆;
2、在圆纸片的正面画一只鸟笼,背面画一只鸟;
3、在圆纸片两端系好绳子,不停地转动,直到把绳子拧紧为止;
4、用两只手同时用力向外拉,观察看到的现象;
5、做好展学准备。
学生展学:
活动二“手翻书”:会动的火柴小人
互学要求:1、利用笔记本来做“手翻书”;
2、在第一页右下角画上一个火柴小人,画好后,在下一页同样的位
置再画一个火柴人。
(注意:火柴小人的每个动作要和上一个动作相
连)。
3、全部画完之后,用手飞快地翻动书页。
学生展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两个活动,我们体验了动画的制作原理,知道了动画片其实并不是摄像机拍摄的,而是由一张一张画出来,快速播放的。
一、拓展延伸
试一试用手机的连拍模式连续拍摄多张照片,拍好后连续播放照片。
二、板书设计
五、课堂问题生成
学生学习问题生成:
教师教学问题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