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848.54 KB
- 文档页数:5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2.了解新型材料的性能和使用。
3.了解在制造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如何防治。
解读1:知道新型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难度较小。
解读2:了解材料的发展、材料制造与绿色化学,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难度较小。
知识点01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材料的发展历程:石器→陶器→青铜器→钢铁→合成材料→新型材料。
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不仅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还与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
如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是铜,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铁及铁的合金。
虽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但由于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冶炼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的多。
【即学即练1】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
在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⑤金属冶炼的难度这五个因素中,与此有关的是( )。
A.①④B.①⑤C.②③D.④⑤知识点02 新型材料新型材料: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
特点: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与普通材料的性质差别很大。
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有: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纳米材料:指其基本颗粒在范围内的材料。
如:纳米陶瓷、新型纳米油墨、纳米铅粉等。
纳米材料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和普通材料都有很大的不同。
如纳米陶瓷具有很好的韧性;新型纳米油墨的色调更浓,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将纳米铅粉加入固体燃料中,会使火箭推进器的前进速度加快好几倍。
【即学即练2】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新型材料研究日益向微观层次深人,产生了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纳米材料是指其基本颗粒在0.01~1纳米范围内的材料B.纳米陶瓷比普通陶瓷具有更好的韧性C.用纳米油墨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D.添加了纳米铅粉末的固体燃料会使火箭推进器的速度加快【即学即练3】(2021九下·金华月考)石墨纸是最新研发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下列有关石墨纸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B.石墨纸是良导体,容易导电C.石墨纸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知识点03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人们在制造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染。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知识点1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或战争中使用的武器,都记录了材料的发展过程。
人类材料的发展史:石器→陶器→青铜器→钢铁→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等几个阶段。
知识点2 新型材料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知识点3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在化学工业中,除了要及时处理好“三废”,还要努力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产品的产量,从根本上降低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1)主要方法方法一: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方法二:将铜在空气中加热转化为氧化铜,然后利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
方法三:将铜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铜,然后将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最后利用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
(2)选择方法的原则方法一:浓硫酸与铜反应在生成硫酸铜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这样既浪费了原料,又因为二氧化硫有毒而造成环境污染。
方法二: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
方法三:所选原料氯气有毒,不符合环保要求,且步骤多,生产成本高。
因此方法二是最优方案。
说明人们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选择某物质的制备方法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①制备过程中每一步化学反应是否符合化学反应规律;②设计的方案要考虑原料的成本和实际设备情况,如反应所需的条件和设备是否简单;③所需的原料是否容易获取,是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④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易错点新型材料的特性例许多性能优异的材料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得的,下列材料和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B ) A.石英砂可制造光导纤维B.二氧化硅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C.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防热瓦D.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易错说明】高纯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不是二氧化硅晶片。
日期周次课时 / 课题 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教材解读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了解部分新型材料的性能和使
用;通过“用铜制备硫酸铜”的探究,了解材料制造产生的污染及防
治。
【过程与方法】
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方案的可行性;能通过查阅资料解决科学学习中的
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师昌绪的了解深化为国争光的思想和荣誉感;进一步树立绿色
工艺、绿色化学的思想。
重点了解新型材料的应用
难点材料制造产生的污染与防治
学情
本课题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化学部分物质转化与材料利
用的第6节,本节内容是材料的利用与发展,教材的目的旨在使学生
初步认识纳米材料的高科技应用,常识性了解“绿色”能源,常识性
了解记忆合金在各种领域的应用,通过介绍一些新材料的应用,激发
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
准备
投影仪、PPT
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
1、视频引入
2、师:新型材料的出现,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讲述:
1、材料发展历史
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或战争中使用的武器,都记录了材料的发展过程。
石斧石箭头青铜兵器铁器农具
思考:你知道这些材料出现的早晚顺序吗?
1.材料的发展历程:标志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在掌握湿法炼铜技术之后,制造出了种类繁多的青铜器。
随着炼铁技术的掌握,人们制造了犁,促使农业发展。
大量合成材料的诞生,更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
2、新型材料
1.什么是新型材料
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
2.新型材料类型
3.新型材料优异特性
4.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其基本颗粒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材料。
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3、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人们在制造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染。
为了减少污染,人们需要探寻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新工艺。
某厂想利用存积的废料——铜屑来制备硫酸铜,作为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以满足市场需求。
如果你们是该厂的技术开发小组,请你们设计几种制备的方案。
4、探究:以铜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工艺可行性探究
1.提出问题
以铜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的绿色工艺的可行性如何?
2、设计制备方法
请对以上方法在原料的利用率及产生的污染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并
探讨绿色工艺的可行性。
5、阅读炼钢与“三废”的回收利用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一、材料发展历史
二、新型材料
三、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当堂
检测
1.塑料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由此也带来了“白色污染”。
下列解决
“白色污染”的合理措施是---------------------------------()
A.焚烧废旧塑料袋
B.废弃塑料掩埋处理
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D.使用可降解塑料
2.“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CO和H2
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
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
4
O) B.乙醇(C
2
H
6
O)
C.甲醛(CH
2
O) D.乙酸(C
2
H
4
O
2
)
3.某市有一家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如下:
4.某大型高炉年产生铁4×106吨(设生铁的含铁质量分数为96%,在冶炼过程
中铁的损耗不计),则需要含铁的质量分数为 50% 的赤铁矿石多少万吨?
5.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炼铁、应用金属铁。
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原理
培优
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板书
设计
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一、材料发展历史
二、新型材料
三、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