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 格式:ppt
- 大小:409.00 KB
- 文档页数:31
《直流电路》学业水平测试题一、单选题()11 . 下列属于导体的材料是A.玻璃B.塑料C.锰铜D.纯硅()281 .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代数和的电量是A. 电流B.电荷量C.电流强度D. 功率()2 . 电源电动势为5V,内电阻为5Ω,当外电路断电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端电压分别为A.0A, 0VB.0A, 5VC. 1A, 0VD. 1A ,5V()15 . 电源电动势为4V,内电阻为4Ω,当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端电压分别为A.0A 0VB.0A 4VC.1A 0VD.1A 4V ()318 . 电源电动势为3 V,内电阻为0.3 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端电压分别为A.0 A 0 VB.0 A 3 VC.3 A 0 VD.3 A 1 V()3 . 正确的功率单位是A.焦耳B.瓦特C.度D.千瓦·时()14 . R1、R2相串联,已知R1=3R2,若R1消耗的功率为3 W,则R2上消耗的功率是A. WB.1 WC.3WD.9 W()18 . 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20Ω,R2=10Ω,可变电阻R P的阻值在0~20Ω之间变化,A、B两端点接50V恒定电压,当滑片上下滑动时,CD间电压的变化范围是A.0~10VB. 0~30VC.10~25VD.10~30V()22 . 1安培等于A.100微安B.1000微安C.10000微安D.1000000微安()23 . 将标有“220 V,40 W”、“220 V,60 W”和“220 V,100 W”的三个灯泡串联后接入电压为380 V的电源上,则A.40 W的灯较亮B.60 W的灯较亮C.100 W的灯较亮D.三个一样亮()33 . 有一电流表,其内阻Rg=1 kΩ,满偏电流Ig=0.5 mA,现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5 V的电压表,则A.应与表头串联90 kΩ的电阻B.应与表头并联90 kΩ的电阻C.应与表头串联9 kΩ的电阻D.应与表头并联9 kΩ的电阻()49 . 超导体在某一低温时,电阻突然变为零,则该温度称为A.应用温度B.转变温度C.临界温度D.储存温度()57 . 一段无源电路通过10A电流时,电压为50V,则通5A电流时的电阻为A.5ΩB.10ΩC.25ΩD.50Ω()89 . 在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电阻值最大的材料为A.铜B.铁C.硅D.塑料()101 . 有一根阻值为1Ω的电阻丝,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拉长后的电阻丝阻值为A.1ΩB.3ΩC.6ΩD.9Ω()117 . 由欧姆定律变换式可知:一段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所加的A.电压成正比 B.电流成反比C.电流成正比D.电流和电压都无关()76 . 在电灯旁并联一只电炉,电灯变暗,原因是A.电炉使电路的总电流减弱B.电路总电流未变,而电炉从电灯分出电流C.电炉上电压大于电灯上电压D.干路电流增加导致干路电压增大()122 . 若有稳压电源及三个电阻、和,并且,用下图组合电路接到稳压电源上,对水进行加热,加热最快的组合电路是A.AB.BC.CD.D()125 . 两条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电阻线,长度分别为3米和1米,20 ℃时它们的电阻之比为3∶1,当温度上升到40 ℃,它们的电阻之比是(横截面积变化不计)A.大于3∶1B.等于3∶1C.小于3∶1D.等于1∶3()138 . ±5%、±10%、±20%是常用电阻器的允许偏差,分别用字母 ( ) 来表示。
《电工基础》复习及模拟试题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通常由、、和四部分组成。
2、电力系统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和。
3、无源二端电路元件包括元件、元件和元件。
4、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电。
5、具有相对性,其大小与电路参考点选择有关。
6、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称为,它只存在于内部,其参考方向规定由电位指向电位,与的参考方向相反。
7、电流所做的功称为,其单位有和;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称为,其单位有和。
8、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的约束关系,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9、理想电压源输出的值恒定,输出的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值恒定,输出的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10、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Ω。
11、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IS A,内阻=RΩ。
i12、凡是用电阻的串并联和欧姆定律可以求解的电路统称为电路,若用上述方法不能直接求解的电路,则称为电路。
13、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定律和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法。
14、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时,应用电压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
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的电压为未知量,直接应用定律和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15、当电路只有两个结点时,应用法只需对电路列写个方程式,方程式的一般表达式为,称作定理。
16、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均可看成是由各个电源单独作用下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称为叠加定理。
17、具有两个引出端钮的电路称为网络,其内部含有电源称为网络,内部不包含电源的称为网络。
第一章测试1.电压的参考方向是人为任意假定的方向()A:对B:错答案:A2.电路图中所标示的电压、电流方向默认均为参考方向。
电压电流实际方向可能与参考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
根据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和电压电流数值的正负,即可确定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A:对B:错答案:A3.如果电路中某条支路的电压为2V,电流为-3A,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该支路实际吸收功率6W()A:对B:错答案:A4.图示电路中,10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A:-10WB:10WC:20WD:-20W答案:C5.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欧姆定律可以描述成()A:i=uRB:i=-uRC:u=-RiD:u= Ri答案:C6.求图示电路中的u()A:-6VB:6VC:-3VD:3V答案:A7.如下电路图中的受控源是()A:电流控制的电流源B:电压控制的电流源C:电压控制的电压源D:电流控制的电压源答案:D8.只有对闭合回路,才可以列写KVL方程()A:错B:对答案:A9.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12W,求r的值()A:r=6ΩB:r=-2ΩC:r=2ΩD:r=-6Ω答案:C10.电路如图所示,已知10Ω电阻消耗功率为0.1W,R2两端电压是U2=18V,求电阻R2和R3的值()A:R2=50Ω,R3=170ΩB:R2=180Ω,R3=150ΩC:R2=180Ω,R3=170ΩD:R2=100Ω,R3=160Ω答案:C第二章测试1.图示电路中电阻、连接方式为串联()A:对B:错答案:A2.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C:D:答案:C3.求图示电路ab端口的等效电阻R()A:B:C:D:答案:C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有为()A:9/17B:2/3C:1D:5/9答案:D5.判断:如果一个电压源与另一支路并联,那么对于外电路来说,与电压源并联的支路可以去掉(开路),即仅保留电压源;如果一个电流源与另一支路串联,那么对于外电路来说,与电流源串联的支路可以去掉(短路),即仅保留电流源()A:错B:对答案:B6.利用等效变换的思想求u()A:B:C:D:答案:A7.化简图示电路,其等效电路为()A:B:C:D:答案:A8.图示电路中,就其外特性而言,()A:a,b等效B:a,b,c,d等效C:b,c等效D:a,d等效答案:C9.如图所示,一端口的输入电阻=()A:B:C:D:答案:C10.已知=,=,=98,图示电路的输入电阻为()A:B:C:D:答案:D第三章测试1.根据电路原理图画出其拓扑图时,对应同一个电路原理图,只能画出一个拓扑图。
§1-3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首先要对每个元件假设一个电流的正方向,这就是电流的参考方向。
在电路图中,电流的参考方向用箭头表示,如图1-3-1()a ()b 所示。
当完成电路的分析计算后:如果求得电流I 为正时,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即是实际电流的正方向,实际电流由A 流向B ;当电流I 为负时,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电流正方向相反,实际电流由B 流向A。
在电路理论中,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为电压降落的方向。
对每个元件假设一个电压的正方向,即电压的参考方向。
在电路图中,电压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如图1-3-2 ()()a b 所示。
当电压U 为正值时,说明电压的参考方向即是电压的实际正方向,A 点的电位比B 点高U 伏;当电压U 为负值时,说明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压的实际正方向相反,A 点的电位比B 点低U 伏。
对于一个电路元件,当它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选为一致时,通常称为关联参考方向,如图1-3-3()a 所示。
在关联参考方向情况下,若元件功率P UI =为正值,表明该元件消耗功率;相反,若元件功率P UI =为负值,表明该元件发出功率。
当一个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选为相反时,通常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如图1-3-3()b 所示。
在非关联参考方向情况下,上述结论恰好都反一反,即当元件功率P UI =为正值时,表明该元件发出功率;当元件功率P UI =为负值时,表明该元件消耗功率。
例1-3-1 图1-3-5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源电流1S I A =,电压源电压6S U V =,电阻图1-3-1图1-3-2图1-3-310R =Ω,试求电流源的端电压U 、电压源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分别为多少?解:由图1-3-5可知,流过电阻R 的电流就等于S I ,故电流源的端电压为:101616 ()S S U RI U V =+=⨯+=对于电压源,流过电压源的电流即是S I ,它与电压源的端电压的方向一致,0S S P U I =>,说明电压源消耗功率,而例题要求电压源发出功率,于是:6 ()S U S S P U I W =-=-对于电流源,其电流S I 与端电压方向相反,0S P U I =>,说明电流源发出功率,于是:16 ()S I S P U I W ==对于电阻R ,它消耗的功率为:210 ()R S P I R W ==整个电路发出功率和消耗功率相等,能量守恒。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基本概念:1、电路:电流的通路。
作用:实现电能的转传输和转换;传递和处理信号。
2、电源:供应电能的设备。
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3、负载:取用电能的设备。
将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4、中间环节: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
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5、电路分析: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讨论电路的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
6、激励: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叫激励。
7、响应:由于激励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叫响应。
8、电路模型: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称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9、电压和电流的方向:(1)电流的方向:1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2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和计算时,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称为参考方向,或称为正方向。
在电流的参考方向选定后,凡实际电流(电压)的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为正值;凡实际电流(电压)的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为负值(2)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由高电位(“+”极)端指向低电位(“-”极)端,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即电位升高的方向。
注:电路图上所标的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方向,一般都是参考方向。
电流的参考方向通常用箭头表示;电压的参考方向除用“+”、“—”表示外,还常用双下标表示。
例:表示a 点的参考极性为“+”,b 点的参考极性为“-”。
故有:10、1V 的含义:表示当电场力把1C 的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为1J 时,这两点间的电压为1V.11、电位:两点间的电压就是两点的电位差。
计算电位时,必须选定电路中某一点作为参考点,它的点位称为参考电位,通常设参考电位为零。
比参考电位高的为正,低点为负。
参考点在电路图上通常标上“接地”符号。
二、基本规律:1、Ⅰ.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式中R 为该段电路的电阻。
(1)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2)关联参考方向(3)与如何确定实际发出和吸收功率说明:不用看具体分析,直接使用结论(加粗红色字体)就可做题和解决问题,方便又简洁。
1、电压参考方向●正数:与实际电压方向相同,即起始端点电位高;负数:与实际电压方向相反,即起始端点电位低。
2、电流参考方向●正数,与实际电流方向相同;●负数,与实际电流方向相反。
具体分析:由于指定了参考方向才有正负,参考方向是有正负的原因和前提。
指定电压参考方向即指定一端的电位为正(高),一端电位为(低),但由于是任意指定,指定的高低电位可能与实际相同,也可能不同。
所以根据这两个电位计算电压差,即电压时,与实际相同电位大小时,两个电位相减为正;与实际不同时,两个电位相减为负。
3、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从正电位流入)。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从负电位流入)。
4、判断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电功率由电压和电流乘积计算,电流和电压为时间函数。
(1)从实际判断实际电压和电流方向相同,元件吸收功率;实际电压和电流方向相反,元件发出功率。
(2)从参考方向和代数正负判断电压与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乘积为正值吸收功率,为负值发出功率。
电压与电流非关联参考方向,乘积为正值发出功率,为负值吸收功率。
具体分析:首先,明确定义完参考方向后,实际的方向与定义的方向相比有四种情况,完全相同;完全相反;电压相同,电流相反;电流相同,电压相反。
然后我们明确计算乘积时,与定义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相同就带入正值,与定义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相反就带入负值。
现在,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功率正负与实际发出和吸收功率的关系。
其一,当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如果乘积为正值,则要么关联方向与实际电压电流完全相同,要么与实际电压电流完全相反,不管怎样实际的电压和电流方向相同,所以此时吸收功率。
当乘积为负值,要么电压方向与实际电压电流相反,要么电流与实际电流相反,不管怎样此时实际电流与电压方向相反,所以是发出功率。
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电压电流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2.功率平衡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4.负载大小的意义: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电路的断路与短路电路的断路处:I=0,U≠0电路的短路处:U=0,I≠0。
二、基尔霍夫定律:1.几个概念: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a)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b)表达式:i进总和=0 或: i进=i出(c)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电位的概念(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称为接地。
(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4)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1.理想电压源(a)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b)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理想电流源(a)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b)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a)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电工电子技术一、判断题2、欧姆定律不但适用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B 错误4、"220V,40W"的灯泡接到110V的电压上时,消耗的功率为20W。
B 错误16、放大器的放大作用是针对电流或电压变化量而言的,其放大倍数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变化量之比。
A 正确5、220V,60W的灯泡接在110V的电源上,消耗的功率为30W。
A 正确7、电阻的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压也越大。
A 正确9、电阻的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流也越大。
B 错误11、电路中参考点改变,任意点的电位也随之改变。
A 正确12、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是对内电路等效,对外电路不等效。
B 错误13、若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则电压值为负。
A 正确1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只能适用于节点。
B 错误17、线性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都可以叠加。
B 错误5、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B 错误6、用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所测出的值是有效值。
A 正确7、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出的电压、电流数值均指最大值。
B 错误8、相量分析法只适用于分析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路。
A 正确9、对于不同频率的正弦量,可以根据其相量图来比较相位关系和计算。
B 错误10、电阻电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90o 。
B 错误12、感抗和容抗与频率无关。
B 错误13、瞬时功率反映了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故又称为有功功率。
B 错误14、纯电感元件上的瞬时功率有时为正,有时为负。
A 正确16、电感线圈在交流电路中不消耗有功功率。
A 正确17无功功率是无用的。
B 错误18、电容器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
A 正确7、电路中所需的各种电压,可以通过变压器变换获得。
B 错误8、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它只能传递电能,而不能产生电能。
A 正确13、变压器的初级电流由次级电流决定。
A 正确14、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就是原绕组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的乘积。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填空题(每空分)1)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 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4) 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 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5) 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 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6) 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7)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8)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VL )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9) 端电压恒为u S (t),与流过它的电流i 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10) 输出电流恒为6V sc,与其端电压u 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11) 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12) 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13) 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14) 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15) 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 VCR ) 关系相同。
16) 有n 个节点, b 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1 条树枝和b-n+1 条连枝。
17) 有n 个节点, b 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 方程为n- 1 个,独立的KVL 方程数为b-n+1 。
18) 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9) 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20) 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21) 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受控源在叠加定理时, 不能 单独作用 ,也不能削去, 其大小和方向都随 控制量 变化。
判断题(50题,每题1分)1、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子运动的方向。
( F )2、几个不等值的电阻串联,每个电阻中通过的电流也不相等。
( F )3、两个电阻相等的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
( F )4、并联电路的电压与某支路的电阻值成正比,所以说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 F )5、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 T )6、判断导体内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时应使用电动机左手定那么。
( F )7、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方向时,应使用发电机右手定那么。
( F )8、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其周期是0.02秒。
( T )9、在交流电路中,电阻是耗能元件,而纯电感或纯电容元件只有能量的往复交换,没有能量的消耗。
( T )10、电流的频率越高,那么电感元件的感抗值越小,而电容元件的容抗值越大。
( F )11、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通过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是同相位的。
( T )12、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包括电阻和电抗,而电抗又分为感抗和容抗。
( T )13、在功率三角形中,功率因数角所对的直角边是P而不是Q。
( F )14、在功率三角形中,如果S为5kVA,P为4kW,那么Q应为3kVar。
( T )15、三相交流对称电路中,如采用三角形接线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三的平方根。
( F )16、三相交流对称电路中,如采用星形接线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三的平方根。
( F )17、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 F )18、电阻率比拟高的材料主要用来制造各种电阻元件。
( T )19、当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成正比例变化。
( T )20、对于电流表来讲可以用并联电阻的方法来扩大量程。
( T )21、在相同时间内,在电压相同条件下,通过的电流越大,消耗的电能就越少( F )22、通电的时间越长,灯泡消耗的电能越少,电流所做的功也就越大。
( F )23、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等于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级《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一、单相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在电路的基本组成中,用于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的是()。
A.电源B负载C连接导线D控制装置2.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与()相等。
A.电源端电压B.电源两端的开路电压C.电源正负极间的电位差D.内阻上的电压降3.若电路中的电压为负值,则表示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A.相同 B. 相反 C. 可能有关 D.无关4.电流的形成是指()。
A.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B. 正电荷的定向移动C.电荷的自由移动 D.电荷的定向移动5.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是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B.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C.电流得实际方向规定是负电荷移动的方向。
D. 电流得实际方向有时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有时是负电荷移动的方向。
6.a点电位5V,b点电位-3V,那么Uba=()V。
A.2VB. 8VC.-8VD.-2V7.如图所示电路中各电量的参考方向均与真实方向一致,则该电路对应的正确表达式为:A. I=(U+US)/R B. I=(US -U)/RC. I=(U- US)/RD. I= US/R第7题图8.欲将一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则应A.并联分压电阻 B. 串联分压电阻C. 并联分流电阻 D. 串联分流电阻9.有两电阻R1和R2,且R1:R2=1:2。
将他们并联在电路中,则两电阻上的电压之比为()A.1:1 B 1:2 C 2:1 D 3:210.如果电路中的参考点改变,则A.各点电位不变 B. 各点电位都变C. 各点间电压改变D. 部分点电位改变11.如图所示,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A点的电位变化是()A.12V—6V B.-8V—6V C.-6V—8V D.-6V—-8V第11题图12、长度为L的均匀电阻丝其电阻为R,若将其平均分为5段,则每段电阻丝的电阻为()A.251R B.101R C.51R D.151R13.6欧与3欧的两个电阻并联,它的等效电阻值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