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重要性
- 格式:pptx
- 大小:720.08 KB
- 文档页数:24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娥对点训练・题型■一内环境稳态及意义1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 •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C答案C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B、D 的叙述都不全面,A、B、D错误,C正确。
2 •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C.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D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答案D解析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因此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A、B、C错误,D正确3.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 .血糖含量相对稳定B •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呼吸酶含量相对稳定D •血浆pH值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A 错误;血浆渗透压稳态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B 错误;呼吸酶属于胞内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C 正确;血浆pH 稳态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D 错误。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分别属于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 )①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③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作的共同作用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A解析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① 符合题意;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③符合题意,A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西宁市第四初级中学汪凤婷一、运用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二、实验器材传感器便携式数据终端。
数字化实验系统:包括pH传感器、CO250毫升的小烧杯、100毫升的量筒、磁力搅拌器、磷酸缓冲液、0.1mol/L NaOH、0.1mol/L HCl、黄瓜匀浆、用5倍水稀释的蛋清稀释液、蒸馏水、自来水、。
三、实验创新与改良要点1.新增化学剖析方法明白生物组织中含有碳酸和碳酸氢钠,增强实验压服力。
2.检测技术和实验资料的改良:运用数字化实验系统、磁力搅拌器运用pH试纸,每团体读数的时分会存在差异,并且不够准确。
改用数字化实验系统获取了愈加牢靠的数据。
3.剖析失误数据以及在探求的基础上再探求,锻炼了先生的迷信思想。
4.额外的收获新颖的蛋清,十分清澈。
稀释之后变得混浊。
而参与了30滴碱之后变得廓清,参与酸之后变得十分混浊。
对此先生感到了疑问,他们虽然可以提出蛋白质变性的说法,但是关于蛋清为什么变得廓清一时不能解释。
经过引导先生剖析蛋清被稀释后pH降低,加碱后pH降低,使先生了解了这一现象。
同时也经过这样直观的现象,了解了蛋白质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会变性的特点。
四、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发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植物的组织细胞在无氧呼吸时发生乳酸,人和植物吃的食物中也经常会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pH发作偏移,但内环境pH的改动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五、实验教学目的生命观念:经过实验探求,说明生物体维持pH动摇的机制〔教学重点〕迷信探求:完成实验,体会技术关于迷信开展的推进作用。
〔教学难点〕迷信思想:基于实验数据,认同〝稳态〞概念的迷信性社会责任: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关注安康。
六、实验教学内容比拟自来水、磷酸缓冲液、生物组织在参与盐酸或氢氧化钠之后的ph变化,从而探求生物体维持ph动摇的机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变化缘由⎩⎪⎨⎪⎧外因:外界 的变化内因:体内 活动的进行2.稳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__,使各个__________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状态。
答案:1.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2.调整作用 器官、系统 相对稳定 二、对稳态调整机制的生疏答案:器官、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 肯定限度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2.实例:(1)______含量和血液中的________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细胞代谢供应充分的反应物。
(2)适宜的______和______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答案:1.正常生命活动2.(1)血糖 含氧量 (2)pH 温度1.以下关于人体体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B .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C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D .人体体温会随四周气温的变化而有较大的波动解析:人属于恒温动物,在肯定范围内,体温不会随四周气温的变化而有较大的波动。
答案:D2.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消灭头痛、乏力、心跳加速甚至血压上升等症状。
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整力量是有肯定限度的B .当外界环境猛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C .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 .人到高原后细胞代谢会消灭紊乱解析:人体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但外界猛烈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人体的稳态。
答案:C3.内环境稳态是指( )A .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整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 .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D.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解析: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还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概述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2.从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结合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3.通过探究实验概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重难点击] 1.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2.人体血浆pH的调节。
课堂导入方式一:家住广州白云区的小阿豪才5个月大。
据阿豪妈妈说,5个月大的小阿豪因为长期服食蛋白、脂肪含量不达标准的奶粉,而变得头部和四肢肿大。
为什么缺少蛋白质会导致水肿呢?内环境理化成分的稳定有什么意义呢?方式二:在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中,坚强的“可乐男孩”薛枭的一句话,让多少人感动!依靠对冰冻可乐的渴望,他坚持到了被营救时刻,但由于被压时间过长,血流不畅、循环受阻等原因,他的右腿和右手肌肉坏死而被截肢。
所以,内环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是如何保持内环境稳态的呢?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怎样的呢?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都会使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变化。
2.体温(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会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
(3)尽管周围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3.内环境稳态(1)内容: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影响稳态的因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合作探究1.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请分析:(1)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什么特点?答案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从表格看,该人的哪些成分物质的含量超标?说明他可能患有什么病?答案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超标,说明他可能患有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