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体育《第16课障碍跑,接力游戏》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296.20 KB
- 文档页数:2
《障碍跑接力》教学设计及反思《障碍跑接力》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摆设不同的障碍并去克服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吃苦耐劳、坚强意志的品质。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技术。
二、教材分析障碍跑接力,是在快速跑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多种障碍的运动项目。
指跳过、钻过、绕过、跨过、滚过等各种障碍物。
通过练习,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各方面素质;还培养学生不断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树立自信心,互相保护与帮助,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并且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不过自制力比较差。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越过障碍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如何通过障碍物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跳、钻、绕、跨、前滚翻等通过障碍的技术,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跳、钻、绕、跨、前滚翻等方法快速通过障碍2.教学难点:安全快速通过障碍六、教学程序(为完成本课目标采用以下教学设计)(一)开始热身部分本课以慢跑做为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关节操的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为主教材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学习提高部分第一,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设置障碍,让学生自由尝试各种通过障碍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边跳跃边思考,如何快速有效的通过障碍?第二,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老师通过对比示范并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过障碍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体育《障碍跑》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初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学、乐动、富于幻想,乐于展示。
但农村学生与城市初中学生相比,信息储量小,心理开放度弱,遇到困难挫折时心理控制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自我封闭意识”短时难以消除。
因此,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启发思维、合作探究、团结协作为主线,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学习,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通过快速穿越固定、移动障碍的学习,激发学生突破怯弱、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超越自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充分挖掘学生战胜困难的潜能,促进技能与情感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快速穿越障碍学习,要求学生对障碍的路线、间距、移动空间和幅度,在瞬间作出迅速判断后,有效避开,快速穿越过去。
本课让学生在快速运动中穿越固定、移动障碍,能高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穿越固定障碍和移动障碍的能力,并利用人体做固定、移动障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配合意识,并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培养顽强的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学情分析本课参与对象是水平四八年级的学生。
具有一定的辨别思维和动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并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认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本课通过游戏、练习、比赛等多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对上好体育课和乐于参加各种技能学习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知道障碍跑的意义和通过简单障碍物的方法,具有主动参与练习的态度,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
2、运动技能目标:做出钻、跨、绕、滚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方法,体验过障碍成功时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体验过障碍成功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第16课障碍跑,接力游戏备课人学科体育与健康年级时间课题第(16)课时课型室外复习课三维目标1、学生知道跨跃垂直和一定宽度的障碍物跑的基本方法。
2、80%以上的学生能在跳动中用“踏上式”越过低高度的垂直障碍物,用“跨步式”跨过一定高度的水平障碍。
3、学生在练习中能不怕脏、不怕累,练习积极认真,能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4、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跨越障碍的基本方法,落地后快速跑进。
教学难点克服恐惧感。
处理好起跳和摆动腿的动作。
学具准备操场、栏架、竹标枪、象皮筋电子扩音腰包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教学过程(双边活动)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预热准备学练阶段12分钟一、队伍整理。
二、准备活动:慢跑步:600米要求学生在慢跑过程中不讲话,注意运用正确的呼吸技术进行练习;注意正确的脚掌落地姿势。
三、复习中学生广播操一、师生互相问候,询问有无见习生,并作安排简要阐述本节课各层次同学们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明白的学习二、慢跑步400米+200米三、教师重申各节操的动作要领和注意点。
二、跑动速度要求:前400米为中速,后200米在注意运用呼吸技术的前提下采用渐加速完成。
完成后还原队形散开并且自做放松整理。
障碍跑练习20分钟一、教师讲解障碍跑的方法和技术要领。
二、教师示范技术动作。
三、组织学生练习“踏上式”越过垂直障碍与“跨步式”跨过宽度障碍。
四、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以及自我保护。
五、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加以鼓励。
一、练习队形如图××××××××▊(高30cm)×××××××ד踏上式”越过垂直障碍(图三)××××××××(宽度1.2米)××××××××接力游戏8分钟一、教师说明游戏的方法和要求1、给学生分组(4组)并提要求。
障碍跑体育教案初中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障碍跑基本技巧:跨跃、翻越、钻爬等。
2. 障碍跑接力比赛:小组间的竞技对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以及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点名报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3. 技能训练:(1)基本技巧训练:分别进行跨跃、翻越、钻爬等障碍物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组合障碍训练:设置一个由多个障碍物组成的路线,让学生连续完成,提高适应能力。
4. 接力比赛: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障碍跑接力比赛,每组人数自行确定。
比赛过程中,要求既要快速完成比赛,又要保证安全。
5. 总结与反思:比赛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心得体会,分析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
2. 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六、教学注意事项1. 强调安全第一,确保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安全。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七、教学资源1. 障碍物:轮胎、梯子、栏架等。
2. 计时器:用于记录比赛时间。
八、教学建议1. 障碍跑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况,可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进行调整。
2. 注重基本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
3. 增加团队协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默契。
4. 定期组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初中障碍跑接力游戏教案1. 认知目标:学生了解障碍跑接力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障碍跑接力游戏,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障碍跑接力游戏规则讲解2. 障碍跑接力游戏技巧教学3. 团队合作与战术运用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然后引入今天的课程——障碍跑接力游戏。
2. 规则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障碍跑接力游戏的规则,包括起点、终点、接力区、障碍物等,让学生充分理解游戏的要求。
3. 技巧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障碍跑接力游戏的技巧,包括跨越障碍物、快速传递接力棒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巧。
4. 团队合作与战术运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练习,包括接力棒的传递、队员之间的配合等,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找出最适合自己队伍的战术。
5. 游戏实践(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障碍跑接力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然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障碍跑接力游戏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技巧、团队合作和战术运用。
3.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和积极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1. 障碍物(如椅子、轮胎等)。
2. 接力棒。
3. 安全防护用品(如护具、跌倒垫等)。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学生不受伤害。
2. 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适当调整障碍物的难度和游戏的规则。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障碍跑》教案一、指导思想:在全面贯彻落实体育健康教材实施的基础,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从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出发,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体现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愉悦身心、锻炼身体。
二、教学目标:水平四1、让学生通过对障碍跑项目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超越障碍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的实用技能,增强个人在生活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课的设计:1、在课的开始,通过“我问你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在激起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设计老师指挥学生进行螺旋跑热身运动,并做好徒手操,让学生理解做好准备活动的意义。
2、对于主教材“障碍跑”的学习,采用“尝试——指导——练习——比赛”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己铺设一条“路”(规定场地和器材),障碍顺序自定,障碍物分别是:跨栏架、体操垫、课桌椅、实心球等,运用跑、跳、钻、绕、翻滚几种动作超越器械。
第一次练习:各个小组先商议,然后挑选一个最有把握通过的障碍物做尝试练习。
第二次练习:选择两个障碍物继续尝试练习。
第三次练习:选三个障碍物(留一个最难的)尝试练习。
第四次练习:越过四个障碍物练习。
在学生进行练习中,如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或一些学生不敢跳、不会翻滚时,老师应及时指导,其它同学互相想办法解决困难。
当每一位学生完成练习后,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第五次练习:教学比赛各组每人胜出得1分,每局各小组积分多者为胜。
采用三局二胜制。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布置场地来获得心理上的准备与适应,并在不断克服运动难度(障碍物)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尊和自信。
在教学比赛中不但对取得胜利的小组给予表扬,而且在比赛中没有取得胜利,但仍然团结拼搏、积极认真的小组给予鼓励。
3、小结本课次情况。
四、教学重点:踏跳准确、翻滚爬钻动作协调。
障碍跑教案(通用3篇)障碍跑教案1教材分析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技能运动,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途中用跨、跳、钻、爬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
此项教材可借助校内外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障碍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障碍物高度或宽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从而让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学情分析1、本年级学生从生理发展来看:身体形态的发育基本处于“匀速增长”的阶段。
2、从身体素质来看,在各项身体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下肢爆发力增长最为明显,腰腹肌力量和速度也有较大发展,但耐力发展相对较慢。
3、从心理发展来看,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主,对运动技术并不十分感兴趣,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明显增强。
4、参加活动的社会性动机开始萌生,尤其偏爱集体游戏。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理解障碍跑的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钻”、“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钻”、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障碍跑教案2运动项目障碍跑教学目标运动参与:创设ABC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运动技能:掌握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灵敏、速度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
社会适应:小组交流通过障碍时的方法与比赛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四列横队集合,体育队长喊口令整理队伍(图略)。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情况,宣布本课内容。
3.激发参与情趣:今天锻炼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比比看谁克服障碍、战胜困难表现的最棒!二、准备练习:1.慢跑400米。
《障碍跑》教学设计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4.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团队协作和竞技体育精神的教育。
3. 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的训练。
4. 勇敢、自信、坚韧品质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团队协作、竞技体育精神。
2.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性、勇敢、自信、坚韧品质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障碍跑示范,展示技巧和策略。
2.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 竞赛法:组织小型障碍跑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
4. 心理辅导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勇敢、坚韧的品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障碍跑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技巧教学:示范并讲解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如跨越、钻爬、翻越等。
3. 团队协作教育: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练习。
4. 身体素质训练:安排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如跑步、跳绳、俯卧撑等。
5. 动作协调性训练:通过各种趣味性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
6. 勇敢、自信、坚韧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敢和自信,培养坚韧的品质。
7. 障碍跑比赛:组织小型障碍跑比赛,让学生体验竞技体育的乐趣。
9. 布置作业:安排适当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10. 安全提示:强调课堂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掌握障碍跑技巧的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2.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配合和协作情况进行评价。
3. 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4. 评价学生勇敢、自信、坚韧品质的培养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障碍跑》教案《障碍跑》教案1教材分析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技能运动,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途中用跨、跳、钻、爬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
此项教材可借助校内外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障碍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障碍物高度或宽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从而让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学情分析1、本年级学生从生理发展来看:身体形态的发育基本处于“匀速增长”的阶段。
2、从身体素质来看,在各项身体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下肢爆发力增长最为明显,腰腹肌力量和速度也有较大发展,但耐力发展相对较慢。
3、从心理发展来看,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主,对运动技术并不十分感兴趣,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明显增强。
4、参加活动的社会性动机开始萌生,尤其偏爱集体游戏。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理解障碍跑的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钻”、“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钻”、“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障碍跑》教案2运动项目障碍跑教学目标运动参与:创设ABC情境,激发参与兴趣运动技能:掌握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身体健康:发展灵敏、速度素质心理健康: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社会适应:小组交流通过障碍时的方法与比赛时的心情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四列横队集合,体育队长喊口令整理队伍(图略)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情况,宣布本课内容3•激发参与情趣:今天锻炼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比比看谁克服障碍、战胜困难表现的最棒!二、准备练习:1.慢跑400米2•徒手操:肩肘绕环扩胸振臂体侧腹背下蹲膝绕环正压腿侧压腿3•专项练习:原地摆臂原地高抬腿三、障碍赛跑I.按男生两队、女生两队进行比赛;调整各队人数(人次)。
《障碍跑》一、设计思路: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按水平四的有关要求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为抓手,在教学中追求实效的体能发展、因材施教的技能学习,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重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切实有效地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
结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主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乐中练,练中学、学中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抗挫折及自然生存应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尝试,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习,在探索中发现以及掌握克服障碍的技能,增强自信心,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障碍跑是一项在跑进一定距离中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障碍物的自然快跑运动,途中一般要用绕、跨、跳、钻、滚等方法通过障碍物,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
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提高适应环境和野外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顽强进取精神。
七年级主要是让学生能知道障碍跑的意义和做出以钻、跨、绕、滚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的动作。
基于此,本主题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为,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钻、跳、绕、爬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
三、学情分析本课参与对象是水平四七年级的学生。
具有一定的辨别思维和动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并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认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本课通过游戏、练习、比赛等多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对上好体育课和乐于参加各种技能学习的信心。
《障碍跑》教案《障碍跑》教案1一、案例背景本课是一节田径课,主要内容为障碍跑,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协调性,提高学生奔跑能力。
本课的教学中,利用小体操垫,大体操垫、体操棒、跨栏架、凳子,引导学生跑、跨、滚翻等动作进行练习,同时课堂中注重学生自由创作,小团体合作创造不同形式的器材摆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展示成果。
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很积极,各小组都积极进行创意,也就形成了在本节课中得到的意外收获。
二、案例描述本节内容的设计是依据初一学生的教学目标而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
课的流程:一、学生学习团身前滚翻导入,掌握技术动作;二、学生在障碍跑过程中,按照课上所提供的器材自主摆放进行练习;三、进入课堂的高潮——障碍跑比赛。
在障碍跑比赛这一环节中,学生玩得很有创意,也是本课的亮点。
学生通过器材自由摆放,形式多样,造型独特,如下是课堂中展出的亮点: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小组进行比赛,在这个篮球场地中放着不同的器材,现在就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进行各小组的器材摆放!”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学生在小组长的指挥下,分工明确、有序地领器材,有的安排小组人员位置,有的在观察其他组的动向,场面非常热闹,在这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
这时,某一小组的小鹏(化名)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们这组这样摆放,可以吗?”师:“好的!非常合理。
”小鹏(化名):“嘿嘿……”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好啦。
”师:“预备,嘟……”这时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各组的喊声越来越激烈,学生们的竞争也随之激烈,第一轮比赛结束了。
师:“第三组第一,第二组第二,第四组第三,第一组第四。
”小明(化名):“老师,小东(化名)前滚翻动作没做到位,就开始跑了。
”师:“这你也看的出来呀?那不如请你为小东(化名)做个前滚翻示范,好吗?”生:“好噢,啪啪……掌声响起。
障碍跑初中教案课程类型:体育实践课年级:初中教材内容:1. 障碍跑:学生通过跨越、爬行、跳跃等基本动作,克服障碍物,完成跑的练习。
2. 接力游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障碍跑的方式进行接力比赛。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障碍跑的基本动作和方法,能够安全、熟练地完成障碍跑练习。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跨越障碍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耐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合作的品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障碍跑的基本动作和方法。
难点:跨越障碍物的能力,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耐力。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的着装,强调安全事项。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二、障碍跑教学(15分钟)1. 教师讲解并示范障碍跑的基本动作和方法,如跨越、爬行、跳跃等。
2. 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进行障碍跑接力比赛,教师记录比赛成绩。
三、接力游戏(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比赛。
2.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并监督比赛的进行。
3. 学生完成比赛,教师记录比赛成绩。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障碍跑和接力游戏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安全,个别指导学生的动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在接力游戏中,教师要监督比赛的进行,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注意课后练习的安全。
总体来说,本节课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障碍跑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障碍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第四章“障碍跑”。
障碍跑是一种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运动项目,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障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团结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障碍跑的基本技巧。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团队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障碍物、计时器、音响设备。
2. 学具:水杯、毛巾、运动服装。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提醒学生注意动作幅度,避免受伤。
2. 技能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跨越、翻越、钻过等,并进行示范。
同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环节(10分钟)学生进行障碍跑比赛,教师记录比赛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取突破个人最佳成绩。
六、板书设计1. 障碍跑技巧跨越翻越钻过2. 团队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障碍跑游戏,邀请家人参与,并记录比赛成绩。
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家庭障碍跑游戏,包括障碍物的设置、比赛规则等。
完成后,邀请家人参与,记录比赛成绩,分享比赛过程中的趣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可在家中进行拓展延伸,如邀请朋友一起进行障碍跑游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或者观看相关比赛视频,了解障碍跑的最新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第四章“障碍跑”。
障碍跑是一种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运动项目,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障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