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板颤纹缺陷的分析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403.15 KB
- 文档页数:2
冷轧半成品常见缺陷及改正措施专题一、压痕特征:带钢表面呈周期性凹状印痕原因:1、因勒带或穿带甩尾不正常,带钢在工作辊表面造成堆焊或粘接2、在轧机空转时预压力过小,造成工作辊与支撑辊点接触而使支撑辊周长方磨损,受损支撑辊反过来造成新更换工作辊表面压印而造成带钢表面压痕3、支撑辊掉肉造成工作辊表面压印,即在带钢表面产生压痕措施:1、轻微小面积压痕可对工作辊进行修磨(用砂石),严重压痕应更换工作辊2、轧机空转时给一定轧制压力或采用正弯辊,以避免局部损伤轧辊,发现支撑辊局部损伤,避免使用负弯辊,减轻轧辊表面压痕深度,勤换工作辊,必要时及时更换支撑辊二、压印特征:带钢表面呈周期性凸状印痕原因:工作辊表面产生裂纹或掉皮措施:1、更换新工作辊之前,严格检查轧辊表面质量,防止未磨净裂纹辊投入使用,(轧辊间应确保应有磨削量,特别是粘钢辊,以完全消除裂纹层)2、确保各机架工艺润滑良好,轧制液温度、浓度、压力在正常范围,防止喷嘴堵塞,避免轧辊局部温度过高3、发现压印及时更换轧辊,更换新辊后,要进行一定预热,同时,开轧头几卷钢要严格控制升速制度三、划伤特征:带钢沿轧制方向的直线凹状缺陷原因:1、各种导辊与带钢速度不一样2、带钢与辅助设备异常接触3、生产线设备有异物措施:1、定期检查辅助传动辊是否转动灵活及表面状况2、固定辅助设备与带钢应保持一定间隔3、及时检查、清除生产线设备中的异物4、发现带钢表面有划伤,应从后向前逐个检查,查出事故原因后,根据情况采取的办法给予处理四、裂边特征:带钢边部局部开裂或呈锯齿形裂口原因:1、酸洗剪切边部状况不好,造成轧后带钢裂边2、热轧板本身边部裂口或龟裂3、吊运中夹钳碰撞,使带钢边部碰损措施:1、酸洗剪切边剪刃间隙,应按剪切的不同厚度规格精确调节2、热轧原板边部缺陷应在酸洗工序尽量切除(呈月牙形)3、吊运钢卷时,夹钳应稳、准、轻,防止吊具将钢卷边部碰损五、热划伤特征:带钢表面沿轧制方向无规律的局部条状凹痕原因:1、轧辊和带钢温升过高2、轧制薄规格时,在高速高压下,轧制油的油膜强度不够,使润滑不良所致措施:1、正确选择轧制油浓度和轧制油类型,确保良好的润滑性能2、使各机架的负荷分配尽量均匀3、正确选择轧制液的温度、压力,确保良好的冷却性4、选择适当的轧制速度,在润滑和冷却不好的情况下,轧制速度不应超过1000mpm5、当已经发现有较严重的热划伤时,立即更换工作辊六、轧穿特征:带钢表面呈周期性孔洞原因:1、工作辊表面严重粘接2、严重粘辊裂纹(一般前架板面产生压印,经后架轧钢延伸造成轧穿)3、轧辊表面凹状缺陷措施:1、更换新工作辊2、防止异物掉入轧机进入辊缝,避免轧辊表面损伤七、板形缺陷A、双边浪特征:带钢两边呈可见波纹状原因:轧辊凸度小,轧制压力过大,轧制温度低、正负弯辊使用不当措施:减小轧制压力或加大后张力,合理控制好辊型,将工作辊中间部分轧制液流量尽量减小,增大正弯辊B、单边浪特征:带钢一边呈可见波浪状原因:有浪一边轧制力过大,轧辊温度不均,工作辊水平未调好,来料厚度不均(楔形)措施:通过压下双摆,将有浪一边轧制力减小,严格要求原料同板厚差不超规定,头尾有镰刀弯在酸洗一定.要剪掉C、中间浪特征:带钢中部呈可见波浪状原因:与双边浪相反措施:与双边浪相反D、二肋浪特征:带钢沿宽度方向1/4、3/4处或部分区域呈可见波浪状原因:轧制温度不均,局部过热与浪相对应的轧辊冷却液喷嘴堵塞措施:加大二肋浪部位的轧制液流量,认真检查二肋浪部位喷嘴是否堵塞八、厚度不均或不合特征:带钢沿轧制方向厚度波动变化超出产品要求或轧制成品厚度与产品要求厚度不符原因:1、热轧原料本身厚度不均,材质硬度不均2、AGC系统没有投入时,压下及速度调节不及时3、各机架张力波动范围过大4、测厚仪(特别是最后机架)不准措施:1、确保热轧原料厚度精度,对严重超厚或超薄部分应切除,轧制中发现原料厚度波动,应及时降速,待调节好后再升速,当厚度波动严重时,要停机,然后按实际厚度进行手设定计算,再启动设备进行轧制2、AGC系统没有投入使用时,随速度的变化及时调节轧制力和张力,保证厚度精度正常3、严格保证系统的张力稳定4、定期检查测厚仪的精度,轧制时如发现异常状况,及时检查、核对成品实物厚度与测厚仪显示的一致性,否则立即通知计控人员进行处理九、卷形A、溢出边特征:钢卷边部局部不齐原因:酸洗来料溢出边,热轧板形较差,卷取张力过小及波动,轧制压力不稳定,入口无跑偏控制装置措施:发现原料溢出边严重时,人工首先降速,及时采取手动对中调节,严格控制好板形,对带头板形不好的部分,应切除,严格控制卷取张力,确保压下稳定正常,尽快使人工跑偏控制装置投入使用,一旦出现严重溢边,在最后机架分卷B、塔形特征:钢卷边部呈弧形状原因:酸洗卷塔形,带钢头部板形不良或卷心有废带头,卷取张力过小,卷心与卷取机卷筒之间有窜动,各架侧倒板间隙过大等因素,均可造成卷取时钢卷塔形措施:轧制酸洗塔形卷时速度不能高,人工随时进行对中调节,当实在无法纠偏时,最后机架轧钢工根据情况进行分卷,严格控制好穿带头部倒板,当带头板形不好时,应及时切除,废带头一定不能卷入卷心,确保卷取张力正常,满足工艺制度的要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发现塔型应立即分卷C、心形卷特征:钢卷内径局部下凹原因:带卷头部卷取张力过小,轧制规格薄措施:提高头部卷取张力,一般应大于设定张力20~30%,适当增大带头厚度,必要时更换小直径卷筒D、抽心卸卷时,卷取机卷筒将卷心部分带出,或是热处理吊车在掉卷时,将卷心部分吊起,无法将钢卷吊走特征:钢卷内径局部溢出原因:带钢头部板形不好,卷心卷取张力过小,卷取机卷筒位移或钢卷小车上塑料垫磨损不均,造成钢卷中心与卷筒中心不一致措施:确保带钢头部板形良好,特别是废带头不要卷入内径,手动方式加大头部卷取张力,将偏移的卷取机复位,同时更换已磨损的钢卷小车塑料垫块,经常检查吊具的表面状况及磨损程度E、塌卷特征:钢卷卧放时呈椭圆状原因:在整个轧制过程中,卷取张力都小于设定张力,卸卷以后便暴露,尤其以薄规格产品为明显,经吊车吊运后会发生卷内孔径全塌,厚规格产品,经退火后平整机上料时暴露出来措施:在张力调节系统或张力设定不正常时,要通过手动操作方式,将卷取张力升高,以保证带钢头部及整卷的卷取张力符合工艺的要求,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冷轧带钢的质量指标中,带钢的尺寸偏差、板形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是很主要的项目,消除产品在这些方面的缺陷是冷轧生产中质量提高的关键之一。
冷轧厂生产冷轧板表面缺陷的起因及对策分析冷轧厂的主要生产路线是酸轧-罩退-平整-重卷。
该工艺路线的生产运行情况和产品质量决定着冷轧厂的总体经济效益。
其中,每一道工序,特别是前三道,如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轧制产品的表面缺陷。
这些缺陷会使产品品级降级,严重者成为废品,因此,应该分析缺陷所造成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1.轧制过程可能造成的缺陷:大致可分为:原料缺陷、表面斑迹缺陷、板形缺陷和边部缺陷。
所谓原料缺陷,是指由原料引起而在冷轧过程中造成并继续保持或残留下来的一些缺陷。
原料缺陷通常有气泡、夹杂、铁皮压入、原料划伤和辊印等。
板面斑迹缺陷,主要是由于带钢表面的轧制油和轧制时产生的铁粉吹扫不干净,轧制后残留在带钢表面所造成的。
板面斑迹缺陷在钢卷退火后,在带钢表面碳化而形成黑斑,影响带钢表面质量。
冷轧板表面残油残铁超标,是造成罩退工序后产生黑带的主要原因并可能导致平整-重卷工序中产生黄斑。
所谓板形缺陷主要是指连轧机产品存在的各种浪形和瓢曲。
主要原因是机架负荷分配不均衡、机架间张力设定不良与工作辊辊型不合理等。
这种缺陷容易造成罩退炉内发生粘结现象,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
边部缺陷,主要是由于酸洗切边质量不好或带钢的塑性较差所造成的。
边裂多成锯齿状,严重的边裂容易造成断带,带来生产事故。
要消除边浪等板形缺陷,必须制定合理的压下规程,降低末机架压下率,优化弯辊调整值。
2.罩退工序可能造成的缺陷:主要是粘结缺陷。
粘结是冷轧带钢采用罩式炉退火时难以避免的情况,大部分发生在带钢中部,少量在边部。
粘结钢卷在进入平整工序时,由于粘结部位突然被撕开,带钢局部应力超过屈服。
冷轧钢板表面缺陷分类及分析王炜1陈斌1李浩2钱健清3申斌3(1.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安钢集团冷轧指挥部;3.安徽工业大学)摘要通过对冷轧钢板常见表面缺陷进行分类,对其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冷轧板表面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冷轧板缺陷分类分析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N SURFACE DEFECTS OF COLD ROLLED SHEETWang Wei1Chen Bin1Li Hao2Qian Jianqing3Shen Bin3(1.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Ltd;2.Anyang Iron and Steel Stock Co.,Ltd;3.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 It analyzed the forming reasons on surface defects of cold rolled sheet through classifying these defects,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which could improve its surface quality.KEY WORDS cold rolled sheet defect classification analysis0引言冷轧板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表面缺陷,由于冷轧板的冶金生产过程长、规格薄,因此容易出现诸如线状缺陷(国内部分研究者也称为条痕)、孔洞、疤/坑、夹杂、氧化铁皮压入、表面裂纹等表面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板材外观及其使用性能。
表面缺陷一直是国内外钢厂感到棘手的质量问题,被认为是常见的而又是难以消除的顽症,因为有些缺陷无论是冶金过程还是演化过程都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其外貌特征也都极为相似。
下面就各种常见的冷轧板缺陷进行基本的分类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供有关设计、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130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冷轧带钢产品板形质量缺陷的分析与控制刘 涛(邯钢品质部用户服务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0)摘 要:在冷轧产品中,板形质量缺陷是比较显著,也是客户反映比较多的质量问题。
冷轧带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褶皱、浪行、瓢曲等,其缺陷问题的产生与加工原料、轧制过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可以有效消除上述质量缺陷问题,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冷轧带钢;板形质量;缺陷问题;控制中图分类号:TG3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2-0130-2收稿日期:2021-06作者简介:刘涛,男,生于1980年,宁夏中宁人,本科,研究方向:于冷轧产品的研发及售后。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于各种规格高品质带钢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冷轧板带及汽车板、家电板等深加工产品已成为钢铁企业当前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各钢铁企业围绕提高冷轧产品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质量改进,以满足市场客户不断提高的要求。
冷轧带钢产品生产工序较多、工艺控制复杂、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缺陷。
在冷轧产品中,板形质量缺陷是比较显著,也是客户反映比较多的质量问题。
冷轧带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褶皱、浪行、瓢曲等,其缺陷问题的产生与加工原料、轧制过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可以有效消除上述质量缺陷问题,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 冷轧带钢的板形控制冷轧是常温条件下,利用冷轧机按照一定的规格尺寸对钢板、热轧带钢等进行的轧制加工。
因此,作为一种物理式的加工方式,带钢的板形质量缺陷主要来自于轧件的机械性能,以及轧制加工的各项参数。
冷轧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板带横断面形状和平直度不良问题,均可归结为带钢的板形缺陷。
板带横断面形状是指宽度方向上板带厚度的分布规律,由于冷轧时压扁变形远小于轧辊弯曲挠度,因此对于带钢横断面形状通常以凸度作为其描述特征和控制对象;平直度主要是指带钢翘曲,包括板带各种浪形,在轧制时应尽量排除。
产品缺陷介绍一、冷轧产品缺陷1、表面夹层1、缺陷特征表面夹层形状不规则,呈片状折叠并伴有非金属夹杂物。
2、产生原因表面夹层是由连铸工序中非金属夹杂导致,开始存在与皮下,加工后暴露于外。
2、孔洞1、缺陷特征孔洞是材料非连续的、贯穿带钢上下表面的缺陷。
2、产生原因材料撕裂产生孔洞。
钢质不纯,有非金属夹杂物,轧制后会出现孔洞。
带钢越薄,其现象越明显。
3、氧化铁皮1、缺陷特征氧化铁皮压入是由热轧中被轧入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引起的,氧化铁皮可在酸洗工序中去除,但留下的印点在冷轧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缺陷的外观可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
2、产生原因氧化铁皮压入是由于热轧除鳞高压水压力不够,氧化铁皮被轧入带钢。
4 、乳化液斑1、缺陷特征乳化液斑是残留在带钢表面的裂化乳化液。
它们随机地分布在带钢表面,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
2、产生原因乳化液斑是残留在带钢表面的乳化液发生裂化作用。
由于在退火过程中残余的乳化液没有被完全蒸发,带钢上多余的乳化液没有被吹净。
5、辊印(凸起)1、缺陷特征凸起辊印是在带钢表面周期性的点状凸起。
2、产生原因凸起辊印是由于冷轧或平整过程中工作辊上有压痕造成的。
6、辊印(凹入)1、缺陷特征凹入辊印在带钢表面呈一定周期性的压痕或印痕。
2、产生原因由工作辊粘有杂物引起。
7、边浪、中浪1、缺陷特征边浪和中浪是沿轧制方向产生的波浪,未扩展到整个带钢宽度。
2、产生原因由辊缝形状与轧件入口形状不匹配造成。
可能是入口轧件有凸度或辊缝设置不合理;也可能是支撑辊凸度或支撑辊位置不合适。
边浪也可能由于园盘剪刀片位置不合理造成。
8、隆起1、缺陷特征隆起是沿轧制方向带状增厚,特别是当带钢被卷起时,可导致不均匀的程度增加;在极端情况下,隆起可能导致波浪、厚度起伏、带卷破裂。
2、产生原因隆起主要发生在热轧机上,而且一旦发生,则在随后的冷轧中也不能消除。
因为钢卷取时,厚度增加会因放大效应而变的越来越明显。
9、氧化色1、缺陷特征氧化色发生在退火后的冷轧带卷上。
冷轧板常见板形缺陷的形成机理成因分析及改善措施王成龙(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摘要:当前阶段,我国工业随科技进步不断快速发展,诸多较为重要的生产领域对冷轧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毫无疑问,冷轧板形作为影响冷轧薄板总体质量的核心因素,其面临着一些缺陷问题必须要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
文章结合现阶段我国冷轧板生产现状,对其常见缺陷形成机理冷轧板较为常见的板形缺陷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科学化的相关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使得冷轧板轧制过程中的板形质量得以改善。
关键词:冷轧板;常见板形缺陷;改善措施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作者简介:王成龙(1985-),男,安徽南陵人,主要研究方向:轧钢工艺及管理。
现阶段冷轧生产工艺生产周期较长且整个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而大多数的产品缺陷往往出现在表面,且有的肉眼可以分辨,有的不好区分且极容易混淆,给工作工艺技术人员消除缺陷带来极大难度。
1解读现阶段冷轧板生产现状众所周知,冷轧板通常较薄,且绝大大多数冷轧产品所产生的缺陷都往往在钢板表面出现。
甚至部分缺陷产生的机理尚不明确,即便是生产线上的专业质检人员也难以精确对某些缺陷进行鉴别。
据调研,当前阶段的冷轧板日常生产过程中,通常较为常见的冷轧板形缺陷形式可分为:边部波浪、单边波浪、中间波浪、复合波浪等等。
而这些较为明显而常见的缺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都是存在于日常的轧制环节里。
想要有效解决冷轧板形的各类缺陷问题,认为相关工作工艺技术人员一定要集中精力全面提升和改进板形的控制技术,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除了采用最先进的控制设备外,并且要制定和完善冷轧板形先进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做好日常各项监督工艺管理工作。
2常见的冷轧板形缺陷及形成机理成因分析冷轧板形即为板面的平坦度,包括板凸度以及板面平直度。
客观而言,板形缺陷通常指的是板带材在日常的轧制环节过程中横向部位因工作失误工艺控制精度不够而产生了一定褶皱和波浪,这种情况让板带材的内部产生大量残余应力存在,对冷轧板质量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冷轧板带缺陷及消除方法一浪形浪形是指沿轧制方向高低起伏呈波浪形弯曲,根据分布部位不同分为中间浪、单侧浪、双侧浪、二肋浪等。
浪形的大小是用单位长度内浪峰的高度来衡量的。
浪形发生在钢板边部称为边浪,钢板一侧有浪为单边浪,两侧有浪称为双边浪。
浪形发生在钢板中间的叫中间浪(如图1-25,1-26所示),发生在边部与中部之间的位置上称二肋浪。
如果波形周期性出现则称为周期浪。
各种浪形缺陷的形态、产生原因如表1-12所示。
表1-12 浪形缺陷比较分类中间浪单边浪双边浪二肋浪周期浪形态带钢中间,沿轧制方向凸凹不平的连续的波浪状态。
带钢一侧,沿轧制方向凸凹不平连续的波浪状弯曲。
带钢两侧,沿轧制方向凸凹不平连续的波浪状弯曲。
在带钢中间与边部之间,沿轧制方向出现的波浪弯曲。
带钢上,周期性出现的波浪状弯曲产生原因带钢中间延伸大于边部延伸,导致边部受拉应力,中间受压应力。
易产生裂边。
带钢有浪一边的延伸大于中间和另一边的延伸所致。
带钢两边的延伸率大于中间的延伸率所致。
导致边部受压应力,中间受拉应力。
出现二肋浪的带钢部位上,乳化液流量不足。
工作辊曲线不准,不均匀过渡,局部膨胀等原因所致。
浪形的改善或消除1、严格把好原料关,保证来料板形。
2、按轧制周期定期换辊。
3、合理调节弯曲与倾斜,分段冷却:(1)通过合理调节轧辊倾斜,改善或消除单边浪。
(2)对于双边浪,合理增大弯辊力改善或消除。
(3)合理减小弯辊力改善或消除中间浪。
(4)根据二肋浪产生部位正确选择分段冷却来改善或消除。
二瓢曲瓢曲是指带钢中间呈凸形向上或向下鼓起,切成钢板时,四角向上翘起。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一)产生原因:1、工作辊凸度太大,或在轧制时轧辊中间温度太高,使带钢中间延伸大于两边。
2、由于某种原因压下量变小,产生中心延伸大于两边。
3、原料瓢曲大,轧后不易消除。
4、板形调节不当。
(二)改善或消除措施:1、合理分配辊型,正确分配压下量。
冷轧镀锌板典型表面质量缺陷成因及控制措施摘要:冷轧镀锌板表面质量缺陷有常规缺陷和非常规缺陷,常规缺陷其原理没有非常规缺陷那么复杂,比较容易去判断和掌握这门工艺。
冷轧板原料缺陷很大一部分源于炼钢,常见微观检验,发现内部有异常高含量的Na、Mg、Al的深冲、超深冲用的外来成分。
冷轧产品的质量是决定市场的主要原因,想要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就要解决产品夹杂缺陷的问题,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而有效措施主要是钢质种、纯净化、精炼工艺优化、连铸横拉速操作、铸坯表、夹杂面清理等。
关键词:冷轧镀锌板典型案例质量缺陷原因和解决方法采用了一系列高科技试验手段,如SEM、EDS等,研究了冷轧镀锌板典型的表面质量缺陷成因以及相对应的控制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油脂类物质残留可导致冷轧镀锌板表面漏镀缺陷,氧化铁颗粒压入机器会引起表面黑点缺陷,机械划伤可造成表面线状缺陷,保护渣卷入致使镀锌板表面出现孔洞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冷轧镀锌板的技术,而且大大降低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本文阐述了镀锌板各类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缺陷的控制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一、冷轧镀锌板生产中的缺陷及原因1.1锌粒缺陷锌锅中锌渣粘到钢板表面引起了有关于锌粒缺陷的许多繁琐问题。
这项缺陷是热镀锌产品所具有的质量缺陷中比较常见的一项,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热镀锌产品的外观和质量造成了影响。
因为气刀气流的影响,容易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吸着周围的灰尘从而产生了浮渣,锌液发生氧化造成了锌粒缺陷。
底渣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铁在锌液中超过饱和浓度,出现铁与锌结合生成铁锌合金的现象,随之就会产生沉淀。
在带钢表面分散着多种多样的颗粒,米粒状或不规则的形状,这是锌粒缺陷的主要特征。
这样的缺陷在降低锌镀层美观度的同时光学表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加快了镀层表面的腐蚀程度,根据一系列的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得到了导致锌粒缺陷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锌液中只含有少量的铝,但是却含有大量的铁,因此游离渣和面渣会在锌液中大面积存在。
冷轧板带表面条痕缺陷分析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冷轧厂3 周一林 廖世忠 邓 菡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3 薛念福【摘 要】 介绍了冷轧板带表面条痕缺陷的特征,分析了条痕的产生原因,冷轧条痕缺陷与热轧条状缺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多属铸坯缺陷引起。
【关键词】 冷轧板带 条痕缺陷 铸坯 3邮编617022,四川,攀枝花市 3邮编617000,四川,攀枝花市1 前言攀钢冷轧厂自1999年2月以来,在冷轧普板卷表面出现了暗色、亮色条痕,在2~5月的生产过程中呈逐月增多的趋势。
为查明缺陷产生原因,从5月初,就此缺陷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调研工作。
通过对条痕缺陷宏观和微观特征的分析,热轧板条状缺陷解剖,冷轧实验室模拟以及现场跟踪等工作,对条痕缺陷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条痕缺陷多呈条状,两头尖,边界平整,长短不等,粗细不一。
有的呈亮色,有的呈暗色。
在暗色条痕残留物中,可发现含Mg 、Al 、Si 、K 、Ca 以及Na 元素,缺陷表面有较薄的疏松氧化膜。
表面有条状缺陷的热轧酸洗卷经冷轧后,在成品中可出现条痕缺陷和有气泡特征的缺陷。
在酸洗卷表面有条状缺陷的位置,对应成品中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条痕缺陷。
热轧卷表面条状缺陷有的呈沟槽状,有的呈细裂纹状。
在其横截面上,发现有与表面连通并向基体两侧延伸,内含少量氧化铁的封闭状裂纹,还可见到皮下两条裂纹呈即将连通的形貌。
在酸洗卷表面作人工划伤,缺陷经轧制后成为亮痕缺陷,但缺陷特征有所不同,通过微观分析可加以辨别。
通过分析观察和一系列的工作,认为:近期攀钢冷轧成品板带中出现的条痕缺陷与热轧的条状缺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多属铸坯缺陷引起。
2 条痕缺陷分析2.1 条痕缺陷的宏观特征本次冷轧条痕缺陷的宏观特征大致可分成三种:a.边界平直,两头呈笔尖状、长度大于20cm ,宽度为5mm 左右的灰白色缺陷,即亮色条痕缺陷;b.中间较平直、两头尖,整条缺陷形态略带梭形的暗色、白色条痕缺陷。
冷轧板振动痕缺陷原因分析王永利1 汪友国1 郭树宝1(1.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摘要:振动痕一直是影响冷轧产能发挥及成材率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产生原理分析,认为主要是轧机机架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振动,导致轧制力随之波动,并且影响了轧制变形区。
变化的轧制力最终导致机架出口厚度波动,从而产生了振动痕。
实际生产中,虽然从工艺、设备、磨削等不同专业角度分析导致振动痕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同原因所产生对应缺陷的典型形貌特征是不同的。
当缺陷发生时,首先应根据缺陷形貌特征区分产生振动痕的不同原因,再找出振动源,并采取正确措施达到消除振动的目的。
0 概述在热轧和冷轧生产过程中由于轧机振动使带钢表面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称为振动痕。
从加工特性及产品用途来说由于冷轧是在高速及加工硬化状态下生产,所以发生振动的概率超过热轧。
特别对于高质量汽车外板来说振动痕是不能接收的。
因为即使是很轻的振动痕,在汽车厂对车身表面进行喷涂后,其明暗相间的条纹仍会十分明显。
在冷轧生产中,由于不能快速有效抑止震源,生产厂为了保证实物质量,只能增加换辊的次数,最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1. 振动痕的典型形貌1.1 振动能量等级不高时的形貌发生此现象时,在机架区域往往听不到共振声,也感觉不出剧烈的振动。
如图1方式延轧制方向打磨带钢检查,会在钢板的正反两面按一定间距出现横条纹(条纹垂直于轧制方向)。
侧视打磨后的带钢,能够从光线反射产生的色差来区分条纹宽度。
多数情况下,即使用粗糙度仪也无法测出分界部分的粗度差。
1.2振动能量等级较高时的形貌:发生此现象时,在机架区域往往能够清楚地听到机架共振产生的“嗡嗡”声,并且伴随强烈的振动感。
如图2方式延轧制方向打磨带钢检查,带钢表面横向条纹处的板厚出现周期性波动,严重时用千分尺可以直接测量出厚度波动。
2. 振动痕的检查方法为了能够准确找到震源,正确掌握振动痕的形貌是非常重要的。
而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通过打磨才能够发现振动痕,所以打磨是必要的。
冷轧板形缺陷的调节方法
嘿,冷轧板形缺陷这事儿啊,真挺让人头疼。
不过别慌,咱有办法对付它。
要是冷轧板有波浪形缺陷呢,咱可以调整轧辊的凸度。
就像给轧辊化个妆似的,让它变得更合适。
把凸度调得刚刚好,就能让板子平平整整的。
这可得有点技术,不能瞎调。
得根据板子的情况,一点一点地试。
要是出现边浪呢,那就调整两边的轧辊压力。
就像给板子的两边按按摩,让它们别那么翘。
压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得恰到好处。
不然板子不是这边鼓起来就是那边瘪下去。
还有一种情况是中间浪。
这时候可以降低中间的轧辊压力,或者增加两边的压力。
就像拔河一样,把板子往两边拉一拉,让中间平下去。
另外呢,还可以调整轧制速度。
有时候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会影响板形。
就像开车一样,速度得合适,不然车子就会晃来晃去。
咱再说说细节哈。
调整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板子的变化,
不能调一下就不管了。
还得注意安全,别把手伸到轧辊里去了,那可不得了。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有一次我们厂里的冷轧板出现了边浪,大家都不知道咋办。
后来有个老师傅过来,他仔细看了看板子,然后去调整了轧辊压力。
一开始还不太对劲,他又试了几次,终于把边浪给消除了。
大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所以啊,冷轧板形缺陷不可怕,只要找对方法,就能把板子变得漂漂亮亮的。
结疤1、缺陷特征: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呈现叶状、羽状、条状、鱼鳞状、舌端状等。
结疤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板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在板面上,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板坯表面原有的结疤、重皮等缺陷未清理干净,轧后残留在钢带表面上;板坯表面留有火焰清理后的残渣,经轧制压入钢带表面。
危害:导致后续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金属剥离或产生孔洞。
3、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板坯质量验收,发现板坯表面存在结疤或火焰清理后残渣应清理干净。
4、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结疤缺陷,对局部结疤缺陷,允许修磨或切除带有结疤部分带钢的方法清除。
如结疤已脱落,则比照压痕缺陷处理。
表面夹杂1、缺陷特征:板坯中的夹杂或夹渣经轧制后在钢带表面暴露的块状或长条状的夹杂缺陷称表面夹杂。
其颜色一般呈棕红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板坯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带钢表面。
危害:可能导致后续加工过程中产生孔洞、开裂、分层。
3、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板坯检查验收,不使用表面存在严重夹杂或夹渣的板坯。
4、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钢带带表面不允许存在夹杂缺陷。
对局部夹杂缺陷允许用修磨的方法清除,但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深度和范围。
分层1、缺陷特征:钢带断面出现连续或断续的线条状分离的现象称分层。
2、产生原因及危害产生原因:板坯内部聚焦过多的非金属夹杂或夹渣;板坯内部存在严重的中心裂纹或中心疏松,经多道次轧制未能焊合。
危害:导致后续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分层或焊接不良,在冷轧轧制时可能断带。
3、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炼钢冶炼、浇铸过程控制,提高钢质纯净度;加强板坯质量验收,不使用存在严重中心裂纹或中心疏松的板坯。
4、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分层缺陷。
中心线缺陷1、缺陷特征:在钢带横断面的中心部位出现明显的连续或断续的细线状缺陷称中心线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