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黑板跑了》
- 格式:ppt
- 大小:467.50 KB
- 文档页数:24
14.“黑板”跑了第一部分教学提示本课课型:阅读教学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导入新课1、小朋友,我们一起学习《14 “黑板”跑了》,看了课题,聪明的小朋友想问什么问题呢?2、黑板,大家都很熟悉,为什么在“黑板”二字上加上引号。
黑板又没有长腿,是不会动的,怎么能跑起来呢?3、会发现问题,了不起,能自己通过读课文来解决问题,就更了不起。
让我们到课本中寻找答案吧!第二板块:读通课文(现场活动读一读)(现场活动读一读)大家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这几个生字的读音:(1)“始、竖、而”是翘舌音,请跟老师读!(2)“粉、演、襟”是前鼻音,我们一起读读看!(3)“辆、厢”是后鼻音!可要读准哦!(现场活动读一读)4、能把下面的句子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吗?5、大家通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请把词语、句子放到课文里读一读,可以一节一节读给你的小伙伴听,读得好你可以送他一个大拇指,你也可以给他提出小建议,可要读正确、流利哦!(现场活动读一读)6、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自己读懂了什么?7、解释题目:小朋友在读课文中知道题目里的“黑板”,不是我们常见的教学用的黑板,而是另外一样东西——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是被安培当作黑板了!第三板块:读懂故事1、走近安培(1)安培竟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作了黑板,这样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为什么会犯这个试看吧!2、品味“专心”(1)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呢?大家可以这样试一人们的活动?②这么热闹的大街,安培却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从“好像”中你知道什么?③安培心里一直想的是数学题,他怎么会留心街上的行人、车辆呢!多么专心的安培啊!能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吗?试试看吧!(现场活动读一读)(3)区分“心算、计算、演算”①小朋友,你注意到第三自然段里的三个近义词了吗?找找看!怎么样?找到了吗?“心算、计算、演算”这三词有什么不同呢?读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再说说吧!②请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如果你就是安培,看到有一块现成的黑板,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相信你一定能读出安培高兴!读读看!(现场活动读一读)(4)理解“聚精会神”①多么专心的安培啊!一心想着计算,就连停在路旁的马车车厢后壁,都看成是专门为他的思考提供的黑板了!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培的专心?这段话中用了一个成语把安培专心演算的神态准确地写了出来,是哪个成语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聚精会神”?③你一定能读出安培的专心,忘我!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看!(现场活动读一读)(5)体会“才”①安培在什么时候才发现那不是真正的黑板?③你知道题目和课文中的“黑板”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吗?我们知道题目里的“黑板”,不是我们常见的教学用的黑板,而是另外一样东西——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是被安培当作黑板了!所以,我们就在黑板两个字上加了引号。
黑板跑了课文原文黑板跑了两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
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
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
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
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黑板“跑”了》说课材料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材中第14篇课文《黑板跑了》。
课文具体描写了科学家安培在散步时专心思考数学题,结果把马车的后壁当黑板来演算的趣事,旨在教育学生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课文语言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交流、想象、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由于我们的学生对科学家的故事很感兴趣,对安培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语言文字中学习安培做任何事都认真专心的精神,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三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端正、匀称地书写“培、搞”等六个生字。
14.“黑板”跑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文第一自然段能读出自己的理解。
2.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其中能正确书写“而、培、搞”。
3.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科学家安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科学家安培。
教学准备:教学ppt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老朋友,说他是老朋友是因为我们几乎天天见面,瞧他来了(出示黑板的图片)。
他是谁?(黑板)现在老师把他的名字写在他的身上(板书:黑板)。
谁来读读他的名字?(请学生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黑板有关的课文,不过老师要帮黑板稍稍化一下妆(用彩笔加双引号),给他加上个双引号,再给他加上动词(板书:跑了)。
你们看,这下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有了。
2.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了”字读轻声)。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好吗(齐读课题)?大家请看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黑板怎么会跑了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认真读读课文,把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根据拼音多读几遍,等会老师可要考考你们。
1.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里有好多词语朋友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呢,我把他们都请来了,我们来认识认识他们好吗?(课件出示词语)①他们都戴着拼音帽子,谁能读出他们的名字?(请学生读)②帽子没了,顺序也乱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去拼音请学生认读)③教师范读、开火车读、齐读。
同学们学得非常好,现在它们又跑到了句子当中,你们还能认出他们吗?(出示句子)请同学们读句子。
同学们读得真棒!还记得之前老师提的问题吗?(出示问题)现在咱们再去课文里找找答案好不好?不过这一次,我们要不出声音的读课文,读完后要仔细想一想。
3、全班交流:①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黑板怎么会跑了呢?(请学生回答)你从哪儿知道“黑板”是车厢的后壁呢?(请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请同学读这句话。
14、黑板跑了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2、学会默读课文(动嘴,不动声)。
教学难点:1、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2、通过读课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读正确、流利。
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会默读(动嘴不动声)。
3、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培、搞、始、计、粉、移教学准备:生字卡、有关安培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14 “黑板”跑了学生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3、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1、自读要求:准字音,通句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检查安培物理学家搞科学研究聚精会神思考计算演算竖着粉笔移动掏出开始结果车厢热闹准备继续车辆只顾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学生默读课文做到:动眼(拼音和字一目双行)、动脑、不动声。
(教师检查)4、分段指名读全课文5、齐读课文。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6、讨论交流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3、怎样读好这句话?4、相机圈出: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四、学习生字:培、搞、始、计、粉、移1、齐读生字,分析字形。
2、教师范写。
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个中心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2、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下的生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谁的故事?板书:安培二、讨论理解课文1、课文用一句话来介绍安培。
请找出来读一读。
课文就举了一件事,来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什么事?(讨论)对,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是黑板。
引导体会师:安培是真的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吗?“好像”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街道旁的花坛里,鲜花盛开,蝴蝶纷飞,这是多么迷人的景象啊!许多行人都驻足欣赏安培不是没看见,也不是没听见,而是不去听,不去看)师:那安培为什么不去看,不去听呢?你们看出什么了?(安培搞研究特别专心)(2)齐读这一句2.出示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心算、计算、演算(1)比较词语,分析不同心算,是在心里默默地算,数学口算用的就是心算计算,在数学课上经常用到演算,就是将计算过程一步步地演示出来当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无法用心算时,就需要演算(2)师:心算和演算能互换吗?(思考数学题时,一开始是在心中默默地算如果步骤难了,就不能用心算了,而是要在草稿纸上演算)通过填词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安培此时的兴奋和激动,既让学生感受到安培这一举动的滑稽,也领悟到他做研究时的专心文中同时出现了由“算”组成的词语:心算、计算、演算,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它们的意思,揣摩作者用词的精妙,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以“此时的大街是什么样的,你们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基础逐层展开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比较句子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大街上的热闹非凡,体会安培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的精神(二)重点句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是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1.师:如果你是安培,看到前方有这么一块现成的“黑板”,你的心情是怎样的?(1)填词:终于有个地方可以计算一下了,安培地喊道:“太好了!”(高兴激动兴奋欣喜若狂)(2)指导朗读“正好”、“特地”、“太好了”这些词和短语,读出安培喜出望外的语气(3)师:“走过去”、“掏出”、“演算”这一连串的动词,说明了什么?(安培的动作很快,很专心)多么专心的安培,多么有趣的安培啊!他一心想着计算,就连停在路旁的马车车厢后壁,都看成是专门为他思考提供的黑板重点句三: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出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请小朋友们观察插图,想象一下,路上的行人看到了安培的这一举动,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马车上的乘客发现了,哈哈大笑,说:马路边散步的小姐悄悄地对身边的朋友说:戴礼帽的绅士看见了,心里想:(“瞧,那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培,他竟然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真是太可笑了!”“这是多么伟大的物理学家啊,他热爱科学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1.这段话用了一个成语把安培专心演算的神态准确地表现出来(1)解释聚精会神的意思(集中所有精力做事,形容很认真)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能说出一些关于专心学习的成语吗?(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专心致志废寝忘食)(2)齐读2.从“不由自主”这个词也看出了安培的专心(1)师生对话:“黑板”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就慢慢地跟;“黑板”移动快一点,安培就跟得快一点;“黑板”越跑越快,安培跟着越跑越快这就叫“不由自主”(2)同义词: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安培能够成为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了吗?(因为安培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思考问题)师:安培在电动力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纪念他,我们使用的电流的强度单位就用安培的名字来命名。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4、“黑板”跑了》教学片段在课改课堂中,常听到教者这样问学生:“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想法?”我认为这不单单是教师课堂语言简单的改变,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可喜转变。
学贵在生疑。
乐于思考的学生,其创造思维能力和推理想象能力,乃至合作交流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都会有较明显的提高,久而久之就会善于思考。
思源于疑,所以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起掌握确定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更需要。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使质疑问难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片段一]据题生疑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黑板”跑了》。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聪明的同学想问什么问题呢?生:黑板,大家都很熟悉,为什么在“黑板”二字上加上引号。
(教引号)师:这是个好问题,我帮你在“黑板”上打个“?”。
生:黑板没有长腿,是不会动的,怎么会跑起来呢?师:好,我帮你在课题后打上“?”。
师:会发现问题,了不起,能自己通过读课文来解决问题,就更了不起。
让我们翻开到这一课,来寻找答案吧!请你们认真地读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出示)1、借助拼音把生字的音读准,把句子读通,把课文读顺。
2、边读边思考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
生:(根据任务自学。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谁刚才的读书效果最好。
黑板上的问号,你能解决哪一个,就说哪一个。
生:这黑板不是真正的黑板,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师:不错。
这引号除了引用人物说的话之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特殊意义。
比如,题目里的“黑板”,不是我们常见的教学用的黑板,而是另外一样东西——(生齐说)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师)是被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的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当作黑板了,所以,我们就在黑板两个字上加了引号。
师:刚才是你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上去把这个“?”自豪地改成“!”。
师:那“黑板”跑了,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生:这是因为,这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马车走了,这黑板就不在这儿了,所以说“黑板”跑了。
课题:14、“黑板”跑了总课时: 3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学会18个生字,课后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技能:书写生字搞粉始计移。
认识一个新偏旁。
能力:初读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学会默读(动嘴不动声);情意: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能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田字格黑板、有关安培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板书: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14 “黑板”跑了。
2、学生齐读课题。
相机提醒“了”读轻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4、学生发表质疑?二、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师范读课文,读后提问:1、在“黑板”二字上加了引号,这是什么意思呢?2、这“黑板”怎么会自己跑了呢?3、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4、检查:(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始、而”是翘舌音,“粉、襟”是前鼻音,“辆、厢”是后鼻音。
(2)出示词语:思考计算演算粉笔移动开始结果车厢热闹准备继续车辆聚精会神不由自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3、你能在词语的帮助下把课文读流利吗?自己试一试。
4、指名分段读全文,其他小朋友注意倾听并评价朗读情况。
5、课文读了两遍,不少小朋友已经读得很流畅了。
接下来我们换一种读书方法: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而且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黑板为什么加上双引号,为什么说黑板跑了呢?6、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
三、学习生字1、齐读生字2、分析字形,学生自学,归类(按结构)。
3、学习左右结构的字:搞:左窄右宽。
始:注意女字旁,右边是台,不是合。
粉:注意右上是“八”,不能写成“人”。
移:注意“多”的间架、位置,下面的“夕”横撇要稍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描红《习字册》。
四、作业:1、描红《习字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黑板跑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培”“考”,认识一个新偏旁。
3、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安培的做事专心。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培”“考”,认识一个新偏旁。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体会安培的做事专心。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安培的做事专心,并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准备:PPT、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ppt出示课题)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黑板”跑了,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1: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呢?生2:黑板两个字为什么要加双引号?生3:这是一块怎样的黑板?3、老师也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PPT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通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为学生的自读指明了方向,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文章内容。
]2、师:读了课文你知道本课的主人公是谁呢?(安培)3、(微课)介绍安培。
[通过微课介绍,让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安培的发明以及安培个人的背景资料,为后面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4、师:安培的名字中有一个我们要学的生字,他就是“培”。
学习“培”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书写“培”生观察字形,口头组词,造句,回放。
现在让我们共同写写这个字吧!师范写,生描红。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田字格中范写“培”指导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利用回放功能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到整个字的笔顺。
]过渡:生字学会了,这些词语宝宝你会读吗?PPT 2出示词语:车辆车厢衣襟粉笔准备开始移动继续思考心算计算演算非常专心不由自主聚精会神来来往往(1)指名读词语,同时正音;(2)你觉得在这些词中哪些词比较难读,或者是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请提出注意点的学生带读)(3)请小老师上台教读。
(4)去拼音读。
二年级下语文说课14黑板跑了一、说课本本日我要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课本中第14篇课文《黑板跑了》。
课文具体描写了科学家安培在散步时专心思考数学题,终于把马车的后壁当黑板来演算的趣事,旨在教诲学生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物质,明白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原理。
课文语言生动,是一篇培育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查看、朗读能力的好质料。
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传授目标:知识技术目标:1、学生能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聚精会神”一词。
历程要领目标:以学定教,议决创设情境,讨论、交流、想象、朗读等方法来培育和进步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查看能力和朗读能力。
情绪态度目标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物质,明白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原理。
二、说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抓住了“专心”一词。
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读的历程中明白安培的敬业物质更以及对科学的酷爱。
在讲课文的开始,我用三个标题来提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带着疑问来学习课文,明白安培。
三、说学法本篇文章是一篇讲读课文,因此在朗读中领会安培的专心致志就显得至关重要。
所以在传授中学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读。
四、说传授历程首先第一课时,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查看安培画像,这是谁?(安培)那么你知道安培是什么人吗?老师简介安培。
本日我们就来好好明白一下安培,走近安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提问,老师梳理概括(比如: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黑板”两个字为什么要加双引号?黑板跑了与安培有什么干系?)议决朗读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带着标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同是思考在质疑中发起的标题。
学生念书后,老师查抄念书环境,分别出示生字新词,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接着让学生动手查字典或关联上下文分组讨论理解新词的意思。
西席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下面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质疑中发起的标题,师生互助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