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保人转院及外就医相关手续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宝鸡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转外检查及异地就医管理办法第一条根据《宝鸡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宝政发[2010]16号)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保患者住院后,需转往其它医疗机构继续治疗的为转院.转往我市行政区域内其它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为辖区内转院,转往我市行政区域以外医疗机构治疗的为辖区外转院。
住院期间转其它医疗机构检查为转外检查。
第三条辖区内转院、检查可由定点医疗机构依据患者病情自主决定.第四条辖区内转院的医保患者应先与原定点医疗机构按医保规定结算医疗费用,应由个人自付部分(包括起付标准,自费部分,自付比例),由个人以医保IC卡或现金支付,转入新的医疗机构后,起付标准、自付比例按新转往医疗机构标准执行。
第五条辖区内住院期间转其它定点医疗机构检查的费用,由转出定点医疗机构按照我市医保政策规定直接与参保患者结算,每月汇总后随参保患者住院费用统一报送与其签订协议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第六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办理辖区外转诊转院手续:1、接诊二、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多方会诊检查仍不能确定的疑难病症;2、因病情需要做某项检查或治疗而我市医疗机构无条件进行以及无足够条件诊治抢救的危重病人;3、本市无条件开展治疗的疾病。
第七条医保患者因病情确需转院时,由所住定点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主管医师提出转院申请,经科主任审核,主管院长同意签字后,由所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科登记备案并加盖业务章。
第八条市本级及金台、渭滨两区参保患者转往辖区外医疗机构治疗的,须由本市三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辖区外转院申请单(眼科疾病市人民医院、精神疾病市第二康复医院也可出具),其余县区可由本县区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出具。
第九条医保患者(或代办人)持转院申请单到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批登记后即可转外地医疗机构就诊。
当次转院审批手续两个月内有效,超出两个月的应重新办理。
第十条转外就诊完毕返回时,应向就诊医疗机构索取相关资料,并由患者所在单位医保专管员(灵活就业人员由托管单位医保专职人员)送所参保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销.所带资料如下:1、医保证、医保IC卡号、转院审批单、转外特殊检查(治疗)审批单;2、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病案室印鉴)、住院费用汇总清单、检查结果报告单(复印件);3、正式发票;4、就诊医院出院证明。
参保人员外地就医须知1、参保人员因病需转往地区以外医院诊治的,应由地区定点医疗机构提出转诊转院意见,由病人家属或用人单位报地区医改办批准。
参保职工到地区以外定点医院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本人垫付,出院后凭诊断证明、住院发票、明细清单等相关资料到本级医改办按规定进行审核报销。
2、参保人员因急、危、重病不能赴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者,可在就近非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并在就诊三日内由病人家属或用人单位凭急诊证明到地区医改办备案,待病情稳定后即应转往定点医院治疗。
3、参保人员在国内因公出差、学习、探亲、旅游期间患病住院,必须在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其医疗费先由本人垫付,并在住院后十日内向用人单位报告,由用人单位到地区医改办办理登记手续。
出院后由单位将参保人员出院结算统一发票、病史小结、证明书、费用明细单(注明医院级别)等资料报送地区医改办,由地区医改办按规定进行审核报销。
4、长期派驻外地或退休后异地安置的参保人员,可在当地1-2所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因病住院的,应在十日内向所在单位报告,并由其所在单位到地区医改办办理登记手续。
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时需提供相关资料寄本人所在单位主管医保的部门,由单位经办人将异地安置的参保人员《医疗保险证》及资料报送地区医改办,由地区医改办按规定进行审核报销。
5、转往本地区以外(含长驻在外人员)定点医院就诊住院的医疗费用回本地报销时,各年龄段个人自付比例为在本地自付比例基础上增加5%。
6、病人出院时,请不要忘了向医院索要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明细清单,同时将住院费用发票,疾病诊断证明书一并带回到当地医改办报销医疗费用。
7、不得向医生点名开具《药品目录》中规定不予支付的药品,否则费用自付。
凡属《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药品费用要先自付10%。
8、点名手术费、就(转)诊交通费、急救车费、陪护费、护工费等医疗保险不予报销。
9、职工工伤、女职工生育费用、在校大学生、职工家属的医疗费用不属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跨省异地就医备案转诊办理流程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跨省异地就医备案转诊办理流程也逐渐得到了规范和完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跨省异地就医备案转诊办理流程。
一、申请备案转诊1.患者选择就诊医院患者需要在自己所在省份选择需要就诊的医院,然后向医院提交就诊申请。
2.医院确认就诊需求就诊医院接到患者的申请后,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审核,确认是否需要转诊到其他省份就医。
3.医院出具转诊申请如果就诊医院确认需要转诊到其他省份就医,会出具转诊申请,并通知患者准备相关资料。
4.患者准备相关资料患者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医保卡以及医疗资料等相关证件和资料。
二、申请备案转诊1.就诊医院申请备案就诊医院根据患者提交的资料,向所在省份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备案转诊,同时将转诊申请和相关资料传输给接诊医院。
2.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备案所在省份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转诊申请后,会进行审核备案,并将审核结果通知就诊医院和接诊医院。
3.接诊医院备案接诊接诊医院接到备案通知后,会进行备案接诊,并为患者安排具体的就诊时间和医生。
三、跨省异地就医备案转诊1.申请办理转诊手续患者拿着备案转诊的通知和相关资料到接诊医院办理转诊手续,包括挂号、交费等。
2.就诊治疗患者到接诊医院就诊,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3.结算费用患者就诊结束后,需到接诊医院的医保窗口结算费用,医保部门会根据备案转诊手续为患者进行费用结算。
四、返程就诊办理1.完成就诊手续患者治疗结束后,需到接诊医院的医保窗口进行费用结算和相关手续办理。
2.医院出具出院证明接诊医院出具患者的出院证明,并告知患者返程时需要携带的医疗资料。
3.返程就诊备案患者拿着出院证明和相关资料返回所在省份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返程就诊备案。
五、返程就诊办理1.就诊医院备案返程就诊原接诊医院收到返程就诊备案通知后,对患者进行返程就诊备案。
2.患者返程就诊患者根据就诊医院的安排和要求,返回所在省份进行返程就诊。
惠州参保人转往广州定点医院住院需知因病转往广州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参保人:为保证您能正常享受转院报销比例待遇,请您在办理转往广州定点医院住院手续时注意以下事项:一、转院办理:1、转外住院手续在本市具有转院资格的医院办理,经主诊医师填写《惠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内(外)转诊申请审批表》,科主任签名并经医务科盖章后,从2014年11月1日起由医务科工作人员在惠州市社保系统录入转院登记信息。
二、住院办理:1、参保人在我市广州定点医院办理入院手续的同时,需及时提供《惠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内(外)转诊申请审批表》给医院入院登记处,未提供的,系统将自动按照自行转院的报销比例进行结算。
如因参保人未提供《惠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内(外)转诊申请审批表》,按照自行转院70%比例已结算的,后果由参保人自负,社保部门原则上不再受理此类报销业务。
2、在广州已联网定点医院住院的,凭本人身份证办理入院手续,按规定缴交住院押金,出院时凭身份证到出院处结帐,只须现金结清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并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结算表》上签名确认即可,无须回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报销。
3、在已联网医院住院的参保人请在医院进行社保结算,社保经办机构前台原则上不再受理此类医疗费用报销申请。
三、转院信息录入:1、从2014年11月1日起,已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参保人因病情需要,经参保人选定的医疗机构办理转院到广州定点医院就医的,需先持转院证明到参保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院登记录入。
2、在2014年11月1日前,已办理转院手续至广州定点医院就医,在转院申请有效期内仍需住院治疗的,请在住院前持《惠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内(外)转诊申请审批表》到转院的审批医院进行登记录入。
如2014年12月31日前仍未登记录入系统,2015年1月1日起系统将按自行转院处理。
惠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2014年11月7日。
异地住院医保报销流程异地住院医保报销流程是指当个人因疾病需要住院治疗,但所在城市没有合适的医疗机构时,可以选择到其他城市进行治疗,同时享受医保的报销待遇。
以下是一般的异地住院医保报销流程。
一、选择医疗机构首先,个人需要根据自身病情选择适合的医疗机构。
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或咨询当地医保部门,了解其他城市的医疗机构情况,包括医院等级、医疗水平、就诊环境等。
二、办理转院手续在确定了转院医疗机构后,个人需要联系所在城市的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咨询转院相关手续。
一般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或医生诊断书,并填写转院申请表格。
三、办理医保跨省就医备案个人根据所在城市的要求,办理医保跨省就医备案手续。
这一步通常需要提供转院申请表、病案首页、身份证等相关文件。
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办理或前往当地医保部门办理。
四、就诊与费用结算个人到达转院医疗机构后,需要办理就诊手续并进行治疗。
可选择自费先挂号,待医保报销后再办理退费手续;也可以先进行医保结算,再进行治疗。
五、保留费用票据在就诊过程中,个人需要保留所有的费用票据,包括挂号费、药费、检查费、手术费等。
这些票据将作为报销的依据。
六、办理报销手续个人在出院后,需尽快办理医保报销手续。
一般需要提供住院发票、费用票据、病案首页、转院申请表等相关文件,以及个人的身份证等证件。
七、报销等待审核医保部门将对报销资料进行审核。
审核的办理时间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流程而有所不同。
根据审核结果,医保部门将会核定报销金额。
八、医保报销审核通过后,医保部门将会把相应的费用退还给个人。
一般情况下将通过银行卡进行转账。
以上为一般的异地住院医保报销流程,不同地区的具体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个人在进行异地住院医保报销时,最好提前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和办理流程,以便顺利进行报销。
另外,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在异地住院治疗时,个人需要承担部分自费的费用。
在办理医保报销时,需要注意收集并保留好相关的票据和文件,以便办理报销手续。
外地就医备案流程
1.参保人员需要确认是省内异地就医还是跨省异地就医。
如果是前者,则不需要
备案;如果是后者,则需要备案。
2.参保人员凭借“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地社保中心填写“异地就医备案审批表”办理
登记。
3.审批备案后,按照就近原则,在居住地定点1~3家医疗机构。
期限一般一年确
定一次定点机构,社保单位审批后,备案就完成了。
此外,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备案。
具体步骤如下:
1.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下载安装,或打开支付宝搜索异
地就医备案。
2.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依次点击首页的“异地备案”和“异地就医备案
申请”按钮,进入异地就医备案页面。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保地”、“就医地”、“参保险种”及“备案类型”,点击“开
始备案”按钮。
4.仔细阅读备案告知书,选中“本人已仔细阅读备案告知书”,点击“我已阅读,开
始备案”按钮。
5.填写备案时间、联系人等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备案”。
6.仔细阅读承诺书相关条款,确认无误后签署姓名,点击“保存并提交”,并再次
点击“提交备案”。
7.备案信息提交后,自动弹出提示页,提示备案是否成功。
点击“查看备案记录”
按钮,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状态。
备案成功后,即时生效。
东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及异地就医管理办法正文:---------------------------------------------------------------------------------------------------------------------------------------------------- 东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及异地就医管理办法(东莞市社会保障局2000年4月)为加强参保人员转院诊治和异地就医管理,根据《东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东莞市人民政府令第21号)、《东莞市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暂行)》、《东莞市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转院诊治医疗费的支付办法。
(一)转院诊治条件:1.经市内首诊医疗机构多次检查会诊仍未确诊的疑难病症;2.病人病情严重而市内首诊医疗机构无条件(无设备或技术)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或无足够条件诊治抢救的危重患者。
(二)转院诊治的程序:1.符合转院诊治条件的病人,先由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主诊医生提供病历摘要,提出转诊理由,填写《东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院诊治申请表》(一式二份),经科主任签意见,由医疗保险领导小组审批并加盖公章,报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备案(由定点医疗机构在电脑上录入备案资料),并向患者提供转院证明。
2.对于急、危重病例可视病情先行转诊,但应于3天内补办转院手续并及时报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备案。
特殊病例或疑难病例可先报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备案后转专科或市外定点医疗机构。
(三)转院诊治的要求:1.市内定点医疗机构有义务和责任执行首诊负责制和等级医疗机构的有关规定,属本等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范围的病人不得转院,应严格按照转院条件及转诊程序审批把关。
2.参保患者就医时应首先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因病情需要转院时,须转往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无特殊原因转往非定点医疗机构、未提供转院证明或未报社会保险部门备案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负责。
新农合转院手续理流程一、前言新农合是中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一种,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居民因患大病而造成的医疗费用负担重、医疗保障体系不全等问题而设立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
新农合转院手续理流程是指在新农合参保人因治疗需求、医疗技术要求等因素需要到其他医疗机构进行继续治疗时所需要办理的转院手续。
二、转院手续理流程1. 患者需求确认当新农合参保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出现需要转院的情况时,首先患者需要确认自己的治疗需求,包括患者当前的病情情况、需要进行的治疗方案、选择的转院医疗机构等。
这一步需要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与原治疗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进行沟通和确认。
2. 转院医疗机构选择在确认治疗需求后,患者需要选择转院的医疗机构。
患者可以选择符合自己治疗需求的医疗机构,并与该医疗机构进行联系,了解其相关的转院手续和流程。
3. 转院申请患者在选择好转院医疗机构后,需要到原治疗医疗机构的医务部门进行转院申请。
患者需要提供相关的个人身份证件、新农合参保证件、就诊的病历、诊断报告等相关资料,填写转院申请表,并由原治疗医疗机构的医生签字确认。
4. 转院审批原治疗医疗机构接收到患者的转院申请后,会将相关材料递交给当地县级以上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审批。
审批机构将会对患者的转院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患者的治疗需求和转院医疗机构的医疗能力。
一般情况下,审批时间不会超过三个工作日。
5. 转院批准当当地县级以上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完成审批之后,将会签发转院批准书,确认患者可以到转院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转院批准书上将明确患者可以进行的治疗方案、转院医疗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6. 转院通知原治疗医疗机构收到转院批准书后,会通知患者和转院医疗机构,确认患者可以到转院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同时,原治疗医疗机构将会提供患者的病历、诊断报告等相关资料和转院批准书,并告知患者前往转院医疗机构的注意事项。
7. 到转院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在收到原治疗医疗机构的通知后,凭转院批准书和相关资料前往转院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医保管理制度范文一、参保人员门诊就诊操作规程1、参保人员来我院就医,接诊医务人员应对病人身份进行核实。
对已过期或已挂失证件,门诊窗口应给予及时扣留,并及时交院医保办进行处理。
2、定诊医师对参保人员就医应根据情况做出处理。
1)门诊治疗的应使用医保卡和专用处方,按规定用药、治疗和结算。
2)需要住院的患者应开具入院证明。
有病人或家属持证到住院部办理入院手续,ic卡交予住院处暂时保管。
3)如病因复杂或治疗条件有限,不能做出诊断和用药,需转诊或转院的,应由定诊医师申请,到院医保办填写《转诊审批表》,交医疗保险中心审批。
二、参保人员住院治疗操作规程1、参保人员来我院住院时,应持ic卡和定诊医师开具的入院证明,经住院处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即可办理入院手续。
入院时病人需先缴付一部分押金,出院时统一结算。
2、定诊医师要严格掌握入院条件,坚持“因病收治”、“合理治疗”的原则,不得“小病大治”、“病愈休养”。
3、住院病人入院前,在门诊或其他医院已作过的检查,住院后除必需检查的项目外,不得再做重复检查。
三、定诊医师严格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用药。
用“基本医疗保险专用处方”开方,并将诊断结果、所用药品及所做的各项检查全部记录在病历上。
四、定诊医师必须根据病情合理用药,杜绝大处方、人情方、转抄方、过期或超前日期处方,不得以分解处方等手段降低处方值。
严禁利用职权开“搭车药”及做重复检查。
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五、对参保人员用药首选甲类药品,如病情需要使用乙类或《目录》范围外的药品时,定诊医师应征得病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否则,所发生的费用由医生本人承担。
六、参保人员自费比例不得超过____%。
否则,超出部分由定诊医师自己承担。
七、对参保人员的治疗,应坚持先一般检查,后特殊检查治疗的原则。
如确需做相应的特殊检查,治疗急、危、重患者,可先进行检查治疗,在检查后两日内到院医保办补办批准手续;确需做特殊检查治疗的一般病人,应由定诊医师提出申请填写《参保人员特殊检查(治)审批表》,经医保办审核报医保中心批准后,方可进行检查治疗。
医保异地转院手续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办理:
一、办理转诊转院手续:
1、符合转诊条件的参保人员,应当由当地具有转诊转院资格的定点医院出具转诊意见,并为其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登记。
备案登记后,参保人员可直接持二代社会保障卡前往就医地。
2、如果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必须转诊转院,可以办理转诊转院手续。
需再次转院的,应由所就诊的医疗机构开具转诊转院证明。
转诊备案统一由参保地有转诊权的定点医院办理。
二、提交相关材料:
1、市内转院:需要提交《转院审批表》。
参保人员应持《转院审批表》一式三份到市医保中心申报窗口办理。
符合条件者即时审批并签章,将一份《审批表》存档备查,另两份交参保人员,一份作报销凭证,一份交定点医院存档。
2、市内紧急抢救:需要提交书面申请报告、门诊急救病历、相关检查报告(主要的能说明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查)、120急救发票等资料。
三、注意事项:
1、异地转院手续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逾期可能不予受理。
2、参保人员应首先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根据病情需要必须转诊转院的情况下,可以办理转诊转院手续。
3、异地转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需在就医终结后的一定时间内(通常为3个月),携带相关材料到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申报审核。
未经批准和备案转外地就医的或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费用的,医疗保险将不予支付其医疗费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可能因各地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相关机构获取详细信息。
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是怎样的首先凭安置地公安机关办理的有效居住证明(居住证、户口本或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跨省异地就医持社会保障卡、省内异地就医人员应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办理入院登记。
出院时,参保人员只需缴纳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医保结算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是怎样的首先凭安置地公安机关办理的有效居住证明(居住证、户口本或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跨省异地就医持社会保障卡、省内异地就医人员应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办理入院登记。
出院时,参保人员只需缴纳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医保结算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1、异地安置人员异地安置人员又分为以下3种情况:(1)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退休人员:主要是指退休人员退休后返回原籍居住;(2)异地长期居住生活的人员:主要是指随子女居住帮助带孩子的老年人;(3)用人单位派驻异地长期工作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指单位在外设置办事处,派驻员工长期驻外工作的这类人。
2、异地转诊人员即符合当地异地转诊规定的人员;3、异地急诊人员即在外务工、出差、探亲、旅游等因急诊抢救需住院治疗的人员。
报销手续怎么做医保报销在各地都有点小区别,但大的方面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登记备案、持卡就医、出院结算这三个步骤。
具体如下:1、异地安置人员报销手续登记备案:凭安置地公安机关办理的有效居住证明(居住证、户口本或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持卡就医:跨省异地就医持社会保障卡、省内异地就医人员应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办理入院登记。
出院结算:出院时,参保人员只需缴纳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医保结算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2、异地转诊人员报销手续登记备案:根据您所在地的转诊转治规定办理转诊手续,选择异地转诊医疗机构,凭《转诊转院确定表》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
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须知一、长期派驻外地的在职职工及退休后异地安置(居住)的参保人员如何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有什么注意事项?(一)办理异地医疗备案流程:1、到区(县)社会保险管理分局领取《乌鲁木齐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异地人员登记表》;2、按表格的要求选择居住地的医疗机构,并由本人居住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及所在管理单位盖章确认;3、将盖章的表格返回到区(县)社会保险管理分局办理异地医疗备案登记手续。
(二)注意事项:1、备案后在选定的医疗机构发生地医疗费用(含住院、特殊慢病治疗)方可申请报销。
2、因特殊原因需变更选定医院的,应到原备案的社会保险管理分局重新办理异地备案(变更)手续。
3、办理异地医疗备案手续时,应填写《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代缴代付)申报表》,以便及时支付医疗报销待遇。
4、办理异地备案手续的人员回到乌鲁木齐市定居的,须到原备案的社会保险管理分局持原备案登记表办理终(中)止异地备案手续。
二、异地居住人员其医疗个人帐户无法在异地使用,怎么办?长期派驻外地的在职职工及退休后异地安置(居住)的参保人员,由于社会保障卡在异地无法使用,其门诊、药店的费用,由本人自付;参保人员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余额,次年3月底前由乌市社会保险管理局按照参保人员申报的领取方式支付给本人。
三、异地居住人员如何办理特殊慢性病审批手续?(一)所需材料:门诊检查的须提供检查检验报告单原件,并加盖公章。
住院治疗的须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并加盖病历复印专用章(以上材料须由本人异地医疗备案所选定的三级医疗机构出具)。
(二)办理地点:乌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医药定点单位管理科。
注:非异地居住人员办理特殊慢性病,应在本市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四、异地居住人员住院、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的报销程序和比例与本地就医有什么不同?(一)参保人员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就医,可凭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本人只需交纳个人负担部分即可;在异地就诊就医的,所发生费用须由本人现金垫付,然后持相关材料由本人(代办人)到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医疗生育保险待遇支付科申报窗口办理报销手续。
医保转诊转院(双向转诊)规定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医保转诊转院(双向转诊)规定一、转诊转院原则:患者自愿、保证安全原则;分级诊治原则;专科特色原则;资源共享原则;连续治疗管理原则。
二、转诊转院条件:(一)转入条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受诊疗条件限制不能诊治的疑难复杂病例;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疾病诊治超出基层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其它原因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下转条件: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患者,或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手术愈合后需长期康复的患者;需长期护理和照护的老年患者;自愿要求转回基层医疗机构和挂钩合作单位后续治疗或康复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
(三)上转条件:我院难以诊治的疑难复杂病例;因受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自愿要求转市级医院的病例。
三、转诊转院程序和医保待遇(一)转入程序和待遇:患者持下级医院开具的《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转院转诊证明》或《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市内非参保地三级医院就医申请表》到所在地医保管理机构审批同意后(72小时内),持初始病历检查资料和相关手续到我院医保办登记盖章后到入院处以“转入”方式办理入网登记手续;患者在24小时内办理转入登记,只补足三级医院起付线标准费用,不再扣取起付费;出院时持《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转院转诊证明》或《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市内非参保地三级医院就医申请表》、出院证到医保办审核和结算。
未按规定在72小时内到当地医保管理就够办理转诊转院申报审批手续的(职工医保到当地医保中心审批,居民医保到当地社保所审批或电话告知),其住院起付线提高5%,同时报销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
《转诊、转院制度》一、参合人员因病确需住院,凭本人身份证、《禹会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证》,到首诊定点医疗机构办理住院手续,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优惠政策。
二、参合人员因病情在首诊定点医疗机构无法医治,确需转往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需经主治医生提出转院理由,填写《转诊转院审批表》,经院长批准,在2个工作日内报所在乡镇合管办和区合管中心登记备案。
医疗终结后,及时携带正式发票、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出院小结和《转诊转院审批表》,到乡、镇合管办和区合管中心办理医疗费用补偿。
三、参合农民经批准转往首诊定点医疗机构以外的医院治疗的,医院所发生的住院费用,由本人先行垫付,治疗终结后凭医院提供的出院记录、有效发票、收费清单和转诊审批表,到乡、镇合管办和区各管中心办理补偿手续。
四、参合人员外出(市外)因病住院,应在当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治疗,并在7个工作日内告知乡、镇合管办和区合管中心登记备案。
治疗终结后,凭医院门诊病历、有效发票、出院小结和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到乡、镇合管办和区合管中心结算医疗补偿费用。
五、凡未经首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转院证明和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备案,擅自外出就诊者,一律不予报销。
第二篇:转诊转院制度xx医院转诊转院管理制度为了给病人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转诊程序,特制订本制度。
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转诊转院:1、由于我院当前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不能确诊或治疗受限的病人;2、不属于我院诊疗范围的病人;3、病人及家属要求转诊转院者。
二、符合转诊转院的病例原则上转入上级协作医院或区县内三级医院。
三、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度,确定需转诊转院的门诊、住院病例,需科主任同意,主管医师填写《双向转诊单》申请到医务科审核。
急诊转院需电话报告院值班备案,过后补办《双向转诊单》申请。
四、主管医生应正确评估病人在转送途中的风险,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载转出情况,患者转出前应及时完成各项医疗文书的书写。
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市外转诊管理办法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市外转诊管理办法为加强本市医疗保险就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的实施意见》(保市政办[2014]35号)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市外转诊是指参保人因病情需要到统筹区域外医院的住院治疗。
二、参保人经参保地转诊医院诊断、治疗无效,确需到统筹区域外医院住院治疗,由就诊医院提出转诊转院建议,经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备案,方可办理市外转诊。
市外就诊医院必须为国家公立医院。
三、有市外转诊资格的医院:保定市第一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保定市第三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保定市妇幼保健院、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保定市第六人民医院(限学生儿童)、各县二级及以上医保定点医院。
四、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方可办理市外转诊手续:(一)经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多次检查会诊仍未确诊的疑难病症。
2、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市外就医核对表(原件);3、诊断证明书(盖章)(原件);4、收费明细汇总表(盖章)(原件);5、财政住院结算票据原件(盖章)(机打票据,手写无效);6、住院病历复印件(盖章)(包括病历首页、住院志、手术记录、介入治疗记录、出院小结、长期医嘱、临时医嘱);7、患者本人医保IC卡。
(三)报销办结时限:一般为30个工作日;需进一步核实的医疗费审核拨付时间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90个工作日。
十二、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范围:(一)自行转院、自购药品、检查发生的费用;(二)无证明资料的住院期间的门诊费用;(三)无医嘱的收费项目;(四)欠费期内参保人发生的医疗费用;(五)经核实为冒名顶替参保人发生的医疗费用;(六)已享受过其他的政府、社会团体设立的医疗保险待遇的医疗费用;(七)已在血站作过补贴的血费及用血费用;(八)就诊医院不是转院审批表中拟转医院的医疗费用;(九)其他不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
上海居保⼈员门诊转诊及就医关系转移办理流程对于上海居保⼈员门诊转诊及就医关系转移办理流程的内容,最近很多⼈很困惑,⼀直在咨询⼩编,今天店铺⼩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上海居保⼈员如何办理门诊转诊⼿续办理条件参保⼈员可在全市医保定点的社区卫⽣服务中⼼(或⼀级医院)就医,因病情需要到⼆、三级医院就医的,需办理转诊⼿续。
中⼩学⽣和婴幼⼉也可根据病情需要直接在⼆、三级医院就近就医,不需办理转诊⼿续。
办理流程1、由就诊医院的经治医师开具《城镇居民基本医保门诊转院证明(以下简称门诊转院证明),再到该医院有关部门审核盖章,并由经办⼈员刷卡登记。
2、参保⼈员到转⼊医院⾸次就医时,应当凭本⼈的社会保障卡(或医保卡)、门诊转院证明办理转⼊⼿续。
转⼊医院将其门诊转院证明留存。
3、门诊转院证明⾃开具之⽇起,有效期为3个⽉。
超出3个⽉后需继续转院的,参保⼈员应当到社区卫⽣服务中⼼(或⼀级医疗机构)重新办理转院⼿续。
4、参保⼈员转⾄⼆、三级医院后,仍可在社区卫⽣服务中⼼(或⼀级医疗机构)持卡就医并上⽹结算医疗费⽤。
上海居保⼈员就医关系的异地转移本市转外省市长期定居外省市的居保参保⼈员,可凭参保⼈⾝份证、《社保卡或《医保卡、居住外地的相关证明到邻近的区县医保中⼼或服务点办理就医关系转外省市⼿续。
经审核同意后,办理就医关系由本市转外地的⼿续。
外省市转本市原就医关系在外地的居保⼈员需回上海定居的,可凭参保⼈⾝份证、《社保卡或《医保卡到邻近的区县医保中⼼或服务点办理就医关系转移⼿续,经审核同意后,办理就医关系由外地转本市的⼿续。
办理就医关系转回本市的⼿续前,应先完成外省市发⽣医疗费⽤的零星报销⼿续。
其他1、办理就医关系异地转移⼿续后,原则上在6个⽉内不得重新办理转移。
但就医关系在外省市的居保⼈员,在6个⽉内因发⽣门诊⼤病或发⽣严重疾病住院,必须回本市医院治疗的,可凭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门诊⼤病或⼊院的证明,办理就医关系从外省市转回本市的⼿续。
转院后医保怎么报销医保指社会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而转院后医保应该怎么报销呢?报销比例是多少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转院后医保怎么报销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转院后医保报销方法一、医疗费用零星报销范围1、就医关系在本市的参保人在外省市医疗机构急诊的医疗费、在本市因院前急救发生的医疗费、《社保卡》或《医保卡》报损或报失期间的急诊医疗费。
2、就医关系在外省市的参保人在居住地发生门急诊医疗费、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以及住院医疗费。
二、证件和资料1、申请门急诊医疗费报销,参保人应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社保卡》或《医保卡》、门诊医疗费专用收据、急诊医疗费专用收据、相关病史资料及复印件、《门急诊就医记录册》急诊附页及复印件(就医关系在本市人员在本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
如《医保卡》报损,还需提供《医疗保险卡损坏告知单》。
2、申请住院及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费用报销,参保人应提供住院医疗费专用收据、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清单及复印件、出院小结及复印件;医疗费专用收据、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医疗费清单及复印件。
3、申请办理门诊大病医疗费零星报销,参保人应提供门诊医疗费专用收据、疾病诊断证明书及复印件,相关检查报告及复印件。
4、参保人可委托他人代为办理。
被委托人在办理时另需携带本人及参保人的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
三、办理:参保人应按规定携带相关证件、资料至邻近的区县医保中心或服务点申请办理医疗费零星报销。
转院后医保的报销比例1.就诊医院不同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不同假如一个人在医院用了10000元,如果是在一级医院就诊住院,那么就先减去500元;如果是在二级医院就诊住院,就先减去1000元;如果是三级医院就诊住院,就先减去2000元;之后再剔除“非医保用药费用”及“其它非医保范围费用”,剩下在职人员报80%,退休或者失业、无业50%。
参保人转院及市外就医相关手续
本手续内容适用于办理省内异地就医手续,若办理省外异地就医手续的请查看“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手续”。
一、转诊(院)就医
(一)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转市内上级定点医疗机构:
1.办理手续:一个自然年度内第一次因病情需要由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转其他市内上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保人或其委托办理人(以下简称代办人)须提供由转出参保人的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主诊医生填写的《佛山市基本医疗保险转院备案表》(以下简称“《转院备案表》”)、参保人社会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交医疗机构医务(医保)部门审核盖章并录入社保系统。
医务(医保)部门审核后打印转诊(院)回执单交参保人或代办人。
2.有效期:《转院备案表》自转出之日起30日内一次转院有效,参保人超过30日未在转入医院办理入院手续,须重新申请办理转诊(院)手续。
(二)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转市外定点医疗机构:
1.办理手续:因病情需要经市、区属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转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保人或其代办人须提供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主诊医生填写的《转院备案表》、参保人社会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交医务(医保)部门审核盖章并录入社保系统。
医务(医保)部门审核后打印转诊(院)回执单交参保人或代办人。
参保人在入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凭转诊(院)回执单、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在转入医院办理医保登记手续,住院期间应配合医疗机构及医保核查人员对参保人身份信息的核查。
2.有效期:《转院备案表》自转出之日起30日内一次转院有效,参保人超过30日未在转入医院办理入院手续,或需再次转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须重新申请办理转诊(院)手续。
3.特殊情况:新生儿中途参保前因病情需要经市、区属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转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可在成功参保并缴费达账后,由代办人持市、区属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转院备案表》、参保人社会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转诊(院)手续并申请医疗费用零星报销。
二、自行到市外医疗机构就医:
(一)参保人自行到市外联网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需自入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凭参保人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在医疗机构办理医保登记手续;住院期间应配合医疗机构及医保核查人员对参保人身份信息的核查。
出院时凭社会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证明在医疗机构现场即时结算,按规定享受降低报销比例待遇。
(二)参保人自行到市外未联网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可直接住院并在出院后90日内备齐相关资料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零星报销手续,按规定享受降低报销比例待遇。
三、经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转诊(院)后需再次复诊住院:
1.办理手续:(1)参保人经市、区属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至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后,因同一疾病遵医嘱再次到该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须在入院前或入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参保人的社会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转入的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有明确复诊医嘱的病历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填写《佛山市基本医疗保险转院后复诊申请表》到
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市外就医备案手续。
参保人凭市外医疗机构就医申请回执单、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在市外医疗机构办理医保登记手续,住院期间应配合医疗机构及医保核查人员对参保人身份信息的核查。
(2)若参保人未在入院前或入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理本手续的,则按上述第二条办理,不予补办市外就医备案手续。
2.有效期:本条市外就医备案手续自备案之日起30日内有效,参保人超过30日未在其选定的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办理入院手续的,须重新申请办理市外就医备案手续。
3.办结时限:社保经办机构经办人员确认资料齐备且符合办理条件的,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手续,打印市外医疗机构就医申请回执单给参保人;资料不齐或有误的,需出具《补正材料通知书》告知参保人需补正的资料。
4.特殊情况:新生儿中途参保前发生符合复诊条件的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可在成功参保并缴费达账后,由代办人为其补办备案手续并申请医疗费用零星报销。
四、因急诊、抢救在市外医疗机构住院:
办理手续:参保人因急诊、抢救在市外医疗机构入院的,需自入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参保人的社会保障卡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描述急诊情况或抢救记录的病历等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填写《佛山市基本医疗保险市外急诊、抢救就医备案表》,到参保所在区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备案手续。
参保人凭市外医疗机构就医申请回执单、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在联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