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硫低温变换原始开车及正常开停车的原则步骤
- 格式:ppt
- 大小:774.50 KB
- 文档页数:28
变换开车⽅案濮阳龙宇化⼯有限责任公司变换⼯段开车⽅案编写:审核:审定:批准:2009-2-12⼀、开车前检查1、全⾯检查本单元的机器设备、管道、阀门、电⽓、仪表、DCS 的性能,以及存在的问题。
2、全⾯检查⽔、⽓、汽等公⽤⼯程的供应情况。
3、全⾯检查停车检修情况⼆、开车具备条件1、电⽓、仪表、⾃控系统灵活好⽤、指⽰准确具备开车要求。
2、⽓化开车正常,可以提供压⼒、流量稳定的粗合成⽓(压⼒:约2.5MPA,流量:约25000NM3/H)。
3、变换炉催化剂硫化合格,排硫彻底,床层温度保持在280-300℃之间。
4、变换炉内压⼒在0.05-0.07 MPA之间。
5、低压氮⽓、⾼压氮⽓,预热蒸汽已经引⼊界区备⽤。
6、低压、中压蒸汽外管⽹系统具备接⽓条件。
7、各个倒淋排⽔彻底,确认没有积⽔。
8、⽕炬系统正常,具备接⽓条件。
9、开车⽅案已经下发,操作⼈员已经可以熟练掌握。
10、开车指挥系统成⽴,分⼯明确。
三、开车规程1、阀门确认1)确认处于开的阀门变换炉进⼝第⼀道放空阀、SV-2001前⼿阀、PV-2001前⼿阀、E-2001放空阀和液位计根部阀、PV-2002前后⼿阀、SV-2002前⼿阀、LV-2001前后⼿阀、S-2001液位计根部阀、HS-2001前⼿阀、TV-2005前后⼿阀、A V-2001A/B前后⼿阀、E-2003/4进⼝闸阀、E-2003/4旁路阀、E-2003/4液位计根部阀、SV-2003A/B前⼿阀、PV-2006/9前后⼿阀、LV-2003/4前后⼿阀、E-2005出⼝阀、R-2002出⼝阀、E-2006出⼝阀、E-2007循环⽔进出⼝阀、去各个泵的循环⽔进出⼝阀、S-2002液位计根部阀、LV-2006前后⼿阀、LV-2007前后⼿阀、E-2006脱盐⽔进出⼝阀、LV-2005前后⼿阀、SV-2004A/B前⼿阀、V-2001放空阀、进V-2001低压蒸汽阀、PV-2023前后⼿阀、各个泵的进⼝阀。
赤峰九联脱硫工段开车方案萍乡宏基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一月脱硫工段开车方案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全部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安装完毕。
2、检查各阀门连接严密且开关灵活。
2、水、电、汽及照明正常供应。
3、备足脱硫用PDS 100kg、对苯二酚300kg、熟栲胶300kg、纯碱60吨4、备好记录本、报表、操作用工具(如开阀门搬手)和消防器材等。
5、各槽内清理干净,各塔、槽内壁用水冲洗并排空。
6、室内外场地清理干净。
7、操作人员经培训熟悉工艺流程和现场设备布置情况。
二、试压试漏1、水槽试漏富液槽、贫液槽、再生槽、泡沫槽、预冷塔底部水槽、配液槽等所有贮槽进水≥1/2三天以上,检查不漏时试漏结束。
2、脱硫塔、预冷塔试漏脱硫塔、预冷器通入蒸汽试漏,压力稳定在12 kPa两小时。
试漏时塔内压力不超过15kPa。
3、熔硫釜试漏与水联动试车一起进行。
三、单体试车(可与试漏同时进行)1、各泵、搅拌机电机等加油至正常油位。
2、各泵盘车一圈以上,然后点泵的开车按钮,观察电机转向,确认转向正确后备用。
3、搅拌机在泡沫槽进水前空转1小时,确认正常后停车备用。
4、打开各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阀,冷却水系统试漏;冷却器的溶液段试漏与水联动同时进行。
四、水联动试车脱硫塔、预冷器、水槽试漏结束后,启动各泵运行24小时做水联动试车。
1、溶液系统开富液泵进口阀,启动富液泵,然后开富液泵出口阀送水至再生槽上方的喷射器,水通过液位调节器进入贫液槽,开溶液换热器进出口阀、贫液泵入口阀,待贫液槽液位2/3时启动贫液泵然后打开贫液泵出口阀向脱硫塔送液,调节泵流量使水正常循环。
2、预冷系统预冷塔底部溶液槽试漏后,打开预冷换热器进出口阀,预冷循环泵进口阀,启动预冷循环泵,然后开预冷循环泵出口阀,预冷塔开始循环,液位过低时补水。
3、硫回收系统泡沫槽液位1/2后启动泡沫泵向熔硫釜内送水,夹套内送蒸汽漏,内外压差≯0. 15 MPa。
4、各液位稳定后,对全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取样点进行全面检查。
净化车间一次脱硫岗位正常开停车和原始开车(一)、正常开停车1、正常开车⑴开车前的准备①检查各设备、管道、阀门、分析取样点、电器、仪表等,必须完好正常。
②检查系统内所有阀门的开关位置,应符合开车要求。
③与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及造气、压缩、变换工段联系做好开车准备。
④将脱硫液成分调整在工艺指标范围内。
⑵开车时的置换①系统未经检修处于正压下的开车,不需置换。
②系统检修后的开车,按规程进行系统吹净、清洗、试漏、置换。
⑶开车①系统未经检修处于正压状况下的开车a、排净气柜出口水封。
b、开启各气体冷却塔、清洗塔进水阀,调节好水量及各塔液位。
c、开启贫液泵进口阀,启动贫液泵,打开出口阀向脱硫塔打液,并控制好液位。
d、待脱硫塔液位正常后,开启脱硫塔液相出口阀,向富液槽送液。
e、开启富液泵进口阀,启动富液泵,打开出口阀向再生槽送液。
f、根据脱硫液体循环量和再生槽液位,调节好贫液泵、富液泵打液量,并控制好贫液槽、富液槽的液位。
g、分析半水煤气氧含量合格后,排尽静电除焦器进出口水封,开启静电除焦器,然后开启罗茨风机进口阀﹙或者排尽罗茨风机进口水封﹚,打开回路阀,排尽罗茨风机内积水。
盘车正常,启动罗茨风机运转正常后,逐渐关闭回路阀,待出口压力升高至略高于系统压力时,开启出口阀,关闭罗茨风机自身回路阀,用系统回路阀调节半水煤气流量。
h、根据半水煤气的流量大小,调节好液气比,脱硫合格后与压缩工段联系,向压缩机一段送气。
i、根据再生槽泡沫形成情况,调节液位调节器,保持硫泡沫正常溢流。
②系统检修后的开车系统吹净、清洗、试漏、置换合格后,按开车1的步骤进行。
2、停车⑴临时停车①与造气、压缩工段联系,同时停止向系统补充脱硫液。
②打开系统回路阀,逐渐打开罗茨风机回路阀,关闭出口阀,全开回路阀,停罗茨风机。
③关闭罗茨风机进口,关闭冷却清洗塔上水和排水阀。
如停车时间较短,尽可能不停液相系统;如果需要液相系统停车,在气相系统停车后,液相系统保持循环30—60分钟后,再进行液相系统的停车操作。
全低温变换安全操作规程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目录一、岗位任务………………………………………………………………二、岗位职责………………………………………………………………(一)、职权………………………………………………………………(二)、责任………………………………………………………………三、工作联系及交接班制度………………………………………………(一)、工作联系…………………………………………………………(二)、交接班制度………………………………………………………四、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一)、巡回检查制度……………………………………………………(二)、设备管理、卫生、润滑…………………………………………五、工艺规程………………………………………………………………(一)、反应原理…………………………………………………………(二)、工艺流程…………………………………………………………(三)、设备一览表………………………………………………………(四)、工艺指标与操作规程……………………………………………六、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开车操作……………………………………………………(二)、安全停车操作……………………………………………………(三)、紧急停车操作……………………………………………………(四)、系统停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五)原始开车规程………………………………………………………(六)、不正常情况及安全处理…………………………………………(七)、安全注意事项……………………………………………………七、安全技术规程…………………………………………………………(一)、任务及特性………………………………………………………(二)、安全总则…………………………………………………………(三)、岗位操作安全细则………………………………………………八、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一、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任务是负责将来自压缩机二段的水煤气中约占38%左右的一氧化碳气体,在高温、加压条件下,借助于催化剂的作用,与蒸汽反应生成对化工生产有用的二氧化碳和氢气,既净化了气体中有害物质又节约能源。
变换工段操作规程一、工艺概述经过脱硫、除尘后的水煤气中,除含有双氧水生产时所需要的氢气外,还含有26~30%的一氧化碳及其它气体。
直接分离一氧化碳是比较困难的,但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借助低变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可使水煤气中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二、化学反应原理变换的主要反应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如下:CO+H 2O (g 2+H 2+41KJ/mol这个反应的特点是:(1)反应前后体积没有变化;(2)反应前后是放热的;(3)是完全可逆的反应,当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的速度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方面移动。
(2)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向进行,可采用增加蒸汽量来实现。
2、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变换反应在有催化剂存在时,才能大大加快反应 速度,另外提高温度和增加蒸汽用量对加快变换反应的速度也有很大作用。
三、工艺流程1、水煤气气体流程:压缩机 → 冷却器 → 除油器 → 热交换器 → 电加热器 → 变换炉一 、二段 → 变换炉三段 → 热交换器 →冷却器 →气水分离器 → 精脱硫塔(A ) →精脱硫塔(B ) → PSA 提氢装置。
2、软化水流程:由电厂送的软化水 →加压水泵 →变换炉二、三段。
3、蒸汽流程:由电厂送的蒸汽 →汽水分离器 → 电加热器 →变换炉一段。
4、循环水流程:凉水泵→冷却器→热水池→热水泵→冷却塔→凉水池→凉水泵。
四、主要设备及性能1、水煤气压缩机:L—40/0.2—8型往复式压缩机,Q:40m3/min,N:280KW,压缩机的任务是把水煤气输送到后工段,并提供过程进行所必要的压力条件。
2、变换炉φ1600×7000,变换一段上层装填抗氧剂和抗毒剂,变换二、三段上层均装填耐火球,下部装填低变催化剂,是完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主要设备。
氨回收系统原始开车方案及主要注意事项第一章岗位作用合成贮槽弛放气中的氨,在两个吸收塔中用淡液吸收,制得的氨水送往解吸塔解吸,在解吸塔中蒸出的气氨送往尿素。
变压吸附提氢岗位来的氨水,经稀氨水泵后也送入氨水解吸塔或根据氨水浓度及稀氨水泵出口压力,送入氨水吸收塔。
第二章岗位操作原理和流程简述液氨贮槽送来的弛放气进入氨水提浓吸收塔下部,经喷入塔内的来自氨水吸收塔的稀氨水吸收后,气体再进入氨水吸收塔,被解吸塔出来的淡液吸收其中的氨,剩余尾气送往2500m3气柜,供各台锅炉燃烧用。
氨水吸收塔出来的稀氨水经过氨水换热器冷却后,经循环泵增压,进入氨水提浓吸收塔吸收气体中的氨,得到的氨水送往氨水解吸塔,靠再沸器带入的蒸汽热量解吸其中的氨,解吸出氨的淡液由淡液换热器冷却后,经增压泵提压送往吸收塔循环使用。
解吸塔中解吸出的气氨经塔顶的水冷器冷却、除去水分后,纯度约为98%的气氨送往解吸塔气氨分离器,分离掉气氨中的液体后供尿素高压喷射泵吸氨。
第三章岗位设备及作用1.氨水吸收塔2.氨水换热器:3.氨水提浓吸收塔4.淡液换热器:5.氨水解吸塔:6.再沸器:7.气氨缓冲缸:8.弛放气气柜:9.气柜进口弛放气水封10.气柜出口水封11.气柜进口解吸气水封12.地槽:13.稀氨水槽14.循环泵:9.增压泵:10.立式管道泵:11.稀氨水泵:第四章工艺指标1氨水提浓吸收塔压力:2氨水吸收塔压力:3氨水解吸塔压力:4循环泵、增压泵出口:第五章原始开车第一节准备工作1准备切断用盲板若干块。
2准备木锤若干把。
3准备白漆木板若干块。
4吹除空气来源用空压机、贮气罐。
5组织好人力、视吹除要求随时准备拆卸法兰、阀门及盲板等工作。
6准备镀锌薄铁板若干块。
7准备空压机、阀门、安全阀等附件。
8各台泵单体试车均合格。
9来自液氨贮槽弛放气进口阀后、解吸气气氨缓冲缸出口、氨吸收塔气体出口阀后、变压吸附提氢水洗塔来稀氨水管根部阀后上试压盲板。
盲板位置必须有显著标识,并要做好记录。
低温变换实践总结(一)第一种:反硫化反硫化原理:耐硫低变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金属硫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并放出硫化氢,从而使催化剂试活,这一现象成为反硫化。
反硫化条件:第一:汽气比高第二:低变炉进口温度高第三:原料气硫化氢含量低第四:饱和热水塔(增湿器)喷水过多第五:不正常的工艺操作判断反硫化方法:对变换系统进出口处取样分析硫化氢含量,当出口硫化氢含量大于进口硫化氢含量时,基本可以判断系统反硫化。
采取措施:第一:降低汽气比第二:降低喷水量第三:降低变换炉进口温度第四:通知造气工段适当提高原料气硫化氢含量。
第二种:蒸汽与变换系统的关系第一:蒸汽是变换系统的重要反应物。
第二:蒸汽压力应该大于变换系统压力0.3MP,若蒸汽压力低于变换系统压力,导致蒸汽无法加入变换系统,甚至会发生变换系统原料气倒入蒸汽系统的事故。
第三:合格蒸汽对变换系统极为重要。
当蒸汽带水,不饱和时会引起变换系统温度极大的波动,甚至会将水带去床层。
第四:蒸汽加入过多,汽气比过大,会发生低变反硫化作用。
汽气比经常性过大会使催化剂反硫化失活。
第五:变换系统或压缩停车时必须首先考虑切断蒸汽,防止反硫化。
第六:蒸汽切入变换系统时必须暖管,防止蒸汽带水或引发液击现象。
第七:蒸汽中的氯离子化合物对低变催化剂有极大的毒害作用。
但是实践观察,在低变保护剂前加入适当蒸汽,也是控制温度的小技巧。
第三种:预见性调节与系统动态平衡第一:保证系统平衡,包括反应物料平衡,反应热平衡,生成物料平衡等,这些随着温度,压力,空速,原料气成分,氧含量,汽气比等的变化而将平衡破坏,操作人员必须预见性的采取措施,在系统因素变化中,保持各方面的动态平衡。
第二:比如对汽气比和喷水的控制,应该注意总蒸汽含量的平衡。
第三:对温度曲线要在查阅时,及时采取措施缩小峰值,减小系统温度大幅度波动。
原始开车事故纪实整理(一)第一种:风机“气喘”事故原始开车期间,风机试车时,风机发生气喘,风机内发出击打的声音。
Q/FX0011-2200 阳煤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低温甲醇洗工序原始开车方案(讨论稿)净化二车间 2010/4/15低温甲醇洗原始开车程序1.开车应具备的条件:1.1.装置设备、管道、仪表全部安装符合要求。
1.2.公用工程、电、气、汽具备使用条件。
1.3.化工原料甲醇(~300 吨)、烧碱已准备好并进入贮槽,V-2213精脱硫剂已装填好。
1.4.装置内空气吹扫、气密试验、单体试车、水冲洗、水联运已完成。
1.5.系统N2 置换、干燥合格,02≤0.5%,漏点≤-30℃。
氮气来自压缩工段氮压机工序低压氮气1.6.各泵试车合格。
1.7.仪表调试合格,动作灵敏可靠。
1.8.氨压缩岗位可以随时供液氨。
2.系统进料开车前应做如下检查工作:2.1.确认本工序各盲板位置正确、确认所有临时盲板和过滤器均已拆除。
2.2.确认本工序所有液位、压力和流量仪表导管根部阀处于开启位置,所有调节阀及联锁系统动作正常。
2.3.确认系统内所有阀门处于关闭位置。
2.4.确认公用工程条件具备。
N2、蒸汽、循环水、冷冻液氨随时可用。
2.5.最终确认系统内的设备、管线等设施均正确无误。
2.6.检查以下阀门是否关闭:2.6.1.系统进口管线上的切断阀及旁路阀关闭,SFS22002处于“通”位。
2.6.2.系统出口管线上的切断阀及旁路阀关闭,SFS22004处于“通”位,SFS22005处于“通”位。
2.6.3.去酸性气体硫回收装置管线上的调节阀PV-22044打手动关闭、旁路阀关闭,前后截止阀打开,SFS22006处于“通”位。
2.6.4.所有分析取样阀,就地倒淋阀关闭。
2.6.5.其他应关闭的手动阀门。
2.6.6.除特殊说明外的所有自动调节控制阀处于“手动”位置并处于关闭状态。
2.6.7.所有调节阀前截止阀和旁路阀处于关闭位置。
2.7.检查以下阀门是否打开:2.7.1.调节阀后切断阀。
2.7.2.各液位计气相、液位连接阀。
2.7.3.原料气放空阀,酸性气体去火炬自调阀前后截止阀。
净化车间脱碳岗位正常开停车和原始开车(一)、正常开停车1、正常开车⑴全面检查系统所属设备、管线、阀门,应符合开车要求,联系相关人员检查仪表、电器设备灵敏好用。
⑵通知前工序做好送变换气和通知后工序做好接受净化气的准备工作。
⑶当系统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将变换气引入,使系统投料运行。
⑷先启动提纯和净化系统控制器,按控制器使用说明书启动。
使控制器、油压系统、程控阀所组成的程控系统处于正常程序运行状态。
再次核查程序系统是否正常,同时,程序系统各步骤时间按正常运行时间的2~3倍设定。
⑸将FIC-101、FIC-102、FIC-201、FIC-202、FIC-203、FIC-204投运,对其进行初步调节,以后随处理气量或操作工况进一步调整。
⑹观察中间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中间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4~8%范围内,此值升高,产品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但二氧化碳回收率降低,反之,则二氧化碳回收率升高,产品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⑺随时分析净化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调整净化段循环时间,使净化气二氧化碳含量在指标内,此时打开手动阀,将净化气送到下一工序。
⑻分析产品二氧化碳的含量,调整顺放时间,当产品二氧化碳的含量≥98.5%,此时打开手动阀V109将产品气二氧化碳送至下一工序。
2、临时停车后的开车⑴通知氢氮气和二氧化碳压缩工段准备送产品气。
⑵打开手动阀V101、V103、V201。
⑶通知变换工段送原料气。
⑷按下提纯和净化系统微机控制器【暂停】按钮,启动运行程序,使控制系统处于临时停车时正执行的那一步状态下,最后打开手动阀V201慢慢向下一工段送气,送气量以保证吸附压力不低于正常操作压力为准。
⑸根据提纯和净化系统处理气量及出口二氧化碳含量,调节程序系统各步骤运行时间。
3、紧急停车后在启动⑴若紧急停车时间较长(数天以上),参照原始开车的方法。
⑵若紧急停车时间较短(数小时),参照临时停车后在开车的方法。
(二)、原始开车系统吹扫、置换、填料装填、单体试车等具体方案另附。
净化车间转化岗位停车步骤1、接总控室通知立即切断氧气阀FIC60611及副浅阀,氧气在空分放空。
2、切断原料气阀,关闭进精馏过滤器阀门及氧化锌出口阀门。
3、开初预放空适当加大焦炉气中蒸汽,打开开工蒸汽截止阀,开工蒸汽入系统。
4、如需及时开车,预热炉不熄灭,用小火保炉膛温度,如长停可缓慢减小燃料气以50℃/h降温,以0.5Mpa/30min速率降压,系统保温保压;缓减燃气气量,同时减蒸汽入系统。
5、关闭废锅连网阀及锅炉给水大阀,打开气泡放空阀,气泡以0.5Mpa/30min卸压。
6、关闭氧化锌入口阀及出口阀。
合成岗位停车步骤一、短期停车:1、接到总控指令并与前后工段联系。
2、二合一机组停供新鲜气。
3、关闭放空后切断阀P40007、P40008前后切阀,切HV40003前后切断阀,停醇洗塔。
4、利用P40024,调节系统压力,系统保压。
5、减少循环气量,并置换系统,使合成回路CO+CO2﹤0.5﹪6、分离器液位排净后,关闭其切断阀。
7、关死汽包连续排污阀。
8、关死汽包蒸汽外送阀PIC40019前后切断阀。
9、开启蒸汽喷射器,合成塔保温210℃,控制好汽液位。
二、长期停车1、接到指令后,二合一机组停供新鲜气,机组继续运行,使循环气中CO、CO2继续反应,直到CO+CO2﹤0.5﹪2、当汽包压力低于1.0Mpa时,停外送蒸汽放空。
3、利用PIC40024调整循环量,保持系统压力,用喷射器保持塔温25℃/h降温。
4、当合成塔温度低于100℃,可停止向气泡加水。
汽包水由间排排空,当出口温度低于50℃,停二合一机组。
5、用N2吹扫系统,使氢含量低于0.2﹪,整个系统保持0.5Mpa氮封。
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新能风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技术工人培训教材变换、低温甲醇洗培训教材编写:王磊李国方审核:吴萍批准:庄乾海新能风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合成车间第一章变换部分第一节变换工段的任务及意义本工段主要是将水煤浆气化来的煤气在变换工段把一氧化碳转化为用于生产甲醇的合成气,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在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变换反应转化氢和二氧化碳,采用配气路线使出变换工段的合成气中CO含量约为20%(V干基),且H2/CO≈2.15(V/V),同时将部分有机硫转化成无机硫送至低温甲醇洗工段。
第二节变换工段的生产原理原理: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Q COS+H2O==H2S+CO2+Q一氧化碳变换是一个放热、摩尔数不变的可逆反应。
从化学平衡来看,降低温度、增加蒸汽量和除去二氧化碳,可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一氧化碳变换率;从反应速度看,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度的增加。
CO在某种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副反应:CO+H2=C+H2OCO+3H2=CH4+ H2OCO+4H2= CH4+2H2O这几个副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副反应的发生对变换操作的正常进行是不利的。
由于这些副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和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低温高压有利于副反应的进行。
在变换的正常操作中,提高反应温度或是选用对变换反应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催化剂就可以防止或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下面就温度、压力、汽气比等对变换反应的影响作进一步说明。
1、温度温度对变换反应的速度影响较大,而且对正逆反应速度的影响不一样。
温度升高,放热反应即变换反应速度增加得慢,逆反应(吸热反应)速度增加得快。
同时,CO变换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因此当变换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大,提高温度可加快变换速度。
反应末期,须降低反应温度,使逆反应速度减慢,这样可得到较高的变换率。
同时,反应温度的确定还和汽气比、气体成份、触媒的活性温度范围等因素有关。
天然气制氢停车和再开车操作规程1.1 系统正常停车当后工段减负荷时,PSA工段也应将负荷相应降低。
减负荷的速率为5%/h,减量顺序依次分别为燃料气在减负荷过程中注意控制好触媒床层的温度。
注意控制水碳比,在半负荷以前保持水碳比大于4.0,在半负荷以下保持水碳比大于1.0。
(同时要注意对流段混合气预热盘管的出口及转化管进口温度小于600℃。
)逐渐减少转化炉的原料气和燃料气量,当降至负荷1/3,转化炉出口温度达500~550℃时,停PSA工段,关闭尾气烧嘴阀门,同时脱硫槽和中变炉从系统断开,并做好保温保压工作。
停止向转化炉送原料气,。
继续通蒸汽降温,在转化器冷却气处放空。
降温速率~50℃/h,在降温的过程中蒸汽要保持足够量,使炉管受热均匀。
待转化炉出口温度在240℃左右时停供蒸汽(FIC-0104),关闭燃料天然气(关PV -0102),将底部烧嘴全部熄灭。
原则上要求用氮气置换转化管B0101后。
关闭各放空阀,保持转化管微正压。
引风机继续运行,炉膛自然降温,当温度在120℃以下可停引风机,然后打开通风口及窥视孔保持通分,以降至常温。
停锅炉给水循环系统、及引风机。
在系统减量时系统压力亦相应的降低,卸压的速度大约每小时5kg/cm2。
如果长期停车,脱硫槽、中变炉进出口的盲板应盲死;脱硫剂、转化催化剂、中变催化剂同氮气保护压力≥0.02Mpa。
1.2短期停车后再正常开车?(1)启动引风机,(先开机风冷却水)。
(2)先建立锅炉给水罐液位,启动锅炉给水泵,建立废热锅炉液位2/3处,启动锅炉给水循环泵,(先开机风冷却水)。
用外界常压蒸汽升温废热锅炉。
(3)置换燃料气管线和炉内可燃性气体,用点火器对称点燃烧嘴。
(4)脱硫槽与转化炉用氮气升温(以转化管出口TIA0105为准),升温速度控制在50℃/h。
流程:氮气→原料气预热器→脱硫槽→混合气预热器→转化炉→废热锅炉→转化气冷却器→放空。
升温至150℃左右,脱硫槽从系统断开,通氮气+天燃气升温,从脱硫槽出口管道VG0102放空。
超详细的化工装置开停车技术,太全了【本期内容,由上海神农冠名播出】在化工生产中,开、停车的生产操作是衡量操作工人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了解并熟悉化工装置的开停车技术是每个化工人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今天小七带大家看看到底都有哪些典型的开停车技术呢。
化工装置开停车技术的三大目标1能力目标1.能够完成化工装置开车前的准备工作;2.能够进行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3.能够进行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装置的原始开停车;4.能够进行压缩机的原始开停车;5.能够进行典型化工单元反应装置的原始开停车;6.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化工装置的停车。
2知识目标1.熟悉化工装置原始开停车的必备条件;2.熟悉化工装置原始开停车的准备工作;3.掌握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方法和步骤;4.掌握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装置的原始开停车技术;5.掌握压缩机原始开停车技术;6.掌握典型化工反应单元装置的原始开停车技术;7.掌握化工单元装置在紧急情况下的停车技术。
3素质目标1.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稳健,能够虚心学习,善于总结,遵章守纪;3.具有对工作一丝不苟、敢于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4.具有安全第一的观念,责任重于泰山。
化工装置原始开停车实例1双塔精馏工艺流图2双效三塔工艺流程图3步骤1.精馏单元的检查2.泄漏试验3.水循环(水联动)4.系统置换与最后准备5.精馏系统原始开车(水联动试车)6.精馏塔的水联动停车原始开停车技术简述1单机试车对化工装置中的所运转设备(如机、泵)的机械性能通过实际运转进行初步检验,以求尽早发现设计、制造或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消除,从而保证后续开车的顺利进行2中间交接只对新建装置而言,新建装置也包括在大修阶段新购进或者新添置的设备。
工程中间交接是在单级试车、系统吹扫和清洗完成后进行。
3联动试车包括:系统置换、气密性实验、干燥、填料和三剂(催化剂、干燥剂和化学试剂)充填、加热炉烘炉、循环水系统预膜等,最后在系统充入假定介质(如水气油)后全系统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联动运转。
变换系统开车操作规程a)2#中变的正常开车i)接高压蒸汽暖管,排放系统各处导淋。
ii)暖管结束后,与调度联系,要求压缩机送煤气,当“37”管线压力≥中变系统压力时,缓开“37”伐向中变系统充压,并配入适量的高压蒸汽,充压至略大于变脱系统。
注意升压速率≤0.1MPa/分钟。
iii)接气开车:联系调度,开中变出口伐,适度换气至脱碳后或在压缩机四段放空。
iv)启动热水泵建立热水循环,调节至适当流量,控制好热水塔、饱和塔液位。
v)根据热水PH值,适时启动氨水泵,调节至适当流量。
vi)适时开启冷凝泵,添加适量冷凝水,控制好各层温度。
vii)分析净化气中CO≤4.5%,CO2≤1.0%报告调度室系统转入正常生产。
b)长停后的开车长停后的开车是指因局部检修,中变炉用N2气保温保压,触媒未钝化,床层温度在150℃以上,不需触媒还原时的开车。
i)接高压蒸汽暖管,开蒸汽进口阀前导淋,排尽积水,通知调度缓慢送蒸汽,放空,逐步提压至管线温度达200℃以上。
蒸汽温度≥220℃以上。
ii)给饱和塔、热水塔分别建立液位60%左右。
开一段直接蒸汽入炉升温至260℃左右,联系调度开“37”阀配煤气中变炉升温,升温阶段由变系统放空阀放空上直至床层温度拉至正常生产温度,同时联系调度提压至生产压力,升温时防止热水塔超温。
iii)联系调度,接气开车。
开大中变入出口阀,送变换气至脱碳后或压缩机四段前放空。
iv)建立热水循环,根据热水PH值,适时启动氨水泵,调节至适当流量。
v)控制好各层温度,适时开启冷凝泵,添加适量冷凝水。
vi)分析净化气中CO≤4.5%,CO2≤1.0%报告调度转入正常生产。
c)正常停车(1)接停车命令后,关闭中变煤气入口,变换气出口阀;打开蒸汽导淋,关蒸汽总阀,防止蒸汽憋压。
(2)关闭二层冷激水阀,停加氨泵。
切高压除盐水各阀。
(3)根据情况,停热水泵,终止热水循环。
根据需要切“U”型管截止阀。
(4)根据需要,停冷凝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