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1.5观察一瓶水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一、基础达标练1.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选择题。
(1)不能流动的是( )。
A. B. C.(2)没有气味的是( )。
A. B. C.(3)如图所示,这位同学是在比较水和洗发液的( )。
A. 轻重B. 形状C. 黏度3.填表题。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二、能力提升练4.实践探究。
不会流动5.活动探究。
辨别水和洗发液。
(1)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 )来分辨。
A. B. C.(2)将水和洗发液装在两个不透明且开口的容器中,可以用( )来分辨。
A. B. C.(3)正确闻不明物体气味的方法是( )。
A. B. C.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达标练1.【答案】√;×;√;×【解析】【解答】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水是透明的,不是白色的;洗发液有白色的,也有其他颜色的。
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都会流动。
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答案】(1)C(2)B(3)C【解析】【解答】(1)小木块是固体,固体不具有流动性;(2)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洗发液有清香味;小木块有木头的味道;(3)图中的小朋友把液体倒在手心里,用手指感受液体的黏度。
3.【答案】【解析】二、能力提升练4.【答案】【解析】5.【答案】(1)C(2)B(3)B【解析】【解答】(1)洗发液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通过透明容器,可以直接用眼睛来分辨。
(2)容器是不透明且开口的,所以可以利用气味来分辨两种液体。
(3)闻不明物体的气味时,要采用扇闻的方法,防止物体有毒,吸入过量的有毒物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5课时观察一瓶水》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材《观察一瓶水》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一瓶水,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征和形态,并与固体进行比较,帮助他们理解水的独特性质和与固体的区别。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水的可感知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等。
2. 学生能够通过与固体物体的比较,理解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水的特征,包括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等,并且认识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
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周围的物体和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物体的特征和分类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他们在观察和描述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训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物体特征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请你们举个例子,说一说物体的特征是什么?学生A:苹果是红色的。
学生B:香蕉是黄色的。
学生C:玫瑰花有花香。
教师:很好,你们都举了一些物体的特征,比如颜色和气味。
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一下。
2.呈现:教师拿出一瓶水并展示给学生看。
教师:同学们,这是一瓶水。
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瓶水有什么特征?它有颜色吗?有气味吗?学生A: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
学生B:我闻了一下,没有气味。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洗发液吗?请拿一瓶洗发液和这瓶水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生C:老师,洗发液和水一样都可以放在容器里。
学生D:洗发液和水都是透明的,没有颜色。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
水和洗发液的确有很多相同的特征,比如都是透明的,没有颜色。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5《观察一瓶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一瓶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瓶水,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科书通过提供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水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水的性质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特性,并能够用语言进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一瓶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一瓶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水的特性,并能够用语言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发现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一瓶水,容器,滴管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瓶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特征,如颜色、透明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和工具,并展示如何观察一瓶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滴管滴水到容器中,观察水的形态,并用语言描述。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水的性质。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其他性质,如无色、无味等,并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6.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总结水的性质,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水,并描述水的性质。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观察一瓶水》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瓶水,了解水的特点和性质。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形状等特征,并通过对水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溶解能力和表面张力等性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阶段,对于水的认识停留在日常生活中,但对于水的性质和特点并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对水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透明度、形状等特点,了解水的溶解能力和表面张力等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水的特点和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水的溶解能力和表面张力等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水的性质;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水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瓶清水,用于观察。
2.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盐、糖、纸片等,用于进行水的溶解能力实验。
3.准备PPT,用于展示水的特点和性质的图片和文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瓶清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形状等特点,并提问:“你们对水有什么认识和了解?”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和观察,展示水的溶解能力和表面张力等性质。
首先,将盐和糖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溶解过程;然后,将纸片放在水面上,观察水的表面张力。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水的溶解能力和表面张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基础达标练 1. 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X 。
(3 )承和洗岌液*会动• f )尸2. 选择题。
3. 填表题。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L厂一 HA.牛捞B.水■— T--(1)不能流动的是()。
Q —n7 ___________ —A.必t 瀝1B.冰■—■C.&(2)没有气味的是()。
(3)如图所示,这位同学是在比较水和洗发液的 ()。
A.轻重B.形状C.黏度f 2)承和挟jua 部込 白哲的4 f )描述水的特征(班级记录表)①颜色有颜色口无颜色口②气味有气味口无气味口③是否透明透明口不透明口④软硬软口硬口、■能力提升练4.实践探究。
透明不透明会流动不会流动5.活动探究。
辨别水和洗发液。
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来分辨。
A. B.(2) 将水和洗发液装在两个不透明且开口的容器中,可以用)来分辨。
B. C.(3) 正确闻不明物体气味的方法是A. B. C.-士答案解析部分、基础达标练 1.【答案】X; X【解析】【解答】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水是透明的,不是白色的;洗发液有白色 的,也有其他颜色的。
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都会流动。
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没 有固定的形状。
2.【答案】(1)C (2) B (3) C【解析】【解答】(1)小木块是固体,固体不具有流动性;(2)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洗发液有清香味;小木块有木头的味道;(3)图中的小朋友把液体倒在手心里•,-用手指感 受液体的黏度。
描述水的特征(班级记录表}【解析】、能力提升练 4.【答案】【解析】3.【答案】①顔色冇顏色:——J无顯色o②气味 有气味;!无气味V ③是否透明透明不透明1④软硬P-------硬 □5.【答案】(1) C(2) B(3) B【解析】【解答】(1)洗发液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通过透明容器,可以直接用眼睛来分辨。
1.5观察一瓶水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没有气味。
()2、水和洗发液都是白色的。
()3、水和洗发液都会流动。
()4、水和洗发液都有固定的形状。
()二、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不能流动的是()。
A.牛奶B. 水C. 木块2、下列物体中,没有气味的是()。
A.牛奶B. 水C. 木块3、“用手指蘸一些水或洗发液,点在手心处,一圈圈地涂抹,感觉润滑程度。
“这个实验是在比较水和洗发液的()。
A.轻重B.形状C.黏稠度三、填表题四、实验探究将相应序号填入表格内五、活动探究辨别水和洗发液1、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来分辨。
A.手B. 口C. 眼睛2、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不透明且开口的容器中,可以用()来分辨。
A.耳朵B. 鼻子C. 舌头3、对于不明液体,正确的观察方法是()。
A.用眼睛看B. 用鼻子闻C. 用舌头尝1.5观察一瓶水答案及解析一.1、√解析: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解析:水是透明的,不是白色的;洗发液有白色的,也有其他颜色的。
3、√解析: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都会流动。
4、×解析: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1、C解析:小木块是固体,固体不具有流动性。
2、B解析: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洗发液有清香味;小木块有木头的味道。
3、C解析:“感觉润滑程度“是在比较黏稠度。
三、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软硬程度:软。
五、1、C解析:洗发液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通过透明容器,可以直接用眼睛来分辨。
2、B解析:容器是不透明且开口的,所以可以利用气味来分辨两种液体。
3、A解析:对于不明的液体不能用鼻子闻或用舌头尝,以免有毒或含有细菌等对身体造成损害。
1.5㊀观察一瓶水基础达标(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ɿ ,错的打 ˑ ㊂①大海是蓝色的,所以水是有颜色的㊂(㊀㊀㊀)②水没有固定的形状㊂(㊀㊀㊀)③水和洗发液流动的快慢不一样㊂(㊀㊀㊀)④有些看起来和水一样的液体并不是水,比如白醋㊂(㊀㊀㊀)⑤我们可以用尝一尝的方法来观察一杯液体的味道㊂(㊀㊀㊀)(2)选择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里㊂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㊀㊀㊀)㊂A.自来水应用了水的流动性B.在自然状态下,水都是往低处流的C.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D.水是有形状的物体②在探究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的活动中,下面的操作错误的是(㊀㊀㊀)㊂A.用眼睛看它们的颜色㊁透明度B.用鼻子靠近瓶口直接闻它们的气味C.把水和洗发液分别滴在手指上搓捻,感受它们黏度的不同D.摇一摇,然后静置,看它们的流动性有什么不同③下面没有应用水的流动性的是(㊀㊀㊀)㊂A.自来水B.洗衣机C.电视机D.水暖管取暖综合探究(1)为了探究水的特征,明明对一杯水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操作,请根据操作填写对应的水的特征的代号㊂A.无色B.透明C.没有气味D.能流动E.形状不固定①从杯中水的水面可以一直看到水底,这说明水具有(㊀㊀㊀)的特征㊂②闻一闻,没有闻到气味,这说明水具有(㊀㊀㊀)的特征㊂61第1单元㊀我们周围的物体③把这杯水倒进碗里,这说明水具有(㊀㊀㊀)的特征㊂(2)下列情景符合节约用水的理念吗?连一连㊂盆浴接完水不关闭水龙头洗衣水冲马桶一水多用符合节约用水理念不符合节约用水理念活动名称:水是什么形状的?活动目的:加深学生对水没有固定形状的认识㊂材料准备:各种形状的容器(最好是透明的)㊁气球㊁水等㊂活动过程:(1)把水装入各种形状的容器,观察水的形状㊂(2)把气球套在水龙头上,装入适量的水,捏一捏,玩一玩,观察并感受水的形状变化㊂注意事项:(1)可在厨房水槽或洗手间的洗脸盆中进行操作㊂(2)操作中不浪费水;操作后把水收集起来再次利用,如冲厕所等㊂思考:水有形状吗?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结论:水有形状;它的形状是不固定的㊂活动名称:对比观察白醋和水㊂活动目的:拓展学生对液体的认识,形成安全意识㊂材料准备:饮用水㊁白醋㊁2个透明玻璃杯㊁1双筷子等㊂活动过程:(1)把饮用水和白醋分别倒入2个透明玻璃杯,小半杯即可,观察水和白醋是否一样㊂(看一看)(2)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闻一闻水和白醋的气味㊂(闻一闻)(3)用筷子蘸取少量水,尝一尝水的味道;用另一根筷子尝一尝白醋的味道㊂(尝一尝)(4)在下面的表格中记录观察结果㊂71相同的特征不同的特征水白醋㊀㊀注意事项:(1)饮用水和白醋由父母确认提供㊂(2)用筷子蘸取液体时,蘸取液体的一端要低于另一端,以免液体倒流㊂(3)操作后将杯中白醋倒入醋瓶中,清洗材料并放回原处㊂思考:水和白醋 看 起来一样吗?光用 看 的方法能判断某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水吗?我们能直接品尝未知液体的味道吗?结论:水和白醋 看 起来是一样的;光用 看 的方法不能判断某种无色透明液体就是水;我们不能品尝未知液体的味道㊂活动名称:虹吸运水㊂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将一个容器中的液体运到另一个容器中,但又不方便运输(比如容器是固定的,容器口太小等)的情况㊂这时应该怎么办呢?做完下面的小实验,你就知道这其实很容易办到了㊂活动目的:加深对水的流动性的认识,激发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㊂材料准备:2个小水桶(或其他盛水容器)㊁胶管㊁水等㊂活动过程:(1)将盛水的小水桶放在高处,空小水桶放在低处㊂(2)在胶管中灌满水,用手指堵住两端㊂使胶管灌满水有两种方法㊂①把胶管浸没在水槽中,管口朝上,自然排除空气,水就灌满胶管了;②把胶管一端插在水中,另一端用嘴把水吸上来,直到吸满(需确保水是干净卫生的)㊂(3)将胶管的一端插入高处小水桶的水中,另一端放入低处的小水桶中㊂松开手指,就可以看到水源源不断地从高处小水桶流向低处小水桶了㊂以下为示意图㊂注意事项:(1)用手指堵住灌满水的胶管后,在水管插入水中前不要松开手指,并且另81第1单元㊀我们周围的物体一端要低于盛水的小水桶㊂(2)在家中洗手间进行操作;活动后注意清理卫生㊂思考:都说水是往低处流的,但在这个活动中,为什么水能流向比水面高的地方再流到更低的地方?结论:略㊂(对这一问题的结论不作要求,通过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即可)91。
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异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比较三颗相同的圆珠在水、洗发液和油中下降的速度,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的特征。
教材在活动一选取乳白色洗发液与水对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区别; 活动二洗发液、水、木块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对比液体和固体形状的不同特点,学生会发现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不固定,会随容器形状而改变。
这里隐含着把水和洗发液归为一类,把之前像小木块那样的物体归为一类的思想。
流动是液体的典型特征,是与固态物质的典型区别。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完成表格。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人体感官去观察和认识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和主动交流、汇报观察到现象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探究液体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的特征与作用,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
【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
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
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的特征做必要准备。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常用感官的观察,知道水是无色、透明、无味的液体。
再通过与洗发液、小木块的对比,认识到液体有会流动的、没有固定的形状等特征。
[科学思维]运用对比的方法,能发现瓶中的水与其他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异同,初步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对水的观察结果。
[探究实践]在观察中,能把现象如实进行描述,能边观察边用表格记录水、洗发液、小木块的特征。
[态度责任]通过对水的观察过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5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活动意图说明:挖掘学生对水的认知前科学概念,揭示课题。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1.用对比看和对比闻的方法,观察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的特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看:颜色、透明度;闻:气味;学生活动31.对比观察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的特征。
实验活动观察方法记录表倾斜瓶身,看:形状、流动性。
摸:将水倒一些在瓶盖里,用拇指和食指沾一下,用拇指和食指感受是否黏手。
3.小结:通过活动,观察到的水和洗发液的特征。
学生活动41.比一比,水、洗发液和小木块有哪些不同?2.说一说观察方法?描述观察结果。
教师活动21.向学生展示一瓶水和洗发液。
你们怎样观察和描述它们?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观察。
2.指导学生用对比看、对比闻的方法观察水、洗发液的特征,并带领学生填写记录表。
3.指导学生理解“透明”。
4.指导学生交流、汇报观察方法,观察结果。
教师活动31.通过倾斜瓶身,观察水的形状;2.师演示操作将水倒入心形瓶子、爱心形瓶子,指导水的形状是不固定的,理解“形状不固定”;3.引导学生倾斜瓶子,观察水、洗发液是流动的;4.指导学生用摸的方法对比观察黏度;5.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观察方法,观察到的特征,并填写记录表。
教师活动41.指导学生使用观察方法对水、洗发液、小木块特征进行观察;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指导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班级记录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两个或三个物体对比,指导学生使用对比观察方法,如眼睛看可以看到颜色、形状、透明度、流动性等;鼻子闻可以闻到气味;皮肤可以感知黏度等。
并发现两个或三个物体对比更容易得到物体多项特征。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51.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水的特征?2.请你翻开科学书15页,拿出铅笔和直尺,在右下角科学词汇“透明、流动”下面画横线。
3.水还有其他特征吗?教师活动51.指导学生使用科学词汇描述水的特征。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5.观察一瓶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一瓶水》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瓶水,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特征,让学生感知水的存在,并进一步探索水的其他特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水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可以喝,可以洗手等。
但他们对水的其他特性,如分子结构、水的蒸发、水的净化等可能还没有太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探索水的特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了解水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基本特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水的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了解水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基本特性。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水的特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特征。
2.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水的蒸发、水的净化等实验。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瓶水,用于观察。
2.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等。
3.准备一些关于水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水?水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瓶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显微镜观察一瓶水,记录下水的特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实验器材,进行水的蒸发、水的净化等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并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教材版本及册别科教版(2017)一年级下册单元名称第一单元第5课课时名称《观察一瓶水》姓名班级基本信息姓名学校联系电话学段小学学科科学教材章节教材版本:科教版(2017)一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章节:第5课《观察一瓶水》作业类型☑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作业功能☐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作业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水的一些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学生能够观察和比较水和其他物体的不同之处,如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题量共(11)小题,其中基础性作业(4)小题,拓展性作业(5)小题,实践类(2)小题。
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必做)题号作业内容设计意图1 水的特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有颜色和气味B. 无颜色和气味C. 会飞和会跳D. 会变形和会发光设计意图: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水的一些特征,如无颜色和无气味。
学科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探态度与责任能力维度:☑了解☐理解☐应用☐操作2 以下哪个物体与水最相似?A. 木块B. 铁块C. 石块D. 空气设计意图: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比较水和其他物体的不同之处,选择与水最相似的物体。
学科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探态度与责任能力维度:☑了解☐理解☐应用☐操作3 下面哪个物体没有固定的形状?A. 水B. 木块C. 铁块D. 石块设计意图:测试学生是否能够区分水和其他物体的不同之处,选择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
学科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探态度与责任能力维度:☑了解☐理解☐应用☐操作4水的透明度是指什么?A. 水的颜色B. 水的气味C. 水的流动性D. 透过水可以看到其他物体的程度设计意图:测试学生是否理解了透明度的概念,以及如何描述水的透明度。
学科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探态度与责任能力维度:☑了解☐理解☐应用☐操作第二部分拓展性作业(1—3必做,4与5二选一选做)题号作业内容设计意图1 水是一种_________。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我们周围的物体5.观察一瓶水]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选择题。
不能流动的是( )。
A、B、C、没有气味的是( )。
A、B、C、如图所示,这位同学是在比较水和洗发液的( )。
A、轻重B、形状C、黏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活动探究。
辨别水和洗发液。
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 )来分辨。
A、B、C、将水和洗发液装在两个不透明且开口的容器中,可以用( )来分辨。
A、B、C、正确闻不明物体气味的方法是( )。
A、B、C、【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我们周围的物体很多像水一样具有“会流动"的特征,写出一些符合“会流动"这个特征的物体的名称。
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A、【答案】:第6题【填空题】从下面几个方面分别写出水和油的特征,将相同的特征圈起来。
再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特征。
水和油的特征水:油:颜色:______气味:______形状:______是否透明:______是否会流动: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答案】:第8题【解答题】在下面图片周围的圈里分别写出图片中物体的一个特征。
【答案】:【解析】:。
5.《观察一瓶水》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我按照《观察一瓶水》的教学设计,为一年级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科学课。
课程主要围绕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异同,以及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展开。
通过这堂课的实践,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反思。
在聚焦导入环节,我通过出示一瓶矿泉水,引导学生们谈论他们对水的了解。
这一环节有效地激活了学生们对水的认知,并激发了他们新的兴趣。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水的概念掌握得还不够深入,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在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的环节,我引导学生们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他们发现了水和洗发液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的不同。
同时,我也强调了观察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如不能用“尝”的方法观察洗发液。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在闻洗发液时未能完全按照标准操作方法进行,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和监督。
在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环节,我引导学生们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观察结果时,语言表达还不够准确,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此外,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学生们应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去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同时,我也应该鼓励学生们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综上所述,本次《观察一瓶水》的教学设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科学课。
5.《观察一瓶水》教学反思(2)本次《观察一瓶水》的教学设计,我力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进一步理解水的基本特性,同时培养他们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描述事物之间异同的能力。
1.5观察一瓶水
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没有气味。
()
2、水和洗发液都是白色的。
()
3、水和洗发液都会流动。
()
4、水和洗发液都有固定的形状。
()
二、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不能流动的是()。
A.牛奶
B. 水
C. 木块
2、下列物体中,没有气味的是()。
A.牛奶
B. 水
C. 木块
3、“用手指蘸一些水或洗发液,点在手心处,一圈圈地涂抹,感觉润滑程度。
“这个实验是在比较水和洗发液的()。
A.轻重
B.形状C.黏稠度
三、填表题
四、实验探究
将相应序号填入表格内
五、活动探究
辨别水和洗发液
1、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来分辨。
A.手
B. 口
C. 眼睛
2、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不透明且开口的容器中,可以用()来分辨。
A.耳朵
B. 鼻子
C. 舌头
3、对于不明液体,正确的观察方法是()。
A.用眼睛看
B. 用鼻子闻
C. 用舌头尝
1.5观察一瓶水
答案及解析
一.
1、√
解析: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解析:水是透明的,不是白色的;洗发液有白色的,也有其他颜色的。
3、√
解析: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都会流动。
4、×
解析:水和洗发液都是液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
1、C
解析:小木块是固体,固体不具有流动性。
2、B
解析: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洗发液有清香味;小木块有木头的味道。
3、C
解析:“感觉润滑程度“是在比较黏稠度。
三、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软硬程度:软。
五、
1、C
解析:洗发液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是透明的,通过透明容器,可以直接用眼睛来分辨。
2、B
解析:容器是不透明且开口的,所以可以利用气味来分辨两种液体。
3、A
解析:对于不明的液体不能用鼻子闻或用舌头尝,以免有毒或含有细菌等对身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