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复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414.00 KB
- 文档页数:17
202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运用(21分)1、下面是你学过的一些词语,请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字。
(3分)①头晕目xun( ) ②忍俊不jīn( ) ③qnɡ( )天撼地④抖sǒu( )精神⑤更胜一chu( ) ⑥huǎnɡ( )然大悟2、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了告诫子孙刻苦学习,不虚度年华,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怪联挂在后辈的书屋: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根据语境,试为对联中四个“好”字注音。
(2分)(1) (2) (3) (4)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1)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3)辛弃疾在《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展望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4)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 ____(6)《观书有感》中比喻学习进步来自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句子是:(7)《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4、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2分)A。
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5、据称《墨西哥报》曾经别出心裁,把每天的天气预报写成诗,登在报纸固定的栏目上,很受读者欢迎。
一天,报纸上又登了这么一个天气预报:“晨风吹开飘动的乌云,给城市黎明带来金黄。
黄昏将有沙沙的阵雨,使喧闹的街道一片静寂。
”你能根据这首诗,把墨西哥当天的天气简练地概括出来吗?(3分)答:6、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请简要说说句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不少于20个字)。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注】①瘿:读yǐng。
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②焦:细瘦干枯。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湮于沙上________②转转不已________③及见外方人至________④焦而不吾类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B.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C.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D.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4)【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2.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为分宁主簿①。
有狱②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注】①主簿:官名。
②狱:案件。
③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家。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③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________④将弃官去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甲】文中作者独爱莲花,认为莲才是花中君子。
请结合对莲的描写体会莲具有哪些君子品性?(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阅读【乙】文,说说文中的周敦颐是个怎样的人?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螳螂捕蛇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②如碗,摆扑③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割之。
然审视殊④无所见,大疑。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⑤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⑥已破裂云。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觇(chān):察看,窥视。
部编版语文初一(下)期末复习:词语成语运用检测卷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
B.两江交汇、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山城。
C.羞怯的月儿露出迷人的笑容,慷慨淋漓....地用自已的银光抚慰大地山河。
D.每次倒掉一个馒头、几口米饭、小撮青菜也是浪费,可是有的人不以为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
B.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
C.他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就酣然入梦....了。
D.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B.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方面取得两项新突破——翻译和处理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中印边境戍边英雄烈士们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D.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靠着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致富之路。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罔顾..事实,不断借向中国泼污水转移视线,妄图以“甩锅”推责,嫁祸于人。
B.这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开平碉楼,赫然..矗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更显得宏伟壮观。
C.李花与吴红霞关系很好,平时总是摩肩接踵....,形影不离。
D.经典的配乐和她的舞姿相得益彰....,让舞蹈《一片绿叶》焕发奇异的光彩,形象地演绎了一片绿叶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句子的连贯专项练习#初一语文1.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
若心无国家之尊严,他们怎有如此壮行?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根据下文的“岳飞”“文天祥”“辛弃疾”“张骞”,对应的分别是“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岳飞在风波亭被害),“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过零丁洋》),“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出自《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故正确的排序是②④③①。
故选D。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而这家庭里边还有许多琐事,比方年老的娘姨病了,要请两天假;海婴的牙齿脱掉一个,要到牙医那里去看过,但是带他去的人没有,又得许先生。
②还有书、报、信,都要许先生看过,必要的就告诉鲁迅先生,不十分必要的,就先把它放在一处放一放,等鲁迅先生好些了再取出来交给他。
③而后拿出钱来,嘱咐好了娘姨,只买几块糖而不准让他格外地多买。
④来看鲁迅先生的人,多半都不到楼上来了,为的请鲁迅先生好好静养,所以把客人这些事也推到许先生身上来了。
⑤海婴在幼稚园里读书,又是买铅笔,买皮球,还有临时出些个花头,跑上楼来了,说要吃什么花生糖,什么牛奶糖,他上楼来是一边跑着一边喊着,许先生连忙拉住了他,拉他下了楼才跟他讲:“爸爸病啦!”A.④①⑤③②B.④①②⑤③C.⑤④③②①D.④②①⑤③【详解】通读五个句子可知,②④写关于鲁迅的事情;①③⑤写的是其他家庭琐事;③句语意紧承⑤句。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干②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干:求见。
③沟恤:沟渠。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________ ②自谓可将十万________③竟不可得________ ④恒独步庭阶________(2)下列加下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惟此六字惟手熟尔B.一老河兵闻之何陋之有C.几为所擒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古人岂欺我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3)翻译下列句子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②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4)(乙)文中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讲学家和刘羽冲失败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题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下画线字注音。
①尊君在不?________ ②诺,期返而食。
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③故人来,方与之食________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2.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③意与日去 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忠待人以宽(明)焦竑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
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芮季曰:“不如捐①之。
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
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③诸王,曰:“伯也隐。
”王怒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郁离子·献马》)【注释】①捐:抛弃,舍弃。
②哓(xiāo):吵嚷,争吵。
此指进谗言。
③谮:诬陷,中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而多信人之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不如捐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以子获为不止一马/屠惧,投以骨D.卒献之/生卒年月(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一、 选择题1、某市2013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则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10℃B .-6℃C .6℃D .10℃2.-6的相反数为( )A .6B .16C .-16D .-63.“把弯曲的河道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直线比曲线短C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 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据测算,如果全国每年减少10%的过度包装纸用量,则可减排二氧化碳3120000吨.把数31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12×105 B.3.12×106 C.31.2×105 D .0.312×1075.若是方程260x m +-=的解,则m 的值是A .-4B .4C .-8D .8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77a a a =+B .235=-y yC .y x y x y x 22223=- D.ab b a 523=+7、平面上有任意三点,可以确定( )条直线A 、1条B 、3条C 、1条或3条D 、无数条8、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9、将方程443x 1212x -=+--去分母,得到的方程是( ) A . -163x)(1-1)-2(2x =+ B . 163x 1)12x (2-=+--C . 43x 1)12x (2-=+--D .4)3x 1()12x (2-=+--10、如果线段AB=6cm ,BC=5cm ,则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1B . 11C . 5.5D .11或1二、填空题1、计算:0-1=___________。
2、若10a n -2b 4m 与-6a 2b 4是同类项,则5m+3n=。
3. 若23(2)0,y y x x -++=则的值为 . 4、大于 -212而小于131的整数有是 . 5、近似数61001.5⨯精确到 位.B A6、延长线段AB 到C ,使12BC AB =,反向延长AC 到D ,使12AD AC =,若8cm AB =,则CD =________. 7、某家具的标价是132元,若以8折售出,仍可获利10%,则该家具的进价是_ _8、已知代数式x 2+x+3的值是8,则代数式9-2x 2-2x 的值是________9、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 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是三、解答题1、计算:3×(-4)+(-28) ÷72、计算:4×(-3) 2-15÷(-3)-503、求代数式 (2a 2-5a )-2 (3a +5-2a 2)的值,其中a =-1(先化简,再求值)4、x x 5312452+=-;5、)2(62)1(4+-=-x x ;四、解答题1、如图,已知C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D 点为BC 的中点,AB =10cm ,求AD 的长度.2、 已知线段AB ,反向延长AB 到点C ,使12AC AB =.若点D 是BC 中点,3CD cm =,求AB 、AD 的长.(要求:正确画图给2分)3. 甲乙两人承包铺地砖任务,若甲单独做需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小时完成.甲乙二人合做6小时后,乙有事离开,剩下的由甲单独完成.问甲还要几个小时才可完成任务4、某商店需要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60件,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注:获利=售价-进价)5、已知方程3m-6=2m的解也是关于x的方程()234x n--=的解.(1)求m、n的值;(2)已知线段AB=m,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APnPB=,点Q为PB的中点,求线段AQ的长.BA。
导语: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家都复习好了吗?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新⼈教版初⼀期末语⽂考试题【三篇】,希望对⼤家有帮助。
初⼀期末语⽂考试题【⼀】⼀、积累与运⽤(20分)1.下⾯加点字注⾳全都正确的⼀项()(2分)A偌⼤(nuò)倏忽(shū)蜷曲(quán)骸⾻(hài)B响晴(xiǎng)发酵(jiào)哪吒(zhā)须臾(yú)C尴尬(gāng)匿笑(nì)瘫痪(tān)啜泣(chuò)D宽恕(sù)发髻(jì)喑哑(yīn)炫耀(xuàn)2.选出下⾯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项()(2分)A骇⼈听闻随声附和宽洪⼤量蛛丝马迹B滚⽠乱熟独具慧眼恍然⼤悟疲倦不堪C不求甚解形影不离不可抗据絮絮叨叨D喜出望外脸⾊憔悴各得其所⽔波粼粼3.结合语境分析下⾯句中加点词语使⽤正确的⼀项()(2分)A.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救⼈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难忘。
B.王⽼师看到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净净,不由得满⼼欢喜,眉开眼笑。
C.易中天⽼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不暇接。
D.球选⼿李娜从⼩就有⾃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成为亚洲坛的骄傲。
4.下⾯语⽂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2分)A.我们在刻画⼈物时可以从外貌、语⾔、动作、神态、⼼理等⽅⾯对⼈物进⾏细致的描绘,从⽽展现⼈物的精神⾯貌,体现⼈物的性格特点。
B.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虚构的故事,离奇的情节,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C.《⼩圣施威降⼤圣》节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元代⼩说家。
D.“塞翁失马焉知⾮福”⽐喻坏事在⼀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5.在横线上续写⼀句话,使之与前⾯的句⼦构成排⽐句。
(2分)弯弯的⽉⽛虽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同样可以照耀⼈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澈的溪流虽没有博⼤的胸怀,但同样可以滋润⼤地。
初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
在这幽深的竹林里,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照映。
【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被称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
【主题思想】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1)“独坐幽篁里”的“幽”,“深林人不知”中的“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2)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3)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九首(其六)刘禹锡日照澄洲①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①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
②江隈:江岸弯曲处。
(1)诗歌第一句中的“”“”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第二句中的“”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①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③。
千里江山寒色④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③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
④寒色:即秋色。
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题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世隶耕________②日扳仲永________③称前时之闻________④受之天________(2)下面各组划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夸父与日逐走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C.又七年,还自扬州屠自后断其股D.于舅家见之但当涉猪,见往事耳(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方仲永作诗由“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说明了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唐太宗诲太子(宋)司马光上谓侍臣曰①:朕自立太子②,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③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
”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侍:在尊长旁边陪伴。
②太子:指唐高宗李治。
③稼穑:泛指农业生产。
稼,耕种。
穑,收割。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见其饭/见往事耳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2)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16的平方根是() A .4±B .4C .2±D .22.下列四幅名车标志设计中能用平移得到的是( ) A .奥迪B .本田C .奔驰D .铃木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有下列命题,①4的算术平方根是2;②一个角的邻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假命题有(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如图,直线//EF MN ,点A ,B 分别是EF ,MN 上的动点,点G 在MN 上,ACB m ∠=︒,AGB ∠和CBN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若52D ∠=︒,则m 的值为( ).A .70B .74C .76D .806.下列关于立方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9-的立方根是3-B .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0,1-C .64-的立方根为4-D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7.如图,在//AB CD 中,∠AEC =50°,CB 平分DCE ∠,则ABC ∠的度数为( )A .25°B .30°C .35°D .4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10,1A ,()21,1A ,()31,0A ,()42,0A ,…那么点2021A 的坐标为( )A .()505,0B .()505,1C .()1010,0D .()1010,1九、填空题9.若23(2)m n =0,则n m =________ .十、填空题10.已知点,A a b ()在第四象限,||5,||3a b ==,则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坐标是_____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点D 是△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若∠A =64°,则∠D =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将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直尺(//EF HG )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90ACB ∠︒=)在直尺的一边上,若255∠︒=,则1∠的度数等于________.十三、填空题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十四、填空题14.已知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e 是13的整数部分,f 是5的小数部分,求代数式a b +﹣3cd +e ﹣f =__.十五、填空题15.点()2,1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__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1),(2,1),(2,2),(1,2),(1,3),(2,3)…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2021个点的坐标为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39(6)27----. (2)﹣12+(﹣2)3×31127()89--⨯- .十八、解答题18.已知:215a ab +=,210b ab +=,1a b -=,求下列各式的值: (1)a b +的值; (2)22a b +的值.十九、解答题19.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130∠=︒,60B ∠=︒,AB AC ⊥. 求证://AD BC .证明:AB AC ⊥(已知),∵∠______90=︒(____________________). ∴130∠=︒,60B ∠=︒(已知), ∵1BAC B ∠+∠+∠=__________. 即∠______180B +∠=︒∴//AD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解答题20.如图,三角形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将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平移后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A ______,1B ______,1C ______; (2)画出平移后三角形111A B C ;(3)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二十一、解答题21.已知:31a +的立方根是2-,21b -的算术平方根3,c 是43的整数部分. (1)求,,a b c 的值;(2)求922a b c -+的平方根.二十二、解答题22.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cm 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处一块面积为300cm 2的长方形纸片.(1)请帮小丽设计一种可行的裁剪方案;(2)若使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处符合要求的纸片吗?若能,请帮小丽设计一种裁剪方案,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点E 在直线AB 、DC 之间,且180DEB ABE CDE ∠+∠-∠=︒. (1)求证://AB DC ;(2)若点F 是直线BA 上的一点,且BEF BFE ∠=∠,EG 平分DEB ∠交直线AB 于点G ,若20D ∠=︒,求FEG ∠的度数;(3)如图3,点N 是直线AB 、DC 外一点,且满足14CDM CDE ∠=∠,14ABN ABE ∠=∠,ND 与BE 交于点M .已知()012CDM αα∠=︒<<︒,且//BN DE ,则NMB ∠的度数为______(请直接写出答案,用含α的式子表示).二十四、解答题24.已知//PQ MN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90ACB EDF ∠=∠=︒,45ABC BAC ∠=∠=︒,30DFE ∠=︒,60DEF ∠=︒.(1)若三角板如图1摆放时,则α∠=______,β∠=______.(2)现固定ABC 的位置不变,将DEF 沿AC 方向平移至点E 正好落在PQ 上,如图2所示,DF 与PQ 交于点G ,作FGQ ∠和GFA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H ,求GHF ∠的度数; (3)现固定DEF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至AC 与直线AN 首次重合的过程中,当线段BC 与DEF 的一条边平行时,请直接写出BAM ∠的度数.二十五、解答题25.已知//,MN GH 在Rt ABC 中,90,30ACB BAC ∠=︒∠=︒,点A 在MN 上,边BC 在GH 上,在Rt DEF △中,90,DFE ∠=︒边DE 在直线AB 上,45EDF ∠=︒;(1)如图1,求BAN ∠的度数;(2)如图2,将Rt DEF △沿射线BA 的方向平移,当点F 在M 上时,求AFE ∠度数; (3)将Rt DEF △在直线AB 上平移,当以A D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FAN ∠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则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即x 2=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x ±=±. 【详解】解:16的平方根是16=4±.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0的平方根是0;正数有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它们是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A 【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A 、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符合题意; B 、不是经过平移得解析:A 【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A 、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符合题意; B 、不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的符合题意; C 、不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 D 、不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图形平移的概念. 3.C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内点的特征判断即可; 【详解】 ∵10-<,30-<,∴点(-1,-3)位于第三象限;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内点的特征,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逐一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①42=∴①是假命题;②大于90︒的角的的邻补角小于这个角,∴②是假命题;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 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是真命题. 所以假命题有①②.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CB =∠5+∠1+∠2,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m 即可. 【详解】解:过C作CH∥MN,∴∠6=∠5,∠7=∠1+∠2,∵∠ACB=∠6+∠7,∴∠ACB=∠5+∠1+∠2,∵∠D=52°,∴∠1+∠5+∠3=180°−52°=128°,由题意可得GD为∠AGB的角平分线,BD为∠CBN的角平分线,∴∠1=∠2,∠3=∠4,∴m°=∠1+∠2+∠5=2∠1+∠5,∠4=∠1+∠D=∠1+52°,∴∠3=∠4=∠1+52°,∴∠1+∠5+∠3=∠1+∠5+∠1+52°=2∠1+∠5+52°=m°+52°,∴m°+52°=128°,∴m°=76°.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关键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6.B【分析】各项利用立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939-B、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0,1,故该选项正确;C、648-,-8的立方根为-2,故该选项错误;D、0的立方根是0,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7.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BCD,∠ECD=∠AEC=5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CE=∠BCD =1∠ECD=25°,由此即可求解.2【详解】解:∵AB ∥CD ,∴∠ABC =∠BCD ,∠ECD =∠AEC =50° ∵CB 平分∠DCE ,∴∠BCE =∠BCD =12∠ECD =25° ∠ABC =∠BCD =2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D 【分析】根据图象移动的得出移动4次一个循环,得出结果即可; 【详解】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 ∵,∴的坐标是; 故答案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题,准确计算解析:D 【分析】根据图象移动的得出移动4次一个循环,得出结果即可; 【详解】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 ∵202145051÷=,∴2021A 的坐标是()()5052,11010,1⨯=; 故答案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题,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九、填空题 9.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非负数之和为零则每个非负数都为零可得:m+3=0,n -2=0,解得:m=-3,n=2,则==9.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解析:9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非负数之和为零则每个非负数都为零可得:m+3=0,n -2=0,解得:m=-3,n=2,则n m =2(3)-=9.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十、填空题 10.【分析】由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符号是(+,-),可得,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因为在第四象限,则,所以,又因为关于y 轴对称,x 值相反,y 值不变,解析:53--(,) 【分析】由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符号是(+,-),可得53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因为,A a b ()在第四象限,则00a b ><,,所以53A -(,), 又因为53A -(,)关于y 轴对称,x 值相反,y 值不变, 所以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坐标为53--(,). 故答案为53--(,). 【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的意义和对称的特点.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十一、填空题 11.128° 【解析】 【分析】由点D 为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得到点D 为△ABC 的外心,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D 为△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 ∴点D 为△ABC 的解析:128°【解析】【分析】由点D 为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得到点D 为△ABC 的外心,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到结果【详解】∵D 为△ABC 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点D 为△ABC 的外心,∴∠D=2∠A∵∠A=64°∴∠D=128°故∠D 的度数为128°【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来解答十二、填空题12.3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详解】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练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析:3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详解】//EF HG ,255∠︒=255FCD ∴∠=∠=︒190FCD ACB ∠+∠=∠=︒19055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练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十三、填空题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 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十四、填空题14.【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a+b =0,∵c 、d 互为倒数,∴cd =1,∵3<<4,∴的整数部分解析:4【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a+b =0,∵c 、d 互为倒数,∴cd =1,∵34,∴3,e =3,∵23,∴2,即f 2,∴e ﹣f=)013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倒数、无理数的估算,掌握相反数、倒数的意义,以及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表示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十五、填空题15.【分析】根据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写出答案.【详解】解:∵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点的纵坐标与点的纵坐标相同,点的横坐标是点的横坐标的相反数,故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解析:()2,1--【分析】根据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写出答案.【详解】解:∵点()2,1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Q ,∴点Q 的纵坐标与点P 的纵坐标相同,点Q 的横坐标是点P 的横坐标的相反数,故点Q 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与直角坐标系相关的知识,理解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纵坐标相等,横坐标是其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45,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正方形直线上,最右边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点的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1结束,当右下角的点横坐解析:(45,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正方形1y =直线上,最右边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点的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1结束,当右下角的点横坐标是偶数时,以偶数为横坐标,纵坐标为右下角横坐标的偶数的点结束,根据此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图形,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1y =直线上最右边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例如: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1,共有1个,211=,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2时,如下图点(2,1)A ,共有4个,24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3时,共有9个,293=,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4时,如下图点(4,1)B ,共有16个,2164=,⋯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n 时,共有2n 个, 2452025=,45是奇数,∴第2025个点是(45,1),202520214-=,点是(45,1)向上平移4个单位,∴第2021个点是(45,5).故答案为:(45,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变化,观察出点的个数按照平方数的规律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十七、解答题17.(1)0;(2)-3.【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平方根、立方根定义,以及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原式=3-6-解析:(1)0;(2)-3.【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平方根、立方根定义,以及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原式=3-6-(-3)=3-6+3=0;(2)原式= -1+(-8)×18-(-3)×(-13)=-1-1-1=-3.故答案为(1)0;(2)-3.【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涉及立方根、平方根、乘方运算,掌握实数的运算顺序是关键.十八、解答题18.(1)±5;(2)13【分析】(1)将已知两式相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可得结果;(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①,②,①+②得:,即,∴;(2)解析:(1)±5;(2)13【分析】(1)将已知两式相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225a b +=,可得结果;(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22a b +=()()2212a b a b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1)∵215a ab +=①,210b ab +=②,①+②得:22225a b ab ++=,即()225a b +=,∴5a b +=±;(2)∵1a b -=,∴22a b +=()()2212a b a b ⎡⎤++-⎣⎦=()221512⎡⎤±+⎣⎦=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应用,熟练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式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九、解答题19.BAC ,垂直的定义,180°,BA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已知证明∠BAD ,即,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已知),∴∠BAC (解析:BAC ,垂直的定义,180°,BA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已知证明∠BAD 180B +∠=︒,即1180BAC B ∠+∠+∠=︒,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AB AC ⊥(已知),∴∠BAC 90=︒(垂直的定义).∵130∠=︒,60B ∠=︒(已知),∴1BAC B ∠+∠+∠=180°即∠BAD 180B +∠=︒∴//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BAC ,垂直的定义,180°,BA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定义和平行线的判定,证明∠BAD 180B +∠=︒是解题关键. 二十、解答题20.(1),,;(2)见解析;(3)【分析】(1)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三点坐标;(2)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找到各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出答案; (3)将△ABC 补全为长方形解析:(1)()4,7,()1,2,()6,4;(2)见解析;(3)192【分析】 (1)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三点坐标;(2)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找到各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出答案;(3)将△ABC 补全为长方形,然后利用作差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平移后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4,7A ,()11,2B ,()16,4C ;(2)画出平移后三角形111A B C ;(3)1519255322ABC ABE GBC AFC EBGF S S S S S =---=---=长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移的特点准确作出图形,第三问求解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时候可以先补全,再减去.二十一、解答题21.(1);(2)其平方根为.【分析】(1)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即可求出的值;(2)将(1)题求出的值代入,求出值之后再求出平方根.【详解】解:(1)由题得..又,解析:(1)3,5,6a b c =-==;(2)其平方根为4±.【分析】(1)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即可求出,,a b c 的值;(2)将(1)题求出的值代入922a b c -+,求出值之后再求出平方根. 【详解】解:(1)由题得318,219a b +=--=.3,5a b ∴=-=. 364349<6437∴<.6c ∴=.3,5,6a b c ∴=-==.(2)当3,5,6a b c =-==时,()99223561622a b c -+=⨯--+⨯=. ∴其平方根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十二、解答题22.(1)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 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不能,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设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a cm∴解析:(1)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 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不能,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设面积为400cm 2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a cm∴a 2=400又∵a >0∴a =20又∵要裁出的长方形面积为300cm 2∴若以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长方形的长,则长方形的宽为:300÷20=15(cm )∴可以以正方形一边为长方形的长,在其邻边上截取长为15cm 的线段作为宽即可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2)∵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3: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 ,则宽为2x cm∴6x 2=300∴x 2=50又∵x >0∴x=∴长方形纸片的长为又∵(2=450>202即:>20∴小丽不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二十三、解答题23.(1)见解析;(2)10°;(3)【分析】(1)过点E 作EF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结合已知条件,得出即可证明;(2)过点E 作HE ∥CD ,设 由(1)得AB ∥CD解析:(1)见解析;(2)10°;(3)18015α︒-【分析】(1)过点E 作EF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CDE DEF ∠=∠结合已知条件180DEB ABE CDE ∠+∠-∠=︒,得出180,FEB ABE ∠+∠=︒即可证明;(2)过点E 作HE ∥CD ,设,,GEF x FEB EFB y ∠=∠=∠= 由(1)得AB ∥CD ,则AB ∥CD ∥HE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0,DEF D EFB y ∠=∠+∠=︒+再由EG 平分DEB ∠,得出,DEG GEB GEF FEB x y ∠=∠=∠+∠=+则2DEF DEG GEF x y ∠=∠+∠=+,则可列出关于x 和y 的方程,即可求得x ,即GEF ∠的度数;(3)过点N 作NP ∥CD ,过点M 作QM ∥CD ,由(1)得AB ∥CD ,则NP ∥CD ∥AB ∥QM ,根据14CDM CDE ∠=∠和CDM α∠=,得出3,MDE α∠=根据CD ∥PN ∥QM ,DE ∥NB ,得出,PND CDM DMQ α∠=∠=∠=3,EDM BNM α∠=∠=即4,BNP α∠=根据NP ∥AB ,得出4,PNB ABN α∠=∠=再由14ABN ABE ∠=∠,得出16,ABM α∠=由AB ∥QM ,得出18016,QMB α∠=︒-因为NMB NMQ QMB ∠=∠+∠,代入α的式子即可求出BMN ∠.【详解】(1)过点E 作EF ∥CD ,如图,∵EF ∥CD ,∴,CDE DEF ∠=∠∴,DEB CDE DEB DEF FEB ∠-∠=∠-∠=∠∵180DEB ABE CDE ∠+∠-∠=︒,∴180,FEB ABE ∠+∠=︒∴EF ∥AB ,∴CD ∥AB ;(2)过点E 作HE ∥CD ,如图,设,,GEF x FEB EFB y ∠=∠=∠=由(1)得AB ∥CD ,则AB ∥CD ∥HE ,∴20,,D DEH HEF EFB y ∠=∠=︒∠=∠=∴20,DEF DEH HEF D EFB y ∠=∠+∠=∠+∠=︒+又∵EG 平分DEB ∠,∴,DEG GEB GEF FEB x y ∠=∠=∠+∠=+∴2,DEF DEG GEF x y x x y ∠=∠+∠=++=+即220,x y y +=︒+解得:10,x =︒即10GEF ∠=︒;(3)过点N 作NP ∥CD ,过点M 作QM ∥CD ,如图,由(1)得AB ∥CD ,则NP ∥CD ∥AB ∥QM ,∵NP ∥CD ,CD ∥QM ,,CDM α∠=∴PND CDM DMQ α∠=∠=∠=,又∵14CDM CDE ∠=∠, ∴33,MDE CDM α∠=∠=∵//BN DE ,∴3,MDE BNM α∠=∠=∴34,PNB PND BNM ααα∠=∠+∠=+=又∵PN ∥AB ,∴4,PNB NBA α∠=∠= ∵14ABN ABE ∠=∠, ∴44416,ABM ABN αα∠=∠=⨯=又∵AB ∥QM ,∴180,ABM QMB ∠+∠=︒∴18018016,QMB ABM α∠=︒-∠=︒-∴1801618015NMB NMQ QMB ααα∠=∠+∠=+︒-=-.【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相等的角,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来计算和推导角之间的关系.二十四、解答题24.(1)15°;150°;(2)67.5°;(3)30°或90°或12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角的度数解答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分当B解析:(1)15°;150°;(2)67.5°;(3)30°或90°或12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角的度数解答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分当BC∥DE时,当BC∥EF时,当BC∥DF时,三种情况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1)作EI∥PQ,如图,∵PQ∥MN,则PQ∥EI∥MN,∴∠α=∠DEI,∠IEA=∠BAC,∴∠DEA=∠α+∠BAC,∴α= DEA -∠BAC=60°-45°=15°,∵E、C、A三点共线,∴∠β=180°-∠DFE=180°-30°=150°;故答案为:15°;150°;(2)∵PQ∥MN,∴∠GEF=∠CAB=45°,∴∠FGQ=45°+30°=75°,∵GH,FH分别平分∠FGQ和∠GFA,∴∠FGH=37.5°,∠GFH=75°,∴∠FHG=180°-37.5°-75°=67.5°;(3)当BC∥DE时,如图1,∵∠D=∠C=90 ,∴AC∥DF,∴∠CAE=∠DFE=30°,∴∠BAM+∠BAC=∠MAE+∠CAE,∠BAM=∠MAE+∠CAE-∠BAC=45°+30°-45°=30°;当BC∥EF时,如图2,此时∠BAE=∠ABC=45°,∴∠BAM=∠BAE+∠EAM=45°+45°=90°;当BC∥DF时,如图3,此时,AC∥DE,∠CAN=∠DEG=15°,∴∠BAM=∠MAN-∠CAN-∠BAC=180°-15°-45°=120°.综上所述,∠BAM的度数为30°或90°或12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性质和判定: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理清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二十五、解答题25.(1)60°;(2)15°;(3)30°或15°【分析】(1)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即可得出结论;(2)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得出结论;(3)分和两种情况求解即可得解析:(1)60°;(2)15°;(3)30°或15°【分析】(1)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90CAN ∠=︒,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FD ∠,即可得出结论;(3)分90DAF ∠=︒和90AFD ∠=︒两种情况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MN GH ,180ACB NAC ∴∠+∠=︒,90ACB ∠=︒,90CAN ∴∠=︒,30BAC ∠=︒,9060BAN BAC ∴∠=︒-∠=︒;(2)由(1)知,60BAN ∠=︒,45EDF ∠=︒,18075AFD BAN EDF ∴∠=︒-∠-∠=︒,90DFE ∠=︒,15AFE DFE AFD ∴∠=∠-∠=︒;(3)当90DAF ∠=︒时,如图3,由(1)知,60BAN ∠=︒,30FAN DAF BAN ∴∠=∠-∠=︒;当90AFD ∠=︒时,如图4,90DFE ∠=︒,∴点A ,E 重合,45EDF ∠=︒,45DAF ∴∠=︒,由(1)知,60BAN ∠=︒,15FAN BAN DAF ∴∠=∠-∠=︒,即当以A 、D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FAN ∠度数为30或15︒.【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和差的计算,求出60BAN ∠=︒是解本题的关键.。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
(2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
(4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2)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 )(3)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4)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自从来到这世界上,人类就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B.考试失败了,李玲伤心极了,她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她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5.仿照下列句中画线的部分,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
6.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同学,那么你向他(她)真诚地道歉,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C.对不起,是我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好不好?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7、按照课文或根据意思用课文中原句填空(12分)(1)海内存知己,。
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④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③迨:等到。
④倍:通“背”。
(1)下列对甲文中欧阳修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年丧父B.经济困难C.身体不适D.勤奋好学(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参考字典解释,谈谈“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惟”的义项:①思,考虑。
②只,只有。
③句首语气词。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
(5)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故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初一数学期末复习专题一、选择题1.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16,第二次剪去剩下的16,两次相比较,()。
A.第一次剪的绳子长些B.第二次剪的绳子长些C.两次剪的绳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2.垃圾分类,举手之劳。
某小区12月总共产生了80吨垃圾,其中厨余垃圾占12,可回收垃圾的质量是厨余垃圾的35,该小区12月产生了()吨可回收垃圾。
A.24B.32C.40D.483.元旦期间,甲、乙两个商场都采取了优惠措施,甲商场全部商品九折出售,乙商场每消费100元送10元的购物券,若两商场的同种商品原定价都相同,小明计划用500元购物,选择()。
A.甲商场合算些B.乙商场合算些C.两个商场都一样D.无法判断4.一个底面半径为12厘米的圆柱形杯中装有水,里面有一个底面直径是12厘米,高是18厘米的圆锥形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当铁块从杯中取出后,杯中的水面会下降()厘米。
A.2B.1.5C.1D.0.55.如下图,一个内直径是4cm的胶水瓶里,当瓶子正放时,瓶内胶水高度为7cm,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胶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3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毫升。
A.62.8B.125.6C.87.92D.94.26.如下图,一根圆柱形木料,如果把它的高截短2dm,它的表面积减少了12.56dm2。
这根圆柱形木料的体积减少了()dm3。
A.6.28B.25.12C.12.56D.3.14 7.在2∶5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A.6B.9C.12D.158.甲数的14等于乙数的56,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A.3∶10B.5∶2C.10∶3D.5∶169.甲与乙是成反比例的量,如果甲增加25%,乙就会()。
A.增加25%B.减少25%C.增加20%D.减少20% 10.文具店卖出两套书,最后售价都是60元。
已知其中一套赚了25%,另一套亏了25%,在这次交易中,文具店老板()。
A.不盈也不亏B.亏了8元C.亏了27元D.赚了8元二、填空题11.一个时钟,时针长8厘米,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时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 )厘米。
初一地理期末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 地球的形状是()A. 扁球体B. 正球体C. 椭球体D. 多面体2.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万公里B. 2万公里C. 3万公里D. 5万公里3.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A.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B.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热带C.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温带D. 亚热带、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二、填空题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________,公转周期是 ________。
2.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而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___。
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 ________,最大的陆是 ________。
三、判断题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2.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3.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是均匀的。
()四、简答题1. 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描述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五、论述题1. 论述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 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六、综合分析题1.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地球上的热带地区气候炎热,而寒带地区气候寒冷。
2. 结合地理知识,讨论为什么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B二、填空题1. 一天,一年2. 南半球和西半球3. 太平洋,亚欧大陆三、判断题1. ×2. √3. ×四、简答题1.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的地区有昼夜之分,并且影响着时间的划分。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以及不同纬度地区气候的差异。
2.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炎热潮湿,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寒带气候寒冷干燥。
五、论述题1.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分布,陆地吸收和释放热量的速度比海洋快,因此陆地上的气候变化更加剧烈。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进而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分布,使得赤道地区温度高,两极地区温度低。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乙齐有甄彬①者,有器业②。
尝以一束苎③,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
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彬得金,送还西库。
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④不记录。
檀越⑤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
(注释)①甄(zhēn)彬:南北朝时齐朝人。
②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