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对比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华为公司为例摘要日渐复杂的市场环境,让我国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由于我国很多企业都急于发展,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导致企业在后面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难于跨越,无法给企业带来成功。
所以,我们要提高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和加强对我国企业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
本篇论文以我国著名的民营代表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以内部控制制度的五要素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作为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这三种研究方法,找出我国部分企业内控所存在的严重问题,通过了解分析华为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和成功之处,从而探讨华为成功内控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仅在于简单制定内控制度政策和内控手册,还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和保障措施,比如反馈监督系统,信息交流与沟通,人员保障措施等。
内控的有效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因此我国企业要保障其内控有效,才能让其在企业管理中起作用。
所以,我国企业不仅要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还要重视其内控设置的合理性,内控执行的力度和对内控的监督系统的建立。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华为;内控五要素Talking about the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Taking Huawei as an ExampleAbstract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market environment has made China's requirements for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the rol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Because many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eager to develop, they hav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s a result, enterprises face many problems in the later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overcome and fail to bring success to enterprises. Therefore, we must increase the degree of emphasis on internal control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in Chinese enterprises.This paper takes China ’s famous private representative enterpris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s an example. The five element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ntrol are used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e three research methods of case analysis method find out th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some enterprises in China. By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e innovations and successes of Huawei'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 significance of Huawei's successful internal control for other companies can be explored.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not only about the simple formul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policies and internal control manuals, but also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responding supervision and safeguard measures, such as feedback supervision systems,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and personnel safeguard measu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focu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refore, Chinese enterprises must ensure that their internal control is effective in order to make it play a role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refore, Chinese enterprises must not only increase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they attach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but also the rationality of their internal control settings, the intensity of internal control enforc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supervision.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System;effectiveness;Huawei;Five element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二)研究办法及思路 (2)二、内部控制理论基础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3)(一)内部控制理论综述 (3)(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5)三、我国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 (6)(一)企业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6)(二)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6)(三)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6)(四)普遍缺乏监督机构或者监督力度不够 (7)(五)缺乏有效的反馈措施或系统 (7)四、华为公司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 (8)(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8)(二)华为内部控制制度创新之处分析 (8)五、华为内控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公司的借鉴意义 (13)(一)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 (13)(二)完善销售流程 (13)(三)建立监督系统 (13)(四)建立反馈系统 (13)六、结论、不足和展望 (14)(一)结论 (14)(二)不足 (14)(三)展望 (15)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部控制课题研究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通过建立一套系统性的控制措施和制度,以确保其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得到合理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内部控制课题研究是对内部控制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研究工作。
内部控制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研究内部控制的概念、原理、目标和构建等基本理论问题,探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关系的理论模型。
2. 内部控制框架研究:研究国内外内部控制框架,对比分析各种框架的优缺点,提出对不同类型企业适用的内部控制框架。
3. 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研究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工具,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的问题。
4. 内部控制改进研究: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企业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效果。
5. 内部控制实务研究:研究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各种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等问题,为企业在实践中提供指导。
内部控制课题研究对于企业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研究内部控制课题,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建议,帮助企业降低风险、防范欺诈、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同时,对于学术界来说,内部控制课题研究也可以增加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拓展,推动内部控制学科的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对比案例分析目录第一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兼论中日航空业的困局 (2)第二节毕马威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兼论安达信的消亡 (13)第三节绿城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以万科、中海为标 (22)第四节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兴与衰的更替 (28)第一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兼论中日航空业的困局美国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创建于1971年,是美国第五大航空公司(注:前四大分别为达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美联航和大陆航空公司),从载客量来看则是世界第3大航空公司。
它从仅有56万美元,3架波音737客机,经营达拉斯、休斯敦和圣安东尼奥的短程航运业务的地方性小公司,发展至目前拥有超过300架波音737客机,每天出发超过2700班机,员工数目超过3.5万人。
最令人惊奇的是,它创下了1973年以来连续30多年赢利的业界奇迹,也是惟一一家连续盈利时间最长的航空公司,连续4年(1997-2000年)被著名的《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之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日航空业的困局。
我国五大航空上市公司——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和上海航空,最近几年动辄亏损并接受国家注资扶持。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五大上市航空公司更是无一盈利,亏损总额占全球航空公司亏损总额的比例高达56%。
日本航空市场更显萧条,以被视作“支撑国民荣誉感”及“日本株式会社”战后经济繁荣的骄傲象征,日本乃至整个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为例,最近5年里竟有4年出现亏损,今年甚至爆出日本历史上金融业外最大的破产重整案件并被东京证交所摘牌。
究其差异,可以发现美国西南航空十分注重内部控制管理,与大型软件公司联手打造内部管理和控制系统,有着成熟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从而为达成持续获利目标保驾护航。
以下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总结美国西南航空的成功经验,反思中日航空业的困局,探讨航空业内部控制的改进方向。
⼀、单项选择题1、项⽬组内部的讨论为项⽬组成员提供了交流信息和分享见解的机会。
以下可能不构成项⽬组讨论成员的是()。
A.该审计项⽬的本地区项⽬经理B.该审计项⽬的跨地区项⽬组的关键成员C.审计项⽬组的所有助理⼈员D.审计过程中所聘的专业技术⼈员2、下列属于预防性控制是()。
A.每⽉末给债务单位寄发对账单B.仓库发货所采⽤的出库凭证连续编号C.复核⽑利率的合理性D.如果没有付款,办理发货业务时,计算机系统会提⽰并记录,终⽌业务3、注册会计师对⾏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了解的范围和程度会因被审计单位所处⾏业、规模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不同。
对从事计算机硬件制造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可能更关⼼()。
A.宏观经济⾛势以及货币、财政等⽅⾯的宏观经济政策B.环保法规C.资本充⾜率D.市场和竞争以及技术进步的情况4、在下列选项所描述的内部控制中,最适宜于被审计单位防⽌出现漏记购货现象的是()。
A.⽣成收货报告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更新采购档案B.在更新采购档案之前必须先有收货报告C.销货发票上的价格根据价格清单上的信息确定D.计算机将各凭证上的账户号码与会计科⽬表对⽐,然后进⾏⼀系列的逻辑测试5、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法律与监管环境,为此,应当了解下列内容()。
A.与⽣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市场信息B.适⽤的会计准则、制度和⾏业特定惯例C.⽣产设施、仓库的地理位置及办公地点D.从事电⼦商务的情况、研究与开发⽀出6、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了解P公司的内部控制。
了解重要内部控制时,不应实施的程序是()。
A.询问P公司的有关⼈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件B.检查内部控制⽣成的⽂件和记录C.选择若⼲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穿⾏测试D.重新执⾏P公司的重要内部控制7、以下关于内部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主要是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和确定内部控制的执⾏B.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不能代替其对内部控制运⾏有效性的测试程序C.内部控制的⾃动化成分在处理涉及主观判断的状况或交易事项时可能⽐⼈⼯控制更为适当D.信息技术通常可以降低控制被规避的风险,从⽽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8、在审计过程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则可以就这些内部控制缺陷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进⾏沟通。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摘要21世纪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科学交流迅速、信息流动日益全球化的世纪。
这种时代背景下,为建设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我国引进和借鉴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却不可以完全照抄照搬。
我们应该从借鉴中求创新,积极地开展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探讨。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具体包括内部控制的含义、局限性和相关理论基础,在这些基本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环境薄弱,风险评估能力较弱,控制活动不规范,信息与沟通不畅,内部监管不健全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从建立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会计业务记录控制,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控制等方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1绪论1.1研究背竟近年来不断暴出了国有企业丑闻,例如:深圳石化隐瞒巨额亏损十多年。
截至2001年6月末,该公司累计亏损21.6亿元,资不抵债15。
34亿元,而董事长陈涌庆在经营决策中存在重大失误、违规担保,并隐瞒亏损十多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违规操作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巨额亏损.2004年11月30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宣布它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中损失5。
5亿美元,公司总裁陈久霖被新加坡警方拘留,公司进入重组,震惊中外.陈久霖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创业者和元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实际上也成了陈久霖的“一人公司",内部人控制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丑闻产生了重大原因;旧粤海全面失控,被迫重组,而新粤海强力控制,提前新生。
20世纪90年代后,旧粤海走上了一条“负债高、大规模、效益低”的发展模式,但是人事管理行政化、内部控制薄弱、追求规模政绩的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粤海微机终于爆发。
2000年1月,广东省政府在香港注册成立新粤海.新粤海颁布了有名的“18条禁令”,严格控制各级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坚决消灭外账,严格内部控制与监督制度,新粤海扭亏为盈,并且利润逐渐增加.从这些时间可以看出研究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已成为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举措.首先,研究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是遏制腐败的需要。
后台对内控工作的评价
1、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相对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
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纸上文章”和应付检查层面,未对执行和监管起到指导作用。
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成本过高,造成单位办事手续繁琐,不利于运行效率提高,因而对内控的执行缺乏积极性。
2、缺乏高水准内控管理人员:
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内控知识缺乏,或缺少相应的内控经验,内控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所预测的效果,导致内控执行时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内控失效。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摘要:自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具体规定后,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规定,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本文重点分析了2020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重点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在探讨上述问题之前,应首先明确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
内部控制,根据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因此,照此理解,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也就是把与此定义有关的方面的信息告知给大众。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首先要建立在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之上,定期对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既是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企业成功的动力机制。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在这一部分,我首先将根据深圳市博迪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迪博2020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描述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1.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根据“内部控制白皮书”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共有3794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度报告,5家未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
其中披露了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有3642家,占比为95.99%。
对比2007~2019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统计数据发现:自2007年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起趋于稳定;内部控制评价结论非整体有效比例自2013年起也呈整体上升趋势。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探析【摘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是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入手,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了探析。
在分别阐述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方法探讨、实施过程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
结论部分提出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细致研究,将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本文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指标体系、国有企业、评价方法、实施过程、问题、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作为国家所有的企业,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关键环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规范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内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需要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来识别和应对各种风险。
国家政策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不断加强,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来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是当前国有企业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其研究和探讨,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思路,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了解其在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和改善经营绩效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研究,旨在为国有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帮助其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控经纬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田亦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摘要:内部控制的质量能够检验一个企业对于内外部风险的调节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经营规划,扩大发展,可见内部控制之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鉴于此,怎样最大化地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成为企业经营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一直以来都是企业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内部控制能力能够体现企业管理水平,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调控经营风险、实现股权制衡等。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公司绩效1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资本流动加快,经营风险加剧,市场竞争激烈,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想赢得竞争,就要加强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推动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企业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钢铁行业,出现这些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不够。
因此,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就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企业全面利用各种资源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实现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经济利润的上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手段。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为了迎合市场竞争。
市场经济下,竞争激烈,不管什么企业,都要具有一定的实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策略,帮助企业认真审视市场发展局势,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及时做出调整。
此外,企业还要对比调整前和调整后的经营效率,确保调整后的内部控制的质量,激发企业的管理潜力。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信息质量。
在鱼龙混杂的虚假信息面前,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才能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提供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来扩大企业影响力。
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帮助企业经营者制定更加远大的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扩大发展。
·综合2014年第4期(下)内部控制研究综述宋晓华祁晨祖丕娥(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摘要:随着各国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围绕内部控制的研究日渐广泛而深入。
本文将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分为基本理论研究、控制效率研究、评价研究以及与相关学科融合研究四类,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现有研究成果,试图达到对内部控制研究的综合认识,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研究综述作者简介:宋晓华(1971-),女,黑龙江五常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祁晨(1990-),女,北京市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祖丕娥(1985-),女,山东临沂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一、引言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逐步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与此同时,学术界围绕内部控制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和丰富,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文献。
本文从多个角度考察内部控制,通过对我国内部控制基本理论、效率、评价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试图达到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的综合认识,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二、内部控制研究综述(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现有文献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本质和要素两方面。
(1)内部控制本质。
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这样定义内部控制的: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前期主要针对内部控制概念展开。
早期的代表性研究文献,阎达五等(2001)的《内部控制框架构架》,指出内部控制发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为主线,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会计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评价方法【摘要】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竞??压力在不断增强,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变革,将挑战变为机遇,是当前社会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高效的内部控制手段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部问题,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保障,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关注的焦点。
这就需要企业对内部控制中的问题进行科学解析,分析原因,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认真落实,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途径、有效性、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等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展开论述,以通过具体的分析为企业提供实效性较强的建议,帮助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作为企业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要直面问题,认真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针对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来消除影响因素,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内部控制;影响因素;有效性;评价方法;途径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从管理要效益、从管理要创新、从管理要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
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影响很大,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不能行成标准化的管理,如果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现实价值,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就无法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也就无法保证内部控制的落实。
所以,要对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做深入研究,做到精谨细致,真实准确.二、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有效性评价的内涵1。
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将控制目标作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来保证目标的达成,如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目标、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遵守和执行等等,都要通过内部控制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要全员参与,才能保证政策落实和目标实现。
(1)在COSO报告当中明确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它们分别是经济增长率和产生的实际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程度、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研究——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部门分割严重、监督体系不健全、人员素质较低等。
本文选取了康美药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该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的现状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对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层原因——科目设置没有进行有效调整、没有强化费用开支的内部控制、资金利用率低。
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为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加强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提高内部控制观念、强化内部管理主体、加强管控完善职责分工,以期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效益。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康美药业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the corporate sector serious segmentation, supervis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personnel quality is low,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Selected Kangme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company,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analysis, discusses the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deep reasons -- subjects without effective adjustment,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 cost low utilization of fund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 concept, strengthen internal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main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company, in order to bring some benef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the 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Kangmei Pharmaceutical Co. Ltd目录一、选题意义与文献综述 (1)(一)选题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3)(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3)(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4)三、康美药业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 (6)(一)公司简介 (6)(二)康美药业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7)1.缺乏内部控制机构组织 (7)2.分工不明确 (7)3.账目不清 (8)(三)康美药业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 (8)1.科目设置没有进行有效调整 (8)2.没有强化费用开支的内部控制 (8)3.资金利用率低 (9)四、康美药业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10)(一)提高内部控制观念 (10)(二)强化内部管理主体 (10)(三)加强管控完善职责分工 (11)五、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一、选题意义与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企业为了开展工作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哈尔滨秋林集团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作者:费智雅沈杰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23期摘要: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
近年来,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数量较2012年的有所增加,这暴露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文章以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方面对秋林集团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找出秋林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具体建议,进而使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的变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经历了包括内部牵制、会计控制以及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三个阶段。
21世纪初,我国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我国也明显加快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自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实行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
自此,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
据统计,2012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达到61.73%,2013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达到72.85%,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达到92.99% ,到2015年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94.58%。
随着审计报告的披露数量的提升,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2015和 2016年,针对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审计并分别出具了瑞华专审字[2016]23030004号和瑞华专审字[2017]23030002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该报告对秋林集团内部控制有效性均出具了否定意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我国市场竞争的加剧,科学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科学管理手段的运用是我国上市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手段。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对比研究
提要本文从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师事务所两个角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评价主体、目的、评价时间等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内部控制一直是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关注的重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形成了较系统的研究体系。
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目的不外乎追求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什么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知道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及时改善以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作为审计人员需要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对有效性发表独立的审计意见。
为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征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意见的通知”,为内部控制的评价提供了思路。
本文以此为基础,从注册会计师审计
的角度研究如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含义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界定。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
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主体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首先是明确评价的主体,也就是谁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规定企业董事会
和管理层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并且由企业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而且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这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说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评价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
但我们认为,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主体除了企业管理当局以外,还应该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等的外部评价主体,在制度基础审计中内部控制是企业的内部制度基础,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为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审计委托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进行审计时,首先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和评价,根据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确定实质测试的程序和范围;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也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任务之一,随着《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鉴证指引》)发布,确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是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鉴证,并发表鉴证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鉴证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鉴证意见,并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主体。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目的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不同,评价的目的也不一样,我们对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分为两个:一是企业管理当局;二是会计师事务所。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当局设立的,用于实现管理目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目的,在于发现企业设计、运行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影响目标实现的缺陷,针对缺陷进行改进,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最终目的是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
会计师事务所是在接受委托的条件下进行审计业务,接受的委托不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目的也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接受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时候,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目的是通过调查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发表鉴证意见;二是在接受财务报告审计业务的时候,是对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在获取审计意见的过程中,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其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内部控制的可信程度,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四、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在评价指引中,列举了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个别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标杆法、
穿行测试法、抽样法、实地查验法、重新执行法、专题讨论会法,管理当局根据评价的目的从以上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无论是在接受委托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鉴证服务的时候,还是在接受委托对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时候,其评价的方法应该是以抽样法为主,这主要是由其评价目的决定的。
在接受鉴证服务业务时,是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发表鉴证意见,为发表意见需要获得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证据,考虑成本因素抽样法是合适的选择,通过抽样获得内部控制在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影响有效性的证据,为发表鉴证意见提供有利证据;在接受财务报告审计服务业务时,是对财务报告是否公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发表意见,为发表意见需获得充分的证据,考虑成本因素还是选择抽样法,从企业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中选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是否健全、合理,执行的是否有效,由此判断下一步审计的重点和范围。
五、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时间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时间根据评价主体和评价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时间。
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时间,可以在年末也可以在年中。
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目的是发现并改进对控制目标实现有影响的缺陷,在年末通过评价目标的实现情况,进一步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的缺陷,并及时修正,但这种评价具有滞后性,是结果出现和的补救措施,不利于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在年中,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在内部控制执行中,适时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能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事前的保证。
(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时间。
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时间主要是在期末。
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无论是在接受委托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鉴证服务的时候,还是在接受委托对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时候,应该选择在期末,与会计报告提供最接近的时间,能为内部控制鉴证和财务报告发表意见提供更有利的证据。
六、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结果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
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结
果是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针对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缺陷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
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有两种:在接受委托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鉴证服务的时候,要形成鉴证报告,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发表意见;在接受委托对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时候,是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作为下一步确定审计范围、获取审计证据的依据,对存在的重大缺陷,需要给管理当局出具管理建议书。
七、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内容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设计的内部控制健全性、合理性、适应性。
企业要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的要求,设计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但由于受控制成本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可能完全按照《应用指引》的要求设计内部控制,但要有相应的替代程序,或者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控;二是运行的有效性。
对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是评价内部控制在某一时点上是否准确运行了,在一定期间是否持续的运行了。
(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与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是基本一样的,也是从设计与运行的两个方面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山东正泰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
[2]刘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财会通讯,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