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教学情境:种蛋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5.80 MB
- 文档页数:23
加强种蛋管理提高孵化质量种蛋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孵化成绩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着后代的生产性能。
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如此蛋入孵前的各个环节,它主要包括:种蛋来源;种蛋的卫生;种蛋的选择和运输;种蛋的消毒以及种蛋的贮存等。
一、种蛋的来源健康的种鸡是获得优质雏鸡的基础。
种鸡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种鸡和雏鸡的质量。
因此,一批好的种蛋应来源于一个健康的种鸡群。
健康种鸡的基本条件有:1、没有垂直传染疾病;2、没有与抗体有关的疾病;3、营养全面;4、没有霉菌的感染和中毒性疾病。
二、种蛋的卫生这一点容易被忽视,细菌对种蛋的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远不如它对一只鸡所产生的影响直观。
所以在平时,应加强对种蛋卫生的管理。
种蛋的卫生应从鸡舍内开始,鸡舍内的用具应清洁无污染,特别是产蛋箱,产蛋箱是接触种蛋的第一环节,箱内的垫料要勤打扫,勤更换。
其次,要及时捡蛋,每天捡蛋5-6次,尽量减少过夜蛋。
捡蛋时应得天独厚捡好蛋,再捡脏蛋和地面蛋,并单独存放,脏蛋和地面蛋不能留用作种蛋,严禁用水洗和用布擦脏蛋,不太脏的蛋可用砂纸轻轻地擦掉脏物后留用。
三、种蛋的选择和运输1、种蛋选择方法(1)首先看种蛋表面的清洁度,其污染面不能超过种蛋表面的1/3。
(2)蛋重。
蛋鸡种蛋一般为 52-68g ,要严格剔除过大过小蛋;(3)蛋形。
合格种蛋的形状一般为椭圆型,如细长蛋、畸形蛋是不合格种蛋。
(4)蛋壳颜色。
每批种蛋都必须符合本品种的颜色要求。
(5)蛋壳厚度。
蛋壳厚度要均匀,象钢皮蛋、砂皮蛋、皱皮蛋等不能留用种蛋。
2、种蛋的运输盛蛋箱和运蛋车要清洁卫生,蛋箱要轻抬轻放,蛋车要平稳快速地到种蛋消毒室,运输时要注意夏天防日晒,防雨淋;冬天加盖棉被严封以保暖防寒。
3、种蛋的消毒选出种蛋应立即放入消毒室内消毒,一般用28ML/M3甲醛和14G的高锰酸钾熏蒸25分钟,开封无味后方可入库(消毒室的温度为 20-25T,湿度为 75-80%时,熏蒸效果能达到最佳)四、种蛋的贮存消毒后的种蛋应放入清洁卫生、通风防潮、无蚊蝇鼠害的蛋库内贮存,蛋库内应配备冷暖空调。
种蛋的管理一、种蛋在产出前后的变化过程在输卵管中,潮湿的蛋白膜可使水分自由通过,一些细菌也可以“穿透”蛋白膜进入蛋壳;此后,蛋白膜渐渐变干,形成防止细菌“穿透”的结构;“穿透”进入蛋壳的细菌还可能进入蛋白,蛋白中的抗菌蛋白质在产前的酸度下对细菌具有杀伤作用。
最后一道抗菌屏障是卵黄膜。
同时,外壳膜变干,包缠在内壳膜上,形成一道生理屏障,完成这一过程约需24小时。
当细菌“穿透”作用减弱时,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蛋白开始发生变化,为胚胎发育做准备,这包括在外胚层两侧建立最佳酸碱梯度和液化蛋白,以降低气体交换和养分释放的阻力;完成这一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鸡蛋的蛋白质量,而蛋白质量又取决于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因素。
如果种蛋贮存时间过长,那么蛋白的变化会超出胚胎发育的最佳生理点,因此,为了降低储存对种蛋品质的影响,人们常常采用控制环境的方法,放慢蛋白的液化速度和降低代谢,推延达到最佳点的时间。
二、加强开产母鸡的培训,避免在地面产蛋开产前后的一段时间(23-29周)是一个关键时期,母鸡的产蛋习性在这个时期内形成,如果母鸡形成在地面产蛋的习惯,那么它们将终生在地面产蛋,这些蛋将不能作为入孵种蛋,这极大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对母鸡的培训,使其习惯在产蛋箱内产蛋。
安装产蛋箱后,应添加足够的垫料,每天翻动一次垫料,全天开启产蛋箱门,可在产蛋箱内放置一些乒乓球,引诱母鸡在产蛋箱内产蛋。
开产后,增加巡视鸡舍的次数;发现有地面蛋,随时捡起;发现在地面做窝并准备产蛋的母鸡,抓起放进产蛋箱。
尽量减少鸡舍内的阴暗角落,防止母鸡在这种地方产蛋。
比如,在平养鸡舍,产蛋箱底距地只有30-40厘米,母鸡极易在下面产蛋,因此建议用塑料网或其它材料封闭产蛋箱下方的空间;在“两高一低”的鸡舍,人们常常使用木条板,作人员阶梯,母鸡也易在下方产蛋,因此建议将其移出室外或将其封闭好。
三、加强产蛋箱的管理,防止种蛋污染由于鸡蛋产出后首先接触的是产蛋箱,产蛋箱的环境将直接影响鸡蛋的卫生,因此在产蛋舍的日常管理中应把产蛋箱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
种蛋管理和孵化这是整个孵化过程的主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湿度、通风、防污。
一、种蛋管理1.1种蛋的管理应从种鸡场开始种鸡场应及时收集种蛋,一般建议每天收集四次,以减小污染和破损。
饲养管理员在收集种蛋2小时后应及时进行熏蒸消毒,然后立即将种蛋送到蛋库。
送蛋过程中要防止种蛋夏季被曝晒、雨淋,冬季防冻。
1.2种蛋的贮存条件与时间种蛋的贮存温度一般保持在13℃—20℃范围,湿度一定要达到70%以上。
对于青年鸡所产的早期种蛋,其个小,蛋壳厚,蛋白稠,存贮时间长些较好。
而对中期种蛋,大小合适,蛋壳厚度,蛋白等都是最好的,贮存时间应短些。
对后期种蛋,种蛋个大,蛋壳薄,蛋白稀,存贮时间应更短一些。
下表是建议贮存条件与时间。
如果因为孵化生产的需要而延长存贮时间,则存贮温度应相应调低,保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一周,否则孵化率明显下降,而种蛋保存期超出15天后则几乎没有孵化的价值了。
种蛋贮存条件与时间种鸡周龄温度湿度时间(天)25-35周18℃70%以上4-636-502-4周51周后1-3当存贮时间超过7天,一般地存贮温度在13—15℃为宜。
1.3种蛋的选择与消毒(1)污染蛋、破壳蛋、裂纹蛋一定要剔除,否则在孵化过程中会形成臭爆蛋而污染其它种蛋,得不偿失。
(2)剔除薄壳蛋、沙皮蛋和畸形蛋,种蛋蛋壳厚度在0.32m m左右最好。
(3)一般鸡种蛋蛋重应在50—65g,种蛋的蛋形指数在72—76%。
(4)种蛋放入孵化蛋盘时应大头向上。
对不同周龄种鸡所产种蛋要区别开来,在存贮和孵化时分别对待,以求获得最佳孵化成绩。
(5)种蛋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除了在鸡舍一次消毒后,在孵化场分拣人员选蛋后要进行第二次消毒,消毒后推入蛋库进行存放。
种蛋由蛋库中推出入孵前还要进行第三次消毒,以确保孵化过程中种蛋不被细菌污染。
在我国现阶段消毒的办法主要是甲醛熏蒸法,也即用3倍浓度熏蒸(42m l福尔马林加21克/M3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熏蒸温度在20℃以上,湿度为60—80%R H,熏蒸完成后立即将熏蒸容器撤除,打开排风风机排尽消毒气体。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一.学习目的和任务《家禽生产》是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畜牧生产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是针对家禽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社会技术服务等岗位所需的技能,是一门重要的岗位工种职业技术课程;该课程与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等前导课程相衔接,对后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该课程90学时,在三年制高职生第5学期开设,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养禽场实践1个月,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家禽的饲养管理、良种繁育、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禽病预防及禽场的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劳动部颁布的家禽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中有关家禽生产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通过考核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通过“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创业的素质,为畜牧生产培养合格的饲养人员、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二.课程学习途径1. 多媒体课件学习。
课题组在广泛搜集素材、资料基础上,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
课件紧紧围绕从禽场的选择与设计、良种繁育、蛋种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禽场综合防制技术、禽场经营管理7个项目,26个任务设置,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 视频资料学习。
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新更全的现代家禽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课程组精心挑选了一些国内外现代化家禽生产方面的视频资料、行业企业案例,在任务教学过程中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与学习,加强学生对现代家禽生产管理的直观认识。
3. 课程网站。
课程建有课程网站,网站配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动画、在线测试等丰富资源,资源生动、形象,弥补了现场教学的不足,学习者可以利用课程网站提供的大量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师生可以互相沟通,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训基地现场学习。
本课程目前已配套了多功能实训室,校内建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两个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数量稳定在20家左右,并以规章制度和合作协议的形式确保基地的有效性,保障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家禽种蛋的管理制度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蛋类作为高蛋白、低热量的营养食品备受青睐。
而家禽种蛋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蛋类品质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家禽种蛋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家禽种蛋管理的意义1. 保障蛋类食品安全家禽种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保障蛋类食品的安全性,减少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2. 提高蛋类质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质量,促进禽类生长发育,进而提高蛋类的质量、口感和营养价值。
3. 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养殖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保护环境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降低污染排放、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利用。
三、家禽种蛋管理制度的内容1. 疫病防控(1)建立健全的预防接种制度,对禽类进行常规疫病的接种;(2)建立健全的动物监测体系,随时监测家禽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疑似疫病;(3)建立隔离和检疫制度,确保新引进的禽类不携带疫病,防止传染。
2. 饲养管理(1)建立科学的饲料配方制度,保证禽类获得均衡的营养;(2)建立规范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定时定量投喂、清洁卫生、规律运动等;(3)严格管理饮水,确保饮水清洁卫生,充足供给。
3. 环境管理(1)建立规范的饲养场所管理制度,保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饲养密度过高;(2)建立垃圾处理和卫生清洁制度,定期清理禽舍、消毒杀菌,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4. 蛋类采集管理(1)建立规范的蛋类采集制度,定期巡查、清理和消毒蛋笼;(2)采用适当的蛋类保存方式,确保蛋类新鲜、无异味、无脱皮等质量问题。
5. 冷链及运输管理(1)建立冷链管理制度,保证蛋类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适宜,保持蛋类品质;(2)严格执行运输规范,确保蛋类运输车辆清洁卫生、无异味。
6. 检测和质量监控(1)建立蛋类质量检测制度,定期进行水质、蛋壳、蛋液检测,确保蛋类质量符合标准;(2)建立蛋类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蛋类质量档案,记录蛋类生产过程,追溯质量问题的来源。
种蛋孵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种蛋孵化管理工作,提高蛋鸡产能,保障种蛋孵化质量,保护种蛋资源,提高种蛋孵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大中型蛋鸡养殖场的种蛋孵化管理工作。
三、种蛋孵化管理机构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明确人员责任,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负责种蛋的鸡蛋采集、守护、分级、装箱、运输、检验等工作。
2.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种蛋的孵化管理工作,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和质量。
四、种蛋采集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蛋鸡产的鸡蛋进行采集。
2.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鸡蛋采集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进行鸡蛋采集工作。
3. 种蛋采集应当遵循卫生和安全的原则,确保鸡蛋的干净卫生。
五、种蛋守护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建立种蛋守护记录,记录种蛋的种类、数量、存放时间、温度等信息。
2. 种蛋守护应当采取密封保鲜的方式,避免蛋壳受损、外界杂质等对种蛋的影响。
3. 种蛋守护场所应当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理消毒,确保种蛋的质量。
六、种蛋分级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进行种蛋的分级工作,根据蛋壳的形状、大小、色泽等指标对种蛋进行分级。
2. 种蛋的分级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确保种蛋的质量。
3. 种蛋分级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分级的准确性。
七、种蛋装箱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采用专用的种蛋箱进行种蛋装箱工作。
2. 种蛋箱应当清洁、干燥,保持箱内温湿度适宜,避免种蛋受损。
3. 种蛋装箱应当注意放置方向和密封度,确保种蛋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八、种蛋运输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采用封闭式车辆进行种蛋运输。
2. 种蛋运输车辆应当干净、整洁,保持车内温湿度适宜,避免种蛋受损。
3. 种蛋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安全措施,确保种蛋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振动和碰撞。
九、种蛋检验1. 种蛋孵化管理机构应当对种蛋进行孵化前的检验工作。
2. 种蛋检验应当检测种蛋的内部结构和表面情况,确保种蛋的质量。
实训大纲《家禽生产》实训大纲规定了实训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训内容主要围绕应用最广泛的家禽生产技术进行,其中包括家禽外貌识别与体尺测量、家禽产蛋性能的外貌和生理特性鉴定、禽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家禽种蛋的管理、种蛋的孵化管理、雏鸡处置技术、育雏器的构造、使用和育雏技术等技术。
一、目的及意义《家禽生产》实训是在课堂实验实习的基础上,把生产中常用的各个关键繁殖技能进行配套组装,应用于家禽生产的过程中,从而达到与实际生产任务的密切结合。
二、实训主要内容(一)通过家禽外貌、体尺等指标对家禽品种特征进行选择,同时鉴定产蛋性能和生理特性(二)通过对禽蛋选择、种蛋管理及孵化过程的实训,掌握家禽生产中孵化管理内容(三)通过对育雏器的构造了解和使用,掌握育雏技术三、实训指导实训一家禽外貌识别与体尺测量一、实训目的要求1.掌握保定家禽的方法,熟悉禽体外貌部位和羽毛的名称。
2.了解家禽的性别特征,熟悉家禽性别和年龄的识别方法。
3.熟悉禽体骨骼部位,掌握家禽体尺测量方法和各体型计算方法。
二、实训材料和用具家禽骨骼标本、各种禽类公母家禽若干只、青年公母家禽若干只;幻灯片;家禽鉴别笼、禽体外貌部位名称图、鸡的冠形图、家禽羽毛种类及斑型图、幻灯机;家禽鉴别笼、卷尺、卡尺、弹簧秤等。
三、实训内容(一)家禽的保定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鸡的右腿,无名指与小指夹住鸡的左腿,使鸡胸腹部置于左掌中,并使鸡的头部向着鉴定者。
这样把鸡保定在左手上不致乱动,又可以随意转动左手,以便观察鸡体各部。
鸭、鹌鹑、鸽的保定法与鸡略同。
鹅和火鸡因体躯较大且重,应放置笼中或栏栅里进行观察。
(二)禽体外貌部位的识别按禽体各部位,从头、颈、肩、翼、背、胸、腹、臀、腿、胫、趾和爪等部位仔细观察,并熟悉其余中部位名称,观察时参阅禽体外貌部位名称图。
在观察过程中,需注意各部位特征与家禽健康的关系以及禽体在生长发育上有无缺陷;例如歪嘴、胸骨弯曲和曲趾等。
(三)观察和认识禽体各部位羽毛的名称、形状、羽毛结构、新生羽毛和旧羽毛的区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