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69.00 KB
- 文档页数:17
(物理)中考必刷题物理质量和密度题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 如图,表示在晶体熔化成液体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 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 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 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答案】 A【解析】【解答】解:A、在晶体熔化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晶体熔化的图象,A符合题意;B、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但图象中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B不符合题意;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图象应为倾斜的直线,C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知,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分析图象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图象变化规律,从图象中正确、迅速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根据对有关物理规律的掌握,判断图象能否正确反映物理规律.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3.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复习:对质量和密度的理解(精练)
1.在用水银体温度计测量发烧病人的体温过程中,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
2.根据生物学家的报告,人体内水分约占人体总质量的70%,那么一个普通中学生体内的水分最接近()
A.1kg B.10kg C.35kg D.70kg
3.下列过程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在铁片中央用电钻钻出一个小孔
B.铁块从北京运到上海
C.工厂里把铁块压成铁片
D.铁水凝固成铁块
4.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瓶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
C.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
D.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5.如图所示,中国空间站里,航天员是靠“飘”来移动的,如果没有空间站舱壁上的“抓手”,
)
他们就会在舱内飘来飘去。
从地面到空间站,他们的质量(
A.变小了B.不变C.变大了D.变为零
6.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发生改变的是()
A.密封在碘锤中的碘升华前后
B.一支粉笔书写后变短
C.从教室拿到物理实验室的物理书
D.把一块橡皮泥捏扁前后
7.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内能B.密度C.质量D.体积
第1页(共14页)。
初中物理密度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密度解题技巧包括:
1. 掌握密度的概念和公式,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但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会随状态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 掌握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理解密度公式,能根据公式进行变形计算,理解密度的测量方法,能设计合理的测量方案。
3. 学会正确使用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减小实验误差。
4. 学会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能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出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状态和温度有关,能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出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5.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能运用图像表示实验数据。
考 题 训 练 (一)[质量和密度] 夯实基础练1.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 kg 的是( ) A .一只麻雀 B .一只老鼠 C .一只鸡 D .一只羊 2.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铁块磨掉一个角 B .铁块熔化成铁水 C .铁块轧成薄铁片 D .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3.对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 .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4.你在用钢笔答题过程中,笔中墨水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重力图J1-15.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J1-1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A .1∶2B .2∶1C .4∶1D .8∶1)0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 3)水 1.0×103冰 0.9×103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0.8×103铝2.7×103A.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 B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C .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D .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7.冰的密度为0.9×103 kg/m 3 =________g/cm 3,那么体积为 2 m 3的冰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
8.(1)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________;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某钢瓶内所装氧气的密度是8 kg/m 3,在一次气焊中用去其中14的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于3kg的是()A.地球的质量B.一枚硬币的质量C.一个苹果的质量D.一个新生儿的质量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
从物理角度理解,这里的“重”其实质是指()A.质量大B.重力大C.密度大D.体积大3.关于密度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造,可减轻质量B.拍摄电影中房屋倒塌砸伤人的镜头时,常选用密度很大的泡沫塑料做道具C.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很大的氢或氦气,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D.利用密度可以进行相关物理量的间接测量4.同学对身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以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B.课桌高度约为120mm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50gD.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5.某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半支,则下列正确的是()A.其质量减半,但密度未改变B.其密度减半,因为质量减半C.质量和密度均减半了D.密度改变了,因为质量和体积都改变了6.下列与中学生相关的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B.中学生人体密度约为1kg/m3C.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D.中学生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约是1000N7.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现配制了0.5 d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0.6kg,为使配制的盐水符合选种要求,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再加盐0.2 g B.再加水50 gC.再加水500 mL D.既不加盐,也不加水8.用天平测出质量100g的水,步骤有:a、使天平的衡梁平衡;b、往右盘加入,100g的砝码;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d、要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A.a→b→c→d B.a→c→d→b C.a→c→b→d D.a→d→c→b9.小明将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水()A.质量和密度均不变B.质量和密度均变为原来的一半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10.把一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了10cm3的煤油。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满密度分别为ρ1、ρ2不相混合的两种液体(ρ1≠ρ2)。
甲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乙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比较甲、乙两杯中的液体总质量得()A.m甲<m乙B.m甲>m乙C.m甲=m乙D.缺条件,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甲杯中密度大的液体占总体积的一半,而乙杯中两液体质量相等,则密度大的液体其体积小,小于总体积的一半,即甲杯中密度大的液体多一些,故甲杯里液体总质量较大。
故ACD都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点睛】两种液体等质量放入时,密度较大的液体体积要比等体积放入时的体积小,根据这个特点也能很快的确定答案。
2.瓶身标有“500mL”字样的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A.0.05千克B.0.5千克C.5千克D.50千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已知V=500mL=500cm3;ρ=1g/cm3;m=ρV=1g/cm3×500cm3=500g=0.5kg.故答案选B.3.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 、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4.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
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330.810kg /m ⨯)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A .10克B .8克C .9克D .无法确定【答案】B 【解析】 【详解】 ∵ρ=mV∴溢出的水体积: V=m ρ=3331010kg 1.010kg /m-⨯⨯=10×10-6m 3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里,则V 排=V 金属球=V ,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m 酒精=ρ酒精V 排=0.8×103kg/m 3×10×10-6m 3=8×10-3kg=8g 故选B 。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剖析及练习题 (含答案)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 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2: 5,质量之比是 1: 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 .1: 5B .5:1C .4:5D . 5:4【答案】 D【 解 析 】 由 ρm 甲、乙两块金属的密度之比:得 ,Vm 甲甲V 甲m 甲乙1 5 5 ,故 D 正确。
m 乙V乙m 乙 V 甲2 2 4V 乙2.题目文件丢掉! 3.题目文件丢掉! 4.题目文件丢掉! 5.题目文件丢掉! 6.题目文件丢掉! 7.题目文件丢掉!8. 如下图,一冰块下边悬吊一物块 A ,正好悬浮在水中,物块 A 的密度为 ρ,且1.4 ×10 3 千克 / 米 3<ρ<2.0 ×10 3千克 / 米 3,冰块融化后,水面降落了1 厘米。
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 50 厘米 2,冰的密度为0.9 ×10 3 千克 / 米 3,水的密度为 1.0 ×103千克 / 米 3, 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A . 0.05 千克B . 0.10 千克C . 0.15 千克D . 0.20 千克【答案】 C【分析】设冰的质量为 m ,则由题意可知:代入可得: 解得;则冰的体积;设物体 A 的质量为 M ,则,依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则可知:化简得:已知物体 A 的密度范围为: 1.4 ×10 3kg/m 3<ρ< 2.0 ×10 3kg/m3;则分别代入可求得物体 A 质量的范围;则可求适当密度取最小值时:;同理可求当密度最大时,物体的质量;故可知,质量的范围为。
应选: C。
点睛:综合考察了浮力和密度的有关计算,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有必定难度,除以上数学的剖析方法,还能够直接利用水面的降落高度得出产生向上拉力的,再依据物体与水的密度差,选项能否切合题意。
9.如下图,台秤上搁置一个装有适当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 100cm 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 A 用细线吊着,而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视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 10N/kg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物体 A 的密度是 2g/cm 3B.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 A 的拉力为 4.5NC.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D.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答案】 C【分析】A. 物体 A 的密度是:A m A600g3 =2g/cm 3,故 A 正确;V A300cmB. 物体 A 的重为:G A m A g0.6kg 10N/kg=6N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遇到的浮力为:F浮水 gV排 1.0103 kg/m 3 10N/kg1300 10 6 m3 1.5N ,2细线对物体 A 的拉力为:6N-1.5N=4.5N ,故B正确;C.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遇到的浮力为 1.5N,因为力的作用互相,会产生向下的1.5N 的压力,因此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为:p F浮 1.5N150Pa,故C错误;S100 104 m2D. 当物体 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p F m A g F浮0.6kg 10N/kg+1.5N750Pa,故 D 正确;S S100 10 4 m2故 C 错误,切合题意.点睛:重点是理解,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与物体对水的向下的压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因此两者相等,据此进行判断.10.将一个边长为4cm 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飘荡在水中静止时,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333的酒精38.4cm ;若将此木块改放入密度为0.8 ×10kg/m中,待木块静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16cm3B.木块的密度为 0.6 kg/m 3C.从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体积为38.4cm3D.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 5: 4【答案】 A【分析】由题意可知,木块的体积V=64cm 3,木块在水中飘荡,其质量等于溢出水的质量为m= 38.4g,因此可得木块的密度为ρ=m/V= 38.4g/64cm3=0.6g/cm 3=0.6 ×103kg/m 3,故 B 错;木块的密度是小于酒精的密度的,因此木块在酒精中是飘荡的,排开酒精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为 38.4g,则排出酒精的体积为38.4g/(0.8g/cm 3)=48cm 3,故 C 错;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 64cm3-48cm3=16cm 3,故 A 正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38.4: 48 =4: 5,故 D 错;应选 A .11.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3/5 ,乙的质量是甲的 4 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之比是A. 5: 12B. 20: 3C. 3: 20D. 12: 5【答案】 A【分析】【剖析】【详解】依据题意知,甲3①,m甲=1②,乙5m乙4因此②得:m甲乙=V甲=5①甲m乙 V乙1212.实心平均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专题6 质量和密度一、选择题1.【2017•广州卷】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
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馆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 9t B. 9kg C. 9g D. 9mg 【答案】B 【解析】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
中学生质量为60kg ,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馆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60kg×15%=9kg。
故选B 。
考点:质量估测。
2、【2017•自贡卷】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答案】C 【解析】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A 、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 错误;CD 、由图可知,当m 甲=20kg 时,V 甲=4m 3;当m乙=10kg 时,V乙=8m 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3320kg 5kg /m 4mm V ρ===甲甲甲;3310kg 1.25kg /m 8mm V ρ===甲甲甲,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kg/m 3:1.25kg/m 3=4:1.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3.【2017•岳阳卷】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A.物体长度为1.45cm B. 物体质量为6.6g C.温度计示数为16℃ D.电流表示数为0.32A【答案】A【考点定位】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温度的测量、电流的测量4.【2017•连云港卷】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答案】B【解析】由ρ=m/V得:m=ρV,又因为分别装满,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故V相同,已知ρ酱油>ρ纯水>ρ酒精>ρ汽油,所以密度大的质量大,可知酱油的质量最多,故B正确;故应选B。
第06讲—质量和密度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男生小明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身高约为170mm B.体温约为27°CC.质量约为60kg D.密度约为103g/m3【答案】C【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少数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此数值,在170cm=1700mm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平均质量约50kg,个别同学质量大一些,在6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此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把一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了10cm3的煤油。
若将该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则溢出水的体积和质量可能是()(ρ煤油=0.8×103kg/m3)A.10cm3 1.2g B.8cm38gC.10cm310g D.12.5cm3 1 2.5g【答案】C【详解】由题可知,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溢出煤油的体积为V=1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V石=V=10cm3当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时,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即V水=V石=10cm3由mVρ=可知,溢出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3×10cm3=10g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密度见表)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A中装的是酒精B.B中装的是硫酸C.C中装的是水D.无法确定【答案】A【详解】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由表格数据可知ρ酒精<ρ水<ρ硫酸,根据公式m Vρ=可知,V酒精>V水>V硫酸;故A中装的是酒精,B中装的是水,C中装的是硫酸。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一个瓶子正好能装满1kg 的水,它一定能装下1kg 的( )(ρρρρ<<<酒油水酱油) A .酱油 B .花生油C .白酒D .茶籽油【答案】A 【解析】 【分析】(1)装下装不下,关键在体积,即这个瓶子能装下1千克的水,能否装下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关键是要确定1千克的这种物质的体积是否小于1千克的水的体积;(2)在质量相同时,比较水的体积与其它几种物质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时,根据公式mV ρ=,就转化为比较水的密度与其它几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详解】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花生油、白酒和茶籽油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只有酱油的密度比水大;当瓶子分瓶装满这些液体时,花生油、白酒、茶籽油的质量都小于1千克,酱油的质量会大于1千克. 则瓶子可装下1千克的酱油;故选A 。
2.手中有一叠薄纸,要称出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 ) A .先称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纸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铁的质量 B .取出1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C .取出10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C 【解析】 【分析】不可能用天平直接称出小于天平“感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要测量它的质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天平测量若干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总和,用所得结果除以物体的数量,就可以求出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
【详解】A .由于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A 错误;BD .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分度值,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BD 错误;C .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则此办法可采用,故C 正确。
故选C 。
3.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 .50mm 3 B .50cm 3C .50dm 3D .50m 3【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m Vρ=得m V ρ=,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便可求出学生的体积。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 V 0、V 1、V 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2010V V V V ρ--水B .()1020V V V V ρ--水C .()2110V V V V ρ--水D .()2120V V V V ρ--水【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当小蜡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由图甲和乙可知,小蜡块的质量等于它排开水的质量,即:10m m V V ρ==-排水水(),由甲和丙可知,小蜡块的体积为20V V V =-, 所以小蜡块的密度:()1020V V m V V V 水ρρ-==-. 故选B .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所以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蜡块的质量,再结合浸没时蜡块的体积可表示出密度的关系式.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 8.题目文件丢失!9.题目文件丢失!10.题目文件丢失!11.下列验证性小实验中,错误的是()A. 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开水中,发现球恢复原状,说明温度升高使球内气体密度变大B.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热量后升温快的比热容小D. 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说明蒸发吸热【答案】A【解析】【解答】解:A、乒乓球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气体压强增大的缘故,故A错误;B、红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经过扩散运动分布到整杯水中,因此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故B正确;C、由Q=cm△t可知,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快的比热容小,故C正确;D、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上酒精,过一会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故D 正确.故选A.【分析】(1)被压瘪但尚未破裂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重新鼓起来,这过程乒乓球内的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可知是吸热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3)由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1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 3=4×103kg/m 3,ρ乙===0.5g/cm 3=0.5×103kg/m 3,A .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 错误;B .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 正确;C .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 正确;D .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 3,故D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13.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 ,杯的底面积为100cm 2,将一个质量为600g 、体积为300cm 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 =10N/kg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A 的密度是2g/cm 3B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4.5NC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D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 【答案】C 【解析】A. 物体A 的密度是:33600g=2g/cm 300cmA A A m V ρ==,故A 正确; B. 物体A 的重为:0.6kg 10N/kg=6N A A G m g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336311.010kg/m 10N/kg 30010m 1.5N 2F gV ρ-==⨯⨯⨯⨯⨯=浮水排,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6N-1.5N=4.5N ,故B 正确;C.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1.5N ,由于力的作用相互,会产生向下的1.5N 的压力,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为:421.5N 150Pa 10010m F p S -∆===⨯浮,故C 错误; D.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420.6kg 10N/kg+1.5N 750Pa 10010m A m g F F p S S -+⨯====⨯浮,故D 正确;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是理解,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与物体对水的向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者相等,据此进行判断.14.题目文件丢失!1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 ,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A .30.5g /cmB .31.25g /cmC .30.75kg /mD .30.75?g /cm 【答案】D 【解析】(1)由图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量杯中无液体)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40g ,则量杯的质量m 杯=40g ;(2)设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 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 总1=m 1+m 杯=100g 由ρ=mV可得:ρ×V 1+m 杯=100g ,ρ×80cm 3+40g =100g ,解得液体的密度:ρ=0.75g/cm 3.故选D.点睛: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40g ,可以确定烧杯质量为40g ;设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 1=80cm 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为100g ,据此求液体密度.16.三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图像如图,以下正确的是( )A .ρρρ<<甲乙丙B .ρρρ>>甲乙丙C .ρρρ>>乙甲丙D .ρρρ>>甲乙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如图,当三者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由密度公式m Vρ=可知,甲、乙、丙三者密度大小关系为ρρρ<<甲乙丙。
中考物理--估测题答题技巧+专题练习估测题答题技巧考查知识点“估测题”在中考物理中通常以实际生活中常见背景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对长度、温度、质量、功和时间等物理量的估测。
考查方式分为数值判断式和单位判断式两种,有时也会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备考技巧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课本相关“小资料”栏目,另外,平时要留心自己及周围的生活环境,注重积累素材。
(1)一个中学生的体重:500 N~700 N身高:1.6m~1.8 m密度:1 g/cm3= 1×103 kg/m3体积:0.05 m3~0.07 m3(50 dm3~70 dm3)百米速度:7 m/s~9 m/s步行速度:1 m/s~ 1.2 m/s骑自行车的速度:5 m/s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1.4×104Pa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2.8×104 Pa正常体温:36.8℃~37℃身体的电阻:103 Ω~105 Ω(2)课桌的高度:0.7 m;面积3000 cm2左右(3)一层楼高:3m;教室的体积:240 m3(4)一只鸡蛋的质量:50~60g;一只鸡的质量:2kg左右(5)家用电灯的功率:40~60 W(6)通过灯丝的电流:0.2~0.3A(7)微波炉、电暖气、空调、电熨斗功率:1000 W左右(8)彩电:100 W左右(9)洗衣机、电冰箱功率:100~ 200 W左右;电风扇:20 W~100 W;电吹风:400~ 1000 W(10)升国旗的时间:50 s解题方法1直接判断法熟记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直接确定答案。
如: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中学生大拇指的长度可在考试时直接测量。
2单位换算法把不熟悉的单位换算成熟悉的单位,如: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6 km/h=1m/s;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1 kg=100g。
3比较法将考试中自己不太熟悉的物理量与自己熟悉的物理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如:中学生的正常身高约为1.6m,这一高度小于门的高度,可以判断门的高度约为2 m。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千克B.牛顿C.焦耳D.瓦特2.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二、多选题3.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 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金属块的质量为 74gC.金属块的体积为 60 cm3D.金属块的密度为 7.4×103 kg/m3三、填空题4.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5.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g.四、实验题6.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___________端移动。
月 日 年 班 姓名: 成绩: (2012泉州)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 1;B .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 2;C .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16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3,老醋的密度是 g/㎝3= ㎏/m 3。
(2012广州)小明用量程是200g 的天平测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26 所示,由此可知小明使用天平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2012•福州)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AB C取出小石块 再加水至标记图13(2012株洲)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 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2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
(3)如图13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 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 /cm 3。
(2012淮安)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O ”刻度后,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使天平平衡,则应将_________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小石块质量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天平下方为标尺的放大图),由此 可知,被测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 .(3)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该小石块的体积为 ___________cm 3,密度为__________g /cm 3.(2012赤峰)如图5所示是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则游码的示数为 g 。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说法正确.B.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B的说法正确.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C的说法错误.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故D的说法正确.故选C.2.手中有一叠薄纸,要称出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A.先称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纸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铁的质量B.取出1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C.取出10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可以【答案】C【解析】【分析】不可能用天平直接称出小于天平“感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要测量它的质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天平测量若干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总和,用所得结果除以物体的数量,就可以求出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
【详解】A.由于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A错误;BD.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分度值,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BD错误;C.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则此办法可采用,故C正确。
故选C。
3.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的强弱而改变.“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大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变小C.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大后变小D.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强先变小后变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由图知电阻与光强成反比,故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随光强的减小而增大,故选B.4.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5.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A.50mm3B.50cm3C.50dm3D.50m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mVρ=得m V ρ=,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便可求出学生的体积。
2020和2021年湖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5质量和密度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1•荆门)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1kg的空桶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11kg,再将1kg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11.6kg。
另取一只完全相同的空桶,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
已知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沙石的密度比水的大B.桶的容积是0.01m3C.碎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D.沙石的密度小于2.8×103kg/m32.(2020•鄂州)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
则物体的质量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3.(2020•恩施州)“新世界奇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图,其航站楼混凝土结构F1层平面565m×437m不设缝,是世界最大的机场单块混凝土楼板。
如果楼板为标准厚度10cm,这块楼板的质量最接近于()A.6×105t B.6×104t C.6×103t D.6×107t 4.(2020•宜昌)一般来说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
当物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体积变小B.物体密度变小C.物体质量变大D.物体没有任何变化5.(2020•咸宁)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③②①④⑤⑥二.填空题(共2小题)6.(2021•襄阳)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A容器中盛有50cm深的酒精,B容器中盛有30cm深的水,A、B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300cm2,则A 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kg(ρ酒精=0.8g/cm3)。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200克的是( ) A .一张课桌 B .一名初二学生C .一个苹果D .一头大象【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一张课桌的质量在10kg 左右,即约4110g ⨯,A 项不合题意;B .一名初二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 ,即约4510g ⨯,B 项不合题意;C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100g ,最接近200g ,选项C 符合题意;D .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5t ,即约6510g ⨯,D 项不合题意。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5.小明和妈妈从北京去西藏旅游,发现进入西藏拉萨,带去的食品包装都膨胀了,如图所示,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物理量是( )A. 密度B. 温度C. 质量D. 体积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D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将食品从北京带到西藏,环境气压减小,食品包装膨胀体积增大,食品体积也可能膨胀,密度减小.故A 、D 不符合题意;B 、同一时刻北京和西藏的温度有明显差别,所以食品的温度可能不同.故B 不符合题意;C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位置无关,所以从北京到西藏,食品质量不变.故C 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 ②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同一时刻,不同地理位置的气温不同;③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无关;④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体积.6.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A. 能装下500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600g酒精B. 能装下500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600g纯净水C. 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4:5D. 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5:4【答案】B【解析】【解答】解:A和B、因为瓶子的容积不变,ρ酒精<ρ水,由ρ= 可得,V=,m酒精=ρ酒精V=ρ酒精<m水,因此装下500g水的瓶子装不下500g的酒精,故A 错;由ρ= 可得,V= ,m水=ρ水V=1g/cm3× =625g,因此能装下500g酒精的瓶子能装下600g的水,故B正确;C和D、由ρ= 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故m水:m酒精=ρ水:ρ酒精=1g/cm3:0.8g/cm3=5:4;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V水:V酒精=ρ酒精:ρ水=0.8g/cm3:1g/cm3=4:5;故C、D都错.故选B.【分析】AB、根据瓶子的容积不变,已知水的密度和酒精的密度的大小关系,知道能装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得出酒精的质量,知道能装酒精的质量,可求能装水的质量;CD、已知水和酒精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当体积相同时,质量密度成正比;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7.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 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答案】C【解析】【详解】设瓶子的质量是m,瓶子的容积是V,由题意可列方程组:m+m水=400gm+m酒=350g即m+1.0g/cm3×V=400g ①m+0.8g/cm3×V=350g ②解得:m =150g ,V =250cm 3。
A .400cm 3与分析不相符; B .350cm 3与分析不相符; C .250cm 3与分析相符; D .200cm 3与分析不相符。
8.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4.8g/cm 3。
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 3,银的密度是10.5g/c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B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 C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D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答案】C 【解析】 【详解】若两种金属的体积均为V ,则合金密度为:33319.3g /cm 10.5g /cm 14.9g /cm 22V V m V V ρρρ++====银金总总,而合金首饰的密度实际为14.8g/cm 3,可知密度较小的银的体积稍大于密度较大的金的体积。
故C 符合题意。
9.如下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m —V 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C .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最大的是a 物质D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D .密度的定义式为=mVρ,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物质的密度.一般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同.所以A 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C .由=mVρ得m=ρV ,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观察图像可见,当物质的体积相等时,a 物质的质量最大,由=mVρ得a 物质的密度最大,C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0.元旦假期,武汉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深度超过10cm 。
为了估测积雪的密度,小明找到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将脚印下的雪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B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C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积雪的厚度是h 雪,积雪的密度是ρ雪,脚印的面积是S ,冰层的厚度是h 冰,冰的密度是ρ冰,由题意可知,这个冰层的质量是等于对应的雪的质量,即m m =冰雪,可知Sh Sh ρρ⋅=⋅冰冰雪雪A .测量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并知道冰的密度,即知道h 雪、S 、ρ冰,由上式可知,冰层的厚度不知道,那么无法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 项不合题意;B .测量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即知道h 雪、h 脚印、ρ冰,可求得冰层的厚度-h h h =冰雪脚印由Sh Sh ρρ⋅=⋅冰冰雪雪可知,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选项B 符合题意;C .测量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即知道h 冰、S 、ρ冰,由Sh Sh ρρ⋅=⋅冰冰雪雪可知,不知道积雪的厚度h 雪,是无法求出积雪的密度,C 项不合题意; D .测量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即知道h 脚印、S 、ρ冰,由Sh Sh ρρ⋅=⋅冰冰雪雪可知,不知道冰层的厚度h 冰和积雪的厚度h 雪,是无法求出积雪的密度,D 项不合题意。
11.一只氧气瓶总质量为60 kg ,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1小时后,氧气瓶的总质量变为45 kg ,瓶内氧气的密度为23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的总质变为24 kg ,则此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13ρ B .14ρ C .15ρ D .16ρ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氧气瓶质量为m 0,容积为V ,则由mVρ=得: 060kg m Vρ-=① 045kg 23m Vρ-=②联立①②两式可解得氧气瓶的质量:m 0=15kg ,质量为60kg 的氧气瓶,瓶内纯氧气质量60kg-15kg=45kg ,瓶内氧气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24kg-15kg=9kg ,氧气体积一定,根据m=ρV 可知,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因此可得'9kg =45kg ρρ即'1=5ρρ故选C 。
12.把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倒满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甲杯中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两烧杯中液体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为m ,则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 A .m 甲>m 乙 B .m 甲<m 乙 C .m 甲=m 乙 D .m =12(m 甲+m 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两液体的密度分别是1ρ、2ρ,烧杯的容积是V ,那么对于甲杯,两种液体的质量都是12m 甲,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是 111122m m V ρρ==甲甲 222122m m V ρρ==甲甲 甲杯中液体的体积是()12121212+222m m m V V V ρρρρρρ+=+==甲甲甲对于乙杯,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即为12V ,那么()()()()21212121212121211112222222m m m V V V 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甲甲乙 可以得到()()2212121212---0224m m m m m ρρρρρρρρ+=⋅=⋅>甲乙甲甲甲即m m >乙甲;可以知道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是m m m =+甲乙故选B 。
13.分别用铝和铜各制成一个实心球,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不可能的是A .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小B .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大C .铝球质量大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小于铜球体积D .铝球质量小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大于铜球体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质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m=ρV 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大于铜球的质量,故B 可能,不符合题意;C .铝球的质量大于铜球的质量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根据可知:铝球的体积一定大于铜球的体积,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质量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根据可知,铝球的体积可能大于铜球的体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4.题目文件丢失!15.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量杯的质量为40g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体积为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D.该液体密度为2g/cm3【答案】C【解析】【详解】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由图知道,当液体体积为V1 =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m总1 =m1 +m杯 =40g由mVρ=知道,m1=20cm3ρ当液体体积为V2 =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m总2 =m2 +m杯 =100g由mVρ=知道,m2=80cm3ρ故解得液体的密度是:ρ=1g/cm3,m杯 =20g,故ABD错误;当液体的体积是V3 =60cm3时,液体质量是:m3 =ρV3 =1g/cm3 ×60cm3 =60g,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