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习题课件第09课 做网络的主人 第1站 明辨是非拒绝盲从 (共15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15
《抵制诱惑,谨防网瘾》习题一、基础题1、在网络世界中,充满了诱惑。
当我们打开网页的时候,会出现容易使我们丧失判断的信息,如()①各类“中奖信息”“挣钱秘方”②游戏广告③有些不法分子假装善良以博取我们的好感③④在网络购物过程中,“跳楼价”“大促销”之类的口号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八年级学生小方被网络世界所吸引,不仅在家时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就连出门在外也常用手机上网玩游戏。
为此,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身心健康也深受影响。
这启示我们()A.抵制网络诱惑,网络游戏绝对不能玩B.加强网络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网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并远离网络D.网络有利有弊,要善于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谨防网络成瘾3、现在网络聊天成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有的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
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人生中留下惨痛的教训。
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A.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B.既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明辨是非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友4、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9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其目的是()①净化网络环境②让人们远离网络生活③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④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综合题5、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对此,我们应该()A.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B.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C.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D.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6、有人说网络生活很丰富,也有人说网络交往很诱人,但充满了很多温柔陷阱、对于网络你的认识()A.网络游戏是一种能够锻炼耳、眼、手、脑的体育活动,沉迷于网络游戏没有什么害处B.网络游戏可以彻底的放松和调节自己,是提高自己的智力的体操C.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青少年不应成为网络的俘虏,必须抵制网络D.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会因沉迷于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7、网友在网上可能表现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他们或许出于真心,也可能故意伪装起来骗取我们的信任。
第三单元第九课做网络的主人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抵制诱惑,谨防网瘾。
2.中考预向:本课是新增内容,是对前一课内容的升华,也是本单元的落脚点,地位比较重要,要特别重视。
思维导图学以致用1.青少年要做网络的主人,必须做到:①明辨是非,拒绝盲从;②抵制诱惑,谨防网瘾。
2.明辨是非,拒绝盲从要做到:我们要保持理性,不轻信盲从,更不随意传播;正确对待老师、父母或其他长辈的意见;自觉遵纪守法、文明行事,共同维护网络环境;增强公民意识,学会利用网络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3.青少年要避免网络成瘾,就必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学习,文明娱乐,健康休闲;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如果感觉自己的自制力不强,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来监督和帮助。
【例题】2016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
互联网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 )①明辨是非,拒绝盲从②抵制诱惑,谨防网瘾③利用互联网学习网络课程④传播网络谣言获取点击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少年如何做网络的主人。
网络中充斥着庞杂的信息,需要我们明辨是非、拒绝盲从;网络中也充满了诱惑,需要我们抵制诱惑、谨防上瘾。
利用互联网学习网络课程是正确做法,所以①②③正确。
不能传播网络谣言,④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排除。
【答案】A易错易混警示★注意区分“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和“做网络的主人”的不同要求。
“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旨在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做到遵守网络法律,恪守网络道德,文明、安全地使用网络。
“做网络的主人”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学会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明辨是非,抵制诱惑,做出理性判断,且不沉迷于网络。
考点过关1.中学生婷婷最近迷上了微信,在与微友微聊中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使家庭财产险些受到损失。
如果你是婷婷,你会D第 1 页共 8 页A.从此以后拒绝使用微信B.请朋友找到这个微友痛打一番C.今后只与同学交友聊天D.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2.对于右图漫画《愿者上钩》的看法,错误的是BA.漫画中免费Wi-Fi的幕后操纵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B.要拒绝网络,免受侵害C.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慎用免费Wi-FiD.国家要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3.右图漫画启示我们中学生应该D①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②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③要维护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由此也出现了不健康网络直播、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现象。
《明辨是非,拒绝盲从》训练训练习题一、基础题1、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我们()①要保持理性,不轻信盲从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③不随意传播④全部是假的,一概不相信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③2、从众的主要表现是()①心理从众②思想从众③行为从众④方法从众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3、在网络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很难辨别是非,容易盲从。
是因为()①我们年龄尚小②见识不多③媒介素养还不高④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通常情况下,从众不一定有错。
但盲目从众()A不问是非地随大流,不做独立思考,是一种消极的从众B在网络世界中,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可以盲目从众C也不一定有错D是避免不了的二、综合题5、小红在QQ上新结识了一个网友“大哥”,“大哥”多次要求小红将她家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等告诉他。
小红的正确做法是()①加强自我防范,学会自我保护②明辨是非,谨慎交友③远离网络,躲避干扰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我保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如图漫画《网友见面》说明()网友见面A.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隐蔽性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C.沉迷网络会使身心受到摧残D.上网没有好处7、作文现“网语”,表达“键盘化”。
“今天蓝瘦香菇!”一位老师感慨:最近批改学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蓝瘦香菇”是“难受想哭”的谐音,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语。
还有,“猴赛雷”即为“好犀利”,“童鞋”表示“同学”,……如果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人家会送你一个词:“OUT” (落伍)!针对上述网络语言冲击规范汉语的现象,我们的正确认识有()①网络语将逐渐取代规范汉语②网络语现实应用需严加筛选③网络语最好只在网络里使用④规范社会语言环境势在必行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8、在网上同陌生人聊天时,要做到()①不轻易信任对方②不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③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④能及时、准确地识别对方的虚假信息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据统计,中国现有网上论坛上百万个,博客2亿多个,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博客,网民每天新发布的博文超过400万篇,各类论坛每天新增的帖文更是难以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