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 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测试题A卷(卫生行政部门)姓名:单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项均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共60分)1. 我国哪一天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A、08年5月1日B、08年5月2日C、08年5月3日D、09年5月2日2.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在()内进行网络直报:()A、乙类,12小时 B、丙类,12小时C、乙类,24小时D、丙类,24小时3.根据《江西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试行,2009版)》的要求,全省各县(区、市)每月最少需采集()普通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学监测工作,若当月该县区报告病例不足以上数目,则要求全部采集:()A、2例B、3例C、4例D、5例4. 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规定,关于聚集性病例定义错误的一项是:()A、1周内,同一幼托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B、1周内,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C、1周内,同一自然村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D、1周内,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5.托幼机构出现手足口病病例后,在哪些情况下建议托幼机构采取停课措施。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以《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为准):()A、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B、托幼机构一旦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则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C、1周内,同一幼托机构的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D、一周内,同一幼托机构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幼托机构停课10天6.下列关于传染源管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B、传染源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5天C、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D、居家患儿,其家长或监护人应在社区(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7.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A、5岁以下儿童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8. 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C、以支持疗法为主D、主要是抗菌治疗9. 关于手足口病皮疹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以斑丘疹和疱疹为主B、皮疹一般不结痂、不留疤痕C、出诊部位在手、足、口、臀D、与药疹类似10. 关于手足口病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病原体分布广泛,但生存能力弱B、病毒型别多,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C、隐性感染多,轻症病例多D、传播途径多元,患者传染期长11. 下列哪个不是手足口病的住院指征:()A、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B、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C、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D、手、足、口出现皮疹12.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A、心源性肺水肿B、肾源性肺水肿C、神经源性肺水肿D、高原性肺水肿13.关于手足口病病例处置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政府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儿童和幼儿。
手足口病症状轻微,但是易于传播,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政府应该制定防控工作方案。
本文将阐述一个政府针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方案。
一、针对手足口病防控的政策政府应该制定纳入法律的手足口病防控政策,并全面落实。
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市民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和预防措施。
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各级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手足口病健康宣传,提高学生个人卫生意识。
政府应该设立病例报告制度,对于手足口病的病例应当及时报告,形成可视化的统计报告。
政府修订有关法规,提高法律的惩罚力度,对于故意或者无意间造成传染病扩散的人加以追究。
二、强化手足口病监测政府应该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和疫情分析。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机构和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在人员、物资、检测等方面保障手足口病的有效监测。
政府应该定期发布疫情分析报告,及时预警,防止疫情的扩散。
三、推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等各个渠道上推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政府应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传播力度。
社区、学校和医疗机构都应该配备专门的健康宣传员和医疗工作人员,向广大市民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和疫情信息。
四、开展手足口病培训政府应该开展针对幼儿园、托儿所、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的手足口病防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
政府应该将培训纳入对从业人员的考核范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疫情高发期,政府可以邀请专业医学人员进行疫情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完善医疗服务政府应该加强医疗服务宣传和医疗保障政策的推广,让广大市民知晓政府针对手足口病的医疗保障措施。
医疗机构应该配备专门的科室和医生,进行全面的手足口病检测和治疗。
政府应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22年版)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ea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为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某ackieviru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某ackieviru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71,EV71);埃可病毒(Echoviru,ECHO)等。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尔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幼儿园手足口病总结(3篇)幼儿园手足口病总结(精选3篇)幼儿园手足口病总结篇1本学期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臂部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又在蔓延。
现在的手足口病毒得到了变异,而且时间战线有所拉长,就连寒冬也挡不住病情的进攻。
我们幼儿园面临着预防、抗击手足口的紧急形势。
幼儿园的孩子是易感人群,我们很重视手足口的预防工作,结合我园实际,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组织教师学习《宁阳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手册》,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力求抓紧、抓实、抓好。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
上级相关部门也多次开会强调,通过对各级教育部门文件精神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幼儿园当前的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我园特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全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__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员:二、认真落实,重在预防本学期,我园认真落实了早中晚三次体检制度,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在宣传学习关于手足口病文件的教职工会议上特别要求各位教师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对该班幼儿进行晨检,内容主要包括:对入园的每名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统计出勤率,追踪缺勤原因,统计生病学生。
在晨检的过程中如有发现幼儿的早期症状(如发热、疱疹等)以及疑似病例时,必须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将进一步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对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期识别。
若统计生病学生有异常时将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卫生部门,以便调查处理。
随时注意打扫活动室及卫生间,我们做到了清洁区和污染区拖把、擦布的分开使用、洗涮和放置;学生的手绢也是分隔放好,很好的避免了相互接触、交叉污染,再者所放位置既保证了通风又可以得到阳光的照射。
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治培训考试试题单位:姓名:一、判断题1.手足口病是按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 )2.临床诊断病例应网络直报( )3.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 )4.肠道病毒71型为RNA病毒( )5.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高峰期在3-4月份( )6.手足口病患儿的臀部也可出现疱疹( )7.手足口病例可无发热( )8.手足口病的确诊病例均应收住院治疗( )9.在手足口病的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是有效的( )10.重症病例可有后遗症(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哪项是错误的( )A.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B.有严格的地区性C.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D.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哪些(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肠道病毒71型 D.以上都是3.下列哪项肠道病毒的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 )A.50℃可被迅速灭活 B.75%酒精能够将其灭活C.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D.对含氯消毒剂敏感4.对于手足口病处置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轻症患者,可居家隔离、观察B.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C.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不应收住同一病房,以免交叉感染D.疑似病人最好单独收治5.下列哪项不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病毒携带者 D.家畜6.下列手足口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 B.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C.疱疹处痒、痛,有结痂 D.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7.重症EV71感染在哪个年龄组发生率最高( )A.<3岁 B.3-5岁 C.5-7岁 D.7-12岁8.下列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哪项是错误的( )A.普通病例血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 B.重症病例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C.普通病例ALT、CK-MB可轻度升高 D.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9.对于手足口病例,下列哪种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 )A.咽分泌物 B.脑脊液 C.血液 D.尿液10.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 )A.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 B.病室应开窗通风C.加强防蝇、灭蝇和其他虫媒的消杀工作 D.保持诊室、病区的地面整洁、干净11 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有()A.全面综合性监测B.目标性监测C.靶位监测D.以上都有12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我们希望()A.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的各种信息,深入认识其特征和规律,寻找有效的防制办法,避免和减少防制工作的盲目性。
手足口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一、疫苗针对疾病肠道病毒71型(以下简称“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重要病原,可通过粪-口途径以及接触、空气传播。
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5岁以下儿童是高风险人群。
二、疫苗简介目前国内使用的有EV71灭活疫苗(Vero细胞)和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三、疫苗作用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
四、免疫程序(一)适用对象6月龄至3岁(或5岁)EV71易感者。
(二)接种剂次和间隔接种2剂次,间隔1个月。
(三)接种部位和途径大腿前外侧或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五、其他事项(一)接种禁忌1、对疫苗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2、发热、急性疾病期、严重慢性疾病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
(二)注意事项1、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种该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减弱;2、接种该疫苗与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EV71疫苗家长问Q1:EV71疫苗免费接种吗?现阶段该疫苗尚属第二类疫苗,需要家长按自费、自愿原则选择接种。
各省、市价格略有差异,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公布的价格为准。
Q2:EV71疫苗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效果如何?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
Q3:EV71疫苗安全吗?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局部红、肿胀、硬结、疼痛等,以轻度为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Q4:得过手足口病的适龄儿童,是否需要接种EV71疫苗?如既往手足口病是由EV71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库判断题:(对)1、危机治理与危机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内涵上的重大区分。
(错)2、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错)1、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Ⅰ级(一般)、Ⅱ级(较大)、Ⅲ级(重大)和Ⅳ级(特别重大)。
(对)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
(对)1、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错)2、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错)1、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对)2、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对)1、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错)2、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对)1、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
(对)2、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错)1、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
(对)2、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规律,如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和多灾并发性。
(对)1、目前,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体系,体制不顺,管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和法制建设滞后。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对象五岁以下婴幼儿。
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
可以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以出疹、发热为特征,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潜伏期为____日。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依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小组:张建伟(组长)、米秀龙、罗维让、罗维孝及各班班主任1、总负责:校长作为学校的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2、总务主任:负责落实督查全校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督促值周老师指导全校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消毒工作,并指导教职工、学生科学地认识“手足口病”。
3、保健:严格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并负责教职工、学生、家长防治“手足口病”知识的普及宣传,以及炊事员的消毒工作。
二、防治措施1、宣传教育①____全体教职工学习防“手足口病”知识。
②开展防“手足口病”活动,教育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勤洗手。
③分发致家长的告知书,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2、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工作。
3、做好晨检工作,发现异常及时让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治疗,并与学校保持沟通与联系;4、做好缺勤学生原因调查并做好结果记录,排除“手足口病”疫情。
5、做好室内通风,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
6、做好日常用品、用具的卫生消毒。
7、个人防护:①全体工作人员要勤洗手。
②尽量减少外出。
③教职工如有发热、皮疹要暂停工作,及时到去医院检查治疗。
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手、多喝水。
三、情报告及处置(1)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老师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2)老师立即对学生、发病学生班级进行隔离,(用餐、户外活动、游戏活动均到指定地方;(4)召开会议,思想上加强重视,每天正确掌握学生出勤人数,了解各班缺勤情况。
做好宣传工作,对家长、对学生、对全体教职工开展各种有关手足口病宣传,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指导。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
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
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行政区划与地名【发文字号】铜政办[2009]25号【发布部门】铜陵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3.02【实施日期】2009.03.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铜政办[2009]25号)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铜陵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九年三月二日铜陵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通知》(铜发〔2008〕1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总体要求,围绕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使我市户籍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工作目标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到2012年,实现全市转移农村人口50%以上。
三、改革内容(一)进一步放宽户口准入政策1.建立以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准入制。
凡在我市有合法固定住所且持有房屋产权证的公民,准予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登记为我市居民户口。
2.在我市有居住条件(持有房屋租赁证或单位分房证),且在市区务工经商的本市(含铜陵县)公民,准予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登记为我市。
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EV71型)在手足口病预防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通过为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EV71型)对于预防手足口病发生的实际价值。
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6月,地点为我院,均为自愿进行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样本数量共计20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100例,观察组儿童均接种手足口疫苗(EV71型),对照组儿童则未进行手足口疫苗接种处理,记录儿童随访期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并统计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后发生的局部反应或者全身反应。
结果:随访12个月内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观察组为%,对照组为%,P<0.05;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
结论:通过为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EV71型)对于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且该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尚可,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手足口疫苗;预防手足口病其别名为手足口综合征,这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疾病,此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群体,其症状表现为手部、足部以及口腔处皮疹、疱疹,并伴随全身发热,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呼吸系统感染以及脑炎等并发症,尤其是重症患儿其疾病进展速度较快,甚至可发生死亡[1]。
儿童的机体免疫力较差,是手足口病的高发群体,再加上儿童在幼儿园等进行集体生活时更易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生活用品、玩具等,这也使得儿童容易出现手足口病集中发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积极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具有重要社会价值[2]。
疫苗接种是对于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EV71疫苗接种是对于手足口病进行预防的常用措施,有利于预防EV71病毒感染,从而降低手足口病患病率。
以下将分析通过为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EV71型)对于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实际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样本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5月,地点为我院,均为自愿进行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样本数量共计20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10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53例、47例;年龄1~5岁,均值(3.2±0.6)岁;体重12.5~21.3kg,均值(16.9±1.5)kg;身高67.2~106.3cm,均值(93.6±7.5)cm。
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手足口疫苗)预防接种告知书尊敬的家长,您好!【预防的疾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重症患儿可见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肺动能衰竭、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已连续5年成为我国传染病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之一,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最简单有效的预防办法是对适龄儿童接种疫苗。
【接种程序】EV71疫苗现为“二类疫苗”,本着“知情、自愿、自费”原则进行接种。
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中和抗体效价不低于3.0EU(EU代表中和抗体效价单位)。
【预防效果】用于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预防由EV71引起的任何程度手足口病的保护率为97.3%,预防由EV71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率为100.0%,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注意事项】1. 本疫苗为灭活疫苗,接种后不会引起手足口病。
临床研究表明:少数接种该疫苗的儿童可能出现接种局部轻度疼痛、瘙痒,或者一过性轻度发热的不良反应,但可自行缓解。
但疫苗接种后如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嗜睡、手足口疱疹等类似手足口病症状,请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2. 下列情况严禁使用本疫苗:(1)对本品中的活性物质、任何非活性物质或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包括辅料、甲醛以及硫酸卡那霉素过敏者。
(2)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
(3)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禁用。
其他注意事项参阅说明书。
“我已仔细阅读以上所有内容,对该疫苗接种事项及不良反应已有清楚认知。
”家长或监护人签字:同意接种□放弃接种□日期:年月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签字存根联)尊敬的儿童家长(监护人)您好!请您务必在百忙中抽空认真、仔细地阅读以下关于脊灰和脊灰疫苗的告知书内容后,结合您孩子的健康状况等具体情况,自主决定、自愿选择为您孩子接种的脊灰疫苗种类,并在相应疫苗栏打“√”确认。
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EV71)对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性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对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中心接种过手足口疫苗的适龄儿童100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另选取我中心未接种过手足口疫苗,且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址与观察组相匹配的100例适龄儿童为对照组。
予以比较两组的手足口发病率。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足口病发生率分别为4.00%、1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防手足口病,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非常必要,可以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情况。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疫苗;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有效性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典型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和溃疡。
流行季节以夏秋季为主,但一年四季也均可发病。
患儿感染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一般预后良好。
但感染EV71型病毒而导致重症手足口病例多见,少数患儿可出现肺水肿、心肌炎、脑炎、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等并发症,病情凶险,会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1]。
手足口疫苗为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周岁的EV71病毒易感儿童。
为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本次研究以我中心200例<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探讨接种EV71灭活疫苗后对手足口病的保护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适龄儿童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014年12月-2018年12月之间,按照是否接种手足口疫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其中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1-4岁,平均(2.82±0.90)岁;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4岁,平均(2.83±0.92)。
纳入标准:江厦街道常住人口、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5岁者。
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及其主要职责一、组织机构及职责(一)防控应急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二)职责分工____。
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建立全园传染病防控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____。
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全园宣传工作。
____。
负责物资储备、发放,资料收集,消毒记录以及消毒工作的调度。
各班主班老师。
负责班级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晨午检和缺勤分析工作,负责本班学生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记录上报。
________。
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负责厨房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二:各班级卫生、消毒区域划分1、各班负责本班教室每日卫生清理、消毒。
2、____。
负责楼道及楼梯卫生清理、消毒。
3、____。
负责厕所、垃圾台卫生清理、消毒。
卫生清理、消毒由班主任负责,配班老师协助。
三、工作规程____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全校开展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为第一责任人。
2.副组长具体负责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实施工作,指导宣传教育、卫生消毒、督促检查和疫情报告等,为具体责任人。
乔展志为疫情报告人,每日对晨检、午检、缺勤学生追踪情况(手足口病)汇总上报每日上报时间:上午11时和下午4:40.同时收集整理手足口病资料的归档。
3.领导小组成员配合学校,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相关职责具体工作;各班主任具体负责对学生及家长宣传教育、卫生保洁、检测记录、落实防范措施、及时报告等工作,为直接责任人。
____年____月____日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及其主要职责(2)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组织的,该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提高防控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4年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和完善手足口病防控政策: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政策,包括防控措施、监测预警、疫情报告、医疗救治等方面的政策,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及其主要职责范本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____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____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____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传播渠道(全方位传播)____人群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
2.患者分泌物(飞沫)传播。
(呼吸道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发病以____岁以下儿童为主,以散居儿童发病占多数,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大多数肠道病毒71型(ev71),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粘膜、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重疹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系列症状--重症手足口并发症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肺等重要器官1、病毒性心肌炎。
四肢发凉,指发绀、心率增快,脉弱,血压下降。
2、无菌性脑膜炎:嗜睡、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
3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诊疗一般病例(仅有皮疹或发热症状),对症处理,返家隔离休息,社区医生定期访视。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死亡及重症病例(高热不退,出现肺炎、脑炎、心衰、呼吸衰竭等症状),及时报告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同时做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时采集标本送检。
预防原则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一、个人预防措施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妥善处理粪便,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
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铜政办〔2008〕36号
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铜陵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四月三十日铜陵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保护广大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防控措施
(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县、区各级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直各部门在近期内要立即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以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开展“清洁卫生家园,服务健康奥运,创建和谐铜陵”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及时清理垃圾、粪便、污水,开展灭蝇、灭蚊及灭鼠活动,
(二)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切实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统计和报告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出现的病例要及
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执行晨检制度,记录缺课情况和原因,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向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力求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加强技术培训。
市、县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体系的主导作用,立即组织专家紧急开展手足口病(EV71感染)流调、采样、检测、监测和消毒等疫情处置及相关临床诊疗技术的培训,进一步充实、提高防治队伍的技术力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能力和诊疗水平。
(四)提高防控能力。
县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强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儿童急症急救能力建设以及市、县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做好物资储备,提高救治能力。
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开展调查处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切实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
根据疫情特点,要切实加强托幼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散居儿童家庭等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教育部门要在卫生部门支持配合下,加强对各级各类托幼教育机构和中小学卫生管理,要求儿童监护人配合做好病例报告和控制处理工作,对发现的病人及疑似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
要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饮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
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六)加强健康教育。
县区政府、各部门要广泛开展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病的引发原因、传染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让群众知道该病可防、可控、可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要着重在托幼机构、中小学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把住“病从口入关”,从源头上减少疾病传播。
(七)加强监督检查。
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餐饮业、食堂、生活饮用水的监督检查。
餐饮业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格原料采购,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加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无凉菜间的餐饮单位不得制作凉菜。
严格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保证洗刷消毒设施正常运转,确保餐具等公共用具的消毒效果。
供水单位要严格按照制水工艺制水,加强饮水消毒,确保出厂水和末梢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单位要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一次清洗消毒,同时加强饮水包括桶装水的监测。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防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防大疫的各项准备。
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防控工作,及时掌握当地疫情动态,及时帮助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生疫情,确保及时有效得到处理。
(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
卫生部门要组织医疗、疾控等机构加强技术培训和演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医疗救治设备、药品、消毒、杀虫药械及各类器械用品的储备,保障病人救治和防控工作需要,同时要统筹兼顾,积极做好其他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教育部门要在卫生部门配合加强对中小学、托幼教育机构工作人员防控知识的培训,落实晨检和疑似病例报告制度,大力开展儿童及监护人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新闻宣传部门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防治知识,教育引导群众;要加强正面宣传,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信息发布,做好舆论引导,坚决杜绝各种不实炒作行为,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加强对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
财政
部门要给予必要的防治经费支持,保证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共同努力,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综合防控格局。
(三)严肃工作纪律,实行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进一步明确防控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职责和任务,将各项防控措施细化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狠抓落实。
严格实行重大传染病防控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