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材料与能量转化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实质。
掌握反应热和焓的概念。
了解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概念。
2、巩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3、掌握盖斯定律,并会计算反应焓变。
4、掌握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形成条件、工作原理5、掌握书写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6、原电池、电解池的综合应用。
【复习重点】1、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2、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书写。
3、原电池、电解池原理的综合应用【主干知识扫描】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概念:2、符号:3、单位:4、测量仪器:5、计算公式:6、反应热的分类主要有、。
(1)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_________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
注意: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物质:C→C02,H→H20,S→S02等。
(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H20,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1);△H=-57.3kJ/mol二、反应的焓变△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 0 ,△H < 0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概念:意义:。
四、反应焓变的计算(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例1、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H2③Sn(s、灰) Sn(s、白) △H3=+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1>△H2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D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2坏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49.0 kJ ·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192.9 kJ ·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 ·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 CH 3OH(l)+1/2O 2(g)=CO 2(g)+2H 2(g) △H>-192.9kJ ·mol -1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 ( g ) + O 2 ( g ) = 2H 2O ( l ) △H = -571.6 kJ/molCH 4 ( g ) + 2O 2 ( g ) = 2H 2O ( l ) + CO 2 ( g ) △H = -890.3 kJ/mol实验测得氢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体共4 mol ,完全燃烧时放热为2605.1 kJ ,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甲烷的体积比为A .3 : 5B .2 : 3C .3 : 2D .5 : 3五、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工作原理例1、右图是电解CuCl 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转化教学设计(复习课)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王明娣教学目标:1、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其涵义。
2、能正确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并用图像从定性、定量表示3、能构建负电荷闭合回路图正确快速的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并书写电极反应式4、知道氢能的优点,开发及利用现状教学流程一、问题的提出问题参考几种燃料的热值,分析用氢气作燃料相比于石油和煤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知道氢能的优点。
问题既然氢能优越性如此显著,为什么氢能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普及,利用它的困难在哪里——氢能利用存在的三大问题——开发及利用现状1、制取(廉价制氢气方法)——首要难点2、贮存(廉价安全可靠的贮氢方法)——关键3、如何利用(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二、问题的研究(一)首先研究氢能源的利用——在这块内容中要解决的问题如下、氢能源两种利用方式的比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的比较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会看图和作图、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多角度: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等等)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二)氢能源的制取——在这块内容中要解决的问题、以水为原料写出制取氢气的方法及工业应用、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及常见类型、构建回路图判断电解池的电极名称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三)贮存(廉价安全可靠的贮氢方法)——作为常识了解四、课堂检测题(见附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转化课后练习班级姓名1. 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硝酸铵.生石灰 .氯化镁 .食盐2. 反应 →(△ <)分两步进行 ① → (△ >) ②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4.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的氢气和的氟气吸收热量.氢气与氟气反应生成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在相同条件下,氢气与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氟化氢气体的能量.个氢气分子与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个氟化氢分子放出、分析右图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年月日是第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高考复习资料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高考复习资料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5.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6.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焓变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的热效应。
(2)符号:ΔH。
(3)单位:kJ/mol或kJ·mol-1。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8H2O与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5)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7)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8)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 答案: (1)× (2)√ (3)× (4)× (5)× (6)× (7)× (8)√2.反应A+B―→C(ΔH0),②X―→C(ΔH0( )(3)C(石墨,s)===C(金刚石,s) 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4)已知:500 ℃,30 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答案: (1)× (2)√ (3)√ (4)×2.实验室用4 mol SO2与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 ΔH=-196.64 kJ·mol-1,当放出314.624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复
习
学
案
班级:姓名:
课题29题之材料专题授课人
课型专题复习课上课时间
复习
重点
1、能简单辨认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材料组成;
2、能够正确的将材料分类;
3、准确知道教材中材料的性能。
复习
难点
1、能区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
2、能够按性能正确选择材料。
复习过程
()()()()()
()
()()()()
一、金属材料1.连线(表1-2 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不锈钢强度好、硬度好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
锰钢强度高、可塑性好、机械零件、仪表、日用品
易加工、耐腐蚀
黄铜强度高、可塑性好、机器零件如轴承、齿轮等
耐磨、耐腐蚀
青铜抗腐蚀性好钢轨、挖掘机铲斗、坦克装甲、自行车架
三、知识迁移:
请你分析手机中应用了哪些材料?
,
,
,。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王季常一.清楚复习课的重要功效,除了形成知识网络,更重要的是整合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当然不能只依靠复习课,平时的化学课堂教学才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阵地,而复习课更多的是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学需要培养学生如下的能力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 能够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 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 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3.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了解高考考纲,使复习课能让学生达到考纲所要求的知识要求在高二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不断复习旧知识,了解一些新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达到培养目标,因此课堂教学中不能围绕高考进行教学。
在复习课中,教师要了解所教知识块的高考考纲目标要求,这样在每章节的复习课中使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因此复习课与平时的课堂教学要有些不同。
高考考纲要求(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4)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