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针吸活检术诊断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130.67 KB
- 文档页数:2
细针穿刺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高妮娜;邓亚平;李晶;方帆;刘志红;曾亮【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FNAC)结合免疫组织化学(IHC)在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细针穿刺获得5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组织,涂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可疑的恶性肿瘤病变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单独FNAC分型确诊病例为35.7%,FNAC-IHC分型确诊病例为90.5%.FNAC-IHC 对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类型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独FNAC的确诊率.FNAC-IHC在颈部肿瘤性病变分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单独FNAC,而二者的特异性没有差别.结论:FNAC-IHC在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FNAC.【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4(027)001【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细针穿刺;细胞学;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作者】高妮娜;邓亚平;李晶;方帆;刘志红;曾亮【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 是公认的诊断颈部结节性病变的有效方法[1-2]。
该方法诊断颈部转移癌的准确性达91%以上[3-5]。
但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恶性肿瘤类型,单凭细胞学检测难以确定,需要辅助检测技术协助肿瘤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anmical method, IHC)是使用最广的病理辅助诊断技术。
浅谈颈部淋巴结肿大穿刺细胞病理诊断的细胞特征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4-06-27T09:30:13.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孙丽娟[导读] 细胞穿刺得到了极大的应用,随着细胞芯片的问世,更加促进了其发展。
孙丽娟(山东省烟台市解放军第107医院病理科 264002)【摘要】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行穿刺的细胞病理诊断的细胞特征和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间收治的20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将检测结果的确诊率与临床病例对照,计算符合率。
结果 200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4.5%。
临床诊断淋巴结核61例,符合率为95.3%。
临床确诊淋巴结炎107例,符合率为94.7%。
临床诊断恶性淋巴瘤8例,符合率为100%。
巨大淋巴结增生1例临床上未检出,产生误诊。
结论颈部淋巴结肿大穿刺细胞病理诊断对于临床上的诊断治疗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穿刺细胞特征【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074-01【Abstract】 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cervic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 and puncture cell line to learn cel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We selected 200 cases treate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3 who have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as research subjects.And we take th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 on them.Confirmed the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clinical cases,and then we calculate compliance rate.Result:The accuracy of 200 cases diagnosed patients was 94.5%.The rate of 61 cases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lymphatic system was 95.3%.The rate of 107 cases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Lymphadenitis was 94.7%.The rate of 8 cases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malignant lymphoma was 95.3%.There is one case castleman, and it wsa not detected clinically, resulting in misdiagnosis.Conclusion:Biopsy diagnosis of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cells have significant valu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Cervical lymph nodes,puncture,cell characteristics近年来,细胞穿刺得到了极大的应用,随着细胞芯片的问世,更加促进了其发展。
针吸细胞学检查在淋巴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在淋巴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细胞进行常规穿刺后,进行细胞学观察,鉴别其细胞学特点。
结果 2009年5月至今,我院通过针吸细胞学检查共诊断出淋巴结核患者360例,对淋巴结核进行临床病理分期,其中初期患者100例,早期患者120例,中期患者100例,晚期患者20例,恢复期患者20例。
结论利用针吸细胞学检查能够对淋巴结核进行临床病理分型,并能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关键词】淋巴结核;针吸细胞学检查;临床效果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2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06-02淋巴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其中继发性淋巴结核最为常见。
机体免疫力下降是引起淋巴结核的重要因素。
其中最为常见的部位为颈部、腋下、颌下以及腹股沟淋巴结结核最为常见[1]。
近年来,结核疾病有卷土重来的势头,特别是淋巴结核,所以选择准确、伤害小的诊断方式显得极为重要,2009年5月以来,我院共利用针吸细胞学检查淋巴结核患者360例,现就其临床诊断方法及结果进行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以来,我院共利用针吸细胞学检查淋巴结核患者360例,其中男300例,女6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岁。
患者病史最长12个月,最短1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多在颈部发现小的肿物,单侧或双侧对称生长,肿物一般不痛,皮肤表皮可见发紫,部分病人出现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等全身中毒症状。
12 方法对患处进行常规消毒后,利用5ml的一次针管进行穿刺,穿刺的方法为:用左手牢牢固定肿大的淋巴结,右手持针管进行多次、多方位的穿刺,吸取,涂片,干后,进行瑞氏-姬姆萨双重混合染色。
对干酪样坏死标本,分别做抗酸染色及革兰染色,对非典型标本涂片同时做结核抗体和结核菌素试验(ot)及腺苷酸脱氨酶(ada)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