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冲模工艺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519.00 KB
- 文档页数:23
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冲压工艺和冲模设计是指通过冲压工艺和制造方式,将金属材料在冲压机上进行塑性变形,从而制造出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冲压工艺和冲模设计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冲压工艺是指通过冲压机的力量和速度,使金属材料在冲压模具中产生塑性变形,最终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冲压工艺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冲压参数,包括冲压力、冲压速度、模具敲击次数等,以及确定合适的冲压工序和工艺流程。
冲压工艺的良好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冲模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形状和要求,设计和制造冲压模具的过程。
冲模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包括上模、下模、导柱、导套、切角、弹簧等。
冲模设计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尺寸、材料、生产数量等因素,以确保模具的精度和寿命。
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拆装和维护,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冲压工艺和冲模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和加工性分析: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进行加工性分析,确定合适的冲压工艺参数。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结构。
包括冲压模、上模、下模、导柱、导套、切角、弹簧等。
3.模具加工和装配: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加工和装配。
包括冲床加工、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
要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4.冲压工艺参数设计: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冲压工艺参数。
包括冲压力、冲压速度、模具敲击次数等。
5.冲压工艺的优化:通过实验和计算分析,优化冲压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包括模具结构的改进、冲压工序的优化等。
冲压工艺和冲模设计的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效率高:冲压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的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产品质量好:冲压工艺可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3.材料利用率高:冲压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最大利用,减少材料的浪费。
4.设计灵活性高:冲压工艺和冲模设计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灵活的设计和调整,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冲压模具设计及其工艺分析冲压模具设计及其工艺分析冲压是一种通过压力和速度对金属板材进行塑性变形而制成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电器和机械零件等行业。
而冲压模具设计是保证生产高质量模具零件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冲压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是冲压模具设计的核心。
合理的模具结构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模具结构主要包括模具结构布局、模具标准件选用和材料选择等。
在模具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模具的使用情况、生产要求和成本等因素,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因素,选取合适的模具结构。
2.模具工艺设计模具工艺设计是冲压模具设计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它是决定模具生产周期、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
模具工艺设计主要包括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求和加工设备选择等。
在模具工艺设计时,需要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设备,保证模具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3.模具图纸设计模具图纸是冲压模具设计的具体内容,它包括三维图纸、二维图纸和工艺流程图等。
在模具图纸设计时,需要准确地表达模具的各种尺寸、形状和位置等信息,同时还需要表达模具加工工艺中的细节和要求,保证模具加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冲压模具工艺分析1.材料特性分析冲压模具制造材料的选择是影响模具品质和寿命的重要因素,而材料特性分析是选择模具材料的关键。
材料特性分析主要包括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韧性等方面的特性分析。
2.冲压工艺分析冲压工艺分析是决定模具加工周期、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它是确定冲压过程各环节的激励和反力,分析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冲压工艺分析需要根据冲压模具的特性和材料特性、产品要求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冲压工艺参数。
3.模具加工工艺分析模具加工工艺分析是决定模具加工成本和周期的重要因素,它是确定模具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的某些细节和要求。
模具加工工艺分析需要根据模具结构和加工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设备,保证模具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冲压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是指将金属板材通过压力或冲击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品质量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冲压模具设计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确定产品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设计要求,包括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材料、数量以及产品的使用环境等。
这些设计要求对模具的结构和功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这些要求。
第二步:确定冲压工艺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需要确定适合的冲压工艺,包括冲压的方式(单冲、连冲、复合冲等)、工序的顺序以及冲压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冲压工艺的选择影响着模具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在设计之前需要仔细考虑。
第三步:进行产品设计在冲压模具设计中,需要首先进行产品的设计,包括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
产品的设计需要符合即将进行的冲压工艺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第四步:进行模具设计在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需要对产品进行分析,确定冲压的工艺参数,包括冲压力、冲头尺寸、模具的结构形式以及模具材料等。
模具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结构和要求,以确保冲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五步: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在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需要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
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模具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确保模具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第六步:进行模具零件设计在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需要进行模具的零件设计。
模具的零件设计需要考虑到模具的精度和加工要求,以及模具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
模具的零件设计还需要进行零件的装配分析,确保模具的装配精度和可靠性。
第七步:进行模具加工与调试在完成冲压模具设计之后,需要进行模具的加工与调试。
模具的加工与调试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加工工具、加工程序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
第七节冲模设计要点一、冲模设计应具备的技术资料冲模设计时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1.冲压件的产品零件图及生产纲领产品图上标有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牌号及技术要求;生产纲领即是产品零件的生产批量。
产品图和生产纲领是冲模设计最主要的依据,设计出来的模具最终必须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零件,并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2.产品工艺文件主要是冲压工艺规程卡。
冲压零件通常是由若干冲压工序按一定的顺序逐次冲压成形的。
因此,冲模设计前,首先要进行冲压工艺设计,确定工序次数、工序的组合、工序的顺序及工序简图等,并把这些内容编写成冲压工艺规程卡。
冲压工序数和工序的组合确定了这一冲压零件的模具数量和模具类型(如简单模、连续模或复合模等)。
因此,冲压工艺规程卡也是冲模设计的重要依据,冲模设计者必须按照工艺规程的工艺方案、模具数量、模具类别和相应的工序简图来设计冲压模具。
3.冲压设备资料主要是冲压设备说明书,其内容主要有:技术规格、结构原理、调试方法、顶出和打料机构以及安装模具的各种参数(如闭合高度、模柄孔尺寸、工作台尺寸等等)。
设计冲模时,应全面了解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尺寸参数,并使模具的有关结构和尺寸与设备相适应。
4.有关冲模标准化的资料’设计冲模时,应优先采用冲模国家标准,尽量做到模具零部件标准化,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品质,缩短冲模的设计与制造周期。
冷冲模国家标准经国家标准局批准(国标发[1981]401号文)、自1982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标准的内容包括:零件标准、部件标准、组合标准、技术条件四个部分,共139个标准号。
1990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
(1)关于冷冲模标准的标准号及名称举例1)GB/T2851.1—1990冲模滑动导向模架对角导柱模架2)GB/T2852.3—1990冲模滚动导向模架四导柱模架(2)模架标准举例1)后侧导柱模架,参见附录J一1。
2)中间导柱圆形,参见附录J一2。
二、冲模设计一般程序与内容1)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进行必要的工艺参数计算;2)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3)确定模具的闭合高度;4)凸、凹模和垫板等零件的强度计算及弹性元件的计算和选用;5)选择压力机;6)绘制模具总图及零件图。
冲压模具及冲模设计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将金属板材置于模具之间施加压力从而将其裁剪成所需形状。
冲模设计则是为了确保冲压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而进行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深入介绍冲压模具及冲模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冲压模具的分类根据冲压工艺的不同需求,冲压模具可分为以下几类:1.单工位模具:每工位完成一道工序,适用于简单形状的冲压件。
2.进料式模具:通过进料装置将金属板材连续送入模具进行冲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连续式模具:在连续进行冲压的同时,实现多道工序的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
4.多工位模具:在一个模具上设置多个工位,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冲压件。
二、冲压模具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冲模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合理布局:模具的各个部分要合理分布,便于材料的进料、定位和排渣。
2.简化结构:尽量减少模具的零件数量和工艺复杂度,提高制作和维修的便利性。
3.提高刚度:通过加强模具的结构,提高其刚度和稳定性,以提高冲压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
4.正确选择材料:根据冲压件的材质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以确保其耐磨性和抗拉强度。
三、冲模设计的步骤进行冲模设计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冲压件分析:对冲压件进行分析,包括形状、尺寸、材质等方面的特点。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冲压件的特点,设计模具的整体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机构等部分。
3.模具零部件设计:对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设计,包括定位销、排渣孔、导向柱等。
4.模具加工制造: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加工制造,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工序。
5.模具调试和试模:对制造好的模具进行调试和试模,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6.模具维护和维修:及时进行模具的维护和维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证冲压质量。
四、冲压模具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冲压模具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常见问题:1.模具磨损:由于长时间使用和摩擦,模具表面可能会磨损,影响冲压质量。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维护和更换磨损部件。
第7章冲模结构设计为了保证冲压工艺的顺利实施,必须用到各种类型的冲模。
欲适应不同性质的冲压工艺、不同形状尺寸与不同精度的制件、不同生产批量、不同生产效率、不同冲压设备、不同冲模制造条件,从而取得预期的技术经济效益,在冲模结构设计上必须区别对待。
7.1 冲模分类冲压件的品种式样无穷无尽,导致冲模种类非常繁多,但通常可按以下方法分类。
1. 按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分类按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胀形模、翻边模、扩口模、缩口模、整形模,等等。
其中冲裁模是分离工序模具的总称,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类模具。
它包括落料模、冲孔模、切口模、切断模、剖切模、切边/修边模、精修模、精冲模、半精冲模,等等,但一般概念上的冲裁模主要指落料模和冲孔模,其他分离工序模具应分别称呼。
2. 按完成冲压工序的数量及组合程度分类(1) 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
这类模具结构相对较简单,主要构件为凸模、凹模。
(2) 级进模(也称连续模或跳步模)。
模具平面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工作部位,压力机一次行程中模具不同工位完成不同的工步。
这些工步可以是冲裁、弯曲、拉深等基本工序,也可以是整形,甚至是装配。
如垫圈的冲裁,在第1工位上完成冲孔,条料送进到第2工位再完成落料并同时在第1工位完成冲孔;带料的连续拉深(如碱性电池钢壳的连续拉深)也采用了级进模。
又如合页生产原来需由落料、卷管、插销钉、铆接等几副模具分别完成,采用级进模,这些工序可以在一副模具中完成。
这类模具生产的制件精度高,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
现在不少企业使用了高速冲床,更显其优越性。
但级进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结构复杂,制模技术要求高。
(3) 复合模。
压力机一次行程中,模具在运动方向的同一位置上依次或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
如垫圈的冲裁,利用冲孔落料复合模可以一次完成落料和冲孔。
又如筒形件可以利用落料拉深复合模,在一次行程中完成先落料后拉深。
冲模设计概述及流程冲模设计是指在塑料成型和金属加工等工艺中,按照所需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并制作适合的冲模以完成零件的成型工作。
冲模设计是制造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制造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对冲模设计的概述及流程进行探讨。
一、概述冲模设计是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加工工艺的过渡,是将产品设计图转化成冲模图的过程。
冲模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满足产品要求的合理工艺和工装设备,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生产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冲模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丰富的工艺和工装设备的知识,能够准确把握产品形状和尺寸要求,熟悉材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艺,以及掌握冲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冲模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产品分析、工艺设计、冲模结构设计、零件设计和冲模制造等几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二、流程1. 产品分析产品分析是冲模设计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对所需加工的产品进行形状、尺寸、材料等要素的分析。
通过对产品的分析,设计人员可以了解产品的加工要求和特点,为后续的工艺设计和冲模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2.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是冲模设计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工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冲压工艺、确定合理的冲孔顺序和工序、制定冲孔加工参数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回弹和表面质量等因素,以确保冲制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3. 冲模结构设计冲模结构设计是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和工艺设计的结果,设计出适合的冲模结构。
冲模结构设计包括冲头设计、下模设计、导向机构设计、顶出机构设计等。
在冲模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冲孔力的传递、支撑和导向等问题,同时还需要满足冲孔顺序、定位精度和冲孔效率等要求。
4. 零件设计零件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冲模零部件的设计。
在零件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零件的材料、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要求,同时还需要满足冲模结构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5. 冲模制造冲模制造是根据冲模设计结果,进行冲模的制造。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篇:《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南京工程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二年八月冲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专业(本科阶段)的实践与应用课程,是检验应考者对冲压模具设计的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之后进行的。
目的是训练学生对冲压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冲压工艺分析、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的实践能力;冲压模具标准、冲压工具书和设计资料的使用能力。
学生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初步掌握制订合理冲压工艺过程和模具设计的方法;国标、冲压工具书和设计资料的使用方法。
二、选题要求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
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并尽量早些,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难度要适中,最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同时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教学的要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1、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参考)本课程设计按2周时间计,具体安排请学生根据自己工作情况而定。
2、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A、方案合理,结构正确,图形完整,说明书格式规范、内容翔实70%B、创新能力 10%C、态度和纪律 10%D、答辩成绩 10%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四、参考资料《冲压手册》(修订版),王孝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贾俐俐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冲模设计应用实例》(第1版),模具实用丛书编委会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王秀凤、万良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附件:一、课程设计题目(以下表格可以用CAD打开)二、选题要求1.自选题目: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岗位选择课程设计题目,但难度要适当高些;每个选题只允许1人完成;2.教师给题:学生可以从教师给的题目中选择1个题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每个题目的选题学生不超过7人;3.自选题目时间:7月29日-7月31日;教师选题时间:8月1日-8月7日序号1序号3名称:力调节杠杆材料:板厚:5批量:大批量生产序号 2名称:弹性片材料:65板厚:2批量:中批量生产序号 4处名称:止退垫片材料:板厚:1.5批量:中批量生产名称:连接垫板材料:235板厚:3批量:中批量生产名材板批4.选题表见上表5.每位学生可以选择2个课题,供教师调整课题时参考;6.对每个零件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并以其中1道(或2道)工序作为冲压课程设计课题;7.填写课程设计选题表文件名称以自己“姓名”命名,于8月10日前以电子档形式发****************或qq邮箱(只要发送一次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