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凸模工艺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8
《冲压工艺与模具》---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目录一、审核制件图纸、工艺性分析 (1)二、制定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过程 (2)1、工艺方案的确定 (2)1、效率高 (2)2、寿命长 (2)3、质量高 (2)4、安全性 (3)2、排样设计 (3)3、工艺设计计算 (6)三、主要零部件设计 (6)(1)凸模结构设计 (6)(2)凹模 (7)(3)定位装置 (7)(4)卸料装置 (7)(5)冲模模架 (8)(6)其他冲模零件 (9)四.刃口计算 (8)五、设备的选定 (9)一、审核制件图纸、工艺性分析零件公差无特殊要求,按IT14级选取,利用普通冲裁可达到要求。
外形简单,形状规则,适于冲裁加工。
二、制定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过程1、工艺方案的确定比较:复合模的优缺点:优点:(1)单工序(2)工件同轴度好,表面平直,尺寸精度高。
(3)生产效率高,不受板形尺寸精度的限制。
有时废角也可用于复制。
(4)模具零件加工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冲模和凹模容易受到最小壁厚的限制,不适合某些内孔间距小、内孔和边缘间距小的下部零件。
缺点:模具零部件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并且凸凹模容易受到最小壁厚的限制,而使得一些内孔间距、内孔与边缘间距较小的下件不宜采用。
级进模的优缺点:优点:1、效率高级进模可以完成复杂零件的冲裁、翻边、弯曲、拉深、立体成形以及装配等工艺,减少了中间转运和重复定位等工作,而且工位数量的增加不影响生产效率,可以冲制很小的精密零件。
2、寿命长复杂的内形和外形可分解为简单的凸模和凹模外形,分段逐次冲切,工序可以分散在若干个工位,在工序集中的区域还可以设置空位,从而避免了凸、凹模壁厚过小的问题,改变了凸、凹的受力状态,提高了模具强度。
此外,级进模还采用卸料板兼作凸模导向板,对提高模具寿命也非常有利。
3、质量高级进模在一副模具内完成产品的全部成形工序,克服了用简单模时多次定位带来的操作不变和累积误差,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学院:姓名:寒冰色手学号:专业:11机制目录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03 1.1 制件介绍---------------------------------------------------03 1.2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032.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033冲模结构的确定-----------------------------------------------044.零件冲压工艺计算--------------------------------------------044.1零件毛坯尺寸计算-------------------------------------------044.2 排样------------------------------------------------------064.3 拉深工序的拉深次数和拉深系数的确定------------------------064.4 冲裁力、拉深力的计算--------------------------------------074.5 拉深间隙的计算--------------------------------------------094.6 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的计算--------------------------------09 4.7 计算模具刃口尺寸------------------------------------------094.8 计算模具--------------------------------------------------105. 选用标准模架----------------------------------------------125.1 模架的类型------------------------------------------------125.2 模架的尺寸------------------------------------------------126. 选用辅助结构零件------------------------------------------136.1 导向零件的选用--------------------------------------------136.2 模柄的选用------------------------------------------------136.3 卸料装置--------------------------------------------------146.4 推件、顶件装置--------------------------------------------146.5 定位装置--------------------------------------------------147 参考文献--------------------------------------------------14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1.1 制件介绍零件名称:心子隔套材料:08钢料厚:1.0mm批量:大批量1.2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由图1可知该零件为圆筒件经过翻遍处理,翻边处有过渡圆弧,且半径为R=2.5mm故非常适合用模具拉深或翻边进行处理,故要对毛坯进行计算。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金属板材或者其他形状的金属件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艺技术,以下将介绍其包括冲压工艺流程、模具设计原则、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构件选用等相关内容。
一、冲压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分为单道冲压和多道冲压两种。
单道冲压是指在一个冲压过程中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多道冲压是指通过多次冲压工艺来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
下面将以多道冲压为例介绍冲压工艺流程。
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板材材料,进行剪切、铺料等准备工作。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冲压模具。
3.上料:将材料板厚按照模具规格要求剪切成对应尺寸,然后放置在模具上。
4.开模: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模具上的凸模与凹模对压,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5.去杂及模具保养:在冲压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需要及时清理,并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护。
二、模具设计原则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模具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并且易于加工和调整。
2.稳定性原则:模具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冲压机的冲击力和振动。
3.高效原则:模具设计要考虑工作效率,设计出能够实现快速冲压的模具结构。
4.经济原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要较低,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三、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分段结构、导向结构等。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法:1.整体结构设计:将模具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2.分段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将模具分为多个部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3.导向结构设计:模具需要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避免材料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歪斜和偏移。
4.其他辅助结构设计:模具还需要考虑各种辅助结构,如剪断边缘结构、定位结构、脱模结构等。
冲压件凸凹模具间隙设计概述冲压工艺在制造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生产各种金属零件。
凸凹模具间隙设计是冲压工艺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和工艺效率。
本文将介绍冲压件凸凹模具间隙设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设计指导。
原理冲压件凸凹模具的间隙设计是为了解决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和回弹问题。
在冲压过程中,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而松开外力后,金属材料会回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种弹性变形和回弹现象会影响凸凹模具的配合精度和冲压件的尺寸精度。
因此,凸凹模具间隙设计需要合理地考虑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和回弹特性。
设计要点1.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冲压工艺的材料非常关键。
通常,低碳钢、不锈钢和铝合金是常用的冲压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能够满足冲压工艺的需求。
2. 弹性变形考虑在设计凸凹模具间隙时,需要考虑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
一般来说,凸模的尺寸应该比零件的尺寸稍大,而凹模的尺寸应该比零件的尺寸稍小。
这样可以在冲压过程中将材料弹性变形的程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零件尺寸的精度。
3. 回弹问题解决金属材料在冲压工艺中存在回弹现象,即材料在脱离外力作用后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
为了解决回弹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使用强力冲压机,增大冲压力度,减小回弹变形; - 增加冲压次数,多次冲击可以逐渐减小回弹变形; - 使用带有回弹补偿凸模的冲压工艺,通过凸模设计的特殊结构来补偿回弹变形。
4. 温度影响温度是影响金属材料强度和塑性的重要因素。
在凸凹模具间隙设计中,需要考虑冲压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如果材料的温度较高,其塑性增加,可以适当减小间隙;如果材料的温度较低,其强度增加,应适当增大间隙。
设计指导1. 预留设计凸凹模具间隙设计时,应该预留一定的余量。
根据具体的冲压工艺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地选择凸模和凹模的尺寸和间隙。
通常,凸模的尺寸可比零件尺寸增加2%-5%,凹模的尺寸可比零件尺寸减小3%-6%。
冲压模具凸模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零件工艺分析二、确定工艺方案三、工艺计算四、选用加工设备五、填写工艺卡六、零件数控编程七、凹凸模线切割编程一、零件工艺分析该零件是复合模具的冲压凸模,用于冲压件的冲孔。
凸模结构属于三段式阶梯轴,其硬度和韧性要求较高,凸模刃口的耐磨性能要求较高。
凸模零件下段需要与凹凸模结构之间采用孔轴相配合,同时需要精准冲孔,对于零件的加工精度也有极高的技术要求。
本零件采用Cr12材料制成,可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同时经过热处理工艺使材料硬度达58~62HRC,以加强凸模零件刃口的耐磨性。
查其主要配合尺寸为Ømm 、Ømm、Ømm,为IT6~IT10级。
为满足装配后冲孔精度要求,凸模工作部分与凹凸模的同轴度,三段阶梯轴Ø35mm、Ø30mm、Ø22mm之间有同轴度的形位公差要求,Ø22mm段凸模为IT6级,各表面粗糙度Ra0.4µm.本零件以Ø22mm轴段中心轴为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和定位基准,在车削一道工序中加工出三段阶梯轴凸模结构。
二、确定工艺方案由零件的形状表明,其为旋转件,所以车削为基本工序,凸模工作部分的平面可由铣削工序完成。
工件的基本尺寸加工经粗车、半精车、精车工序可达到要求。
根据凸模零件的精度要求精车作为首道工序,精车后的尺寸精度可达到IT6 ~ IT8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 ~ 0.8µm。
车削时留0.15mm 的修光余量。
为了达到配合要求,需要对工件进行磨削工序,提高零件的配合尺寸精度,磨削后留0.05mm的修光余量。
1、毛坯尺寸选择根据零件的材料要求,材料选为Cr12轧钢件。
根据凸模零件的旋转轴径大小,留机械加工余量后可选定毛坯尺寸为Ø38mm轧钢棒料,长度为78mm,即Ø38mm×78mm。
2、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各道加工工序,对其做不同的组合,排除顺序,即得出工艺方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13年3月目录实验一BHB—80A型板料试验机的结构原理与操作 (3)实验二冲杯实验 (10)实验三扩孔实验 (13)实验四冲模拆装与测绘 (15)实验一冲模拆装与测绘一、实验目的:1.了解冲压模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拆装工艺过程;2. 了解冲压模具上各主要零件的作用、相互间的装配关系以及加工要求.二、实验内容:1.实验者自行拆装一幅冲压模具,测绘该模具简图;2通过所拆装的冲压模具,归纳冲压模具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冲压成形零件在该付模具中的定位、卸料等加工方法三、实验工具:典型冲压模具一幅、钳工台、游标卡尺、扳手、铜棒等常用工具。
四、实验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协同完成实验任务。
五、实验步骤:1。
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冲模类型和总体结构。
2.拆卸冲模,详细了解冲模每个零件的名称、结构和作用.3。
重新装配冲模,进一步熟悉冲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装配过程。
4.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冲模的结构草图。
六、考核形式:根据实验过程操作及编写的实验报告评定成绩.七、实验报告要求:1. 简要说明冲压模具的拆装过程;2. 简述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零件的作用;3。
用计算机绘制模具装配图,并注明各零件的名称。
实验二BHB-80A型板料试验机的结构原理与操作一,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机的基本构造原理,掌握对它的基本操作。
二,试验设备:BHB—80A型板料试验机三,试验机的功能试验机是国产的板料试验机。
其功能齐全,能进行液压胀形,刚性模胀形,冲杯(拉深),扩孔(KWI),杯突(IE),锥杯(CCV)等实验,还可以做双向拉深应力-应变曲线,成形极限图(FLD)及液压胀形应变分布等实验。
配合其他试验手段可以对金属薄板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多种实验研究工作。
四,主要技术参数1,最大刚性模冲压力 300KN2, 最大液压胀形压力 32Mpa3,最大压边力 500KN4,刚性模和冲压模行程 100mm5,系统最大液压 35Mpa6,最高压力 40Mpa五,执行机构(模具)结构介绍图1是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执行机构由模筒1、压边活塞2、中心活塞3、模底4及凹模组成。
冲压模具凸模工艺设计课程设计零件工艺分析确定工艺方案三、工艺计算四、选用加工设备五、填写工艺卡六、零件数控编程七、凹凸模线切割编程零件工艺分析035该零件是复合模具的冲压凸模,用于冲压件的冲孔。
凸模结构属于三段式阶梯轴,其硬度和韧性要求较高,凸模刃口的耐磨性能要求较高凸模零件下段需要与凹凸模结构之间采用孔轴相配合,同时需要精准冲孔,对于零件的加工精度也有极高的技术要求。
本零件采用Cr12 材料制成,可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同时经过热处理工艺使材料硬度达58~62HRC以加强凸模零件刃口的耐磨性。
查其主要配合尺寸为?mm、?mm、?mr,i为IT6~IT10级。
为满足装配后冲孔精度要求,凸模工作部分与凹凸模的同轴度,三段阶梯轴?35mm、?30mm、?22mn之间有同轴度的形位公差要求,?22mn段凸模为IT6级,各表面粗糙度Ra0.4 g.本零件以?22mm轴段中心轴为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和定位基准,在车削一道工序中加工出三段阶梯轴凸模结构。
确定工艺方案由零件的形状表明,其为旋转件,所以车削为基本工序,凸模工作部分的平面可由铣削工序完成。
工件的基本尺寸加工经粗车、半精车、精车工序可达到要求。
根据凸模零件的精度要求精车作为首道工序,精车后的尺寸精度可达到IT6 ~ IT8 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 ~ 0.8 应车削时留0.15mm 的修光余量。
为了达到配合要求,需要对工件进行磨削工序,提高零件的配合尺寸精度,磨削后留0.05mm的修光余量。
1 、毛坯尺寸选择根据零件的材料要求,材料选为Cr12 轧钢件。
根据凸模零件的旋转轴径大小,留机械加工余量后可选定毛坯尺寸为?38mn轧钢棒料,长度为78mm 即卩?38mm< 78mm2、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各道加工工序,对其做不同的组合,排除顺序,即得出工艺方案。
具体方案可有以下几种:方案一:轧钢锻件棒料Cr12 —车削阶梯轴?35mm?30mm ?22mm 外圆、倒角—铣削凸模刃口平面—淬火、回火热处理—磨削阶梯轴?35mm?30mm ?22mn外卜圆—磨削凸模刃口平面—钳工精修。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加工方法,它通过将金属材料置于模具中,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来实现加工目的。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建筑结构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一、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冲压工艺是利用模具的上下凸模与下模的活套孔进行压力传递,从而给金属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最终获得所需形状的零件。
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所需零部件的模具设计、材料的选用、设备的调整和操作、冲压力的控制等。
二、冲压工艺的流程1.设计模具:根据所需加工的零件形状和尺寸,设计相应的冲压模具。
模具的设计考虑要点包括:模具结构、零件加工顺序、模具寿命等。
2.材料选用:根据所需加工的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冷轧钢板、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
3.材料切割:将金属材料按照所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切割成相应的板料。
4.模具调整:将上下模具安装在冲床上,并进行调整,使得上下模具对齐、平衡。
5.进料:将切割好的板料放置在模具上,通过上模的压力传递给下模,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6.成型:通过上下模具的周期性运动,使金属材料依次进行冲击、拉伸、弯曲等工艺,最终获得所需形状的零件。
7.完成零件:将成型好的零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后续处理,如清洗、打磨、表面处理等。
三、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1.模具的设计:模具的设计应符合所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且要考虑模具的寿命和成本问题。
模具设计时,需注意加工顺序的合理性,以提高生产效率。
2.材料的选用: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是冲压工艺的关键,需考虑零件的材质要求、成本和加工性能等因素。
3.设备的调整和操作:正确调整冲床的压力、速度和行程等参数,保证冲压工艺的稳定进行。
操作时,需注意安全,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增加冲压辅助工艺:根据所需零件的形状和要求,可以增加冲压辅助工艺,如冲孔、拉伸、弯曲、压花等,以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寿命。
第1篇一、引言冲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形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等行业。
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模具是冲压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冲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进行简要介绍。
二、冲压工艺概述1. 冲压工艺原理冲压工艺是利用模具对金属板材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金属的塑性变形,即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连续性的过程。
2. 冲压工艺分类(1)拉深: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凹模形状变形,形成空心或实心零件的过程。
(2)成形: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凸模形状变形,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零件的过程。
(3)剪切:将平板金属沿剪切线剪切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过程。
(4)弯曲: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凸模形状弯曲,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零件的过程。
三、模具设计概述1. 模具设计原则(1)满足产品精度和尺寸要求:模具设计应保证冲压产品具有高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2)提高生产效率:模具设计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3)降低生产成本:模具设计应选用合适的材料,降低模具成本。
(4)确保模具寿命:模具设计应考虑模具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 模具设计步骤(1)产品分析:分析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确定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2)工艺分析: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确定冲压工艺类型,如拉深、成形、剪切、弯曲等。
(3)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工艺要求,设计模具结构,包括凸模、凹模、导向装置、压边装置等。
(4)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如凸模、凹模、导向装置、压边装置等。
(5)模具加工:根据模具零件设计,进行模具加工。
(6)模具调试:完成模具加工后,进行模具调试,确保模具性能符合要求。
四、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要点1. 冲压工艺要点(1)合理选择材料:根据产品形状、尺寸、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